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与合作在现代舞与芭蕾舞之间
芭蕾舞与现代舞的相关性研究

芭蕾舞与现代舞的相关性研究作者:李飞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5期摘要:芭蕾舞与现代舞是舞蹈艺术中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随着人们对舞蹈认识的不断提高,虽然两种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风格和特色,但是芭蕾舞和现代舞在发展过程中互相融合、互相借鑒,在增强各自表现力的同时实现了芭蕾舞与现代舞的双赢。
本文对芭蕾舞与现代舞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芭蕾舞;现代舞;相关性舞蹈是一种包含多种形式的艺术,与音乐和文学等相融合。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舞蹈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芭蕾舞和现代舞本身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表现形式,融入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二者也体现了截然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得到了发扬和传承,在体现出差别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
1 芭蕾舞和现代舞概述芭蕾舞源于17世纪70年代的西方宫廷,但是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19世纪的俄罗斯,目前已经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具体可以分为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
芭蕾舞也称脚尖舞,主要是因为女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以脚尖点地,这也是芭蕾舞在技术上最为重要的特征。
芭蕾舞融合了音乐、文学、形体和舞台美术等,表达某种情绪或者意境,虽然比较内敛,但是表现力极高。
现代舞的起源时间较晚,在19世纪末期才逐渐兴起。
现代舞是一种自然、自由、自我的表现形式,不但摒弃了固定、单一的舞蹈理念和技巧,更是摆脱了对故事情节和生活场景的表现要求,只需要充分表达个人内心的真情实感,使舞者的躯体动作与心理状态和内心情感达到统一,是一种更加注重自然的舞蹈表现形式。
[1]2 芭蕾舞和现代舞的冲突2.1 舞蹈的基本特征从舞蹈的基本特征来看,芭蕾舞重视基本动作的高雅和温婉,重视动作的开、绷、直、立,要利用肩、胸、胯、脚踝等身体部位向外弹性地打开,脚尖着地,整个身体重心向上,从而使舞者的动作更加的舒展,显得更加稳定、灵活、大方。
芭蕾舞包括很多旋转、跳跃和托举的动作,因此在基本动作的训练过程中更加注重规范性和严谨性,要求舞蹈表现中带着一种优雅、自信的感觉,重视延伸和舒展的美感。
现代芭蕾和现代舞的区别

现代芭蕾和现代舞的区别现代芭蕾和现代舞的区别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
下面为大家带来现代芭蕾和现代舞的区别,快来看看吧。
摘要:本文从现代芭蕾与现代舞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阐释了其发展沿革,并进一步从基本特征及审美标准上分析了二者的区别,同时作者认为二者已经从相互对立与对抗走向借鉴与融合。
关键词:现代芭蕾;现代舞;区别一、相关概念简析(一)现代芭蕾所谓的现代芭蕾是相较于古典芭蕾产生的概念,是指将现代元素引入到芭蕾舞中,如著名的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其主要以剧情为中心,而加入现代元素的《天鹅湖》则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感受与心理活动的表达,是一种抽象派艺术。
对于现代芭蕾,人们有一种共识,其与古典芭蕾的分界点是以上世纪初现代艺术思潮对芭蕾的影响开始的,在此之前,芭蕾不管是舞剧或者小品,其都遵循了芭蕾固定的范式与风格,统称作古典芭蕾经过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之后,芭蕾在题材和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的创新,在程式与风格上都有别于古典芭蕾,这就是现代芭蕾。
(二)现代舞现代舞是在对古典芭蕾革新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上世纪初在欧美流行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流派。
从意识层面来说,现代舞更多的是追求抽象或者半抽象的意境美,这区别于传统芭蕾的以情节为主,它更多的是表现社会现实以及人物内心的活动,或者营造某种氛围,表达某个概念,即便会推动故事情节,但也不会把渲染点放在叙事上面。
