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合集下载

纺织品抗uv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uv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uv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紫外线(UV)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紫外线对皮肤
和纺织品的损害是很大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抗UV测试方法:
1. 光谱分析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通过使用紫外-可
见分光光度计来测量纺织品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吸收率。

这可以帮助
确定纺织品对不同波长紫外光的吸收能力,从而评估其抗UV性能。

2. 紫外线透过率测试,这种测试方法通过测量纺织品在紫外光
照射下的透过率来评估其抗UV性能。

透过率越低,纺织品对紫外线
的阻挡能力就越强。

3. 紫外线照射测试,这种测试方法通过将纺织品暴露在紫外线
照射下一定时间,然后观察其颜色变化和强度损失情况来评估其抗
UV性能。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纺织品在户外阳光下的表现。

4. 紫外线防护因子(UPF)测试,UPF是评估纺织品抗UV性能
的常用指标,可以通过专门的仪器来测试纺织品的UPF值,从而确
定其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总的来说,纺织品抗UV测试方法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纺织品的抗UV性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防紫外线检测标准

防紫外线检测标准

防紫外线检测标准1.1 测试原理目前对防紫外线性能的检测所采纳的分光光度计法,是用单色或多色的UV射线辐射试样,搜集总的光谱透射射线,测定出总的光谱透射比,并计算试样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

可采纳平行光束照耀试样,用一个积分球搜集全部透射光线,也可采纳光线半球照耀试样,搜集平行的透射光线。

各国进行防紫外线性能评定的标准都以UPF值为主,适当考虑UVA〔波长315nm~400nm〕或UVB(波长280nm~315nm)的平均透射率。

依据我国国家标准〔18830—2022〕,UPF是指“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即可理解为当使用防护织物后,紫外线辐射使皮肤到达某一损伤〔如黑斑、红斑、致癌等〕所需要的时间与不使用防护织物到达该种损害的时间之比,也就是说,如果布料的UPF值是40,承受紫外线辐射量是没有防护时的1/40。

UPF值愈大,紫外线平均透射率愈低,织物防紫外线性能愈强。

1.2 检测标准防紫外线纺织品出现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首先推出了防紫外线防护服测试方法标准,随后中国、欧洲、美国等国家或团体也推出了相关标准。

现行的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主要有:AATCC 183—2022(织物抗紫外辐射性能); 18830—2022(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EN 13758-1:2001+A1:2022 (E)(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第 1 局部:外衣织物试验方法);AS/NZS 4399:1996(防晒服装——评价与分类);Japan Garment Association Standard (日本服装协会标准)。

1.3 差异比拟表1详细比拟了澳洲/新西兰、欧盟、中国、美国标准的差异。

由表1可知,欧盟与中国标准根本完全一致,与其他标准不尽相同。

各标准主要差异表达在四个方面:试样打算、测试时样品放置、参照的日光光谱辐照度和防紫外线评定要求。

YG(B)912E型纺织品防紫外性能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YG(B)912E型纺织品防紫外性能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YG(B)912E型纺织品防紫外性能测试仪使用说明书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1.用途YG(B)912E型纺织品防紫外性能测试仪是用于测试纺织品紫外线透过率和防紫外线性能的专用仪器,可直接测取纺织品的紫外线测试参数:UVA、UVB、UPF。

2.主要规格参数及特征2.1、测量范围:透过率:0---100%±0.01%UPF:0---100+2.2、波长范围:280——400nm±0.5nm2.3、波长重复性:0.25nm2.4、数据间距: ≤5nm2.5、狭缝宽度:≤5nm2.6、样品光束直径:10mm2.7、试样尺寸:≥Φ45mm2.8、HERAEUS(贺利氏)氘灯,内置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波长自动扫描,(可测所有紫外波段)测试范围宽,测试精度高。

2.9、紫外光电传感器,可测荧光试样。

2.10、可以同时适用美国AATCC183-1998、英国BS7914-1998、欧盟PREN13758-2001、澳洲标准AS/NZS4399-1996和中国GB/T18830—2002标准。

