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管理思想史——西方管理

管理思想史——西方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课笔记(管理思想史——西方管理)导言1.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学是以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而管理思想史则又是以管理学作为研究对象。

那么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或者说,都包括什么。

1.1 管理实践。

就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实际管理活动。

1.2 人类在其管理活动中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有关有效管理的各种观念、主张和知识。

1.3 社会历史背景与管理思想的关系,也就是环境力量对管理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4 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

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所以,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也是管理思想的研究对象之一。

2.管理思想史学科的学科位置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管理思想史则更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我们对管理思想史的看法应该分为两个层面来看:一是管理思想史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它在最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逐渐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各种精彩的管理见解和管理实践也应运而生,管理思想史在社会坐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科位置亦是指日可待之事;二是作为一门比较新的分支学科门类,其发展里程还不足四十年的光景,有关管理思想史的著作与管理学的著作相比,甚是匮乏,所以其开垦和发展过程还尚需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3.管理思想史的分期3.1 早期的管理思想阶段此阶段起始于18世纪中叶以前,这一阶段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人们也习惯称之为前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3.2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此阶段位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跨度约为170年。

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问世宣告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创立。

3.3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此阶段跨度约为20年的。

其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等,其研究内容涉及人际关系学说、个体与团体行为研究、需求与激励理论等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丰富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管 理 思 想 史

管  理  思  想  史

管理思想史---学习收获数学科学学院数学1202班王小雪20120921118管理思想史我们学习了管理思想史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行为学派);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当代管理理论新发展。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当然还要感谢老师带领我们学习。

一、中外早期管理思想1、中国早期管理思想:国家管理思想:《周礼》;经济管理思想:《货殖列传》《盐铁论》;军事管理思想:《孙子兵法》;儒家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传统管理思想:(1)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2)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3)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4)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5)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7)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

(8)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9)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其中,由于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其管理思想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影响众所周知,就不再提及。

2、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3)马萨诸塞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4)欧文的人事管理(5)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6)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7)哈尔西的奖金方案管理学上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管理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为代表。

泰勒为主的对生产作业活动进行效率研究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经营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我虽欣赏的是法约尔。

法约尔:1860年毕业于法国国立矿业学院,同年进入康门塔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全面讲述中外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客观介绍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及在管理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包括: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激励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综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当代管理思想与实践、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管理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许多内容是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环境和一切现代化手段(如信函、电话答疑、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电子信箱、IP课件等)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学能力三、学习《管理思想史》给我们的启示(一)“道法自然”与把握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1.把握当代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2.根据环境的变化优化管理思想。

3.根据环境的变化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

(二)“以人为本”与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1.感化管理。

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2.主人化管理。

主人化管理就是使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参与民主管理决策;3.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指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咯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4.贤人管理。

贤人管理就是要发现和重用大批有德有能力的人才,让他们在管理发挥突出作用;5.文化管理。

它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三)“天道地德”与坚持法治与德治的结合管子提出,天道产生权,权产生法,以法治国;地德产生义,义产生礼,以德治人。

在现代管理中,“德”与“法”同样是两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现代管理不仅需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和法规来实现有效的控制,而且还需要思想工作和人文关怀,做到“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

四川自考管理思想史总结

四川自考管理思想史总结

第一章绪论1、简述管理的概念:广义的管理哈罗德。

孔茨为代表,《管理学》,是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狭义的管理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管理思想史是一门研究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三个基本的研究视角:(1)时间系列的视角(2)研究领域系列的视角(3)研究方法系列的视角。

概括为:将各种管理思想放入相应的时间系列、研究领域系列和研究方法系列中,以理清各种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揭示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促进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原因:(1)文化的经济内容:反映不同资源的关系(2)文化的社会内容:反映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3)文化的政治内容:反映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5.简述新教伦理准则①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②乐于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③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意志;④超过基本需求的消费是浪费,是有罪的。

6.简述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2)关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3)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4)关于劳动分工问题7.新世纪对管理学的挑战:1.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人才为宝贵资源,竞争体现在科技实力和人才的竞争。

2.信息爆炸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信息总量速度迅速增长和更新,一方面充足的信息供人们使用,另一方面,人们难以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经济全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市场导向、国际贸易联盟,资源、劳动力、市场国际范围内配置,应对机遇和挑战。

管理思想史知识点

管理思想史知识点

管理思想史知识点管理思想史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了管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管理思想史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展开讨论,探究其内涵和应用。

