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试题

合集下载

2019年自考《印刷原理与工艺》精选章节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考《印刷原理与工艺》精选章节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考《印刷原理与工艺》精选章节试题及答案表面张力:含义: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地收缩表面的力比表面能:同种条件下,单位表面积上的分子比同数量的内部分子过剩的自由能,称为比表面过剩自由能,简称比表面能。

比表面能的单位:J/㎡→Nm/㎡→N/m润湿:含义:表面上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所取代的过程,在一般的生产实践中,润湿是指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界面能:单位面积界面上两相物质分子,各自比相同数量的本内部分子过剩自由能的加和值。

用γSL、γLL 、γSG 、γLG 表示接触角:把液体滴在平滑的固体表面,表面上便形成一液滴,当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在固、液、气三相的交界处,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叫接触角,用θ表示。

旧金属表面:金属长期地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气体分子(N2、O2、CO2等)、油污、灰尘等吸附于金属表面,从而改变了金属表面的性质,这样的金属叫做旧金属表面油墨转移率:印刷过程中,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墨量占印版上墨量的百分比水墨平衡:平版印刷中,印版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图文部分的墨膜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分界线,油和水互不浸润的现象HLB值:HLB值也叫亲憎平衡值,是用以衡量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性基团和亲油基团之间关系的标准。

印刷压力:印刷压力的含义:指油墨转移过程中压印体在压印面上所承受的压力(相互作用力)。

方向?垂直印刷压力的作用:强制的使压印体充分接触,以利油墨转移。

数字印刷:含义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数字页面通过数字印刷机直接转换成印刷品油墨的反粘(逆叠印):在多色套印中由于后印色的粘着性大于前油墨,则先印的油墨便被后印的油墨剥走,产生逆叠印。

油墨的粉化:油墨的颜料粒子过量的存留在印刷品的表面,其实是连接料的过分渗透,一经摩擦便会掉落,这些现象有些像黑板上的字被擦掉的感觉,所以叫粉化。

蹭脏:在印刷过程中,一张印刷品的墨迹未干,又有另一张印刷品叠放其上,前一张印刷品上的油墨便有可能转移到后一张印刷品的背面,这种污染印刷品背面的现象,叫做印刷品的油墨粘(蹭)脏,简称背面粘(蹭)脏。

丝网印刷原理与工艺考核试卷

丝网印刷原理与工艺考核试卷
A.曝光时间
B.光源强度
C.丝网的颜色
D.网版与光源的距离
5.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清洗丝网?()
A.更换油墨颜色
B.油墨干燥在网版上
C.印刷过程中油墨堵塞网孔
D.每次印刷完成后
6.丝网印刷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油墨的干燥速度?()
A.油墨类型
B.环境温度
C.环境湿度
D.刮墨速度
7.以下哪些是丝网印刷的优点?()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丝网印刷中,丝网的目数表示的是每英寸长度内有多少个_________。
2.丝网印刷的网版制作过程中,涂布感光胶的目的是为了形成_________。
3.在丝网印刷中,_________是控制油墨转移量的重要因素。
4.通常情况下,丝网印刷的网距设置为_________mm左右。
1.丝网印刷适用于以下哪些材质的印刷?()
A.纸张
B.塑料
C.金属
D.玻璃
2.丝网印刷过程中,影响油墨转移效果的因素包括?()
A.丝网的张力
B.油墨的粘度
C.刮墨速度
D.环境湿度
3.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改善丝网印刷的印刷质量?()
A.使用高目数的丝网
B.提高丝网的张力
C.降低刮墨速度
D.增加油墨的粘度
4.丝网印刷的曝光过程中,影响曝光质量的因素有?()
19.在丝网印刷中,哪种因素会影响印刷图案的清晰度?()
A.丝网的张力
B.油墨的粘度
C.刮墨刀的角度
D.网距
20.丝网印刷完成后,哪种方法可以检验印刷质量?()
A.观察颜色是否均匀
B.检查图案是否完整
C.测量印刷尺寸是否准确

