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春节序曲》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音乐课——《春节序曲》课件

音乐课——《春节序曲》课件

第二部分
活动:学唱陕北民歌
第二部分
3 2 3 5 5 6 ︱1 6 3 1 —︱3 7 6 5 3 5 ︱6· 6 5 —︱ 5 瑞雪 5· 1 6 1 2 ︱1 6 5 3 —︱5· 1 2 1 7 ︱ 6· 6 5 —︱ 6 6 5 欢 呼 胜利 丰收 年 新 春 秧歌 闹 起来
· ··
灯结
A
C
B
第一部分 主题1
思考: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活动:用锣鼓来打节奏
锣、0
鼓、X
X ︱0
X︱0
X ︱0
X︱
0 ︱ XX 0 ︱X
0 ︱ XX 0 ︱
A
第一部分 主题2 思考:这段旋律开头部分主要用什么乐器演奏?
A B
第一部分 主题2
活动:
学跳秧歌步
第二部分 思考讨论:这部分音乐的速度、旋律、节拍、情 绪有怎样的变化? 对 比 旋律 速度 节拍 情绪 第一部分 高亢激越 稍快 2/4 热情奔放 第二部分 抒情优美 徐缓 4/4 亲切深情
·
·
飘飘·· ·Βιβλιοθήκη 彩鞭炮· ··
好象

梅开
引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A)
(B)
(A')
祝愿同学们能以快乐的心情对待每 一天,热爱我们的生活、热爱我们 的艺术,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春节序曲》课件

《春节序曲》课件
家庭团聚的意义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这首曲子传递出家庭团聚、亲情浓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家的温 暖和幸福。
节日的文化内涵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首曲子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弘 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生活的启示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曲子以明快、热烈的旋律为主线,传递出积极向上的 生活态度,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家庭团聚
春节是一个全家团聚的节日,人们会放下繁忙的 工作和生活,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
祈愿美好未来
春节期间,人们会祈愿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事 业顺利、身体健康,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05
总结与感悟
对曲子的总结
曲式结构
这首曲子采用了典型的交响乐结构,由引子、主部、连接部、副部 和尾声组成,层次分明,旋律优美。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最为传统的 习俗之一,据说可以驱赶“年
兽”,带来好运。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 动,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对
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吃团圆饭
除夕之夜,家人会团聚在一起 吃团圆饭,共同迎接新年的到
来。
春节意义
传承文化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通过传承春节习俗 ,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农历新年的起源
春节源于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已有数千年 的历史。
古代农耕社会的产物
春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是人们为了祈求来年丰收、驱邪避祟 而设立的节日。
历史演变
春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和习俗,但一直是中国人民 最重视的节日之一。
春节习俗
01
02
03

初中音乐《春节序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春节序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春节序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欣赏《春节序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教材的选取
《春节序曲》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六年级音乐下
册的第一单元《春之声》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春节序曲》是教材欣赏曲目第一首,是音乐作品中“洋为中用”(运用西方作曲技法、采用中国曲调、使用西方管弦乐队演奏)的创作典型,本节课的欣赏为学生以后欣赏西方管弦乐作品、交响乐做铺垫。

作用:对已有的中国音乐素材进行再认识,引导学生多聆听,多思考,多实践体验,自主探究,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获得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哼唱部分主题;初步认识三部曲式.
2、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能够在听赏中辩识各段主题。

3、让学生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受民风民俗的传统魅力,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四)重、难点
重点: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形象及艺术情感,也就是作品的分段赏析。

难点:作品的曲式结构,也就是三部曲式结构的理解。

二、
教学对象
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尝试,但音乐基础
薄弱,审美取向单一,对学习流行音乐以外的作品了解甚少。

《春节序曲》课件

《春节序曲》课件
《春节序曲》PPT课件
欢迎来到《春节序曲》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通 过这个课件,你将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文化和变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什么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它是家庭团聚、祭 祀祖先和迎接新春的重要时刻。
春节的习俗
年夜饭
家人团聚共进丰盛的晚餐,象征着团结和幸福。
春节的祝福
1 春节祝福语
人们用吉祥话语祝福亲朋好友,希望他们在 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2 红包文化
人们给孩子们发放红包,象征着祝福和财富。
3 春节礼品
人们互送礼品,传递温暖与关爱。
4 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人们尝试在现代生活中保留传统节日的习俗 和价值观。
春节的反思
春节期间的问题
人口流动和环境污染 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并寻求解决方案。
过年
人们互相拜年,祝福健康快乐,同时红包也是 这个传统的一部分。
贴春联
人们用红色的对联装饰房屋,祈福来年的吉祥。
放鞭炮
驱除邪灵,迎接新年的热闹方式。
春节的文化
春节联欢晚会
每年都有精彩的晚会节目,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和现代表演艺术。
舞狮舞龙
表演象征性的狮子和龙舞,象征着好运和吉祥。
京剧春节版
京剧演出常常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文化活动。
春节文化的保护
保护和传承春节的传 统文化,让下一代继 续感受到其魅力。
春节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烟花爆竹引发的空气 污染和垃圾问题需要 考虑环境友好型的庆 祝形式。
春节的再创新
春节需要与时俱进, 寻找新的方式来丰富 和传承这一重要节日。
十九大精神与春节
春节也成为了传播重要政治精神的平台。

