七年级音乐上册第3单元《可爱的家》教案花城版

合集下载

《可爱的家》音乐—教学设计

《可爱的家》音乐—教学设计

《可爱的家》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学会唱一首中文儿歌《可爱的家》。

2.通过歌曲学习一些家居用品的名称,并能正确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唱中文儿歌《可爱的家》。

2.学习家居用品的名称。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图片。

2.儿歌《可爱的家》的录音或视频。

3.家居用品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准备一些家居用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名称。

2.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家里常见的家居用品。

Step 2:学唱儿歌(25分钟)1.引导学生聆听儿歌《可爱的家》,并观察歌曲中的家居用品。

2.将儿歌的歌词呈现在课件上,逐句教给学生,并带领学生齐唱。

3.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听懂、唱准歌曲。

Step 3:练习家居用品名称(20分钟)1.将家居用品的图片或实物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边观察边说出名称。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在限定时间内说出尽可能多的家居用品名称。

最后统计每个小组说出的数量,奖励表现好的小组。

3.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拿出一个实物,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并要求学生用“是”或“不是”回答,同时要求学生给出理由。

Step 4:创作歌曲(25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几名学生组成。

2.每个小组选一个主题:比如“我的房间”、“我的厨房”等。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写出一段关于选定主题的歌词。

鼓励学生使用他们所学过的家居用品名称。

4.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创作好的歌曲段落表演给全班。

5.全班评议,评选出最有创意和最动听的歌曲。

Step 5:歌曲分享(10分钟)1.请学生分组表演他们所学的《可爱的家》和创作的歌曲段落。

2.全班同学观看和欣赏,鼓励互相学习和欣赏。

五、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儿歌《可爱的家》,并自己创作一段歌词,描述自己家中的一个房间或用具。

可爱的家教案

可爱的家教案

可爱的家教案夏雯娟12级音本一班教学年级:七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曲可爱的家教材分析:欣赏曲《可爱的家》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对故乡无尽的忧思,是人眷念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

教学目标:1、能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温馨幸福。

2、能唱准附点音符、唱好弱起节奏。

3、理解音乐,对音乐中的思想情感,抒发对家的爱,引发共鸣。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唱可爱的家的旋律以及歌词。

2、认识弱起小节教学过程:【导入】1、播放一组家庭的图片。

设问:照片上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们都在笑?你们又想到了什么?板书:家)设问:家带个你怎样的感觉?(板书:可爱的家)2、欣赏完整歌曲(合唱版本)并简单介绍这首歌。

师:喜欢这段旋律吗?其实不仅你们喜欢,老师也喜欢。

自从它诞生180多年以来,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大家记住这段美妙旋律的同时也记住了英国作曲家毕肖普。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1、请大家把音乐课本翻到33页。

那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旋律用单手弹旋律,学生轻声随琴试唱,先识谱,再模唱。

2.歌曲主要部分:加入歌词,由男生或女生轮流唱一遍,后加入男女声齐唱,并加入其它的演唱形式。

3..教师请同学再次观察歌曲,特别是歌曲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小节。

引导学生认识弱起小节4.带弱起小节演唱,看老师指挥手势演唱,最高音d出现,将歌曲推向了高潮,同学们请你们在演唱的时候将这句唱的强一点,其他的乐句弱一些。

5.简单讲述歌唱基本要求。

6.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用钢琴伴奏)注意歌曲的基本情绪,有感情的演唱,合唱完整歌曲。

【小结下课】这首歌的歌词带给我们的是家的幸福和温馨,说到家,说到家中的父母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家,在学校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我们应该彼此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珍惜这份家庭的缘分,关爱家人,关爱他人。

歌曲《可爱的家》-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可爱的家》-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可爱的家》-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可爱的家》的歌词、曲调及相关信息。

2.养成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熟悉歌曲《可爱的家》的歌词和曲调。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
1.歌曲《可爱的家》唱片或网络资源。

2.教案手册。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让学生回想并分享最近一次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刻。

2. 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听一遍。

3. 学习歌曲
1.先给学生分发歌曲歌词,让他们读一遍,并找出不认识的字或词。

2.听老师唱一遍歌曲,让学生跟唱。

3.分段学唱歌曲。

4. 情感教育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思考歌曲表达的意义以及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5. 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展示自己唱歌的情况,并相互欣赏。

五、作业
1.抄写歌词。

2.在家演唱歌曲。

3.思考家庭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家庭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同时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了很好的补充,让学生们在唱歌中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幸福,为他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和启示。

唯一有遗憾的是,由于班级时间的限制,课堂上还没能让每个学生都唱一遍歌,到下堂课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让每个孩子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