在表现形式上,它完全打破了传统芭蕾古板而僵硬的程式与教条,主张身心充分放松,自由抒发感情。
二、现代芭蕾与现代舞的区别体现(一)基本特征不同现代芭蕾有别于古典芭蕾,其革新主要体现在题材和形式上,而在基本特征和发力方式上则对古典芭蕾进行了传承,具体表现在:1、开:主要是指舞者以肩、胸、髋、踝等关节为中心,向外最大限度地延伸打开,展现肢体的线条美;2、绷:主要是指舞者将髋、膝、踝部和脚背最大限度的绷直,从而更有效的`延伸人体线条,使舞者看起来更加的舒展,并能体现一种上升的动作姿态。
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融合发展

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融合发展现代舞与芭蕾舞是两种独特而又迥然不同的舞蹈形式。
现代舞强调自由、个体和情感的表达,而芭蕾舞注重优雅、技巧和力量的展现。
然而,在当代舞蹈界,这两种舞蹈形式的融合发展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融合发展的原因之一是舞者们对于表达方式的追求和创新。
现代舞的自由表达方式给了舞者很大的创造空间,而芭蕾舞的技巧和力量则为舞者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当两种舞蹈形式相互融合时,舞者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同时又能够通过芭蕾舞的优雅和技巧表达更多的内涵。
另一个推动融合发展的原因是观众对于新鲜感的追求。
观众对于舞蹈的喜好和需求不断变化,他们渴望看到不同寻常的舞蹈形式。
通过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融合,观众可以在舞台上看到完全不同的舞蹈风格,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全新的艺术表达和观赏体验。
近年来,一些先锋舞者和编舞家开始尝试现代舞和芭蕾舞的融合。
他们通过运用现代舞的独特动作语言,结合芭蕾舞的技巧和线条,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保留了芭蕾舞的优雅和纯粹,又展示了现代舞的开放和多样性。
舞者们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流动的身体动作和瞬间的停顿,表达出了深刻的情感和人性的内在冲动。
融合发展还带来了对于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的新思考。
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融合使得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也开始融合和创新。
现代舞的特点是简约和抽象,而芭蕾舞的特点是华丽和精致。
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舞台的视觉效果通常更加丰富多样,给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
除了舞台效果的变化,融合发展还对舞者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芭蕾舞者来说,他们需要适应现代舞的放松和自由,学会摆脱传统的姿态和规范。
而对于现代舞者来说,他们需要学习芭蕾舞的技巧和动作,使自己的舞蹈更加优雅和精确。
融合发展使舞者们面临更多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总的来说,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融合发展是当代舞蹈领域的一次创新与突破。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舞蹈形式和风格,也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观赏体验。
春天的芭蕾期末总结

春天的芭蕾期末总结一、引言芭蕾是一门充满优雅和力量的艺术形式,通过身体的动作和音乐的结合,表达内心的感情和意境。
在春季的芭蕾期末总结中,我将回顾自己这个学期的学习和表演经历,总结成长的过程和收获,并对未来的学习和进步提出一些计划。
下面是我对这个学期的芭蕾学习经验的总结。
二、学习阶段的回顾学习芭蕾的这个学期对我来说是非常充实和难忘的。
从基础动作到组合舞蹈的学习,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1. 基础动作的学习学习芭蕾的第一步就是学习基础动作,这是一个繁琐而重要的过程。
我通过反复练习和教练的指导,逐渐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从站姿到不同的跳跃和转身动作,我慢慢掌握了每个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2. 组合舞蹈的学习在掌握基础动作之后,我开始学习组合舞蹈。
