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污水生化处理中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的分析

污水生化处理中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的分析

污水生化处理中污泥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的分析2.3污泥负荷大多数人们认为低负荷容易造成污泥膨胀。

因为在低负荷情况下,菌胶团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到限制,而丝状菌比菌胶团细菌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在低负荷下具有更强的捕食能力。

但也有人认为只有污泥负荷在某个范围内才不易引起污泥膨胀现象。

PiPeS通过对多个污水处理厂调查研究,发现污泥负荷在0.25~0.45kg(B0D5)Ag(MISS)∙d范围内才不易引发污泥膨胀,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国都可能导致污泥膨胀。

2.4溶解氧值溶解氧值(DO)也是导致污泥膨胀的因素。

大多数认为溶解氧浓度低时由于丝状菌比菌胶团细菌有更高的溶解氧亲合力和忍耐力,因此在低氧条件下丝状菌比菌胶团细菌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在溶解氧浓度低的情况下易造成污泥膨胀。

2.5PH值菌胶团的适宜PH值范围是6.5—8.5,当PH值低于6.0时,其生长受到抑制,而在该PH范围内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当降低到4.5时真菌则完全占据优势,菌胶团原生动物消失,污泥絮体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污泥膨胀现象。

2.6早期消化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在城市污水管道或在预处理区停留时间过长,能够发生系列反应,生成硫化物等,而当污水中硫化物含量较高时易引起多种等硫丝菌的过度繁殖,最终导致污泥膨胀。

3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3.1应急措施适用于临时应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药物增强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杀死丝状菌。

投加铁盐铝盐等混凝剂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压密性保证沉淀出水。

另外,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如氯气,加在回流污泥中也可以到达消除污泥膨胀现象。

投加过氧化氢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坏丝状菌的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能较快降低SVl值,但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丝状菌的繁殖,一旦结束加药,污泥膨胀现象可以又会卷土重来。

而且投药有可能破坏生化系统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导致处理效果降低,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做为临时应急时用。

3.2改善生化环境污水厂发生污泥膨胀的时候,一般无法从工艺流程、池型和曝气方式的改变来解决,只能在正在运行的流程根底上通过改变生化池内的微生物生长环境来抑制或消除丝状菌的过度繁殖。

高负荷造成污泥膨胀机理、原因与控制方法

高负荷造成污泥膨胀机理、原因与控制方法

高负荷造成污泥膨胀机理、原因与控制方法1、高负荷污泥膨胀机理对于运行条件对膨胀的影响,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

在实际生产的报道中负荷低会引起膨胀,负荷高也会引起膨胀;低溶解氧会引起膨胀,高溶解氧也会引起膨胀;完全混合曝气池会发生膨胀,推流式曝气池也会发生膨胀;低C∶N 比(或C∶P比)引起膨胀,高C∶N比(或C∶P 比)也会引起膨胀等等。

由于很多因素会造成污泥膨胀,对膨胀的报道众说纷纭,使得人们对于污泥膨胀问题望而生畏。

污泥膨胀问题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相对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菌达30多种,所以实际活性污泥膨胀问题异常复杂。

高负荷膨胀也叫非丝状菌膨胀,因为不是丝状菌过量繁殖导致的膨胀,但是膨胀表现却和丝状菌膨胀的情形差不多,都具有沉淀性能严重下降,二沉池跑泥严重,SV最高可达90%。

具体说下两者的区别,非丝状菌膨胀是因为过高的碳源进入系统,在高基质下,细菌吸附的碳源代谢不了,并在细菌表面分泌出亲水性多糖,并部分进入系统,细菌处于对数期,这时候细菌具有最强的活性,导致菌胶团解体。

丝状菌膨胀是因为丝状菌的过渡繁殖,丝状菌伸出菌胶团,并与其相邻的丝状菌形成松散的絮团,导致絮团密度减少严重影响沉降性能。

其中最明显的表观区别是:丝状菌膨胀和非丝膨胀在曝气池区别是一个是浮泥,一个是泡沫!2、高负荷污泥膨胀的控制①、负荷和溶解氧的影响。

采用城市污水负荷为0.4kgBOD5/(kgMLSS·d)~0.8kgBOD5/(kgMLSS·d),溶解氧浓度1.0mg/L~2.0mg/L,污泥龄为20天的完全混合曝气池(截面积1.0m2,高3.0m)。

第一阶段由于丝状菌的过度增殖,SVI从280mL/g上升到800mL/g,污泥浓度下降至0.68g/L,二沉池中污泥不断流失。

一般认为在溶解氧为1.0mg/L~2.0mg/L条件下运行的曝气池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而试验中溶解氧浓度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仍然发生了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是指在处理废水或污水时,污泥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体积膨胀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给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困扰。

