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细胞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肿瘤是一种生长异常的细胞群体,它们在人体内的恶性病变往往成为生命威胁。
尽管现在医学技术已经比以前更加发达,但肿瘤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就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
血管生成是指由已有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周质细胞所构成的新的血管形成过程。
肿瘤细胞能够通过产生一些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来促进自身生长和扩散,这就是所谓的肿瘤血管生成。
而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则是一种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的方法,以实现抑制肿瘤生长扩散的目的。
过去,许多人用化疗和放疗来治疗肿瘤。
但是,这些方法的效果一般来说并不太好。
由于肿瘤细胞会逐渐适应这些治疗方法,它们往往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
而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则不同。
因为肿瘤细胞需要血管才能获得氧气和营养物,所以它们往往会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血管生成因子。
通过抑制这些因子的作用,肿瘤血管生成就可以被阻断,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目前,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有多种方式。
最常用的方法是抗血管生成因子药物。
这些药物能够直接针对血管生成因子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阻止血管生成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抑制血管生成的抗体。
这种方法是将抑制血管生成的抗体注入体内,让其针对血管生成因子进行作用。
这些抗体种类不同,对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也不同,但最终都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扩散。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新的方法是使用细胞治疗来进行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是将经过改造的白细胞注射到体内,让其与肿瘤细胞进行反应。
这些白细胞会通过产生一些抗肿瘤因子,最终实现抑制肿瘤的目的。
这种细胞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靶向性和安全性,因此获得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法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的疗效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即使是在一些晚期肿瘤的治疗中,也无法完全根治病情。
其次,这种治疗方法的费用较高,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可能并不容易负担。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可行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肿瘤微环境中周细胞参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715:42:3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30926.1428.012肿瘤微环境中周细胞参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章 腾1,宋梦瑶1,钱 程1,赵 杨1,2,陆 茵1,3,4(南京中医药大学1.药学院,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2.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3.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4.江苏省中医药与再生医学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3)收稿日期:2023-05-11,修回日期:2023-07-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003991);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配套资助项目(NoXPT82003991);江苏省特聘教授资助项目(No01303802100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NoKYCX 1794)作者简介:章 腾(1999-),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中药抗肿瘤药理,E mail:ZT1480283412qq@163.com;陆 茵(1963-),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抗肿瘤药理,通信作者,E mail:luyingreen@njutcm.edu.cndoi:10.12360/CPB2022080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10-1819-05中国图书分类号:R329 24;R364 3;R730 2;R73 37摘要:周细胞是血管壁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控血流量、清除或吞噬细胞碎屑等作用,是一种包裹全身毛细血管的收缩细胞。
它控制血管通透性并参与血管的发育,是血管生成和血管功能的重要调节者和潜在药物靶点。
