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篇一一、引言陈鹤琴,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先驱,其“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不仅为当时的幼儿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详细探讨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概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注重儿童活动的多元化、丰富性,以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结合。
陈鹤琴认为,儿童的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2. 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
他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3. 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陈鹤琴认为,教育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游戏、观察、实践等,以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三、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当今幼儿教育的应用1. 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育中,应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活动空间,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
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为每个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3. 倡导游戏化教学。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形式,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4. 强调家园共育。
家长和教师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过程,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
四、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以下启示:1.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2. 重视教育的实践性。
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3. 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兴趣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4. 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以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她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这一理论对现代幼儿园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活教育”理论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认为幼儿应该是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幼儿应该通过积极的参与和实践,在真实的生活经验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创设真实的环境和情境,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机会。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方式,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体验。
“活教育”理论强调幼儿的整体发展,认为幼儿的个体、情感、智力、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通过综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美术、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活教育”理论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认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得到个别化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不应该以一刀切的方式对待每个学生,而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优势,开设不同的兴趣小组或项目,让幼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
“活教育”理论强调师生互动和合作。
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伙伴。
教师应该倾听幼儿的声音,关注幼儿的需求,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共同探索和发现知识。
幼儿之间也应该进行合作,通过互相帮助和分享,共同成长和进步。
“活教育”理论对现代幼儿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情境,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和实践。
幼儿园教育应该强调幼儿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养。
幼儿园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支持和引导。
幼儿园教育应该强调师生互动和合作,教师应该与幼儿共同成长和进步。
陈鹤琴的“活教育”关对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其: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活教育理论虽是上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但她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中国人自己总结出来的第一套完整的幼儿教育理论,对当代幼儿教育有颇多启示。
[关键词] 活教育幼儿教育启示陈鹤琴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
他在吸收中西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符合本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40 年代提出“活教育”思想,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在今天重提他的“活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活教育的主要内容1、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①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首要应回答的问题。
他把教育的目的明确的划分为三个层次,看似简单,实则是逐层递进的关系。
做人是活教育第一层次的目标,陈鹤琴认为人不仅是一个自然的人,更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社会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谋求发展,这是对做人素质的基本要求。
每个国家的性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又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做自己国家的人,做一个中国人,他认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
”②这是对做人的民族性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做现代中国人”的主张,突出了现代中国人所具有的使命感。
在战争年代,中国除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救亡图存,以二战为例,法法西斯的胜利,是全人类的胜利,而仅凭中国是做不到的,可以看出全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放眼世界,爱人类,爱真理。
他认为“做现代中国人”应该具备五个条件:要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他把时代要求与国情民性结合起来分析,第次进行分析,体现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极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三篇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三篇陈鹤琴(1892~xx)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独创的教育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宝库。
研究他的活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活教育思想的"活",除了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外,更强调了在目的、内容、方法上与旧的教育制度的区别。
他的活教育理论是以三人目标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包括:(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活教育的日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目的蕴含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相结合的思想。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它以"做"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方便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
