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引入,比如今天是星期几,谁会说?接着说能说完吗?为什么?引出: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称为“循环”(板书:循环)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数学信息,独立列式:400÷75,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

追问:像这样除下去,能除完吗?(不能)板书:循环小数二、互动新援1、认识循环小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这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

333……)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说商的特点。

78.6÷11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停一停,看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商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会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循环小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存在疑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读写循环小数。

2.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性质,能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

3.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循环小数的案例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案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商品的原价为120元,促销价为119.99元,让学生思考这个价格是否合理,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

同时,讲解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例如,1/3=0.333…,读作“零点三三三循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循环小数的读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然后,让学生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练习,如加减乘除等,巩固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价、计算利息等,运用所学的循环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在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循环小数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此外,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以激励学生持续进步。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
4.通过对循环小数的讨论、实践和反思,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循环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究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循环小数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循环小数是如何产生的?”“循环小数与有限小数有什么区别?”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步深入探讨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小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小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循环小数1. 引言循环小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将循环小数转换为分数形式。

2. 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是指在小数部分中有一段重复的数字或数字组合。

循环小数可以用括号表示,比如1.3333…可以写成1.(3)。

3. 循环小数的性质3.1 有理数循环小数是有理数的一种形式,即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值表示。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一个分数。

3.2 循环节循环小数中的重复部分称为循环节。

循环节的长度可以是1个数字,也可以是多个数字组合。

3.3 转化为分数要将一个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 设循环体的长度为n - 将循环体的部分放在分子上,分母为一个数字9 - 简化分数4. 举例说明4.1 将0.333…转化为分数•循环体长度为1,即n=1•将循环体3放在分子上,分母为一个数字9,即3/9•简化分数可得1/3 所以,0.333…可以转化为1/3.4.2 将0.142857142857…转化为分数•循环体长度为6,即n=6•将循环体142857放在分子上,分母为一个数字999999(9重复6次),即142857/999999•简化分数可得1/7 所以,0.142857142857…可以转化为1/7.5. 注意事项•在转化循环小数为分数时,需要确定循环体的长度n,并将循环体放在分子上,分母为一个数字9,9重复n次。

•简化分数时,可以使用最大公约数来进行简化。

6. 总结循环小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循环小数的定义、性质和转化方法。

希望读者通过进一步练习和实际应用,能够灵活运用循环小数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循环小数是实数的一部分,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循环小数的性质和循环小数的应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循环小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循环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循环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案例、实际应用问题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的内容,了解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循环小数》(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循环小数》(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互相检查答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循环小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互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8. 课堂小结
-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循环小数的产生到概念的形成,再到循环节、简便写法以及与其他小数的区分,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实际计算、观察、分析中逐步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基础题巩固了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提高题加深了学生对循环小数在除法运算中的理解,拓展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书面作业和拓展作业相结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能正确判断循环小数。
- 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并能将循环小数按要求进行改写。
- 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区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对小数除法计算结果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经历循环小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Fra bibliotek课- 教师播放一段四季更替的视频,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个视频里四季不断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那在数学里有没有类似这样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呢?” 然后教师写出一道除法算式:1÷3。
-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视频引出数学中的循环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熟悉的生活情境过渡到数学学习,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简单的运算。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概念,以及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能识别和写出循环小数;能运用循环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2.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循环小数的运算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发现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循环小数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循环小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钟表的指针、水流的波纹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小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

同时,展示一些循环小数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循环小数的特征。

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的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的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的教学反思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的教学反思 1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出发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新知。

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让学生自己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新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和反省,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适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时,我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先让学生进行课前研究,知道有关循环小数的一些概念,再按循环小数的概念循环节写法竖式计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并注意让学生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而竖式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并非新知,但是他们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不可缺少的形象生动的模型,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进行计算,同时引导学生做到哪一步就可以了,为什么?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发现规律上,使学生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角色。