学习组合舞蹈不仅需要记住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还需要与其他同学配合,保持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
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排练和调整,使每一个动作都能够准确而优雅地完成。
通过参与不同舞蹈演出,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舞台意识。
三、成长和收获的总结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我不仅在技巧上有所提升,还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1. 自律和坚持学习芭蕾需要良好的自律和坚持,每天的练习和排练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通过这个学期的训练,我更加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芭蕾的技巧和优雅。
2. 团队合作和沟通在芭蕾舞团中,舞者之间需要密切的合作和沟通。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理解和相互支持。
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不仅在舞蹈表演上起到重要作用,也对我个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3. 表演和舞台意识参与不同的舞蹈演出,我学会了如何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技能和情感。
舞台意识的培养使我更加自信和专注,能够更好地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
这不仅对于芭蕾舞者来说是重要的,也对于我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未来学习和进步的计划虽然这个学期的芭蕾学习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收获,但我仍然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芭蕾和现代舞那点儿事

芭蕾和现代舞那点儿事作者:梅耀轩来源:《读写算》2010年第15期芭蕾和现代舞之间总有些千丝万缕、牵扯不断的“麻烦”事儿,彼此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现代舞的肇始开始一直保持着这种既玄妙又暖昧的关系。
现代舞之母邓肯第一次勇敢地打出了“芭蕾一点也不美”的口号,毅然决然的脱掉了紧身装和足尖鞋,穿上了宽松舒适的“图尼克”衣裙赤脚踩在大地上,这就好像是一道曙光,为美国舞坛开拓了一条新思路,也成为早期现代舞者们的精神向往和艺术追求。
有意思的是,这位有着“美国现代舞之母”之称谓的西方现代舞先驱邓肯女士其实接受过非常严格的芭蕾舞训练,但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她与古典芭蕾的邂逅以失败告终,这也就促使了她开始思索:有没有一种新的舞蹈审美是有别于芭蕾的,甚至是完全与芭蕾背道而驰的?这一新的思路无疑为“以芭蕾为天下”的西方舞坛开始带来了全新的、足以震憾的心灵的新的呐喊。
一、发展中的对立与融合从现代舞的发展背景来看,它与芭蕾舞的关系是微妙的。
首先,它们是相互对立的。
现代舞是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新兴的一种舞蹈派系,它的审美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象、背离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因此,现代舞的开创理念与艺术目标则是为了摆脱古典芭蕾舞僵化的动作和编舞程序化的束缚。
早期现代舞的身体动态和舞姿更多是以追求自然与多变为主,舞蹈的自然流畅,精神与身体的合二为一、浑然天成让墨守成规的古典芭蕾望尘奠及。
芭蕾舞与现代舞之间的摩擦从现代舞出现以后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微妙的让人难以琢磨,可以说现代舞从一出现就选择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一个拥有强悍对手的人,促使他自己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美国现代舞奠基者之一玛莎?格兰姆(Martha Graham)便是以鄙视芭蕾舞的浮饰和虚伪著称,更禁止她的学生和舞蹈演员跟芭蕾舞有任何接触。
论述芭蕾舞与现代舞的关系

(xx大学音乐()班)摘要:随着人们对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认识的不断加深,芭蕾同现代舞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飞速趋向接近、借鉴和互相融合。
