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家长与子女关系密切,接触多,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庭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培养青少年伦理道德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所以,对青少年而言,如果处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那么,对他们伦理道德培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当前仍然相当突出并呈现新的特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剧增,造成这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败坏,走向犯罪道路的特点是:

1、由于过分宠溺的家庭造成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青少年若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由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背景,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在押少年犯胡某,男,21岁,5年前正在一所市属重点中学读书。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大款”,常年在外经商,胡某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言听计从,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学习上不思进取不说,还经常拿家里的钱物在外面结交朋友,打架斗殴,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赢得“小兄

弟”们的“尊敬”。老师出于挽救、教育他,经常找其谈心,而他却认为是故意与他过不去。终于有一天,胡犯带一帮“小兄弟”在老师回家途中,先把老师打倒在地,然后用刀子将老师腿部动脉血管刺破。他自己也同时被“刺”进了监狱。胡犯的结果也是家庭溺爱的结果。

2、由于简单粗暴的家庭造成其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类青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因此导致违法犯罪。最近,南京市浦口区警方破获的两起流氓团伙斗殴案中,其成员不满18岁的占80.5%.他们常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加,大动干戈,甚至用猎枪对射,用刀斧乱砍,其状血迹斑斑,惨不忍睹。这些人大多是处在父母文化低、工作不稳定,且性情暴烈的家庭里。

3、由于父母形象不佳的家庭。由于父母行为不庄重、不检点,没有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使得青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如某校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金属材料,并且公然放家里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这类家庭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导致这种家庭的子女犯罪率偏高。

4、由于家庭气氛的异常。家庭气氛异常主要是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以及一方早逝所引起。由于夫妻的关系冲突或异常,他们很少关心子女;同时,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此外,这种孩子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有的在垃圾堆里掏摸,有的到商店摊柜上偷窃食物和东西,被人抓住忍受打骂而不愿回家,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玩世不恭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很容易成为惯犯或罪犯的心理基础。2000年7月,南京铁路警方破获了一起青少年团伙盗窃案,其成员有10多名青少年组成。他们经常在铁路沿线盗窃过往列车上的物质。这些青少年大多数属于“无家可归”类,他们或者不满家庭的冷漠而出走,或者被离异的父或母抛弃,流浪街头,三五成群纠集在一起,其中

不乏女性青少年。

综上所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父母要成为子女的模范、强化家庭科

学管理、营造充满温馨友爱的亲情家庭。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的重要措施之一。

1、提高家庭教育水评。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

长的必要条件。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之不善,是父母的罪过。

第一,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第二,要

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行为是违法

犯罪行为,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人。第三,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

责任感,在家庭,懂得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在社会,懂得对工作负

责,敬岗爱业,乐于奉献;成立家庭,懂得爱护配偶与子女,做一个健

全人格的人。第四,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健康的人格,进行奉献、责

任、关心、宽容等优秀品德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

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

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2、 父母要成为子女的楷模。

家庭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家长自身的文化

素质、道德修养不高、自身行为不端,都会为子女提供错误的行为参照

模式,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现代家庭的父母不但需要重视对子女说服教育,更应重视自

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行端表正,诚信友爱,关爱他人,

为孩子作出表率。在家庭里,父母应当努力完成“三大主体角色”,即

成为合格父母、合格教师和合格主人。为了子女而无私地生活的父母,

这就是合格父母。父母还应当同时是合格老师,不仅能够教导子女正确

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第一道德榜样。父母同

时也应当是合格主人,对整个国家及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与未来持有强

烈的责任感,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3、强化家庭科学管理。

未成年人优良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的培养,不仅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更需要家长严格、科学的管理。大量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缺乏家庭管理,特别是缺乏正确家庭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的。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角度讲,家庭管理应当采取以下科学管教方式:一是积极鼓励。父母当自己的未成年子女表现好时,比如学习取得好成绩、帮助同学、拾金不昧等。应及时给予表扬,必要时送一些小礼物以奖励他们发扬长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二是经常沟通、交谈。父母应与自己的子女“打成一片”,做子女的知心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麽情况下,父母都是爱他,支持他的。而且沟通、交谈要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气氛中进行,不能人为地制造地位不平等的障碍。三是树立威信。恩威并施对子女奉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回答和解决子女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正确地管理自己的家庭,要有使子女信服的能力。四是有效限制。父母发现子女的不良行为要进行有效的管制和约束,绝不能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害,及时纠正偏差,使他们健康成长。 4、营造充满温馨、友爱的亲情家庭。

