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工程造价中关于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相关知识

工程造价中关于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相关知识

工程造价中关于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相关知识在工程造价中,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决定了整个工程造价计算的基础,同时也影响着最终的成本预算和施工效率。

本文将介绍建筑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一、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指在工程造价中,对于建筑物的面积应如何计算的规则。

一般而言,建筑面积包括净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两种。

其中:1.净建筑面积(简称净面积或室内面积)是指建筑物内在墙面之间的可供使用的净空间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梁、走廊、阳台等固定的装修和附属构件面积。

2.总建筑面积(简称总面积、建筑面积或建筑体积)是指建筑物多个楼层内所有房屋和建筑构件所占据的面积或体积总和,包括内在墙面和外在墙面、阳台、走廊等各种附属部分。

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需要遵循建筑规划和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按照标准计算面积,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计算建筑面积的方法根据建筑面积的不同类型,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计算建筑面积主要有以下方法:1.通过测量法计算通过对建筑内每个房间的地面、墙面和天花板的长宽高进行实地测量,并进行精准计算,得出净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

2.通过单位面积法计算单位面积法是通过对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和净建筑面积进行估算和比较,得出最终的建筑面积。

具体而言,它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建筑物所在的不同地区,针对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相应的造价进行估算和预测,最后得出整个建筑物需要的总造价。

3.通过板式计算法计算板式计算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一般适用于较为单一和规模不大的建筑物。

它采用按照不同板材大小和数量进行严格测量和计算的方式,得出建筑物的总面积和净面积。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楼层数、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地基情况、屋顶、装修等因素,确保计算得出的结果精准有效。

三、建筑面积计算中的注意事项1.净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的分开计算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区分净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确保计算得出的面积准确。

建筑面积怎么算公式

建筑面积怎么算公式

建筑面积计算方法解析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是建筑设计和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要
的一个概念。

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不同部分,包括地面及各个楼层的面积总和。

本文将介绍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总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总建筑面积通常包括建筑物的所有楼层、走廊、楼梯等空间的面积总和。

其计
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总建筑面积 = 底层面积 + 二层面积+ … + 顶层面积
其中,底层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一般是建筑物的基础面积;
二层面积是指第二层楼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以此类推。

单层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单层建筑物,其建筑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单层建筑面积 = 长 * 宽
其中,长为建筑物在东西方向的长度,宽为建筑物在南北方向的宽度。

多层建筑面积计算方法
对于多层建筑物,其建筑面积需要考虑各个楼层的面积总和,可采用以下方法
计算:
1.分别计算每层建筑物的面积;
2.将各层建筑物的面积总和即为总建筑面积。

举例说明
假设一个建筑物共有三层,底层面积为1000平方米,二层面积为800平方米,顶层面积为600平方米,那么该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为1000 + 800 + 600 = 2400
平方米。

小结
建筑面积的计算是建筑设计和规划中的基础工作之一,正确的计算方法可以为
建筑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通过本文介绍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相信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面积的概念和计算过程。

建筑面积的计算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建筑设计师和规划者们认真对待。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面积总和,通常用来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和空
间利用效率。

建筑面积的计算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规则和标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规则,以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建筑总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
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用的总面积,包括建筑物各个楼层的面积
总和。

通常可以通过对建筑物外轮廓的尺寸进行测量来计算建筑总面积。

建筑净面积
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墙体和柱子等构件所占
据的空间。

计算建筑净面积时需要减去建筑物内部结构的面积,以得到实际可利用的空间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即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影子所覆
盖的区域。

建筑基底面积通常用来计算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有效建筑面积
有效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供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一些不适合使用的
区域,如楼梯间,机房等。

有效建筑面积通常用来评估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空间利用情况。

建筑单元面积
建筑单元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一个独立单元(如一个房间)的面积。