那么,污泥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污泥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导致微生物过度繁殖,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引起污泥膨胀;
2. 污泥中颗粒物质过多,使得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减弱,导致污泥膨胀;
3. 污泥中含有大量胶体物质,使得污泥颗粒之间的间隙增大,造成污泥膨胀;
4. 污泥中含有过多的水分,使得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减弱,导致污泥膨胀。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来应对污泥膨胀问题:
1. 控制有机物含量,通过加强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厌氧消化和好
氧处理,降低有机物含量,减少微生物过度繁殖,从而减少气体产生,避免污泥膨胀;
2. 控制颗粒物质含量,采取合适的絮凝剂和絮凝剂投加量,加
强絮凝沉淀过程,减少污泥中颗粒物质的含量,提高污泥的结合力,避免污泥膨胀;
3. 控制胶体物质含量,采取适当的絮凝剂和絮凝剂投加量,加
强絮凝沉淀过程,减少污泥中胶体物质的含量,减小污泥颗粒之间
的间隙,避免污泥膨胀;
4. 控制水分含量,通过加强污泥脱水处理,减少污泥中的水分
含量,提高污泥的结合力,避免污泥膨胀。

总之,污泥膨胀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
找准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和解决污泥膨
胀问题,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
所帮助。

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活性污泥法中的关键是活性污泥, 其沉降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

一、什么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自1914年由E.Arden 和W.T.Lokett在英国曼彻斯特开创以来, 广泛被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

所谓活性污泥, 就是由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絮状体颗粒, 这种絮状结构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使处理水与污泥分开, 最终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二、什么是“污泥膨胀”?发生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之一,其表观现象是活性污泥絮凝体的结构与正常絮凝体相比要松散一些, 体积膨胀, 含水率上升, 不利于污泥底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降解, 微生物大量消失, 并且影响后续构筑物的沉淀效果。

三、污泥膨胀的测定指标评价污泥沉降性能常用指标有下列几种:①污泥沉降比: 取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混合液静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静30min 后, 一般可接近其最大密度, 反映沉淀池中活性污泥的浓缩情况,即SV30。

②污泥容积指数: 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 在经过了30min 静沉后, 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可表示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结合水率的高低。

③污泥成层沉降速度: 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 形成清晰的泥水分界线, 此后进入成层沉淀阶段, 分界线将以匀速下降。

④丝状菌长度: 活性污泥单位体积内丝状菌的长度, 该量用来表示丝状菌含量。

四、污泥膨胀的诱因目前, 对污泥膨胀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工艺运行的角度来研究。

比如: 调整污水的pH 值、溶解氧、泥龄等; 另一方面是对引起污泥膨胀的微生物进行研究。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活性污泥膨胀的发生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进水水质(1) 进水中氮和磷营养物质缺乏: 当进水中氮和磷含量不足时,会使低营养型微生物如: 贝氏硫细菌、浮游分枝球衣菌等丝状菌过量繁殖, 出现丝状菌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是指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体积膨胀的现象。

污泥膨胀不仅会影响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增加处理成本,严重时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了解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污水处理厂至关重要。

污泥膨胀的原因主要包括有机物质的积累、微生物的生长、气体产生和污泥颗
粒的结构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有机物质在污泥中的积累是导致污泥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机物质的积累会导致污泥中微生物的过度生长,从而产生大量的胞外聚合物,使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增强,导致污泥膨胀。

其次,微生物的生长也是导致污泥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的生长会产生气体,使污泥体积膨胀。

此外,污泥颗粒的结构也会影响污泥的膨胀情况。

当污泥颗粒的结构不够紧密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膨胀。

针对污泥膨胀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来进行处理。

首先,可以通
过控制有机物质的输入量来减少有机物质在污泥中的积累,从而减少污泥膨胀的可能性。

其次,可以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来减少气体的产生,从而减少污泥的膨胀。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污泥颗粒的结构来减少污泥的膨胀。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结构改良剂来增强污泥颗粒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减少污泥的膨胀。

综上所述,污泥膨胀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处理。

只有加强对污泥膨胀问题的研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处理成本,保护环境。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污泥膨胀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底泥或沉淀污泥在储存、处理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体积膨胀的现象。

污泥膨胀会导致处理设施容积紧张,增加处理成本,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产生污泥膨胀的原因很多,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原因:1. 细菌活动:在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会降解有机物,并进一步产生沉淀污泥。

