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二)

合集下载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大小不一。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以及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的食用菌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掌握食用菌形态和分类知识,是指导生产,获得栽培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虽然它们在外表上有很大差异。

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由生活于基质内部的菌丝体和生长在基质表面的子实体组成的,即食用菌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菌丝体是营养体(结构),存在于基质内,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是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子实体是从菌丝体上产生的。

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一)菌丝体的概念: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一般呈白色绒毛状。

(二)菌丝的概念:是由管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物,是由孢子吸水后萌发芽管,芽管的管状细胞不断分枝伸长发育而形成的。

(每一断生活菌丝都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均可发育成新的菌丝体。

生产应用的“菌种”,就是利用菌丝细胞的分生图2-1 菌丝的类型作用进行繁殖的。

食用菌的菌丝一般是多细胞的,菌丝被隔膜隔成了多个细胞,每个细胞可以是单核,双核或多核。

隔膜是(septum)由细胞壁向内作环状生长而形成的如图2-1,食用菌的菌丝都是有隔菌丝)。

(三)菌丝的形态:多细胞、管状、无色、透明、有横隔。

(四)菌丝的功能:分解、吸收、转化、积累、运输养分和贮藏、繁殖。

(五)菌丝的类型:根据菌丝发育的顺序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食用菌的菌丝可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次菌丝。

1.初生菌丝孢子萌发而形成的菌丝。

开始时菌丝细胞多核、纤细,后产生隔膜,分成许多个单核细胞,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又称为单核菌丝或一次菌丝。

子囊菌的单核菌丝发达而生活期较长,而担子菌的单核菌丝生活期较短且不发达,两条初生菌丝一般很快配合后发育成双核化的次生菌丝。

单核菌丝无论怎样繁殖,一般都不会形成子实体,只有和另一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质配之后变成双核菌丝,才会产生子实体。

食用菌菌丝体形态结构显微镜观察

食用菌菌丝体形态结构显微镜观察

3.食用菌子实体形态结构显微镜观察
五、实训记录
1.绘平菇或双孢蘑菇子实体纵剖面简图,并注明各部 位名称。 2.绘平菇双核菌丝及锁状联合的形态构造图。 3. 绘双孢蘑菇子实体子实层形态构造图。
谢谢!敬请批评指正!
三、材料和设备
1.原材料:平菇菌丝体及子实体、双孢蘑菇子实体、 胡萝卜。 2.设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水、刀片、 镊子等。
四、方法步骤
1.食用菌子实体形态结构肉眼观察 (1)观察子实体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态特征。从颜色、 大小及菌盖、菌褶、菌柄、菌环、菌托等特征进行比 较识别; (2)用刀片纵切双孢菇子实体,观察菌盖和菌柄等 部分的组成,从菌肉颜色、质地、菌褶着生方式(离 生、延生、直生、弯生),菌柄的组成和着生方式 (中生、偏生、侧生)及菌柄的质地、粗细、是否中 实等方面进行比较。
一、复习回顾
食用菌的形态性状:菌丝体和子实体 (一)菌丝体 根据菌丝发育顺序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不同,可 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三生菌丝。
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繁殖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这 种接合,菌丝体不断扩大生长。常发生在菌丝顶端, 形如.掌握常见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形态结构特征。 2.学会使用显微镜。
2.食用菌菌丝体形态结构显微镜观察
3.食用菌子实体形态结构显微镜观察
(1)切片:用镊子取一小块菌褶(平菇或双孢蘑菇), 将其加在胡萝卜切条中间,用刀片横切,切下的切片 放入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切片要求薄而均匀; (2)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半滴蒸馏水,挑取最薄的 切片于载玻片水滴中; (3)盖片:用镊子加盖玻片,注意避免产生气泡,适 当按压; (4)镜检:将标本固定于载物台上,低倍镜(10×) 下找理想目标,高倍镜(40×)下观察子实层。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第一节菌丝体一.概念与形态1.概念菌丝:管状或细小的丝状物。

菌丝体:无数菌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菌丝群体(它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相当于植物的根、茎、叶)。

2.形态:丝状,直径不一(3-12um).二.结构1.基本结构:食用菌菌丝都是多细胞的.每个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组成的。

