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功训练

合集下载

常用舞蹈基本功训练

常用舞蹈基本功训练

常用舞蹈基本功训练常用舞蹈基本功训练对于初学者而言,基础的舞蹈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练习中也有练习技巧、练习方法等!以下是常用舞蹈基本功训练及技巧,基础舞蹈练习方法。

想了解更多关于舞蹈训练技巧的请看下文,,店铺已经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给大家参考,觉得有用的话就快快收藏吧。

第一节:基础动作的.练习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

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

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

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腰部练习: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

(前腰、胸腰、旁腰、涮腰)5、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

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6、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

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7、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8、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9、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

注意立腰、收腹。

10、下前腰(体前屈):上身前弯曲和腿平行,双手扶地,然后起身。

注意腿要直,腰部放松。

11、双屈膝:双腿全蹲的同时,双手扶膝,起身。

注意注意腿要直,腰部要放松。

12、腰的软度练习:腰要放松、注意韵律。

(前腰、旁腰、后腰、涮腰)13、胯部的练习:左、右胯向上方提起,落下,双胯向前顶,左右摆胯,注意不要坐胯。

14、膝部的练习:双膝弯曲半蹲,起身。

注意腰立直,膝盖打开。

15、脚腕练习:脚尖向里转成正步,再打开成小八步,半脚尖立起落下。

注意立腰,腿紧夹。

16、手腕练习:绕手。

注意收腹手臂要直。

提压腕。

(绕手、提压腕)17、仰卧、举腿、压胯:双腿向上抬起到九十度,位置向旁打开。

注意腿要直,胯要正。

18、地面踢腿:注意爆发力,腰要直。

初学舞蹈入门基本功训练

初学舞蹈入门基本功训练

初学舞蹈入门基本功训练1、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2、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3、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

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4、把杆训练组合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

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

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

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

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舞蹈形体教程1基本功训练

舞蹈形体教程1基本功训练

舞蹈形体教程1基本功训练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强、技巧性高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要成为一
名出色的舞者,必须掌握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1.姿势训练
舞蹈中最基本的动作就是站立姿势,它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后续动作的完成度。

所以,
要求舞蹈者保证身体直立,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脚底紧贴地面,腹部收紧,背部挺直,
头部平直无歪斜。

2.肌肉训练
良好的肌肉控制能力是舞蹈表现的重要因素。

舞蹈家要进行大量的肌肉训练,使肌肉
组织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强肌肉的弹性和韧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动作。

3.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是舞蹈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训练应注重拉筋和其他柔韧性训练方法,如瑜伽、普拉提等,这些训练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完成高难度的动作。

4.平衡训练
在舞蹈过程中,舞者需要不断调整身体平衡,保持稳定的姿态。

平衡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包括单脚站立、单脚跳跃、转身等。

5.节拍训练
音乐节拍对舞蹈的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舞者需要在时刻把握舞蹈节奏,做到音乐与
动作的高度同步。

节拍训练应包括节奏感觉的培养和节拍锻炼。

6.恢复训练
长时间的舞蹈训练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肌肉拉伤等问题。

舞者需要进行适量的休息和
恢复训练,加强身体保健和康复药物治疗,确保健康的状态下完成演出任务。

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舞者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这需要舞
者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时间。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一、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1. 身体柔韧性训练身体的柔韧性是舞蹈基本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柔韧性,舞者才能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并且在表演中展现出更具魅力的舞姿。

柔韧性训练主要通过拉伸训练来完成,可以进行分段拉伸、伸展操等一系列训练方法。

也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器械来进行柔韧性训练,比如拉力带、拉力绳等。

这些辅助器械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完成柔韧性训练,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柔韧性水平。

