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五单元四尊生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教学设计(1课时3页)

《尊生》教学设计广西陆川县中学黎俊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能理解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庄子的尊生思想。
2、过程与方法:本课时着重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学生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庄子的尊生思想。
3、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生命获得应有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庄子的尊生思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也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而不应当成为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不应当用自己的私利标准去要求别人,要懂得尊重他人。
二、知识疏理第1则: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古今异义,虽然这样)夫天下至重也(形作名,贵重的东西)故天下大器也(古今异义,最珍贵的器物)冬日衣皮毛(名作动,穿;古今异义,用带毛兽皮做的衣服)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收获敛藏)逍遥于天地之间(状语后置)吾何以天下为哉(宾语前置)事之以皮帛而不受(名作动,侍奉;状语后置)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使动,使……被杀;被动句)杖策而去之(名意动,以……为杖)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古今异义,国都;状语后置)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使动,使……受伤害,使……劳累)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定语后置)见利轻亡其身(“忘”)第2则:至于曲辕(古今异义,到)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方”)匠伯不顾(古今异义,不看)是不材之木也(名作动,成材)女将恶乎比予哉(“汝”)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楂”)实熟则剥(“扑”)小枝泄(“抴”)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被动句)且得有此大也邪(形作名,大用;“耶”)而几死之散人(“尔”)三、哲意探究1、朗读第1则,思考: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为什么被让天下而不受?(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原句来回答)明确:①子州支父:“夫天下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天下纵使贵重之极,可是因为天下王位而损害本性,子州支父却说什么也不干,又何况其他事物呢?正如成玄英《庄子疏》所说:“夫位登九五,威跨万乘,人伦尊重,莫甚于此,尚不以斯荣贵损害生涯,况乎他外事物,何能介意也!”②子州支伯:“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四尊生教案3Word版含解析

《尊生》——一首敬畏生命的赞歌说教材《尊生》是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庄子〉选读》中的一篇 , 旨在说明庄子尊敬珍惜生命的一种思想。
文章共前后两段选文 , 选文 1 经过尧舜让天下和大王亶父迁都的寓言故事, 表达出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想;尔后一则选文经过匠人和栎树的故事表现了一种不把生命堕落为工具的思想, 这是对第一则选文的增补和深入 , 生命只有挣脱了工具性 , 才能更好的持续 , 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保护。
讲课标1.借助资料 , 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2. 丰富文化累积 , 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3. 用历史目光和现代看法审察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 , 并赐予适合的评论。
说学情高二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文言阅读能力 , 能够联合课下说明、课后链接 , 利用工具书 , 大概读懂课文。
必修教材中学习了《逍遥游》, 学生对庄子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有所认识。
但因文本的难度大, 诸子思想比较难懂, 走进文本进行品读和文化研究还有难度。
教课目的1.累积实词“害”、“易”、“逍遥”的意思 , 虚词“也”的成效。
2.理解尊生的思想。
(要点)3.思辩儒道尊生和儒家“杀身成仁”的看法的异同。
(难点)说教法学法:教法作为经典名篇 , 本文拟从“文言”(字词句知识)“文章”(文章脉络)“文化”(“尊生”思想)三个角度下手, 使用讲解法、启迪法、点评法睁开教课。
此中 , 要点运用构造式教课法 , 对课文进行分析、综合 , 领悟它的思想感情。
学法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 和选修课程的特色 , 本课的学法主假如自主合作、沟通谈论的学习方式。
别的 , 依据讲堂生成 , 语文课的一些惯例学习方法 , 比方以写促读法 , 经典朗读法等也会用到。
说教课过程导入:庄子说“道” , 生动鲜活 , 充满感情 , 有板有眼。
本课一部分选自“让王” , 意思是禅让王位。
(设计企图:从庄子的说理风格下手, 直接如题解文。
)一、初步感知课文1.检查预习 , 读选文中亶父的段落。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5单元 4 尊生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四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女将恶乎比予哉C.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D.实熟则剥,剥则辱【答案】C(A.“旁”通“方”。
B.“女”通“汝”。
D.“剥”通“扑”)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冬日衣.皮毛B.是不材.之木也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D.因杖.策而去之【答案】D(D.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
其余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古今一致的一项是()A.秋收敛..也..,身足以休食B.故天下大器C.匠伯不顾..D.余立于宇宙..之中【答案】D(A.古义:收获敛藏;今义:减轻放纵的程度。
