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渗漏检测中应用
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分析

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进的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并且取到不错的效果。
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检测中属于比较先进的检测技术,这种技术更加快速、准确,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各个检测方面都将应用红外热像技术,主要以外墙及渗漏检测等方面为例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红外热像;建筑外墙;渗漏检测引言在建筑工程无损检测领域,基于声、光、电、磁等物理原理的方法众多,诸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雷达检测、电磁检测和红外热像检测等,这些无损检测的本质均是利用物质之间的物性差异而进行。
其中,红外热像检测是利用测试物体散发红外线波场,反演物体的其他参数,诸如热分布场、结构均匀性、热传导率等,获得的热像图可以便捷地识别建筑结构物的缺陷。
因此,与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相比,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红外热像检测原理红外热像仪基于表面辐射温度的原理,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再将其以热像的形式显示出来。
这种热图像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通过分析热图像可较为准确地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外墙时刻受到室内外的热作用,不断有热量通过外墙传进或传出。
由于外墙平面尺寸远远大于厚度,可以简化为单向传热。
其热量传递主要可分为三个过程:表面吸热,墙内导热,表面散热。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由于室外气温升高和太阳辐射作用,外墙吸热、升温并向室内导热;在夜晚,由于室外气温降低甚至低于室内温度,则墙体传热方向与白天相反。
保温层存在破损、缺失或者空鼓时,会导致此处传热系数改变,从而引起墙体吸热量和热传导速度的变化,外保温系统缺陷区域的表面温度也因此与完好区域处不同。
当热流均匀地注入墙体内,如果内部缺陷处为隔热性物质,会降低墙体的热传导率,热量就会在缺陷表面处堆积,缺陷处表面温度较高,形成“热点”,降温时则出现“冷点”;如果缺陷处为导热性物质,规律则相反。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热成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这项技术可以对建筑物的热量分布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及早发现潜藏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建立在热辐射基础上的。
建筑物表面释放的热量反映了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
在热红外成像技术中,将物体摄像头采集到的热辐射信号转换为图像信息,以色彩不同的形式直观地表现了物体表面的热量分布情况。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建筑物维护与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工程师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潜在问题。
例如,可以使用该技术对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测,尤其对于不容易被发现的接触不良、半导体设备故障、绝缘损坏等问题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可以帮助检测水管的渗漏问题,以及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进行评估。
2.建筑物节能设计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设计更加节能的建筑。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热成像测试,可以发现建筑物表面的温差,进而修改建筑设计方案,例如增加透明隔热屏障、改善建筑材料等。
3.建筑物物流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可以被用于物流管理。
例如,可以使用该技术对建筑物内部的货物等物品进行检测。
假设货物随着时间长时间放在室内,有可能会导致温差较大,因此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该物品的状态是否正常。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推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例如,目前有很多更加精准的红外热成像设备。
同时,该技术也有望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的智能化。
总之,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智能化、高效化的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未来,将有更多关于该技术的创新涌现,助力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
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物热工测试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物热工测试中的应用近年来,建筑物的节能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建筑物的热工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红外热像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正逐渐在建筑物热工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红外热像技术基础红外热像技术是利用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通过红外热像仪将红外辐射转化成图像,实现对物体温度分布的无损检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物体本身的热辐射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目标物体的表面温度分布图,并通过颜色解释来展示出来。
