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ppt)

合集下载

法不可违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法不可违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违法行为的种类
以下是一些违法案例,请你判断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并说明原因。
1留学生小李恶作剧,谎称飞 机上有炸弹,导致飞机起飞 暂停,被警察带走教育,治 安行政拘留5天,罚款2千元。
2.李某出门前忘记关水龙头,
求渗到楼下,导致楼下邻居房 间受
法不可违
——探究外卖小哥“高危”之困
知法明纪守底线
法律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六条 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
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
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第八十二条 机动车在公路上行驶,不得有下列行为
: 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或者在车道内停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二条(三)项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拨打 接听手持电话的行为”,违者罚款200元,扣2分。
法律的作用
社会规则
道德 纪律 法律
规范作用
指引
评价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案例再现判违法
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 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
欠债不还; 捡到他人物品据为己有; 泄露他人隐私;
、赔礼道歉等。
没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行政法律
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警
相对轻微 告、记过、降级、撤职和
(一般违法)
开除;行政处罚罚款、没 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设 施、闯红灯、谎报险情、偷 税漏税欠税等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被判贪 污罪处有期徒刑20年,没收财 产5千万。
行政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PPT课件 图文

《法不可违》PPT课件  图文
镜头三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进行创作 作品的积极性。
提示:查阅民法通则, 分析上述行为。
二、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 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 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
式、标准和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
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二、什么是违法行为?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 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话说远了。现在只问老兄,那一天我和 你说什 么来着 ?—— 你觉得 这句话 有些儿 来势汹 汹,不 易招架 么?不 要紧, 且看下 文—— 我说: “你可 和梦二 一样, 将来也 印一本 。”你 大约不 曾说什 么;是 的,你 老是不 说什么 的。我 之说这 句话, 也并非 信口开 河,我 是真的 那么盼 望着的 。况且 那时你 的小客 厅里, 互相垂 直的两 壁上, 早已排 满了那 小眼睛 似的漫 画的稿 ;微风 穿过它 们间时 ,几乎 可以听 出飒飒 的声音 。我说 的话, 便更有 把握。 现在将 要出版 的《子 恺漫画 》,他 可以证 明我不 曾说谎 话。 你这本集子里的画,我猜想十有八九是 我见过 的。我 在南方 和北方 与几个 朋友空 口白嚼 的时候 ,有时 也嚼到 你的漫 画。我 们都爱 你的漫 画有诗 意;一 幅幅的 漫画, 就如一 首首的 小诗— —带核 儿的小 诗。你 将诗的 世界东 一鳞西 一爪地 揭露出 来,我 们这就 像吃橄 榄似的 ,老觉 着那味 儿。《 花生米 不满足 》使我 们回到 惫懒的 儿时, 《黄昏 》使我 们沉入 悠然的 静默。 你到上 海后的 画,却 又不同 。你那 和平愉 悦的诗 意,不 免要搀 上了胡 椒末; 在你的 小小的 画幅里 ,便有 了人生 的鞭痕 。我看 了《病 车》, 叹气比 笑更多 ,正和 那天看 梦二的 画时一 样。但 是,老 兄,真 有你的 ,上海 到底不 曾太委 屈你, 瞧你那 《买粽 子》的 劲儿! 你的画 里也有 我不爱 的:如 那幅《 楼上黄 昏,马 上黄昏 》,楼 上与马 上的实 在隔得 太近了 。你画 过的《 忆》里 的小孩 子,他 也不赞 成。

5.1《法不可违》课件(共24张PPT)

5.1《法不可违》课件(共24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较轻 严重
民法
民事责任

