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地理学:第二章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I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

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2. 经济全球化的支撑 a.基础—国际贸易自由化 b.催化剂—国际投资一体化 c.载体—跨国公司 d.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全球化 e.助推器—国际金融信息化 f.智囊库—人才流动国际化 3.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4. 当今科技革命的特点: a.技术群落成为主导 b.生产要素发生质变 c.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 d.可持续发展 5. 创新地理学:不是指地理学的创新,是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构建的一门新的地理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a.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b.创新活动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c.创新活动对城市与区域的影响 d.创新体系空间格局及创新的空间扩散与转移 e.创新活动与创新环境 6.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7.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循序渐进规律、演变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8. 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是导致产业结构更替的源泉。 9.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一产向二产转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三产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一产劳动力减少,二三产劳动力增加。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雁行形态说(日本赤松)具体表现: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10.(1)世界经济重心:一定时期内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的地区,资源、资金、技术、产业和文化等高度密集,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动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最大的区域,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吸纳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 11. 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根本动因。 12.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核心是比较利益(优势)理论 (1)相对技术差异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2)要素禀赋论(瑞典赫克歇尔&俄林):相对要素丰裕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进行贸易之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相对要素价格和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3、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4、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 (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5、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 (上下测试试题全)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 (上下试题全)

————————————————————————————————作者:————————————————————————————————日期: 2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 究 (上)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00 49 29 [分数]:83分 1、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将影响外需市场。 正确 错误 2、页岩气是一种储存于页岩(属于沉积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份以乙烷为主。 正确 错误 3、页岩气不会取代近年发展缓慢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正确 错误 4、本课程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滞缓了经济复苏步伐。 正确 错误 5、页岩气产业有助于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并推动经济与就业增长。

正确 错误 6、本课程认为,金融危机会改变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正确 错误 7、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经济体的“新常态”是低增长,低债务。 正确 错误 8、从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的这种经济低增长的态势,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正确 错误 9、未来较长时期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缓慢也将成为常态。 正确 错误 10、中国是最早在页岩气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国家。 正确 错误 11、页岩气革命增加了全球的能源供给,对国际能源价格造成了下行的压力。作为能源进口大国,我国将有更多的能源

供应可供选择。 正确 错误 12、()是最早在页岩气这个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国家。 英国 美国 伊拉克 日本 13、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陷入()的“新常态”。 高增长、高债务 低增长、低债务 低增长、高债务 高增长、低债务 14、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是()。 印度 中国 墨西哥 日本 1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过去历次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危机结束后的中期内,增长速度比趋势线平均要低()。 20%

世界经济地理试题

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试卷及答案) 1、下列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新加坡 C、台湾海峡 D、马六甲海峡 2、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国家() A、印度 B、泰国 C、中国 D、柬埔寨 3、由于产油率高、收益多而快,而被称为世界油王的经济作物是() A、咖啡 B、橡胶 C、椰子 D、油棕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是世界上生产密度最大的国家 B、产业结构调整日趋高层次化 C、日本分为表日本和里日本,里日本为日本人口产业的密集地带 D、经济日趋走向国际化,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过渡

5、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6、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 B、地表崎岖,多火山、地震,山脉纵横 C、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D、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7、些列不属于东南亚第一产业的特点的是() A、多种农业经济类型并存 B、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十分薄弱 C、稻谷、橡胶等主导作物地位突出,但生产结构单一 D、林业生产具有世界意义 8、印度自然环境的特点不包括()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发利用 B、热量丰富,降水虽多但不稳定 C、矿产品种齐全 D、部分矿产储量很大 9、下列不属于印度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的是()

A、人口出生率持续偏高 B、宗教的影响 C、死亡率有所下降 D、生产水平高 10、西亚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战略要地不包括()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黑海海峡 D、曼德海峡 名词解释 新兴工业化国家 上合组织 亚洲四小龙 东盟 简答题 1、西亚波斯湾地区石油区位优势及其对石油工业的发展的影响? 2、简述印度的农业生产及其地域类型。 论述题 1、论述亚洲四小龙

