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中外名酒课程酒文化差异3000字

中外名酒课程酒文化差异3000字

中外名酒课程酒文化差异一、介绍1. 酒文化是世界各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酒文化传统。

在中外名酒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之间的酒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酿酒工艺、酿酒历史、品酒习俗等方面。

二、中式酒文化2.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我国的酿酒工艺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酒文化传统。

我国的酒文化注重与人的交流,讲究饮酒仪式,充满了礼仪之美。

3. 在中式酒文化中,酒被视为一种凝聚人心的社交载体,人们经常通过举行宴会、宴请亲朋好友来进行交际,并在这样的活动中进行饮酒。

另外,我国还有着许多传统的酒文化习俗,如敬酒礼仪、酒令娱乐等。

4. 我国的酿酒工艺也非常独特,有着许多传统的酒类,如黄酒、清酒、米酒等。

这些酒类的制作过程都非常复杂,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陈化过程。

5. 我国的酒文化还非常注重酒的色、香、味,人们在品酒时会注重品尝酒的香气、酒的口感、酒的余味等方面,对于这些酒的品鉴有着独特的要求。

三、西式酒文化6. 与我国的酒文化相比,西方的酒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酒被视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人们经常在休闲娱乐场合中品尝各种葡萄酒、威士忌等酒类。

7. 西式酒文化的品尝方式更加注重酒的口感、酒的风味和酒的原产地等因素。

西方人非常注重葡萄酒的产地,比如波尔多葡萄酒、勃艮第葡萄酒等,这些葡萄酒的产地被视为品酒的重要指标。

8. 在西方的餐饮文化当中,酒和食物的搭配也非常注重,人们常常会根据酒的口感和食物的风味相互搭配,以达到美食与美酒的完美结合。

9. 西方国家也有着自己的酿酒传统,如法国的葡萄酒、苏格兰的威士忌等,这些酒类的酿造工艺和口味也各具特色。

四、中外名酒课程10. 在中外名酒课程中,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外酒文化的差异。

通过学习中式酿酒工艺、西式品酒习俗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酒文化差异。

11. 中外名酒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酒文化的理解和品酒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品酒的技巧和知识,提升自己的品酒水平。

韩国独特的酒桌文化解析

韩国独特的酒桌文化解析

韩国独特的酒桌文化解析现如今很多人选择去韩国留学,不仅因为同为亚洲国家,有一定程度上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也因为韩国大高等教育的高质是被全世界认同的。

那么去韩国留学有哪些生活须知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韩国的酒文化,欢迎阅读。

酒可以说是离不开大家的生活的,这个是无关国界与民族的,与中国人聚餐时边吃边豪饮的习惯不同,在韩国人的习俗里用餐和喝酒是两件事,用餐时是不会喝很多酒的,顶多只是小酌几杯热身而已。

如果是相约喝酒的话,一般都是到饭店、小酒馆、小摊、啤酒屋、酒吧、夜总会等专门的场所去喝酒。

当和老师、教授等上级或长者一起喝酒时,要先给上级或长者倒酒,上级或长者开始喝酒后,才能举杯喝酒。

倒酒时要用双手,右手持酒瓶左手托瓶底双手倒酒,当上级或长者给你倒酒时,一般要先推辞三次后,才可以双手端杯接受长者倒酒,接着要双手端杯扭头侧身,用手掩口将杯中的酒全部喝掉。

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喝酒时虽然在礼仪上要随便一些,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喝酒的双方如果是第一次见面或者双方不是很熟,那么给对方倒酒时应该右手持酒瓶,左手轻托右手的肘部或是右手腕部到肘部的任意部位。

如果双方很熟悉就可以单手为对方斟酒,拿酒杯接受他人倒酒时也一样。

中国人喝酒时习惯在给别人倒酒时也给自己倒上一杯或是杯中没酒时自己给自己添酒,但韩国人不同,在韩国的礼仪中除非是自己一个人喝酒,否则是绝对不能给自己倒酒的,因为韩国人将这种行为视为自大和贪婪。