1. 泰勒主义泰勒主义是管理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也是现代工业化的象征。

泰勒主义始于美国工业革命时期,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

泰勒通过对一家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研究,并制定出一套科学化的工业生产方法。

他认为,通过规范化的生产工序,可以减少浪费和失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泰勒主义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并创造了一种新的管理体系,即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工序、工具、设备等方面的科学化管理,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这种管理方式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2. 韦伯理论韦伯理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另一重要里程碑,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韦伯通过研究现代企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哲学,即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是指一种以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职权分明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它强调组织结构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及对人员聘用和任用的专业化。

这种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稳定性和规范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3.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它是由爱尔顿·梅奥提出的。

霍桑实验是一个关于工作效率和个人行为的实验,旨在探索工作环境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员工在一个具有良好工作环境的公司里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这一发现在管理学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视为管理学中人性化管理方面的开端。

4. 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它是由马斯洛、麦格雷戈等学者提出的。

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者应该重视员工的心理和情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管理思想史:从管理演化到现代管理管理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主要指人类在组织和协调的过程中,将各种资源整合,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管理理念也随之发展演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管理思想史,探讨管理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从管理演化到现代管理。

一、管理的起源管理起源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组织形式的时候。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还未有组织形式,大家都是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各自为政。

公元前3000年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定居的生活,家庭作为最小的组织单位得到了发展,大家在建立家庭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些管理知识和经验。

公元前2000年左右,随着工厂经济制度和商业经济制度的出现,管理理念开始有了显著的提升。

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也开始慢慢形成。

二、管理思想的演变1、管理的起始阶段在管理的起始阶段,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战争经济和宗教等领域。

国家的存亡是当时管理的最大课题,因此,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

战争经济的实行,国家在资源、财政、人力等方面开始对企业进行规划管理,这些都是管理理论的初步形成。

2、管理的经验阶段在经验阶段,管理主要是以经验数据、个人经验为基础,管理方法也多是靠自己摸索、寻找有效方法。

例如,杜威在19世纪早期,他提出教育学中的经验主义的观点,摒弃了学习传统知识的方法,提出了注意的重要性。

同时,也建立了关于学习的经验性观点和领导方法。

3、管理的科学阶段管理的科学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

福特和泰罗展现了他们的技术管理之道,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生产管理,提高效率。

泰罗一般持续时间比福特更久远,但福特的方法远比泰罗更有效和影响深远。

此外,制造商如保罗·乔尔格通过流程管理方法的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人力资源中的霍罗维茨建立了有关人力管理的理论模型,这些都是科学管理的代表。

4、事业家阶段事业家阶段是指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经验和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管理水平,逐渐从实践的角度和经验中总结出一部分管理原则。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简介管理思想是指人们对组织管理和经营活动的思考、理论和观点的总称。

自古以来,管理思想就存在于人们的实践和探索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

本文将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并探讨其中的经典思想和重要发展。

古代管理思想古代的管理思想以军事和政治管理为主要内容。

例如,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孙子的《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许多管理和指挥军队的重要原则,如勇猛精锐、军民合一等。

同时,古代的政治治理也具有一定的管理思想,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注重君臣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路。

工业革命以前的管理思想到了工业革命前的时代,管理思想逐渐从军事和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和组织管理领域。

亚当·斯密是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概念,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管理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19世纪,管理思想开始逐渐系统化。

弗雷德里克·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原则,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改善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他的生产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现代制造业管理的典范。

管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兴起。

哈佛商学院的埃尔顿·梅约提出了行政管理理论,他主张管理者应该注重组织的人力资源,强调组织的人文关怀。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对管理思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思想对工人运动和组织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理论和思想。

例如,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德鲁克的管理学说、奥迪斯基的管理过程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也为实践中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现代管理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管理思想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管理思想史要点提纲

管理思想史要点提纲

管理思想史要点提纲管理思想史要点提纲古希腊的管理思想:荷马时代的都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其时国家还没有产生,氏族部落采取的是“一长两会制”。

一长即军事首领,两会即长老会和民众会。

苏格拉底用“问答法”。

也叫“精神接生术”。

苏格拉底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

认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技术与私人事务的管理技术,应该是可以相互通用的。

苏格拉底忽视了管理的特殊性。

色诺芬写了《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

也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

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1)首先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

2)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

3)首先认识到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

4)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

柏拉图著作甚丰,其中最主要的是《理想国》。

主要通过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分工,来体现其独特的管理思想。

把人分为3等:第一等人,是治国贤哲;第二等人,是卫国武士;第三等人,是民间艺人。

认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而人的本性,即灵魂,是由3个部分构成:理性、意志和欲望。

