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 陈学

合集下载

大断面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摘要:在铁路施工过程中,隧道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技术,只有保证这一技术的顺利实施才能提升施工效率,并提升西渝高铁站前九标华蓥山隧道建设的安全性。

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这样才能有效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大断面浅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浅埋偏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监测引言为了方便工程施工,可以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法进行调整。

通常来说,选用双侧壁导坑的方式对大断面围岩进行施工,为创造有利的条件,可以减少分部数量,这样可以有效增大断面的开挖面积,减少对周围的干扰,有利于保持围岩稳定。

该围岩需要速战速决,原因是虽然排出水流,但是经过水的泡发具有膨胀性。

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选择以人工开挖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机械开挖,以避免施工中出现坍塌。

1、铁路隧道施工特点由于西渝高铁站前九标华蓥山隧道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较为特殊,周围气候条件、水文特征、地形地貌均会制约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设。

铁路隧道工程正式施工时,还需应用各类大型机械施工设施,且隧道内部施工存在光线、空气问题,从而使隧道施工难度增加。

西渝高铁站前九标华蓥山隧道工程在具体建设时涉及的工序复杂,各工序、工种衔接时容易产生质量风险,导致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方案无法落实。

为提升铁路隧道施工建设水平,保障铁路隧道项目的施工质量,还应提前做好西渝高铁站前九标华蓥山隧道施工现场的勘测工作,并严格应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方案,规范铁路隧道工程中的作业流程,突出隧道施工技术的实践优势,助力我国铁路隧道建设事业的发展。

2、基底及边坡的施工工程中的西渝高铁站前九标华蓥山隧道进口开挖后发现为粘土层,为了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及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对该基底进行换填处理,首先将其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下0.5m,采用块石夯入,并采用C25的混凝土回填至设计基底设计标高,并对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确保地基承载力不低于200kPa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对边坡及仰坡处的加固,采用长度8m的锚杆进行3×3m的防护网布置,临时边坡在开挖时喷洒100mm厚C25混凝土进行坡面的防护,并且在施工现场做好排水沟,及时的将积水排走,以免积水冲刷;在洞口仰坡坡脚出设置混凝土护墙,护墙的长约为3~5m,高度约为2m,厚度约为0.8m的矩形混凝土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5,施工时保证护墙深入边坡的长度大于500mm;对于侧向平台则采用厚度为300mm的浆切片石进行铺面,并且保证铺面顶与水沟底面顶齐平。

不同偏压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力学分析及优化

不同偏压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力学分析及优化
DOI 1 .9 3ji n 17 7 1 .0 20 .0 : 0 37 /. s.6 2— 4 X 2 1 .3 0 9 s
中 图 分 类 号 : 5 2— 4 X( 02 0 0 1 0 17 7 1 2 1 ) 3— 3 5— 8
NI in h n ,Z NG n o ,YU h n h i E Ja c u HE We b AN C e g a ( .J nx h n ti x r s a o , t. j’ n3 3 0 , in x,C i 1 i g i a ga pe w yC . Ld , ia 4 0 0 Ja g i hn a C E s a;
2 eat etfC o c n a n i ei C lg Cv n i e n ,T nj U i rt , h n h i 0 0 2, hn ; .D p r n , t h i l gn r g, o eeo il gn r g ogi nv sy S a g a 2 0 9 C ia m o ee c E e n l f iE e i ei
3 in x Ta sot os l t nC m a y N nh n 3 0 8 C ia .Ja g i rn r C nu ai o p n , a ca g3 0 0 , hn ) p t o
Absr t:W h n l re c o s s c in t n e sr n t r u h g o n t e e e r i t ac e a g r s— e to u n l u h o g r u d wi un v n t ran,di e e t a y h f r n s mmerc le rh p e — f t a a t r s i s e r l y n o tr d.Th rf r ur sa e a wa s e c un e e e eo e,s l ci g r to a o sr c in me h dsi e y i ee tn ai n c n tu to t o s v r mpot n o h o to ft e l ra tfr te c n r lo h c n tu t n me ha i a e o ma c fa y o sr c i c n c lp r r n e o s mme rc —o d d lr e c o s s c in t n e su d rs a lw o e . I he p — o f ti a la e a g r s— e to u n l n e h lo c v r n t a l pe r,a a y i sma e o h iplc me tc n r la d s p o te so s mmerc lla e a g r s - e t n t n es n lss i d n t e d s a e n o to n u p r sr s fa y t tia -o d d lr e c o s s c i u n l o