周细胞也被认为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肿瘤生长和远端转移过程中。
因此,该文对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周细胞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靶向周细胞治疗肿瘤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_吴万桂

·综述·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吴万桂袁捷林惠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南京210006)收稿日期:2008-07-30作者简介:吴万桂,女,在读硕士,从事消化内科专业。
通信作者:袁捷,Email :yuanjie@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VEGF ;肿瘤【Key words 】Angiogenesis ;VEGF ;Neoplasms【中图分类号】R730.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664(2010)01-0076-02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们很早就懂得利用栓塞肿瘤的滋养血管、切断肿瘤血供来治疗肿瘤。
近年来,以肿瘤血管为目标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日益引起重视。
我们就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肿瘤生长具有明确的血管依赖性,肿瘤通过新生血管从宿主获取营养成分,又经过血管向宿主输送肿瘤细胞,增强肿瘤灶的远处转移能力[1]。
Hanahan 等提出的“血管生成的开关假设”认为,肿瘤血管形成过程受到开关的调节,当血管形成因子的浓度上升或抑制因子浓度下降,血管生成开关处于开放状态,新生血管大量形成,肿瘤则持续生长。
肿瘤的生长可分为无血管期和血管期。
体积超过1 2mm 3的肿瘤即进入血管期,其继续生成需要新生血管维持营养供给和排泄代谢产物。
如果没有新生血管长入,肿瘤就将保持休眠状态甚至退化[2]。
足够的血管形成以提供充分的营养及氧供是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而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依赖于对宿主脉管系统的刺激以生成新生毛细血管。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肿瘤生长对血管生成的依赖。
Car-ron 等研究表明在鸡胚绒毛膜囊上生长的肿瘤,体积大于1mm 3后,如果3d 内无毛细血管长入,肿瘤细胞将发生坏死和自溶;如有毛细血管长入,肿瘤细胞迅速增殖。
Bauer 等[3]发现,裸鼠皮下移植瘤在无血管期呈线性生长,而血管长入后则呈指数生长。
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中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是血管生成的调控与治疗。
肿瘤生长离不开血供,而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血管生成的调控与治疗也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血管生成的本质在正常情况下,血管生成是维持身体组织代谢和修复受损组织的重要过程。
而在肿瘤生长的过程中,肿瘤细胞会通过向周围正常组织释放化学物质来促进新的血管生成,为肿瘤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氧气。
血管生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内皮细胞和外周细胞的分裂和迁移。
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内皮细胞是一个关键的角色,因为它们是构成血管壁的主要细胞类型。
当血管生成被肿瘤细胞启动时,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外周细胞开始分裂并向肿瘤周围迁移,形成新的血管结构。
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的研究意义血管生成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很近的联系。
如果能够阻止或限制肿瘤血管生成,就能够削弱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的研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
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能够阻止肿瘤扩散以及减少肿瘤的体积。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式。
然而这些疗法并不能完全消灭肿瘤,因为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肿瘤周围的新生血管通常会保持活跃状态,这也就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供了条件。
因此,针对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被广泛研究。
血管生成的针对治疗方法目前,针对血管生成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抗血管生成剂抗血管生成剂是一类抗肿瘤的物质,通过干扰肿瘤对新血管的需求来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抗血管生成剂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热点研究。
2. RNAi疗法RNAi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利用RNAi技术干扰肿瘤生成新血管的必要条件,从而阻断新的血管生成。
目前,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