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

他所确定的管理者的关系是天赋。

亚里士多德的第二个贡献是发展了色诺芬“家庭管理”的思想。

对于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揭示。

这一思想实质上揭示了管理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即“目的—(物质+管理)—新的目的”的过程。

古罗马的管理思想集中体现:1)古罗马首先意识到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2)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罗马人具有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

3)罗马人在长期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以及以分工和权力层次为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能力。

基督教管理思想1)制定法令;2)建立等级制度;3)分级管理,各司其责。

罗马天主教管理制度1)层次分明的组织结构;2)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运用“幕僚职能”。

阿奎那的管理思想:被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阿奎那被中世纪奉为“神学之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早期管理思想•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名家管理思想•中世纪管理思想第一节、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一、古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埃及人懂得了分权并且是最早的“管理幅度”的实践者。

•《汉漠拉比法典》的编制表明古巴比伦人意识到了——法律方法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古希腊人思想•氏族部落采取的是“一长两会”制。

•(一)苏格拉底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

•(二)色诺芬-《家庭管理》•1、首先提出了管理的研究对象•2、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的判别标准问题。

•3、首先认识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

(三)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第一等:治国贤哲•第二等:卫国的武士•第三等:民间艺工,商人、农民等组成•柏拉图建立了“亚加德米”-大学的雏形。

•人的灵魂•理性•意志•欲望三、古罗马人和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一)古罗马的管理思想•1、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2、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具有了集权、分权的经验。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在第一次服役时,古罗马的士兵要在庄严的仪式中宣誓,保证永不背离规范,服从上级指挥的命令,为皇帝和帝国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宗教信仰和荣誉感的双重影响使罗马军队遵守规范。

队伍金光闪闪的金鹰徽是他们最愿意为之献身的目标;在危险的时刻抛弃神圣的金鹰徽既是邪恶的又是可鄙的。

某种更有实质内容的敬畏和希望加强了这种力量来源于想象的动机,在指定的服役期满之后享有固定的军饷、不定期的赏赐以及一定的酬报等减轻了军队生活的困苦程度;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当然,另一方面,由于懦怯或不服从命令而企图逃避最严厉的处罚,那也是办不到的。

军团百人队队长有权用拳打作惩罚,司令官则有权处决死刑。

古罗马军队的一句最固定不变的格言是,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在西方,这种管理方法终于总结为一句格言:“胡萝卜加大棒”。

拿破仑说得更形象:“我有时像狮子,有时象绵羊。

我的全部成功秘密在于:我知道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是后者。

”在东方,则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视卒如爱子,可与之俱死”等等说法。

又说:“将使士卒赴汤蹈火而不违者,是威使然也。

”“爱设于先,威严在后,不可反是也。

”孙子兵法总结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为必取。

”总之是一句话:“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思考题]•1.在现代管理中,这些说法是否还有意义?该不该使用这些手段?譬如大棒、胡萝卜、施恩、威慑等等。

•2.这些管理思想符合现代管理理论中何种理论的内容?它有何优缺点?(二)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旧约全书》-出埃及记•1、制定法令,昭示民众。

•2、建立等级制度,委任管理人员•3、分级管理、各司其责第二节、中国古代名家的管理思想(一)(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法墨兵商等诸子百家•一、法家学派。

•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核心管理思想:君主专制,重农抑商,招纳贤才,以奖惩的强制手段来求得公平。

(一)商鞅•公元前361年,商鞅变法,“渭水尽赤”,•十个年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秦法未败”、“兵强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1、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2、以法治者强,以政治者弱•黑头法律、红头文件、白头批示和口头指示。

•古人提倡“民以法与吏相据,下以法与上从事”•热炉法则(hot stove principle)热炉法则(hot stove principle)•1.火炉是烧红着摆在那里,任何人都知道不能触碰。

•2如果有人敢去触碰,那么,必然被烫伤。

•3、烫伤在时间上是即时的•4、烫伤在对象上是普遍的。

•(二)韩非子和管仲的管理思想•圣人治吏不治民•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二、墨家的管理思想•墨子的管理思想•(一)“兼相爱,交相利”•比较:施比受更有福•(二)尚贤使能•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令君至尊;•人才考评——“和志功而观”•比较“数字与价值观”二、墨家的管理思想•(三)尚同控制•(四)开源节用三、兵家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与管理•(一)“全胜”与决策管理•(二)“令文齐武”“造势治众”的管理手段•(三)“五德并举”的领导者修养•(四)“知己知彼”与信息管理•(五)“因变制宜”与动态管理•范蠡•(一)“天下之中,可以致富”:经营地点的选择•(二)“待乏”的经营原则•(三)“务完物”,“富好行其德”,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案例:KFC的跟进选址策略•肯德基对快餐店选址是非常重视的,选址决策一般是两级审批制,通过两个委员会的同意,一•管什么?“治人”;谁来管?“劳心者治人”;怎样管?“和为贵”。