喝酒时要随时注意旁边人的酒杯,一旦发现旁边人的酒喝完了,就要立刻为他倒上一杯,尤其当你旁边坐的是上级或长者时,你更要时时注意。

同样,你旁边的人也会随时注意你的酒杯为你倒酒。

在韩国,互相倒酒是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

为他人倒酒时,要依照辈分的高低按顺序进行,并要尽量避免酒杯和酒瓶碰撞发出声音。

用左手端酒杯或是取酒倒酒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韩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右尊左卑。

另外,韩国人尊崇儒教,认为“盈则满”,因此倒酒时最好是七八分满。

浅谈韩国的饮酒文化

浅谈韩国的饮酒文化

浅谈韩国的饮酒文化作者:张明侠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8期摘要:本稿旨在介绍韩国的饮酒文化,并简单分析形成这种文化的原因,通过和中国饮酒文化做简单对比,来了解饮酒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韩国饮酒文化一、韩国人为什么喜欢喝酒在韩国,社会交往、家族聚会中酒是必不可少的。

缓解压力的时候,要喝酒;完成手中的任务时也要喝;遇见知己时会喝;伤心难过的时候也要喝,有时甚至只是想喝而喝。

韩语中有一句表达说“韩国人不分时间的喝酒”,足以看出韩国人喜欢喝酒的程度。

喝酒可以使人际交往变得相对轻松,在酒场上,相互说出心里话,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进一层。

但是人们有什么不痛快的时候,酒也会成为很好的安慰剂。

韩国人性子急,容易发火,所以相对其他国家的人更容易产生压力,因此喝酒也就成了一种缓解压力的手段。

二、韩国饮酒文化的特点1.韩国饮酒文化的关键词——共饮韩国饮酒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是“共饮”。

“共饮”就是“大家一起喝”。

并且喝酒的时候,相互倒酒,这和中国的饮酒文化非常不同。

我们国家年龄小的人给年长者敬酒,干杯并要说一些客套话,作为礼仪,别人敬的酒一口喝完比较好。

并且中国人大多数相信感情与喝多少酒有关系,所以一口喝完表示双方感情深厚,表明了自己的诚意。

另外,中国酒杯空之前要不断地添酒,但是在韩国一般都是大家轮流倒酒,并且都是酒杯空了才再添加。

为什么中韩两国会有截然不同的饮酒文化呢?韩国是单一民族,强调彼此之间要信任,但是心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如何才能把这种心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用韩国酒博物馆副馆长的话说就是“一种共同体精神通过喝酒,在传换的酒杯中得以体现”。

这种重视“一心同体的共饮”文化不仅对活着的人是这样,对死去的先人也是如此。

祭祀的时候,分享供品和酒也体现了祖先和后孙之间的联系。

韩国人虽然也和家人、亲戚喝酒,但是更多还是和公司的上司、同事之间喝。

事业要想做得好,必须和上司和同事之间搞好关系,韩国人特别重视这一点。

解读韩国酒文化

解读韩国酒文化

解读韩国酒文化韩国和中国都是爱喝酒的国家,在中国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品尝过不少的中国好酒,也亲自体验过中国各个地方的酒文化,很有讲究,也很有气氛。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香格里拉跟藏族朋友们喝的酒。

我自己很喜欢中国的白酒,现在每次回韩国我都会带中国的高度白酒送给亲朋好友。

大家在韩剧里最经常看到的可能也是主人公坐在大排档吃着烤肉、喝着烧酒的画面。

那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关于韩国人喝酒的那些事吧。

一、韩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喝酒1、因为我们爱聊天:白天我们找咖啡厅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晚上我们找酒吧或者烧烤店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而且如果你有韩国朋友的话,应该知道绝大多数韩国人都是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在一起不喝酒的话还能干什么呢?2019年3月的调查显示19岁到34岁的韩国人26%的跟同性朋友喝酒,17.5%和恋人一起喝,14.5%自己喝。

