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计算题汇总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判断题.计算题1.在乘法算式里,积不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2.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3.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4.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其中一个因数大.()5.根据几个乘法算式找出的得数的规律,适用于所有具有同一特征算式的结果.()6.一个数乘1的积一定比这个数乘0的积大.()7.5×3=15读作:3乘5等于15.()8.3个4相加.(1)3+3+3+3() (2)3×4() (3)4+3() (4)4+4+4() (5)4×3() (6)3+4()9.6×2读作2乘6.()10.“2和3相乘”与“2个3相乘”表示的意义相同.()11.900+60×4读作“900加上60乘4的积,和是多少?”()12.4个4连加列式是:4+4=8.()13.9个0的和比2个0的和大.()14.在乘法算式里积一定比因数大.()15.4+4+4+4+4可写成4×5.()16.加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17.0×120的积大于80×0的积.()18.“2和3相乘”与“2个3相乘”表示的意义相同.()19.4个8相加是4+8.()20.3×4=4+4+4+4 ()21.0+3可以写作0×3.()22.一个数乘1的积一定比这个数乘0的积大.()23.4个4连加列式是:4+4=8.()24.钟面上9:30,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直角.()25.用放大镜看角,角就变大了.()26.三角尺上的直角大于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27.有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28.小于的角叫做钝角.()29.6×6和4×9的积相同,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0.12÷4=3和12÷3=4的意义相同.()31.小童和他的5名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5元,一共要花25元.()二.填空题1.2×2=_____×3-_____ 4×3+70=_____ 6×6-16=_____ 4×3-6=_____ 6×8-8=_____ 80-9=_____0×7=_____ 49+46=_____ 38-8+26=_____ 4×3+3=_____ 4×4+6=_____ 5×2-4=_____ 3×5+4=_____ 9×6-6=_____ 7×3+7=_____ 8×8-8=_____ 4×6+6=_____ 7×5+21=7×_____68=_____×9+58×5=32+_____三.在空里填上“>”“<”或“=”(1)3×4+6___5×5-7 (2)5×3-7___3×3-1(3)6×0___6×1(4)0×8___8+0 (5)9÷9___9×0(6)6×8+8=___×8(7)9___9×0 (8)0+7___0 (9)5-5___0×5 (10)3×4+6___5×5-7 (11)5×3-7___3×3-1(12)6×6___25(13)8×9___75(14)8×7___50(15)6×6___25(16)8×9___75(17)8×7______50四.最大能填几?_______×5<44 9×_______<65 _______×8<7039>5×_______6×_______<50 _______×7<674×_______<25 _______×6<37 _______×3<267×_______<46 _______×9<63 8×_______<40_______×7<35 6×_______<42 4×_______<30 _______×9<62 6×_______<40 3×_______<17_______×7<61 8×_______<70 6×_______<288×_______<42 _______×4<25 5×_______<379×_______<66 9×_______<40 _______×5<34_______×6<52 30>_______×4_______×7<45_______×9<20 5×_______<42 _______×4<258×_______<60 _______×6<49 _______×5>3850<_______×87×_______>55 48<_______×9_______×4<25 _______×4<24 5×_______<346×_______<30 8×_______<30 _______×4<304×_______<25 4×_______<35 _______×9<33 34>5×______________×7<36 _______×8<7053>_______×9 39>5×_______6×_______<50_______×7<67 4×_______<25 2×_______<17_______×5<29 _______×6<41 7×_______<51_______×6<50 72>8×______________×7<5544>9×_______7×_______<37 70>_______×94×_______<30 _______×9<62 6×_______<403×_______<17 _______×7<61 8×_______<70 五.最小能填几?_______×5>38 50<_______×87×_______>5548<_______×9 23<3×_______ 35<8×_______80<9×_______ 45<6×_______33<8×_______ 26<3×_______ 57<7×_______33<3×_______63<8×_______ 65<8×_______29<4×_______ 54<8×_______ 23<3×_______ 67<9×_______28<3×_______ 43<6×_______ 44<6×_______63<7×_______ 37<5×_______ 58<9×_______4×_______>25 4×_______>34 6×_______>559×_______>29 8×_______>57 5×_______>327×_______>54 9×_______>65 8×_______>734×_______>17 7×_______>43 7×_______>273×_______>25 9×_______>53 6×_______>458×_______>69 5×_______>46 7×_______>48 6×_______>49 6×_______>35 8×9+_____<894×5+_____<259×3+_____<30 6×5+_____<384×9+_____<46 8×3+_____<25 4×3+_____<253×6+_____<205×5+_____<56 2×9+_____<214×4+_____<45 9×5+_____<46 6×6+_____<437×6+_____<45 7×5+_____<67 6×9+_____<55。

