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练习题七(附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Mg—24 Al—27 Mn-55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微粒互称同位素的是A.H2O和D2O B.12C和13C C.O2和O3D.40K和40 Ca 2.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家庭中经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壶B.焰色反应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钾溶液C.日本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中U -235裂变产生氙- 133和氙-135D.交通警察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微粒b naX-中中子数为b- a-nB.反应232SiO C SiC CO++高温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l:3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非电解质D.金属氧化物可能属于酸性氧化物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汽车尾气中的NO x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唯一因素B.空气中SO2、NO x等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C.冬天撒盐熔雪能造成土壤和水污染D.河流人海口处形成的三角洲是海水使河水泥沙胶体凝聚的结果5.下列工业生产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水提取MgCl2B.接触法制硫酸C.工业制普通玻璃D.氨碱法制纯碱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l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 B.将含0.1molFeC13的溶液滴加到沸水中,水解生成胶体粒子数目为0.lN A C.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D.1L0.1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 A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稳定性:HBr> HCl> HF B.熔解度:Na2CO3>NaHCO3C.还原性:PH3>H2S> H2O D.碱性:NaOH >Mg(OH)2 >Al(OH)3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3O4与稀硝酸反应:Fe3O4 +8H+= Fe2+ +2Fe3+ +4H2OB.SO2通人Ba(NO3)2溶液中:Ba2+ +SO2+H2O= BaSO3↓+2H+C.硫酸铵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Ba2++ SO42一= BaSO4↓D.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12反应:2Fe2+ +2Br-+2C12 =2Fe3+ +4C1一+Br29.下列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NH4+、Na+、Br-、SO42-B.Fe2+、Al3+、ClO一、Cl—C.Al3+[A1(OH)4]-Na+Cl-D.Mg2+、H+、SiO32-、SO42-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盐酸(过量)析出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SO42一.B.硫酸加入漂白粉中能生成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NaOH溶液不能保存在带胶头滴管的试剂瓶中,因为NaOH与磨口处的SiO2反应生成Na2SiO3形成粘结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植物油11.下列物质插入Fe2(SO4)3溶液中,开始阶段反应最慢的是A.铝片B.锌片C.铁片D.铜片12.下列各组物质加入足量水,形成悬浊液,一段时间后,加入过量盐酸,浑浊部分消失且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是A.Ba(NO3)2和Na2SO3B.BaCO3和Na2SO4C.BaCl2和Na2SO4D.Ca(HCO3)2和Ca(OH)2 13.150℃、1个大气压下,使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生成气体的体积最大的是A.HNO3B.NH4IC.NaHCO3D.KMnO414.下列关于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15.一定量的铁与1L含0.4mol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A.0.4mol B.0.3molC.0.lmol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16.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测得反应前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分别为a 、b,球形干燥管的质量分别为c、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结果表示式为:m(H):m(O)=(d -c-a+b):(a-b)B.实验结果m(H):m(O)>1:8,即测定结果偏大C.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H2,完全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加热D.实验结果表示式为:m(H):m(O)=19(a—c):(a一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4分)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 同主族,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CA;B、D同主族,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K- 39 Fe- 56 Cu- 64 Br - 80 I- 127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请将答案答在机读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小题每小题2分;7-16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食盐不属于食品添加剂B.熟吃黄瓜要比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C.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D.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的酶,因此人类不需要摄入纤维素2.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被腐蚀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淀粉、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乙烯的比例模型B.Na+的结构示意图C.葡萄糖的实验式C6H12O6 D.CO2的电子式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2 + H2O 2H+ + Cl- + ClO-B.酚酞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变红:CO32- + H2O == HCO3- + OH-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 + OH- == H2O + NH3↑D.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 + Br2 + 2H2O == 4H+ + 2Br- + SO42-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 N AB.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2 N AC.1 L 0.1 mol/L 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1 N AD.0.3 mol NO2溶于水生成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 N A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1)连接装置,检査装置气密性。将0.1mol(NH4)2SO4,晶体置于玻璃仪器中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将6.0g洁浄铁屑加入锥形瓶中。