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全球经济失衡是长期形成的,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调整是一个极其困难和缓慢的过程,然而它已经并将长期影响到世界及各国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贸易顺差;贸易逆差一、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首先是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美国经济在平衡中强劲发展,与日本和以德国为例的欧洲国家经济低迷的经济发展形成对照;其次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发展快速,而拉美、非洲等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却极为缓慢;最后则是美国经常财政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顺差多以国债方式资本输出到美国,由此形成世界经济的“双循环”。然而,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相对很缓慢,我国也将面临风险。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 1.对世界经济与发展的影响这一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失衡,不同于第一次全球经济失衡,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主要手段失灵了,美国一边扩大贸易逆差,一边让美元贬值,造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虽然不平衡下的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并没有如人们预计的那样悲观,前三季度美、日、欧投资消费形势乐观,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全球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和并购投资也有所增长。但这轮全球经济失衡的领域很广,原因多样,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定性,复杂性超乎想象,其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2.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目前全球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是不明显的,但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当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资源、能源、市场、技术和人才及世界现有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约束下,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高的不确定性风险。二、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分析 1.全球性原因从全球范围看,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来自现有的世界经济、贸易、货币金融等格局的失衡。首先,全球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是根本性原因。一方面,美国经济出乎意料地增长强劲,而日欧近年一直处于经济缓慢增长期;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率超过西方国家的同时,两者总体经济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其次,近年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是不平衡产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和服务转移或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其国内转而生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服务,以促进经济结构提升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这一过程往往滞后一段时间,加上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往往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高新产品,为此贸易不平衡日益扩大,而各国的贸易、汇率政策等多种因素往往助长了这种趋势。最后,全球性的储蓄投资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内在根源,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由于经济体制、消费习惯、人口结构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原因有着非常高的储蓄率,加上国内投资途径少、效率低,过多的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对应为贸易顺差;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扩张性政策下消费经济的趋向不断加强,使得逆差不断扩大。 [!--empirenews.page--] 2.美国方面的原因美国经常项目巨额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国内政策。首先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前美国经济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近年政府大规模减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以及个人收入和资产价值快速增长等因素都极大地刺激了个人消费增长;而美国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其公共开支一直是天文数字,而且不断扩大。其次是储蓄不足。在消费不断扩大的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即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1995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大约在4%~5%,而从2005年开始降至负数,这表明消费者不仅将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开支,而且还动用了储蓄或进行贷款消费。最后,为自身利益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施加影响。一方面,把劳动密集型及环境破坏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把产品由这些国家出口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美国大量进口消费品以满足本国市场巨大需求的同时,却对出口设置各种障碍,阻止本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美国巨额的商品贸易逆差。三、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建议 1.全球性对策建议全球失衡的调整,需要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詹慧敏电商Q1241 12150048 摘要:能源问题关系国家的发展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好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现在国际局势紧张加剧,中国与周边国家像菲律宾,俄罗斯等国都存在关于能源问题的摩擦,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保证能源安全逐渐成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涉及外交、军事、国家安全及能源等层面。本文以能源分布,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进口渠道与运输,能源安全问题表现五个维度为出发点,分析了世界能源现状与我国能源现状问题,然后针对我国能源安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写出了一些自己的对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措施的见解。 关键词:能源开采加工消费结构 一、世界能源的分布与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 在常规能源中,石油主要分布于两大弧形地带:东半球的北非中东波斯湾-里海-俄罗斯中北部;西半球的委内瑞拉—墨西哥湾西部-美国中部-加拿大西部-阿拉斯加北部。中东北非也是主要的石油产地。煤炭储量分布呈现出“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的特点。且在北纬30°~70°形成了一个世界最丰富的含煤带,这个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向西经陕西、宁夏、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英国的英格兰地区到达北美中部。其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独联体。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次是波斯湾地区,拉美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世界水利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大江大河流域,但是发达国家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远胜于发展中国家的,瑞士、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这些国家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均在50%以上。在非常规能源中由于技术资金原因,发达国家的开发程度也较发展中国家高。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上—大别山—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储量最为丰富。费常规能源中,像拉萨等地的太阳能、内蒙古等地的风能、沿海地区的潮汐能、核能,虽都有涉及但因技术等的限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高。 二、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 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由于需要很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能源的分布国可能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实力,所以就会出现能源跨区域跨国际合作的机制。发达国家或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收购别国的能源公司的股份而获得该国的油气资源。或者是提供技术、资金给该国在当地进行开发,为当地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为自己国家建立能源贸易往来。 当然在购进能源后也需要对其进行加工生产,加工生产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率的高低,在这一方面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能源的利用率很高。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也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原油生产集中于储藏地,油品生产集中于消费地,世界石油消费与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平衡相当突出。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的石油约占世界的60%,而它所生产的石油只占世界的30%;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2%,却消费了世界石油的25%强;而中东地区生产