3. 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干扰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血管周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T h i s wo r k wa s s u p p o s e d b y t h e Na t i o n a l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 No . 8 1 1 7 2 0 5 0 )
b i l i t y . As p e r i v a s c u l a r s t r o ma l c e l l s , p e r i c y t e s c a n p r o v i d e s t r u c t u r a l s u p p o t r t o t h e b l o o d v e s s e l s a n d r e g u l a t e l o c a l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 r o n me n t v i a i t s i n l f u e n c e o n t h e v a s c u l a r s t a b i l i t y . Al t h o u g h t h e f u n c t i o n a l r o l e o f p e r i c y t e s i n c a n c e r p r o g r e s s i o n r e ma i n s u n c l e a r , n i l —
me r o u s s t u d i e s h a v e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a b e ra t i o n s i n t h e p e r i c y t e—e n d o t h e l i a l c e l l s i g n a l i n g n e t wo r k s c o u l d c o n t r i b u t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o n
周细胞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以前 有学 者认 为 , 新 生 血 管 形 成 过 程 中 , 细 胞 在 内 在 周 皮 细 胞 形 成 血 管 腔 后 起 着 引 导 血 管 结 构 的 作 用 一 但 R — 。 e
bca ec 等 近 年发 现 , 使 在 内皮 细 胞 和 内 皮 祖 细 胞 没 有 激 即
活 的情 况 下 , 细 胞 也 能 启 动 肿 瘤 血 管 生 成 , 明 周 细 胞 在 周 表
周 细 胞 主要 通 过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 G 和 血 小 板 VE F) 衍 生 生 长 因子 ( D ) 内皮 细 胞 相 互 作 用 。周 细 胞 分 泌 的 P GF 与
1 肿 瘤 血 管 的组 成 及 特 征
VE F是 肿 瘤 血 管 生 成 的 重 要 驱 动 力 , 促 进 内 皮 细 胞 存 G 能
紊 乱 、 静 脉 吻 合 异 常 、 乏 完 整 的周 细 胞 覆 盖 ’ 。肿 瘤 新 动 缺
生血 管 的 数 量 和 功 能 是 肿 瘤 的 独 立 预 后 因 素 , 微 血 管 密 比
度 、 管 生 长 因子 更 具 说 服 力 。 血
2 肿 瘤 血 管 中周 细 胞 的 特征 及 作 用 周 细 胞 在 肿 瘤 血 管 中 普 遍 存 在 , 主 要 的 内 皮 支 持 细 是
胞的相互作用及血管成熟 可能与 R S G 5通 路 有 关 。
胞 , 胞 体 与 血 管 壁 毗 邻 , 胞 质 环 行 包 绕 管 腔 [ 。 在 肿 瘤 其 细 3 ]
血 管 中 , 细 胞 的结 构 和 功 能存 在 异 常 , 基 因 表 型 改 变 、 周 如 形 态异 常 、 血 管 壁 结 合 松 散 、 胞 突 起 进 入 肿 瘤 组 织 、 失 与 与 细 丧 内皮 细胞 的 正 常 接 触 等 , 内皮 支 持 功 能 减 弱 。同 时 周 细 使 胞 覆 盖 率 降低 使 血 管 “ 漏 ” 透 性 增 加 , 致 肿 瘤 细 胞 容 易 疏 通 导
肿瘤血管生成及其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 者单 位 :4o0o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呼吸内 科研究所
胞 ,由后者在周围环境 中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作用下 发生分裂、增殖形成 ;②通过干细胞分化成内皮前体 细胞参与血管形成。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来源于骨 髓或循环系统中的内皮前体细胞 ,前体细胞在趋化 因子作用下募集于肿瘤缺血 、缺氧组织 ,然后在某些 诱导因子的刺激下发生定 向分化 ,形成成熟 内皮细 胞,并 在促血管生 长 因子如 血管 内皮生长 因子
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免疫治疗与血管生成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些药物通过阻断免疫细胞表面的检查点分子,如PD-1、CTLA-4等,恢复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FGF基因
FGF基因也是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参与肿瘤血管生成过程。
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与蛋白
肿瘤组织中的缺氧微环境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激活缺氧诱导因子(HIF)等信号通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缺氧微环境
炎症因子如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病理学诊断可以观察到肿瘤组织中血管的数量、形态、分布和血流情况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状态,从而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状态。此外,病理学诊断还可以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肿瘤血管生成病理学诊断