(2)①打开分液漏斗瓶塞,关闭活塞K3,打开K2、K1,加完55.0mL2mol•L-1稀硫酸后关闭K1.A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58分。
7.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E、F、G,它们之间能发生如图反应(图中某些反应的产物及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G__________;
(2)纯净的气体甲在气体乙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硫酸铜在1100℃分解的产物中有Cu2O、SO2和SO3,根据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可知另外一种气体为氧气,方程式为:2CuSO4 Cu2O+SO2↑+SO3↑+O2↑;
II. 铝土矿灼烧除去结晶水,灼热后的不挥发物质中加入过量的盐酸,Al2O3、Fe2O3溶解成铝盐、铁盐,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二氧化硅等,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盐酸,向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使铝盐变成偏铝酸盐,而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向③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偏铝酸根、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铝、氯化钠,溶液溶质为氯化铝、氯化钠,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应通入二氧化碳,可得氢氧化铝沉淀,图示步骤有误;灼烧氢氧化铝沉淀分解生成氧化铝,只干燥得不到氧化铝,图示步骤有误。
8.I.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1)比较途径①②③,途径_______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统一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xx.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 16 Al 27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Ⅰ卷共21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常见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CO2是酸性氧化物B. 氨水是混合物C. 冰醋酸是电解质D. 纯碱是碱2.下列化学用语不能正确....表示相应粒子的是A.HClO的电子式:B.C2H6的结构简式:CH3CH3C.CO2的结构式:O=C=O D. O2-的结构示意图:3.重水(2H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氘()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与是不同的核素C.1H2O与2H2O是同一种物质D.1H218O与2H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 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易溶于水和乙醇C.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利用了电解原理D. 相同条件下,CuSO4溶液比FeCl3溶液使H2O2分解速率更快5.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KC.元素的最高正价:S>SiD.氧化性: Br2<Cl26.常温时,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SiO32-、NO3-、CO32-B.K+、Cl-、MnO4-、SO42-C.Na+、NO3-、SO42-、HCO3-D.Na+、SO42-、NH4+、Cl-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O2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3.4 g H2O2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0.2 N AC.将含Na+数目为N A的NaCl固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 N A8.常温下,下列事实能说明HClO是弱电解质的是A. NaClO、HClO都易溶于水B. HClO与Na2SO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a2SO4C. 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 = Na+ + ClO-D.0.01 mo l·L-1的HClO溶液pH>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稀豆浆和Fe(OH)3胶体②常温时,FeCl3溶液中Fe3+与Cl-的个数之比等于1:3③化学方程式Br2 + 2KI = 2KBr + I2说明Br的非金属性强于I④常温时,0.1 mol·L-1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7mol·L-1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下列生活中的化学事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醋酸除去暖瓶中的水垢:2H++CaCO3== Ca2++CO2↑+H2OB.利用Na2CO3溶液可除油污:CO32- + 2H2O H2CO3 + 2OH-C.氢氧燃料电池在酸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O2 +4e- +2H2O = 4OH-D.汽车用的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PbSO4+2H2O-2e-== PbO2+4H++SO2-411.常温下,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通过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并过滤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后的溶液中一定没有S2-B.MnS难溶于水,可溶于MnCl2溶液中C.常温时,CuS、PbS、CdS比MnS更难溶D. 加入MnS后生成CuS的离子方程式是Cu2+ + S2- = Cu S↓12.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合成氨反应,下列选项一定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B.反应过程中v(N2):v(H2)=1:3C.反应过程中c(N2):c(H2):c(NH3)=1:3:2D.单位时间内断开a mol H-H键的同时断开2a mol N-H键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解度 gt2A .没有顺反异构体B .1,3-丁二烯可以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C .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温度D .常温下,将苯酚加入到少量水中有浑浊,滴入适量NaOH 溶液后浑浊消失 14.关于苹果酸()说法正确的是A .苹果酸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B .和苹果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只有1种C .1 mol 苹果酸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3 mol NaOHD .1mol 苹果酸与足量NaHCO 3溶液反应时,最多可得44.8LCO 2(标准状况下) 15.下列叙述的理由与结论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 .a 为电源的负极B .Fe 电极的电极反应是4OH ――4e -= 2H 2O +O 2↑ C .通电一段时间后,铁电极附近溶液先变红D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 + 2H 2O==2NaOH + H 2↑+ Cl 2↑17已知X 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且与R 同周期。