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自主探究学案
示范教案(动物的运动1课时)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示范教案(动物的运动1课时)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2.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举例式、启发式。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家兔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节关系的模型;蛙神经——腓肠肌标本。
(2)动物觅食、避敌等各种动作与劳动机器等的影像资料或画片。
(3)解剖器官。
2.学生准备:(1)猪、羊等的前肘关节(最好带些骨骼肌)(2)硬纸板、松紧带、图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观看录像、直接导课]教师首先播放有关猎豹、狮子等捕食斑马、羚羊、仙鹤起舞、鸟儿高飞、鱼翔浅底、运动员的竞技表演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最后将画面指向运动员凸起的肌肉和猎豹奔跑时强劲收缩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师出示人体运动模型或直接用自身作标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示屈肘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看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如下导课:教师:……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来了。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说出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重点)2、分析说明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42—43页的“观察与思考”,并认真观察相对应模式图(家兔的骨骼、关节和鸡翅的肌肉),然后填写学案中对应的问题,8分钟后检查。
比一比,看谁完成的最好!1、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关节是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
2、关节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3、关节模式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4、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到而的特性。
学习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44、45页的内容,然后填写学案中对应的问题,8分钟后检查。
比一比,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准确!1、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
2、当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绕活动,于是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因此与骨连接的肌肉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3、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4、下图为上臂肌肉,标上名称:5、动作屈肘伸肘自然下垂提重物肱二头肌舒张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收缩6、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系统等配合。
8、哺乳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和,适应复杂多变的。
9、除哺乳动物之外,其它动物的运动方式:蜗牛、蚯蚓、蝗虫、家鸽。
当堂训练: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相信你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组成。
A、骨和肌肉B、骨、关节和肌肉C、关节和肌肉D、骨和关节2、某人右上肢瘫痪,是由于()。
A、肩关节、肘关节不够灵活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到损伤C、肌肉内的血管受损D、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3、你的屈肘动作的产生是由于()的结果。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自主性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 说出运动对动物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的观察,分析了解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2.通过自身感受以及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并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2.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细致研读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以伸肘和屈肘的体验活动为主线,以问题串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自身结构的变化和感受,充分利用骨骼模型、肘关节的纸板模型等用具直观学习,降低学习的难度。
同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及时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平台给予学生进行生生互动、互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有效性。
四、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五、课前准备:1、制作肘关节的纸板模型。
2、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图片资料。
3、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的短片。
4、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八、教学反思本节教学中两次出现伸肘屈肘的体验活动,活动相同但目的不同,第一次在于感受参与这活动有哪些部位,第二次是感受肌肉的变化。
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体会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
同时,从学生自身出发,也利于学生懂得知识都需要亲自动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本节用心地选择人体骨骼模型、视频、自制模型等不同的教具来讲解不同的知识点。
(新)人教版生物八上《动物的运动》教案(一等奖)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根底。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学推理的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肌肉、关节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难点:1.肌肉与骨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2.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
2.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的挂图、模型或标本。
3.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视频资料:狮子奔跑、孔雀开屏、鱼的游泳、鸟的飞行等。
提问:那它们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呢?生:观看录像,分析这些行为的类型,并作出推测。
(通过视频资料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二、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探究活动: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2.探究活动:肌肉在骨骼上的分布特点。
做一个屈肘的动作,想一想哪些结构参与完成了这个动作?屈肘前后胳膊的什么部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做动作,然后观察、体会、讨论,作出答复。
学生分小组观察、分析、探究。
教师并不急着评判学生的答案对与否。
先来看人的骨骼模型,让学生对骨骼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以膝关节为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合灵活的运动。
一组肌肉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
小组内评价刚刚的答复是否正确。
最后看屈肘运动的模型或课件。
学生可以到讲台前动一动骨骼模型,以感受关节分布的普遍性。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通过课件引出第二个大问题。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是谁让它运动的呢?通过观看演示模型或课件,同桌间讨论得出结论,是骨骼肌。
骨骼肌是如何带动关节运动的呢?再演示模型或课件。
学生认真观察并答复。
一个运动至少要有哪些肌肉参与?它们是如何协调统一的?请大家再做几次屈肘和伸肘动作。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学案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学案学习目标:1、 说出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2、 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