2.11、全电脑控制、自动数据处理,多种图形、报表统计、分析、存储、输出。

2.12、外形尺寸:285×500×500mm2.13、电源:AC220V 50Hz 100W2.14、重量:20㎏3.外形图4.仪器连接4.1、仪器背面背面电源接口用随机电源线连接于普通单相220V/50Hz交流电源;4.2、把USB通信电缆的一端插入仪器背面板上的电脑联机接口,另一端插入计算机的USB通信口;4.3、计算机及打印机按常规连接电源及通信端口。

5.操作程序5.1、准备(1)检查系统连线是否正确连接,打开仪器电源开关,预热稳定10分钟以上。

(2)按常规开启配备专用计算机及打印机,在计算机屏桌面上点取测试程序标识后出现以下界面自动进入测试程序。

(3)打开氘灯。

5.2、测试过程第一步:不放置任何试样,启动测试。

织物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仪的研制

织物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仪的研制
T x i c s or e tl Ac e s i e es
识器
V 1 9 N . O. O 3 3
M a 01 y2 2
・ 检 测 仪 器
织 物 防紫 外 线 性 能 测 试 仪 的研 制
张得 昆 , 衍 乐 , 臧 张 星 , 李 瑛
( 安工程大学 , 安 西 西 704) 10 8
了欢迎 。如何来 测试 和评价 纺织 品 的防紫外 线性 能
是开 发 防紫外线 功 能 性 织物 的重 要 研究 内容 之 一 。 日光 中紫外 线通 常分 为 uVA、 UVB UVC三 个 波 、 段, 大气 中臭 氧层 对 UVA 的 吸 收很 少 , UVA 几 乎 可 以全 部 到达地 面 ; UVB到达 地 面 的辐 射 量 , 而 与 大气 中臭 氧层 的变化 有直 接关 系 ; UVC对人 体皮 肤
及 打印机 等 。紫外 分光 光度 计 主要用 于完 成织 物对 给定 波长 紫外 线 的透 过 率 测 试 ; 品架 主要 用 于对 样 要测 试 的纺织 品进 行 夹 持 , 能 方 便 地 进 行 移 动 和 并 旋转 ; 讯接 口电路 主 要 用 于把 紫外 分 光 光 度 计 测 通
器 。以紫外 分光 光度 计为 基础 的纺 织 品防紫 外线 性
能测试 系 统主要 包 括 如 下 几个 部 分 : 紫外 分 光 光 度
计 , 物样 品夹 , 算 机 , 光 光 度 计 与计 算 机 的通 织 计 分 讯接 口电路 , 织 品 防紫 外 线 性 能 测试 计 算 机 软 件 纺
辐 射计 法) 、紫 外线强 度计 法” 这两 种测 试方 式各 ”“ ,
有 优势 和不 足 。我 们 以紫 外 分 光 光 度计 为 基础 , 开 发 了“ 织 品防紫 外 线 性 能测 试 仪 ” 可 以分 波 段测 纺 , 试 纺织 品紫 外线 透过 率及 紫外 线 防护 系数 。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与评估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与评估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与评估在如今的生活中,紫外线对我们的影响日益显著。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不仅会导致皮肤晒伤、晒黑,甚至还可能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织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如何进行测试与评估,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抗紫外线的原理要了解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与评估方法,首先得明白织物是如何抵御紫外线的。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 200 280 纳米)。

其中,UVC 通常被大气层吸收,对我们影响较小,而 UVA 和UVB 则是造成皮肤伤害的主要“元凶”。

织物能够阻挡紫外线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吸收作用:织物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吸收紫外线,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2、反射作用:织物的表面结构和纤维特性可以使部分紫外线发生反射,无法穿透织物。

3、散射作用:紫外线在织物内部的纤维间发生散射,改变其传播方向,降低其透过率。

不同的织物,由于其纤维成分、组织结构、颜色和后整理工艺等因素的不同,抗紫外线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

二、测试方法目前,常用的织物抗紫外线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光光度计法这是一种较为常见和准确的测试方法。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织物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透过率。

测试时,将织物样品放置在测试光路中,测量紫外线在经过织物前后的强度变化,从而计算出紫外线透过率和防护因子(UPF 值)。

2、紫外线强度计法使用紫外线强度计直接测量透过织物的紫外线强度。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精度可能不如分光光度计法。