计算建
筑单元面积可以帮助评估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涉及建筑总面积、建筑净面积、建筑基底面积、有效建筑面积和建筑单元面积等方面,每种规则都有其特定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规则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算,以确保得到正确的建筑面积数据。

建筑面积的概念及组成内容是什么

建筑面积的概念及组成内容是什么

建筑面积的概念及组成内容是什么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通常用于描述建筑物的大小和结构。

建筑面积的计算是建筑设计和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够直观地反映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和布局。

建筑面积主要包括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基本的是建筑的建筑基底面积,即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是建筑物占地的主要指标,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除了基底面积之外,建筑面积还包括建筑物各个层面的总和,即建筑物的楼层面积。

楼层面积反映了建筑物的总体规模和使用面积,是建筑物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

此外,建筑面积还包括建筑物的外立面面积和屋顶面积。

外立面面积是建筑物的外观面积,反映了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和外观特征;屋顶面积则反映了建筑物的覆盖面积和防水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是建筑物大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由建筑基底面积、楼层面积、外立面面积和屋顶面积等组成。

建筑面积的准确计算和合理规划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功能性和美观性。

一级造价工程师计量第五章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背诵知识点

一级造价工程师计量第五章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背诵知识点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米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米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P350)*当外墙结构本身在一个层高范围内不等厚(不含勒脚,外墙在该层高范围内材质不变),以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当维护结构下部为砌体,上部为彩钢板维护的建筑物,建筑面积计算为:当砌体高度小于0.45米时,建筑面积按彩钢板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当砌体高度大于或等于0.45米时,建筑面积按下部砌体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P351)@注意维护结构(墙)和维护设施(栏杆)的区别。

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米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米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P351)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米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1.20米及以上至2.10米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米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P352)4、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米及以上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米及以上至2.10米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米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P353)5、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米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米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P353)*地下室: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1/3。

*半地下室: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当外墙为变截面时,按地下室、半地下室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建筑物计算面积标准

建筑物计算面积标准

建筑物计算面积标准
建筑物计算面积的标准通常取决于具体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法规和标准。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面积计算包括了建筑的地面面积、楼板面积、墙面面积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物面积计算标准:
1. 建筑地面面积,建筑地面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通常是指建筑物占地的实际面积,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附属设施占地面积。

2. 建筑楼板面积,建筑楼板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楼板的面积总和,通常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使用的横截面积总和,包括房间、走廊等可使用的地面面积。

3. 墙面面积,墙面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和内墙的表面积总和,通常是指建筑物各层墙面的总和,包括外墙、内隔墙、隔墙等的表面积。

4. 建筑总面积,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总面积,通常是指建筑物外轮廓线所围成的总面积,包括地面面积、楼板面积和墙面面积的总和。

这些标准通常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来确定的,例如住宅
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在计算面积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
规定。

此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可能有不同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需要根据当地的建筑法规和标准来进行计算和规划。

建筑面积的计
算对于合理规划建筑空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保障建筑质量都
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面积计算及建筑面积相关术语

建筑面积计算及建筑面积相关术语

(1)勒脚勒脚是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接触部位加厚墙体的部分。

(2)层高层高指上下相邻两层的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净高净高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4)单层建筑物的高度单层建筑物的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平屋顶单层建筑物,其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最低处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5)结构标高结构标高指结构设计图中所标注的标高。

(6)自然层自然层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7)夹层、插层夹层、插层指建筑在房屋内部空间的局部层次,是安插于上下两个正式楼层中间的附层。

(8)技术层技术层指建筑物内专门用于设置管道、设备的楼层或地下层。

(9)永久性顶盖永久性顶盖指与建筑物同期设计,经规划部门批准的、结构牢固永久使用的顶盖。

(10)围护性幕墙围护性幕墙指直接作为外墙起围护作用的幕墙。

(11)装饰性幕墙装饰性幕墙指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外起装饰作用的幕墙。

(12)围护结构围护结构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13)外墙结构外墙结构指不包括装饰层、保温隔热层、防潮层、保护墙等附加层厚度的外墙本身的结构。