芭蕾舞强调程式化的手势描述和规范的动作,注重姿势和形体的结合;现代舞强调体验和感悟的抽象性表达,注重力度与情感的结合。
两者互相借鉴、互为融合,增强了各自的表现力,开创了芭蕾和现代舞双赢的新局面。
(2)关键词:芭蕾舞;现代舞;关系;审美风格;特征; (2)一、芭蕾与现代舞早期对立的关系 (3)(一)基本特征与审美风格的不同。
(3)1.芭蕾的基本特征 (3)2.芭蕾的审美标准 (4)3.现代舞的基本特征 (4)4.现代舞的审美标准 (4)(二)舞台表演的不同 (5)1.芭蕾的舞台表演 (5)2.现代舞的舞台表演 (5)二、近代芭蕾与现代舞相互借鉴的关系 (5)(一)芭蕾与现代舞发源地相同 (5)(二)芭蕾与现代舞相互影响 (5)三、结束语 (6)参考文献: (6)(xx大学音乐()班)摘要:随着人们对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认识的不断加深,芭蕾同现代舞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飞速趋向接近、借鉴和互相融合。
芭蕾舞强调程式化的手势描述和规范的动作,注重姿势和形体的结合;现代舞强调体验和感悟的抽象性表达,注重力度与情感的结合。
两者互相借鉴、互为融合,增强了各自的表现力,开创了芭蕾和现代舞双赢的新局面。
关键词:芭蕾舞;现代舞;关系;审美风格;特征;“芭蕾”首先是一种舞台表演的舞蹈形式。
在舞蹈技术上,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舞鞋,立着足尖舞蹈,所以又称为“足尖舞”。
其次芭蕾是指舞剧,确切地说,是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舞蹈、哑剧、舞美、文学于一体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舞台表演形式。
芭蕾孕育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王公贵族竞相把艺术作为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扩大影响的工具和手段。
他们不惜巨资,相互攀比、竞争。
芭蕾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开始在意大利的宫廷和上流社会中形成的。
浅谈现代舞与芭蕾舞

浅谈现代舞与芭蕾舞现代舞和芭蕾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舞蹈形式,它们在表达方式、舞姿和训练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这两种舞蹈形式,并分析它们在当代舞蹈领域的重要性。
首先,现代舞和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不同。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化,成为一种经典的舞蹈形式。
它注重优雅、轻盈的动作,强调舞者的身姿和舞台表演的完美呈现。
而现代舞则是在20世纪初由一群进步的舞者创立的,它摒弃了传统舞蹈的规定和约束,倡导自由、个性化的舞蹈表达方式。
其次,现代舞和芭蕾舞在动作特点上存在显著差异。
芭蕾舞强调舞者的优雅、纤细的动作,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力量。
舞者通过脚尖舞步、旋转和跳高等技巧来展示他们的卓越技艺。
相比之下,现代舞更加注重舞者身体的自由流动。
它追求一种自然的肢体表达,舞者可以运用各种身体部位的动作,如滚动、骨盆的旋转和身体的屈伸。
现代舞舞者通常更多地利用地面,以及舞蹈中的重力和力量。
此外,现代舞和芭蕾舞在舞台表演上也存在差异。
芭蕾舞注重表演的形式美和舞者的技巧展示,舞台布景和服装也十分精致,追求一种完美的视觉效果。
而现代舞则更强调舞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沟通和表达。
它常常通过抽象的方式来探索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和主题,舞台布景和服装也更加简约实用,更注重表达内在的情感而不是外在的华丽。
尽管现代舞和芭蕾舞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在当代舞蹈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芭蕾舞是传统和经典的舞蹈形式,它被广泛认可和欣赏,许多舞者在孩童时期就开始接受芭蕾舞的训练。
而现代舞则更加注重创新和实验,它允许舞者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挥个性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当代舞台上,现代舞和芭蕾舞经常会同时出现,互相交融,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舞蹈体验。