3、人体法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志愿者穿着织物样品,然后通过测量皮肤接受的紫外线剂量来评估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不过,这种方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志愿者的肤色、活动状态、环境条件等,且可能存在一定的伦理问题,因此应用相对较少。

织物功能性检测—织物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织物功能性检测—织物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国家标准GB/T18830《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已 经于2003年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的防日光 紫外线性能的试验方法、防护水平的表示、评定和标识,
适用于评定规定条件下织物防护日光紫外线的性能。按照 该标准的规定,当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30,透过 率T≤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λ(nm)
E(λ) (w.m-2.nm-1)
ε(λ)
290
3.039×10-6
1.000
295
7.860×10-4
1.000
300
8.640×10-3
0.649
305
5.770×10-2
0.220
310
1.340×10-1
0.745×10-1
315
2.280×10-1
0.252×10-1
320
3.140×10-1
Ti
(λ)
(2)计算每个试样UVB透射比的算术平均值T(UVB) i, 并计算其平均值 T(UVB) AV,保留两位小数。
T(UVB)i=
1 k
315 λ=290
Ti
(λ)
式中—Ti(λ)试样i在波长λ时的光谱透射比; M、k—315 nm~400 nm之间和290 nm~315 nm之间各自的测定次数。 注:上两公式仅适用于测定波长间隔△λ为定值(如5 nm)的情况。
(1)启动UV光源; (2)进行测试(测试时一般电脑软件有提示,可按照提示逐步操作)。 注意:放置试样试验,将穿着时远离皮肤的织物面朝着UV光源。
一、通则
(1)计算每个试样UVA透射比的算术平均值T(UVA)i,计算其平均值 T(UVA)AV,保留两位小数。
T(UVA)i=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测试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测试
与 研究就显得 尤 为重 要 。此外 加强纺织 品本身 的
UP F值越大 , 紫外线 防护效果 越好 。 2 2 阳 光防护 因子 S F法 . P S F即 S nP oet nF cin P u rtc o at 。原主要 用于 i o
化妆 品的 防晒 效果评 价 。该法测 定人体皮 肤被纺 织 品覆盖 时红 斑开 始 出现 的时 间 , 算该 时 间与 计
光的能 力 。
25 感 光法 .
测定置 于光辐射纺 织品背 后的感光纸 的变色 程度 。
26 测 试方法 分析 .
前 两 种方 法是 商业 上较 为 常用 的 方法 , 法 方
维普资讯
・ 8・ 3
Hale Waihona Puke 山 东 纺 织 科 技 20 年第 3 02 期
有差 异甚 至相 反 的结 论 , 而紫 外防护 面料 生产商
皮 肤 未 覆 盖 时 红 斑 开 始 出 现 的 时 间 之 比 即 得
S PF。
紫外线 防护 , 也能减 轻纤维 及染料的光 降解 , 高 提
纺织 品的使 用寿命和 染色的耐 日晒牢度 。
23 分光光 度计 法 . 测 定 20 0 m 范 围内的分 光透过 率 , 9  ̄40n 计 算平均 紫 外线透过 率 。 24 紫 外线强 度计法 . 采用 辐射 波长 为中波 段紫 外线 ( 中主 峰波 其 长 为 2 7n 的紫 外 光 源 及 相 应 紫外 接 收 传 感 9 m)
的 问题 。
关键词 : 纺织 品 ; 外线 ; 紫 防护性 能 ; 测试 中圉分类号 : 119 36 TS 0 .2 .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932 (0 20—0 70 10—082 0 )303—2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电信071 李烨0703091014摘要:阐述了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重点介绍了一种纺织品紫外线透过率测试仪器。

关键词: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测试仪器计算机数据处理由于大气层的变化,紫外线对地球的辐射作用也在变化,令人忧虑的是它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正在加剧。

紫外线能使皮肤失去弹性,老化,干燥和出现皱纹等。

一旦紫外线侵入到细胞核,就会损伤细胞中的遗传因子DNA,导致基因的突变,患皮肤癌。

而纺织品与人密切相关,因此人们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纺织品进行紫外线防护,近年来国内对紫外线防护纺织品的研发取得了较大地进展,随着紫外线防护织物的不断开发和普及,这些织物对紫外线的阻断能力究竟如何就需要有专门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进行测试。