这些细菌在有限的环境中繁殖和生存,会分泌胞外聚合物,使沉淀污泥形成胶体、胶体凝胶等物质,从而引起污泥体积的膨胀。

2. 养殖业废物:农村和养殖业中产生的废物通常通过人工混合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这些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微生物残留物,这些物质不容易被污水处理系统降解,会引起污泥膨胀。

3. 某些化学药剂的添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常添加一些化学药剂用于改变水质、改变污泥特性等。

这些药剂的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污泥发生膨胀。

4. 污泥质量和成分:污泥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比例、含量对污泥膨胀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污泥稀释度过高、有机物含量较高、难于分解的成分较多等都会导致污泥膨胀。

二、解决方法:1. 加强淤泥预处理:在污水处理前加强淤泥预处理,采取适当的工艺对污泥进行脱水、浓缩等操作,尽量减少有机质的含量和体积。

可以采用篦渣机、离心机、带式压滤机等设备进行脱水和预处理操作,使污泥质量更稳定,减少污泥膨胀的发生。

2. 加强污泥处理工艺控制:控制好有氧和厌氧的处理时间,改善污泥颗粒度分布,减少胞外聚合物的分泌和沉积,减少胶体的形成。

同时,可以适当调整污泥pH值、曝气量、搅拌速度等条件,以减少污泥膨胀。

3. 减少有机质负荷: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减少有机负荷的负荷量是减少污泥膨胀的关键。

可以通过加强预处理、提高曝气效果、调整曝气和搅拌方式等方式来减少有机负荷。

4. 合理选择化学药剂: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投药,并根据实际情况适量使用,防止过量使用对污泥产生不利影响。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7大原因和5种控制方法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的关键技术是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好坏,它直接影响了出水水质,而污泥膨胀是恶化处理水质的重要原因。

其表观现象是活性污泥絮凝体的结构与正常絮凝体相比要松散一些,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不利于污泥底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吸收降解,并且影响后续工序的沉淀效果。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定义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区域沉降速度小;污泥松散,不密实,污泥指数较大;由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中,丝状菌总长度大于1×104m/g。

1.污泥膨胀的分类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类。

其中90%是由丝状菌引起的,只有10%左右是由非丝状菌引起的。

活性污泥系统中的生物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理想的絮凝体沉淀性能好,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絮体中存在的丝状菌有利于保护絮体已经形成的结构并能增加其强度。

但是在污泥膨胀诱因的诱发下,丝状菌在和菌胶团的竞争中占优,大量的丝状菌伸出絮凝体,破坏其稳定性。

可辨识的污泥膨胀絮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长丝状菌从絮体中伸出,此类丝状菌将各个絮体连接,形成丝状菌和絮体网;第二类具有更开放的结构,细菌沿丝状菌凝聚,形成细长的絮体。

2.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1)原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不足。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废)水的过程,就是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不断地吸收、利用水中污染物,在自身增殖的同时,将污染物加以降解的过程。

随反应的进行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保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并维持生物的动态平衡和活动。

若微生物的食物不足,会使低营养型微生物丝硫细菌、贝氏硫细菌过度繁殖,在与菌胶团细菌的竞争中占优。

(2)原水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物质含量高。

丝状菌与其它菌种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它对高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弱,较难吸收不溶性物质。

所以,当废水中含有较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时,有利于底物中丝状菌的繁殖。

此外,废水中含过多量的糖类碳水化合物时,诸如球衣菌属的丝状菌能直接将葡萄糖、乳糖等糖类物质作为能源加以吸收利用,同时分泌出高粘性物质覆盖在菌胶团细菌表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泥的水结合率。

污泥膨胀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在化学处理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膨胀是一个常常显现的问题。

当污泥膨胀时,它会防范离心和压榨的气力,从而影响处理的效果。

本文将分析污泥膨胀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污泥膨胀的原因物理原因污泥膨胀的紧要物理原因是污泥中介质的体积增大。