提倡平等、民主、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注重家庭的亲密度。未成年人父母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父母与长辈之间要互相尊重,与邻里之间要和平共处,互相帮助。父母对子女要平等对待,多一份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份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点理解,少一些专横,做子女的良师益友。

总之,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完整,家庭教育功能能否正常发挥,直接

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的健康。所以在预防青少年犯罪过程中,完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的社会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住地,家长是孩子第一任启蒙老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个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家庭是个体成长、素质养成及人格形成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庭应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前言:家庭,学校,社会,时刻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优质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学校教育,和谐的社会环境能让孩子健康发展。然而,学校、社会环境对一个刚步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较为固定的,而家庭教育却是千差万别的,一个孩子从哇哇落地就开始接受着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学习及将来的成长道路。那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父母长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本文将从本文从家长的言行和家庭的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了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在家庭里实施的教育。即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家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予的一种教育和影响。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一种家庭精神环境,家庭环境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作用、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家庭环境从正、反两方面影响孩子的生活、心理、学习。宁静、和谐、团结、上进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健康生活与成长和高效学习。而嘈杂、争吵、猜忌、落后的家庭环境则难以培养出健康、进取的优秀孩子。家庭的不良氛围,比如玩牌、酗酒、唱歌、看电视等更是让孩子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甚至会让孩子陷进一个“乌烟瘴气”不健康的境地。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家庭环境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港湾,孩子会拥有更多的拼搏进取的力量。 家庭环境作为家庭教育的组成元素之一,对孩子的成长及其个性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其不可或缺性。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任何一个孩子都具有创造力,而且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时期。幼儿期和学龄期是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为这是孩子们渴望自己能主动地去创造和发现的时期。 这时期,孩子有时候有一些很好的想法,这些想法常常出乎我们成人的意料。例如,在幼儿看天上的白云时不停地变化说法,一会说像冰激凌,一会说像风火轮,一会说像怪兽……但与大人的想法毫无关联。如果父母经常纠正孩子的说法就会遏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对于儿童的一些想法或做法,不能因为一时不合自己的想法就加以否定或反对。父母或家长应该多花些时间在思考儿童的想法上,尽可能地去发现儿童的想法或做法中

浅析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析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例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对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就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本文通过一例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从家庭方面的因素来思考,希望青少年的家长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孩子、认识自己的家庭。 一、案例综述 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一名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中学生,初中三年,因为家庭环境不良,一年一个样,从优等生蜕变成了逃学、打架、不回家的问题学生。来咨询室咨询时,他的表现让我吃惊,沉稳的外表和思路清晰的表达给人很成熟的印象,但通过量表检测、摄入性会谈等资料收集,发现其心理成熟度与外在表现的差距很大,而对其家庭情况的了解更是让我吃惊,父母的争吵长年不断,冷战几乎没有停止过,青春期的孩子生活在这样压抑的家庭环境中,三年的时间里,没有变化是不可能的。通过咨询,孩子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疏导、呵护,逐渐健康成长,亲子沟通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得到改善,但父母未接受婚姻关系咨询,父母关系未能改善。这里想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让年轻的父母多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尽量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并与之发生互动的第一个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 2-1、父母素质的影响 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举止等都是在家庭中奠定基础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对孩子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及责任意识对孩子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负有更大的责任,作为父母要有较高的素质,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2-1-1、文化素质 父母的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根据我国心理工作者钱曼君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家长中,文化程度属于文盲、半文盲、小学水平的占66.7%,许多家长的业余时间大多是放在打牌、聊天、装扮等无关紧要的事上面,几乎没有时间读书、看报。在孩子的心目中,学习的位臵受到打压,而家长对孩子考试成绩的看重,又让孩子困惑、感受到巨大压力。案例中的孩子在即将中考前,则采取了弃学的方式来应对压力。 2-1-2、道德素质 家长的道德素质同样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行为及价值观等的模仿及内化。由于青少年的价值判断还