一、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国外从90年代初开始研究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阻隔性能。

我国从95年开始列题,研究制定织物紫外线的透通性及其测试方法。

通常所说的紫外线是指波长200nm--400nm 的光线,针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不同作用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UVA(320--400nm)--UVA 能深入皮肤内部(真皮),使皮肤色素沉淀,晒黑皮肤,称晒黑区。

还能使皮肤失去弹性,老化,干燥和出现皱纹等。

一旦受到大量UVA 的照射,会损伤细胞中遗传因子DNA,导致突然变异,患皮肤癌。

UVB(280--320nm)--UVB一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另一部分到达地面。

人体长时间照射后,能使血管扩张,形成透过性亢进,使皮肤变红,出现皮炎红斑,严重的还会生成水泡,称红斑区。

UVC(200nm--280nm)--UVC能量大,穿透力强,对人类影响大,称杀菌区。

但大都已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和云雾等吸收。

1、测试方法: 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有2种:分光光度计或分光辐射计法,紫外线强度计法。

1.1紫外线强度计法其原理为采用辐射波长为中波段紫外线(主峰波长为297nm)的紫外光源及相应紫外线接收传感器,将被测试样置于两者之间,分别测试有试样及无试样时紫外光的辐射强度,计算试样阻断紫外光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由于大气层的变化
紫外线能使皮肤失去弹性
一旦紫外线侵入到细胞核
导致基因的突变
因此人们正在积极研究如
何利用纺织品进行紫外线防护
随着紫外
线防护织物的不断开发和普及

我国从95
年开始列题
针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不同作用
UVA
使皮肤色素沉淀
晒黑区
老化
会损伤细胞中遗传因子
DN

UVB
另一部分到达地面
能使血管扩张出现皮炎红斑
红斑区
200 nm-280 nm

但大都已
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和云雾等吸收
紫外线强度计法
将被测试样置于两者之间
1.2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辐射计法采用紫外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辐射计测试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
表明织物隔断紫外线效果越好
再进行加权计算
澳大利亚
我国正在制定的试验方法标准也是如此
2.1 UVR
透过率(GB
波长280
2.3 UVR遮挡率(或阻断率)
 计算公式为
)=100
)=100
阐述了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纺织品
测试仪器B 文章编号
73
计算出的平均效应的比值
由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光源能量比
较小
尤其是比较
紧密的纺织品和片状材料
但投射到接收器上的信号非常微弱
而且紫外分光光度计
只能测试试样在某一特定波长的透过率
再进行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到结果

能表征整个试样的光学特征
紫外分光光度计通常不便进行织物紫外线透过率的
测试
可以方便地测试各种织物
对紫外线的3
段宽带单色光
UVB(320200nm)的透过性

技术先进性和测
试精度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响应波长范围为
200
测试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整机实施方案的框图形式表达如图

UVA
40

UVB
32

UVC
280
紫外线透过率400nm时
的透过百分率
TUVC
波长
200
紫外线透过率平均值: TUV
A紫外线遮挡率)=100
遮挡率(
)=100
紫外光源及光路
在现有的电光源中
汞灯是一种体积小
而且紫
外线非常丰富
管内充有高纯度的
氘气
因为其对使
用条件的限制比较少
其缺点是
在通常的驱动电路情况下
在高频高压激发
下点亮发光
光谱能量分布接近日光
600K
但氙灯的驱动电路相对复杂
在本仪器中
显然这3种光源都不理想
74

为了模拟太阳光照射的效果
因此在系统中采用了透镜
组合
大于通常织物循环结构的3倍
 宽带单色光
由光学原理可知除了吸收光外
漫反射与纤维表面形态
而吸收光的能力与颜色的深
浅密切相关
为了便于研究紫外线的防护性能
UVA(40

UVB
(320
200nm)
原因是光栅单色仪可以在整个光谱范
围内细分出各种特定波长的单色光
另外干涉滤光片输出能量比光
栅单色仪输出能量高得多

出的光谱能量曲线如下
试样暗室
为了排除外界杂散光的干扰光源
样品夹持器和
紫外线接收器件安装在一特制的试样暗室中
 转换及A/D转换
由于紫外光源氘灯的发光强度比较小
这就
需要紫外光感光器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该器件
响应波长为
而且线性非常好
光电倍增管的高压驱动电源采用高压变压器电