2、社会风气和氛围:以前韩国公司经常会在下班以后组织员工聚餐,只吃饭不喝酒的饭局肯定是没有的,所以你去韩国经常会看到两个地铁的高峰期,一个是下午6点,另外一个是晚上9点以后。

3、缓解生活压力:韩国人特别是男性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为了缓解压力,酒精可能是暂时麻痹自己的办法吧。

4、酒度不高:韩国为什么这么多女性也喝酒呢,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韩国酒的度数都不高。

以烧酒为例,1924年的真露(韩国烧酒品牌)大概有35度,2000年就只有大概20度左右,现在已经降到了17度左右,度数越来越低了。

二、韩国人喝酒的小讲究烧酒:韩国普通老百姓最经常喝的就是烧酒,烧酒一般配烤肉、生鱼片和所有大排档的菜。

啤酒:啤酒大家都懂的,当然是最配炸鸡,其次是披萨。

米酒:米酒是配臭鱼和各种各样的饼类。

红酒:韩国人喝的红酒大部分是Red wine,我们Red wine配红肉或者heese。

韩国传统酒文化

韩国传统酒文化

韩国传统酒文化韩国传统酒文化韩国是东方礼仪之邦,对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文化能够很好的传承至今。

去韩国留学后,当然也一定要遵从韩民族的文化,这样一方面是展现了我们个人教养,二是遵循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示对这个国家以及国民的尊重,同样他人也会给予我们尊重。

通过影视剧作品,大家都了解到韩国人喜欢饮酒。

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学校聚会、社会人职场聚会,少不了饮酒,而且经常是换地方连续喝上好几茬。

大学生活中,教授也会经常和学生参加聚会,所以作为赴韩留学的学子们,了解一下韩国传统的酒道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适当的饮酒可以缓解紧张的同时,对人际关系的'圆满也会有很大帮助。

所谓的酒道,就是在饮酒时应该要遵循的一些礼仪。

尤其是在与长辈一起饮酒时要特别注意酒道礼仪文化。

在酒席上,首先应该给长辈斟酒。

斟酒时我们要一手拿住酒瓶,另一只手轻轻托着酒瓶,这时要注意不要让酒水飞溅出或者斟酒斟得很满,斟酒后,应双手奉上。

在韩国,无论是给长辈敬上物品时,亦或接受长辈所给予的物品时,都一定要用双手,所以这一点,同样在酒道文化中有所体现,饮酒时也要注意。

如果长辈为我们斟酒时,我们要双手举起酒杯,或者右手执杯而左手托住杯底。

接酒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双手,表示恭敬地接受。

在韩国,人们忌讳单用左手,视之不经。

在酒杯中斟酒后可以根据长辈的提议,与长辈轻轻碰杯而饮。

但在饮酒的时候,如果对方是长辈,我们应该略微侧身侧脸,右手举杯而左手遮于杯前,切忌与长辈对视而饮,这是韩国酒道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礼仪了。

另外,在完全空杯之前不要再次为对方斟酒。

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根本不会饮酒,不过没有关系,不能喝酒的人一定要提前说明,这样大家就绝对不会在饮酒过程中给不能喝酒的人劝酒了,这也是礼仪的一种体现。

韩国的酒文化

韩国的酒文化

韩国的酒文化第一篇:韩国的酒文化谈韩国独特的酒文化韩国人独特的喝酒风格初到韩国时,就有人忠告我:在韩国不喝酒交不到朋友。

在韩国生活了一阵子之后,对此深有感触:韩国人爱喝酒,尤其是爱喝炸弹酒。

“一起喝一杯”也就成了人们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

一小杯本地烧酒放入大杯啤酒中称“手榴弹”;小杯威士忌放入大杯啤酒中称“原子弹”;小杯烧酒放入大杯威士忌中称“氢弹”等等。

有社会问题专家分析,韩国人之所以如此推崇“炸弹酒”,全是因为他们觉得工作太辛苦,这样喝酒醉得更快,好让自己暂时忘掉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不过记者还是觉得这有点恐怖,身体付出的代价太过高昂。

