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2022年北师大版小学《 搭积木比赛》精品教案(word版)

3.1 搭积木比赛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正确识别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以上小正方体的组合)的图形,并画出草图。
2、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复原为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想象、分析、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出有据等良好品质。
2、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体会到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识别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师:淘气、笑笑和机灵狗他们三个好朋友特别爱学习数学,尤其喜欢观察物体,你们看他们三个又在观察立体图形,而且有问题想问问同学们。
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出示PPT课件。
提出问题:为什么观察一个物体各自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为什么看到的正方形的数量也不一样呢生观察思考后答复下列问题.....活动2【活动】画一画出示课件,提出要求:1、请同学认真观察立体图形,想好怎么画。
2、请同学们独立画在书上32页方格纸上。
3、同组同学交流、讨论、修改、达成一致。
4、派代表实物投影展示。
同学们开始进行活动。
请一组同学来展示,实物投影展示。
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组的作品。
请同学们分别指出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看不见的是哪一个小正方形体,这样的正方体有几个活动3【活动】搭一搭出示课件,笑笑搭积木。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课堂实录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总第318期“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课堂实录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力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在想象、分析、观察和推理等具体活动中,在重视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不断发展和丰富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范围大小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观察,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通过由远到近观察物体,体会看到物体的范围变化情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1.课件播放“坐井观天”视频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观赏一段“坐井观天”故事的视频。
通过仔细观察,大家思考以下问题:(1)故事中小鸟和青蛙分别看到了什么?(2)为什么小鸟看到的天空范围和青蛙看到的天空范围不一样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教师板书课题: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2.齐读课题,找出关键词教师板书:位置、范围、物体。
二、新课探究:观察物体活动1.从低到高观察(1)快到“六一”国际儿童节了,奇奇家的桌子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节日礼物,小狗贝贝好奇的想看个究竟。
(教师出示主题图)小狗贝贝究竟看到了些什么呢?(2)下面同学们尝试观察桌子上的长方体,亲身体验,要求:①坐在地上往桌子上看;②蹲在地上往桌子上看;③站起来往桌子上看。
思考:每次看到长方体上的字一样吗?(3)自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6页的内容,并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①贝贝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礼物的?②贝贝蹲在地面上、抬起前腿、站到凳子上和爬上桌子时,它分别看到了什么?③在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的礼物本身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④观察的位置由低到高变化时,观察到的物体范围是怎样变化的?(4)各小组展示、交流,学生展示汇报。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3.2观察的范围 北师大版 (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观察的范围一、单选题1.如图,晚上明明在路灯下散步,在明明由A点走向B点的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
A. 逐渐变短B. 逐渐变长C. 先变短后变长D. 先变长后变短2.看看这两幅图:哪一幅是近距离所看到的?( )A. B.3.小华和小军的身高相同,可在一灯光下,小华的影子却比小军的影子长,这是因为( )离路灯远。
A. 小华B. 小军4.晴朗的日子里,从太阳升起到中午,树的影子( )。
A. 越来越长B. 越来越短C. 长度不变D. 不能确定二、判断题5.影子的形状与原物体的形状一定相同。
6.从远到近观察景物,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7.由远往近观察某一物体时,距离物体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
三、填空题8.四楼看到________辆车;五楼看到________辆车;六楼看到________辆车。
9.在夜晚,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越________.(填长或短)10.小明从夜晚的路灯下走过,离路灯越近,他的影子越________;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就越________。
11.笑笑越靠近窗子,看到窗外的范围就越________。
(在横线上填上“大”或者“小”)四、解答题12.一名足球运动员在A点起脚射门(如下图),请在图中画出他可能射门进球的路线范围。
13.路灯下,一根木杆与它的影子的长度相等,都是2m。
量得木杆与路灯相距3m,路灯有多高?(灯泡的大小忽略不计)五、作图题14.小老鼠躲在沙发后偷吃奶酪,又怕被小猫发现,请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小老鼠不被猫发现的活动区域。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观察图可知,晚上明明在路灯下散步,在明明由A点走向B点的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答案为:C.【分析】因为明明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离光源是由远到近再到远的过程,所以他在地上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据此解答.2.【答案】A【解析】【解答】解:A图中看到的树木较少,是从近处看到的,B图中看到的树木较多,是从远处看到的.故答案为:A【分析】树木都在房子后面,如果从近处看,房子会挡到较多的树木,看到的树木就少;如果从远处看,房子挡到的树木少,看到的树木就多.3.【答案】A【解析】【解答】解:小华和小军的身高相同,可在一灯光下,小华的影子却比小军的影子长,这是因为小华离路灯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观察的范围|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观察的范围|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知识与技能:理解观察范围的概念,掌握观察范围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观察范围的概念:什么是观察范围,观察范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范围的计算方法:如何计算观察范围,包括基本公式和计算步骤。
3. 观察范围的应用:如何将观察范围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范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观察范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模型。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观察范围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观察范围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观察范围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案例分析:通过教学视频和教学模型,展示一些实际的观察范围问题,让学生了解观察范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观察范围的概念2. 观察范围的计算方法3. 观察范围的应用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做题:研究一些生活中的观察范围问题,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观察范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际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3.2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盲
区
B
A
②
①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课堂练习
1.坐在二楼的笑笑能看到楼下的淘气吗? 笑笑不能看到 楼下的淘气。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2.画出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短 。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3.如图1,小猫在残墙前,小老鼠在残墙的后面活动,又 怕被小猫看到。请你在图2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
图1 图2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4.⑴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 化的? 离电灯越近,它的 影子就越大。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4. ⑵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 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
离路灯越近,它的 影子就越短。
离路灯越远,它的 影子就越长。
我可以把位置②和建筑物A 之间连一条线,这条线就好
像是司机的视线……
盲
区
B
A
②
①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客车行驶到位置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 一部分,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 建筑物B吗?为什么?
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 司机不能看到建筑物B。
盲
区
B
A
②
①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生活中还有哪些 类似的现象?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提示:点击 进入练习
1
2
3
4
5
6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知识点 1 位置的高低决定观察范围的大小:位
置越低,观察范围越小,盲区越大 1.玥玥在高层住宅楼上向远处墙外眺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教学计划+进度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教学计划+进度表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
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看,学生在计算的方法与质量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上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经历探索和解决分数混合运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体会整数运算规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会正确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在解决问题和交流减少错误的好方法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四单元“百分数”。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重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会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结合现实情境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3.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4、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会运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观察的范围》说课稿