该卡采用三总线光电隔离技术
卡内含有高性能
仪用放大器
该A/D转换卡分
辨率为12位
15KHz/S
计算机自动数据采集及其软件
处理编程环境为
VB6.0
测试数据可以存盘保存

仪器虽然采用了典型的氘灯作
为紫外光源
光电倍增管作为紫外光
接收器件
保证了测试精度
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
分析处理
性能可靠
操作方便
仪器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保证了
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2005年6期(总第130
期)
山东纺织经济
光源
试样
图2
透镜
万方数据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作者:孙建一, 杨成丽, 王盼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32
刊名:
山东纺织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TEXTILE ECONOMY
年,卷(期):2005,""(6)
引用次数:0次
1.期刊论文王琳.曹秋玲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测试-山东纺织科技2002,43(3)
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介绍了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2.学位论文刘杰防紫外、抗静电纺织品的开发与性能测试2003
该文在大量实验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抗紫外线纤维通过抗静电后整理开发出了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辐射、防静电同时兼具良好服用性能的多功能夏季服用面料,达到了功能性与服用性的完美结合.首先,就织物防紫外线辐射机理方面,利用光学原理,对不同的紫外线屏蔽剂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紫外线反射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不同防护机理.同时,对影响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测试分析,得出了产品组织规格中各因素对紫外线透过率的一般影响规律.并采用科学的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主要因素对织物抗紫外线性能影响的强弱,寻求出织物各主要规格之间的最佳组合.在以上研究、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合理的产品规格设计、工艺设计和主要的生产技术措施,并组织了生产,开发出了防紫外线辐射、防静电的服用面料.最后,对成品进行了紫外线防护性能、静电防护性能和服用性能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影响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因素及一般规律
.结果表明,该课题研究开发的抗紫外线、抗静电服用面料具有优良的紫外线、静电防护性能,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服用性能.
3.期刊论文周蓉.丁辛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3)
对影响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讨.通过研究方案设计、试样制作、试样性能测试及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的一般影响规律,并据此分析确定了该类紫外线防护产品的设计要点.
4.期刊论文范杰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与性能测试-广西纺织科技2005,34(1)
本文介绍了实现紫外线防护的方法,紫外线防护剂,影响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因素以及紫外性防护织物的性能测试.
5.期刊论文徐英莲.许红燕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研究-丝绸2002,""(4)
分析了影响纺织品防紫外性能的重要因素,如纤维的种类、含杂状况及色泽,织物的覆盖系数等,并进一步总结了生产防紫外纺织品的方法.
6.学位论文王健宁纺织品抗紫外整理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2006
本文针对提高涤、棉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这一目标,选用合适的非离子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通过乳化、分散的方法复配出适合于纺织整理加工的新型紫外整理剂(UVS),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选取了空隙率较小的涤纶织物以及棉织物,通过与目前整理效果较好的Rayosan P、Rayosan C、Tinofast PEX、Tinofast CEL等紫外吸收剂的一系列相关对比实验,筛选出了对涤纶整理效果较好的S-61和对棉整理效果较好的S-81。

在研究涤用抗紫外整理剂应用工艺时,通过抗紫外效果对比试验得出了合适的整理工艺,并且做了一系列上染率测试和耐久性试验;将整理剂与分散染料对涤纶同浴染色后,通过测定织物UPF值、K/S值、L、a*、b*值以及日晒牢度等指标,讨论了整理剂对涤纶的处理效果和对分散染料的影响。

结果表明S-61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对涤纶上染率很高,提升性很好,类似于分散染料对涤纶的上染,可以与分散染料同浴上染涤纶。

此外,将整理剂与荧光增白剂对涤纶同浴处理后,通过测定涤纶织物UPF值以及白度,得出了整理剂对涤纶增白处理有微弱的影响的结论。

通过pH值、温度、浴比、助剂等因素的控制研究了S-81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工艺,结果表明S-81更适合于100度、浴比1:10条件下和纤维素纤维反应。

同时它也适合于烘焙处理工艺,对白度影响较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dfzjj20050602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