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各种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改造,因而比及自然环境它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成为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由此,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人所生活的环境中,社会环境是主要的,自然环境虽然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来说,自然环境则居次要地位。社会环境给儿童和青少年一代提供生活条件,对他们施加种种影响,他们也对社会环境作出种种反应和回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表现,就是这种反应和回答的一个方面。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总是通过相互关系而从事社会活动的。在这里,个体活动不但受着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社会潮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社会潮流是反映在多数人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在这种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将利用这个潮流实现个人愿望,人们将在潮流中表现自己,也将在潮流中使自己的个性得到改造。它的特点就是与潮流相关的一切活动两极分化发展,适合潮流的特质将会膨胀,违背的将受到更大的抑制。二、社会变革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在社会进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变革,有单方面的、多方面的;急剧的、渐变的;积极的、消极的。但不管哪种变革,都会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及成绩以极大的影响。三、政治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政治教育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政

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固有的一种需要,它不是人们主观上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就能够改变的事实。客观上,它对人才的成长,德与才的并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目前的政治教育、政治活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表现呢这当然与十年动乱中遗留下来的假大空的影响有关,也与政治教育方法不当有关。因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政治教育听不进,青少年思想出现“偏航”,教育工作者苦于无方,社会风气受到影响。社会上的很多不良现象折射回来又影响到学校的学生,各种思潮和倾向性表现出来了,学生本应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问题成了次要问题,学习成绩好坏也就无需关心了。当然,正确及时的政治教育也能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以积极的促进和影响,我们一贯强调的既教书又育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有一个适应他们学习的社会环境,要有安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形势,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的社会舆论风尚。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繁荣的经济形势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鲁迅讲过一条最简单的真理:一求生存,二求温饱,三求发展。在旧中国,劳动人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其子女无钱也无权去读书。在旱涝天灾、战火连年的时代,人们也无法保证教育或求学。在政治不安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正常的、进步的教育也是无法实施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论”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人首先必须具备与生存相关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它确保个体应该生活在一个免遭危害的环境。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是人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摘要: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各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其中主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儿童个性是在与周围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幼儿早期发展与家庭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教育、心理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到,人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儿童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接触的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形成关键的几年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由此可见,家庭环境与儿童个性形成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家庭环境中包含诸多因素,文章从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成员组成等几方面阐述了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生;个性;影响 一、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在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两种不同的个性观。一种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发展为代价,片面培植人的某方面专长的所谓个性教育,这是对人的割裂的资产阶级个性观;另一种个性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人的特长进行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 二、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因素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个性的形成、培养和塑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和活动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等)。这几个方面错综复杂,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区别人与人不相同的独特的个性。一个人的个性不完全由遗传决定,而是后天受到诸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概括的讲,就是和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人的生活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气候、地理条件等,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个性、体质、语言等都有影响。但是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环境而是社会环境。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显得更为重要。家庭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对周围的