印刷原理与工艺试题

印刷原理与工艺试题

复习题第一局部1印刷压力的作用使对压双方充分接触,弥补压印体外表的微观不平度,令分子间力起作用,使印迹墨层顺利地由印版转移到印*外表。

2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一下平版胶印,先水后墨的原因有水平版胶印的图文外表外表能高于油墨的能量,低于润湿液的能量,所以图文局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只吸附油墨,不被润湿液所润湿。

而非图文局部是高能外表,既能被油墨润湿,又能被润湿液所润湿,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外表性质,因此,印版必须先着水后着墨,非图文外表先由润湿液铺展保护起来,然后和着墨辊接触,才不会被油墨所润湿。

3印刷压力的定义对压双方相互之间法线方向作用的力4接触角的定义"把液体滴在平滑的固体外表,外表上便形成一液滴,当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5外表剩余自由能单位外表积上的分子比一样数量的内局部子过剩的自由能。

6界面*力固、液、气外表之间存在的*力。

7油墨转移率的定义承印物承受油墨量和印版油墨量之比8包衬属于衬垫材料的范畴〔〕×9塑性变形一般是永久变形,此变形不会消失〔〕√10 敏弹性变形在外力撤除的瞬间也会立即恢复〔〕√11压印线是指压区内和印*输送方向一致的直线距离〔〕√12印刷压力可以用压缩量和呀印线宽度表示〔〕√13在印刷压强严重缺乏段所得到的印品几乎全部都是废品〔〕√14当油墨转印率与印刷压强成正比时,所得的印品质量合格〔〕×15平衡高弹是指在外力撤除的瞬间,瞬即恢复的现象。

〔〕√16平版胶印中‘三勤’指的是勤抽样检查,勤掏墨斗和勤洗橡皮布〔〕√17在浸湿中,发生液固界面转变为气固界面的过程。

〔〕×18在润湿中,接触角Φ越小,润湿性越小。

〔〕√19由于界面*力的原因,液体具有自动收缩其外表成球状的趋势。

〔〕√20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21水属于非极性分子,油墨属于极性分子,所以油墨和水是不相溶的。

〔〕×22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23平版胶印是间接印刷方式〔〕√24平版胶印几乎都采用了圆压圆的压印方式。

4月自考《印刷工艺》考试真题试卷

4月自考《印刷工艺》考试真题试卷

4月自考《印刷工艺》考试真题试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印刷工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书籍、杂志到广告、宣传册,印刷工艺在各种传媒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掌握印刷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传媒工作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4月的自考《印刷工艺》考试中,我们将会遇到一些关于印刷工艺的考试题目。

这些题目将测试我们对印刷工艺的基本理论、印刷机的构造和印刷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印刷工艺的基本要素?A.原稿B.印刷机C.承印物D.油墨2、下列哪一项是平版印刷的主要特点?A.印刷色彩丰富B.印刷精度高C.适用范围广D.制版速度快3、下列哪一项是凹版印刷的主要特点?A.印刷色彩丰富B.印刷精度高C.制版速度快D.适用范围广二、填空题1、印刷工艺的流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印刷机的种类很多,按照版面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平版印刷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4、凹版印刷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5、丝网印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三、判断题1、凹版印刷的印刷材料主要是金属版。

()2、平版印刷的印刷色彩比较单调,不适合用于多色印刷。

()3、丝网印刷的印刷精度比较高,适合用于高精度的印刷品。

()4、凸版印刷的印刷速度比较慢,不适合用于大量印刷。

()5、柔性版印刷的印刷材料主要是橡胶版。

()6、凹版印刷和平版印刷是两种最常用的印刷方式。

()7、丝网印刷和凸版印刷是两种最不常用的印刷方式。

()8、在选择印刷材料时,我们应该根据印刷品的用途和数量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9、在制作原稿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原稿的质量,以便得到更好的印刷效果。

