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检测-全
化妆品检测报告

化妆品检测报告
1. 检测目的
本次化妆品检测旨在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2. 检测方法
我们采用了以下检测方法和标准来评估化妆品的性能和成分:
- 外观检查:对产品包装和物理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气味和质地等方面的评估。
- 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的方式,检测产品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以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 安全性评估:通过临床试验和实验室测试,评估产品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和敏感性,以确保其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3. 检测结果
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以下是我们对该化妆品的评估:
- 外观检查:该化妆品外观良好,包装完好,无异味。
- 成分分析:经过详细分析,该化妆品的成分不含有任何违禁物质或有害物质。
- 安全性评估:根据临床试验和实验室测试的结果,该化妆品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和敏感性,说明其使用是安全的。
4. 结论
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该化妆品安全可靠,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用户可以放心使用该化妆品。
然而,我们建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遵循产品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最佳使用体验和效果。
5. 免责声明
本次检测结果仅基于我们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用户在使用化妆品时,应自行负责,注意产品适用性和个人过敏情况。
本检测报告仅为参考,不对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负责。
请注意: 本文档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测

双倍胆盐乳糖
产酸:黄色 产气:气泡
EMB琼脂
镜检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液的 制备
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验
菌落总数检验
菌落总数(Aerobic bacterial count):化妆品检样经过处理,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 pH值、需氧性质等),1g(1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所得 结果只包括一群本方法规定的条件下生长的嗜中温的需氧性和 兼性厌氧菌落总数.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品的 处理
耐盐分
Baird Parker’s 或血琼脂
增 菌 24±2h 培 36±1℃ 养
分
离 24~48h 纯 36±1℃ 化
镜检
特征菌落
无菌落或无特征菌落
书写检验 记录单
最终结 果判断
革兰染色、镜检→ 生化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流程图
灰/黑色
问题2
油性样品如何处理
稀释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 是亲水基团,一端是亲油基团,常用作增溶剂和 油/水乳化剂.决定了加入的顺序.
微生物许可检验项目 问题3
检验项目
特殊用途化妆品
非特殊用途 育 化妆品 发 类
染 发 类
烫 发 类
脱 毛 类
谢谢大家
接种阳性菌计算回收率
推荐了解: 人员培训能力掌握的检验重要指标. 有条件可做视具体样品测试结果. 在膏霜类化妆品中,微生物都是吸附或附着于颗粒状
化妆品质检的操作规程

化妆品质检的操作规程一、前言化妆品质检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化妆品质检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并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和权益。