练习时,我采用各个击破,在循环小数一课的练习时,我出了一组判断题,其中有一题0.6666是循环小数,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在此基础上,一改题目:要使0.6666成为循环小数,应怎么改?在练习设计中,我采用了设疑的方法,如32.7272是循环小数吗?这样设疑,一是能针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有利于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识,二是注意了结合数学内容训练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而不是满足于学生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有条有理有根据地回答问题或叙述理由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P27- P28 循环小数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材分析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P27- P28 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概念
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
,然后 依
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像这样“ 依次不断的重复 ”的
现象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表示? (板书:循环 )
生:无限的
生:重复 生:类同 生: ……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这样有意思的循 环现象,想一想谁还能举出一些例子? 联想指导: 如“白天和黑夜…,上午和下午… . 日 出、日落 ... (不断循环)
1. 填空。
( 1) 4.73 33……可以写作
(
);6.596596 …可以写作 (
)
.
..
( 2)1.49
1.49
1.49 三个数中最大
的数是 (
), 最小的数是 (
( 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
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
). )的小数,
)小数,
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与 评价
叫做无限小数。
2. 判断
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
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
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
便记法。接着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
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
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
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
为主,只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耳、眼、口、脑、手“全频道”表演,尽情表现。让学生在合作交
流进行计算、讨论过程中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预设学习材料与教学路径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来给
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
生: ……
师: 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的了解生活、热爱生活, 刚才举出了不少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其实在数学中 也存在着。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数学中的循环现 象,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 ----- ( 师接着板书课 题: 循环小数 )
这需要我们去主动探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环节意图】 通过利用讲故事,让学生认识什么现 象是循环,了解生活中的一些重复现象,初步感知 循环现象,同时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们 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 者,进一步过渡到循环小数的认识上来,从而导入 新课题。
【环节意图】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本课收获,使 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增强学好数学
的信心。
板书设计:
循环 循环小数
.
400 ÷ 75=5.333 …写作: 5.3
算、讨论过程 中,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让学生 感受数 学的美与乐趣, 学会感 悟与总 结,增强学好数 学的信心。
四、教学片段实录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 喜欢
悉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事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概
念。在讲新课和练习过程中我也多次运用多媒体吸引大家一起关注到主要问题上。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以课堂的讲
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为主。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只以讲
较多, 又比较抽象, 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从知识角度来看, “循环小数” 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通过创设一个
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赛跑情境,让学生计算速度,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
尽,引出“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生:这个故事总也讲不完。 生:这个故事不断重复。 生: ……
生:要讲无数遍
师:说得真好,那如果老师让这位同学不断地
重复,一直讲下去,不叫停止,想一想,他要讲多
少遍?(要讲无数遍)
师:像这样讲的遍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
的”?(无限的)
师:是的,我们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
有顺序 依次 地说四句话,“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
【备选】 若学生在练习时有困 难,则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 全面引导及时纠正。
的近似值。(课件出示)
4. 考考你?
循环小数 3.26173 的小数部分第 50 位上的数字
是几? 【环节意图】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
学生谈收获
数的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选】 若学生回答的结果不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 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马上要下课
引导 学生转 变学习方式, 亲 身经历、体验、 感受循环小数 相关概念的形 成过程。
生:比较麻烦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到 P28 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请学生把前面写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
写。同桌互相检查。
4.即时练习 找出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课件出示)
5.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
生:王鹏 400 米只跑了 75
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呢?
生: 400÷75
培养学生发现
生:板演
问题、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
生:老师,我发现这道除法
能力,提高学生
题除不尽,商总是重复出现 3。 观察、 比较、 分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 “1” 析、判断、 抽象
了,所以 ……
概括能力。
生:有无数个 “3。”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 “5” 和 “6”,所以商就会重复出现 “4” 和 “5”。
生:写到黑板上
生: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 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循环 出现,叫做循环小数。
生: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 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 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 叫做循环小数。
生: …… 生:我觉得 “一个数字或几 个数字 ”是重点词语,这说明循 环小数的循环部分有时是一个 数字,有时可能是两个数字, 或者更多。 生:我认为 “从小数部分的 某一位起 ”是重点词语。 生: ……
让学生在合 作交流进行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循环小数一定都是无限小数。(

( 2) 27.696969…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 96”。
()
( 3)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
()
( 4) 0. 3206 0…保留三位小数是 0.321 。( )
3. 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
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
, 故事是
这样的:从前有座山,…… ( 这个故事讲不完,重
复)
师: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
指名继续讲故事。
师:怎么不讲了?(这个故事讲不完)
师: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故事总是不断地重 复说这几句话,)
预设学生活动 与备选方案
设计意图
生:喜欢 生:接着讲故事。
激发起学生 学习兴趣, 初步 感知 “循环 ”概 念,为新知做好 铺垫。
了,想一想,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说给大 家听一听。
是本课所学内容,则教师可根 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 共同分析,向着循环小数内容 引导并加以强调。
2、师: 你们总结的真好!同学们,循环现象
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甚至我们每一个人的身 上,所以,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现在开始做个
有心人, 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多观察, 多思考, 继续去发现更多的循环现象。下课。
师: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商。请学生写到黑板上。 2.概括概念 师: 像 5.3 …、 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试着说一说什么 叫“循环小数”? 师:应该将循环的意思说出来。 师:这位同学说出了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是—— 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说明他在总结时很具体! 让我们来看一看大屏幕,一起来完善一下概念。 ( 课件出示 “循环小数” 概念。 ) 师:请同学们齐读循环小数概念。你觉得重点 词语有哪些? 师:请你试写一个循环小数,同桌互查。
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理解数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意义。
[ 学情分析 ]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
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
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
生: 一年四季“春、夏、秋、 冬”一个挨一个( 依 次 )又是“春、夏、 秋、冬”
生: 我们还知道一周有 7 天, 从星期一到星期日, 然后第二周又是从星 期一到星期日。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生: 一天有 24 个小时,从 1 时, 2 时…… 24 时,然后第二 天又从 1 时开始,到 24 时结束。 第三天、第四天、周而复始, 重复出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师: 今天,老师来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
小和尚说” ,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座山,…… ( 这个故事讲不完,重复 )
生: 有
【备选】 若学生提出的例子不 是循环现象的,则正确提示引 导,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进一步过渡到循环现象的认识 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