()10、在选择油墨时,我们应该根据承印物的材质和颜色来选择合适的油墨。

自考007161410印刷工艺试题及解答

自考007161410印刷工艺试题及解答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印刷工艺》试题课程代码:0071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早在笔、墨、纸发明前,作为信凭之用的印章就出现了,印章俗称( A )A.戳子 B.章子 C.篆刻 D.刻印2.1829年,法国人杰诺发明了( D ),用其浇铸铜字版十几次而不损坏,而且保存版也方便。

A.重铬酸盐 B.氯化银 C.碘化银 D.纸型3.宋代版印刷术的手工刊刻的手写体是在( B )基础上产生的。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篆书4.凸版印刷的印刷方法是( B )A.间接加压 B.直接加压 C.辅助加压 D.重力加压5.铜锌版制版要求印版图文是反像的,其方法是( C )A.阳图片晒版 B.原图片晒版C.阴图片晒版 D.照片晒版6.拼版修版后,将( A )就可以进行晒版了。

A。

阴图片拷贝成阳图片 B.阳图片拷贝成阴图片C.原图片拷贝成阳图片 D.图片拷贝成阴图片7.凹版印刷的工艺流程为( D )人印前准备—上版与换色—压力调节B.印前涂底处理—试印刷—印刷—上光C.制版—涂底处理—试印刷—印刷D.印前准备—试印刷—正式印刷8.随着西方印刷术和装订术的传入,( B )成为书籍、刊物的主要装订形式。

A.平装、包背装和精装 B.平装、骑马订装和精装C.平装、包背装和线装 D.平装、缝纫订装和线装9.感光片按比例记录原稿反差能力的大小称为( A )A.宽容度 B.反差度 C.密度 D.感光度10.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 C )A.铅合金活字印刷术 B.铜活字C.照相术 D.弧型铅版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d、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纸张的规格一般包括( ACE )A.形式 B.开本 C.尺寸D.厚度 E.定量12.凹印滚筒上没有接缝,因此能满足( BDE )的特殊要求。

A.—F纸 B.壁纸 C.宣纸D.木纹纸 E.地板革13.印刷物的定稿发稿必须在( A0E )的基础上向印刷厂发稿。

平板印刷工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测试题(题库版)

平板印刷工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测试题(题库版)

平板印刷工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湿式叠印用于()印刷。

A.单色胶印机B.多色胶印机C.凹印机D.柔印机正确答案:B2、单选()光源具有较好的显色性。

A.连续光谱B.线状光谱C.带(江南博哥)状光谱D.混合光谱正确答案:A3、单选Photoshop中的蒙版相当于一个阶调为()的灰度图层。

A、8B、256C、1600万D、101正确答案:B4、单选无水胶印网点再现性比传统胶印好,主要是因为()。

A.印版材料不同B.没有水的影响C.印刷工艺先进D.印刷机精度高正确答案:B5、问答题无水胶印中,空白部分不用水润湿液不沾墨,叙述其原理。

正确答案:无水胶印印版硅胶层与油墨中连接料(溶剂)亲合性好,两者接触时,溶剂迅速向硅胶层扩散渗透,硅胶层表面膨润,接触面形成溶剂层,油墨内聚力大于溶剂内聚力,分裂时从溶剂层中间剥离,硅胶层未沾墨。

6、名词解释网线角度正确答案:网线角度描述了网点的排列方向7、单选下列网点形状形成的阶调连贯性最好的是()。

A.方形网点B.圆形网点C.链条形网点D.艺术型网点正确答案:C8、问答题论述静电在印刷中的危害。

正确答案:承印物表面带电,例如纸张或用于特种印刷的聚乙烯或玻璃纸。

纸张带电危害是多方面的,可能因相互吸引造成纸张间的粘连,可能相互排斥造成收纸不齐,这都使印刷操作变得困难;可能吸附纸屑或其它杂质,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由超高电位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

与纸张相比,聚乙烯、玻璃纸等承印物的静电现象更为严重,由于聚集的电荷量很大,电击和起火更容易发生。

9、多选选用印刷网线线数依据原则()而选用A.纸张的表面性质B.产品的用途C.油墨的稠密D.视觉距离正确答案:A, B, D10、多选以下属于排版方向描述正确的为()A.正向横排B.正向竖排C.反向横排D.反向竖排正确答案:A, B, C, D11、单选用传统胶印印刷精细印刷品时,使用()润湿液较好。

