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及控制
天然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天然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燃料,广泛应用于家庭供暖、工业生产和发电等领域。
然而,天然气的燃烧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天然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大气污染天然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等大气污染物。
其中,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NOx和SOx则会引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问题,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
为减少天然气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燃烧效率:通过优化燃烧设备和燃烧工艺,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2. 使用先进的治理设备:安装烟尘净化器、脱硫设备和脱氮设备等,有效去除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二、水资源污染天然气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主要污染源包括化学品泄漏、废水排放和储存设施泄漏等。
这些污染物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减少天然气开采和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和管理:制定严格的开采和生产规范,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2. 加强废水处理:建设和改造废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排放符合环境标准。
3. 采用环保技术:使用环保型钻井技术和化学品,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采用密闭式储存设施,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三、土壤退化天然气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坏和退化。
主要原因包括钻井、挖掘和废物处理等活动所产生的土壤污染和破坏。
为减少天然气开采对土壤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严禁野外倾倒废弃物: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的监管,禁止将废弃物随意倾倒到自然环境中,防止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改善策略

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改善策略化石燃料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然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大气污染产生了巨大影响,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一、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污染的影响1. 二氧化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而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2. 硫化物排放:煤炭中含有较高的硫元素,其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硫化物,对大气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
3. 氮氧化物排放: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相互作用生成大量的氮氧化物,这些物质可引发光化学烟雾和臭氧污染,对大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 颗粒物排放: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等,这些颗粒物能够被人体吸入并沉积在呼吸道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二、改善化石燃料燃烧大气污染的策略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可以降低排放的污染物。
通过使用更先进的燃烧设备和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量。
2. 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积极发展并推广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太阳能和水能等,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
3. 推行低碳经济模式:加强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和推动,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尽量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4.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励人们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5.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加大对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污染源,并采取合理的环境管理措施,保障大气质量。
6. 提倡节能减排意识:加强公众对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并通过各种途径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
总结起来,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污染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推行低碳经济、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提倡节能减排意识等策略来改善这一现状。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但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最主要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排放直接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例如干旱、洪水和飓风等。
此外,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导致海平面上升,对低洼地区和岛屿国家的居民构成了威胁。
为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我们应该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此外,减少能源的浪费,例如加强建筑节能和推广节能电器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二、硫氧化物的排放化石燃料燃烧还会产生硫氧化物(SOx)。
硫氧化物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酸雨对土壤、植被和水体产生了不利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同时,硫氧化物的排放还会对人类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呼吸问题和心血管疾病。
为了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我们可以使用更清洁的燃料,例如天然气,它产生的硫氧化物较少。
此外,大型工业企业应该安装和使用脱硫设备,以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
三、氮氧化物的排放化石燃料燃烧还会产生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它们是臭氧和酸雨的主要成分,对植物生长和人类的呼吸系统产生危害。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机动车辆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排放源。
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减少车辆使用、改善交通状况的措施。
此外,严格控制和监测工厂和工业企业的排放也是必要的。
四、颗粒物的排放化石燃料燃烧还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这些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PM2.5颗粒物的直径小于2.5微米,可以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并引发呼吸问题、心血管疾病甚至导致癌症。
为了减少颗粒物的排放,我们应该加强工厂和工业企业的排放控制,并使用过滤和净化设备。
火力发电厂烟气污染的危害及对策探析