3、 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难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知道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1、 自学教材,总结动物行为的概念(在教材中划出)2、 列举并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学习任务二: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
1、 小组讨论教材 “观察与思考”,思考:(1)运动系统由 和 组成。
(2)观察关节模式图:关节的结构由 、 、 、 、 、组成,举例说出人体的关节: 。
2、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何意义? 。
3、观察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图,看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这对运动有何意义?。
4、 小组讨论完成“讨论”。
学习任务三: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1、 自学教材,思考:骨骼肌由 和 两部分组成,骨骼肌的特性是 。
2、观察“屈肘动作的产生”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图示,小组讨论动作“屈肘”和“伸肘”是怎么完成的?伸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屈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3、 小组代表复述一个动作的完成。
4、 拓展反思:根据前面所学有关人的知识,阐述运动的控制和调节及其它器官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运动的产生,除了靠运动系统外,还需要 控制和调节,以及、 等的配合。
三、系统总结:“动物的行为→运动→物质基础(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动作”四、尝试应用:“模拟制作: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五、诊断评价: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A.骨骼和肌肉B.骨骼、关节和肌肉C.关节和肌肉D.骨骼和关节2.下面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3.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B.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c.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4.关节软骨的作用是()A.减小关节运动时的摩擦B.促进关节生长C.保护关节头、关节窝D.关节头、关节窝的软骨到成年后相互融合,有牢固的作用5.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与此功能无关的是()A.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软骨B.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C.关节囊及外面的韧带有一定的伸展性D.关节囊周围的肌肉能够收缩6.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

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
4。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
1.分小组展示。
2.倾听他人的回答,并思考、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总结能力、信息整理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生物专业术语表述,体现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通过观察,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师展示和学生观察家兔骨骼标本、动物关节结构、鸡翅上骨骼肌的结构以及骨骼肌与骨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关节的结构使得关节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运动中具有支点的作用;肌腱跨越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的结构特点,有利于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动作,骨骼肌在运动中具有动力的作用、骨具有杠杆的作用。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栏目,了解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
2.通过探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3.通过PPT的展示,理解动物的运动对生存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2.形成爱惜自身运动器官,进行合理而科学运动的意识.教学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教学难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策略:本节课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1、从骨骼与肌肉的位置关系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由学生分析得出肌肉两端的肌腱应附着在不同的骨块上,这样才能通过肌肉的收缩使骨骼产生相对的运动.2、通过PPT(关节模式图)使学生看到哺乳动物关节各个部位的组成,对关节结构有一个感性认识,再通过绘图的练习,掌握此知识点.3、通过对自身结构的探究,了解屈伸肘的动作是由相应的两组肌肉完成的。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层层递进,最终使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深刻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关于运动系统的模型、图片和PPT板书设计:第一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三、运动需要其他系统的支持四、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动物的运动---学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课前准备】1、用长方形硬纸板、松紧带或线、图钉等尝试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2、尝试解剖关节并录像【自主学习】自学P28-30,完成下列问题。
1.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和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3.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4.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的特性。
当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等系统的配合【合作探究】任务一、阅读课本P28《观察与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初步完成下列问题:1.关节的结构组成是什么?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2.人体有哪些主要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那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任务二、分别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认真体会,通过小组讨论初步完成下列问题:1.屈肘和伸肘分别是由哪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2.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3.某人因脑部外伤,结果出现了下肢瘫痪,但下肢并没有受任何损伤。
这是怎么回事?【知识梳理】请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本节的知识重点。
【当堂检测】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骨和肌肉B.骨骼和肌肉C.关节和肌肉D.骨和关节2.人体内,骨骼肌发生收缩前所接受的刺激主要来自于 ( )A.外界环境的机械力B.神经传来的兴奋C.骨骼肌内部D.外界的化学物质和温度3.在脊椎动物身上,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 )A.肌肉B.骨骼C.关节D.皮肤4.骨骼肌具有的特性是 ( )A.收缩B.分泌C.兴奋D.坚韧5.一块骨骼肌的构成包括 ( )A.肌腱和肌腹B.肌腹和神经.血管C.肌腱和肌细胞D.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6.人的屈肘动作的产生是由于哪些肌肉参与的结果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7.下列关节中,灵活性最大的是 ( )A.踝关节B.肘关节C.肩关节D.膝关节8.杂技演员身手灵活,这主要是因为 ( )A.关节数目比常人多B.其骨骼柔软C.其肌肉力量大D.其关节很灵活9.右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 ]__ ____从[ ]___ _ 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自主探究学案
探究活动一观察鸡翅
对照教材43页的鸡翅插图,探究学习:
1、识别肌肉由哪两部分构成?
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2、观察肌肉在骨上的着生特点,注意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是连在一块骨上还是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3、依次拉动每组肌肉,观察骨的运动。
探究活动二解剖鸡的关节
用剪刀剪开鸡的关节,对照教材43页关节插图,探究学习:1、关节有哪些结构?对照关节模式图填出名称。
1 2
3 4
5
2、哪些结构使关节灵活?
3、哪些结构使关节牢固?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