B.古义:最珍贵的器物;今义: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
C.古义:不转头看;今义:不考虑,不顾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B.而不以.害其生不以.所用养害所养C.犹之.可也勿言之.矣D.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答案】B(A.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
B.均为介词,因为。
C.语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社树”。
D.介词,被/介词,跟)5.下列对课文“大王亶父居邠”一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亶父视百姓的生命高于一切,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大尊重,因此他也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B.这则故事实则告诉人们,生命是最可贵的,天下固然“至重”,但也不能以此害生。
C.选文从更深层上体现了道家出世无为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思想,我们要坚决摒弃。
D.选文恰当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使内容更明确,说理也更具说服力。
【答案】C(“坚决摒弃”不当,应为“辩证扬弃”)二、课内阅读阅读“匠石之齐”至“又恶知散木”,完成6~9题。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大蔽.数千牛蔽:遮蔽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遂:于是C.实熟则剥,剥则辱.辱:挫伤D.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几:将近【答案】B(遂:终,竟)7.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为舟则.沈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B.其.高临山择其.善者而从之一C.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答案】B(B.代词,它/代词,其中的。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四尊生教案6Word版含解析

《尊生》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能理解文中特别的文言句式。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商讨庄子的尊生思想。
2、过程与方法:本课时侧重经过学生的自主合作研究的方法来解决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 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商讨庄子的尊生思想。
3、感情与价值:培育学生尊再生命的健康的心理,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 让生命获取应有的价值。
教课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庄子的尊生思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也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同等相待 , 和平共处的 , 而不该该成为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 更不该该用自己的私利标准去要求他人 , 要懂得尊敬他人。
二、知识疏理第 1则:固然 , 我适有幽忧之病(古今异义, 固然这样)夫天下至重也(形作名, 名贵的东西)故天下大器也(古今异义, 最宝贵的器物)冬日衣皮毛(名作动 , 穿;古今异义 , 用带毛兽皮做的衣服)秋收敛 , 身足以休食(收获敛藏)逍遥于天地之间(状语后置)吾何以天下为哉(宾语前置)事之以皮帛而不受(名作动, 服侍;状语后置)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使动, 使被杀;被动句)杖策而去之(名意动 , 以为杖)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古今异义, 国都;状语后置)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 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使动 , 使受伤害 , 使劳苦)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定语后置)见利轻亡其身(“忘”)第 2则:至于曲辕(古今异义 , 到)其能够为舟者旁十数(“方”)匠伯不管(古今异义 , 不看)是不材之木也(名作动 , 成材)女将恶乎比予哉(“汝”)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楂”)实熟则剥(“扑”)小枝泄(“抴”)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被动句)且得有此大也邪(形作名 , 大用;“耶”)而几死之散人(“尔”)三、哲意研究1、朗诵第 1 则, 思虑: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为何被让天下而不受?(要修业生从文中找原句往返答)明确:①子州支父:“夫天下之至重也, 而不以害其生, 又况他物乎!”天下纵使名贵之极, 但是由于天下王位而伤害天性, 子州支父却说什么也不干, 又况且其余事物呢?正如成玄英《庄子疏》所说:“夫位登九五 , 威跨万乘 , 人伦尊敬 , 莫甚于此 , 尚不以斯荣贵伤害生涯 , 况乎他外事物 , 何能介怀也!”②子州支伯:“故天下大器也, 而不以易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

《尊生》教学设计陕西省白水中学左青侠一、教材分析《尊生》是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庄子〉选读》中的一篇,旨在阐明庄子尊重珍惜生命的一种思想。
选文通过尧舜让天下和大王亶父迁都的寓言故事,表达出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想,可以说本篇文章既有庄子散文瑰丽飘逸的艺术性,更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性。
二、学情分析本册课本是高二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的选修内容,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阅读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虽然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在分析作品的艺术性,探究作品的思想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仍是整个语文课堂必要的环节。