2024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全批次)

2024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全批次)

2024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全批次)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会计的基本职能?A. 预测B. 预算C. 核算D. 控制答案:A2. 以下哪种会计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A. 持续经营B. 权责发生制C. 历史成本D. 货币计量答案:D3. 以下哪个项目不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A. 应收账款B. 存货C. 长期投资D. 银行存款答案:C(以下为真题示例,共30题)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A. 真实性B. 相关性C. 可靠性D. 及时性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企业的收入?A. 销售商品的收入B. 提供劳务的收入C. 出租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收入D. 收到的政府补助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企业的费用?A. 生产成本B. 销售费用C. 管理费用D. 财务费用答案:ABCD(以下为真题示例,共10题)三、判断题1. 会计准则属于会计规范,具有法律效力。

(×)2. 企业的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3. 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以下为真题示例,共10题)四、计算题1. 甲公司2024年1月份销售商品收入为100万元,销售成本为60万元,销售费用为10万元,管理费用为5万元,财务费用为2万元。

要求计算甲公司1月份的营业利润。

答案:营业利润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100 - 60 - 10 - 5 - 2 = 23万元2. 乙公司2024年1月份购入原材料10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3万元。

要求计算乙公司1月份的进项税额。

答案:进项税额 =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 13万元(以下为真题示例,共5题)五、综合题1. 甲公司2024年1月份发生以下业务:(1)销售商品一批,销售收入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款项已收。

会计基础题与答案解析(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及计算题)

会计基础题与答案解析(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及计算题)

会计基础题一、单项选择题1、()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A、相关性B、重要性C、客观性D、可比性2、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主体的是()。

A、企业集团B、社会团体C、独立核算的营业部D、不独立核算的营业部3、某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负债这一会计要素时,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该要素中相关项目变动。

A、同增B、同减C、一增一减D、不增不减4、会计要素在特定会计期间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分别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二者统称为账户的()。

A、本期变动额B、本期发生额C、本期余额D、本期计算额5、“所得税费用”科目属于()科目,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期末无余额。

A、所有者权益类B、利润类C、损益类D、成本类6、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漏记某个会计科目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C、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D、借贷方向颠倒7、下列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A、管理人员工资B、管理部门采购人员差旅费C、坏账损失D、季节性停工损失8、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费用中,()不应计入销售费用。

A、销售人员工资B、销售商品广告费C、销售部门办公设备折旧费D、销售商品应结转的商品成本9、下列关于专用记账凭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专用记账凭证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B、若该凭证已登记账簿,应在“记账”栏内标记如“√”,以防止经济业务重记或漏记C、借贷记账法下,收款凭证是左上方反映的是借方科目D、付款凭证在凭证内反映的是贷方科目,应填列与“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科目10、下列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

A、购入材料的发票B、支付房租的收据C、产品出库单D、运输部门出具的运费发票11、下列关于记账凭证填制基本要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记账凭证可以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B、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C、所有记账凭证都必须附有原始凭证D、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12、主要用以查明是否有重记或漏记的错账查找方法是()。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试题(含选择、判断、计算题)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试题(含选择、判断、计算题)

单选题1、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A、国际储备增加了100亿美元B、国际储备减少了100亿美元C、认为的账面平衡,不说明问题D、无法判断2、国际收支逆差会使一国:()A、外汇储备减少或官方短期债务增加B、外汇储备增加或官方短期债务增加C、外汇储备增加或官方短期债权减少D、外汇储备减少或官方短期债权增加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人为项目是:()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综合项目D、错误与遗漏项目4、按照国际收支的货币论,一国基础货币的来源是:()A、央行的国内信贷B、央行的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之和C、央行的外汇储备D、央行的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之差5、一般而言,由()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是长期而持久的。