2018全球经济形势预测

2018全球经济形势预测 导读:2017全球经济形式保持复苏,全球经济政策规模保持趋势向上的态势。经过十年的危机后重建,全球经济度过了相对健康的一年。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但会面临“央行政策不明,贸易风险加剧,泡沫风险增强”三大风险。2017年末,社科院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形式总体向好。预计2018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6.7%,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望持续提升,中国经济将在新常态下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一、世界经济保持复苏,但需注意风险在已过去的2017年,经济形势着实让神经绷紧多年的全世界经济从业者长长的舒了一口气。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可达3.0%,与2016年的2.4%相比提升较为明显,劳动市场持续改善,全球物价水平温和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上涨,国际贸易增速提高。世界银行预测2018年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为3.7%,比2017年提高0.2%;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为2.9%,同样比2017年提高0.2%。各大国际组织基本都对2018年的经济趋势表示看好。2017年以来美国经济主要拉动力是投资和净出口,消费边际增量有限。相比之下,欧洲复苏更为全面,消费、出口和投资均有稳健增长。而日本经济主要依靠出口持续好转的带动,但私人投资也开始启动。此外,特朗

普的税改政策将对美国经济有所刺激。美国国内经济的刺激必将对全球经济起到拉动作用。同时,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缓慢,全球债务持续积累,金融市场出现泡沫。全球经济增长历经了相对健康的一年后,经济学家们纷纷预估2018年的情况大致相同,是不会过热、也不至于过冷的经济态势。但依旧会面临“央行政策不明,贸易风险加剧,泡沫风险增强”三大风险。其一,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17年末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18》推断:“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消退,政策制定者有更大的空间来解决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更长期问题。”根据各主要经济体央行预估的新一年计划,美联储计划升息三次,欧洲央行要逐渐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中国利率也趋向上升。这一系列的政策举动,使得国际市场对今年的风险担忧加剧。毕竟2017年全球经济取得的成功,对全球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有着一定程度的依赖。摩根士丹利经济共同主管Chetan Ahya在《2018国际经济展望》中写到:“金融稳定风险对(增长)周期延续性所构成的威胁要甚于物价稳定风险。”其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加速和中美之间可能产生的贸易纠纷,如: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全球布局政策,“必须快速缩减巨额贸易逆差,”特朗普11月亚洲之行结束后在推特上称。自其上任后的一系列言论使得国际多边市场的相关国家纷纷表达了担忧。此外,英国脱欧和其他威胁欧洲稳定的谈判(尤其需要注意欧洲右翼势力兴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答案Word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1—33) (4) 关键词: (4) 世界经济 (4) 相互依赖 (4) 不平衡规律 (4) 经济全球化 (4) 区域集团化 (4) 课后题: (4) 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4) 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4)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4)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34—72) (5) 关键词: (5) 世界政治 (5) 两极格局 (5) 和平与发展 (5) 多极化趋势 (5) 单边主义 (5) 课后题: (5)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5) 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 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6) 冷战后国际形势的重要变化为什么突出表现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无) (6) 怎样认识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6) 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73—124) (6) 关键词: (6) 宏观调控机制 (6) 社会福利制度 (6) 西方主义 (6) 霸权主义 (7) 制度主义 (7) 课后题: (7)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 (7)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面临的现实难题和蕴含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7) 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7)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7) 怎样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与作用? (7)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是怎样演变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7) 西欧、日本外交主动性增强表现在那些方面?对世界格局有怎样的影响? (7) 为什么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实质是霸权主义? (7) 如何看待冷战后西西关系的变化? (7)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125—161) (8) 关键词: (8)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 (上下试题全)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 究 (上)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00 49 29 [分数]:83分 1、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将影响外需市场。 正确 错误 2、页岩气是一种储存于页岩(属于沉积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份以乙烷为主。 正确 错误 3、页岩气不会取代近年发展缓慢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正确 错误 4、本课程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滞缓了经济复苏步伐。 正确 错误 5、页岩气产业有助于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并推动经济与就业增长。