(14)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

(15)半地下室半地下室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16)变形缝变形缝是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统称。

(17)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总和。

(18)辅助面积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生产或生活服务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

如楼梯间、走廊、电梯井等。

(19)结构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垃圾道、通风道等所占的面积的总和。

(20)架空层架空层指建筑物深基础或坡地建筑吊脚架空部位不回填土石方形成的建筑空间(21)走廊走廊指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

建筑面积的定义和组成是什么

建筑面积的定义和组成是什么

建筑面积的定义和组成是什么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平面上所占据的水平投影面积,是衡量建筑物大小和空
间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建筑面积的计算通常包括建筑物各个部分的总和,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面积的定义和组成。

1. 总建筑面积(Total Floor Area)
总建筑面积是建筑物在所有楼层上的投影面积总和,包括地下室、地面楼层和
各层的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是最直观的指标,反映了建筑物整体的大小。

2. 使用面积(Gross Floor Area)
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使用的面积,包括住宅单位、商业空间、公共设施
等实际可用的空间。

使用面积通常是指总建筑面积减去一些不计入使用面积的部分,如墙体厚度、楼梯间等。

3. 净建筑面积(Net Floor Area)
净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实际可利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厚度、柱子、楼梯
间等非使用空间的面积。

净建筑面积更直接地反映了建筑物实际可用空间的大小,是评价空间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4. 错层面积(Overlap Area)
错层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之间重叠的部分面积,通常是由于楼板错位或层高不
一致造成的。

错层面积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有效面积利用,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进行精确控制。

结语
建筑面积的定义和组成包括总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净建筑面积和错层面积等
不同指标,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全面评估建筑物的大小和空间利用情况。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合理分配各部分面积,精确计算建筑面积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 建筑面积的概念和意义
建筑面积也称建筑展开面积,是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

它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例如,住宅建筑中的各居室、客厅等。

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为辅助生产或辅助生活所占净面积之和。

例如,住宅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厨房、厕所等。

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总和称为有效面积。

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3.1.2 术语
(1)勒脚:在房屋外墙接近地面部位设置的饰面保护构造。

(2)结构层高: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结构净高: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4)建筑空间:以建筑界面限定的、供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

(5)结构标高:是指结构设计图中所标注的标高。

(6)自然层:按楼地面结构分层的楼层。

(7)结构层:整体结构体系中承重的楼板层。

(8)架空层: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

(9)围护结构:围合建筑空间的墙体、门、窗。

(10)围护设施:为保障安全而设置的栏杆、栏板等围挡。

(11)地下室: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2的房间。

(12)半地下室: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的房间。

(13)主体结构:接受、承担和传递建设工程所有上部荷载,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机联系的构造。

(14)变形缝:防止建筑物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引起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15)走廊:建筑物中的水平交通空间。

(16)架空走廊:专门设置在建筑物的二层或二层以上,作为不同建筑物之间水平交通的空间。

(17)檐廊:建筑物挑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18)挑廊: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

(19)门斗:建筑物入口处两道门之间的空间。

(20)门廊:建筑物入口前有顶棚的半围合空间。

(21)雨篷:建筑出入口上方为遮挡雨水而设置的部件。

(22)楼梯:由连续行走的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或栏板)、扶手以及相应的支托结构组成的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通使用的建筑部件。

(23)阳台: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室外空间。

(24)落地橱窗:突出外墙面且根基落地的橱窗。

(25)凸窗(飘窗):凸出建筑物外墙面的窗户。

(26)骑楼:建筑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27)过街楼:跨越道路上空并与两边建筑相连接的建筑物。

(28)建筑物通道:为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空间。

(29)露台:设置在屋面、首层地面或雨篷上的供人室外活动的有围护设施的平台。

(30)台阶:联系室内外地坪或同楼层不同标高而设置的阶梯形踏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