二、质检设备和仪器1. 手持式电子鼻2. 紫外光谱仪3. 高效液相色谱仪4. 红外光谱仪5. 压力测试仪6. pH值测试仪7. 微生物检测仪器三、质检操作流程1. 原料检验- 对所采购的原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异味或异常现象;- 利用手持式电子鼻检测原料气味,排除有害气味;- 使用紫外光谱仪分析原料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2. 成品检验- 对进入生产线的成品化妆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成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 采用红外光谱仪检测成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3. 安全性检查- 通过压力测试仪检测成品容器的密封性和耐压性;- 使用pH值测试仪对产品pH值进行测定,确保符合相应标准; - 运用微生物检测仪器检测成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四、化妆品质检记录1. 原料检验记录- 记录原料的批号、生产日期、供应商等基本信息;- 记录外观检查结果、气味检测结果和化学分析结果;- 记录是否合格及不合格原料的处理措施。
2. 成品检验记录- 记录成品抽样的批次和数量;- 记录分析结果并对比相关标准;- 记录是否合格及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式。
3. 安全性检查记录- 记录压力测试仪、pH值测试仪和微生物检测仪的测定结果;- 建立安全性检查记录档案,包括容器密封性、耐压性、pH值及微生物污染情况等。
五、质检风险控制1. 建立质检风险控制措施,包括设备校准、操作标准和流程监控等;2. 定期对质检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制定明确的操作标准,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防止人为误操作;4. 加强流程监控,确保质检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5. 建立异常处理机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六、质检结果处理根据质检结果,将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和储存,同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和记录。
化妆品通用检测方法

化妆品检验方法1 化妆品检验规则及稳定性试验1.1 化妆品的检验规则1.基本术语(1)常规检验项目。
指每批产品必检的项目,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中细菌总数、重量指标和外观要求。
(2)非常规检验项目。
指非逐批检验的项目,如卫生指标中除细菌总数以外的其它项目。
(3)适当处理。
指不破坏销售包装,从整批化妆品中剔除个别不合格品的挑拣过程。
(4)样本。
指每批抽样量的全体。
(5)单位产品。
指单件化妆品,以瓶、支、袋、盒为计件单位。
2.检验分类(1)交收检验产品出厂前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出厂,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
收货方可以交货批为批量,按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交收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
(2)型式检验一般情况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1)当原料、工艺、配方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2)产品长期停产后(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3)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
3.抽样工艺条件、品种、生产日期相同的产品为一批。
收货方也可按一次交货产品为一批。
(1)交收检验抽样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抽样按GB/T 2828.1-2003的二次抽样方案抽样。
其中不合格(缺陷)分类分类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见表8-1规定。
表8-1 检验水平不合格(缺陷)分类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B类(重)不合格II 2.5C类(轻)不合格II 10.0 属破坏性试验的项目按GB/T 2828.1-2003二次抽样方案抽样,其中IL=S-3,AQL=4.0。
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内容见表8-2规定。
表8-2 外观检验项目检验项目 B 类不合格 C 类不合格瓶 冷爆、破碎、泄漏、滑牙松脱、(毛口)毛刺除B 类不合格外的外观缺陷 盖 破碎、裂纹、爆裂、漏放内盖袋 封口开口、漏液、穿孔盒 毛口、开启松紧不宜、镜面和内容物与盒粘结脱落、严重瘪听软管 封口开口、漏液、滑牙、破碎喷雾罐 喷头不畅、凸听锭管 松紧不当、旋出推出不灵活化妆笔 笔杆开胶①、漆膜开裂①、笔套配合不当标志不清晰、表面不光洁 外盒 错装、漏装 除B 类不合格外的外观缺陷 商标、说明书、 盒头(贴)、合格证 字迹模糊、漏贴、倒贴、错贴注意: ①该项目为破坏性试验。
化妆品检测项目

PH、镉、锶、总氟、总硒、氢氧化物、硼酸和硼酸盐、甲醛、苯酚、 防晒剂、防腐剂、染料、抗生素、维生素、可溶性锌盐等
化学禁用、 限用物质 微生物指标
二甘醇、重金属、色素、防腐剂、甲醇、甲醛等 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 母菌等 。 糖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
检测项目