正确 错误 6、本课程认为,金融危机会改变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正确 错误 7、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经济体的“新常态”是低增长,低债务。 正确 错误 8、从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的这种经济低增长的态势,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正确 错误 9、未来较长时期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缓慢也将成为常态。 正确 错误 10、中国是最早在页岩气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国家。 正确 错误 11、页岩气革命增加了全球的能源供给,对国际能源价格造成了下行的压力。作为能源进口大国,我国将有更多的能源

供应可供选择。 正确 错误 12、()是最早在页岩气这个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国家。 英国 美国 伊拉克 日本 13、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陷入()的“新常态”。 高增长、高债务 低增长、低债务 低增长、高债务 高增长、低债务 14、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是()。 印度 中国 墨西哥 日本 1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过去历次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危机结束后的中期内,增长速度比趋势线平均要低()。 20%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世界经济大调整三大阶段

世界经济 一、举例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大调整三个阶段的特征。 答: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世界经济大调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经济大调整的开始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特征是: 1、国际经济体系和组织的创立。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召开了两个会议。1944年7月1日—7月20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6年由美、英等19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筹备委员会,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从1947年1 月1日起临时生效。 2、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强调国家要制定经济政策,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经济体制的调整加上战后科技进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3、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形成。1952年7 月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由这三者合并组成的欧洲共同体,1960年5 月成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除在西欧发达国家建立外,还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来,如1960年成立的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1964年成立的阿拉伯共同市场,1966年成立的中非关税经济同盟等。 4、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开始进行调整和转移。世界技术革命到50年代逐渐进入高潮,美国、西欧和日本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着重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某些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海外转移。50年代初美国第三产业产值已占GDP 的50%以上,1956年在美国白领超过蓝领,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5、各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战略。 二次战后,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相继摆获得了政治独立。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或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有的选择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的选择了“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模式,不同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方式,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 第二阶段: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持续阶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特征: 1、国际金融、贸易体系和组织发生和酝酿着新的变化。70年代出现石油危机,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固定汇率制变为浮动汇率制,汇率变动频繁,导致国际金融危机不断。7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出现了发达国家掀起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如:技术壁垒、进口许可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0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库: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主要模式是中心地呈三角形排列,市场区呈六边形分布。 2、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 K=4 的中心地系统。 3、廖什将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称为经济景观。认为其包括了所有的市场区域的一般模型,也称为完全系统。 二、判断题: 1、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供给所限定的,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需求角度所规定的边界。(T) 2、某种货物供应点出现的频率,与该种货物的等级成反比。(F) 3、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T) 4、廖什的中心地系统认为高级市场区是低级市场区以区域中心为圆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而成的,通过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并进行叠加,就可形成所有市场区域。(T) 5、区域内同类职能的中心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稀疏,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则比较密布。(F) 三、名词解释: (1)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地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2)中心性: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3)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的范围叫做货物的供给范围。 (4)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5)中心地的等级:是指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为中心地划分的等级。 2、阐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 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交通、行政因素的制约,从而分别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1.根据市场原则建立的中心地系统;2.根据交通原则建立的中心地系统;3.根据行政原则建立的中心地系统。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有以下特点:(1)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其中心职能相对应。(2)中心地有规则地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地点。(3)各等级中心地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地域面积呈几何级数变化。 根据市场原则构建的中心地系统,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高级中心地的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3,9,27,…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2,6,18,54,…(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上。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4,16,64,…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根据同样的原则考虑行政因素。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低级中心地只能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7,49,343,…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6,42,294,2058,… 3、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一)消费市场状况如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相比,零售业区位的数量和规模显然不同。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随着距购物中心地的距离增加,在该中心地购买的家庭数会减少。 (三)零售业的竞争关于区位空间竞争的理论,霍特林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当需求无限且非弹性的条件下,在直线市场上只存在两个企业时,这两个企业应该在距离直线市场的中点处布局,当需求有弹性时,两者将在距离直线市场的端点四分之一分散布局。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世界经济地理课程论文The world economic geography(Thesis) (2011年9月—11月) 题目:法国的优劣势产业分析 分院:经管分院 专业:08国贸 班级:三班 学号:20080510610329 学生姓名:陈华东 指导教师:方丽 起讫日期:2011年9月—11月