A、经济周期更迭B、货币价值变动C、预期目标改变D、经济结构滞后6、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来分析国际收支的方法是:()A、弹性分析法B、吸收分析法C、货币分析法D、结构分析法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不包括:()A、货物B、直接投资C、服务D、经常性转移8、以下国际收支局部差额中,哪一种是指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项目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的差额:()A、贸易收支差额B、官方结算差额C、基本差额D、综合差额9、米德冲突指:()A、国际收支顺差和保持固定汇率的冲突B、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C、本国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冲突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冲突10、当处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多选题1、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有:()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储备资产D、净误差与遗漏3、国际收支政策调节主要包括:()A、财政政策B、外汇政策C、外贸政策D、融资政策4、支出变动型政策主要包括:()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外汇政策D、融资政策5、支出转换政策主要包括:()A、外汇政策B、外贸政策C、货币政策D、融资政策6、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A、货币性不平衡B、收入性不平衡C、结构性不平衡D、周期性不平衡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一般会:()A、促进进口的进一步增加B、在固定汇率制下,带来国内通胀压力C、在浮动汇率制下,使本国货币升值D、在固定汇率制下,抑制本国通货膨胀1、以下不属于汇率的标价法的是:()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欧元标价法D、美元标价法2、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A、法定平价B、铸币平价C、通货膨胀率差D、利率差3、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债券年收益率为8%,英镑债券年收益率为12%,假定两种债券信用等级相同,那么,根据利率平价,在一年内,英镑应相对美元:()A、升值4。

市场营销学判断与计算题(1)

市场营销学判断与计算题(1)

考试题判断题:1.市场营销就是推销和广告。

(F)2.企业之所以购买商品,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并拥有产品本身。

(F)3.营销组合是杰罗姆·麦肯锡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F )4.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

(T )5.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是企业获取利润。

(F )6.市场营销理论以交换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提出产品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必要条件是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充分条件则是适应环境、实施整体销售。

(T )7.市场营销学的构建从微观(企业)开始,逐步形成了宏观市场营销学和微观市场营销学两个分支。

(T )8.市场营销理论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卖方市场的形成。

(F)9.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往往根据其对产品效用的主观评价来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

(T )10.宏观市场营销强调从整体经济、社会道德与法律的角度把握营销活动,以及由社会(政府、消费者组织等)控制和影响销售过程,求得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

(F )11.针对不规则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市场营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

(F)12.建立和维系与顾客的互惠关系,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目标。

(F )13.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因为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时,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

(T)14.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强调了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T )15.市场营销观念“消费者主权论”,将过去“一切从企业处罚|”的旧观念,转变为“一切从顾客出发”的新概念。

(T)16.从企业实际的营销经验看,维系老顾客要比吸引新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

(F )17.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

(T)18.在理论和实践中,战略和战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企业战略从属于战术。

(F)19.战略规划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为长期生存和发展进行的谋划和思考,是关于企业大局的科学规定。

五年级数学上册常考填空题 判断题 选择题 计算题 应用题汇总

五年级数学上册常考填空题 判断题 选择题 计算题 应用题汇总

五年级数学上册常考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汇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通常包括了之前年级的复习和更深入的数学概念,如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的性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

下面是一些常考题型的汇总:
填空题:
填写合适的数学术语或定义。

完成数学公式或解方程。

转换单位(如长度、重量、容量)。

判断题:
判断数学命题的正确性,如“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都相等”等。

选择题:
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可能涉及数学概念、计算方法或问题解决策略。

计算题:
进行四则运算,特别是分数和小数的计算。

解决与比例、百分比相关的问题。

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应用题: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找零、测量距离和材料用量等。

利用图表和数据解决问题,如统计图表的分析。

由于具体的考试内容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地区有所不同,建议参考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教学大纲或教科书后的习题来准备考试。

此外,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历年的模拟试题和真题,都是很好的复习材料。

国民经济判断与计算题

国民经济判断与计算题

判断题5、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至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X)国民经济生产核算依据的是市场原则。

