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及赏析(转录)

合集下载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6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6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座比一座更高大 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解读点拨
“任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因诗人不切实际并“顽固”地不肯接受现实,故称之“任 性”。诗人自认单纯,天真,因此把自己比喻成无邪的“孩 子” 诗人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希望 用彩色蜡笔在幻想的世界里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生蓝 图,画下“笨拙的自由”、“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 有痛苦 的爱情”。然而,诗人最终不得不离开幻想回到现实。但诗 人 没有就此停止对幻想的追求。诗的最后一节再次点明,“我” 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将仍然执着地追 求 幻想。
作者为什么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作品分析
结构分析: 全诗由九个小节构成,其中三次提到“任性”: “也许/我只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在诗中这三个“任性”,支撑起了整首诗的框架。
作品分析
诗歌中描述的童话世界逐层展开: 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没有痛苦的爱情、 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பைடு நூலகம்、 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 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的恋人 ……
作品分析
诗歌高潮: 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 → 但仍执着追寻“蝴蝶”般美丽的童话世界→ “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作品分析
艺术特点分析 1、动词选用恰当: “希望”、“想”、“画下”等,简单但准确 2、色彩描绘唯美: “彩色蜡笔”、“白纸”、“ 天空淡绿的夜晚和苹 果” ……都带有或隐或显的色彩。 3、意象描写丰富: “没有领到蜡笔”,指“我”的理想蓝图并没有得到 社会 的认同,因而,“我”在绝望中“只有撕掉那一张张 心爱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解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解析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没我有是得一到一个个孩彩子色的时刻 我我只一我只的有个任有手撕被性我指碎和那幻创一想痛张妈张妈宠心坏爱的的孩白纸子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 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我想画下早一晨片天空 一画片下属露于水 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所画一能下个看所淡见有的最绿微年的笑轻夜的晚和苹果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3、意象描写丰富: “没有领到蜡笔”,指“我”的理想蓝图并没有得到 社会 的认同,因而,“我”在绝望中“只有撕掉那一张张 心爱
谢谢观赏
在诗中这三个“任性”,支撑起了整首诗的 框架。
结构分析: 诗歌中描述的童话世界逐层展开:
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没有痛苦的爱情、 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河、 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 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的恋人
诗歌高潮:
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彩色的时刻 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 但仍执着追寻“蝴蝶”般 美丽的童话世界 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主题感悟:
诗人想自由任性地追求纯洁美丽、充满梦幻的理想,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他“没有领到蜡笔”, 但诗人并没有向这个世界妥协,他忧伤而执著, 宁愿粉碎,也要美丽如蝴蝶,消失在蓝色的天空。
艺术特点分析
1、动词选用恰当: “希望”、“想”、“画下”等,简单但准确
2、色彩描绘唯美: “彩色蜡笔”、“白纸”、“ 天空淡绿的夜晚和苹 果” ……都带有或隐或显的色彩。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为一个年轻孩子,我常常被人戏称为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承认,我有时会有点任性,但我相信这也是年轻时的一种天性。

在我看来,任性的定义是追求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时不太顾及他人的感受。

作为一个任性的孩子,我经常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我不愿意随波逐流,宁愿走在别人的前面,寻找与众不同的方式。

当别人告诉我这样做是错的时候,我会挑战他们,认为只有我才是对的。

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我享受这种独特的感觉。

同时,任性的孩子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有时会丧失耐心。

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一件事情时,我会感到焦虑和烦躁。

这时,我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得容易发脾气。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改进我的耐心。

但是,作为一个任性的孩子,这确实是一个挑战。

尽管我有时会任性和缺乏耐心,但我也有很多积极的特点。

第一,我充满好奇心,并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我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和探索未知领域。

这使我能够与众不同地思考,为自己找到新的机会和挑战。

其次,我拥有坚强而独立的性格。

这意味着,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我都能坚持并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之奋斗。

这种自信和独立性的性格也是我任性的一部分,因为我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扰或影响。

最后,作为一个任性的孩子,我也能够享受生活和快乐。

我相信人生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

因此,我不会过于拘束自己,而是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我会尽力做到最好,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快乐和满足。