火力发电厂烟气污染的危害及对策探析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常见的发电方式,它利用燃煤、燃油等燃料进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发电机,从而产生电能。
随着火力发电厂的不断增多,其烟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索火力发电厂烟气污染带来的危害及相应的对策。
火力发电厂烟气污染的危害火力发电厂燃烧燃料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火力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与水蒸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雾滴,从而造成酸雨。
酸雨对土壤、水体、植被等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氮氧化物的排放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
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存在会导致臭氧层破坏和光化学烟雾等问题,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危害。
火力发电厂排放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不可忽视。
颗粒物中的细颗粒物会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并沉积在肺部,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暴露还可能导致肺部纤维化和癌症。
除了以上有害物质外,火力发电厂还排放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铅、镉等。
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积累后会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期危害,尤其是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更为严重。
火力发电厂烟气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减少其危害。
为了减少火力发电厂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可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加强对火力发电厂烟气排放的监管。
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大对火力发电厂的排放监管力度,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给予处罚,并定期公开排放数据,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承诺。
引入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
火力发电厂可以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控制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
推广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如风电、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根本上降低烟气排放。
加强科研攻关,不断提升污染治理技术水平。
化石燃料燃烧引发的环境问题

化石燃料燃烧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能源需求的增长,化石燃料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来源。
然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仅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引发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还直接造成了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化石燃料燃烧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步骤。
一、大气污染1. 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有害气体。
2. 这些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积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3. 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引发酸雨问题,破坏植被,污染河流和湖泊。
二、水体污染1. 部分工厂和发电站将废水排入附近河流或海洋中。
2. 这些废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
3. 这些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三、土壤污染1. 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尾气中的微粒会随着气流传播到土壤中。
2. 这些污染物对土壤的质量造成破坏,抑制植物的生长。
3. 污染物还可能残留在农作物中,进而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环境问题的步骤:1. 提倡能源转型a)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力能。
b)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2. 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a) 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化石燃料工业的监管。
b) 对违反环保规定的企业进行惩罚,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
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a) 进行环保教育,增加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b) 鼓励公众采取行动,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4. 推动科技进步a) 投资研发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b) 开展绿色科技创新,寻找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来源。
结论: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推动科技进步。
生物质燃烧技术的环境影响和污染控制

生物质燃烧技术的环境影响和污染控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能源危机的到来,人们开始寻求替代能源,其中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
生物质燃烧技术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在不断被应用和发展。
然而,与其他能源一样,生物质能利用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质燃烧技术的环境影响和污染控制问题。
一、生物质燃烧技术的环境影响1.大气污染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物质,这些污染物会直接或间接对大气造成污染和影响。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颗粒物则会对人体肺部造成损害,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水污染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氮和磷等元素会随着废气排放到环境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这些污染物会直接或间接对水质造成影响。
此外,生物质燃烧中使用的化学品和清洁剂也可能会流入水中,对水体造成污染。
3.土壤污染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和废弃物,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和重金属,这些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严重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生物质燃烧技术的污染控制1.燃料的选择对于生物质燃烧技术而言,燃料的选择对于污染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低灰分、低氮、低硫等燃料可以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灰分等污染物的排放,从而达到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2.设备的优化生物质燃烧技术的设备优化也是减少污染排放的关键。
通过国家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生物质燃烧技术的生产和应用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物质燃烧设备采用了锅炉、发电机等高效节能设备,同时采用高效废气净化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优化生物质燃烧设备,不仅可以减少污染排放,还能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