印刷原理及工艺试题与答案

印刷原理及工艺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1. 高能表面2. 灰度3. 印刷速度4. 走滚枕5. 色效率6. 油墨的晶化7. 脏版8. 背面曝光9. 着墨率10. 表面活性剂二、判断题:1. ()液体能在固体表面铺展,一定也能浸湿和沾湿。

2. ()无水胶印中,水墨平衡对印刷品质量影响较小。

3. ()无水平版印刷中,也存在油墨乳化问题。

4. ()胶印过程中,润湿液表面张力应比油墨表面张力略高。

5. ()多色凹版印刷是湿式印刷。

6. ()无水平版印刷中,没有油墨乳化问题。

7. ()润湿液的表面张力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实现水墨平衡。

8. ()柔性版也是平版的一种。

9. ()胶印油墨中含水量越少,印刷质量越好。

10. ()墨层厚度越大,实地密度越大。

三、填空题:3. 能量高的表面吸附()低的液体。

4. γSG - γSL = γLG?cosθ称为()。

5. 印刷图像以冷色调为主时,后印()油墨。

6. 润湿过程中,接触角θ>()为不润湿。

7. 油墨转移系数的表达式为();8. 凹版印刷多采用()安装刮墨刀。

9. 着墨系数的表达式为(Kd = )。

10. 贮墨系数的表达式为()。

四、选择题:1. 用目测方法对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是()。

A. 主观评价B. 客观评价C. 综合评价D. 无2. 平版印刷时,网点扩大值与()无关。

A. 油墨用量B. 油墨颜色C. 印刷压力D. 油墨流动性3. 网纹辊主要用于()印刷。

A. 平版B. 凹版C. 柔性版4. 柔印中,网纹辊上墨是()。

A. 铺展B. 浸湿C. 沾湿D. 不确定5. 胶印中,水分过大,使油墨透明度()。

A. 提高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6. 海德堡计算机印刷控制系统CPC5是()。

A. 套准控制装置B. 质量控制装置C. 印刷机控制装置D. 数据管理系统7. 胶印中,润湿液供应量过大,会出现()。

A. 脏版B. 水迹C. 无影响D. 印不上8. 干式叠印不用于()印刷。

专接本自学考试《印刷工艺》题库及样卷

专接本自学考试《印刷工艺》题库及样卷

专接本自学考试《印刷工艺》题库及样卷参考资料:《印刷工艺》题库及样卷A题库(参考)概述1我国雕版印刷的出现至少可以上溯到世纪的时期。

2唐朝初期,我国雕版印刷技术已经成熟,其中以公元年的《金刚经》较为著名。

3雕版印刷多以木和木为版材。

4北宋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发明了印刷工艺。

5在15世纪,德国人谷登堡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活字工艺是。

6 年,英国人制成了由重珞酸盐与胶组成的,从而实现了用照相的方法制作印版,当时的印版材料是。

7电子分色机器发明于二十世纪年代。

8 DTP技术是指。

9 比较我国北宋时期的毕升与德国人谷登堡在印刷技术领域的贡献有什么不同。

10回顾历史,并思考21世纪的印刷工艺将会有哪些新的特点?注意:以下习题内容(印前、印刷、印后、发展)均未规定具体题型,可视具体需要加以灵活变更。

印前1分别列举点阵图象软件、矢量绘图软件、编排软件例子若干。

2什么是折手软件?3比较RGB、CMYK、LAB三种色彩模式的差异。

4 RGB是指哪三种基本颜色,CMYK是指哪四种基本颜色,LAB 是什么意思?5分析并论述点阵图象与矢量图象的区别。

6常用的图象存储格式有哪些,功能上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7分析:在PHOTOSHOP中,文件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8 试析四色印刷与专色印刷的关联与区别。