2.特点(与动植物细胞相比)①菌丝具有分隔,由横膈膜将菌丝隔成多细胞结构。

②细胞壁的骨架物质以几丁质为主。

③菌丝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无光合作用特性。

④菌丝端部细胞具有生长点的作用。

⑤菌丝根据细胞核的数目分为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

⑥具有锁状联合,担子菌类的食用菌多数具有锁状联合现象。

三.功能1、分解(胞内外酶)吸收与转化运输营养;2、贮藏营养物质;3、繁殖:①无性:无性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等)繁殖;片段菌丝(每一段生活的菌丝都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均可发育成新的菌丝体)繁殖。

该功能用于菌种生产。

②有性:形成子囊孢子或担孢子,进行繁殖.四、菌丝的类型:1.根据菌丝体发育的先后顺序、细胞核的数目将菌丝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三生菌丝。

2.根据在培养基上生长部位不同分为: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和产孢丝。

3.根据功能可分为:骨骼菌丝、缠绕菌丝和生殖菌丝。

五.菌丝的变态体(特殊形态)第二节子实体一.概况二.形态:伞状、头状、耳状、花瓣状、珊瑚状等等。

三.结构(以伞状为例)①菌盖:形态:多为伞状(以成熟期的形状为主,常见的有圆形、半圆形、圆锥形、钟形、喇叭形、马鞍型等,是种属的特征之一。

)是子实体的帽状部分颜色:也是食用菌种属的主要特征。

常见菌盖有白、黄、褐、灰、红等色泽,如蘑菇为乳白色,草菇为鼠灰色,香菇味褐色,灵芝为紫红色。

菌盖颜色常随栽培条件和生育阶段不同而变化。

同一种类因品种不同菌盖的颜色也有差异。

边缘:形态也各不相同一般初期内卷,随着子实体发育不断展开,乃至翻卷。

菌盖边缘的形态变化是栽培中确定采收时期的形态指征,一般以菇盖尚未展开之前为采收适期。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俗称菇或蕈。

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或子囊菌纲的菌类。

所谓担子菌是指有性孢子外生在担子细胞外的菌类,如双孢蘑菇、香菇等。

子囊菌是指有性孢子内生子囊细胞内的菌类,如羊肚菌。

目前国内外栽培数量最多的是担子菌纲的菌类,包括银耳目的银耳、黑木耳,多孔菌目的猴头菌和伞菌目的香菇、草菇等。

在担子菌纲中又以伞菌目的种类最多,资源比较丰富。

因此着重以伞菌为例,介绍一般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都是由菌丝体利于实体两大部分组成的。

(一)菌丝体菌丝体是食用菌的主体,相当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

分布在物质中,起吸收、分解、运输和积累营养物质的作用。

它是由许多分枝而纤细的菌丝组成、菌丝是由孢子萌发而来。

菌丝细胞是管状,通常无色透明,但老的菌丝可能产生各种色素,因而呈现种种不同色泽。

菌丝中有横隔壁,大多是多细胞的,每个菌丝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菌丝体在基质内,一方面吸收营养,一方面分支繁殖,不断向四周蔓延扩展,并在一定季节和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出繁殖器官——子实体。

由于发育阶段不同,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也不一样,通常可分为初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和三次菌丝体三种。

初生菌丝体也叫一次菌丝体,是刚从担孢子萌发而成的菌丝体。

开始时含有许多核,以后细胞产生横隔,使每个细胞各具一个核,所以也叫单核菌丝体(或同核体)。

初生菌丝体无论如何繁殖,一般都不会产生子实体。

次生菌丝体也叫二次菌丝体。

初生菌丝体育到一定阶段,由两个单核菌丝细胞的细胞质融合在一起(质配),成为双核细胞,具双核细胞的菌丝体称双核菌丝体。

由于细胞内含有两个遗传性不同的核,所以又称异核体。

双核菌丝体的菌体粗壮,生长也快。

在菌丝根隔壁上方有锁状联合的结构;所谓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借锁状联合使双核菌丝得以不断增殖。

