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一)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一)

a图是用通过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

b图是用通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阅读p20页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定义:。

(1)、观察上图,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甲车做运动,乙车做运
4、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2 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km;
这个速度行驶,要通过135 km路程需要___ ___h
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
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6、旗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到290分米/秒
米/分;灰面鸫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80.5千米
9.86秒,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旗鱼
B.猎豹
C.灰面鸫
D.刘易斯。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 教案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 教案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

2. 能够通过比较时间、路程和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3.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1. 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速度公式的应用。

2. 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计时器、测量工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如自行车、汽车、飞机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判断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介绍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

3.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4. 介绍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速度保持不变,运动方向为直线的运动。

5. 讲解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a.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

b. 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c. 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速度。

2. 引导学生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并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解答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 强调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实验和课堂讨论。

通过课堂练习,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应用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1)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1)

起跑线图甲起跑线图1 起跑线图2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学案)(课本第31页)龙潭中学 何燕飞 2011-9-24一、速度问题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米跨栏金牌,从起跑线到终点只用了12.91秒,打破了世界纪录。

现场情况大致如下(中间者为刘翔),仔细看图回答(1)-(4)小题:(1)在跑步过程中,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3名选手都在 ;( )(2)当刘翔率先到达终点时候只用了12.91秒,此时,其余选手同样用了 秒时间;( )(3)如果你是观众,比较甲乙两图你能判断出谁跑得最快?答 最快;( )(4)判断刘翔跑得最快的理由是 ( )问题2: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米跨栏金牌,从起跑线到终点只用了12.91秒,打破了世界纪录。

现场情况大致如下(中间者为刘翔),仔细看图回答(1)-(5)小题:(1)图1表示参赛者从起跑线上起跑,各赛道秒表均从零开始计时;( )(2)图2表示各个选手分别跑完110米所用时间的长短,从秒表指针的位置可知刘翔用时 ;( )(3)如果你是裁判,比较丙丁两图你能判断出谁跑得最快?答 最快;( )(4)判断刘翔跑得最快的理由是 ; ( )(5)上述研究运动的方法叫做 法; ( )总结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学到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个粗略方法:①在相同时间内, ( )②在相同路程下, ( )二、速度及其公式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问题3:黄包车、自行车和跑车,它们所用时间以及相应的路程如下图所示:处理数据回答(1)-(5)小题:(1)黄包车每秒通过 米( ),自行车每秒通过 米( ), 跑车每秒通过 米( );(2)黄包车、自行车和跑车中, 车运动最快, 车运动较慢, 车运动最慢;( ) (3)为什么(1)中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能比较出它们运动的快慢?这实际上时采用了上述哪种比较方法?答: 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际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大的物体运动快。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第二节运动的快慢课程标准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学习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学习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教学方式引导-探究;参与-活动教具准备幻灯片、斜面、小球、铅笔、纸团、石头教学过程一、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观看视频:百米赛跑讨论:百米赛跑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还有哪些方法?二、速度讨论:什么是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观看视频:飞机、汽车、摩托车速度赛图片: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例题: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这时汽车的速度计如图所示,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北京 60 km 图2 40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演示实验:在斜面上运动的小球和铅笔讨论:小球和铅笔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如何定义它们速度的不同?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当堂练习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2. 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 1.2米/秒B. 12米/秒C. 1.2厘米/秒D. 1.2千米/时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 > v乙B、v甲 < v乙C、v甲 = v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s o甲乙4、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

3.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导入: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运动?运动有哪些特点?一、运动的定义和特点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人体有意识地运用身体各部分进行的活动。

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人的身心得到锻炼和发展。

2. 运动的特点:a. 劳动性特点:运动需要人们主动付出体力和精力。

b. 必要性和普遍性特点:运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无论是工作中的劳动,还是平时的锻炼,都是运动的表现。

c. 性质多样性特点: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室内运动、室外运动等多种形式。

二、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1. 运动的分类:a. 劳动运动:如劳动、工作等。

b. 锻炼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c. 娱乐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d. 竞技运动:如田径、乒乓球等。

2. 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运动的快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a. 肌肉的收缩速度:例如短跑、羽毛球等快速运动属于快运动,而太极拳、慢跑等缓慢运动则属于慢运动。

b. 消耗的热量:快运动会更快地消耗身体热量,如高强度有氧运动,而慢运动会较为缓慢地消耗热量,如散步。

c. 运动强度:快运动需要人们更大的力量和速度,如举重,而慢运动则较为轻松,如瑜伽。

三、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1. 强身健体: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

2. 塑造身材: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体型,塑造身材,帮助减肥和增加肌肉的力量。

3. 改善心理健康:运动可以释放压力,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提高自信心和积极的情绪。