浅埋偏压段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优化

浅埋偏压段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优化

序提 供 了理论 依据 与技 术 指导 。
5 0 收 稿 日期 :2 1一O —1 01
虑 , 工 方 法 选 择 顺 序 应 为 : 断 面 法 一 正 台 阶 施 全
基 金项 目:铁 道部 科技 开发 计划 项 目 (05 0 1 B一 ) 20 K 0 一 2
作者简 介 :柳墩 利 (97 ) 17一 ,男 ,博 士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 :岩土工 程 与地下 工程 。
施工方案较优。分析 了双侧壁导坑法不同施工工序时的围岩位移 、支护内力 、地表沉降 以及塑性区的
变化 ,得 出 了先开 挖浅埋 侧侧 导 坑后再 开挖 深埋 侧侧 导坑 施工 工 序较 优 ,且 能有 效 地控 制 隧道 围岩 周
边位移。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值基本吻合。
关键 词 :浅埋 偏压 ;大断 面 隧道 ;数 值模 拟 ;双侧 壁 导坑法 ;围岩 ;支护
中图分 类号 :U 5 . ;U 5 . 4 54 4 63 文 献标 志码 :A
我 国 目前 已 经 开 工 的高 速 铁 路 ,隧 道 基 本 上
采 用 的都 是 单 洞 双 线 形 式 ,形 状 为 扁 平 的 大 断 面
1 工 程 概 况
工 程 区地 貌上 属 黄 土梁 峁 区 ,地 形起 伏 较 大 ,
柳 墩 利
( 铁道 科学 研究 院 ( 京 ) 工程 咨询 有 限公 司 ,北 京 北 10 0 ) 000

要 :采 用 F A . 有 限差 分 数值 计 算 软件 ,对 大断 面 、软 岩 、浅埋 、偏压 段 隧道— —包 西 铁 路 L C5 0
洞子 岩隧 道进行 了三 台阶 、C D和双 侧壁 导坑 法 的施 工 力学行 为模 拟分 析 ,确定 了采 用 双侧 壁 导坑 法 R

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进洞施工技术

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进洞施工技术

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进洞施工技术【摘要】针对栋梁坡隧道出口处的浅埋、偏压的不良地质情况,从偏压处理、超前支护、洞身开挖、初期支护及相应的施工辅助施工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隧道进洞施工技术措施。

总结了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的施工经验,对同类施工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隧道浅埋偏压施工技术Abstract: As to beams for slope at the exit of the tunnel of the shallow cover and bias in bad geological conditions, from bias processing, advanced support, hole body excavation, primary suppor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auxiliary construction measur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into the hole. It also summarizes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shallow buried bias into the hole and the similar construction can have certain references.Key Words: tunnel, shallow cover and bia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规模的加大,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般情况下,隧道洞口位置的地质情况都较差,主要不良地质表现为覆盖层薄、顺层偏压、土质松散、围岩结构承载力差等。

进洞施工时如果不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极易造成隧道坍塌、冒顶、边坡滑移等风险事件,同时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大断面隧道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岩体洞口安全进洞施工工法

大断面隧道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岩体洞口安全进洞施工工法

大断面隧道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岩体洞口安全进洞施工工法大断面隧道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岩体洞口安全进洞施工工法一、前言大断面隧道施工中,隧道洞口的进洞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对隧道的施工安全和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解决深埋隧道洞口安全问题,大断面隧道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岩体洞口安全进洞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断面隧道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岩体洞口安全进洞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在洞口区域进行适当的顶部加固,保障施工安全。