通常菌丝较细的食用菌如香菇、黑木耳等,在双核菌丝上都有锁状联合;菌丝较粗的食用菌如蘑菇、草菇等在双核菌丝上就没有锁状联合。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3.外菌幕和菌托 菌托形状
1、苞状 2、鞘状 3、鳞茎状 4、环状 5、瓣状 6、裂片状 7、环鳞状 8、头状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4、菌盖
菌盖又叫菌帽。菌盖是食用的主要部分, 也是食用菌的主要繁殖器官.
(1)菌盖的形状 食用菌的菌盖形态多种多样, 但大部分食用菌的菌盖呈伞状,即使是伞形的菌盖, 其形状也不完全相同.有圆形、半圆形.圆锥形,卵 圆形,钟形、半球形和斗笠形等。其菌盖的中央部形 状心不相同,有平展、凸起,突尖或下凹等。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菌 柄 的 特 征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2)菌柄的着生情况: A、中央生:菌柄生于菌盖中央。 着 生 菌 如蘑菇、草菇等。 情 柄 B、侧生:菌柄生于菌盖的一侧。 况 在 有 菌 如侧耳等。 三 盖 C、偏生:菌柄生于菌盖的偏心处。 种 上 : 的 如香菇等。 多数食用菌的菌柄为肉质,与菌盖同质。少数食用 菌,如毛柄金钱菌,其菌柄下部为革质,与菌盖异质。
第 二 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型 真 菌
质 或 胶 质 可 供 食 用 的 大
食 用 菌 是 指 子 实 体 肉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 用 菌 形 态
菌盖 食用菌繁 殖器官,主要 功能是产生孢 子,繁殖后代。 菌托 菌柄 菌环
第一菌丝(初生菌丝)
子实体
( 伞 菌 为 例)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体 1、菌丝体的形态构造 菌丝
菌丝体由许多分枝状的菌丝组成,而菌丝是由孢 子萌发形成的。 孢子萌发时先吸水膨大,后长出芽管,芽管分枝 伸长,形成菌丝。菌丝生长是顶端延长,旁侧分枝, 互相交错形成菌丝体。 食用菌的菌丝体多为腐生,它们分解着自然界中 的卧木,枯枝落叶、厩肥、粪草和堆肥中的有机物, 吸取营养进行生长繁殖。

2、食用菌形态

2、食用菌形态

菌盖
伞 菌 子 实 体
菌褶 菌环
菌柄
菌托
菌丝索
菌盖
颜色:白、黄、灰、紫、红 等
形状:圆形、半球形、花朵形 等
大小:不等
菌盖的基本构造
表皮:菌盖最外一层薄壁组织
菌盖
菌肉:表皮下的松软部分 菌褶:生长在菌盖下的片状物
菌褶 呈放射状排列,向中央连接菌柄的顶部, 向外到达菌盖边缘;
幼嫩时一般白色,老熟后常呈孢子的颜色;
子实层 担子 担孢子 囊状体 子实层排列在菌褶两侧

菌褶
菌柄
生长于菌盖下面,支持子实体,输送 营养和水分。
菌褶与菌柄连接的方式(分类依据之一):
(1)离生:菌褶与菌柄之间有距离,不连接。 (2)弯生:连接处菌褶稍微向上弯。 (3)直生:直接连接,菌褶不下延长不上弯 (4)延生:菌褶沿菌柄向下延伸。
第二节 食用菌的形态
食用菌的菌体 分为营养体和
繁殖体
一、菌丝体(营养体) 菌丝:由孢子萌发而来,在培养基上向各个
方向呈辐射状延伸、分支的每一根细线。
菌丝体:无数纤细菌丝的集合体。
菌丝体宏观形态—平板
菌丝体宏观形态—斜面
二、子实体(繁殖体)
子实体:形成孢子的结构(果实),食用 菌的繁殖器官。。 典型伞菌 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 柄组成,有的有菌环和菌托。
菌褶与菌柄的联结方式
离生:如草菇
弯生:如香菇
直生:如红菇 延生:如平菇
菌幕
外菌幕:包裹 在未成熟子实 体外面的膜状 组织。 内菌幕:连接 在菌盖和菌柄 间的膜状组织。
菌 托
残留于菌柄基部的外菌幕(菌柄延长时菌膜破裂)。 菌托呈苞状、杯状、带状等环绕在菌柄的基部。