活教育的课程论把儿童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提倡儿童在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做中学"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做中教"是指教师要在实际中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在做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活教育的方法论提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好儿童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陈鹤琴是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卓越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影响着教育理论、思想政治等多个方面。
他提出了“活教育”的理念,强调关注孩子实际需求,一心一意把孩子培养得更好,关注孩子心灵发展与德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自我赋能、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等。
活教育以关注实际为出发点,强调要以动态形式引导学生,将教育任务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从社会活动中进行真正的学习,成为真正的主体,不仅纯粹理论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形成丰富的做人技能。
他强调要倡导孩子自主学习,树立自己目标,养成正确的观念,并不断积累各种能力和技能,学以致用,自动发展。
今天,活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实践中受到广泛重视,人们更大胆地尝试新的教育理念论断,尊重孩子的主体位置,引导孩子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学习潜力,同时教师也应完成一种新的角色转变:既与学生共同学习又与学生共同探索,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孩子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虽然是百年前的贡献,但却被当代的教育实践所证明了有效性,为今日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多样化良好的教育空间,让孩子得以发挥创造力,以适应互联网、高科技时代的发展。
“活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活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启示作者:梁晓莉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14期“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建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并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包括:幼儿教育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
它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活教育思想的“活”,除了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外,更强调活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与旧教育制度的区别。
他的活教育理论是以三个目标为中心展开的。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作为活教育的目的论,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相结合的思想。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学内容,是活教育的课程论。
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以“做”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方便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
活教育的课程论把儿童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以“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作为活教育的方法论。
提倡儿童在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做中学”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做中教”是指教师要在实际中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在做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二、“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创造性,是中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当代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教师要研究与了解儿童陈鹤琴强调实施“活教育”,有一个既充分又必要的前提条件,即对儿童及儿童心理的研究与了解。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独创的教育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宝库。
研究他的活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活教育思想的“活”,除了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外,更强调了在目的、内容、方法上与旧的教育制度的区别。
他的活教育理论是以三人目标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包括:(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活教育的日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目的蕴含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相结合的思想。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它以“做”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方便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
活教育的课程论把儿童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提倡儿童在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做中学”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做中教”是指教师要在实际中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在做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活教育的方法论提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好儿童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创造性,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教育财富,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当代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姓名张翠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伦理学指导教师钱焕琦20070429中文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儿童心理研究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
本文对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文章分析了其“活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形成和发展过程概括总结了“活教育”思想的内容揭示了“活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史发展的历史价值从而提炼出“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也是其长期从事中国化新教育运动的实践结果。
研究与了解儿童、热爱与尊重儿童是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内容还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及教师观。
当前随着“儿童优先”道德观的提出以及幼儿教育的科学化要求幼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当前幼儿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解决这些误区可以借鉴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理论从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教师素质以及家园共育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今的幼儿教育改革力争早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幼儿教育改革“”“”‘‘’“’“’’…’’’“’’“”“”Ⅱ果。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坚持以“求实、创新。
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9�9、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辱匡霪簟日期』回上仁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盈鍪聋日期型叫刖昌陈鹤琴浙江上虞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五四运动后我国新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系统地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教育。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其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中国化新教育创造精神。
应该肯定这种精神不仅具有破除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之意义而且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
他的贡献为世人所瞩目有“中国的福禄贝尔”和“中国幼教之父”的美称。