1、常规项目:甲醛、甲醇、巯基乙酸、氢醌、苯酚、维生素 D2、维生素 D3、 氨基酸 2、无机检测:可溶性锌盐、硼酸和硼酸盐、总氟、锶、镉、汞、砷、铅、pH 值、 游离氢氧化物 3、微生物: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4、性激素:雌醇、己烯雌酚、雌二醇、睾丸酮、甲基睾丸酮、黄体酮 5、防晒剂:二苯酮、对氨基苯甲酸、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 6、防腐剂: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苯甲醇、苯氧乙醇、苯甲酸, 对羟基苯甲酸甲、乙、丙、丁酯 7、染发剂中的染料:氨基苯酚、间苯二酚、苯二胺 8、α-羟基酸:酒石酸、乙醇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 9、去屑剂:水杨酸、酮康唑 10、抗生素:甲硝唑、二水土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氯霉素、 盐酸四环素、盐酸美满霉素 11、防晒化妆品 UVB 区防晒效果、紫外线吸收剂定性及定量 12、二恶烷、丙烯酰胺 13、41 种糖皮质激素检测 14、过敏源物质检测 检测项目 项目内容
化妆品检测
检测范围
清洁类化妆品:洗面奶、卸妆水(乳)、清洁霜(蜜)、面膜、花露水、痱子粉、 爽身粉、浴液、洗发液、洗发膏、剃须膏、洗甲液、唇部卸妆液等。 护理类化妆品:护肤膏霜、乳液、化妆水、护发素、发乳、发油/发蜡、焗油膏、 护甲水(霜)、指甲硬化剂、润唇膏等。 美容/修饰类化妆品:粉饼、胭脂、眼影、眼线笔(液)、眉笔、香水、古龙水、 定型摩丝/ 发胶、染发剂、烫发剂、睫毛液(膏)、生发剂、脱毛剂、指甲油、 唇膏、唇彩、唇线笔等。 热门项目:面膜检测、糖皮质激素检测
非特殊化妆品检测报告常规九项及标准

非特殊化妆品检测报告常规九项及标准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测报告常规九项包括:
1. 卫生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和有毒物质限量。
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要求细菌总数≤1000 CFU/g(儿童产品≤500 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 CFU/g,粪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绿脓杆菌不得检出。
有毒物质限量包括铅、汞、砷等,要求铅≤40 mg/kg,汞≤1 mg/kg,砷≤10 mg/kg。
2. 感官、理化指标:包括外观、色泽、香气、耐热、耐寒、pH、泡沫等。
外观要求无异物,色泽要求符合规定色泽,香气要求符合规定香型。
理化指标要求耐热(40±1℃)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无分离现象;耐寒:-5℃~-10℃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无分离析水现象;pH 在4.0~8.0(果酸类产品除外);泡沫(40℃)/mm要求透明型≥100、非透明型≥50(儿童产品≥40)。
有效物要求成人产品≥10.0%、儿童产品≥8.0%。
通过以上测试,方可颁发合格的质检报告,允许在市场上合法销售。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流程

分 别 取检 液 1ml 注入两个 平皿和 9ml 生 理盐水试管中。
将试管混匀,分 别取 1ml 注入 两个灭 平皿,
(如样品菌量
高,再适当稀
释)
将 45-50℃的卵 磷脂吐温 80 营 养琼脂倾注至 平皿内,每皿约 15ml ,使检液 与培养基充分 混匀,并做空 白,待琼脂凝固 后倒置平皿于 36±1℃培养箱 内培养 48±2 小时 (为区分 颗粒和菌落,可 在每 100ml 琼 脂中加入 1ml 0.5%的 TTC 溶液)
1:10、1: 100、1: 1000分别 取1:10、 1:100、1: 1000检液 1ml 注入 两个平 皿,注入 融化并冷 至45± 1℃左右 的虎红培 养基,充 分摇匀。 翻转平 板,置28 ±1℃培 养72± 2h,计数。 若有霉菌 蔓延生 长,为避 免影响其 它霉菌和 酵母菌的 计数时, 于48±2h 应及时将 此平板取 出计数。
取可疑菌落2 -3 个,分别接种在 绿脓菌素测定 培养基上,置 36℃±1℃培养 24h±2h,加入 氯仿3-5mL,充 分振荡使培养 物中的绿脓菌 素溶解于氯仿 液,待氯仿提取 液呈蓝色时,用 吸管将氯仿移 到另一试管中 并加入1mol/L 的盐酸1mL 左 右,振荡后,静 置片刻。•上层 盐酸液内出现 粉红色到紫红 色时为阳性,表 示被检物中有 绿脓菌素存在。
被检样品经增菌分离培养后,经证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及绿脓菌素试验皆 为阳性者,即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如绿脓菌素试验阴性而液化明 胶、硝酸盐还原产气和42℃生长试验三者皆为阳性时,仍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铜 绿假单胞菌。
挑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Baird Parker 氏培养基,,置36-±1℃培养 24-48h。。挑取单个菌落分纯在血琼 脂平板上,置36±1℃培养24±2h。
化妆品检测方法大全

化妆品检测方法大全一、物理性能测试:1.外观检查:包括外包装、容器等的检查,确保没有破损、变质等情况。