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练习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练习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保护环境是每一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2.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mol KH()A.失去1mol电子B.得到1mol电子C.失去2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3.如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H2O的沸点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4.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正反应的△H>05.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如图装置的是()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C.Zn与1摩/升硫酸反应制H2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6.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5O2(g)═4CO2(g)+2H2O(l)△H=﹣2bkJ/molB.C2H2(g)+O2(g)═2CO2(g)+H2O(l)△H=2b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bkJ/mol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7.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X可分别与Y、W 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请回答:(1)Z2Y的化学式是Na2O.(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C(Ⅰ)的电极名称是负极(填写正极或负极);C(Ⅱ)的电极反应式是Cl2+2e﹣=2Cl﹣.(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H2O2+2H+=Cu2++2H2O.8.苏丹红一号(sudanⅠ)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它是由苯胺和2﹣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1)苏丹红﹣号的化学式(分子式)为C16H12N2O(2)在下面化合物(A)﹣(D)中,与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ABC (3)上述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醛基(4)在适当的条件下,2﹣萘酚经反应可得到芳香化合物E(C8H6O4),1mol E与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44.8L(标准状况),E与溴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只能生成两种﹣溴取代物,两种一溴取代物的结构简式分别是,E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若将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C12H14O4的新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9.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已知:①化合物A,其分子式为C9H10O,它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B;②B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C,C能发生银镜反应;③C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生成E;④E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⑤F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G,G能发生银镜反应,遇酸转化为H(C7H6O2).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有多组化合物符合题意,只要写出其中的一组)A,C,E.(2)写出分子式为C7H6O2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10.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10,小于15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请回答:(1)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为什么?(2)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是134.(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C5H10O4.(4)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1个官能团.11.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样品重,砝码轻.(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偏高(填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⑤的目的是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5)步骤⑦的目的是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2015-2016学年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高三(下)质检化学试卷(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保护环境是每一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①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判断;②根据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回收利用,既环保,又节约资源判断;③根据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判;④根据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判断;⑤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判断.⑥根据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判断;【解答】解:①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污染,所以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故①正确;②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故②正确;③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所以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是错误的,故③错误;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④正确;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的农药、化肥随水流入江河,能造成水污染,故⑤错误;⑥氟里昂能产生氯原子,它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购买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这样做能保护臭氧层,故⑥正确;故选:C.2.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mol KH()A.失去1mol电子B.得到1mol电子C.失去2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分析】KH+H2O=H2+KOH中,只有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由+1价降低为0,以此来解答.