中国人曾一度被外人讥为“东亚病夫”陈鹤琴早年就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强弱与国民性的弱点有关因为国家的强弱决定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国家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发展因此他在年一改学医的初衷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
他先是在美国学习了五年五四期间他应邀回国开始了他的新教育的创业。
从年月陈鹤琴始任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
之后的八年时问是他奠定教育事业和“活教育”思想酝酿与提出时期。
期间他投身教育改革译介西方理论、新方法并以长子一鸣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长达天的系统观察、文字记录探索总结中国儿童心理发展及其教育规律之后陈鹤琴又酝酿并实行新的教育研究计划开始了中国化幼稚园的执着求索。
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一鼓楼幼稚园并对幼稚园进行课程、读法、教法及设备等方面的实验。
虽然实验进展一波三折但实践证明这一持久的教育实验克服了中国幼稚园的外国化弊病并从理论高度总结出中国化幼稚园教育的宣言书一《我们的主张》。
这一时期“活教育”思想的轮廓己初步形成。
年代末陈鹤琴在《小学教师》发刊词中重述了陶行知十年前对中国传统死教育的描述“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并提出教师应该“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应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活教育”主张。
在年代陈鹤琴开始了“活教育”的实验创立了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并附设小学部、幼稚园、婴儿园以及专科部形成一个成体系的教育实验区。
经过不断的试验和研究到年代末活教育已从试验初期的几个口号和一个轮廓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活教育”的目的、方法、课程以及教师观诸方面都提出了有创建性的主张。
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以“做”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后来又提出教学原则十七条和教学过程四步骤“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对于活动课程编制主张“整个教学法”和“五指活动”的新课程方案总结出训育十三原则提倡慎始早教与学生平等相处通过多方面地积极引导家、校、社合作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成长。
“活教育”思想明显地受到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它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一样吸取了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精华即批判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固定、僵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的主体性等弊端。
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
“活教育”对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的许多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改革仍有很大启发。
当然“活教育”理论毕竟是本世纪上半个世纪中国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和其它所有教育理论一样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如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把间接经验当作学习的工具未免有点绝对化他把活教育的实施对象应用于一切教育领域但其实活教育主要对幼稚园和小学六年级的儿童有较大适宜性还有系统知识的讲授与学生独立钻研的矛盾问题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矛盾问题等等都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另外活教育在实验中批判了传统教育这无疑是积极的但在某些方面强调太过这也应该提出质疑因为人类社会的前进是在批判继承中进行的教育改革也不例外。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解放后我们曾一度完全否定过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文革全面的社会动荡之中“活教育”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批判和否定。
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政策使“活教育”思想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更应担负起培养未来人才的任务。
虽然随着幼教改革的实施与展开我们国家在幼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随着“儿童优先”道德观的提出和幼儿教育的科学化要求幼儿教育改革更应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我国当前幼儿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解决这些误区可以借鉴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理论从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教师素质以及家园共育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现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水平得到提升力争早日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一、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形成发展的过程陈鹤琴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化新教育的孜孜以求。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活教育”思想的产生离不开时代的孕育它是中国社会的地道产物“活教育”思想也吸收了西方“新教育”的合理内核但绝非盲目地全盘吸收而是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长期而艰苦的实验探索充分体现了其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放眼世界的中国化新教育创造精神。
随着陈鹤琴的实践探索“活教育”思想也经历了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一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渊源陈鹤琴早年上过私塾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很有感触曾亲身体会到。
读死书”的滋味。
他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下中国陈腐的教育思想深感不满力图借鉴西方现代教育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实验创造出科学化、中国化的教育理论来。
而“活教育”思想正是中国社会的地道产物它是陈鹤琴先生立足中国国情批判地吸收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合理成分长期从事与时共进的中国化新教育实践探索的理论概括。
、“活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活教育”的对立面无疑是“死教育”即传统的旧教育。
它的孕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当时中国社会己步入民国时代但由于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整个教育界仍笼罩在传统专制教育的阴影中特别是伴随着国民政府的成立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行传统的“国粹论”以“中国本位文化论”复炽伴随着蒋介石重倡“四维八德”大力“整饬学风”学校管理、教学内容及方法亦重归死板。
更有甚者国民党政府忽视基础教育“政府的教育政策仍然还只注重高等教育而对于基层教育则每多忽视即便提出普及基层教育的口号但也没有切实地做到教育上头大脚小的畸形发展是大家所周知的事实教育政策如不从速改变则对中国教育的前途实是一个严重的隐患。
……政府对于幼稚教育的轻忽政策的确使人怀疑政府要不要教育要不要从基层做起的真正的人民教育工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特点之一就是外国化倾向严重。
概观清末时期中国幼稚教育的发展情形就是取法外洋除教会办的幼稚园和少数仿照西洋办的幼教机构外大多从形式到内容都照搬日本幼稚教育一套。
陈鹤琴著‘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出版社年舨第页。
所有这些固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有其合理之外但也因于此而使中国的幼教事业一开始就存在仪型外国、热衷洋化的弊端。
民国以后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弊端仍在加剧只是崇尚和模仿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与清末比较随着西方教育家幼教理论的输入此时中国的幼教事业也开始逐步由“日本化”转向“欧美化”。
直至到了“五四”前后中国的幼稚园已大都采用欧美式幼教形式、内容与方法来处理。
于是中国幼教事业抄来抄去把幼稚教育弄得“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的主顾。
”。
面对上述种种情况为了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中国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了破除封建主义旧教育和探索中国化“新教育”的艰难历程。
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教育”开始植下种子生根发芽。
正如陈鹤琴所言“谈到中国的教育真是可怜我们办学校快四十年了到了今天一切的一切仍是停滞在几十年前的状态少改进少创造。
”…教育应是“活”的应顺应时代的潮流要把那种死气沉沉、腐化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
”、理论渊源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陈鹤琴在美国留学期间深受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他曾坦诚地指出“活教育”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关系“活教育’并不是一项新的发明。
他的理论曾被世界上不同的教育界权威创导过。
当作者从年到年在美国接受教育时最知名的教育家之一牡威博士所提倡的美国进步教育对形成中国的活教育运动起了相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