刑法
刑事处罚
(背)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1 2 3
都有社会危害性。
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下图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1
2
3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他们这种行为违法吗?
探究分享
“定金”和“订金”混淆 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 的违约赔偿。
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探究分享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
放到网站使用。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 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
探究分享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 发表其作品。
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 了进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主要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 社会管理,轻微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其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 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 留等。行政处罚一般由单位组织、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 网,殴打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等。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民事 活动是由民法来规范的,通常包括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 婚竺。民事权利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物权、 债权和继承权)和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 婚姻自主权等)。民事处罚一般由法院来判决执行或调解。
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客观上已经违法
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8张PPT)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8张PPT)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八年级上册
犯罪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 法律责任 。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行政违法行为 。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 民事活动 ,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 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 民法 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 规范 平等的 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 民事权利 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几类? (1)违法行为是指违反 法律 、 法规 的规定, 危害社会 的行为。 (2)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民事违法行为 、 行政违法行为 和
刑事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相对轻微 ,称 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 最严重 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结合七下所学知识看图片·说说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
违反道德
违反纪律
违反法律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法律作为 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 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C.①③④
D.②③④
( C )2.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 D )3.下列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有 ①拒绝归还拾得的遗失物 ②冒用他人姓名上大学 ③破坏铁路封闭网 ④未经他人同 意,使用其照片用作广告宣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C )4.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最后被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 处有期徒刑。赵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5.1 法不可违(共3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5.1 法不可违(共34张PPT)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2018年4月江西湖口某中 学7名学生熊孩子用3枚石 子“逼停”高铁!家长将 “承担责任”被罚款5万!
行政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 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课堂小结
1、法律是最刚性的规则,不违法是人们 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 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法不可违
3、违法行 为种类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4、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小试牛刀
1.2017年3月18日,一名旅客在从宁波飞往昆明的航 班上谎称其同伴携带了炸弹。飞机抵达昆明机场后, 这 名旅客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机场公安治安拘留15日。
6.八年级学生梁某,为了试探“有困难,找警察, 有案件,请拨110”是否真实,多次用不同的公用 电话拨打110,结果110次次紧急出动,次次扑空。
梁某的行为( C )
①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是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 ③损害了公
安机关重承诺、守信用的形象 ④扰乱了社 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是1民)事小违明法骑行自为行(车)错闯红灯,违反了交通法规, ( 般2违)法行小为明(的对)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属于一 (3)小明的法律意识淡薄()对
(4)小明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属于
违法行为() 错
下列情景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1、酒驾。 2、抢劫他人财物。 3、欠钱不还。
4、谎报险情,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

法不可违(公开课)PPT课件

法不可违(公开课)PPT课件

公民的法律义务分为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 义务是指公民必须主动为一定行为,如纳税、服 兵役等;消极义务是指公民必须不为一定行为, 如不得侵犯他人权利、不得违法犯罪等。
公民的法律义务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 要保障,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手段。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权利的实现 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 行也需要权利的保障。
消费与交易
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 场交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 境。
03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总结词
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是理解法律和遵守法律的基础。
详细描述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 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可以根据其性质、情节和后果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类 型的违法行为,法律会给予相应的制裁和处罚。
法不可违(公开课)ppt课件
• 引言 • 法律的定义与重要性 •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 公民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 法律体系和司法程序 • 法制建设和法治国家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01
02
03
法律与生活
介绍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法律体系
概述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和特点。
违法与犯罪
05
法律体系和司法程序
法律体系概述
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全部法律 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 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
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体系的构成
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等构成。

5.1 法不可违 (共24张PPT)

5.1 法不可违 (共24张PPT)

探究与反思:
1、陈阿姨和警察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
2、法律对“迪吧行为”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迪吧行为”是什么行为?
2.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 社会的行为。
活动二
我来当法官
小明和小刚都因为违法而受到了警察批评教育,他们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补习一下法律知识,于是他们 报名参加了小区里的普法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参加 了结业考试,以下是考试中部分试题:
3.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刑事违法行为
4.小明骑车闯红灯。
行政违法行为
5、甲因乙没按时还钱,打了乙两个耳光, 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行政违法行为
6、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行政违法行为
活动三.在反思中成长
• 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和行政违法行为,并想一想应该如 何预防这些一般违法行为?
不同点 含义
相同点 社会危害 触犯法律
处罚方法
二者联系
一 般 违 法 行 为
①民事违法 民事违法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 一般违法 行为违反了 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行为情节 民事法律法 轻微,对 规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 社会危害 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制裁的 相对轻微 ②行政违法 行为。 行为违反了 行政管理法 律法规 触犯了刑法
1、扰乱公共秩序 2、妨害公共安全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4、侵犯公私财物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6、违反消防管理 7、违反交通管理 8、违反户口或者居民身份证管理
处罚种类: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2.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 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 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PPT

《法不可违》PPT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样的人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
- .
◆释疑解难1.法律是一种什么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D
8.右图漫画告诉人们,公民的______受法律保护( )A.人身权利B.财产权利C.人格尊严D.政治自由
B
9.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倘若没有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这表明(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②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③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④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只能维护自己的权益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B
3.八年级学生张鑫,由于心烦,拨打火警电话“119”谎称森林失火。当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赶到森林区后才发现是骗局,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张鑫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了( )A.人们不能按自己的规则办事B.法律维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C.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D.日常生活中有的行为,不要自以为是犯了个小错,其实是违法行为 4.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 )A.经济活动 B.政治活动C.文化活动 D.民事活动
B
10.一天下午,小齐放学回家看见同学王某与宋某正在发生口角,便不分青红皂白上前为王某助威,并打了起来。宋某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们俩,便约定明天下午在公园见。第二天下午,小齐和王某约上张某,宋某约上黄某、马某,准时赶往公园。双方一见面,便厮打起来。殴斗中,双方人员都有损伤。王宋二人因小事发生口角,由争吵发展到纠集多人打群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双方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结伙斗殴的首要分子王某和宋某给予拘留10天的处罚,对其他参与斗殴者分别给予警告处分。(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什么违法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