04
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血管生成药物是针对肿瘤血管生成过程的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深入了解,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高频探头观察肿瘤内部的血管分布和血流情况。X线、CT和MRI则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肿瘤内部结构和血管形态,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血管生成。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血管的分布和血流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周细胞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1周细胞覆盖率
周细胞的覆盖率是反映血管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多数肿瘤血管的周细胞覆盖率低,肿瘤血管床功能不成 熟‘”。但仅仅依据周细胞覆盖率来评价血管成熟度也有失 偏颇,事实上某些富含成熟血管的组织,如肺脏,周细胞覆盖
导通路.导致周细胞功能改变,即肿瘤血管对VEGF/VEG— FR抑制剂敏感,是由于周细胞的功能异常,面与周细胞覆盖 率无关。
久性的,停用VEGF抑制剂后肿瘤m管可能再生,只有将 VEGF抑制剂联合摧毁周细胞和基底膜的药物,才能永久抑 制肿瘤血管生成。 3.2 PDGF/PDGFR抑制剂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在肿 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促使周细胞募集和血管成熟。导致 肿瘤血管生成¨“。
Abramsson等口们将肿瘤细胞分别接种到PDGF缺陷小 鼠和正常小鼠,观察到两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并无明显差别, 而在PDGF缺陷小鼠中,周细胞覆盖率很低,且部分脱离血 管,并未沿基底膜形成血管,导致血管生成缺陷¨“”3;本实 验小鼠肿瘤血管可以耐受周细胞覆盖率的大幅度降低,直到 降低至90%以上时才导致小鼠死亡[1“,说明低覆盖率周细 胞仍可发挥稳定血管的作用。
研究发现在周细胞覆盖新生血管苞芽时,G蛋白调节信
度、血管生长因子更具说服力。
2肿瘤血管中周细胞的特征厦作用 周细胞在肿瘤血管中普遍存在,是主要的内皮支持细
号5(RGS5)表达上调n“,使用VEGF抑制剂,抑制VEGF 表达后RGS5表达降低,新生血管消失,提示周细胞一内皮细 胞的相互作用及血管成熟可能与RGS5通路有关。
is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pe“cyte coVerage of blood vesseIs. Angiogenesis,2008,11(2):14l~151. 11 Erber R.Thurnher A。Katsen AD。et 81.Combined inhibition of VEGF and PDGF signaling enforces tumor vessel regression by interfering with pericyte-mediated endothelial cell surviVaI mech— anisms.FASEB J.2003.17(15):338~340. 12 Mancuso MR,Davis R.Norberg SM。et a1.Rapid vascular re一
正常组织血管中周细胞胞质与内皮细胞紧密相连,而在
肿瘤血管中周细胞与内皮细胞松散结合,单个周细胞往往与
若干个内皮细胞同时接触,为内皮细胞提供生存和稳定的信
号。
周细胞主要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
衍生生长因子(PD(jF)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周细胞分泌的
1 肿瘤血管的组成及特征 肿瘤血管由内皮细胞、周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基底膜组
肿瘤[”¨“"等中得到证实,并已考虑用于临床试验[2…。抗肿 瘤血管生成治疗方案还应考虑肿瘤类型及肿瘤血管周细胞
覆盖率∽“。 联合靶向治疗周细胞和内皮细胞,共同降低肿瘤血管中
周细胞的覆盖率,减少成熟血管比例。破坏未成熟肿瘤血管,
抑制正在形成的肿瘤血管.从而增加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
效.可能成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新的方向。
矗■珥字杂志,2010.20(1):49~51
@2010 CHINEsE JOURNAL oF MlCROCIRCULAllON
周细胞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张令综述戈伟审校
[中图分类号]R73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1740(2010)ol—0049—51
圆黼黼一麓
率并不高"】。周细胞覆盖率还是反映血管重构的一个指标, 还与肿瘤细胞浸润、疾病进展有关[1]。 2.2周细胞与内皮细胞在肿瘤血管中的相互作用
越曩厦学杂舂
20 Jo年第20卷第l期
的接触,而停用VEGF抑制剂后,周细胞可能通过合成IV 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促使基底膜形成,给血管再生提供一 个支架,从而导致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个血管形成的过
综迹 ◆
万方数据
50
张令
程类似于雪旺氏细胞及基底膜促使神经纤维再生。 以上资料说明,VEGF抑制剂对肿瘤血管的作用不是永
4 Mo“kawa S,Baluk P,Kaidoh T,et a1.Abnormalities in pericytes on blood vesseIs and endothelial sDrouts in tumors. Am J Path01. 2002,160(3):985~1 OOO.
5 Volken N,Kristin D。Detler D.Pericyte involvement in capiIlary sprouting du“ng angiogene sIs in situ.Cell Tissue Res·1992。270 (5):469~474.