3.废气处理对于生物质燃烧技术而言,废气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一方面,通过采用高效废气净化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废气处理技术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捕获,使之不会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对环境造成影响。
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化石燃料燃烧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获取和使用方式,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然而,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讨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列出相关步骤。
一、空气污染1. 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2. 这些有害物质的释放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升高。
3.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二、水体污染1. 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降雨时会形成酸雨。
2. 酸雨对水体造成腐蚀,破坏生态环境。
3. 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三、土壤污染1. 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当其沉积在土壤中时会导致土壤污染。
2. 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 土壤污染也对地下水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饮用水的安全。
四、气候变化1.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二氧化碳的释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
3.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农业和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步骤:1. 能源转型: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替代化石燃料。
2. 节能减排:减少能源的消耗,采取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3. 促进能源转型政策的制定:加强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和鼓励。
4. 提升能源技术的研发: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和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公众减少能源消耗、垃圾产生和碳排放。
6. 加强国际合作:跨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挑战。
总结起来,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能源转型、节能减排、政策支持、技术研发、低碳生活和国际合作等措施来保护环境。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也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天然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天然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被广泛用于家庭供暖、发电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尽管相对于传统燃料而言,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要少得多,但它仍然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天然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应对措施。
一、大气污染天然气燃烧主要产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排放量直接与气候变化相关。
因此,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大量CO2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具有一定的贡献。
其次,SO2和NOx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大气环境造成危害,容易导致雾霾和酸雨等问题。
为了减少天然气燃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引入高效燃烧设备和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
例如,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可以降低NOx的排放,使用脱硫装置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2. 加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建立严格的天然气燃烧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和评估排放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
此外,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3. 提倡能源综合利用:在能源的选择和利用上,应充分考虑替代能源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方法。
通过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减少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
二、水资源污染天然气开采和燃烧对水资源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和化学物质的排放。
同时,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水和烟气中含有一定的污染物,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为保护水资源,应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废水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推广清洁燃烧技术:改善天然气燃烧设备和技术,减少燃烧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三、土壤污染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可能涉及土地开垦和污水排放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可能导致土壤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及控制【摘要】:燃烧少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的现象,是人们利用能源的最主要方式。
燃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烟尘,燃烧还会产生噪声污染、热污染和铅污染等。
它们妨害着人们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甚至整个生态的平衡。
因此必须对它们加以控制。
【关键字】:燃料 燃烧 污染物燃烧是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有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成相应的氧化物。
多数化石燃料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水蒸汽;不完全燃烧过程将产生黑烟、CO 和其它部分氧化产物等。
若燃料中含S 、N 会生成SO2和NOx ,燃烧温度较高时,空气中的部分氮会被氧化成NOx 。
这些燃烧产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以及动植物的生长。
1. 燃料的分类(1)常规燃料如煤(coal )、petroleum 、天然气(rude gas)等。
(2)非常规燃料按其物理状态分为:(1)固体燃料:挥发分被蒸馏后以气态燃烧(蒸气控制);留下的固定炭以固态燃烧(扩散控制)。
(2)液体燃料:由蒸发过程控制(气态形式燃烧)。
(3) 气态燃料:由扩散或混合控制。
2.燃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燃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烟尘,燃烧还会产生噪声污染、热污染和铅污染等。
这些排放物会污染环境,是目前影响全球环境的酸雨、“温室效应”等的主要来源,妨害着人们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甚至整个生态的平衡。
按获得方法分 按物态分天然燃料 人工燃料固体燃料 木柴、煤、油页岩 木炭、焦炭、煤粉等液体燃料 石油 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气体燃料 天然气 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焦炉煤气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引起。