2.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是支撑舞者完成各种舞蹈动作的基本条件。

只有具备足够的肌肉力量,舞者才能完成高难度的跳跃、转体等动作,并且在表演中保持稳定的姿势。

肌肉力量训练主要通过力量训练器械来完成,比如哑铃、杠铃、弹力绳等。

这些训练器械可以帮助舞者有目的地进行肌肉力量的锻炼,提高肌肉力量水平。

3. 舞蹈动作技巧训练舞蹈动作技巧训练是舞者学习舞蹈基本功的重要环节。

在舞蹈动作技巧训练中,舞者要学习各种舞蹈动作的基本步法、手势、转体等技巧,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

只有掌握了舞蹈动作的技巧,舞者才能在表演中轻盈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

舞蹈动作技巧训练主要通过分解动作、反复练习等方法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舞者需要耐心、细心地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

4. 节奏感训练舞蹈的节奏感是舞者完成舞蹈动作的灵魂所在。

只有具备良好的节奏感,舞者才能在表演中完美地配合音乐,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蹈节奏。

节奏感训练可以通过音乐节奏训练、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训练等方法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舞者需要不断地与音乐进行配合,逐渐提高自己的节奏感水平。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意义1. 增强身体协调性舞蹈基本功训练能够增强舞者的身体协调性。

在训练过程中,舞者需要反复进行各种舞蹈动作的训练,这能够使得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得到提高。

通过基本功训练,舞者可以更加轻盈自如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展现出更具魅力的舞姿。

2. 提高表演水平舞蹈基本功训练也能够帮助舞者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舞蹈基本功是指舞蹈表演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体能素质。

它包括舞姿、身体平衡、柔韧度、力量、肌肉控制、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可以通过练习、训练和锻炼来提高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下面将就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进行浅谈。

1. 拉伸训练:舞蹈需要较高的柔韧度,因此拉伸训练是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环节。

通过拉伸训练可以增加肌肉柔韧度,使得舞蹈动作更加流畅、优雅。

拉伸训练可通过各种拉筋操、分裂训练等方式进行。

2. 力量训练:舞蹈需要一定的力量支撑,尤其是对于舞蹈中需要跳跃、抬腿、旋转等动作的舞蹈来说,力量训练尤为重要。

通过进行相应的力量训练,如俯卧撑、深蹲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3. 平衡训练:舞蹈要求良好的身体平衡感,平衡训练可以通过进行单脚站立、倒立等训练来提高。

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还需注重改善体位和身体平衡问题,如建立正确的站姿和走姿等。

4. 协调训练:舞蹈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因此协调训练也是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点内容。

协调训练可以通过练习舞步、舞蹈动作等方式进行,提高舞者的整体协调性。

1. 提高舞蹈技巧:舞蹈基本功是舞蹈技巧的基础,通过训练舞蹈基本功,可以提高舞者的技巧水平,使得舞蹈动作更加娴熟、流畅。

2. 塑造身体素质:舞蹈基本功训练需要耐力、柔韧度、力量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舞者的综合身体素质,使得舞者更加健康、有活力。

3. 培养耐力和毅力:舞蹈基本功训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练习,培养了舞者的耐心和毅力,使得舞者在舞蹈表演中更加坚韧不拔,能够持续保持高水平的表演状态。

4. 培育审美素养:舞蹈基本功训练可以培养舞者的审美素养,使其更加了解舞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舞蹈作品,提高舞者的舞蹈艺术水平。

舞蹈基本功训练对舞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舞者通过不断地训练和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塑造身体素质、培养耐力和毅力,最终达到更高的舞蹈艺术境界。

舞基本功训练

舞基本功训练

舞基本功训练一、舞蹈基本功的意义舞蹈基本功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它包括柔韧性、力量、平衡力、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可以提高舞者的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为他们在舞台上展示出优美的舞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要点2.1 柔韧性训练1.拉伸训练:通过拉伸肌肉和韧带,增加身体的柔韧性。