成。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不同,其血管扭曲变形、扩张、排列 紊乱、动静脉吻合异常、缺乏完整的周细胞覆盖【l’2]。肿瘤新 生血管的数量和功能是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比微血管密
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驱动力。能促进内皮细胞存 活、增殖、迁移和稳定;内皮细胞分泌的PDGF作用于周细胞 表面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I)(;FR),促使其向内皮 细胞募集£8'9]。
6 Bagley RG.Rouleau C.M。rgenbesser SD.et aI.Pericytes fmm human non-smalI cell lung carcinomas: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an— ti—angiogenic th盯apy.Microvascular Research。2006,71(3):163
最近研究显示。VEGF抑制剂可使周细胞表型正常,使 残留血管中周细胞与内皮细胞紧密连接…J,这与先前报道 用VEGF抑制剂使血管“正常化“一致fl“。抗血管生成药物 作用于肿瘤血管后,内皮细胞凋亡,周细胞丧失与肿瘤血管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邮政编码武汉430060 本文2009—08—12收到,2009—1l一23惨回,2009一12—12接受
噩叠厦学杂志
20 Jo罕帚朋卷第l期
~174. 7 Eberhard A,Kahlert S。Goede V。et a1.Heterogeneity of angio—
genesis and blood vessel maturation in human tumors:implica— tions for antiangiogenic tumor therapies.Cancer Res,2000,60 (5):1 388~1 393. 8 Song S,Ewald AJ,Stallcup W,et a1.PD(jFR beta(+)periVas— cular progenitor cells in tumours regulate pe“cyte differentiation and vascuIar survival.Nat Cell Biol,2005。7(9):870~879. 9 Bergers G。S0ng S.Meyer MN.et a1.Benefits of targeting both pe“cytes and endotheliaI ceIls in the tumor Vasculature with ki— nase inhibitors.JClin Invest.2003。ll“9):1 287~1 295. 10 Mitchell TS,Bradley J.Robinson GS,et a1.RGS5 expression
胞覆盖率降低使血管“疏漏”通透性增加,导致肿瘤细胞容易 转移。
以前有学者认为,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周细胞在内 皮细胞形成血管腔后起着引导血管结构的作用[5]。但Re— becca等“3近年发现,即使在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没有激 活的情况下,周细胞也能启动肿瘤血管生成,表明周细胞在
高,覆盖率高时敏感性低。因而使用VEGF抑制剂可明显 抑制周细胞覆盖率较低的肿瘤血管,而对覆盖率高的肿瘤血 管抑制效果差。但有研究发现,对周细胞覆盖率较高的 RIP—Ta92肿瘤和I。I。c肿瘤,使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 剂AG013736或VEGF抑制剂,可以抑制大部分肿瘤血 管¨]。其原因可能是VEGF抑制剂通过拮抗VEGF信号传
PD 瘤基质中表达口“,由于受器官特异微环境及肿瘤转移潜力
的影响,原发肿瘤中PDGFR/磷酸化PDGFR的表达比转移 灶高。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PDGFR信号 作用于周细胞,减少周细胞的募集及与内皮细胞的接触,降 低周细胞覆盖率。从而破坏肿瘤血管的稳定,抑制肿瘤血管 的生成。单用伊马替尼或联合伊它替康可使肿瘤细胞和相 关基质细胞凋亡,降低周细胞覆盖率[1“。这些资料表明,阻 断PD(;FR/磷酸化PDGFR信号通路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
本文第一作者简介: 张令(1987~)。女。汉族.在读硕上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肿瘤靶向治 疗
参考文献
l Stefansson IM.Salvesen HB,and Akslen LA.Vascular prolifera— tion is important for clinical progress of endometrial cancer.Canc— er Res。2006,66(6):3 303~3 309.
3 Bauman JE.Eaton KD。Martins RG.Antagonism of pIatele卜de一 “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non—sma儿celI lung cancer:rationa— le and investigations.Clin Cancer Res,2007,13(15):4 632~4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