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及其展望
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问题研究

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问题研究摘要:老年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时期的认知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
老年痴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照护难度超过其他疾病,给照护者带来极大的挑战与压力。
它不仅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其家庭与社会的正常生活。
目前,国内从社会科学视角切入的老年痴呆照护研究十分薄弱,公众对老年痴呆的知晓率也很低,对此存在某些认识误区,社会支持严重不足,照护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如何照护好老年痴呆患者,成为一个公共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新课题。
借鉴国外及中国香港的经验,建议从国家层面采取行动,制定政策与规划,加强宣传,普及知识,提升医疗水平,增加服务供给,开展能力建设,向照护者提供多元化支持。
一、研究的意义老年痴呆是一个公共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议题。
根据不同的估计数字,2%-10%的痴呆开始于65岁以前,65岁以后,每隔5年患病率增加1倍。
痴呆是导致晚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占非传染疾病残疾率的11.9%。
估计2010年老年痴呆的全球成本达6040亿美元,其中,直接医疗成本就占全球成本的16%(世界卫生组织等,2012)。
有报告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心脏病和艾滋病等主要疾病的死亡率在明显下降,但与老年痴呆有关的死亡病例却增加了68%(贾朝娟,2013)。
老年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的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有超过600万老年痴呆患者(李理,2011)。
卫生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发病率为4.2%左右(杨茜,2014)。
在西安市城区进行的调查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甚至达到36.7%的高水平(郭明贤等,2010)。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60-69岁人群中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为2.3%,70-79岁为3.97%,80岁以上则超过40%。
加强对老年痴呆问题的研究,寻找解决老年痴呆照护中的问题,提升服务水平,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痴呆症患者临床护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老年痴呆症患者临床护理现状及对策分析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字:老年痴呆症;临床护理现状;对策;效果老年痴呆症是指因老年患者脑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的获得性和持续性的智能障碍症状,往往会使患者发生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1]。
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
因此,为了探讨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现状及对策,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痴呆症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采用痴呆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痴呆程度进行评分的分值均≥1分;③排除具有心脏病和精神病等疾病;④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7.57±5.24岁;病程10个月~7年,平均3.87±1.78年。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现状及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73期23·综述·0 引言老年痴呆是一组以缓慢进展的多种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起病潜隐,病程缓慢且不可逆的疾病,是大脑皮层高级机能广泛损害的表现[1]。
病因未知,目前还没有具体权威的结论,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痴呆症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脾气暴躁、性格反复无常、与家人交流困难、记忆衰退、行为及行动障碍、认知功能衰退和生活自理能力差,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同时为家庭、社会、国家带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负担及心理上的沉重压力[2]。
问题如此严重,老年痴呆患者却又难以治愈,不可逆转,因此,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良好护理不仅是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也是治疗老年痴呆,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现将老年痴呆患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并综述如下。
1 老年痴呆临床表现1.1 第一期遗忘期(早期)早期表现是近期记忆受损,开始症状为记忆减退,尤其是对近期事件的记忆下降;语言交流能力下降;不能判断方向、地点、易于迷路;不能正确判断事物对错;情绪不稳定;性格发生改变[3]。
1.2 第二期混乱期(中期)不能学习新信息和回忆近期事件,记忆力严重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判断方向、地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性格进一步改变;做事无条理性。
1.3 第三期极度痴呆期(晚期)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不能正常交流,思考问题;自己不能主动活动。
2 老年痴呆护理现状老年痴呆症患者存活期一般在八到十年之间,只有少数患者能存活长达15年;与正常的老年人相比,患有痴呆症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而且躯体并发症多,同时还伴有精神以及行为障碍;这种情况下,护理便成为了延缓病情恶化、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老年痴呆现在虽然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但是,努力加强心理和社会的干预,开展环境治疗和护理工作,依然是十分重要的[4]。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护理老年性痴呆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外资料表明,进入老龄期后,随年龄增高,老年痴呆发病率迅速增加[1]。
目前,老年性痴呆的病因不清,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因此,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2]。
现将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人口老龄化与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我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500万人,占全世界总病例数的1/4多。
平均每年还有30万人加入这个行列。
老年性痴呆严重威胁着我国老年人的健康[3]。
老年性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4]。
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性痴呆者达5%以上,而到80岁,就上升到15%~20%。
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使该病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5]。
2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现状2.1 生活护理做好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护理非常重要。
不要认为痴呆老人已经痴呆,无需充实其精神生活。
相反,此类患者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安慰和生活调养[6]。
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高质量睡眠[7],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同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其增减衣被,防止外邪侵袭[8]。
2.2 心理护理患者保持愉悦的情绪和心境,对维护和促进其精神健康和预防脑萎缩有积极作用[9]。
安晓红[10]通过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心理行为的调查指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症状是危害本人、影响家庭和社会的一个重大难题。
因此,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行为症状,采用及时的药物干预和恰当的心理护理,对早期正确诊断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2.3 饮食护理万嘉豫等[7]指出饮食要均衡:一日三餐定量、定时,尽量保持原有饮食习惯,给予食物温度适中。
饮食以低盐、低脂肪、高蛋白、多维生素为主。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现状及护理模式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现状及护理模式摘要: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据报道60岁以上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为0.75%至 4.69%。
目前,发达国家正在传播心脏病、癌症和中风,还有痴呆症。
痴呆症的表现模式是阿尔茨海默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护理;具体模式引言护理是减缓痴呆患者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目前关注的重点是痴呆患者的护理状况以及如何为其照护者提供支持。
本文主要对AD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具体模式展开分析。
一、护理方法(一)生活护理病人坐卧,行走和散步都有很大问题。
因此,寿命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仅治疗方式存在缺陷,且对于生活做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捕捉日常生活中几个方向患者的各种需求,在满足病人和家庭计划的长期管理的生存和生活活动模式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这种模式强调病人功能锻炼和加强病人的功能训练,增强病人的实际问题恢复和活力。
通常情况下,该功能提供一种服务,就是防止病人有损失。
我们不仅是患者的安全保证,而且也是患者的护理需求。
此外,如果患者获得了需求,可以增强信心,战胜自己,发挥有益因素从而病人可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二)安全及行为异常护理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均不太好恢复和保护。
当前人们所要做到的是护理和实践是必需的,除去环境中的危险品去保护环境中的患者,并为患者创造和携带安全卡。
这样病的发病率会大大减少,人们都知道医疗治疗正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根据医疗卫生专家报告,它们具有独特的能力去使用化学品。
安全防护用来提供好的护士,满足对相应的护理措施的需求,并经常使用语言来禁止或者是指示。
(三)精神症状护理据国外文献报道,70%~90%的痴呆症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异常。
根据国内的一项研究,AD患者心理行为症状的发生率为35%。
对精神症状的主要护理是,精神症状的类型和患者的发作时间,及时记录、励志因素、权重因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止心理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现状