在韩国,喝酒是工作的一部分。

同在一个公司的一个部门工作的同事晚上聚餐喝酒是经常的事,因为他们觉得“酒越喝感情越深”,有利于加强同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如果谁不经常参加这样的聚会或是在聚会上不喝上司递过来的酒会被认为是“不合群”或是不尊重大家的“另类”。

虽然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一代不喜欢这种方式,但是大部分还是迫于世俗的压力,硬着头皮参加。

如果一个男人一下班就回家,而不去与朋友喝一杯,时间长了会被人看不起,认为这个人“没有本事”,“人缘不好”。

酒的历史与传统韩国的传统酒是米酒。

米酒是在蒸熟的糯米、粳米、面粉等中掺进酒曲和水发酵酿制而成的,也称作浊酒、农酒。

据说,米酒在韩国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了,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酒。

米酒的颜色像掏米水一样,是白浊色的,是一种酒精含量仅有6—7度的低度酒。

梨花酒是从高丽时代起就广为流传的最具代表性的米酒。

由于米酒用的酒曲是梨花开的时分制作的,所以称其为“梨花酒”。

后来,由于什么时候都可以作酒曲了,“梨花酒”的名称也就慢慢消失了。

当把白浊发涩的浊酒滗出之后,还可以成为清彻透亮的清酒。

用糯米酿制而不经过过滤的酒叫“咚咚酒”(醅)酒。

米酒甘甜可口,喝上一口沁人心脾,常用作农忙时节农民解渴的饮料。

米酒既是酒也是保健食品。

米酒有时还成为向皇帝进贡的贡品。

中外酒文化的对比

中外酒文化的对比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研究意义:酒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它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东方亚洲的中国和西方欧洲的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的饮品。

只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酒,而不同的酒又渗透出不同的酒文化。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品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种种不同。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自从酒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酒的文化,酒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酒在人类的社会交际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西方人经常把酒称为“上帝赐予的艺术品”。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眼里,酒作为一种饮品但是远远高于饮品。

酒作为一种用粮食、水果等物质经过发酵而得来的饮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化成一种人类约定俗称的文化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人纵酒是非常普遍的,酒诗也非常发达。

“饮酒赋诗”“诗酒唱和”的文人风习,到魏晋、唐代达到了极致。

文人纵酒的背后隐藏着一种独特的中国酒文化,即文人酒文化。

在西方,酒同样是激发人们艺术灵感的催化剂。

例如海明威等文学巨匠都和酒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文化作品和生活中经常出现酒这个字,而且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浓烈的酒气,飘散着酒的酱香。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中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了解和掌握中西方在酒史、酒礼及酒德等文化方面的差异,有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中西方酒文化的物质比较、中外喝酒礼节的对比、中西文化渊源及其饮酒行为、酒文化对于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简单比较了中外酒文化的。

刖言一、中西方酒文化的物质比较(一)中外人民对酒品种的偏好(二)中外酒桌座位的安排(三)中外喝酒器具的划分二、中外喝酒礼节的对比(一)中国酒桌上的长幼尊卑(二)西方酒桌中的一视同仁三、中西文化渊源及其饮酒行为(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酒行为的影响(二)西方宗教信仰影响下的饮酒行为四、酒文化对于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一)中国的文人酒文化现象(二)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酒结语参考文献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文化演变等方面,简单阐述中外酒文化的相同和不同,以及酒文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Differences中西酒文化差异