许多舞团和编舞家都会将现代舞和芭蕾舞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富有创意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这种交融使得现代舞和芭蕾舞能够相互借鉴和发展,推动整个舞蹈领域的进步。
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融合发展

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融合发展摘要:现代舞与芭蕾舞都是舞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成员,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发展体系各异,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有所区别。
芭蕾舞极富舒展之美,给人以展开、向上之感,而现代舞的审美特点则与之不同,更注重个性张扬,彰显自然、向下之感。
二者的表现特征不同,但绝非不能互为融合,可以相互借鉴,既体现出自己的舞蹈特征,又可以融入对方的风格,用不同的方式展现美感,既丰富了原有舞蹈的表现形式,又突出了互赢的局面。
关键词:现代舞芭蕾舞融合发展沈阳音乐学院/任晶一、现代舞与芭蕾舞“芭蕾”一词最早出现于法文当中,后被直接音译过来,其所包含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舞台表演的舞蹈形式。
芭蕾舞是一种特殊的舞蹈,尤其体现在女演员的足尖之上,表演时需要穿特制的舞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足尖舞”。
二是指舞剧。
这也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其中融入了欧洲的古典舞蹈,用多种方式来描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从音乐到哑剧,从舞美到文学,各种艺术表演形式都可被纳入其中。
欧洲各国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迎来了文艺复兴,意大利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芭蕾孕育于此。
当时的贵族将艺术作为工具,用其来炫耀自己的权势,扩大影响力,成为了相互攀比和竞争的手段。
在此大背景下,当时的宫廷和上流社会开始热衷于芭蕾,导致这一艺术形式逐渐形成。
19世纪更是得到了全面发展,法国是当时的文化中心,浪漫主义逐渐兴起,为舞剧的发展奠定基础,《仙女》就是当时的一部代表作品,所掀起的高潮影响至今犹在。
70年代后也有许多优秀作品面市,当时的文艺中心开始向俄罗斯转移,《天鹅湖》等芭蕾舞剧风靡全球,使得这一艺术形式迎来了新的纪元,到了19世纪末,古典芭蕾进入了鼎盛时期,进而开始走下坡路,而现代芭蕾在此背景下逐渐兴起,新的艺术风格诞生。
古典芭蕾起源于法国的宫廷,并且在这一个浪漫的国度中日趋完美,在俄罗斯进入了最繁盛的时代,进而走向衰落,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所造成的影响至今犹在,在各国广为传播,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全力成长的一种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芭蕾舞是天上的神的舞蹈,现代舞
则是地上的人的舞蹈
在动作规范、审美标准上,芭蕾作为古典艺术的结晶, 起源于欧洲封建君主的需要和一统天下的环境,以忠实继 承历史传统为已任。而作为现代艺术的现代舞产生于欧 美资本主义的民主气氛之中,并以创造新型传统为宗旨。 于是乎,这两种社会背景根本不同的舞蹈就构成了各自在 动作规范、审美标准和保留剧目上的极大不同。 形象地说,芭蕾是天上的神的舞蹈。或至少是地上的 人追求羽化成仙的舞蹈,动作的指向性是永远朝上的,动 作的用力是含而不露的,动作的质感是飘飘欲仙的。动作 的表现方式强调程式化的手势描述和规范的动作,注重姿 势和形体的结合,高超的技巧是衡量一个出色演员的标准 之一。而现代舞则是地上的人的舞蹈,是地上的人向往回 归自然的舞蹈,动作的指向性是大多向下的,动作的用力 是有意外露的,动作的质感是稳稳下沉的瞄¨5。动作的表 现方式以全身为表现的基础,由内而外,随着心意与情感 发展,是一种自身的表现、身体姿态与线条任意发展,无 任何限制。在动作的技巧上舞者多运用躯体的动作,追求 “自我”“自由”,不强调技术,只强调动作的表达意义。
二芭蕾舞外开、延伸、舒展,现代舞粗
砺、强悍、直接
在动律上,两者具有不同的舞蹈美。因为芭蕾潜在的 法则源自基督教文明的超越精神与文艺复兴时代精神中 的人本主义。所以,外开之美,是芭蕾的风采。它显示出坦
①收稿日期:201l一05—10 作者简介:王印英(1964一),女,河北霸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儿童舞蹈创作、儿童舞蹈训练与教学研究。 114
六现代舞与芭蕾舞从对峙走向合作