2.气味检测:通过嗅觉来检测化妆品的气味,确保没有不正常的气味。
3.pH值测定:通过测定化妆品的酸碱度来评估其对皮肤的刺激性。
4.粘度测定:通过测定化妆品的黏稠度来评估其易涂抹性和使用感。
二、安全性评估:1.致敏性测试:包括皮肤致敏性测试和眼刺激性测试,用于评估化妆品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
2.皮肤刺激性测试:通过刺激皮肤,观察皮肤红肿、瘙痒等反应,来评估化妆品的刺激性。
3.眼刺激性测试:通过滴入化妆品溶液到兔子的眼睛中,观察眼部反应,来评估化妆品对眼睛的刺激性。
4.稳定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来评估化妆品的稳定性,确保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发生质量变化。
5.耐受性测试:通过人体测试来评估化妆品对皮肤的耐受性,包括安全性和有效性。
6.合规性测试:通过检测化妆品中是否含有禁用成分,来评估其合规性。
三、功效评价:1.保湿效果评估:通过测定化妆品对皮肤保湿的能力,来评估其保湿效果。
2.美白效果评估:通过测定化妆品对皮肤美白的能力,来评估其美白效果。
3.抗皱效果评估:通过测定化妆品对皮肤抗皱的能力,来评估其抗皱效果。
4.防晒效果评估:通过测定化妆品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来评估其防晒效果。
四、其他测试:1.重金属含量检测:通过检测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来评估其安全性。
2.纺织品染色测试:通过将化妆品和纺织品接触,来评估化妆品对纺织品染色的能力。
3.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评估化妆品的持久性和耐久性。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化妆品检测方法,实际的化妆品检测方法非常多样化,根据具体的化妆品类型和目标,会有更多的测试方法应用。
此外,化妆品检测方法的具体实施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化妆品的检验知识目标:●了解化妆品的类型、功能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熟悉化妆品理化检验项目●掌握化妆品理化检验项目的常规检验方法能力目标:●能进行检验样品的制备●能进行相关溶液的配制●能根据化妆品的种类和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能按照标准方法对化妆品相关项目进行检验,给出正确结果案例导入:如果你是一名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检验人员,你公司生产了一批化妆品,你如何判定该批化妆品是否合格。
课前思考题:●化妆品有哪些剂型?●化妆品对微生物有要求吗?哪些生产环节会带来微生物污染?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表皮、毛发、指甲、口唇等),起到清洁、保养、美化或消除不良气味,并对使用部位具有缓和作用的物质。
一般来讲,化妆品可分为护肤化妆品、美容化妆品、发用化妆品、和专用化妆品等。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化妆品的消费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它具有强烈的品牌效应,消费者更注重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形象、更注重化妆品产品的质量。
具体来讲,化妆品的质量特征离不开产品的安全性(确保长期使用的安全)、稳定性(确保长期的稳定)、有用性(有助于保持皮肤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容光焕发的效果)和使用性(使用舒适、使人乐于使用),甚至还包括消费者的偏爱性。
其中最重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通过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来保证。
8.1 化妆品检验规则及稳定性试验8.1.1 化妆品的检验规则1.基本术语(1)常规检验项目。
指每批产品必检的项目,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中细菌总数、重量指标和外观要求。
(2)非常规检验项目。
指非逐批检验的项目,如卫生指标中除细菌总数以外的其它项目。
(3)适当处理。
指不破坏销售包装,从整批化妆品中剔除个别不合格品的挑拣过程。
(4)样本。
指每批抽样量的全体。
(5)单位产品。
指单件化妆品,以瓶、支、袋、盒为计件单位。
2.检验分类(1)交收检验产品出厂前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出厂,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
收货方可以交货批为批量,按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交收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
(2)型式检验一般情况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1)当原料、工艺、配方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2)产品长期停产后(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3)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
