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2
肿瘤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肿瘤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的重要研究方向。
所谓“肿瘤干细胞”,指的是一种具备干细胞特性,并且具有肿瘤形成能力的细胞。
这些细胞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肿瘤干细胞的定义、特点、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肿瘤干细胞的定义和特点肿瘤干细胞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John Dick于1994年发现的。
它们是肿瘤组织中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不断自我更新和分化,同时还可以分化成肿瘤中非干细胞部分,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与常规的肿瘤细胞不同,肿瘤干细胞具备以下特征:1.自我更新能力:肿瘤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维持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数量和特性。
2.多向分化能力:肿瘤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肿瘤。
3.强的肿瘤形成能力: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中的“种子”,它们能够引导周围非干细胞向表现出肿瘤细胞特性的方向分化。
由于这些特点,肿瘤干细胞成为了肿瘤发展和治疗的一个新焦点。
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自从1994年John Dick发现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并定义了不同类型的肿瘤干细胞,例如:脑肿瘤干细胞、乳腺癌干细胞、肝癌干细胞等等。
通过不断开展的基础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很多与肿瘤干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如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PI3K/AKT,CD133等等。
同时,科学家们也用各种方法对肿瘤干细胞进行了研究和分离,例如流式细胞术、分子分选法和胶质球培养等。
三、肿瘤干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在肿瘤治疗的方面,肿瘤干细胞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目前的肿瘤治疗中,放疗和化疗是主要的手段,但是,由于肿瘤干细胞具备多向分化和强的抗性能力,使得疗效不佳。
因此,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如何针对肿瘤干细胞进行治疗。
一方面,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可以抑制肿瘤干细胞增殖和增长的小分子化合物和抗体。
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一直是医学界努力攻克的难题。
而肿瘤干细胞,作为癌症的“种子”,其研究进展直接关系到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未来走向。
咱们就从理论角度深入剖析一下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研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力求用大白话把那些高大上的科学原理讲得通俗易懂,让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一窥门径。
一、肿瘤干细胞的理论基础1.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简单来说,肿瘤干细胞就像是癌细胞中的“超级英雄”,它们拥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其他癌细胞的超能力。
这些细胞数量虽少,但作用巨大,它们是肿瘤生长、复发和转移的关键所在。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精准地定位并消灭这些“超级英雄”,那癌症治疗岂不是事半功倍?2.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肿瘤干细胞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们的“不死之身”,即极强的致瘤性,只需少量便能维持肿瘤的持续生长;二是它们的“变形记”,能够分化成多种癌细胞,适应不同的环境;三是它们的“隐身术”,在体内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为治疗增加了难度。
二、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1. 现有药物的局限性目前市场上的抗肿瘤药物,大多针对的是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但问题在于,肿瘤干细胞往往分裂速度较慢,甚至处于休眠状态,这让传统药物难以奏效。
这就好比用大炮打蚊子,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伤及无辜。
2. 新靶点的探索为了打破这一僵局,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的靶点。
比如,针对肿瘤干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记物,开发能够精准识别并杀伤这些细胞的药物。
这就好比为大炮装上了智能瞄准镜,让治疗更加精准高效。
三、数据统计分析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药物筛选效率的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我们可以对海量的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找出最有潜力成为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候选者。
这大大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效率,缩短了上市时间。
2. 临床试验数据的深度挖掘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了解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效差异,以及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干细胞研究进展

干细胞研究进展【摘要】干细胞是人体及其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具有高度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干细胞研究正在向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交叉渗透,干细胞技术也从一种实验室概念逐渐转变成能够看得见的现实。
干细胞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中的热点。
基于此,本篇文章就干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了解干细胞研究的平台。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干细胞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医学的多个领域。
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
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
本文将对肿瘤干细胞、心肌干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1、肿瘤干细胞概述1.1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
1960年以来,许多动物实验证明只有当肿瘤细胞数大于100万时才可以形成新的肿瘤。
一些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能增殖,可能只有小部分肿瘤细胞具有滞留源性,而大部分是肿瘤起始细胞或肿瘤干细胞。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他们都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以及相似的细胞表面标志和相同的信号调节通路等[1]。
于是提出肿瘤起源于肿瘤干细胞,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肿瘤是正常干细胞累计突变的结果,“肿瘤干细胞学说”应运而生。
1.2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胞分化抗原的研究进展,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的确定是肿瘤干细胞分离的第一步。
一般原则为结合谱系标志,正常干细胞特异标志(如btsc的cd133与分离lsc的cd34)以及正常组织特异性标志等综合评价[2],很多学者认为结合阳性标志和阴性标志可以更有效地分离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及临床价值

随着对肿瘤从基因水平 、转录水平到肿瘤 免疫学方面研究 的进
胞在增殖和分化等方面与干细胞具有极 为相似的地方 。15 年 , 9 8 有 研究者把小 鼠白血病细胞移植到同 品系的小 鼠体 内 , 发现移 植细胞
仅有 1 一 %能够在脾脏 内克隆 , % 4 因此 得 出结 论 : 只有 部分肿瘤 细
Dae s J .Dae s a 。 0 , 0 18 — 2 2 i t [ ] i t r 2 7 3 : 1 18 . be beC e 0 2
[2] H S O M D, A E S 2 C IH L S ND R ON K,A U O—MA E SJ t 1 YS T O L e . a
[ 6 胡善联 , 1] 龚向光. 国缺血性脑 卒 中的疾 病经 济负担 [ ] 中 J .中
国卫 生经济 ,0 3 2 (2 1 2 0 ,2 1 ):8-2 . 0
[3 杨功焕 , 2] 周脉 耕 , 正京 , 中国人群 19 -2 0 黄 等. 9 1 0 0年伤 害死 亡的流行趋势 和疾 病 负担 [ ] 中华流 行病学 杂 志,0 4 2 J. 20 ,5
R d c gt l a b r no er s [ ] B II O R eu i eg bl u e f pe l J . RTS J U - n h o d d so n H
NAL OF PS YCHI ATR 。0 4, 8 3 3—4 3 Y 2 0 1 4:9 o.