初中音乐《可爱的家》教案

初中音乐《可爱的家》教案

初中音乐《可爱的家》教案教案:初中音乐《可爱的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音乐作品《可爱的家》的内容和形式;2.能够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和情感;3.学会演唱《可爱的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音乐作品《可爱的家》的内容和形式;2.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和情感;3.学会演唱《可爱的家》。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0分钟)1.引入主题:“家是什么?”请学生进行思考,并与同桌交流。

2.随机选择几位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Step 2 认识音乐作品《可爱的家》(15分钟)1.听音乐:播放音乐作品《可爱的家》,学生认真聆听。

2.观察图片:展示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家的特点。

3.对话练习:分成小组,进行对话练习,表达自己喜欢家的原因。

Step 3 学习《可爱的家》歌曲(30分钟)1.教师示范唱歌:老师演唱《可爱的家》,并引导学生一起跟读。

2.学习歌词:板书歌词,引导学生一起跟读。

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意思。

3.分段学唱:将歌曲分成几段,一段一段地教唱。

4.练习合唱:全体学生一起合唱。

Step 4 家庭分享(20分钟)1.组织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家中的角落,并进行分享。

2.通过家庭分享,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家的含义。

Step 5 歌曲演唱展示(15分钟)1.学生分组演唱:学生按照小组进行演唱,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2.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演唱进行点评和表扬。

Step 6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自我评价: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给予表扬和建议。

四、教学工具和资源:1.电子设备和音箱;2.家的图片;3.歌曲《可爱的家》的录音。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对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听音乐、观察图片和歌曲学唱的方式,帮助学生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和感受。

同时,通过家庭分享和演唱展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3单元《可爱的家》教案 花城版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3单元《可爱的家》教案 花城版

第3单元《可爱的家》教案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培养学生热爱家庭,感恩父母,团结兄弟姐妹,有家庭观念,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模唱的方法学唱《可爱的家》。

三) 知识与技能:认识弱起小节,能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能区分大小调式。

2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能够模唱歌词,但模唱旋律方面比较薄弱,能感受歌曲情绪,但用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还是比较欠缺的。

3重点难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4教学过程4.14.1.1新设计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教师总结发言并引出课题《可爱的家》三、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四、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 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4、朗读歌词后学唱歌词,用钢琴带学生学唱旋律曲调五、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 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 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 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 : : 在 :: 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 : 接唱六、表演熟悉歌曲 1. 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初中可爱的家音乐教案

初中可爱的家音乐教案

教案:《可爱的家》音乐课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可爱的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温暖、幸福的家庭氛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学会珍惜和感恩家庭,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可爱的家》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的情感内涵及家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可爱的家》的旋律演唱。

2.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家庭温暖和幸福。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聆听、跟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情感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3.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可爱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词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家庭温暖和幸福。

3. 旋律学习:教师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体会歌曲的旋律美。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家庭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5. 分组演唱:让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家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可爱的家》的演唱情况。

2. 学生对家庭观念的认同和珍惜程度。

3. 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可爱的家》教案

《可爱的家》教案

《可爱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的概念,认识到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3. 提高学生对家庭生活的认知,学会关心家人。

二、教学内容1. 家的定义与功能:家的概念、家庭的关系、家的作用。

2. 家庭组成:父母、兄弟姐妹、长辈、亲戚。

3. 家庭生活:日常家务、家庭活动、家庭礼仪。

4. 家庭情感:亲情、爱情、家庭和睦。

5. 家庭责任:子女对家的责任、父母对家的责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的概念、家庭的关系、家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2. 教学难点:家庭礼仪的培养、家庭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的定义、家庭的关系、家庭的作用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生活。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问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4. 实践操作法:学习家庭礼仪,进行家庭角色扮演。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可爱的家。

2. 讲解家庭的概念与功能:讲解家的定义、家庭的关系、家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家的重要性。

3. 分析家庭组成:介绍家庭成员,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4. 讨论家庭生活:分组讨论家庭日常事务,让学生学会关心家人。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庭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小型测验来评估。

2. 评价学生对家庭关系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来观察和评估。

3. 评价学生对家庭作用的认知,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来评估。

4. 评价学生对家庭情感的体会,通过情感表达和家庭故事分享来评估。

5. 评价学生对家庭责任的掌握,通过家庭角色扮演和行为表现来评估。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插图:有关家庭场景和家庭成员的图片,用于视觉辅助教学。

2. 视频资料:有关家庭生活的短片,用于情感启发和讨论。

粤教花城版七上 第三单元 可爱的家 教案0

粤教花城版七上 第三单元 可爱的家 教案0

可爱的家一:课题:熟悉2/4,3/4 ,学习歌曲《可爱的家》二:教学目标:知道2/4,3/4区别,会唱歌曲《可爱的家》三:教学重点:熟知节奏,熟唱《可爱的家》四:教学准备:PPT教案,视频若干五: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视听结合六:教学流程:1.复习:(上课,起立,老师好)好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是不是有一次全初中部学生的识谱比赛呢?这次老师上课前就已经把结果排出来了,那么大家来看看是什么成绩吧(打出成绩)。