浅析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析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广南县珠街镇初级中学校张仁德 摘要: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的最早的课 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成长,需要教育环境、生存环境、智力环境、道德环境、心理环境、情感环境和创造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家庭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孩子成长 什么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总的来说,家庭中一切的人、事、物都可纳入家庭环境的范畴。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家庭物质环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吃穿住行所需要的一切。家庭精神环境指孩子意识、思维、心理、情感等精神活动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要素,包括家庭成员间互动形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以及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这些非物质的精神环境称为家庭氛围。家庭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某种意义讲,精神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一、家庭物质生活环境对孩子的人格影响 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它们的优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 1.收入(主要指经济收入) 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能为子女提供更优越条件,于是认为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父母也因生活压力大而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抑郁。这样,致使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子女就象父母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 现实生活中家庭与家庭之间社会经济收入存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事实也有体现,一般情况下,家庭条件较好的环境更能帮助孩子接受新知识、更能激发孩子的潜在意识。而家庭条件较差(收入教底)的家庭,一方面不能满足孩子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帮助,诸如,必要的工具书、学习用具等。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心里造成自卑心理,从而使得孩子性格内向、孤僻等情况。 2.职业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时间:2009-5-6 16:02:02 来源: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家长与子女关系密切,接触多,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庭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培养青少年伦理道德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所以,对青少年而言,如果处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那么,对他们伦理道德培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当前仍然相当突出并呈现新的特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剧增,造成这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败坏,走向犯罪道路的特点是: 1、由于过分宠溺的家庭造成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青少年若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由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背景,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在押少年犯胡某,男,21岁,5年前正在一所市属重点中学读书。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大款”,常年在外经商,胡某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言听计从,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学习上不思进取不说,还经常拿家里的钱物在外面结交朋友,打架斗殴,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赢得“小兄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从8个学生个体因素对学生解释率的影响程度[1]来看(见表1),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六年级大于八年级,呈现了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学校环境影响的态势。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六年级数学大于语文,而八年级语文大于数学,这可能与认知的年龄特征和课程的内容特点有关。三年级学生在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差异水平相对较大,可能对侧重逻辑思维的数学而言影响更大;而八年级学生在习惯、态度上的分化日趋明显,可能对注重阅读积累的语文学习影响较大。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八年级科学相对高 于其他学科,可能与我市初中科学实行合科教学有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课程,也是训练听、说、读、写、算的基本载体。我市科学作为实施合科教学的综合理科课程更是兼 具了数学、语言课程的一些特点,因而受学校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这可能也是发达国家将科学和语文、数学一起并列作为基础教育三大核心课程的原因之一。 表1 学生解释率及相关因素解释率 指标 三年级八年级 语文数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学生解释率22% 23 % 32% 29% 35% 25% (1) 性别0.16% 2.06% 14.70% 12.15% 13.44% 12.15% (2) 生活习惯18.30% 20.60% 27.00% 36.30% 27.10% 32.90% (3) 课业情况9.90% 8.29% 16.40% 21.00% 16.80% 12.20% (4) 学习心理9.18% 4.95% 2.37% 16.60% 6.84% 10.70% (5) 对学校环境的评价10.93% 15.09% 5.44% 1.44% 0.38% 7.64% (6) 学习方法0.80% 0.35% 1.84% 2.68% 1.55% 3.65% (7)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0.46% 4.99% 0.10% 0.00% 3.15% (8) 家庭背景8.01% 11.12% 0.00% 1.88% 11.25% 3.48% 一、学生现状 本报告所指学校环境包括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学生对师生关系 的评价和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以下结合相关数据,考察分析这3种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 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三年级明显好于八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比较,八年级学生在学校感觉孤独的人数比例增加,而喜欢学校的人数比例下降。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三年级相差不大,但八年级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市直较高,乐清较低。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定 州 市 叮 镇 职 中 鹿梅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教学容: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环境,认识到家庭环境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重难点: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具备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亲爱的家长朋友,欢迎您的到来,感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学校的家长学校讲座。 二、引入主题: 无论是哪个孩子,最关注他的成长和成才的主要有两类人群,一类是孩子的家长。孩子的父母和亲人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类人就是老师。老师们期望着每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出人头地。这两类人目标一致,期望一致,心愿一致。为了这共同的目标,父母和老师都会想尽各种办法,付出巨大的努力,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父母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父母的作用发挥的更早,发挥的更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他们来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家长就在发挥教育作用了,而且一致伴随他的一生。老师的作用是阶段性的,系统性的。孩子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更多来自于教师,来自