Differences中西酒文化差异

Western Wine Vessel
Western wine vessels are mostly made of glass so it is easy for people to distinguish the grade level of wine. Westerners focus on using different wine vessel to drink different wine.
Material
• China
Western
Different Kinds of Wine in West and China
Chinese wine
Chinese wine has a long history. Undoubtedly the rice wine (黄酒) is the oldest. But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wine is the white wine(白酒). Because the white wine is the highest produced distilled wine(蒸馏酒).
• China : In China, the wine is often used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青梅 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 ;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 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 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 酒避难。”
Chinese Drinking Purpose
Western Drinking Etiquette
The drinking etiquette of west show the respect of wine. To distinguish wine we need to watch its color, smell its fragrance, taste its taste.(观其色、闻其香、 品其味) They drink for enjoying ,so sometimes they drink themselv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摘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以酒为载体而产生的敬酒文化,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韩两国敬酒文化有许许多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了解把握两国敬酒文化,能使人在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中受益匪浅。

【关键词】敬酒文化;敬酒次序;敬酒词;敬酒礼;一、前言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以酒为载体而产生的敬酒文化,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韩两国敬酒文化,同中有异。

敬酒文化之所以存在,与传统文化、礼仪及人际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对比中研究两国敬酒文化的异同,能更好地把握两国敬酒文化,对学习和加深两国文化的了解有深远的意义。

二、敬酒文化的含义及历史渊源1、敬酒文化的含义敬酒文化就是以敬酒这一行为为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礼仪的习俗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围绕着敬酒的起源、它的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敬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

敬酒文化是人类生活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只是敬酒文化的一个很小的范围,包括敬酒的次序、敬酒词、敬酒礼等等。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敬酒文化不尽相同。

纵观中韩两国敬酒文化,会使我们领略到一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美丽画卷。

2、敬酒文化的历史渊源敬酒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史料中有大量的记载。

由于两国使用的都是汉字,文化习俗相近,加之国土接壤,两国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敬酒文化的历史非常相似。

两国的古代,敬酒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礼节,古人分席而坐,主人一般不离席,斟酒有专人负责,但主人要以礼节动作向客人敬酒,宾客也要回敬。

据《诗经·小雅·瓠叶》记载,敬酒程序有所谓“酌”、“尝”、“献”、“酬”、“醉”之分。

“酌”指斟酒;“尝”是指众人把斟好的酒品尝一下;“献”指主人向客人敬酒;“酬”是客人接受主人的敬意,把酒饮下;“醉”是客人回敬主人。

古人敬酒时还有“洗爵”的习俗,即当着客人的面把饮酒用具清洗干净,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古人敬酒时讲究跪拜礼,这也是敬酒的一种形式,后来桌椅流行,起跪敬酒不方便,人们就很少跪拜敬酒了。

三、中韩两国敬酒文化的比较1、敬酒次序敬酒是一门学问,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分清主次与尊卑,这点中韩两国是一样的。

敬酒时通常要考虑的因素如下:(1)年龄大小在家宴的时候,会有不同年龄不同辈分的亲戚聚在一起,敬酒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

首先敬辈分最高的,然后敬辈分其次的,以此类推。

如果参加宴会的既有家里人也有作客的远亲,而且他们辈分又相同的话要先敬远亲,后敬家里人,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重视。

(2)职位高低在参加公司宴会或聚餐时,敬酒就要考虑职位的高低。

职位低的人要向职位高的人敬酒。

首先敬职位最高的、再敬职位其次的,以此类推。

向同一个人敬酒时,应该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敬过之后再敬,否则,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

(3)宾主身份在参加婚宴、乔迁宴、满月酒、升学宴等宴会时,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也可以根据在座各位客人的身份高低,先敬身份高的再敬身份低的。

如果同桌的人情况复杂,混合了以上的情况,要根据客人的情况和自身的情况斟酌考虑,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中韩两国人同辈或同级别的人之间饮酒就比较随意,在非正式的场合双方都可以举杯敬酒,并不用考虑以上的因素。

2、敬酒词敬酒作为一种文化,敬酒时有一些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敬酒词就是其中的一种。