摘要 法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第五大贸易国、第四大对外援助国、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2006年有38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是我在欧洲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 关键词:法国、经济体、贸易国、投资、资源、技术 一、法国的优势产业 (一)、航空 法国航空工业领域技术非常系统和全面,主要包括大型民用客机、运输机、军用战机、军用直升机等整机系统以及包括飞机发动机在内的关键零部件。 其中,民用航空领域的空中客车公司虽系法、德、英、西联合体,但是在原法国飞机公司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法国占据主导地位。除了整机设计、制造和集成组装外,关键环节技术方面的复杂电子系统和关键部件的飞机发动机均由法国制造或集成制造。 成立于1992年的欧洲直升机公司,是世界上负载较重直升机制造商,目前以占据世界市场的50%而位居全球第一。 达索(DASSAULT)飞机制造公司曾以生产幻影战斗机闻名遐迩,目前是欧洲唯一的小型喷气式商务客机制造商,在业内分得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 法国赛峰集团旗下的斯奈克玛(SNECMA)公司为发动机专业制造商,产品包括民用发动机、军用发动机以及航天发动机。民用发动机系列中包括供给波音737和空客A320、A340的CFM56;专供波音777的GE90;供给波音 747和A330的CF6以及专门供给A380的新型GP7200等。在民用飞机发动机领域,赛峰集团居世界第一,是空客、波音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约占空客70%和波音50%的发动机市场。 (二)、航天 法国航天工业发展一方面融合于欧洲空间局,另一方面则保持着自己的独立

2010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二、思考题: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 (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 (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 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下)

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趋势及战略应对研究(下) 旭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二O一四年三月 三、欧洲再工业化 再来看第三个欧洲再工业化。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欧美发达经济体曾经有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就说它通过产业转移把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当然我们是主要的承接地之一。那么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些发达国家都在反思,就说如果把这种工业都去掉之后,如果单单靠服务业不足以带动新的经济增长,不足以让它们自身走向复。所以这些国家都有大的动作,大幅度地增加研发和基础设施投资。通过政府扶持,重振实体经济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且大力扩大出口。美国的奥巴马上台之后,就有一个出口翻番计划,就是在五年之让美国的出口扩大一倍。像美国过去大量的制造业,外流转移出去,它所需要的很多的产品只能靠进口来弥补。所以美国的贸易赤字常年的居高临下,屡创新高。所以美国通过这种工业化,当然再加上其他的措施来大力的扩大出口。那么特点表现这么几个,“去虚拟化再工业化,去过度消费再出口,去泡沫化再创新”。而且在这方面确实有非常大的动作。 就在2009年,就是金融危机发生第二年,美国在《振兴制造业框架》中明确了政府在支持制造业发展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这是框架性。2010年又发布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目的是帮助美国制造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重振实体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那么这是2009、2010年出台的,当然这几年也有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确确实实产生了一系列明显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再工业化对美国的影响。首先就是制造业回流,制造业在危机之前,大量地外迁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那么这几年有个新的趋势,就是在华的这种外资企业,特别是美资企业,出现了一种回流的趋势。当然这个不是大规模的,但确实有,时不时我们能看到相关的报道。如果说我们看到报道都是个案的话,那么波士顿咨询集团做了一项调查,就说是对总部是在美国的一些制造业在华有投资,那么他对这些高管做的调研,在这些高管里边有