二、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物热工测试中的作用1. 检测建筑物的隐蔽问题传统的热工测试方法往往只能从外部观察建筑物的热工性能,无法检测到建筑物内部或者隐蔽部位的问题。
而红外热像技术可以通过热像仪的扫描,直接观察到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发现隐藏的热桥、渗漏等问题,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 评估建筑物的热工性能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可以实时测量建筑物不同部位的温度和热损失情况,并将其呈现在热像图中。
通过热像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建筑物的热点和冷点,进而评估建筑物的热工性能。
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可以为其提供有力的依据,优化建筑物的热工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物热工测试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建筑物的热点和冷点,及时解决热能较大的区域,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此外,红外热像技术还可以评估建筑物的传热性能,通过控制绝热层的厚度和材料,减少能源的使用,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三、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物热工测试中的应用案例1. 建筑物保温隐患检测某大型商业中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反映在某些区域存在明显冷风的情况。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工程师在商业中心的墙体表面进行扫描,发现了一处明显的热桥。
经过对热力图的分析,首先,工程师确定了热桥的位置,并确定了热能损失的区域。
然后,工程师对热桥进行修复,采用合适的保温材料进行维修,消除了冷风问题。
2. 建筑物能效评估一栋新建的写字楼设计师希望能够评估其热工性能,发现潜在的节能潜力。
红外热成像在建筑物表面温度监测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在建筑物表面温度监测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建筑物的防火、保温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建筑物表面温度监测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温度监测方法一般需要接触建筑物表面,操作不方便且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红外热成像技术正是一项非接触性的高效测温技术,并且能够实时反馈建筑物表面温度变化的情况,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表面温度监测领域。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借助于物体自身发出的红外辐射,通过摄像机捕捉并加以处理,得到该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
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与该物体的温度成正比,而且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因此,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高效的测温技术。
三、红外热成像在建筑物表面温度监测中的应用1. 建筑外墙保温检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无需接触建筑物表面,通过摄像机拍摄外墙表面的红外辐射图像,从中识别出建筑物外墙保温层的状况,推断出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2. 屋顶渗漏检测屋顶的渗漏问题不仅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还会引起建筑物的损坏、腐蚀等问题。
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人工巡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检测效果可能不准确。
而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只需拍摄屋顶表面红外辐射图像,就能判断出屋顶渗漏情况。
3. 电缆故障检测电缆是建筑物中常见的配电系统之一,因而电缆的安全显得特别重要。
在电缆故障时,由于电流通过通常会导致电缆产生过热现象,就会导致故障。
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拍摄电缆表面的红外辐射图像来判断出电缆故障情况。
四、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物表面温度监测中的优势1. 非接触性与传统的温度检测方法相比,红外热成像技术不需要接触建筑物表面,不会造成建筑物表面的任何损坏,同时操作也十分方便。
2. 高效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远距离拍摄建筑物表面,同时能够实时反馈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因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房屋屋顶漏水检测方案红外热像技术与漏水测试结合

房屋屋顶漏水检测方案红外热像技术与漏水测试结合房屋的屋顶漏水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居民们头疼的难题。