常见的拉伸动作包括前屈、后仰、分腿、侧弯等动作。

2.脊柱伸展:通过脊柱的前屈、后伸、左右转动等动作,加强脊柱的灵活性。

3.面部表情训练:舞蹈中面部的表情同样重要,通过训练面部肌肉,使其具备较高的可塑性和表情力。

2.2 力量训练1.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是身体的稳定器官,包括腰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通过核心肌群的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力量输出。

2.下肢力量训练:下肢是舞蹈动作的主要支撑点,通过腿部和臀部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舞者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3.上肢力量训练:上肢的力量训练对于一些舞蹈动作,如抬臂、托身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训练手臂、胸肌等部位的力量,可以提高舞者的舞蹈效果。

2.3 平衡力训练1.单脚平衡训练:通过单脚站立和单脚连续动作训练,提高舞者的平衡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2.转体平衡训练:通过身体的转体动作,提高舞者的平衡感和迅速调整身体重心的能力。

3.动态平衡训练:通过各种快速移动和跳跃的训练动作,提高舞者在动态情况下的平衡能力。

2.4 节奏感训练1.音乐感训练: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舞者在舞蹈中对音乐的表现力。

2.节奏动作训练:通过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各种动作训练,提高舞者的节奏感和舞蹈的协调性。

三、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3.1 单一训练方法1.系统训练:按照一定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多个基本功的训练。

可以选择每天训练某个基本功,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2.分组训练:将不同的基本功按照组合的方式进行训练,提高舞者对多种基本功的灵活运用能力。

3.2 综合训练方法1.舞蹈课程训练:参加舞蹈课程,由专业舞蹈教师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国标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国标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国标舞基本功训练方法国标舞是一种优雅、具有艺术性的舞蹈形式,基本功的训练对于舞蹈的发展和表演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国标舞基本功训练的10条方法,并且提供详细描述:1. 身体柔软度训练:国标舞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柔软度,因此可以进行拉伸训练。

做深蹲、前屈、俯卧撑和下腰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增加身体的柔软度。

2. 平衡感训练:国标舞需要舞者具备稳定的平衡感,可以进行单脚站立和倒立等练习,来增强平衡感。

3. 转身技巧训练:在国标舞中,转身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转身动作来提高熟练度。

练习旋转、扭转和旋转等动作。

4. 步伐和步法练习:国标舞需要舞者掌握不同的步伐和步法,比如快步、慢步、自转步等。

可以通过跟随教学视频或者舞蹈教练进行练习,逐步熟悉各种步伐和步法。

5. 手臂和腿部力量训练:手臂和腿部力量是国标舞中表达舞姿的关键。

可以进行举重训练,使用哑铃或者做上体力量训练来增强手臂力量。

可以进行蹲起、跳跃等腿部力量训练。

6. 舞姿训练:优美的舞姿是国标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观看舞蹈教学视频,并模仿教学视频中的舞姿进行练习。

7. 身体动作协调训练:国标舞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动作协调性,可以进行常见舞蹈动作的模仿和练习,如手臂挥舞、腿部动作和身体转向等。

8. 身体核心力量训练:身体核心力量是国标舞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和操控等训练来增强核心力量。

9. 姿势维持训练:国标舞需要舞者保持优雅的姿势,在平稳的模式下保持身体的优美曲线。

可以通过瑜伽和舞蹈体操等练习来加强姿势的维持。

10. 合理膳食与休息:国标舞的基本功训练需要舞者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因此要注意合理的膳食和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平衡的饮食,以供给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国标舞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全面的身体训练过程,包括柔软度、平衡感、身体力量、舞姿、动作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持续的练习和专注,舞者可以提高国标舞的基本功,将其表演得更加优雅和流畅。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标准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标准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1一5学期总学时:444节(30学分)编制人:审核: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中国舞基本功训练(简称基训)是舞蹈编导专业必修课程,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课是为培养中国舞蹈编导人才,根据高等舞蹈职业教育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设立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对学生舞蹈素质、舞蹈技能、舞蹈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是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舞蹈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和了解与舞蹈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舞蹈理论,丰富和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及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2、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舞蹈语言要素和舞蹈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充分开发学生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活、耐力以及舞蹈素质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具有规范、扎实的基本功,技术技巧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