9 什么是出穴(出血),出穴对印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什么是套准标记,其作用是什么,套准色的使用有什么特殊要求?11什么是模切工艺,联系现实,思考其主要应用在哪些设计领域?12文件输出前应该注意检查文件的那些方面?13什么是RIP,其本质作用是什么?14什么是网屏,比较调幅网点与调频网点的不同。

15什么情况下需要拼大版(对开及对开以上)输出?16 PS(PostScript)语言的本质是什么?17为什么说原始文件的质量是关键,用印刷的图象再做印刷品应注意什么?18网线密度(网目)的计量单位是什么,不同的网目线数对印刷有什么意义?19思考并分析,20在传统加网中,如何避免撞网的产生,加网分配网点角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21思考:怎样灵活地理解分色的概念,分色对印刷有什么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试题2017自学考试《印刷原理与工艺》练习试题一、名词解释表面张力:含义: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地收缩表面的力比表面能:同种条件下,单位表面积上的分子比同数量的内部分子过剩的自由能,称为比表面过剩自由能,简称比表面能。

比表面能的单位:J/㎡→Nm/㎡→N/m润湿:含义:表面上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所取代的过程,在一般的生产实践中,润湿是指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界面能:单位面积界面上两相物质分子,各自比相同数量的本内部分子过剩自由能的加和值。

用γSL、γLL、γSG、γLG表示接触角:把液体滴在平滑的固体表面,表面上便形成一液滴,当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在固、液、气三相的交界处,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叫接触角,用θ表示。

旧金属表面:金属长期地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气体分子(N2、O2、CO2等)、油污、灰尘等吸附于金属表面,从而改变了金属表面的性质,这样的金属叫做旧金属表面油墨转移率:印刷过程中,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墨量占印版上墨量的百分比水墨平衡:平版印刷中,印版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图文部分的墨膜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分界线,油和水互不浸润的现象HLB值:HLB值也叫亲憎平衡值,是用以衡量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性基团和亲油基团之间关系的标准。

印刷压力:印刷压力的含义:指油墨转移过程中压印体在压印面上所承受的压力(相互作用力)。

方向?垂直印刷压力的作用:强制的使压印体充分接触,以利油墨转移。

数字印刷:含义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数字页面通过数字印刷机直接转换成印刷品油墨的反粘(逆叠印):在多色套印中由于后印色的粘着性大于前油墨,则先印的油墨便被后印的油墨剥走,产生逆叠印。

油墨的粉化:油墨的颜料粒子过量的存留在印刷品的表面,其实是连接料的过分渗透,一经摩擦便会掉落,这些现象有些像黑板上的字被擦掉的感觉,所以叫粉化。

蹭脏:在印刷过程中,一张印刷品的墨迹未干,又有另一张印刷品叠放其上,前一张印刷品上的油墨便有可能转移到后一张印刷品的背面,这种污染印刷品背面的现象,叫做印刷品的油墨粘(蹭)脏,简称背面粘(蹭)脏。