感染的发生。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套 , 加 强医务人员 手卫生 。 定期擦拭消毒翻身床 。 3 、 小 结 在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过程中 , 无论是采 用包扎 、 暴露 或半暴 露疗法 , 均应 适时 翻 身, 以免创面长期受压 , 使用翻身床治疗 , 翻身 时不移 动病人 、 不损 伤创面 , 便 于身体前 后 创面交 替暴 露 , 避免创面因长期受压 而加重感染和 防止 发生压疮 , 促进创 面愈合 。正 确使 用翻身床是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工作 中的重要 环节 , 它 既能 减少 翻身给患 者带来 的痛苦 , 又有利于暴露创面 , 促 进创 面愈合 。有利于 增强病人 战胜疾 病的信 心, 利于疾 病 的早 日康复。
长, 预后 差, 病死率较高 。同时加上患者对疾病反应迟缓 , 负性情绪 多, 家属期望 值高 , 给我们 的护理 工作 带来很大难 度。现将 心 内科 重症 患者 的临床 护理特 点及 对策 总结报 告
【 关键词 】 : 心 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 1 2
1 、 心 内科 重 症 患 者 的 特 点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J 1 1 — 48 0 7一 O 1
3 、 基础临床护理 与重症监护护理 3 . 1 保 持 个 人 卫 生 做好兰短九 洁, 即眼 、 口、 鼻、 手、 足、 会 阴、 肛门 、 皮 肤、 头 发清洁 , 兰短 即头发 、 胡须 、 指 甲短 。2 、 安全护理 对 昏迷 、 谵妄 、 躁动 的病人要注 意安全 。 防止摔 伤 , 一般都 用床挡保 护 , 行动有 人看 护 。3 、 防感 冒
马 艳 娣
( 涿 州市 医院心 内科 河北 涿 州
阿尔兹海默病现状及护理模式探讨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现状及护理模式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科张楠楠【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中医护理【摘要】阿尔茨海默病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外资料表明,进入老龄期后,随年龄增高,其发病率迅速增加[1]。
尤其在我国表现较为突出。
但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不清,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因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2]。
在我国,如何发挥中医特色,开展中医护理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现状1.1我国面临阿尔茨海默病增长的严峻考验200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1.2亿。
据有关机构估计,全球每7秒钟新增1个阿尔茨海默病病例。
其中每x分钟就有一位是中国人。
未来3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阿尔茨海默病人数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据预测,到2040年,老年痴呆人数将以336%的比例增长,总数将等于发达国家阿尔茨海默病人数的总和。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已位居于发达国家的4位死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脑卒中[1]。
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性痴呆者达5%以上,而到80岁,就上升到15%~20%。
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使该病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5]。
加强老年人的保健意识,积极开展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研究和治疗探索,延缓和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开展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和老年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应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
1.2中西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也被称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老年期痴呆”等。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记忆丧失、抽象思维和计算受损、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本病中医的定位在脑,与心、肝、肾等脏腑相关。
老年痴呆病人社区护理现状调查分析

老年痴呆病人社区护理现状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病人社区护理现状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分析。
方法:本组57例患者为2010年1- 12期在我院神经内科,老年门诊诊断为AD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实验组的患者,饮食,行为,心理,家庭护理干预。
结果:76.8%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和照顾者希望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助和支持。
其60.5%的要求家访,55.3%,76.8%的要求提供日间照顾;照顾者希望社区医务人员的知识讲座,38.5%要求康复服务,45.3%需要治疗的资讯及转介需求。
社区护士老年痴呆症的疾病知识和安全问题,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以及压力,以减轻照顾者技能的知晓率仅为58.2%。
社区护理经验表明,社区卫生护士,精神科护理,老年护理的科学知识,心理,保健,营养和饮食,人际沟通能力相对缺乏。
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不能满足高品质的服务的需求。
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AD患者可以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种最容易成效的方式,长期控制的疾病,它是有利于AD患者。
常见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痴呆病人;社区护理;现状调查老年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排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困扰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虽然药物可延缓老年痴呆症过程的开始,但那里是没有完全治愈[1]。
因此,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我们必须开始从自我保护的家庭。
本病的关键是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预防重于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封闭社区卫生服务周边的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够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与患者及因此社区照顾老年痴呆症的干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AD患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症状,社区护理干预老年痴呆症具有明显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改善痴呆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在城市的社区服务的干预作用AD患者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