尤其对于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晦涩难懂,阅读兴趣淡薄,这成为制约文本探究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对选文的热爱,缩小和文本之间的差距是学生学习之前一个很必要教学步骤。
三、教学设想鉴于教材、文本、学生三者的特点,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思考:1﹒《〈庄子〉选读》内容太多,一节课难以完成,采用化大为小,逐个击破的战略,以点带面,达到讲一课明一类的目的。
2﹒把握好《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方向,兼顾到教材其独特的文本价值,正确处理好知识积累,能力提高和价值观情感教育。
3﹒区分好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在对待文言文教学上的差异,“言”的教学不能作为本课的关键,要注重文本独特的文学性和文化性。
4﹒在学生《〈论语〉选读》、《〈孟子〉选读》的学习的前提下,科学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有序、有效地做好本节课的设计。
5.对于先秦的文章,学生必须有足够的预习时间,反复诵读文本,疏通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内容,这样才可能展开深层次的文本对话和探究。
四、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紧扣“积累、理解、思辨”这个思维过程,分三步完成教学内容:1﹒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尊生主旨其中第二个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教学方法文言文的学习,首先必须强调诵读,只有反复诵读文本,才能突破语言障碍,进入文本深处,因此诵读法是整个课堂贯穿的主线;选修的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独立自主探究问题的地位,激发他们解读文本的兴趣,提高解读文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认真展开相互间的讨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明确,让课堂的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高效教学。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四尊生教案6Word版含解析

而几死之散人(“尔”)三、哲意探究1、朗读第1贝叽思考: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为什么被让天下而不受?(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原句来回答)明确:①子州支父:“夫天下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天下纵使贵重之极,可是因为天下王位而损害本性,子州支父却说什么也不干,又何况其他事物呢?正如成玄英《庄子疏》所说:“夫位登九五,威跨万乘,人伦尊重,莫甚于此,尚不以斯荣贵损害生涯,况乎他外事物,何能介意也!”②子州支伯:“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成玄英《庄子疏》说:“支伯,犹支父也。
”俞樾《汉书•古今人表》有子州支父,无支伯;则支父支伯,是一人也。
这段文字的寓意,和上段一样,说明隐士眼里,本性和健康比王位更加重要。
要是拿王位和健康做交易,他不干。
这和一般人为争夺天下王位大打出手,恍如两个天地。
③善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看隐士善卷,生活得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心满意足。
对于这种超然尘外的人来说,天下王位套在心上,简直像是枷锁,所以当虞舜想把王位让给他时,他要逃进深山,隐居而不知处所了。
2、大王亶父为什么要从邠迁都到岐?(用原文回答)明确:“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大王亶父又称古公亶父,他是周文王的祖父,周民族兴起的创始人。
邠这地方,古书里也写成为豳,在今陕西省彬县。
这段文字从大王亶父仁爱,说到尊重生命,从而反衬为官为利伤生者的迷惑。
成玄英《庄子疏》指出:“夫乱世浇伪,人心浮浅,徇于轩冕以丧其身,逐于财利以殒其命,不知轻重,深成迷惑也。
”3、小结:第一则在世人最看重天下面前,庄子从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和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两个方面,阐释尊生”的内涵,确定了生命的最高价值。
4、朗读第2则思考:匠石与栋社树议论的出发点是什么?明确:匠石关注的是树能不能成为有用之材,“是散木也”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得出的结论是栋树无用;栋社树关注的是能不能存活下来才是有用,“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得出的结论是栋树大用。
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组是()A . 骁勇(xiāo)氛(fèn)围自给(jǐ)自足悄无声息(qiǎo)B . 挫折(cuò)皈依(guī)妄自菲(fēi)薄高屋建瓴(lǐng)C . 咋舌(zé)强劲(jìng)揠(yà)苗助长济济一堂(jǐ)D . 质量(zhǐ)刹那(shà)自怨自艾(yì)鞭辟入里(pì)【考点】2.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适莽苍者,三餐而反B . 此小大之辩也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 . 旬有五日而后反小知不及大知D . 而御六气之辩而征一国者【考点】3. (2分) (2020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李逵去沂州沂水接取娘亲,答应宋江三件事,下面哪个选项不是()A . 不准带他的两把板斧B . 不准无故惹事C . 自己悄悄地取了来D . 径回,不可吃酒【考点】4.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 .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 不如因而厚遇之C . 引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 .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考点】5. (2分) (2019高二上·绍兴期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则刘病日笃儿之成,则可待乎B .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谨拜表以闻C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众人匹之,不亦悲乎D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室西连于中闺【考点】6. (3分)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 .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B . 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辩矣【考点】7.