【解答】解:KH+H2O=H2+KOH中,KH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1molKH失去电子为1mol×[0﹣(﹣1)]=1mol,A正确;故选A.3.如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H2O的沸点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元素,W为P元素,Y为S元素,R为Ar 元素,Z为Br元素,A.根据物质的在常压下的存在形式可知,常压下S、P为固体,而Br为液体;B.Y的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Z的阴离子核外有36个电子;C.根据水分子之间含有氢键进行比较;D.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解答】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元素,W为P元素,Y为S元素,R 为Ar元素,Z为Br元素,A.常压下S、P为固体,而Br2为液体,所以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不是最高的,故A错误;B.Y的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与R原子相同,Z的阴离子核外有36个电子,与R得电子层结构不相同,故B错误;C.水分子之间含氢键,沸点大于Y的氢化物,故C错误;D.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非金属性Y>W,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正反应的△H>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由图象曲线变化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增大压强,Z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反应前的气体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图象曲线变化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故A错误;B.如X、Y、Z均为气态,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应不移动,但由图象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增大压强,Z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反应前的气体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则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故C 正确;D.由A可知,正反应吸热,△H>0,故D正确.故选CD.5.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如图装置的是()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C.Zn与1摩/升硫酸反应制H2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考点】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生成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溶于水.【解答】解:A.NO2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B.NO不溶于水,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C.锌与硫酸反应不需要加热,故C错误;D.HCl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B.6.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5O2(g)═4CO2(g)+2H2O(l)△H=﹣2bkJ/molB.C2H2(g)+O2(g)═2CO2(g)+H2O(l)△H=2b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b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故选C.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7.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X可分别与Y、W 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请回答:(1)Z2Y的化学式是Na2O.(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C(Ⅰ)的电极名称是负极(填写正极或负极);C(Ⅱ)的电极反应式是Cl2+2e﹣=2Cl﹣.(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H2O2+2H+=Cu2++2H2O.【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1)(2)在短周期元素中,两元素间形成原子数之比为2:1、1:1的化合物是H、O间和Na、O间,再根据X2Y、X2Y2、XW为共价化合物,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可确定X为H,Y为O,Z为Na,W为Cl;(3)当接通S1后,构成了电解氯化钠溶液的装置,C(Ⅰ)附近溶液变红,说明有OH﹣,即C(Ⅰ)电极为阴极,产生H2,另一极为阳极,产生Cl2,一段时间后,断开S1,接通S2,构成了原电池,C(Ⅰ)应为负极,电极反应式:H2﹣2e﹣+2OH﹣=2H2O,C(Ⅱ)为正极,其反应式为:Cl2+2e﹣=2Cl﹣;(4)由于H2O2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Cu.【解答】解:在短周期元素中,两元素间形成原子数之比为2:1、1:1的化合物是H、O间和Na、O间,再根据X2Y、X2Y2、XW为共价化合物,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可确定X为H,Y为O,Z为Na,W为Cl,(1)Z2Y为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2O,故答案为:Na2O;(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3)当接通S1后,构成了电解氯化钠溶液的装置,C(Ⅰ)附近溶液变红,说明有OH﹣,即C(Ⅰ)电极为阴极,产生H2,另一极为阳极,产生Cl2,一段时间后,断开S1,接通S2,构成了原电池,C(Ⅰ)应为负极,电极反应式:H2﹣2e﹣+2OH﹣=2H2O,C(Ⅱ)为正极,其反应式为:Cl2+2e﹣=2Cl﹣,故答案为:负极;Cl2+2e﹣=2Cl﹣;(4)铜屑、稀硫酸、X2Y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使铜屑逐渐溶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Cu2++2H2O,故答案为:Cu+H2O2+2H+=Cu2++2H2O.8.苏丹红一号(sudanⅠ)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它是由苯胺和2﹣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1)苏丹红﹣号的化学式(分子式)为C16H12N2O(2)在下面化合物(A)﹣(D)中,与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ABC (3)上述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醛基(4)在适当的条件下,2﹣萘酚经反应可得到芳香化合物E(C8H6O4),1mol E与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44.8L(标准状况),E与溴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只能生成两种﹣溴取代物,两种一溴取代物的结构简式分别是,E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若将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C12H14O4的新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1)苏丹红﹣号含有C、H、O、N等元素,可根据结构简式书写分子式;(2)根据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进行判断;(3)C中含有C=C和﹣CHO等官能团;(4)E的结构简式为,根据所含有的官能团判断性质;(5)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酯化反应.