正式敬酒词要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不能影响来宾的用餐,一般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

可以由主人或司仪提出。

敬酒词的内容一般不长,主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客人对此进行答谢,说出一些应酬之辞或者是祝愿、祝福类的话即可。

但在非正式的场合就很少用到敬酒词,通常只需要举起酒杯说一声干杯即可,这一点上中韩两国基本相同。

但是,与韩国不同的是中国敬酒词还可以用歌曲的形式来表达,通常称为“祝酒歌”或者“敬酒歌”,是一种或者一类歌曲的总称。

常用在喜庆的场合及欢迎的宴会上,是一种用以祝酒、劝酒表达美好祝愿和敬意的歌曲。

敬酒歌盛行于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如布依族、幺佬族、傣族、毛南族、蒙古族、藏族等,比如蒙古族著名的祝酒歌“金杯”。

在蒙古族中,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会唱。

只要有客人来做客,在敬酒的时候一定唱,以示主人的敬意与祝福。

歌词如下: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手捧美酒啊望北京豪情啊胜过长江水胜过长江水锦绣前程党指引万里山河尽朝晖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瞻未来无限美人人胸中春风吹美酒浇旺心头火燃得斗志永不退今天啊畅饮胜利酒明日啊上阵劲百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征途上战鼓擂条条战线捷报飞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咱重摆美酒啊~~再相会歌词内容既有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欢迎,也有对国家的歌颂、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藏族人民也非常喜爱祝酒歌。

藏族人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

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藏族人对敬酒歌的喜爱,从下面的一句笑话中可以看出来:“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

”3、敬酒礼在敬酒时要遵循一定的礼节,这种礼节我们称之为敬酒礼。

例如,是否需要起身站立;双手在敬酒时的姿势;当敬酒碰杯时,你的酒杯与对方酒杯的位置;被敬者是否要一饮而尽以及敬酒时机的选择等等。

在中国,敬酒时,敬酒者应右手端起酒杯站起身,同时用左手托住杯子底部,目视敬酒对象说出祝酒词。

对此,被敬酒者要将酒杯高高举起,说完感谢的话后将酒喝下,再手端酒杯目视敬酒者。

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

碰杯的时候,敬酒者的酒杯要低于被敬酒者的酒杯。

如果敬酒者的位置与被敬者的位置离得较远,可以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表示和对方碰杯。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想饮酒,可以请身边的人代喝或者以茶代酒。

对此,敬酒人要表示谅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在敬酒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倒酒时要倒满杯,如果对方的酒杯里有酒,直接倒满即可。

韩国人敬酒时是坐着进行的。

敬酒时,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双方熟悉之后,则可单手为对方斟酒。

敬酒时,敬酒人先将自己杯里的酒喝干,将杯子倒过来把剩余的几滴也倒干净,在茶杯里洗洗杯口,用纸巾上摁摁。

然后把酒杯递给被敬者,把酒斟满或者酌量。

倒酒时右手握酒瓶倒酒,左手置入胸与腹之间,被敬酒的人喝完后将杯中余下的几滴甩回自己杯中递还给敬酒人再给他满上酒,这时敬酒人通常要喝部分或全部以示尊重。

在敬酒的过程中,有三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给对方倒酒或敬酒时,必须等对方把酒杯的余酒喝空,再给对方续杯,不能在对方酒杯未空时斟满;喝酒时候一定要让别人给倒酒,而不能拿起酒瓶给自己倒酒,当然自斟自饮时候除外;“第一杯酒不能干”,第一杯酒喝完后,杯中一定要留少许的酒。

韩国人在跟长辈饮酒时,有很多要注意的礼节。

首先,晚辈通常要跪着,得到长辈允许的时候才可以坐下;接长辈给的酒时,应做起身状双手接杯;喝酒时,晚辈要侧过身去,用手掩饰酒杯喝酒,不能正面饮酒;晚辈给长辈倒酒时一定要用右手握瓶,左手握着右臂。