于学校教育。然而学生学习的好坏除了依靠教师的培养,学生个人的天赋与勤奋外,还取决于家庭环境的优劣。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剖析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四、什么是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包括的围非常广泛,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所谓家庭意识,就是家庭中各成员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行为,包括家庭各成员的活动及行为。家庭行为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还包括家庭成员进行的其他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规定的行为原则,如家法、家规等。家庭物质,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家庭物质包括经济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 五、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已经由宠爱滑向溺爱,从而使儿童的个人主义观念突出。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以己为核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一位母亲说:“我40岁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在家里,她要啥就给她啥。”这种爱似乎很无私,实际上是一种畸形,无能的“慈爱”。这种盲目的爱只会造就家庭的小暴君。 2、爱慕虚荣 有些父母片面地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争气,或为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只强化孩子某种技能的早期训练而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的全面教养,追求某种表面的、暂时的成功。例如,有些虚荣心强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出人头地、名列前茅,如果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或比不过别的孩子,就斥责、打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在传媒影响日益膨胀、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导因素。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桔生即为桔,桔生即为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孟母三迁,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边,只能学着玩;只有到了学堂附近,才学习礼仪和要求上学。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没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 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三分之一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社会。家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刻骨铭心,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的。 好的家庭环境将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感情,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弗洛姆说:"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被称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长大。从教育顺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一)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一些研究表明,关心不够和管束过严的亲子关系影响儿童性格的健康发展。 亲子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如家长的过分严厉、要求过高,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歧视、忽略、冷漠,要求不一致,缺乏理解与沟通,经常贬低、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除了过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以外,还有一系列因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烟坪完小李国辉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

浅谈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

浅谈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04-01T14:13:24.6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月总第145期供稿作者:马丽琴[导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领域的空前革新不仅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马丽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743000 摘要:目前,德育教育内容中严重缺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致使我国青少年的道德精神贫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今天我国道德教育陷入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传统文化非理性的全盘否定。针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在于有多么深厚的古代文化功底,关键是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在进行教育时,应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生动、更活泼、更有形化,杜绝口号式灌输;同时,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特别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行动来做出表率,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青少年摆脱德育的困境。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道德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领域的空前革新不仅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道德观念也都在原有的本质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心性尚处发育阶段的当代青少年更是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中受到巨大的冲击。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客观上促进并及时更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发展。而光怪陆离的社会状态与新旧体制过渡之际所产生的矛盾摩擦等问题在主观上又无不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诱惑(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这都极大阻碍了道德观的形成。 一、青少年道德精神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养尊处优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在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阻力(学习压力、成长烦恼等)时,有一丝半毫的打击,便会产生极强的挫败感,仿佛整个人生就此崩塌,丧失对任何事物的积极性,甚至质疑人生,质疑世界。一旦不能得以及时正确地引导,便很容易陷入错误评价的模式中而无法自拔,长此以往,将会大大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2.缺乏宽容心。现在的青少年因为过于依赖父母或整个家庭,养尊处优的生活模式助长了他们好逸恶劳的心性,不仅缺乏高尚的生活情趣,甚至就连最基本的礼仪意识都丧失得一干二净。生活一味追求奢靡,消费一味追求排场,着装一味追求新奇时尚,污言秽语不绝于口、拉帮结派形同地痞、人际交往唯我独尊,全然不知宽容、尊重究竟为何物。 3.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抱负。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厌恶学习、回避学习的现象。课堂上学习,不是无精打采便是睡觉走神;课下复习,不是借鉴抄袭就是捉刀代笔;甚至就连周期考试,徇私作弊现象都屡见不鲜。他们不仅不为此而羞愧难当,反而还以侥幸逃脱监考而自视荣耀。这些学生,不仅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向上的追求,就连最基本的荣辱观都混沌不清。他们视学习为负累,浑浑噩噩地走过场,长此以往,将直接酿成整个社会道德观“走下坡路”的恶果。 4.不懂感恩,诚信意识淡薄。无论是面对父母苦口婆心的批评还是教师好言良语的教导,许多学生不仅不感恩图报,反而厌憎烦躁。抱怨多过体谅,叛逆胜过顺从,缺乏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的意识。他们行为做事不守诚信,态度轻浮,好像浮萍一般不能脚踏实地。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势在必得 1.搞好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传习和普及要自觉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并突出符合时代要求和校园精神。而对于传统文化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承受、不知反思地接受,以至于背上了传统文化的包袱,应该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健康的传统文化心态。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并以之指导实践。 2.完善课程设置,丰富知识结构。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自编校本教材,将传统文化课教学引向健康发展轨道。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传统非物质文化中的民间歌谣、诗词、故事、手工技艺等内容的比重,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力求在这些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把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成细致入微的养成教育,既要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又要在第二课堂和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点滴渗透。定期举行讨论会、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校园活动,鼓励其交流看法和感受,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3.寓传统文化教育于活动之中,发展学生素质。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要精心设计、周密策划,循循善诱的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礼仪修养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多开展特色传统文化课外社团,在边玩边学的氛围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展了素质教学渠道。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了兴趣,学会了交际,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通过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同时,还要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融人到青少年的人格之中,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以此来指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保证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每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更是小学生成长的乐园,不良的家庭环境会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终身…… 二、案例分析: 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影响。 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道德情操的影响。 4、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理想志趣的影响。 小结: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情环境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每个家长都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气氛。 三、讨论: 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长自由讨论。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A、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文化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B、家长要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跟子女心理相通,形成融洽的情感和心理气氛。 C、家长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D、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E、避免“过度教育”,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F、家庭贵有书卷气,建立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四、总结: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论文初稿: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是构成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时,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影响。