它在锅炉排气中约占3%,而在汽车排气中可达 13%。
对于锅炉和工业炉只要保证燃料充分氧化,采用二次燃烧,就可能降低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减少内燃机排气中一氧化碳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主要措施有:改进内燃机设备结构,如正确设计增压比,排气道增设催化补燃器,操作上自动调节油气比等;提高燃料质量,如调配汽油辛烷值、使用乳化燃料或液化气等;以及通过制订法规,进行废气监测等。
一氧化碳是石油化工行业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分布范围广,接触人员多,毒性危害大。
尤其是随着煤气化工业的发展,职工遭受一氧化碳危害影响的可能性增大。
煤气化装置及后续合成气处理装置,干气制氢装置,化学工业中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生产和使用含一氧化碳的可燃气体以及用于气、含碳燃料油加热炉的不完全燃烧等,这些工作场所均可能接触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静悄悄地来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易扩散,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
易燃、易爆。
与空气混合有爆炸的危险。
一氧化碳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导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最易受到侵害。
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20毫克/立方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不超过30毫克/立方米,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DLH)为1700毫克/立方米,无警示性。
危害健康不可轻视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
轻度急性中毒时,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进而症状加重,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脱离中毒现场后症状可消失。
中度急性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多汗、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及时抢救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急性中毒时,迅速进入昏迷状态,牙关紧闭,强直性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
浓度极高时,数分钟内可致人死亡。
部分中毒患者昏迷苏醒后,经过两天至3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常见的有精神异常,脑局灶性损害,颅、脊神经损伤。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可致头痛、头晕、耳鸣、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及心电图改变。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来自燃料中硫、硫酸盐和有机硫化物。
二氧化硫在烟气中的体积浓度为0.05~0.25%,有时可达0.4%。
由于原油加工中 90%以上的硫转入重油,重油的含硫量可达1~3%。
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的有效措施是:燃料脱硫或烟气脱硫,采用低硫燃料燃烧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1.SO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SO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人体的体液和其他黏性液中,长期的影响会导致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危害人类健康。
SO2在氧化剂、光的作用下,会生成使人致病、甚至增加病人死亡率的硫酸盐气溶胶,据有关研究表明,当硫酸盐年浓度在10μg/m3 左右时,每减少10%的浓度能使死亡率降低0.5%;2. SO2对植物的危害研究表明,在高浓度的SO2的影响下,植物产生急性危害,叶片表面产生坏死斑,或直接使植物叶片枯萎脱落;在低浓度SO2的影响下,植物的生长机能受到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据1983年对我国13个省市25个工厂企业的统计,因SO2造成的受害面积达2.33 万公顷,粮食减少1.85万吨,蔬菜减少500 吨,危害相当严重。
3. SO2对金属的腐蚀大气中的SO2对金属的腐蚀主要是对钢结构的腐蚀。
据统计,发达国家每年因金属腐蚀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
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损失远大于水灾、风灾、火灾、地震造成损失的总和。
且金属腐蚀直接威胁到工业设施、生活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安全。
4.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SO2形成的酸雨和酸雾危害也是相当的大,主要表现为对湖泊、地下水、建筑物、森林、古文物以及人的衣物构成腐蚀。
同时,长期的酸雨作用还将对土壤和水质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包括二氧化氮和不稳定的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四氧化二氮等。
它们在高温(1650℃以上)下可由燃料中的氮化物以及空气中的氮和氧直接生成。
烟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可达 1200毫克/米(,汽车排气中可达 4000毫克/米(。
通过湿法液体吸收、干法固体吸附或催化转换方法可以降低它的含量;汽油机中采用层状燃烧也是降低氮氧化合物含量的一种方法。
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氮氧化物中,绝大部分为NO,其毒性不是很大,不过NO 在大气中可氧化为NO2。
NO2比较稳定,其毒性为NO的4~5倍。
空气中NO2含量3.5×10-6 (体积分数)持续1h,开始对人有影响;含量为(20~50)×10-6 (体积分数)时,对人眼有刺激作用;当含量达到150×10-6 (体积分数)时,对人的呼吸器官则有强烈的刺激性。
NO2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其毒性更强。
据研究,光化学烟雾具有致癌作用。
在阳光作用下N2O与烃和臭氧反应,生成烟雾和有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合物,这些烟雾和化合物分别带有刺激性、腐蚀性,能伤害人的眼睛并导致呼吸系统的疾病。
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参与人的心血管作用,“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中传播信号的分子”的研究获1998年诺贝尔生物学及医学奖。
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可以产生一氧化氮,这些一氧化氮从细胞中穿出后,作用于其他细胞,并能控制其他细胞的行为。
以后,科学家陆续发现一氧化氮在神经信号传递、血压控制、血液流量控制和抵抗感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在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对人体还是有害的。
烟尘烟尘中,烟是指碳氢化合物在缺氧下裂解生成颗粒直径小于 1微米的碳粒。
随着碳粒的增多,烟由褐色变为黑色。
家庭炉灶的产烟量占燃煤量的 3.5%以上,工业锅炉一般是0.5%。
尘是指排气中直径为 1~100微米的颗粒,来自燃料的灰分。
影响烟尘的因素是燃烧设备、操作方法和燃料含灰量。
选烧低灰分燃料和采用旋风分离、湿法净化、多孔过滤或静电沉降等除尘设施,都是降低排气中烟尘的有效措施。
噪声及热污染燃烧引起的噪声主要来自进气道、排气道和燃烧器。
控制噪声源、减弱传播、采用消声器等能使噪声降低。
在燃烧过程中,大量热量的积聚将引起环境的热污染。
如热电厂中通常只有40%的燃料热能转为电能,余下的大部分热能排入大气或随冷却水带走,大量含热废水排到江河使水温升高,影响水质,危及水生生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为此要充分利用热电厂的余热和改进冷却方式,以控制热污染的危害。
3.防治措施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2.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
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3.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
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
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
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4.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
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
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地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