市场营销课程教案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课程教案市场营销专业班级教师授课时间

第四章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引言] 市场营销策略的演变 1.大量营销阶段:【例】福特汽车:大量生产、大量消费、“顾客可以在我们这里买到任何汽车,只要他所要的是黑色T型轿车”。 2.差异化营销阶段:【例】通用汽车:为合适的人生产制造合适的车(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蒂亚克、别克、凯迪拉克)。 3.目标市场营销阶段:【例】Buick Sail。目标市场营销由三个步骤组成: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第一节市场细分 一、市场细分的含义 (一)市场细分的含义 市场细分就是根据影响需求的因素,将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市场的过程,每一个有相似需求的购买群体形成了一个细分市场,不同的细分市场之间又有着显著的需求差异。【举例说明】男性市场、女性市场;老年市场、青年市场、儿童市场(二)市场细分产生的客观基础 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定制营销、个性化需求、大量生产 二、市场细分的意义 (一)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例】本田进入美国市场 (二)集中企业资源,投入目标市场【例】金盾出版社

(三)有利于企业制订适当的营销策略【例】海尔洗萝卜的洗衣机 三、市场细分的原则 (一)可衡量性 (二)可赢利性 (三)可进入性(简要加以说明) (四)差异性 四、市场细分的依据 (一)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1.人口因素 1)按年龄细分:儿童市场、青年市场、中年市场、老年市场; 2)按性别细分:男、女; 3)按收入细分:高、中、低、贫困; 4)按民族细分:汉、满、蒙、回、壮、苗; 5)按职业细分:公务员、教师、工人、医生、军人; 6)按教育状况细分:高等、中等、初等教育; 7)按宗教细分: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 【WHY】解释说明企业通常按人口因素细分市场的原因 2.地理因素 1)按地理区域细分: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国际、国内;城市、农村。 2)按人口密度细分: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 3)按气候细分: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例】柯达与富士、科龙冰箱 3.心理因素 1)按生活方式细分:享受型、地位型、朴素型、自由型 2)按个性细分:内向、外向、随和、孤独 4.行为因素 1)按购买时机细分:平时、双休日、节假日; 2)按追求的利益细分:(化妆品)增白/消斑/去皱;(食品)营养/卫生/美味; 3)按使用率细分:不使用者/少量使用者/适量使用者/大量使用者; 4)按使用情况细分:未曾使用过/初次使用者/经常使用者; 5)按使用者的忠诚性细分:坚定忠诚者/弹性忠诚者/转移忠诚者/随机者。 【例】啤酒、洗发水、手表、牙膏、感冒药 (二)组织市场细分的依据【略讲】 1.用户要求2.用户规模 3.用户地理分布 [课后小结] 本次课重点介绍了市场细分的含义及细分的依据,要求同学们不仅能识记所学内容,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种产品进行具体的市场细分。 [课后思考] 1.你认为下列产品适合用哪些因素(只举一两个最主要的变数)来进行市场细分:(1)皮鞋(2)牙膏(3)保健(4)图书(5)彩电(6)冬装 2.为什么企业通常以人口因素作为市场细分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