总而言之,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虽然我有时会被冠以“头脑发热”或“不成熟”的标签,但我相信这也是我年轻时候的一种表现。

通过自我反省和改进,我会不断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成为一个更加理性和成熟的人。

作为一个任性的孩子,我也能够保持我的好奇心,坚韧和独立性,享受生活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变得更加成熟,但仍保持着任性的本质。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阅读答案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阅读答案

(三)
1.“任性”的意思是追求自由,追求纯真
他的任性主要表现在希望自己无时无刻像
蜡笔那么美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即希
望自己能在幻想的世界里做自己想做的事。

2.窗子,就是能够透过光,起到让光照入房
间的作用。

在大地上画上能透过光的窗,即
让习惯黑暗的人习惯光明的意思。

表达了希望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美好愿望。

3.体现了顾城的审美理想——追求一个纯净、和谐,没有矛盾,使人心情愉快的另一世界,孩童时的遭遇,使顾城理想的梦破灭了,但他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希望在他的另一世界中
重新实现。

(4)自由发挥
例如:
(1)我想画,画一颗树苗,给它浇水施肥,让它越长越高,长成参天的大树,最后能冲
破云霄。

这样,我就可以爬上它,去到天上,摸一摸云朵是不是像棉花糖?看一看云巅
之上是不是有神仙宫殿?
(2)我想画,画一个七彩的热气球,我可
以乘着它,去到童话王国,给灰姑娘送圣诞礼物;和狮子王一起探险,帮助可怜的丑小鸭,与七个小矮人捉迷藏……。

论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论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意象与情感10涉外2班崔晓燕13号初读顾城的作品就是《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读完之后我颇有感想。

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有一种很纯很唯美的向往,一种让人不忍去打破的期盼,尽管很虚幻,很不现实。

他的笔触很是细腻,让人感觉就好象真的出自一个孩童之手,充满了稚气。

在这首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意象。

纵观全诗,每一节都有意象。

但是不难看出,正是因为他用了很多,所以在他的诗里没有一个特定意象。

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河、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所有这些意象在一支虚构的画笔下涌动着,而且都代表着美好的存在,可见在诗人的内心有一片澄净的乐土,装载着一切美好的向往。

诗人还为自己构想了一个理想恋人的幻象: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四周环绕着爱她却又得不到她的许多男人。

在了解到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后,我知道他正处于一段情感中。

我所不能理解的也正是这里,既然他已经有了一个实在的灵魂,但为什么又寻找另一个女人的幻象呢?整首诗中给人感觉似乎就是充满了虚幻,有一种唯美却始终不能成为现实。

在顾城笔下,羽毛和树叶是属于天空的。

羽毛脱离了翅膀,不能再飞翔,没关系;树叶从树枝陨落,不能再呼吸,没关系——它们还拥有天空,天空是它们表演的舞台;夜晚是淡绿的,像苹果,温馨又和谐;有露水能看见的微笑,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

这就仿佛清晨的阳光,微弱慵倦,没有力气,但她悄悄拉开窗帘的一角,打在你半边的脸颊上,给你最初的温暖,深刻至心底……“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从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

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这是诗中的一节。

在这一节中,顾城选取树熊这一意象作为自己的自画像。

这是诗人的一段幻想,但在我了解到世人的生平经历后,我却不得不承认他对自身命运的惊人的预兆力——十年以后,他真的进入树熊出没的澳洲,居住在维多利亚国家新西兰的丛林旁,并且最终在那片丛林里长眠和安息。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谢谢想——追求 一个纯净、和谐,没有矛盾,使人心情愉快的另 一世界,孩童时的遭遇,使顾城理想的梦破灭了 ,但他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希望在他的另一世 界中重新实现。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个孩子的 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希望用彩色蜡笔 在幻想的世界里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生蓝 图,画下“笨拙的自由”、“永远不会流泪的眼 睛”、“没有痛苦的爱情”。然而,这幻想的美 好蓝图在现实世界中能否实现吗?诗人离开幻想 回到现实。“没有领到蜡笔”,指“我”的理想 蓝图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因而,“我”在绝 望中“只有撕掉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篇一: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教案张清河执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了解顾城诗歌风格。