【解答】解:(1)苏丹红﹣号含有C、H、O、N等元素,分子式为C16H12N2O,故答案为:C16H12N2O;(2)2﹣萘酚的分子式为C10H8O,题中ABC的分子式也为C10H8O,与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D的分子式为C10H10O,与2﹣萘酚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故答案为:ABC;(3)C中含有C=C和﹣CHO等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醛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醛基;(4)E的结构简式为,与溴发生取代时,苯环上有两种性质不同的H,所以取代产物有两种,分别为,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5)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酯化反应.9.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已知:①化合物A,其分子式为C9H10O,它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B;②B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C,C能发生银镜反应;③C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生成E;④E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⑤F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G,G能发生银镜反应,遇酸转化为H(C7H6O2).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有多组化合物符合题意,只要写出其中的一组)A,C,E.(2)写出分子式为C7H6O2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分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不饱和度为=5,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还含有1个,由A→B→C,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属醛类,故A中双键碳上有氢原子,E与A含有官能团相同,由E→F→G,G能发生银镜反应,G酸化得到H,则H中含有﹣CHO、酚羟基,由H的分子式可知,H为(可以为邻位、对位),由于臭氧氧化过程会发生碳链的断裂,可推知E比A少1个碳原子,比H多1个碳原子,故E为,F为,则A为,B为,C为,D为(都可以为邻位、对位),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不饱和度为=5,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还含有1个,由A→B→C,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属醛类,故A中双键碳上有氢原子,E与A含有官能团相同,由E→F→G,G能发生银镜反应,G酸化得到H,则H中含有﹣CHO、酚羟基,由H的分子式可知,H为(可以为邻位、对位),由于臭氧氧化过程会发生碳链的断裂,可推知E比A少1个碳原子,比H多1个碳原子,故E为,F为,则A为,B为,C 为,D为(都可以为邻位、对位),(1)由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C为,E为,故答案为:;;.(2)分子式为C7H6O2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0.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10,小于15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请回答:(1)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为什么?(2)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是134.(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C5H10O4.(4)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1个官能团.【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1)根据含氧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得出氧原子数的范围,最终确定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2)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求出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3)计算有机物中C、H总相对原子质量,利用商余法确定C、H原子数目,进而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4)结合有机物分子确定.【解答】解:(1)由题意知,氧的质量分数为1﹣52.24%=47.76%,由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小于150,即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大于=3.28,小于=4.48,所以氧原子为4个,故答案为:4;<N(O)<,且为整数;(2)分子中氧原子为4个,氧的质量分数为47.76%,则有机化合物分子质量==134,故答案为:134;(3)分子中氧原子为4个,所以C、H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34﹣16×4=70,C原子最大数目==5…10,故分子中含有5个C原子、10个H原子,可确定化学式为C5H10O4;故答案为:C5H10O4;(4)C5H10O4与5个C原子的饱和衍生物(可表示为C5H12O n)比较可知,分子中最多含有1个羰基官能团,故答案为:1.11.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样品重,砝码轻.(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偏高(填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⑤的目的是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5)步骤⑦的目的是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分析】(1)根据天平称量时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考虑;(2)由于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和水分,干燥管B的作用就是不让它们进入的;(3)根据盐酸的挥发性考虑;(4)由于反应完了锥形瓶中存留有二氧化碳,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就是为了驱赶它们的;(5)就是为了将二氧化碳全部赶过去;(6)根据U型管的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用碳酸钠的质量除以样品质量即可.(7)可以根据用一种试剂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根据沉淀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进行推算.【解答】解:(1)由于称量时左物右码,依据天平的杠杆原理,向左偏说明样品重,砝码轻;故答案为:样品重,砝码轻;(2)U型管中的碱石灰是为了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但空气中也存在二氧化碳,干燥管B的作用就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入U型管,对结果产生误差;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3)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也会随着二氧化碳进入U型管,被误认为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也会偏大的,所以结果会偏大;故答案为:偏高;(4)由于反应完了锥形瓶中存留有二氧化碳,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就是将残留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U型管;故答案为: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5)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说明二氧化碳已经被全部排到U型管中;故答案为: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6)设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 