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虢叔死焉君何患焉B . 若属皆且为所虏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 . 因击沛公于坐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D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考点】8. (2分) (2018高三上·深圳月考) 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 烛之武退秦师B . 既东封郑C . 共其乏困D . 吾不能早用子【考点】9. (2分) (2020高一上·平罗期末) 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①A . 旦日飨(犒劳)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窃(私下里)为大王不取也B . ①范增说(劝告、劝说)项羽曰②君安与项伯有故(缘故)C . ①亡去不义(死亡)②度我至军中(估计)D . ①沛公不胜杯杓(经受不起)②不敢倍德(倍:多次)【考点】10.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提刀而立项王瞋目而叱之B . 吾见其难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C .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其信然邪?其梦邪D . 洎牧以谗诛早实以蕃【考点】11. (2分)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 . 是寡人之过也C . 大王来何操D .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考点】12. (2分)下列诗句中,不属于“乐景写哀情”的一项是()A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四_尊生_教案5

《尊生》教学设计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院2、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内容步骤:一、导语设计板书课题,解说:尊,意动用法,尊生即以生命为尊的意思。
庄子将生命抬高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呢?请看课文。
二、知识疏理第1则: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古今异义,虽然这样)夫天下至重也(形作名,贵重的东西)故天下大器也(古今异义,最珍贵的器物)冬日衣皮毛(名作动,穿;古今异义,用带毛兽皮做的衣服)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收获敛藏)逍遥于天地之间(状语后置)吾何以天下为哉(宾语前置)事之以皮帛而不受(名作动,侍奉;状语后置)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使动,使……被杀;被动句)杖策而去之(名意动,以……为杖)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古今异义,国都;状语后置)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使动,使……受伤害,使……劳累)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定语后置)见利轻亡其身(“忘”)第2则:至于曲辕(古今异义,到)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方”)匠伯不顾(古今异义,不看)是不材之木也(名作动,成材)女将恶乎比予哉(“汝”)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楂”)实熟则剥(“扑”)小枝泄(“抴”)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被动句)且得有此大也邪(形作名,大用;“耶”)而几死之散人(“尔”)三、哲意探究1、朗读第1则,思考: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为什么被让天下而不受?(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原句来回答)明确:①子州支父:“夫天下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天下纵使贵重之极,可是因为天下王位而损害本性,子州支父却说什么也不干,又何况其他事物呢?正如成玄英《庄子疏》所说:“夫位登九五,威跨万乘,人伦尊重,莫甚于此,尚不以斯荣贵损害生涯,况乎他外事物,何能介意也!”②子州支伯:“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成玄英《庄子疏》说:“支伯,犹支父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尊生庄子申明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任何东西都不能也不应该损害和拖累生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生命。
庄子表明了生命的独立性,生命不能成为某种工具。
在整篇文章中庄子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同时也是个大散文家、蝉、麻雀、斑鸠、甲鱼、虾个个都会说话,还个个都是讲故事、辩道理的高手;在你诙谐的笔下,许多哲学的大思想、大观点都轻轻松松地表课内素材庄子对生命的尊重庄子在极度关注人类生命之时,恰是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的生命如同草芥,得不到任何的尊重和保障。
一方面,统治者贪得无厌,趁火打劫,“苛政猛于虎”,盘剥无度,随意掠夺和屠戮。
另一方面,又有百家之说蜂起,儒、法、墨等各家竞相推行自己的“独断论”思想。
儒家以仁义之说,规范社会,攫取人类个体生命的内在自然精神;法家更以虎狼之心直啖人生,吞噬生命,推行强权主义思想;而墨家则强调个体生命的外在有为,自励自苦,赴汤蹈火,严格律己,泯灭个性。
当时人类个体的自然本质已荡然无存。
只有庄子钟爱生命,痛感人类自然本性的丧失,于是,他以其超凡的智慧来拯救人类生命本质的沦丧。
在这一方面,庄子着重从现实出发,抵制统治者不断加深对人类生命的灭绝活动。
因此,在《尊生》中,庄子讲寓言,作讥刺,谈玄理,都是为了现实统治者能普遍遵循无为无欲,无言无名,无骄无傲,无物无囿,无仁无义等为政之道,即提供全面的无为政治思想。
希望通过自然无为的为政方式来保障人类生命本质的复兴与存在。
运用角度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们珍惜生命,是因为生命里有死亡。
我们珍重爱情,是因为爱情会变成背叛。
可是,你珍重了,就会不死吗?爱情就会永恒吗?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者,假借也。
”生命是我们在这世间暂时借用的一个躯壳,不可以滥用,我们迟早要将自己交还给冥冥中的那个神祇。
你和这躯壳所拥有的一切,最终都会像水一样蒸发,像河流一样远走,像梦一样无可追寻。
你珍惜或是挥霍,不足以改变这个结局。
窃钩者人诛,窃国者天诛,没有分别。