4. 增进社交:参加一些团队运动或者加入运动社群,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进人际关系。

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案,我们了解到了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了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并了解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重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科目
科学班级四年级教师郭栓宏
时间
课题
3.2运动的快慢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3.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学具准备
秒表尺子
学习过程设计
备注
【情景导入】(2分钟)
出示图片:滑板、溜冰、骑自行车……猜一猜谁移动得快?
要知道移动的快慢,有什么办法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吗?(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16分钟)
活动一、认识什么是运动速度?
1、出示刘翔图片和比赛成绩。
2、讨论:运动员是怎样测量运动速度的?
3、 汇报:运动速度可以用()内通过的(
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5、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
()。
6、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或(),如
指甲的生长等。
二、交流展示(4分钟)
三、学生评价(2分钟):交流本课收获。
四、教师点评(2分钟):总结本课学生学习情况。
五、作业
回家后利用所学方法测量一种运动物体的速度。
来测量。
活动二、测一测走路的速度
1、请一个二人组进行测量演示。
2、记录、讨论。
)
距离
时间
速度
正常步伐
5米秒Βιβλιοθήκη 米/秒慢一些5米

米/秒
正常步伐

5秒
米/秒
慢一些

5秒
米/秒
3、汇报:(1)、在()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

运动的快慢-学案1

运动的快慢-学案1

运动的快慢学案—新授课一、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会读、会写速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特征。

二、重点难点重点: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1)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的大小无关。

(2)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对应性。

(3)速度的单位换算。

三、自主学习(一)速度的概念问题学法指导男子1500m世界纪录进展表3分29秒6 史蒂夫·克拉姆英国分29秒46 赛义德·奥伊塔摩洛哥分28秒86 努尔丁·莫塞利阿尔及利亚分27秒27 努尔丁·莫塞利阿尔及利亚分26秒00 希查姆·埃尔·盖鲁伊摩洛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比较和相同比较。

自主独立完成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小组内讨论(抽查提问)小组内讨论(抽查提问)速度国际单位 ,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 ;1m/s= km/hh= m/s 5m/s= km/h 自主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抽调三人板演)(二)机械运动的分类问题学法指导汽车的运动路线是 的,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的。

自主独立完成匀速转动的地球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

自主独立完成运动员1s 内 通过的路程 1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2运动员1m 内 所用的时间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慢。

时间路程路程时间这两种方案哪个更适合思维习惯?(三)平均速度问题学法指导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小组内讨论汽车经过某一车站时,旅客手表的指针恰好指09:30:00整,经过下一站时,已是09:32:18。

已知两站之间的路程为,求汽车的速度。

自主独立完成(抽调二人板演)(四)频闪技术上图中甲车是运动,乙车是运动。

问题学法指导在上面两幅频闪照片中,前者是运动;后者是运动。

二运动的快慢学案

二运动的快慢学案

运动的快慢一速度.议一议:如果两个物体都在运动,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下列三位同学的观点,你支持谁的?甲:只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路程即可,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

乙:只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时间即可,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丙:单从路程或时间是不能比较出两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必须同时考虑时间和路程两个因素。

我的发现如果两个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所经过的路程都不同,该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1、物理意义速度表示:2.定义在物理学中 叫做速度,3、公式速度v 、路程s 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 ,读作 ,可用符号 表示。

日常生活和交通运输中还常用 ,读作 ,用符号 表示。

它们两个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

5、了解速度值你步行的速度: 骑自行车的速度:二. 匀速直线运动中v 、s 、t 间的关系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上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三、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1.在《龟兔赛跑》的故事里,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在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小于兔子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速度.
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
3.知道计算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
4.会实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
5.会用速度公式实行简单的计算.
6.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7.应用速度公式实行计算.
8.准确使用速度公式实行计算.
课前预习
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能够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
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典型例题
例 1.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在女子50m自由泳决赛中荣获冠军,还以24.79S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24.98S的世界纪录.假如她以25s的时间匀速游完全程,则她的速度是多少m/s?是多少km/h?
课堂达标 1
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为1
2.91S.则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则哪个速度比较快?
2.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
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课堂达标 2
1.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
2.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
解题方法总结
1.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如果时间的单位是h,则路程的单位是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2.要学会公式的准确变形.由v=s/t可得:t=_______;s=________.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
4.会计算平均速度.
5.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6.平均速度的计算.
7.平均速度的计算
典型例题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例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课堂达标1
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二、“过桥”问题
例2.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120s B 140s C 160s D 180s
课堂达标2
1.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
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
3.一列火车通过长4200m的隧道用去时间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_____m.
4.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
三、平均速度概念的考查.
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3
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2.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4.8m/s
B 5m/s
C 2.45m/s
D 4.8km/h
3.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