44X d﹣b解得X=;所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故答案为:×100%;(7)根据用一种试剂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根据沉淀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取一定量试样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将得到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根据方程式由沉淀质量算出碳酸钠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故答案为:取一定量试样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将得到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根据方程式由沉淀质量算出碳酸钠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2016年10月10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铁罐车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能用于盛放食品可用于运输浓硫酸可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会发生盐析B.青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因此苹果是酸性食物C.外加直流电源保护钢闸门时,钢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Fe – 3e-=== Fe3+8. X、Y、Z、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Z元素的-1价阴离子、W元素的+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均与氖原子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键B. X单质和Z单质在暗处能剧烈反应C.含W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D. Z离子半径小于W离子半径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酚酞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变红:CO32- + H2O == HCO3- + OH-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Al3+ + 3OH- === Al(OH)3↓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 + OH- == H2O + NH3↑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产生气体:2NaCl+2H2O 电解2NaOH+H2↑+Cl2↑10.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B.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6个吸收峰C.1mol对羟基扁桃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3mol NaOHD.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11.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不合理的是A .用a 制备并检验乙炔B .用b 制备并收集氨气C .用c 蒸馏海水得到淡水D .用d 分离Na 2CO 3溶液与CH 3COOC 2H 5 12.某温度下,将6 mol CO 2和8 mol H 2 充入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 2(g) +3H 2(g) CH 3OH(g) + H 2O(g) ΔH < 0,容器中H 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中的实线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题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Al—27 S—32 Cu—64 Ge—73 Zr—91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题只有1个选项,11~15题有1-2选项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其中的“屠苏”是一种酒。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和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B.“屠苏”中既含有电解质又含有非电解质C.爆竹爆炸和核反应均发生了化学反应D.早期的桃符大都是木质的,其主要成分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HF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F + H 2O F-+H3O+B.Na2S的电子式: C.CO2的结构式:O—C—OD.CH3COOK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2O CH3COOH+OH-3.光化学烟雾通常呈现淡蓝色,其主要成分及简单形成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化学烟雾有强氧化性B.氮氧化物还可引发酸雨等污染问题C.光化学烟雾成分中含有烃和烃的衍生物D.光化学烟雾呈现淡蓝色是因为含有NO24.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秸秆大量焚烧将产生雾霾B.由地沟油炼制的生物柴油属于烃类物质C.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D.建设港珠澳大桥时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吊绳,UHMWPE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任何溶液pH时都可使用广泛pH试纸或精密pH试纸B.无水氯化钙可干燥CO2、Cl2、NH3、CO等常见气体C.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烧杯、试管时都需要垫石棉网D.萃取、过滤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离6.目前世界上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
电渗析法是在直流电源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膜对海水进行处理(原理如左图所示);反渗透法是利用压强差使海水一侧的水分子通过渗透膜进入淡水一侧,从而得到淡水和浓缩的盐溶液(原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均不发生化学反应B.反渗透法所用渗透膜的微孔直径范围是1~100nmC.蒸馏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D.浓缩的盐溶液可用于提取或制备食盐、镁、溴等物质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2g硫在足量纯氧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4N AB.常温下,18g铝投入足量浓硝酸中可得到NO2分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L CH2Cl2所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D.含1mol Na2SiO3的溶液经处理完全转化为H2SiO3胶体,其中所含胶粒数为N A8.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加热装置I中的烧杯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B.用装置II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用装置III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D.用装置IV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9.某种自热食品的自热包上标注的成分是铝粉、生石灰、小苏打,自热包打开后加水即可大量放热。