《春节序曲》课件

《春节序曲》课件

间,无论人们身处何方,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
02
春节的传统习俗
春节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这
些习俗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3
春节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尽管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但春节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仍然具有
重要意义。它提醒人们珍惜家庭、弘扬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美好的生活
《春节序曲》ppt课件
目 录
• 序曲简介 • 曲式分析 • 音乐欣赏 • 春节文化 • 总结与感悟
01
序曲简介
作者介绍
曲作者:李焕之 生卒年份:1919年-2000年
籍贯:中国香港
创作背景
时间
1955年-1956年
背景
为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创作
灵感来源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
作品评价
01
02
传Hale Waihona Puke 文化春节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展现,通过庆祝春节,人们可以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社会和谐
春节期间的各种习俗和活动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促 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05
总结与感悟
对曲子的总结
音乐结构分析
《春节序曲》是一首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交响乐,其结构 清晰,层次分明。该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热烈的旋律,展现 出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
春节习俗
贴春联
春节时人们会在家门上贴春联, 红纸金字或红纸黑字,寄托着人
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放鞭炮
放鞭炮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据说能驱邪避祟,使家庭平安。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 之一,从正月初一至初五不等, 人们互相拜年,恭祝新年快乐、

《春节序曲》音乐PPT课件(6篇)

《春节序曲》音乐PPT课件(6篇)

自1943年新秧歌运动后,

春节就成为延安文艺工作者

和人民群众相互见面、同歌

同舞的节日,也是党政军民

相互关怀问候,共同鼓舞革 命斗志的时节。《春节组曲》

作于1955年至于1956年间,
是作者在延安过春节时热烈
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
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1956
年“全国音乐周”期间,
《春节组曲》问世。这是李
引子
• 你听到了哪些乐器?
主题1
主题2
主题2变奏
第一部分
你听到哪些乐器? 锣鼓(打击乐器) 单簧管、双簧管、长笛(木管乐器) 小提琴、大提琴(弦乐器)
第二部分
运用了哪些乐器?这一部分和第一 部分有什么不同?
英国管
大提琴
小提琴
第二部分取自于陕北民歌《二月里来打过春》
展示
第三部分
• 边听边思考: • 你熟悉这一部分吗?它和哪部分相似? • 请你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体整有作是相和来 用三 三
感首点为风似第表 简段 段
。曲类对格的三示 单体 子似比较,乐: 的我 听前。为第段也 们 起后这迥二其就 大
体 结 构
来 较
呼 应
样 的
异 的
乐 段
实 是
是 说
乐段赏析
• 引子:音乐以快速,强力度的节奏表现出喜庆的场
面.
• 第一部分:由陕北唢呐曲调演化而来的几个具有民
节奏:
2/4 0 XX︱X XX|X XX|XX XX XX XX︱XX XX|XX XX |XX XX︱ XX XX︱0 0︱0 0∣X X︱X-‖
2/4 X X X∣ X X X∣X XX∣X X X ∣ X X X∣ XX X ∣X- ∣XX X ∣

初中音乐_音乐欣赏课《春节序曲》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音乐_音乐欣赏课《春节序曲》教学课件设计
• 视频
听一听、打一打