如果漏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会对房屋结构造成损害。
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屋顶漏水问题,红外热像技术与漏水测试的结合应运而生。
第一部分:红外热像技术介绍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热量测量技术,利用红外相机对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捕捉和分析,来揭示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红外热像技术不受光线和环境干扰的影响,可在各种光照条件下进行准确测量。
红外热像技术在房屋屋顶漏水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检测漏水区域与周围材料的温度差异来识别漏水点。
当屋顶发生漏水时,渗漏的水分会对屋顶的材料产生一定的蒸发冷却作用,导致漏水点区域的温度较周围区域明显降低。
通过红外热像技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屋顶表面不同区域的温度分布,进而确定漏水点的位置。
第二部分:漏水测试方法介绍漏水测试是常用的屋顶漏水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将水源引入屋顶,观察漏水情况以确定漏水点的位置。
常见的漏水测试方法包括水管测试法、喷水测试法等。
水管测试法是将水管连接至水源,将水流注入屋顶系统中,通过观察屋顶表面出现的渗漏情况来找到漏水点。
喷水测试法则是直接用水枪或喷水器向屋顶表面喷水,并观察漏水情况。
漏水测试方法相对简单,但是漏水点的位置需要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可能会因为漏水位置难以确定而导致漏水点的漏检。
第三部分:红外热像技术与漏水测试的结合为了提高屋顶漏水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将红外热像技术与传统的漏水测试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成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首先,通过进行漏水测试,我们可以确定屋顶的漏水情况,并初步判断漏水点的位置。
如果漏水点的位置难以确定,红外热像技术便派上了用场。
通过红外热像相机对屋顶进行扫描,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区域的温度分布情况。
如果漏水导致的温度降低在红外图像中明显可见,就能够确定漏水点的位置。
其次,红外热像技术还能够检测出潜在的漏水问题。
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红外热像技术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检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标签:红外热像;无损检测;建筑工程检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也不断进步。
与传统的质量检测技术相较,无损检测技术由于在检测过程中對建筑结构、外观等没有损伤,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热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节能检测、外墙饰面砖粘结质量检测、混凝土表面缺陷检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就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对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1 红外热像技术原理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的物体,都向外连续发射红外线,但不同物体的表面温度和辐射量均不同,红外无损检测就是测量通过物体的热量和热流来鉴定该物体质量的一种方法,红外热像的理论基于热辐射定律和热传导微分方程,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和比热不同,使物体表面的温度和辐射率不同,从而影响红外辐射的数量,并形成各种不同特征的红外热像图。
利用红外热像仪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的输出信号就可以完全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图,运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成像和测温,并对被测物体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
2 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2.1建筑节能检测目前,国内外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检测。
建筑热工法现场检测中关键的指标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在一维稳态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可以用下式表达:式中:R0为围护结构总热阻,(m2·℃)/w;Rw为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阻,(m2·℃)/w。
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的规定取值;ti为室内空气温度为,℃;to为室外空气温度,℃;two为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通过红外热像技术即可获得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two,再由公式计算确定传热系数K,参照《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FJ132-2001)即可知该建筑是否达到节能标准。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幕墙门窗渗漏检测中的应用

响正常使用且较 难以根治 , 有时甚至会造 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主要介绍红 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基 本原理和该技术在幕 墙门窗渗