《观察的范围》说课稿一、说教材:《观察的范围》是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二节内容,前面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的基础上,以及数学生活经验的背景下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课提供了素材。
二、说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从实际生活背景中理解观察的范围,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难点:能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说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讨论,动手画,观察等方法使学生感悟,把观察的范围逐步抽象为点,线,区域。
五、说教学过程师导入通过成语以及古诗品读使学生初步感受视线是直的及观察的范围大小与观察点的高低有关系,通过小猴子在A点观察到墙内最近点A使学生明确AA这条线是通过观察点,障碍点画出来的线,并引导学生明确盲区的范围。
接着让学生自己画出其他俩个观察点观察的范围。
再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得出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再对知识进行应用客车行驶到不同位置观察到建筑物的情况,通过学生自己画,得出观察点与障碍物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接着探索了影子形成的道理,其实是光沿着直线传播行成的。
通过老师点拨学生感受到跟前面画法相似,连接光源和障碍点也形成直线,使学生理解了影子形成的原理。
接着让学生画出其他杆子的影子。
最后通过做书上两道习题,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课堂小结,通过问:观察的范围大小与什么有关,使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小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3.2 观察的范围课件 练习20张PPT

观察的范围课课练一.填空题1.站得高看得远.这是因为在高处,影响观察的障碍物所能遮挡的范围了.2.从低到高观察物体,所看到不一样,低处看到的范围,高处看到的范围;从远到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范围也不一样,远处看到的范围,物体,近处看到的范围,物体.3.同样高度的物体,在同一光源下,离光源越近,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4.杜甫《望岳》中有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观察者所处的位置越高,观察的范围越,盲区越.(填“大”或“小”)5.丽丽在楼上向楼下张望(如图堵墙,丽丽站得越高,看到墙外的范围会越.当丽丽站在C处时,看到墙外的小树.(填“能”或“不能”.)二.选择题6.如图是夜晚12时路灯照射下的A杆、B杆和C杆(杆高相同),()的影子最短。
A.A杆B.B杆C.C杆D.无法确定7.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观测点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B.人与泰山的距离太远C.离障碍物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8.淘气和笑笑的身高相同,可在同一路灯的照射下,淘气的影子却比笑笑的影子长,这是因为()离路灯远。
A.淘气B.笑笑C.无法确定9.早晨,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大树的影子也在慢慢()A.变长B.变短C.不变D.无法确定10.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猴子爬到树上看墙外地上的苹果,爬的越高,看到的范围就越大B.黑暗中,把一个球举高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越来越大C.路灯下,向路灯走近,影子越来越长D.向一座房子走去,走得越近,看到房子后面的树木就越少三.判断题11.同样高的树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长。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说“观察物体时,站得越高,看到的范围就越大”.()13.爸爸开汽车,座椅调高一些,看到的车前路面就会多一些.()14.同样高的杆子在路灯下的影子长短与杆子距离路灯的远近无关.()四.操作题15.如图,有一根在燃烧的蜡烛,看图画一画。
(1)现在照不到地面的什么位置?连一连,涂一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是司机的视线……
盲
区
B
A
②
①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客车行驶到位置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 一部分,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 建筑物B吗?为什么?
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 司机不能看到建筑物B。
盲
区
B
A
②
①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随着观察点和遮挡物的接近,观 察范围越来越小。
生活中还有哪些 类似的现象?
盲
区
B
A
②
①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所处的位置越高, 看见的范围就 , 所处的位置越低, 看见的范围就 ,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课堂练习
1.坐在二楼的笑笑能看到楼下的淘气吗? 笑笑不能看到 楼下的淘气。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2.画出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短 。
A’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探究新知
C B
A
你能从中发现 什么规律?
盲 区
C’B’A’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我视线不会拐弯, 都是直直的。
我发现小猴子爬得越高, 看到的桃子越多。
C B
A
盲 区 C’B’A’
返回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客车行驶到位置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 一部分,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 建筑物B吗?为什么?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 些现象。
2.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情境导入
C B
A
小猴在树上A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 点为A’。请你分别画出小猴爬到B处和C 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和C’。返回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3.如图1,小猫在残墙前,小老鼠在残墙的后面活动,又 怕被小猫看到。请你在图2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
图1 图2
返回
学以致用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课件PPT
4.⑴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 是怎样变化的?
离电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大。
⑵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 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
返回
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短。 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5.楼间距是楼高的五分之三时,既可以保证楼 房的采光,又能节省土地。如果一栋楼的高度是60
米,楼间距设计多少米最适合?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范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