庄子在2 400年前忧伤地沉思:那么,思考或者不思考,有区别吗?有我或者无我,在宇宙最高处的那尊神看来,有什么不同?当然庄子是无神论者,但我相信,当他面对浩浩长空,面对生死离散,他一定会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基础达标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B.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D.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解析:A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答案:A2.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事之以皮帛而不受B.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C.遂成国于岐山之下D.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解析:B 项是判断句,其他是状语后置句。
答案:B3.下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高临.山 临:俯视 B.弟子厌.观之 厌:厌恶 C.因杖.策而去之 杖:拐杖 D.实.熟则剥 实:确实 解析:B 项,厌:饱、满足;C 项,杖:把……当做拐杖;D 项,实:果实。
答案:A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 B.⎩⎪⎨⎪⎧而不以.害其生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C.⎩⎪⎨⎪⎧犹之.可也勿言之.矣D.⎩⎪⎨⎪⎧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解析:B 项,均为介词,因为。
A 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
C 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树”。
D 项,介词,被/介词,跟。
答案: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①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②,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③自恣以适己,故自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注]①诋訾:毁辱,诽谤。
②属书离辞:属书,连缀文辞;离辞,犹“摛辞”,铺陈辞藻。
③洸洋:犹“汪洋”,形容文辞宏赡,议论恣肆。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B.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C.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D.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根据上下文语意即可正确断句。
答案:B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漆园吏,官职名。
一般史书上提到漆园吏时,即指庄子。
B.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C.王公大人,官职名,后泛指诸侯。
D.卿相,是卿和相的统称,一般指某朝代的执政大臣、高官。
解析:王公大人,指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答案:C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著作内容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B.庄子写的一些文章,空设言语,没有实事。
C.庄子用“郊祭之牺牛”作比,说明自己只要到了楚国,就会被楚国治罪。
D.从庄周拒绝楚王聘任,可以看出庄子拒绝功名利禄,追求自由的精神。
解析:C项中“说明自己只要到了楚国,就会被楚国治罪”说法不当,庄子要说的意思是不想让自己受国君束缚甚至成为统治者的牺牲品。
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1)句中的关键词有“洸洋”“器”;(2)句中的关键词有“污渎”“羁”“快”。
答案:(1)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不能重用他。
(2)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束缚。
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参考译文】庄子是蒙地人,名周。
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
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然而他的中心思想却本原于老子的学说。
因此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
他写《渔父》《盗跖》《胠箧》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来表明老子的学说和思想。
《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文章,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
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
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不能重用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让他出任国相。
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
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大庙去当祭品。
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
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
也不愿被国君束缚。
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三、语言运用9.下面是一封拟发给某大学李华教授的邀请函,有五处不妥,请修改。
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明得体,表达准确。
邀请函我校拟定于5月20日下午在校内举行一场考前心理辅导讲座,特请您为本届高三毕业生作专题报告,请您务必准时前来。
届时能否前来,请告知。
联系电话:(0553)12345678。
顺颂撰祺和平中学校长办公室2018年5月8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邀请函”属于特殊的书信体,要符合书信的格式要求。
邀请函的内容要表达清楚、明白,不能让受邀人无所适从。
在语言运用上,要控制好语气和用词;致敬语要符合对方的身份特征以及双方关系的情况。
本邀请函存在无邀请对象、无具体时间、无确切地点、语言不得体等问题。
“务必”语气生硬,“撰祺”多用于文人、作家。
答案:①在正文上一行顶格写“尊敬的李(华)教授”:;②在“5月20日下午”后加确切时间,如“3:30”;③在“校内”后加具体地点,如“报告厅”;④删去“务必”;⑤将“撰祺”改为“教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