1-2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1-2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菌盖-表皮
平菇
香菇
菌盖-表皮
草菇
黄伞
菌盖
菌肉
质地 : 肉质 、胶质、革质等。 组成 : 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
菌盖-菌肉
肉质
胶质
菌盖-菌肉
革质
菌盖-菌肉
丝状
泡囊状
1丝状 2泡囊状(应建浙等)
菌盖
菌褶或菌管
菌盖下面,产担孢子部位 有子实层(生担孢子)。
菌盖
丝状
泡囊状
图为(应建浙等)
菌盖
菌托
丝状
图为应建浙等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食用菌子实体 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概况
概念 来源 作用
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 的大型菌丝组织体。
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产生有性孢子的部位 繁殖器官、食用部分。
伞状子实体
都有
结构
部分有
菌盖 菌炳
菌环 菌托
伞菌模式图 1菌盖2菌柄3菌丝4菌托5菌环
6菌褶(仿卯晓岚)
菌盖
组成
表皮 (各色) 菌肉 菌褶或菌管
丝状
泡囊状
图为(应建浙等)
菌柄
作用
着生方式
支撑菌盖,输送养料 次要食用部位。
中生 偏生 侧生
菌盖
中生
侧生
菌盖
偏生
中生
菌环和菌托
菌幕
外菌幕:包被整个幼小子实体的膜。 内菌幕:菌盖和菌柄间的连接膜。
菌环
内菌幕被撑破
残留在菌柄上的单 层或双层环状膜
菌环
丝状
双孢菇菌环
菌环
丝状
1-2.单层
图为应建浙等
3-4.双层、可滑动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PPT课件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PPT课件

第二菌丝(双核菌丝)
第三菌丝(结实 性双核菌丝)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子实体是指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伞菌的子实体 像一把小雨伞,一般由菌柄、菌环、菌托,菌盖、菌 褶等组成。
1、菌柄
(1)菌柄的形状 菌柄又叫菇柄,它是菌盖的支撑 部分。其形状、长短、粗细等因种类而不同,有的菌 柄较长,有的较短,有的甚至无柄。菌柄的颜色多为 白色或近白色,其形状多为圆柱状,少数为棒形或纺 锤形,还有的菌柄呈分枝状,有的基部膨大呈齐头或 圆头。菌柄中央的组成,不同的食用菌也不同,有中 实型,中空型,中松型。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菌丝体 1、菌丝体的形态构造
食用菌的菌丝都有横隔膜,横隔膜把菌丝隔成单 核、双核或多核的构造。
担子菌的菌丝多为两个核,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 细胞核和细胞质。虽然横隔膜把菌丝隔成多细胞,但 是横隔膜中间有小孔相通,能使细胞质、细胞核和养 料互相沟通.因此仍应把其看成一个完整的机体。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菌盖边缘的形状,各种食用菌也各不相同,有的边缘内折, 有的外翻,有的内卷,有的外卷,有的边缘平滑无条纹,有的 边缘瓣状或撕裂等等,
菌 盖 的 边 缘 特 征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2)菌盖的表面特征 菌盖表面大多是光滑 的,有的干燥、有的 湿润粘滑、有的有皱 纹、条纹或龟裂等, 还有的表面粗糙具有 纤毛,绒毛、鳞片等。
孢子的表面也因种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表 面有小疣、小瘤、刺棱、纵条纹网纹等.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6.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孢子的形状
1、圆球形;2、卵圆形;3、椭圆形;4、星形;5、纺锤形; 6、柠檬形;7、长方形;8、肾形;9、多角形;10、棱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讲堂第一部分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二)
食用菌的子实体
子实体是食用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结构,子囊菌的子实体叫子囊果,担子菌的子实体叫担子果。