那么,大家想不想继续超越自我呢?好的,那么这次还是一样,我们再来一次计时,看看大家能不能超过第一名(唱简谱复习)。

然后呢,我们来把上节课所唱的《奔跑》再来复习一遍(唱第一段?)。

2.导入新课:①今天我们学点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下下面这张图,然后比较下有什么不同(图片2/4和3/4 )0有什么不一样?(上面一小节是两把X ,下面一小节是三把X )嗯对,今天我们先要学的小乐理知识就是这个(导入2/4和3/4 ),—般情况下我们的数字简谱中左上角都会写上有这个2/4和3/4 ,而这个就是代表这首曲目的节拍是什么的符号。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假如把一个纯正的音符看成是1/4的话,那么2/4就是一节中有2个1/4,3/4中则有三个1/4,而这个代表1/4的符号我们叫他四分音符。

(给速度打比方)当然,这些X只是比喻不同的音,我们可以在里面用1234567等音符替换它。

接下来我来放出几个简谱大家来判断下这是什么节拍。

(放出简谱让学生来判断[自己做的,小星星],导入4/4和4/6 )嗯非常好,看来大家已经知道如何识别哪些歌是哪些拍子了。

②那么今天我们学点什么呢?我们首先欣赏一首曲子吧(打出介绍,[回家])。

嗯,听这首曲子之后大家有什么感觉呢(导出安详)?嗯,没错,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曲子,一首与家有关,安详,安定,安宁的曲目。

(导入《可爱的家》)③开始教唱:(教之前问问他们这是几几拍,用两种方法来进行辨别)1.试听一遍2.开始一句一句教唱3.教玩之后让所有学生跟着唱一遍4.男生女生各唱一遍,分组唱一遍5.最后合唱(把曲调关掉)有时间的话进行有关家的名言的简单介绍:★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可爱的家》教案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培养学生热爱家庭,感恩父母,团结兄弟姐妹,有家庭观念,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模唱的方法学唱《可爱的家》。

三) 知识与技能:认识弱起小节,能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能区分大小调式。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能够模唱歌词,但模唱旋律方面比较薄弱,能感受歌曲情绪,但用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还是比较欠缺的。

3重点难点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4教学过程
4.1
4.1.1新设计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教师总结发言并引出课题《可爱的家》三、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 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四、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 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 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 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4、朗读歌词后学唱歌词,用钢琴带学生学唱旋律曲调五、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 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 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 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 : : 在 :: 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 : 接唱六、表演熟悉歌曲 1. 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2. 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用哼名伴唱。

3. 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七、教师作课堂总结。

4.1.2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1、能掌握并唱准附点音符、唱好弱起节奏。

2、能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此歌曲,体验生活带来的温馨幸福。

3、理解音乐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2学情分析
这首深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歌曲,是由英国作曲家亨利.罗里.比肖普和美国诗人,剧作家培恩合作。

于1823年为歌剧《克拉丽ˉ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

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民歌。

歌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

这是一首歌曲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与难以割舍的亲情,被人们深深的喜欢与感动。

3重点难点
1、发现歌曲中类似乐句的异同,感受音乐符号给歌曲带来的情绪变化。

2、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弱起小节”,“附点音符”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件展示
1先播放一组家庭居住环境的图片。

设问:看到图的感想?
2再看播放一组家庭的图片
①设问:照片上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怎样的?
②设问:家带个你怎样的感觉?
(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可爱的家>)
3说一说你对家是怎样理解的?
活动2【讲授】歌曲分析
歌曲由英国作曲家亨利.罗里.比肖普和美国诗人,剧作家培恩合作。

于1823年为歌剧《克拉丽ˉ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

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民歌。

歌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

? 词曲的结构为:
? a a b b c + b
? 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 乐曲或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叫做弱起小节。

弱起小节叫做不完全小节。

它往往而后乐曲中的某一段的最后一小节合成一个完全小节。

? 附点四分音符: 5 ? = 5 + 5
活动3【练习】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用“啦”跟着伴奏哼唱旋律
3带节奏的朗诵歌词后,随钢琴有感情的演唱
4出示简谱
5想一想这首歌是什么拍子
4/4的指挥图示与口诀
口诀:一下,二里,三外,四上。

6 歌曲中拍子的强弱规律
活动4【测试】音乐特点
1旋律:以重复为主‘平稳,优美。

2歌词:朴实,深切,感人肺腑易唱而甜美。

3节奏:简单规整,具有抒情性。

4合唱完整歌曲。

,注意唱歌时情感处理,边唱边用手表现弱起旋律的特点。

(教师弹琴和同学们一同唱,请学生自主用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感受家的意境美。

活动5【作业】小结:
1通过这首歌启发同学们要爱惜珍惜我们的父母与亲人,懂得感恩。

2请同学们画一画你“可爱的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