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

2、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X)。

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9、生产帐户口的平衡项是中间消耗(X)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增加值。

10、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X)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服务的生产。

11、工业总产出在本企业内可以重复计算(X)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在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

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

12、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X)不一定。

因为:国民总收入=GT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的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净额。

13、工业总产出是按“工厂法”计算的,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工业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但在工业企业之间可能重复计算。

(√)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

因此,在企业内部不存在产品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

14、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

两个指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门的产品价值,后者不包括。

(√)总产出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全部价值中既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也包括劳动报酬价值和资本报酬价值;增加值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不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

税法题目汇总

税法题目汇总

税法选择题、判断题及计算题汇总一、税法总论1、下列关于税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唯一形式B.国家征税的依据是经济权力C.无偿性是国家权力在税收上的法律体现,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的根本前提D.税收的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一种规范和约束2、我国对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义务人的确定,采取的是()的原则。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兼属人的原则D.灵活确定的原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税法体系中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是个人所得税B.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C.税法中,关于期限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的规定是对税收法律关系的直接保护D.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4、下列关于税法要素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税目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C.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5、在税法的使用原则中,()是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如可。

A.法律优位原则B.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C.程序优于实体原则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6、(多)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属于( ).A.义务性法规B.授权性法规C.单一性法规D.综合性法规7、下列属于特定目的税类的税种是()。

A.土地增值税B.城镇土地使用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耕地占用税8、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收法律的是()。

A.企业所得税法B.个人所得税法C.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D.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9、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对法律效力的判断上,应按以下原则掌握()。

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同一层次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D.实体法从新,程序法从旧二、增值税法1、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现行增值税税法有关规定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f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f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

f计算GDP平减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而在计算CPI(消费物价指数)时,则应当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

T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

F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F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

F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F有时候会出现GDP 平减指数增加而实际GDP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一定上升。

T企业购买一辆汽车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范畴,而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则不应计入投资。

T 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

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 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

F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净投资?] F13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f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t边际储蓄率越低,政府购买对GDP的贡献越大?t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

?f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f14根据托宾的q值理论,当企业的利润上升时,q下降,这时是投资的最好时机?f货币主义者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f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f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变化越敏感,LM曲线越陡峭?t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根据托宾的投资q值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投资减少。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TFFTT FFTF15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t1如果税率降低,中央银行希望收入保持不变,因此减少货币供给。

此时消费和投资同时下降。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挤出效应。

3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

4存在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现象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小。

5如果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小,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富有弹性,那么,财政政策效果要比货币政策效果好。

6企业投资对于利率变动反应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7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FFF TFTT16如果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对于一笔新增的政府支出,债券融资和税收融资对产出的影响是等价的 t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R/D,R为存款准备金,D为活期存款?f提高再贴现率将直接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就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一样? f17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货币供给增加对GDP的影响越大。

物价水平下降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若中央银行仅仅关心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当石油价格外生性增长时,中央银行应该增加货币供给。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利率调整机制。

凯恩斯主义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工资是刚性的(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不是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而是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

TFFFT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使利润上升的事件并不都会使工资上涨。

只有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价格水平的非预期上升会使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移动,而价格水平预期中的上升则只会使均衡点沿原总供给曲线移动。

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TFFT18自然失业率是不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不受政策变动的影响。

由于怀孕待产,自愿失业在家,属于自愿失业。

失业保险可以降低失业率,因为它可以帮助工人更容易找到工作。

XXX[摩擦性失业] X奥肯定律意味着失业率降低个百分点,将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3个百分点。

f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长期和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完全相同?t20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稳定状态意味着:ΔY/Y=ΔN/N=ΔK/K。

(Y:产量;N:劳动;K:资本)T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

?F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一国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速度,即取决于储蓄率。

?F加速数原理的含义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导致资本需求曲线右移。

?T加速数指投资增减会引起收入更大幅度增减。

?F投资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的交互作用使国民经济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F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从总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T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的冲击是经济波动的源泉?T22是否坚持市场出清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在基本假设方面的明显分歧之一?T 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使利润上涨的事件并不都会使工资上涨。