一般都是油墨干燥速度慢导致的纸张的调湿:使纸张的含水量在整个纸面上保持均匀一致,并且与印刷车间的温湿度相适应,同时为了使纸张对环境温湿度的敏感程度有所降低,提高纸张尺寸的稳定性二、问答题1、润湿的类别与含义,其自发进行的条件润湿有三类:沾湿、浸湿、铺展沾湿:a含义:液体与固体接触,将“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b自发进行条件:Wa=γSG+γLG-γSL≧0浸湿a含义:固体浸没在液体中,“气---固”界面全部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b自发进行条件:Wi=γSG-γSL≧0铺展a含义:铺展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扩展时,“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的同时,液体表面也扩展的过程铺展自发进行的条件:S=γSG-γSL-γLG≧02、杨氏润湿方程,接触角大小与润湿的关系杨氏润湿方程:γSG-γSL=γLG·cosθ通过接触角对润湿进行判断:变形上式为:cosθ=(γSG-γSL)/γLG;当90°﹤θ﹤180°,则有γSG﹤γSL,表示用固—液界面取代固—气界面,会引起界面能增加,润湿不能自发进行,则不润湿当当θ<90°,界面变化,降能,则能润湿当θ≦0°(或不存在),方程不适用,则铺展故:90°是润湿与否的界限小于90°的固体为亲液固体大于90°的固体为憎液固体3、水的表面张力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的原因水的分子结构为H2O,是极性很强的分子,存在着氢键力和范德华力,在20℃时其表面张力约为7.2,表现较强的表面张力.而油(有机液体的统称)的`分子结构主要是非极性基团占主体,所以张力较小4、油墨在墨辊上附着和脱落的条件1)γSG>γLG+γSL油墨附着2)γSG<γLG+γSL油墨脱落)5、平印版的图文和非图文部分的材料构成,平版印刷过程中先上水后上墨的原因光敏型、银盐复合型、银盐扩散型、光聚合型、热敏型、喷墨、紫激光直接制版技术等以阳图型ps版为例:平板的非图文部分属于高能表面,一方面,从润湿液和非图文部分的化学结构相似性和表面能数据看,润湿液会导致非图文部分的体系自由能的下降,因此是自发过程,说明可以润湿非图文部分;另一方面,油墨的表面张力很低,它的铺展同样会导致体系自由能的下降,因此也是自发过程,说明也能润湿非图文部分。

平板的图文部分是表面能较低的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属于低能表面,其比表面能一般跟油墨的表面张力相近,而普通的润湿液因加某些电解质,表面张力略高,因此油墨可以在印版的图文部分铺展,而润湿液不能可见,印版的图文部分对于油墨和润湿液上是有选择的。

所以,在印刷过程中一定要先上水,后上墨,否则就不能印出印品6、影响软质墨辊对油墨润湿性三个主要原因a有发热升温的现象,造成软质墨辊表面硬化、龟裂,甚至小块小块地脱落,导致润湿性下降b印刷过程中,及时清除墨辊上残留的墨皮,以防止油墨在墨辊表面干结成膜和油墨在墨辊上的早期干燥c印刷结束时,必须把墨辊清洗干净7、油墨能在纸张上牢固附着的原因纸张的纤维交织而成,表面凹凸不平且有孔隙,油墨又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所以,当油墨转移到纸张上以后,有明显的机械投锚效应(油墨附着)2)纸张、油的分子相互靠近时,会产生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3)纸张纤维的极性羟基以及纸张中含有的填料、涂料等无机化合物使纸张为高能表面(油墨附着时,能量降低)8、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印刷压力的获得总压力、面压力、(线压力、最大压缩形变λmax;包衬和橡皮布的压缩变形。

9、印刷压力与油墨转移率的关系.关系曲线各段的含义1)AB段上升缓慢段(供墨不足),由于印刷压力过低,包衬压缩量过小,油墨与纸面不能充分接触,致使印迹空虚不完整;2)BC段线性变化段(供墨不稳),f与pd几乎成线性关系,随着f的增大,印品的墨色也逐渐改善;3)CD段转移率f稳定阶段(印刷压力工作区),C点,f较高,就可以得到墨色满意的印品了,压力从pc到pd都基本不变,其中pt就是印刷工艺压力DF段过压区段(油墨铺展严重),压力过大,f可能下降10、压力过大过小对印刷的影响a印刷压力偏小,油墨转移不足,印品墨色浅淡,精细网点丢失,图文残缺不全;b印刷压力偏大,印品上的网点严重扩大,甚至糊版,影响颜色和阶调的再现;c印刷压力不稳定,印品上则会出现墨杠;d印刷压力过大或不稳,加剧印版的磨损,从而降低印版的耐印率;E印刷压力过大,使印刷机运转情况恶化,减短印刷机的寿命故:压力不能过大或过小,应选择适当、稳定、均匀的印刷压力11、印刷包衬变形的主要体现1)印刷包衬的变形主要体现在敏弹性变形2)印刷包衬的滞弹性变形可以忽略不计3)印刷包衬的塑性变形每一循环一次比一次小(即增量越来越小),但塑性变形逐渐增大所以:印刷包衬的变形主要是敏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12、平版印刷中,油墨的乳化不可避免的原因油墨乳化不可避免:存在四种辊隙,三次乳化现象因此:在平版印刷的一次供水、供墨过程中,润湿液和油墨要发生三次水墨强压下混合,且润湿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要保持水相和油相的严格界线显然是不可能的,即油墨的乳化在平印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四种辊隙:A:着水辊与印版空白部分的辊隙B: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辊隙C:着墨辊与润湿过的空白部分的辊隙D: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三种乳化:着水辊的水与印版图文部分的墨;着墨辊与润湿过的空白部分;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13、水墨平衡相体积理论的内容平版印刷水墨平衡相体积理论归结为: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粘度略有下降,改善了油墨的流动性能,有利于油墨转移),以最小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