子实体是从菌丝体上产生的。

形态各异的子实体
典型伞菌的子实体,是由菌盖、菌柄、菌褶等部分组成的。

1.菌盖
菌盖又叫菇盖、菌伞,是子实体的帽子部分,是菌褶着生的地方。

不同的食用菌,菌盖的形状也各不相同。

常见的有半球形、扇形、钟形、圆锥形、漏斗形和平展形等。

菌盖表面有的光滑,有的有皱纹、条纹或龟裂;有的干燥,有的湿润或粘滑;有的具绒毛、鳞片或晶粒等。

菌盖的直径大小不一,通常褶菌盖直径在6厘米以下的归为小型菌类;6—10厘米的为中型菌类;10厘米以上的为大型菌类。

菌盖由角质层(亦称覆盖层)和菌肉两部分组成。

角质层是由保护菌丝组成,依次可分外皮层、盖皮及下皮层。

菌肉大多数为白色,由生殖菌丝和联结菌丝组成。

生殖菌丝是构成菌肉的主要菌丝类型,它比联结菌丝宽而直,能不断生长,分隔多,分隔处
明显缢缩。

联结菌丝生长有限,分隔少,常大量或不规则地分枝。

在红菇科中,生殖菌丝由球状胞组成,埋于管状联结菌丝的基质中,常失去再生能力,所以这些菇类用组织分离难以成活。

有些伞菌除生殖菌丝和联结菌丝外,还有产乳菌丝(或称分泌菌丝),
内含乳汁或油滴。

2.菌柄
又叫菇柄或菇脚。

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

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

大多中生于菌盖上,
也有偏生或侧生的,甚至完全无柄。

组成菌柄的菌丝体基本上是垂直排列。

菌柄皮层由厚壁细胞紧密靠拢组成。

菌柄中有的菌丝排列充实(中实);有的只是疏松的筋质细胞(中松);有的则无菌丝(中空)。

有些伞菌如双孢蘑菇,子实体幼小时,在菌盖边缘和菌柄间有一层包膜叫内菌幕,覆盖于子实层外。

当子实体长大时,菌盖展开,内菌幕与菌盖脱离,残留在菌柄中上部的环状物叫菌环。

有些伞菌如草菇在菌蕾时,外面包裹一层菌膜叫外菌幕,能随子实体长大而增厚,以后残留在菌柄基部的袋状物或环状物叫菌托。

菌托的有无以及大小、形状、厚薄等特性是伞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3.菌褶
又叫菇叶、菇鳃。

位于菌盖下方。

呈放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是产生担孢子的场所。

菌褶稀密、长短不等。

菌褶的轮廓形状
与菌柄连接的方式有(l)直生(贴生)——菌褶的一端直接着生在菌柄上;(2)延生——菌褶沿着菌柄向下着生;(3)离生——菌褶不和菌柄接触;(4)弯生——菌褶
内端与菌柄着生处呈一凹陷。

菌褶中央是菌髓细胞,两侧是子实层。

4.子实层
子实层是真菌由子囊或担子等组成的一个能育层,整齐排列成栅状。

在子囊菌中,它是由子囊和侧丝组成的。

在担子菌中,子实层在子实体上着生的方式是多样的。

从演化上看,子实层是沿着增加面积和提高孢子的数量来发展的。

在担子菌中,子实层是产生担子的细胞层。

除木耳、猴头菌等的子实层分布在耳片和肉刺的表面外,大多数食用菌的子实层都分布在刀片状菌褶的两侧。

担子菌的子实层是由无数呈栅状排列的担子和囊状体组成的。

(1)担子
是担孢子的孕育者。

担子有分隔和不分隔,不分隔的担子,一般呈棒状,顶端通常具四个
小梗,各生一个孢子,有的只有两个小梗和两个饱子。

未成熟的担子多无小梗,称为幼担子。

但成熟菇体的子实层也有的出现幼担子,它不产生小梗和孢子。

银耳类的担子具有纵隔,即纵隔为四个部分,顶端同样生四个孢子。

而黑木耳类的担子具横隔,分四节,倾斜伸出四个小梗和生有四个孢子。

这类产生在担子上的孢子称为担孢子(产生在子囊内的孢了称子囊孢子)。

(2)囊状体
囊状体分布在子实层里,一般都比担子大,为不孕细胞。

大多生在菌褶两侧,也有生
在菌褶边缘,后者叫缘囊体。

囊状体一般单生,而缘囊体有的则丛生。

囊状体的形状有棒状、瓶状、梭形、纺锤形成梨形等。

囊状体的顶端有钝圆、角状、尾状、圆头状、细
长或具有结晶等。

囊状体的形态在分类上也是重要的依据之一。

(3)孢子
担孢子的形状有球形、卵形、椭圆形、圆柱形、肾形、多角形等。

大多数食用菌的孢子表
面光滑,但有的有沟、刺、麻点、小瘤及纵条纹。

这些都是伞菌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有些食用菌如草菇的担孢子,具有芽孔。

单个孢子通常是透明无色的,但上万上亿个孢子成堆时(孢子印),则呈现有白色、红色、褐色、紫色、黑色等颜色。

孢子堆的颜色是蘑菇目中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通常是制备孢子印来作鉴别用。

显微镜下的孢子形状
下讲预告: 食用菌的分类
↑上一篇: 大讲堂第一部分食用菌的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