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诗词

合集下载

古人作品中写月的名句

古人作品中写月的名句

古人作品中写月的名句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柳永:宣清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柳永:长相思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陆龟蒙中秋待月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诗词三首

诗词三首

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 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 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 色。 • 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 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 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 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 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 ,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展示内容
展示小组 1.2.3组合作 4.5.6组合作
点评小组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登幽州台歌》
自由点评
7.8.9组合作
展示提示: 1.展示同学先碰头交流展示内容,求同存异,合作展示,避免重复。 2 .板书迅速,简洁清晰。 展示要求: 3.未展示同学做好笔记,巩固基础,质疑拓展。 ⑴书面展示要分层次、要点拨,书写要认真、 规范。 点评提示: ⑵非展示同学 BC层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A层 关注同学倾听,字正腔圆,声音宏亮,语言简洁。
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个画面。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 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画面: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 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 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 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 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 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 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 类是最多的。
一、本诗的时空背景:幽州台
•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 建,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的大兴县,当时是战国 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 ,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 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 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 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 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 亡。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 人邹衍延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 ,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 。

中秋夜色月如镜诗词咏月颂佳节古诗大全

中秋夜色月如镜诗词咏月颂佳节古诗大全

中秋夜色月如镜诗词咏月颂佳节古诗大全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向往。

而那高悬夜空的明月,更是成为了诗人们无尽的灵感源泉,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咏月诗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镜子,飞到了青云之上。

简单的词句,却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对月亮的好奇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诗人通过描绘明月,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那种相思之苦,在这月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深沉而浓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可以说是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平安长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更传达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这月圆之夜,人们或许会有悲欢离合的感慨,但只要心中有月,有那份对亲人的牵挂和祝福,距离便不再是问题。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中秋之夜的寂静和清冷,以及人们在这月色下不自觉涌起的秋思。

还有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那一轮满月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我归心似箭,却又无奈路途遥远。

漂泊在外如同飞蓬流转,想要攀折月中桂枝却又难以登天。

诗人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漂泊之苦和归乡之思。

在众多的咏月诗词中,月亮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天体,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承载着人们的思念、忧愁、欢喜和希望。

咏月抒怀的诗词

咏月抒怀的诗词

咏月抒怀的诗词咏月抒怀的诗词如下: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倏然是玉京。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5、中秋月·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探究主旨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3. 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像?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像: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3.怎样理解“思念是圆的”这一说法?
这首诗采用一种化无形为有形的方法。思念本是一种发 自内心的情感,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能借助其他 的事物来体现,月亮就变为“圆”的了。但作者不仅仅 赋予了思念以形象,还赋予了它特殊的味道。“每逢佳 节倍思亲”,每当中秋,品尝月饼的时候,这种苦涩便 蕴藏在了月饼中。同是圆的,作者又巧妙地把“西 瓜”“苹果”的甜与品尝“月饼”的思念之苦作了对比。 总之,从多角度把这种无形化为有形,将意象变得清晰、 具体。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代相 传的“中秋词”,是作者任 密州知州时写的。这时,苏 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 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 密州,已经整五年了。政治 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在 他乡,诗人心中十分苦闷, 于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 /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名句列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丝真珠月似----唐白居易《暮江吟》
二、品析语言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 、“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 你的理解。
答: 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
答: 请看课文注释③: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答: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 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似的。 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三、悟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中 哪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地 方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用 到 了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联 想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和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想 象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甲事物 想 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想像: 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甲事物 创造出 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

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
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

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

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暮江吟》)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

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

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

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

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这里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

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

咏月的诗词三百首

咏月的诗词三百首

咏月的诗词三百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是诗人们眷恋的对象,被他们吟咏、追寻,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主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三百首咏月的诗词,以展示月亮在古人笔下的美丽形象。

第一部分:望月怀人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闲几点。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 月下独酌 (杜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 明月几时有 (苏轼)世人皆晚而不舍,予亦来早而修短。

自问年来何岁也,心中独得明月光。

第二部分:月光佳景1.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月夜 (白居易)清景无限似当年,花开终不为客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三部分:思乡之情1. 长相思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2. 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 相见欢 (杨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 客中行 (杜甫)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部分:田园诗情1. 月夜 (杜牧)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孟浩然)独宿千叶庵,寒江万木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月诗词选晴朗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天空。

明媚皎洁、幽静柔和的月光常常让人遐想,更是激起无数文人墨客的多情抒怀与痴心守望。

诗仙李白的《把酒问月》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和北宋词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无不表达了骚客们的踌躇满志与悲情失意,这也给本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月亮,又增添了些许诗情画意。

先秦咏月诗词《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皓兮,佼人浏兮,舒忧受兮。

劳心蚤兮。

月出照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皎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魏晋咏月诗词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欢有余哀。

唐代咏月诗词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蟾蜍蚀圆影,呼作白玉盘。

大明夜已残。

又疑瑶台镜,羿昔落九鸟,飞在青云端。

天人清且安。

仙人垂两足,阴精此沦惑,桂树何团团!去去不足观。

白兔捣药成,忧来其如何? 问言与谁餐?凄怆摧心肝。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愁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杜甫《月》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开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上阳人》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计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括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罗隐《咏月》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王昌龄《送窦七》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王昌龄《送刘十五之郡》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

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

王昌龄《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致》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王昌龄《听流入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王维《东溪玩月》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

王维《泛前陂》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

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

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王维《清如玉壶冰》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建枢《咏月》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孟郊《古怨别》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孟郊《花婵娟》花婵娟,泛春泉。

竹婵娟,笼晓烟。

妓婵娟,不长妍。

月婵娟,真可怜。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薛涛《月》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薛涛《珠离堂》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路长。

李冶《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李贺《梦天》老兔寒蝉泣天色,六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崔颂《和张荆州九龄晨出郡舍林下》优闲表政清,林薄赏秋成。

江上悬晓月,往来亏复盈。

天云抗真意,郡阁晦高名。

坐啸应无欲,宁辜济物情。

康庭芝《咏月》天使下西楼,光含万里秋。

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

徐凝《八月十五夜》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曹松《中秋对月》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