加水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不可能是A.2Al+Ca(OH)2+2H2O Ca(AlO2)2+3H2↑B.Ca(OH)2+NaHCO3 CaCO3↓+NaOH+H2OC.2Al(OH)3 Al2O3 +3H2OD.CaO+H2O Ca(OH)210.用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至过量,下列对锥形瓶中现象的预测符合实际情况11.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W是第二周期简单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非金属Y的族序数大于W,Z 元素是常见的金属元素,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的一种氧化物具有磁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X>Y>WB.W、X、Y的氢化物均只含极性共价键C.W、Y的常见单质均有较强的氧化性D.Z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12.某科研机构研发了一种以氢气为原料的新型化学电源,该电源的两个电极上分别会消耗和生成氢气,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为:4OH--4e O2↑+2H2OB.电源工作时若不补充电解质两侧溶液都逐渐转化为NaClO4溶液C.电子从多孔电极b经导线流向多孔电极aD.该电源投入商用的主要难关是低成本氢气的大量获取13.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Cu2+、NO3—、SO42—B.pH=12的溶液中:OH—、K+、Cl—、HCO3—C.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NH4+、NO3—、AlO2—、SO42—D.25ºC时pH=7的无色溶液中:Na+、Cl—、SO42—、K+14.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91 kJ·mol-1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变小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ΔH减小15.已知氧化性Fe3+ > Cu2+,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的Fe2(SO4)3、CuSO4的0.5L混合液中加入a mol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1时,发生的反应为Fe + Cu2+=Fe2+ + CuB.a≥2时,发生的反应为2Fe3+ + 2Cu2+ +3Fe=5Fe2+ + 2CuC.当1≤a<2时,溶液中 n(Fe2+ )=( 2+a )molD.若有固体剩余,则可能是铁或铜或铁和铜二、非选择题:16.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SiO2、Fe2O3)是工业上制备金属铝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1)沉淀A的化学式是,试剂a的化学式为;(2)步骤③中通入过量CO2,产生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为;(3)Al2O3中所含的化学键的类型为;(4)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制备金属铝,其阳极反应式为;(5)在生活中,常利用Al与Fe2O3间的铝热反应来进行焊接钢轨。
除了Fe2O3,铝粉还可以与很多金属氧化物组成铝热剂。
下列氧化物中不能与铝粉组成铝热剂的是() a.MgO b.V2O5 c.Fe3O4 d.MnO217.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S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30%H2O2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1)小组同学设汁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请补充完整甲组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的名称。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
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
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 (填字母)溶液,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 KMnO4B. FeC12C.Na2SD.品红(5)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4KI+O2+2H2O=2I2+4KOH。
该小组同学取20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3I2+6OH-=5I-+ IO3-+3H2O造成的。
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
18.锗铜合金是一种常用的标准电阻材料,工业生产中会出现一些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合金,为避免资源浪费可利用如下流程对不达标合金中的锗、铜进行回收,请回答相关问题。
(1)锗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溶解过程中铜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加快氧化溶解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
(3)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解过程发生的反应是GeCl4+2H2O GeO2↓+4HCl,为得到纯净的GeO2,对水解所得混合物要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判断GeO2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流程中锗的冶炼原理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钠B.铝C.铁D.银(6)若含锗6.2%的高锗铜合金的质量为50kg,还原过程中参与反应的H2体积为1.792m3 (已折合为标准状况),则锗的回收率为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9.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白色剧毒晶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成分。
NaN3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具有爆炸性的有毒气体叠氮化氢。
实验室可利用亚硝酸叔丁酯(t-BuNO2,以t-Bu表示叔丁基)与N2H4、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叠氮化钠。
(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取一定NaNO2溶液与50%硫酸混合,发生反应H2SO4+2NaNO2=2HNO2+Na2SO4。
可利用亚硝酸与叔丁醇(t-BuOH)在40 ℃左右制备亚硝酸叔丁酯,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叠氮化钠(NaN3)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加热装置略)进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t-BuNO2+NaOH+N2H4=NaN3+2H2O+t-BuOH①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65 ℃,采用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后溶液在0 ℃下冷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过滤,所得晶体使用无水乙醇洗涤。
试解释低温下过滤和使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率计算①称取2.0 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100 mL溶液,并量取10.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②用滴定管加入0.10 mol·L-1六硝酸铈铵[(NH4)2Ce(NO3)6]溶液40.00 mL[发生的反应为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假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