漏检 测 中的 应 用 , 并 结 合具 体 案 例 展 开 分析 。
【 关键 词】 红外热成像 : 检 测技术 : 渗漏
【 中图 分 类 号 】 T U 2 2 8 【 文 献 标 志 码 】 A 【 文章 编号】 1 6 7 1 -3 7 0 2 ( 2 0 1 7 ) 0 2 —0 0 1 7 —0 3
位在 安装过程 中不能严格 按操作 流程进行操作 。 所 以
国家还 在一些标准 中明确了针 对幕墙门窗现场渗漏检
测的规范, 例如适用于 门窗现场淋水试验 的J G/ T2 1 l ~
密、 水密、 抗 风压性能分级 及检测 方法》 、 G B / T 8 4 7 8 —
2 0 0 8 《 铝合金 门窗》 等, 以及针对幕墙实验室检测的标 准 GB / T 1 5 2 2 7 -2 0 0 7 《 建筑幕墙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I n f r a r e d Th e r ma l I ma g i n g De t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h e De t e c t i o n o f Cu r t a i n 1 1 a n d Do o r
NG Ch e nh ao.zHENG T a 0.Y ANG Gu oq 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 S h a n g h a i J i a n k e T e c h i n i c a l A s s e s s me n t 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 , L t d . , S h a n g h a i 2 0 1 1 0 8 , C h i n a )
红外热像技术在房屋渗漏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技术在房屋渗漏检测中的应⽤导语房屋的厕卫间是⽤⽔集中部位,且管道较多,⼤多要穿过楼板,是渗漏多发区域。
渗漏不仅会给⼈们的⽇常⽣活带来不便,损坏室内物品,⽽且渗透到结构中的⽔也会对房屋的耐久性产⽣危害。
要治理渗漏,⾸先要找到渗漏源和渗漏点。
像卫⽣间这样的防⽔部位,⾯积⼩⽽构造复杂,且防⽔层为隐蔽⼯程,要准确确定渗漏点有⼀定困难。
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何准确找出卫⽣间的渗漏点。
案例概况南京某四星级国际⼤酒店,楼⾯采⽤现浇混凝⼟板,墙体采⽤加⽓混凝⼟砂浆抹⾯,防⽔层采⽤ K11聚合物⽔泥砂浆防⽔涂料,泛⽔30cm,淋浴房⽴⾯防⽔层⾼度为200cm。
装修后投⼊使⽤不久,⽴⾯及客房出现⼤⾯积渗漏⽔,导致外墙壁纸剥落。
渗漏诊断↓经现场观察发现,该酒店上下楼层之间并未出现渗漏现象,卫⽣间内也⽆任何渗漏迹象,⽽在同层客房内和酒店⾛廊上的墙纸,出现了潮湿、剥落、起泡现象,其中淋浴房外部即为酒店⾛廊。
经分析,得出以下⼏点初步判断:①该酒店⼀百多间客房都没有出现上下楼层之间的渗⽔现象,说明该卫⽣间地⾯做了防⽔层,且质量优异;②酒店⾛廊靠淋浴间的墙⾯渗⽔现象严重,初步认为淋浴房⽴⾯防⽔层施⼯质量不合格或未按施⼯图纸施⼯;③同层的客房内出现渗⽔现象,且⼤部分是浴缸房,怀疑具有⼀定压⼒的⽔源由地砖与地坪之间的结合层通过过门⽯向客房透⽔,⽽来源可能是座便器、地漏或浴缸的下⽔⼝。
1地漏附近渗漏诊断 ⾸先将酒店客房室温调节在28℃左右,并使卫⽣间内的装饰、装修设施的温度与室温⼀致。
然后向地漏灌⾃来⽔约2 min,然后⽤⼲布擦⼲地砖表⾯⽔渍。
采⽤红外热像仪对地漏附近进⾏拍摄,得到的图像如图1。
图1 地漏附近红外热成像照⽚ 在红外热成像照⽚中,随着温度的升⾼,成像颜⾊会显⽰出按蓝、绿、黄、橙、红顺序逐渐由冷⾊向暖⾊的变化。
当室温在28℃时,卫⽣间内的装修材料在热像仪中显⽰红⾊,⽽从⽔管中出来的⾃来⽔温度只有15℃左右,远低于室温,显⽰出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渗漏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建筑渗漏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工程实例,对采用以红外热像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检测方法,检测建筑屋面或外墙渗漏、建筑室内墙体或楼板渗漏以及管道破裂造成的渗漏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建筑渗漏;裂缝
渗漏和受潮是建筑物常见的质量通病。
特别是在南方多雨、潮湿地区,雨水可能渗入墙体或屋顶的裂缝,然后滞留在建筑材料中,使建筑物受潮。
因不同原因造成的建筑物内水体渗漏,将直接影响其正常使用。
轻者污损室内装饰,影响视觉观感。
如果是长期渗漏,还会腐蚀其结构构件,危及使用安全,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及时发现建筑渗漏、测定建筑水分藏匿位置非常必要。
一般建筑物受潮的渗漏源及路径较隐蔽,常规方法难以发现。
采用红外热成像法检测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基本原理
自然界中任何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
红外热像仪就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形成可见的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
由于水的热容比建筑材料的热容大,在同样的热辐射条件下,渗漏部位由于水分的存在,使其热容量增大,其温度的升高较小,从而在红外热图像上形成“冷点”。
依据这一理论,采用以红外热像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检测方法,
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渗漏源和渗漏途径。
在实际工程中,建筑的渗漏源分为以下3种:(1)建筑屋面和建筑外墙的裂缝或施工缺陷造成的雨水渗漏;(2)室内卫生间、厨房等房间的墙面或地面出现裂缝或防水层失效造成的渗漏;(3)室内冷热水管道破裂造成的渗漏。
二、建筑屋面和外墙渗漏检测
屋面的防水层失效和墙面微裂缝造成雨水渗漏时,室内热扩散、太阳辐射被吸收和传导均可使渗漏部位与周边的温度出现分布差异,因而可以采用红外技术加以分析判断。
同理,为准确检测出渗漏途径,需使渗漏的缝隙内充满水,同时非缝隙部位表面相对干燥。
在实际检测中,雨天过后24h内,建筑物表面相对干燥,渗漏部位存在水分,为最佳检测时间:而晴天时,可采用对可疑渗漏部位进行洒水来模拟下雨的方法,使建筑渗漏源和渗漏途径充满水。
某大楼屋面为现浇混凝土板,外贴防水卷材。