(二)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折射出的诗人的情感态度,进而理解诗人与诗歌的关系。

2、掌握顾城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分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任性”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1、“任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顾城诗歌艺术特点分析。

教学设计: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完成以下步骤:1、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以及经历、思想、艺术风格,以知人论世。

2、借助意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童话意境。

3、增强学生的心智,抵御不健康心理的侵蚀。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导语】十年文革,酿成一场文化的灾难。

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一个盲目个人崇拜的年代里,在那个手举红宝书、跳着忠字舞、看着样板戏的时代里,中国新兴的一批年青而叛逆的“朦胧诗人”茁壮成长。

无数青年人随身都带着一个小本子,抄录并背诵着他们最新流传的诗句——虽然很多人说“读不懂”,但是并不妨碍人们追捧。

那时所有的报纸副刊都有诗歌版面或着栏目,那时广播节目里播放的是诗朗诵,那时青年人聚会表演节目你可以读一首新诗。

著名的诗人开见面会或签名售书,市民会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甚至有人不断高呼诗人的名字,他们喊道:“诗人万岁”!朦胧诗人成为当时社会上耀眼的明星。

这些诗人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代表人物有民间歌者海子、孤独的思想者北岛、温情诗人舒婷、童话诗人顾城等。

我们这节课就来给大家介绍顾城这位诗人的这首代表作——《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一、写作背景:朦胧诗简介“朦胧诗”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一个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迥异于传统规范的美学原则和艺术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及赏析
1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2
赏析一: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顾城的审美理想——追求一个纯净、和谐,没有矛盾,使人心情愉快的另一世界,孩童时的遭遇,使顾城理想的梦破灭了,但他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希望在他的另一世界中重新实现。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希望用彩色蜡笔在幻想的世界里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生蓝图,画下‚笨拙的自由‛、‚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

然而,这幻想的美好蓝图在现实世界中能否实
现吗?诗人离开幻想回到现实。

‚没
有领到蜡笔‛,指‚我‛的理想蓝图
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因而,‚我‛
在绝望中‚只有撕掉那一张张心爱的
白纸‛。

‚白纸‛指‚自我‛、生命或
没有写出的诗。

但诗人是否从此就停
止对幻想的追求了呢?不。

诗的最后
一节再次点明,‚我‛是‚一个被幻
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将仍然
执着地追求幻想。

顾城在孩童时代曾有过种种与
大自然身心交融的机会,他在大自然
中发现了一具自由境界,在这自由境
界,他可以暂且忘却现实中的
种种忧伤和烦恼。

这自由境界
就成了他执着地追求的幻想世
界。

由于诗人同大自然有这种
特殊关系,因而大自然也就被
同化在诗人的心理结构中,他
的诗因此而具有了浓郁的理想
主义色彩。

3
赏析二:
理想、现实:永恒的矛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读后
鹤莲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用以下的文字填满了印着这首诗的书页的空白处:
‚一个任性的孩子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画面,如果谁能不为之心动,那么他真的不该拥有读诗的权利。

‚一个任性的孩子,被幻想宠坏了,但他却没有为自己幻想太多,他的幻想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不是个人中心的。

因为‘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很多很多/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以世界为家,
以自由为生活,以理想为现实,以梦
为诗。

这个任性的孩子与他所画下的
那么多美好的事物一样美丽,并且可
爱。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它制造
了幻想,却是为了将它撕破。

它给了
这个孩子那么多美丽的梦,却不让他
拥有‘一个彩色的时刻’来实现这些
梦。

孩子脆弱的心灵呀,又怎能禁得
住这样的摆弄?他太小了,他无法采
取其他的报复行为,他只有撕裂自
己,他只能以自己梦的逃亡作为对现
实的微弱的反抗。

‚可是现实毕竟仍是现实,
孩子毕竟仍然任性。

这一对永
恒的矛盾呀,为什么却成为市
井间的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了
理论家笔下犀利的言词?记得
古人有这么一句话:‘一国皆不
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


这也许是我能给予这位任性的
孩子的一句赞美吧,尽管微不
足道。


现在我只想加一句:只有
当你真正理解了一个人,你才
能读懂他的诗,理解他的行为。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