2. 采用钻爆法进行爆破作业,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

3. 结合地质条件,采用合理的支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4. 通过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机具设备的运用,提高施工效率。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大断面隧道洞口附近存在偏压松散破碎岩体的情况,以及洞口埋深较浅的隧道施工。

特别适用于煤矿等矿山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在洞口区域加固,保证施工安全;利用钻爆法进行爆破作业,控制进度;采用合理的支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洞口加固:对洞口顶部进行加固,采用钢架或喷锚支护等方式,保证施工过程中洞口的稳定。

2. 钻爆爆破:通过对洞口岩体进行钻孔爆破,将大块岩石破碎为适合进一步处理的松散破碎岩体。

3. 支护措施: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等,提高洞口周边岩体的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分为洞口加固、钻爆爆破、支护措施三个阶段。

1. 洞口加固:首先对洞口区域进行勘察,确定加固方式和材料;然后进行加固施工,采用钢架或喷锚支护等方式,确保洞口的稳定性。

2. 钻爆爆破:进行洞口岩体的钻孔爆破作业,将大块岩石破碎为适合进一步处理的松散破碎岩体。

3. 支护措施: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等,提高洞口周边岩体的稳定性。

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工法对比研究

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工法对比研究

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工法对比研究发布时间:2022-10-08T06:52:57.54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0期5月作者:郑博[导读] 在我国铁路、隧道、公路施工中,大断面软岩浅偏压隧道施工是最常见的施工类型郑博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摘要:在我国铁路、隧道、公路施工中,大断面软岩浅偏压隧道施工是最常见的施工类型。

目前在大断面软岩局部压力下隧道施工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施工方法不合理或保护措施不当,如滑坡、拱坝等。

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应加强浅偏压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科学合理性,提高施工效率,为隧道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引言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受到社会高度重视。

在空间开发和施工过程中,大断面隧道是一条重要的施工链和涉及大量项目的施工过程,但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横断面面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施工困难和施工风险较高通常采用临时支护、零收缩和封闭循环等综合概念,但这些施工方法和施工概念更适合于软岩隧道,不同类型硬岩隧道施工的应用程度稍低,甚至可能导致岩石难度增加因此,浅硬岩大断面隧道施工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审查。

1不同施工方法模拟过程以三台阶法开挖隧道需将隧道横断面由上至下分三个台阶依次开挖,以此循环。

开挖进尺均为2m,台阶长度为4m。

每次开挖完成后实施初期支护,下台阶掘进16m后进行二次衬砌,单次施工二次衬砌长度为4m。

CRD法开挖隧道时,将隧道横断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各部分从上至下又分为3个台阶。

先从上至下开挖左侧3个台阶,随后同样方式开挖右侧。

每次开挖进尺均为2m,台阶长度均为4m。

每次开挖完成后实施初期支护,右侧下台阶掘进16m后进行二次衬砌,单次施工二次衬砌长度为4m。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隧道时,将隧道横断面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左导坑、中间核心土和右导坑,再将每部分从上至下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破碎围岩浅埋富水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浅析

破碎围岩浅埋富水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浅析

破碎围岩浅埋富水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浅析发布时间:2023-02-23T05:13:13.49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0月第19期作者:王海峰[导读] 大跨隧道在浅埋穿越破碎富水围岩时容易引起地表开裂、支护下沉变形、隧道渗水严重等问题,施工难度大。

王海峰中铁上海工程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要:大跨隧道在浅埋穿越破碎富水围岩时容易引起地表开裂、支护下沉变形、隧道渗水严重等问题,施工难度大。

文本以杭温铁路古塘源一号隧道为依托,根据现有施工经验结合该隧道的工程难点对破碎围岩浅埋富水大跨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关键词:破碎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监控量测Study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hallow Buried Large-span Tunnel with Rich Water in Broken Surrounding RockShanghai Civill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of crec, Shanghai. 201906Abstract:When a large-span tunnel passes through the broken and water rich surrounding rock under shallow burial, it is easy to cause surface cracking, support subsidence deformation, serious water seepage of the tunnel and other problems,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 Based on the Gutangyuan No. 1 Tunnel of Hangzhou Wenzhou Railwa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the engineering difficulties of the tunnel, the text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hallow buried and water rich large-span tunnel with broken surrounding rock.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Broken surrounding rock, Large-span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ique, Monitoring measurement0 引言近年来,我国交通网络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国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在隧道难免会穿越各种不良地质,尤其在山岭丘陵地区,穿越断层破碎带、浅埋偏压、地下水丰富等问题让隧道施工难度不断加大。