3.抽样工艺条件、品种、生产日期相同的产品为一批。
收货方也可按一次交货产品为一批。
(1)交收检验抽样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抽样按GB/T 2828.1-2003的二次抽样方案抽样。
其中不合格(缺陷)分类分类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见表8-1规定。
表8-1 检验水平属破坏性试验的项目按GB/T 2828.1-2003二次抽样方案抽样,其中IL=S-3,AQL=4.0。
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内容见表8-2规定。
表8-2 外观检验项目注意:①该项目为破坏性试验。
感官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检验的抽样,按检验项目随机抽取相应的样本,作各项感官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检验。
质量(容量)指标检验,随机抽取10份单位样本,按相应的产品标准试验方法,称取其平均值。
(2)型式检验抽样型式检验中的常规检验项目以交收检验结果为依据,不再重复抽样。
型检验的非常规检验项目可从任一批产品中抽取2~3单位样品,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检验。
4.判定规则(1)交收检验判定规则当卫生指标不符合相应标准时,该批产品即判为不合格批,不得出厂。
当感官理化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时,允许对该项目指标进行复验,由供需双方共同抽样,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不得出厂。
当质量(容量)指标不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时,允许进行加倍复验,仍不合格时,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批。
(2)型式检验判定规则型式检验中常规检验项目的判定与交收检验判定规则相同。
型式检验中的非常规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符合产品标准规定时,即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3)仲裁检验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由双方共同按本标准进行抽样检验,或委托上级质监站进行仲裁检验。
5.转移规则(1)除非另有规定,在检查开始时应使用正常检查。
(2)从正常检查到加严检查。
当正常检查时,若在连续5批中有2批经初次检查(不包括再次提交检查批)不合格,则从下一批转到加严检查。
(3)从加严检查到正常检查。
当进行加严检查时,若连续5批经初次检查(不包括再次提交检查批)合格,则从下一批检查转入正常检查。
6.检查的停止和恢复加严检查开始后,若不合格批数(不包括再次提交检查批)累计到5批,则暂时停止产品交收检查。
暂停检查后,若生产方确实采取了措施,使提交检查批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则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恢复检查。
一般从加严检查开始。
7.检查后处置质量(容量)不合格批和B类不合格批,允许生产厂经适当处理后再次提交检查。
再次提交按加严抽样方案进行检查。
C类不合格批,生产方经适当处理后再次提交检查,按加严抽样方案进行检查或由供需双方协商处理。
8.1.2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法1.耐热试验耐热试验是膏霜、乳液和液状化妆品重要的稳定性试验项目,如发乳、唇膏、润肤乳液、护发素、染发乳液、洗发膏、浴液、洗面奶、发用摩丝、雪花膏、香脂等产品均需进行耐热试验。
因为各类化妆品的外观形态各不相同,所以各类产品的耐热要求和试验操作方法略有不同。
但试验的基本原理相近,即:先将电热恒温培养箱调节到(40±1)℃,然后取两份样品,将其中一份置于电热恒温培养箱内保持24 h后,取出,恢复室温后与另一份样品进行比较,观察其是否有变稀、变色、分层及硬度变化等现象,以判断产品的耐热性能。
2.耐寒试验同耐热试验一样,耐寒试验也是膏霜、乳液和液状等类产品的重要的稳定性试验项目。
同样,因为各类化妆品的外观形态各不相同,所以各类产品的耐寒要求和试验操作方法略有不同。
但试验的基本原理相近,即:先将电冰箱调节到(-5 ~ -15)℃±1 ℃,然后取两份样品,将其中一份置于电冰箱内保持24 h后,取出,恢复室温后与另一份样品进行比较,观察其是否有变稀、变色、分层及硬度变化等现象,以判断产品的耐寒性能。
3.离心试验离心试验是检验乳液类化妆品货架寿命的试验,是加速分离试验的必要检验法,如洗面奶、润肤乳液、染发乳液等均需作离心试验。
其方法是:将样品置于离心机中,以(2000~4000)r/min的转速试验30 min后,观察产品的分离、分层状况。
4.色泽稳定性试验色泽稳定性试验是检验有颜色化妆品色泽是否稳定的试验。
由于各类化妆品的组成、性状等各不相同,所以其检验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发乳的色泽稳定性试验采用紫外线照射法,香水、花露水的色泽稳定性试验采用干燥箱加热法。