镲镲镲
完整欣赏《春节序曲》,初步感受乐曲。思考问题: a.这首音乐的整体情绪怎样? b.尝试跟着情绪给乐曲分段。 c、从视频当中都看到了哪些乐器?
管弦乐视频
管弦乐编制图
引子1 引子部分
引子2
陕北秧歌最红火的部分要数邻村互访彩门子秧歌,秧歌队过彩门,对方秧 歌队来接,这时如两军对阵,一问一答,才能接回村。
音乐是无国界的,民间音乐是我们的“根基”和“源 泉”。我们应该多去关注她、热爱她、发展她,使她屹立于 世界音乐之林而永久不衰!
谢谢大家 再见
第三部分:A’主题
旋律:变化重复再现了A部分和引子的旋律。
引子2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乐队齐奏使气氛达 到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曲作者的生平简介及乐曲时代背景
李焕之(1919-2000):
李焕之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歌曲有《社会主义好》《八月桂花遍地 开》等;管弦乐《春节组曲》;
第一部分:A 段主题
采用的是“同头换尾”手法,旋律明亮、柔和,富有舞蹈性节奏
取材于陕北的锣鼓调,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 面和热烈气氛,以及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 心情!
第二部分:B段主题
这段是陕北秧歌调,尤其双簧管的吹奏旋律优美、亲 切动人,犹如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与颂扬,对美好 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还曾多次指 挥大合唱《黄河》、歌剧《白毛女》的 演出。
大家可以从三部分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部 分进行创编,表现一下自己心中的春节!
引子:
B段主题:
A’部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师寄语:
《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洋为中用”创作的典范 (中国民间音调,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用西洋管弦乐队 演奏),请同学们课下去欣赏一下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版本, 同样精彩,更有一番韵味!

初中音乐人教七年级下册春之声《春节序曲》 -PPT

初中音乐人教七年级下册春之声《春节序曲》 -PPT
——春 节 序 曲
《春节序曲》,又称为“大秧歌”,是李焕之管弦乐《春节组曲》的第一 乐章,常单独用于春晚开幕式歌舞、主持。《春节组曲》创作于1955— 1956年,分为序曲、情歌、盘歌、灯会四个乐章。
作者简介:
李焕之, (1919—2000)是我国著 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福建 晋江人,出生于香港。创作了大量的音乐 作品,如:管弦乐《春节组曲》;民歌 《八月桂花遍地开》、《社会主义好》等; 古筝协奏曲《汩罗江幻想曲》,等等。
乐段
情绪
速度
节奏特点
引子
A

紧密
B
中速
舒展
节奏表达术语:紧密 舒展 速度表达术语:快 中速 慢 情绪表达术语:A、喜庆 热闹 欢腾 B、抒情 优美 C、悲伤地
作品赏析:
2、分乐段赏析,聆听本乐段,回答问题:
a、检查上节课作业:口风琴演奏。
作品赏析:
2、分乐段赏析,聆听本乐段,回答问题:
b、请问本乐段的主题旋律重复演奏了几次?每次演奏的主乐器为什么 乐器,它的音色是什么?
d、活动为:秧歌队给大家拜年!
完整聆听本乐段,请同学们用两臂的左右摆动来表示秧歌。听到本乐段 主题旋律时,请右手边儿的同学们用“拍手”来表示“问”;请左手边儿的 同学用“跺脚”的形式来表示“答”。
作品赏析 :
5、完整聆听《春节序曲》,回答问题:
a、请为这些乐段排序? b、请听到乐段主题旋律时请同学们用“la”进行模唱。
创作背景:
音乐来源于生活!
《春节序曲》 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以生中活国体传验统和节感日受 “春节”为题,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通 过对热烈欢快的 的场景描写大,秧生歌动舞地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时 热烈欢腾 、同歌共舞的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序曲》是 1955~1956 年间创作的《春节 组 曲 》 中 的 第 一 乐 章 。 它以我国 民 间 秧 歌 音 调 、节 奏 及 陕 北 民 歌 为 素 材 ,是这部组曲中最具有 概括意义,形象最为鲜明的乐章 ,常常作为独奏,也常被音乐会
《春节序曲》
第一 主题 A 乐 段
同头换尾
对比欣赏两段乐曲,找一找三位音乐要素朋友 乐曲一
对比欣赏两段乐曲,找一找三位音乐要素朋友 乐曲二
对比欣赏两段乐曲,找一找三位音乐要素朋友
乐曲一
乐曲二
速度 力度 节奏
请欣赏乐 曲 想象脑海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
曲作者的Th平简介及乐曲时代 背 景
李焕之( 1919-2000 )是 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 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生于香 港。
请欣赏,并观察视频中 出现了哪些乐器?
同学们, < 春节序 曲 > 吹响了新年的号角,让 我们一起踏着春天轻快
的 舞步,乘着春天歌声
的翅 膀,去放飞我们心
中的梦 想!
第一 乐段
填一填
速度 力度
节奏情绪
较快
较强 紧密 热烈欢快
双簧管
填一填
对比 速度
力度
节奏 情绪
A 主题
B 主题
较快
较慢
较强
较弱
紧密
疏松
热情奔放 亲切抒情
第二 乐段
第二乐 段 第二部分主题 B 演奏的几遍呢?
第三 乐段
请欣赏,并感受一下与之前哪一乐段相似?
A1 :主题 A 的不完全重复再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