介质的形态和分散度影响浓缩及干化过程,多数情况下,这与污泥的成分有关。

对于某些污泥来说,由于有机物高含量,污泥中的水分无法完全逸出,导致介质颗粒体积增大,形成膨胀,降低了污泥的稳定性。

化学原因另一个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是污水化学成分,可能会导致不稳定性。

文献报道认为,氨氮、亚硝酸盐对污泥的微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污泥膨胀。

此外,对于铜、镍、铬等重金属离子,它们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微生物代谢。

而随着一些铜或铬的投加浓度的加添,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导致污泥膨胀。

工艺参数另一个导致污泥膨胀的因素是工艺参数,包括污泥混合时间、污泥沉降时间、污泥浓缩、压榨等参数。

例如,在化学物质投加时,假如化学物质的浓度和时间的投加量过多,可能会导致污泥失稳。

另外,浓缩速度过快或浓缩场中的水层不足也会导致污泥膨胀,从而削减水分的蒸发。

污泥膨胀的解决方法操作上的更改为了解决污泥膨胀的问题,在医疗处理过程中操作上的更改是不可避开的。

一些操作建议如下:•膨胀污泥样本对化学和生物处理的影响应当在处理前进行评估;•增量或削减添加药剂的浓度,漫长有效时期,这样可以让污泥更稳定;•确保药剂的投加时间和污泥的投加量在标准范围内,同时把处理时间掌控在短的时间内;•在混合的过程中避开使用高速混合器,可以削减极其微生物和污泥的猛烈混合,同时可以削减污泥的膨胀;•浓缩过程要缓慢进行,且需要掌控温度和湿度的值以使污泥稳定。

利用化学物质、生物群落掌控和改善为了缓解膨胀的问题,可以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更改微生物环境等方式来进行,实在如下:•对于氨氮和亚硝酸盐,可以利用氧化剂、还原剂等进行处理;•在重金属过量的情况下,可以添加螯合剂将金属离子和有助的污泥成分分别开;•对于乙酸、硫酸盐等,可以通过水位线高度等调整来掌控引起膨胀的因素;•在碰到膨胀问题时,可以尝试尝试通过更改缺氧时间或加添污泥浓缩时间等操作来改善水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中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是指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恶化,随二沉池出水流失。

发生污泥膨胀时,活性污泥SVI值(1g干污泥所占体积,mL/g)超过150时,预示着活性污泥即将或已经为膨胀状态,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污泥膨胀可以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大类。

前者是因为污泥中丝状菌过度繁殖,后者是因为菌胶团的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

两类污泥膨胀的各自成因分析
正常环境下,菌胶团的生长率远大于丝状菌,不会出现丝状菌过度繁殖的情况,但出现下列情况时,会引起丝状菌膨胀:
01 进水有机物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02 进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不足;
03 pH偏低;
04 曝气池溶解氧含量太低;
05 进水水质或水量波动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06 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因“腐化”产生较多的H₂S(超过2mg/L)时,导致丝状硫黄菌过度繁殖;
07 丝状菌大量繁殖适宜温度为25~30℃,故而夏季容易发生丝状膨胀。

而非丝状菌膨胀本质是由于菌胶团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原因有以下两条:
01 进水含有大量溶解性有机物,但缺乏足够的氮、磷等营养物,此时菌胶团表现为“吃坏了”,分泌大量多聚糖类代谢物(含大量亲水羟基,使活性污泥呈凝胶状,表现为黏性膨胀
02 进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菌落中毒,不能分泌足够的粘性物质,无法形成絮体,不能在二沉池分离或者浓缩,此时活性污泥表现为离散型膨胀。

曝气池污泥膨胀的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分为三类:临时控制、工艺运行控制、永久性控制。

临时控制法
该法主要用于临时原因(水量与水质波动等)造成的污泥膨胀,分为絮凝剂法和杀菌剂法。

絮凝剂法用于非丝状菌引起的膨胀,药剂投加量折合Al₂O₃为10mg/L左右。

杀菌剂法用于丝状菌引起的膨胀,常用的杀菌剂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白粉,加氯量为污泥干固体重的0.3%~0.6%,加药时要观察生物相并测定SVI 值,当SVI值在最大允许范围内时,应停止加药。

工艺运行控制法
该法用于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产生的污泥膨胀,具体为:
01 在曝气池进口加黏土、消石灰,提高污泥沉降性与密实性;
02 增加预曝气,使污水富氧;
03 加强曝气密度,避免局部厌氧;
04 补充氮、磷等营养物,保持混合液中碳氮磷营养物质平衡;
05 提高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避免二沉池厌氧;
06 pH过低时加碱调节;
07 使用在线水质分析仪表,发挥预处理系统的作用,保证曝气池污泥负荷稳定。

永久性控制法
该法是指在污水处理装置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在曝气池前设置生物选择器,具体为:
好氧选择器
让菌胶团细菌抢先形成优势菌落。

在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之前进行再生性曝气,减少回流污泥中高黏物含量,使其中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段,提高菌胶团细菌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和与丝状菌竞争的能力;
缺氧选择器
在选择器内投加硝酸盐。

大部分菌胶团细菌能利用硝酸盐中化合态氧,而丝状菌(球衣菌)不能;
厌氧选择器
大部分丝状菌(球衣菌)都是好氧的,而菌胶团细菌有一大部分为兼性菌,可以在厌氧状态下进行短时厌氧代谢。

但由于厌氧选择器可能会导致丝硫菌增殖,故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过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