T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欺骗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

?F1.教材P380-14。

提示:s=yd-c2.假定:c=300+,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T=。

求:①均衡收入为2000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政府预算是赤字还是盈余?②假定政府支出不变,而T=时,均衡收入是多少?[真题详解20]3.假设一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增加600,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各减少300,边际储蓄倾向为,试问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将怎样变动?[典型题题解P196-26]1。

s=300 i=200 g=11002。

yd= c=300+y=c+i+g g=220c=300+*=300+ y=720/=18003。

Δy=1500[3000-1500-1200+1200]1。

P437-10[仅考虑r=3%时的情况,可先剔除通胀因素]2。

假定经济满足y=c+i+g,且c=800+,i=7500-20000r,货币需求L=,m=6000。

求:当政府支出从7500增加到时8500时,政府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注,不考虑政府税收,典型题题解P221-23]3。

已知IS方程为y=550-1000r,MPS=,利率r=。

①如果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5单位,新旧均衡收入分别为多少?②IS曲线如何移动?新IS方程?《典型题题解》P208-26注:本题不考虑LM曲线,相当于第13章内容。

1。

先剔除通胀。

实际收入为、、,在此基础上贴现、、也可按7%的贴现率计算,计算结果有点差异。

2。

y=c+i+gg=7500 r= i=6500g=8500 r=510/6950 i=6032[保留整数]Δi=6032-6500=-4683。

y=550-1000*=500y’=525y’=575-1000r1。

P483-162。

三部门组成的经济的消费函数C=80+,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名义货币供给量M=90,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

[1]若价格水平P=2,则IS-LM决定的收入和利率是多少?[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是多少?[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为多少?[4]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学习手册P145-25。

3。

假定存款为20万亿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为3万亿元。

法定准备率由7%上调至%.[1]对法定准备金有何影响?[2]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学习手册P114-181。

M=Cu+D=1000+400/=1000+400/=300010/=2。

IS:Y=+LM:Y=5M/(2P)+25rY= r=5 [M=90 P=2 G=20]Y=200+75/p p=1 y=275Y=235+40p285=235+40P P= 代入LM方程 r= 将Y=285 r=代入IS方程:Y=+得G=35 ΔG=15P= 代入IS方程 Y= r= M=ΔM=3。

20*%-20*7%=1000[亿元]不影响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下降]克鲁格曼学习手册提示1。

学习经济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需要对前面的知识点有良好的掌握,因为后面的知识大多基于之前的知识。

2。

请清晰地理解所学习的新词语,确定自己已了解、掌握并且学会运用这些词汇。

你的老师将会帮助你更好地定义和理解这些词汇,让你能够有能力在一定的语境下应用这些术语。

3。

请规划每天用来学习经济学的时间,复习笔记,温习新学习的术语,做课后练习题,并且总结发现课本中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问题。

一旦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参考教科书、笔记,问同学或者老师以确定自己的答案。

4。

请思考那些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并且深刻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例如严格的名词定义,根据定义衍生出的理解应用型问题,以及需要根据所学知识扩展思维从而解决的问题等。

大部分大学经济学试题都会设计一些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学知识点的题目。

5。

建立一些单词的闪卡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经济学名词。

每天复习巩固这些术语直到能够完全理解和熟悉。

第四次练习2014-05-191。

P528-92。

假定A、B两国的生产函数为Y=F(L,K)=。

且假定: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资本折旧为5%,两国的储蓄率分别为10%和20%。

《学习手册》P233-16求:①人均生产函数②稳态时两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3。

假设产出中劳动与资本的份额是3/4、1/4。

求:①劳动增长率为1%、资本增长率为4%、产出增长率为4%时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②为什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一个残差项?《题解》P286-181。

6%,10%周期性失业率=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2。

y= sf(k)=δkA:k=4 y=2 c= B:k=16 y=4 c=3。

%资本、劳动和产出数据都是可以直接测量的,而要素生产率却不能直接测量。

由于要素生产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只能根据产出变动中不能被资本和劳动解释的那部分变动来推断,所以要素生产率是一个残差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