2、注重对教学思维的开发和训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表现能力,同时还需掌握和理解中国舞表演的基本能力。

为今后成为合格的舞蹈编导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理念上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统一规范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思路以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

与民舞、剧目等课程融会贯通,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使学生理解、掌握中国舞基本功训练的基本技能,最终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师资要求(I)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2)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基本功训练
一、素质训练
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初学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情况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之间的距离。

素质训练可分为腰和腿的“软”“开”两个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体语言表达的,要使学生尽快达到肢体所需要的素质条件,应从“软”开始。

软度训练中可分为肩、胸、腰、腿、胯几个部分分别加强训练。

l、压肩胛带是训练肩和胸的软开度。

在训练过程中可用趴把杆前压肩胛带,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后拉肩胛带。

2、腰是身体运动的轴心。

腰的软度训练是为了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训练中,我们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杆吊腰和下腰、甩腰来练习。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

训练中,把杆上压腿使腿内侧的肌肉韧带得以舒展达到软的效果。

而大踢腿则使腿部不仅有软度,还更加强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软度即是髋部的开度。

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扩大动作的空间范围,增大动作的幅度,使身体的下肢更具有表现力。

训练中,可用坐地分腿练习和躺地分腿练习。

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强胯的软度的好方法。

二、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

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一般分为“扶把动作”和“离把动作”训练。

扶把动作是借助把杆进行对身体的柔韧、力量、重心、美感的训练。

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训练为主。

腰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须柔韧地灵活地运用。

在把杆上,我们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单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训练项目。

腿的训练包括胯的开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脚踝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脚背的绷提。

在训练中,可以围绕芭蕾基本元素“开、绷、直”来完成。

开: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

腿部运动过程中,从髋关节到膝关节再到腕关节、脚趾尖全部向外转开,这样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使整条腿看上去更修长更具有表现力。

训练中,可以用蹲等练习。

绷:指脚背有力地绷提。

使脚的线条显得更加修长漂亮。

训练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划圈、控制等项目练习。

直:指在动作中,主力腿和动力腿的膝盖都必须直立稳定。

训练过程中,在没有特定动作需要下必须要求直,使腿更修长优美,增强了身体的表现力。

另外,扶把动作训练的应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的音乐。

但必须节奏鲜明,使学生易懂,从而增强动作的记忆力。

离把动作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在完全脱离把杆的情况下身体做到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常都以小组合练习。

如离把的檫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

组合的音乐伴奏一般用四分二拍或四分四拍,采用一些欢快跳跃节奏鲜明的音乐可以增加学生对动作的兴趣,促进组合的完成。

三、技巧训练
学生在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

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

包括“转、翻、跳”等特技。

无论从数量、质量、速度及姿态等方面都要“精”。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能力、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

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训练为主,力求达到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l、转即旋转,以身体垂直于地面的轴心,给予恰当的动力,沿着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转运动。

旋转一般有原地自转,移动转和空中转。

2、翻即翻身。

以身体的中心线为轴心,翻转三百六十度。

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腰翻身、点翻跟串翻项目进行训练。

3、跳就是跳跃,即在空中形成一中优美的造型姿态。

跳跃一般有三个步骤:
(1)起跳。

“起法儿”身体快速离开地面,向腾空做好准备。

(2)腾空舞姿。

当人体重心想上最高点时做出的造型姿态。

(3)落地。

人体重心向地上掉下时应前脚掌先着地,过度到后脚跟着地,膝关节屈曲,起到缓冲的作用,达到轻巧稳健。

四、舞姿训练
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

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
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基本舞姿包括手脚的基本形态姿态,基本位置,部法的训练,配合腰腿功、技巧形成一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

教学中,应该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