近期发现该楼顶层图书室雨天有渗漏现象,为此,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对其进行了检测。
检测时间是在雨后24h的晴天,表面较为干燥。
首先,利用红外热像仪对楼顶外表面进行大范围扫描,发现可疑区域(显示深色区域即低温区,为疑似渗水区域),然后对可疑部位的室内对应部位进行详细检测(显示深色区即低温点,为疑似渗漏点)。
经勘查,此大楼的项层外表面部分区域防水层失效,使雨水渗入楼顶防水层下方,并透过顶层混凝土屋面板的一条裂缝,造成室内渗漏。
该案例表明,为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建筑屋面和墙面的渗漏源,需注意检测的时机,并要求渗漏处内部充满水,同时非渗漏处保持表面干燥。
在雨后(或试水试验后)检测时,首先对待检墙体或屋面的外表面进行红外热成像较大面积扫描,确定可疑部位;然后再对与可疑部位相对应的室内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以确定渗漏点。
三、室内墙体或楼板渗漏的检测
由于建筑室内水源相对较多且隐蔽,加上水具有流动性,因此,要准确检测出渗漏途径和渗漏源较困难。
在此情况下,可通过对工程资料进行分析以及现场实际勘查,调查可疑水源,并采用排除法,对每一个水源处进行试水试验,然后用红外热像法检测每次试水结果,以分析确定渗漏源。
某居民楼住户的卧室墙角处出现渗水现象,墙面受到污染。
经现场勘查,发现可疑渗漏源为卧室隔壁浴室和楼上居民家浴室。
为确定渗水源,分别对两个浴室进行试水试验。
试验前对可疑部位进行了红外成像检测(显示深色区域为墙体潮湿处)。
首先在楼上浴室进行试水试验,试水后对渗水部位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未发现异常;然后对卧室隔壁浴室进行试水试验,检测得到的红外热图像与住户浴室相比,低温区域(深色区域)更加明显,表明墙体内有水渗出,从而判定渗水源为卧室隔壁浴室。
经勘查,渗水原因为楼上浴室与卧室分隔墙的防水层失效。
该案例表明,在多水源和渗漏源存在的情况下,采用排除法,对可疑水源和渗漏源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可准确检测出渗漏
源。
四、室内管道破裂造成的渗漏检测
建筑冷热水管道多埋设在建筑楼板或墙体内,管道破裂后,会造成楼板或墙体渗水。
由于管道的隐蔽性,其破裂部位用常规方法很难检测到。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方法,可对管道渗漏进行检测。
某居民楼住户客厅上方出现潮湿、涂料脱落等疑似渗水现象,但特征不明显。
通过红外成像技术初步检测亦未发现温度异常点。
但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楼上住户客厅地板下埋设的给水管破裂,可能是造成楼下客厅顶部潮湿的原因。
采用给水管道现场检测设备对楼上住户的给水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发现给水管网水压下降迅速,由此判定管道某处破裂。
对管道持压一段时间后,再次对可疑的渗漏部位进行红外热像检测,发现管道渗漏处出现深色区域。
该案例表明,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管道水压试验的方法,可对管道破裂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能够准确检测出室内管道的渗漏情况。
另外,一般情况下管道的渗漏源为低温点,在红外热图像中显示为深色点。
但热水管破裂造成的渗漏往往为高温点,在红外热图像中呈现浅色点。
因此,在检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判别翻。
某宾馆房间浴室出现渗水现象,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初步检测,发现墙壁温度过高区域,似为热水管道破裂造成。
由于室内贴有低辐射率的瓷砖,对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干扰较大,故对墙壁另一侧
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在同一位置得到类似结果,由此判定渗漏原因为热水器下方热水管道破裂。
经进行破坏性勘查,确定为热水器与热水管道接口处漏水。
该案例表明,进行渗水试验检测时,应根据相关资料勘查可疑位置,对有干扰的区域,应进行多角度检测,消除干扰,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论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建筑渗漏时,需根据相关资料,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试验方法进行综合性检测,方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1.检测建筑屋面或外墙渗漏时,先对可疑墙体或屋面的外表面,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较大面积扫描来确定可疑部位,然后再对可疑部位对应的室内面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以确定渗漏源。
2.采用试水测试模拟渗漏情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试水位置应以测试目标附近的水源为主;(2)试水时间应模拟该水源的一般使用状况;(2)试水后需排除积水,待表面干燥后进行测试;(3)进行室内结构渗漏检测时,在多水源和渗漏源并存的情况下,可采用排除法对每一个可疑水源和渗漏源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准确测出渗漏源;(4)当管道破裂造成渗漏时,可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管道水压试验的方法,对管道破裂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检测出室内管道渗漏情况。
参考文献
[1]jg/t269-2010. 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r].
[2]陈珏.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材料的缺陷[j].激光与红外,2000,01.
[3]薛志平,等. 渗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建筑技术开
发,2004,6.
[4]袁仁续,等. 红外热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心的应用研究进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