现代舞是19世纪末浪漫芭蕾进入俄国即历史上的古 典芭蕾时期,由于过分的严格而导致了极度的僵化而应运 而生的产物。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现代舞与芭 蕾这两种舞蹈形式呈现出势不两立的对峙状态。然而,经 过了半个世纪的明火执仗和冷眼旁观之后,它们又符合规 律地走到了一起,经历了一个“久分必合”的过程∽J9。 首先,在创作表演上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不仅产生 了以古典芭蕾的动作语汇为基础的现代舞,以及吸收现代 舞的观念和方法的芭蕾舞。而且,著名的芭蕾舞团都有现 代芭蕾的保留剧目,还有一些著名的芭蕾舞蹈家常在现代 芭蕾舞中扮演角色。每当在他们的演出季节里,经常上演 的并不是传统的大型舞剧,往往是“三合一”的形式,即由 三个不同风格的节目组成一台晚会,其中一个是古典风格 的,一个是现代风格的(芭蕾和现代舞蹈的结合),另一个 更接近于现实的风格(芭蕾和爵士舞、流行舞蹈的结合)。
五芭蕾舞取悦观众。现代舞给予观众
心灵的震颤和启迪
在与观众的关系主张上,芭蕾舞属于法国巴洛克时期 国王身边的产物,取悦对象只是国王和皇亲国戚们,常以 毫不相干的动作组合、虚张声势的音乐效果和华丽辉煌的 舞台美术去取悦观众。 而现代舞主张将舞蹈艺术当作一种能够干预生活,而 不是粉饰生活的工具,其中不乏表现各种思想、感情、生活 经验、世界观乃至宇宙观的作品,希望给予观众的不仅仅 是审美的享受和陶醉,而且还有心灵的震颤和启迪。
第14卷第4期 2011年7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01.14 NO.4
Jul.201l
一文化艺术
对峙与合作:在现代舞与芭蕾舞之间①
王印英
(长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湖南长沙410005)
万方数据
荡的洒脱,放射出一种被西欧宫廷的优雅所装饰了的人的 充分自信,像古典的宫殿似的傲然挺立,气宇轩昂,要突出 其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它与中国古典舞的动势趋向圆 的横斜与内敛恰恰相反,同时,以舞者这个自信、自适的中 心,又永远地发动着向上奔逸的超越性抗争,俨然要挣脱 地心引力的束缚,努力突破人的局限向天穹飞升。 其次,延伸、舒展之美,是芭蕾的灵魂。如果你去上一 堂芭蕾课,“舒展,向极远处舒展!”这将是教师不停地向你 提示的主要话语。始终要求舞者从内心的想象里,激活起 舒展又舒展的感觉,并力求把这种神态一直传送到每一根 神经末梢,传递到身体所有的极点。譬如,跃起,大抛物线 的运动,就是充满延伸感的形态,是芭蕾的本色。当芭蕾 畅游在抛物线上时,还进一步牢牢抓住几何造型的延伸感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冲,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 海音乐出版社,.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1996.
然或称矫揉造作;二是作为一种舞蹈语言,它不足以表现
On Confront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Modern Dance and Ballet
历史上,美国现代舞的摇篮——丹妮丝肖恩舞蹈学校就曾
教授过脚尖技术,尽管在水平上达到何种高度尚难以断 定。但证明,美国现代舞的第二代人,从玛沙・格莱姆到 多丽丝・韩芙丽、查尔斯・韦德曼,都学过芭蕾的技术。 譬如,有人认为,玛沙・格莱姆在学习芭蕾时尝到了古典 芭蕾三个方面的长短:一是作为一种舞蹈风格,这不够自
受——在跃起的瞬间,力求在空中造型些微的停顿,宛若
流星划过夜空,在延伸的动能之外,尚有精神之光的延伸。 从而,弹跳力成为男芭蕾者至关重要的能力,而女舞者,则 可借舞伴一臂之力,把他们延伸的倩影更长久的升向空中。 而现代舞,在风格上,大多比较粗砺、强悍、直接,特别 是强调冲动的原始真实,强调它对人们精神的穿透深度。
伊莎多拉・邓肯。近数十年来,这一流派的舞蹈家各自发 展,其中有象征派代表美国的多丽丝・韩芙莉,以“跌落与 复原”为其动作原理,人本主义代表墨西哥的霍塞・林蒙, 新先锋派代表美国的默斯・坎宁汉,以“机遇”编舞,追求 “偶得动作”,还有德国的皮娜・包希等形成了许多不同风 格和艺术主张的派别,有的在舞蹈的创新和发展上做出了 很大的成绩,有的却完全违背了早期现代舞派的基本思想 和艺术主张,远离了客观社会现实生活,发展到离奇、怪 诞、晦涩的地步,为广大观众所不能理解和接受。
一芭蕾舞相对“封闭",现代舞相对 “开放"
芭蕾,是一种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 音乐、戏剧、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舞蹈门类。在芭蕾的 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分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 代芭蕾和当代芭蕾。由于其表演技术上一个重要特征是 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舞鞋并用足尖立地跳舞,所以俗称 是“足尖舞”。相传,芭蕾起源于意大利,而形成于法国,18 世纪传人俄国。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才成为一种独立 的完整的艺术形式…”,创造了足尖舞蹈技巧,发展了各种 腾空跳跃和旋转技巧,并产生了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逐 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和 俄罗斯学派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了现代芭蕾学 派,并陆续派生出许多芭蕾学派,风行欧美。 而现代舞,乃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