两国人敬酒时都很重视时机,敬酒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认为对方会接受你敬酒,二是对方正好有空。

如果没有考虑以上两个因素会被视为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酒桌上如有陌生的人,要先打听一下对方姓氏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对他的称呼,这样,在自己敬酒时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另外,中韩两国人饮酒都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第一杯酒不推让”。

意思是说一起喝酒的人中,即使有人不会饮酒,第一杯酒也不应该推让。

这是因为如果第一杯酒就推让的话,喝酒的气氛就被破坏掉了,所以即使你不会饮酒,也要把酒杯放在嘴边抿一下,以示诚意。

4、饮酒时的娱乐项目酒由单一的祭祀的用品发展为宴会及日常生活的一种饮品后,人们在饮酒时会安排一些游戏,以此增添乐趣。

中国人在饮酒的时候,人们也会想一些游戏来活跃气氛,输的人会喝酒。

比较常见的游戏有几个,比如说“数七”,凡是遇到七的倍数,或者是数字里有七的人就要敲桌子,错了的人就会喝酒。

除此之外,除此之外还有划拳、猜拳等。

在韩国也有跟中国的“数七”差不多的游戏,但是有一些规则不太一样,韩国是“数3、6、9”,但不是3的倍数,是有3、6、9的数字就不说,只是拍手。

如果是13、16、19就拍两下手,以此类推。

另外,罚酒也是两国人“敬酒游戏”的一种。

罚酒的原因有很多,迟到要罚酒,玩游戏输了也会罚酒。

一般说来,罚酒不算文明,其中带有强人所难的成份,所以,罚酒最好是适量而行。

中国的《韩诗外传》有这样一句话:“饮之札,跳而上。

坐之赛,能饮者饮之,不能饮者已谓之配齐。

”意思是说,能喝酒的人就喝,实在没有酒量就自己喝,只要在饮酒礼节上和大家保持一致就行,这是中韩国人推崇的罚酒礼仪。

在韩国也有类似的表达形式,意思是“一不,三少,五宜,七过”意思是一杯酒不结束规则,三杯呢还不够,五杯正好,七杯稍微有点多了,所以,中韩两国在敬酒时都会遵守适量的原则。

四、敬酒文化存在的原因分析1、传统习俗的继承酒作为一种饮品曾是古代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朱翼中在《北山酒经》中写道:“昔先王诰庶士无彝酒,又曰祀兹酒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意思是百姓不可随意饮酒,就只能用于祭祀活动中。

古人的祭祀活动中的敬酒行为,是以敬酒时的动作表达对上天的感谢和敬意。

随着祭祀活动的消失,酒由祭祀用品演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品,现在作为饮品的功用甚至高于作为祭祀用品的功用,不管怎样,敬酒这一习俗继续保持,流传至今。

2、表达礼仪的方式敬酒文化是由古代的祭祀活动演化而来。

古代的祭祀活动所表达的就是一种“礼”。

“凡饮,必祭,所始礼也”。

“礼,饮食必祭,示有先也”。

这种表示礼让,对天地鬼神及祖先亡灵“示有先也”的祭饮祭食顺序,正是早期“礼”所构成的重要初始本义。

敬酒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了表达礼仪的一种方式。

另外,中韩两国文化习俗受儒家的影响都特别深。

儒学中三纲五常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讲究尊卑次序和等级差别,所以中国和韩国人在敬酒时都讲究次序和礼节。

儒家认为,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美好的德行。

古代敬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

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感谢大地的奉献;然后尝尝酒味,对主人说一些赞美的话;最后举杯一饮而尽。

总而言之,祭祀是敬酒这一行为的来源之处,时至今日,成为一种表达礼仪的重要方式。

3、人际交往的需要中国的《礼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酒食合欢也”,意思是喝酒或者吃饭时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欢乐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