8.2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8.2.1 pH值的测定人体皮肤的pH值一般都在4.5~6.5,偏酸性,这是由于皮肤表面分有皮肤和汗液,其中含有乳酸、游离氨基酸、尿酸和脂肪酸等酸性物质。
根据皮肤这一生理特点,制成的膏霜类和乳液类化妆品应有不同的pH值,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因此,pH值是化妆品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
称取试样一份(精确至0.1 g),分数次加入蒸馏水10份,并不断搅拌,加热至40 ℃,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此(25±1)℃或室温,待用。
如为含油量较高的产品可加热至(70~80)℃,冷却后去掉油块待用;粉状产品可沉淀过滤后待用。
按照pH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pH值测定,具体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见本书第2章2.8介绍。
8.2.2 粘度的测定流体受外力作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呈现的阻力称为粘度(或称粘性)。
粘度是流体的一个重要的物理特性,是膏霜类和乳液类化妆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粘度一般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具体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见本书第2章2.10介绍。
8.2.3 浊度的测定香水、头水类和化妆水类制品或由于静止陈化时间不够部分不溶解的沉淀物尚未析出完全,或由于香精中不溶物如浸胶和净油中的含蜡量度过高,都易使产品变混浊,混浊是这些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
浊度的测定主要用目测法。
1.基本原理目测试样在水浴或其它冷冻剂中的清晰度。
2.试剂冰块或冰水(或其它低于测定温度5 ℃的适当冷冻剂)3.测定步骤在烧杯中放入冰块或冰水,或其他低于测定温度5 ℃的适当冷冻剂。
取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支预先烘干的φ2㎝×13㎝玻璃试管中,样品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3。
将其中一份用串联温度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样品中间部分。
试管外部套上另一支φ3㎝×15㎝的试管,使装有样品的试管位于套管的中间,注意不使两支试管的底部相接触。
将试管置于加有冷冻剂的烧杯中冷却,使试样温度逐步下降,观察到达规定温度时的试样是否清晰。
观察时用另一份样品作对照。
重复测定一次,两次结果应一致。
4.结果的表示在规定温度时,试样仍与原样的清晰程度相等,则该试样检验结果为清晰,不混浊。
5.注意事项⑴本方法适用于香水、头水类和化妆水类制品的浊度测定。
⑵不同的样品规定的指标温度不同。
例:香水5 ℃、花露水10 ℃。
8.2.4 相对密度的测定相对密度是指一定体积的物料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它是液状化妆品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常用密度计法,具体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见本书第2章2.1介绍。
8.2.5 色泽稳定度的测定色泽是化妆品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色泽的稳定性则是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
色泽稳定度测定的方法主要是目测法。
1.基本原理比较试样加热一定温度后颜色的变化。
2.测定步骤取试样两份分别倾入两支φ2×13㎝的试管中,试样高度约为管长的2/3,塞上软木塞,把其中一支放入预先调节到(48±1)℃的恒温箱内,1 h后打开塞子,然后又仍旧塞好,继续放入恒温箱内,经24 h取出和另一份试样进行比较,颜色应无变化。
3.结果表示在规定温度时,试样仍维持原有色泽不变,则该试样检验结果为色泽稳定,不变色。
8.2.6 香水、花露水中香精的测定香精是赋予化妆品一定的香气,带给使用者优雅舒适感。
几乎所有化妆品都使用香精,所以香精是化妆品的主要基质原料之一。
化妆品中香精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是乙醚萃取法。
1.基本原理利用香精混溶于乙醚的原理,用乙醚将香精从试样中提取出来,除去醚后称重,以此得到香精的含量。
2.试剂(1)乙醚、无水硫酸钠(2)氯化钠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等容量蒸馏水。
3.测定步骤准确称取(20~50)g待测试样(精确至0.000 2 g)于1 L的梨形分液漏斗中,再加入300 mL氯化钠溶液。
然后加入70 mL乙醚,振摇,静置分层,共进行3次萃取,将三次乙醚萃取液一起置于一个1 L的梨形分液漏斗中,加入200 mL氯化钠溶液,振摇洗涤,静置分层,弃去氯氢化钠溶液,将乙醚萃取液转移至5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 g无水硫酸钠,振摇,干燥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