14、给(供)墨行程的过程,其顺利进行的两个条件,供墨量控制的二个参数性能良好的供墨装置和流变特性良好的油墨是供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一方面由墨斗辊与油墨接触的弧度和给墨调节板(即墨斗刀片)与墨斗辊的间隙来控制。

由式:δ=c·θ·Δl表示;另一方面由墨斗容墨量高度控制15、匀墨、着墨、积墨系数的表达形式匀墨系数Kc:等于匀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的匀墨面积总和A匀与印版面积A版之比,即Kc=A匀/A版=∑Ai/A版=(π·L∑Di)/A版Kc值愈高,匀墨性能愈好。

一般使Kc值保持在3以上着墨系数Kd来表征。

Kd等于着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的着墨面积叫和A着与印版面积A版之比,即Kd=A着/A版=∑Aj/A版=π·L∑Dj/A;Kd值愈高,着墨性能愈好,通常要求Kd>1才有良好的着墨性能。

16、积墨系数(贮墨系数)Kg是匀墨系数Kc与着墨系数Kd之和即:Kg=Kc+Kd;Kg的值愈高,表示全部墨辊表面贮存的墨量愈多,每印一次,印版转移到纸张上的墨量与墨辊贮存的墨量之比愈小,自动调节墨量的性能也愈好,愈容易保证印刷品墨色的均一性。

但调整墨色时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所需时间长,瞬间反应慢,故对计算机墨色自动控制系统,Kg不宜过大17、平版印刷中,使用润湿液的目的1)在印版的空白部分形成均匀的水膜,以抵制图文上的油墨向空白部分的浸润,防止脏版。

2)对印刷中破坏的亲水层进行修复,形成新的亲水层,维护印版空白部分的亲水性3)控制版面油墨的温度。

18、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与分类含义:少量物质,就能明显地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极大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或水溶液与其它液体间的界面张力;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两性表面活性剂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19、普通润湿液与酒精润湿液的特点普通润湿液的性质:a普通润湿液中所含的物质都是非表面活性物质,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上升。

b普通润湿液的用液量大,版面上的液膜也较厚。

c易造成印张的变形和皱折,印刷品的质量较差。

d普通润湿液容易配置,成本低,现在,有些厂家仍用于单色和双色胶印机酒精润湿液的特点:a改善润湿液的铺展性能,b大大减少了润湿液的用量,c减少了印张沾水和油墨的严重乳化,d使版面温度降低,网点增大值下降,非图文部分不易粘脏(高质印品)但是,挥发速度较快(浓度,润湿性,粘脏),价格高,有毒易爆(3.3—19%)20、决定原液加放量的因素1)油墨的性质;2)印迹墨层厚度(印版图文的载墨量);3)版面图文情况;4)干燥剂的用量;5)车间温度;6)纸张的性质。

还有印刷压力、橡皮布和衬垫的软硬等21、何谓拉毛,解决印刷中拉毛故障的办法拉毛,是指纸张表面纤维和填料、胶料、涂料等从纸张表面脱离的现象;解决印刷中拉毛故障的办法:1)更换纸张,选择表面强度高的纸张;2)加入少量撤黏剂或调墨油,降低油墨的黏着性、黏度等;3)适当降低印刷压力、印刷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