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

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

Equipment technology 装备技术163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陈志峰(中铁十七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11)中s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3-0163-01摘要:在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就是隧道近距离下穿公路,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处理不到位可能会出现整段路面大量沉降或者坍塌的现象。

轻则影响交通,重则造成巨大损失。

本文以梧桐隧道工程为例,就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浅埋暗挖技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多采用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对穿越公路或者铁路的隧道工程进行施工建设。

浅埋暗挖技术的难点在于隧道近距离下穿公路,对其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工程概况本文以梧桐隧道为例,该隧道属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自然地形坡度20-45°,斜坡多为风化岩层出露,缓坡地带为薄层残坡积层覆盖,植被较发育。

隧道进口段地自然形坡度约为40°,隧道出口处自然地形坡度约为38°。

从地质构造层面来看,F36断层(特征见表2)隧道轴线呈45°斜交,断层走向326°,倾向NE,倾角63°,长度>300m,破碎带宽度5.0-6.0m,硅化现象较强,属张性断层,与拟建线路较大角度相交,穿越梧桐隧道洞身段,带内及其影响带内,隧道围岩级别变差。

节理密集带:为节理裂隙密集带内,岩石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呈中风化。

岩性为晶屑凝灰熔岩。

该密集带顺沟向而成,穿越梧桐隧道洞身段,带内及其影响带内,隧道围岩级别变差。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成果表明,本隧址场区缓坡地带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地形较陡处多为白垩纪下统石帽山群寨下组(K1z)晶屑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陈学
发表时间:2019-11-08T16:36:39.6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陈学[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对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从而能够保证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质量。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山东省菏泽市 2749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对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从而能够保证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质量。

本文通过对CD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和三台阶法进行选择比较,在对这四种施工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对施工方法的围岩应力、支护结构轴力和二衬弯矩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在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运
用双侧壁导坑法相比于其他三种方式的效果较高。

关键词:隧道;应力控制;位移控制;数值模拟;分析 1大断面施工方法模拟分析在选择大断面施工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法进行计算模拟。

模拟过程中选取的隧道断面是右洞YK120+260,隧道埋深的深度为25米。

在确定计算模型边长和高度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最大开挖尺寸进行充分的考虑,是不能低于开挖尺寸的3倍。

因此计算模型的边长确定为300米,而模型的高度是100米。

在计算模型受到水平向的位移约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模型左右边界受到水平向的位移约束进行计算,还需要对模型下部受到竖向的位移约束进行计算。

2模拟方案
2.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
首先需要对隧道的右导洞和左导洞上台阶进行开挖工作,还需要在施工工程中对右导洞和左导洞上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其次对隧道的右导洞和左导洞下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并且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右导洞和左导洞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然后对隧道的中部导坑上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中部导坑上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再对隧道的中部导坑下台阶进行开挖工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中部导坑下台阶进行初期支护工作;最后在对临时支护进行拆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整体进行浇筑,还需要进行二次衬砌[1]。

2.2CRD法施工工序
首先需要对隧道的左导坑和右导坑上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左导坑和右导坑上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然后在对左导坑和右导坑的下台阶进行开挖工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左导坑下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对右导坑下台阶进行初期支护工作;最后对临时支护进行拆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整体进行浇筑和二次衬砌工作[2]。

2.3CD法施工工序
首先需要对左导坑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左导坑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然后对右导坑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右导坑进行初期支护工作;最后对临时支护进行拆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整体进行浇筑和二次衬砌工作[3]。