•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第三节、中国古代名家的管理思想(二)•一、儒家的管理思想•(一)概述•1、儒家管理思想的人性论基础•2、儒家思想论管理的目标-和为贵•3、儒家思想论管理的手段-德礼之制儒家思想论管理的目标-和为贵•中庸之道:“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是兼顾•很多事情都是两难-孟子“鱼和熊掌”(二)孔子的管理思想(三)孟子的管理思想•1、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论•2、权变思想•“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是兼顾•很多事情都是两难-孟子“鱼和熊掌”•中庸就是合理,中庸之道,便是“两难中,兼顾相关的变数,求得合理的决策。

•3、修身平天下《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有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致至,致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一)道家管理思想概要•1、“守柔”的管理特色•2、“无为”的管理思想•3、辩证的管理谋略•4、少私寡欲的领导品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之。

•以柔克刚,以柔化刚,柔不是弱,是收,是含。

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

这势需要你造。

需无为,而无不为。

•“建德若偷,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中国人善变,方与圆)•2、无为(无为而治)是管理上的一个至高境界。

无为无不为•德鲁克:管理人员应当由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二)以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中心•西方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生活第四节、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一、世俗的管理思想•(一)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公、伯、子、男和骑士。

•(二)城市的兴起和贸易对管理思想的影响•1、城市:手工业和农业分离•2、行会: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等级制度“行东-帮工-学徒”•质量管理•最早的垄断组织•3、商业:出现了银行,1346年成立了欧洲第一个银行。

“银行”-意大利文banca,原意“板凳”。

产生现代会计学二、神学的管理思想•阿奎那的管理思想:《神学大全》•“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证明上帝的存在(五种证明)•论述了“信、望、爱”三种神学美德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一)文艺复兴对古典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导致产生了三大伦理(市场伦理、个人自由伦理、新教伦理)成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来源。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二)马基雅维利:《君王论》•1、物质利益决定论(人性本恶论)•2、认识到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3、论述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康德-”在行动中,要把不管是你自身的还是任何其他人都永远当作目的,永远不能只当做手段。

•(三)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岛的既有益而有趣的全书》•1、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2、乌托邦岛已十分注意生产的布局和生产组织•3、民主方式治理国家•4、社会按照统一原则管理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第一节、科学管理的产生背景一、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科学管理的思想准备。

资本主义精神来源的三大伦理:(一)新教伦理(二)个人自由伦理(三)市场伦理(一)、新教伦理:德国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天职”天职-calling(职业、神召),包含的是宗教的概念:因信称义。

加尔文-“选民”,“弃民”新教认为-荣神益人,因信称义,提倡积极的人生观等。

(二)、个人自由伦理人的个性的解放,是资本主义精神的首要条件约翰.洛克-《政府论》1、提出分权学说,即立法权、行政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2、国家保护人们拥有财产权(三)、市场伦理市场是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环境。

人们是怎样认识市场并发现市场的魔力呢?亚当.斯密-只有市场与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这只“看不见得手”能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的效能。

每个人和国家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使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

二、资产阶级革命为社会变迁作准备英国:1688年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法国:1789攻占巴士底狱美国: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伏尔泰: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原则,第一次提出权利制衡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卢梭:《社会契约论》三、科学管理实践上的准备(一)科学管理实践准备1、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与工厂制度的产生工业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解放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是工厂制度的建立,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微观基础。

2、工厂制度对管理提出了客观要求大企业的建立,老板和工人之间矛盾尖锐。

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欧文的管理实践四、科学管理理论准备(一)、亚当.斯密1、分工问题(1)分工可以使技术熟练程度很快的提高。

(2)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节约时间。

(3)促使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

(学习和经验曲线)2、经济人的观点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

“请给我所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二)、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对管理思想的贡献:1、在资本和管理技术的关系上提出了所谓的“工资规律”。

2、提出了关于经济人方面的群氓假设(1)社会由一群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2)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

(3)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的合乎逻辑思考和行动。

第二节、泰勒与科学管理一、泰勒和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美国人,1856年出生于宾西法尼亚,工人出身,其研究侧重于车间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