三芭蕾舞垂直向上,现代舞斜线造型
在舞台表演效果上,芭蕾舞的表演除身体腾空之外, 男女演员总是持半脚尖或全脚尖站立姿式,越是垂直指向 上方越能唤起观众的热情。在芭蕾舞中,半蹲姿势常常是 身体跃起或立起所需的快速过渡动作,没有任何美的含 义,通常指向垂直线,舞者位于一个垂直轴上(从脚一直到 头),使动作产生表现力,舞者的双臂因为与垂直轴平行对 称,眼神和头均抬向平行线上方,前脚抬起的姿式与垂直 轴正好成直角,因此,突出了线条的清晰度,具有造型美。 而现代舞,反抗受到禁锢的双足,因此通常是赤足而 舞,在动作中强调舞者自身的重量,强调空间过程,追求动 作在空问的顿挫而不是流畅。较喜欢用斜线,呈现出很多 斜线动作及造型,虽然动作不够轻盈,但赋予一种表现的 价值和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在舞台在构图中强调不平 衡,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相互对比和衬托,塑造特殊的 舞台效果。
种舞蹈流派,是为反抗传统芭蕾僵硬、刻板的模式以及解 放舞者受到禁锢的双足而起,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 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 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 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不按芭蕾舞动作体系进 行专业训练,不表现故事情节,不表现生活场景,也不受形 式美规则的限制,舞蹈表现抽象的观念,表现“自我”,表现 内心的冲动,表现本能,表现潜意识,表现直觉、幻觉和梦 境。从而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 现代社会生活。其创始人,公认为是美国舞蹈家
最有影响的两大动作体系是“跌倒——复起”、“收缩——
舒张”,分别出于多丽丝・韩美丽与玛沙・格莱姆之 手口J14。具体如下:现代舞不屑于罗可可式的繁琐装饰,一 反芭蕾的优雅,躯干四肢多呈现直来直去的大幅度冲击力 态;它挖掘了广泛的意念投射效果,推出了大量地面动作, 赤脚、重心下移的沉郁体态,相当突出地表现了回归大地 的意向;它极为重视动作自身的表现力,摒除了一切不必 要的华丽服饰,常常裸露上身,让肌肉影调的质感充分投 射出来。尤其是一些前卫的现代舞探索者,干脆采用了全 裸的极端作法,试着用各种怪异的服装造型改变人体的外 貌,创造非人体化的奇特境界。此外,现代舞动作每每躁 动着超越民族性的世界主义倾向,不少的舞蹈作品的演员 来自大量不同种族或混血儿。
现代舞与芭蕾舞,是同属于舞蹈艺术的两种体系与形 式,犹如同盟兄弟,即一个是小弟,一个是兄长。一方面,他 们相互划清界线,各自为政,相互区别,甚至相互对峙,具 有相对独立的艺术风格与特色,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体 系,即开放与封闭。另一方面,他们又相互借鉴,互相支持, 共生协作,情同手足,你我相依,时常力求实现“共赢”。在 此,笔者试图从微观上分别对其起源与发展历史、艺术表 现与美学特征,以及观念形式等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与关系,即对峙与合作。
1】5
万方数据
再从当前舞蹈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看,古典学派和现代学 派尽管都沿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前进,但它们并不是互相排 斥的,而是互相渗透,互为补充。譬如,玛沙・格莱姆在开 创现代舞派的初期曾与古典芭蕾的大师福金进行过针锋 相对的争论,表现出势不两立的观点,但时至今日,她却与 美国古典舞派的代表人物巴兰钦在同一个作品中合作编 导。像这种现象现在可以说比比皆是。除此之外,两者在 题材或内容上,在体裁或形式上,以及运动感觉均有相互 采用的现象a 其次,两者在训练体系等多方面互相借鉴、学习,不断 汲取营养,补充元素,完善自己。现代舞在经过一个世纪 后,不断走向成熟,创作的观念和手法、训练的技术和手段 方面所拥有的优越性,越来越多地为芭蕾舞者们所认识、 所吸收。与此同时,现代舞在度过了狂热的青春期,进入 平稳的成熟期之后,现代舞者们也开始静下心来研究芭蕾 的科学价值,发现芭蕾的训练依然有着极大的科学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