2.4三台阶法施工工序
首先需要对上部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上部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其次对中间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中间台阶进行初期和临时支护工作;然后在对下部台阶进行开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下部台阶进行初期支护;最后对临时支护进行拆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整体进行浇筑和二次衬砌工作。

3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3.1围岩应力
在运用这四种施工方法进行模拟的过程中,其隧道周围的围岩应力会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的位置都是在隧道的拱腰部位,而最小值的位置都是在隧道的拱顶部位,施工过程中还出现了一定的拉应力,其出现拉应力的位置是在隧道的仰拱部位[4]。

在对这四种施工方法的隧道周边压应力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其双侧壁导坑法的围岩应力值是这四种施工方法中最大的,并且双侧壁导坑法在隧道拱顶部位的拉应力已经达到了780kPa,并且是平均三种施工方法的1.5倍;在对这四种施工方法的隧道拱底拉应力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其中双侧壁导坑法的拉应力值是这四种施工方法中最小的,拉应力值是10kPa,是三台阶法的1/8,CD法的1/4,CRD法的1/3。

由此可知,双侧壁导坑法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是这四种施工方法中最高的,增加了隧道围岩受力调整的便利性,不仅可以可以防止出现拉应力区域的现象,还能够避免出现减弱拉应力程度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5]。

3.2初期支护内力
(1)支护结构轴力
在对这四种施工方法的支护结构轴力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其这四种施工方法的衬砌轴力的分布较为均匀,其衬砌轴力最大值的位置是在隧道的上部拱顶和边墙,衬砌轴力的最小值是在隧道的拱底部位。

这四种施工方法在初期的时候,衬砌结构轴力分布的最小值大部分是在隧道的拱顶和仰拱部分。

在对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模式施工的过程中,其在隧道拱顶部位的轴力最小值的平均数是在700kN,主要分布在两个临时支护墙体之间。

在对CRD法和CD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中在临时支护的端部会出现一定效应影响,其轴力的最小值主要分布在初衬和临时支护结构之间连接的部分,但是右侧相对应部位的轴力的最小值是比左侧轴力的最小值要高,这是因为施工的程序不同,会对轴力最小值的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运用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是不会出现轴力最小值不一致的情况[7]。

(2)二衬弯矩
在对这四种施工方法的初期支护衬砌结构的二衬弯矩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临时支护结构的分布情况会对隧道弯矩分布的状态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支护刚度增加的情况下,会形成弯矩突变的现象,尤其是临时支护结构与初衬交接位置是最容易出现弯矩突变的现象,但是在仰拱拱脚的附近部位是没有出现弯矩突变的现象。

在对隧道的拱腰部位和拱顶部位的弯矩值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临时支护刚度对弯矩值没有影响的情况下,那么在隧道的拱顶不稳的弯矩基本上是一样的,并且弯矩值处在较小的状态;但是在隧道拱腰部位的弯矩值是不一样的,其中:双侧壁导坑法在拱腰部位的弯矩值是最小的,是60KN•m;三台阶法在拱腰部位的弯矩值是最大的,是560KN•m;而CD法在拱腰部位的弯矩值是负值。

4结语
随着新时代的带来,在对浅埋大断面隧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能够提高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的质量。

本文对双侧壁导坑法、CD法、三台阶法和CRD法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对这四种施工方法的围岩应力、支护结构轴力和二衬弯矩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双侧壁导坑法在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的运用效果已经达到了施工的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洋.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48):355.
[2]许崇帮,杨志刚,王皓, 等.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J].公路,2016,61(4):261-265.
[3]王东平.软弱围岩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村庄施工控制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7,(10):80-83,117.
[4]昝文博,赖金星,邱军领, 等.四车道大跨度浅埋黄土隧道开挖方案数值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1):36-42.
[5]阮楠,栾龙发,张智宇, 等.光面爆破技术在浅埋大断面隧道掘进中的研究与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16,28(1):144-148.
[6]王康.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围岩空间变形与荷载释放机制及工程应用[D].山东:山东大学,2017.
[7]王童.黄土地区浅埋大跨小净距隧道施工优化及变形控制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