目录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影响 (3) (一)要掌握科学营养方法,让孩子拥有健康体魄。 (3) (二)要掌握科学家教方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4) 2.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毅力。 (4)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5) 4.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6) (三)要创设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快乐成长。 (6)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6) 2.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7) 3.建立新型平等的朋友关系。 (7)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7) (一)父母的文化修养。 (8) (二)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8) (三)家庭关系状况——主要指感情气氛。 (8) (四)家庭生活条件。 (9) 参考文献: (10)

家长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的同时,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培养上。人格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家庭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独特的优势。笔者提出一个人才公式:人格+知识+能力+健康=贡献+财富。前面的四项内容是人才的基础素质,核心是人格。家长最能够发挥教育影响作用的显然是人格。其次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保证孩子的健康。至于知识教育,家长能够起一定作用,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即使是文化水平很高的家长,如果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没有教学方面的经验,也很难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知识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影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对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下能更快地接受信息,提高效率。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他的自身潜质是他发展的基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影响共同在他的成长中发挥作用。有专家研究发现:年幼时,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在上小学后,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上初、高中后,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少。因此,要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宜他个性、智力发展的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一)要掌握科学营养方法,让孩子拥有健康体魄。 人类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只有二者都健康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高,父母对子女的健康越来越多。尤其是大中城市独生子女居多,经济条件优越,但家长大多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无暇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搭配,合理膳食,经常给孩子吃一些速熟食品。特别是“洋快餐”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使孩子脂肪的摄入量明显增多,而许多孩子因课业负担重,活动较少,造成“小胖墩”现象。据有关部门报道现在城市中儿童肥胖率高达25%。这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孩子的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一定影响。这些儿童肥胖患者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摘要: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教育,不仅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受许多因素影响,而这其中的家庭教育因素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字: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属于终身教育,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家庭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关于家庭教育有许多定义,顺应时代的变化其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含义。在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可以分为父母和孩子相互沟通学习,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从狭义角度来分析,而狭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对孩子爱心、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对孩子诚信、正直等做人待人原则的培养。 一、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义利价值观的教育。 义利观是我们的传统道德教育理念精髓,倡导轻外物,重追求内在的道德完善。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横扫商品经济的大潮下,重义轻利现象时有发生,功利主义已演变成一种社会趋势,为唤起社会的道德感,有必要重新审视义利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教育。 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从小开始,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的体现,其中包括三个主要内容:第一,以对国家利益的深刻认同和理解为基础;第二,以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为核心;第三,以忠诚奉献给祖国的坚定意志和信念为导向。它侧重于对祖国认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历史责任感的表现。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荣辱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对荣誉和羞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引导和规范人的思维和行为。通过家庭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使其明辨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四)生命价值观的教育。 生命教育为了培养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实现生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学校环境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点,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观条件,如学校中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教学设备、周边环境等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学校的“硬件”。另一类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如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学校的“软件”。如果将学校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第一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起积极促进作用,而第二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在这一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所以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主要指后一类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软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自我认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个性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调节和控制的学校“软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认识水平低的局限,而使他们表现出对来自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对自己在同龄伙伴中的地位较为关注,对学习中成败的体验较为深刻等特点,这就更使他们对学校“软件”中各要素的影响有着很强的易感性。所以,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二)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学校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所倡导和培育的班风,无不对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三)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