展, 肿瘤的发病机制逐渐明朗化 , 许多研究 证实肿瘤 细胞 在增殖 和 分化 等方 面与干细胞具有极为相似 的地 方 , 肿瘤 是一种 千细胞疾 病 的理 论随着人们对肿瘤的研究不断被认 识, 并且发 现肿瘤存 在干 细 胞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 的根源 , 而肿瘤 干细胞 很可能是解 开这 些
肿瘤干细胞及黑素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中 图分 类 号 : 7 95 R 3.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0 0 (0 7 0 - l 8 0 1 7 - 7长在 特定 的微 环境 ,并 具 有正 常分 化潜 能 的重 要条件 。 不 同类 型的成 体 干细胞 增 殖 、 化 能力不 同 。 分 在 早期 胚胎 发育 过程 中 , 干细 胞对 称性 分 裂 , 因此 每个 子代 细胞 保持 亲代 细胞 的特 性 。而 成体 干细 胞 为非 对称 性分 裂 , 中一个 子代 细胞 保持 亲代 细胞 特 性 , 其 另一 个发 生分 化 。 间质干 细胞 是正 常组 织更 新 主要 的细 胞来 源 。骨髓 中的干 细胞 , 能够 发 生终 末分 化 ,
态 下 无 限增 殖 , 无 限复 制 寿命 , 主 要 是 由于 其 有 这
和空 间上 默契 。细 胞 间直接 作用 在早 期 胚胎 发 育三 胚 层形 成 过程 中的调节 作用 尤 为突 出 。③细 胞 外基 质 的调控 作用 ,首 先细 胞外 基质 对 干细 胞有 结 构和 功能 上 的支持 作用 , : 如 上皮 组织 中的角 化上 皮 干细 胞 ,骨髓 中的造 血 干 细胞等 均 由细胞 表 面 的黏 附分
影 响 ,从 而在 生物 学行 为方 面 与周 围细胞 达 到 时 间
根 据 干 细胞 的来 源 及 分 化 潜 能 将 干 细 胞 分 为
胚 胎 干 细胞 (mby n l t cl, S ) 生 殖 干 细 胞 e ro a s m e E c 、 e l
(emn lt cl 和 成 体 干 细 胞 (dls m cl 。 gr ia e e ) s m 1 autt e ) e 1 E c 源 于囊 胚 内细胞 团 , S来 是一 种 高度 未 分化 细胞 , 它具 有 发 育 的全 能性 , 能分 化 出成 体 的所 有组 织 和 器官 , 括生 殖细 胞 。在 体外 , S 能 够 在未 分化 状 包 Ec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众所周知,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却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其治疗是治愈现有病变和预防复发的终极目标。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肿瘤的治疗方法和途径,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成为了治疗肿瘤的新突破口,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肿瘤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肿瘤中的一类细胞,这种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可以不断地分裂、更新,形成不同种类的癌细胞,导致肿瘤的恶性转移。
研究发现,传统的放化疗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但是并不能完全根治,原因是虽然治疗后的肿瘤细胞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其中的干细胞仍然具有重建肿瘤组织的能力。
因此,只有消灭掉肿瘤干细胞,才能彻底根治肿瘤。
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的基因组特征和正常干细胞基因组的不同之处较少。
但是,这些细胞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例如:比正常细胞更容易受到DNA损伤,更依赖于端粒酶活动、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和DNA修补损伤的影响等。
因此,人们希望通过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来寻找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靶向肿瘤干细胞的表面蛋白或其他标志物,来实现肿瘤干细胞的定位和杀灭。
研究者已经发现一些特异性抗体可以识别肿瘤干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例如CD44、CD133、ALDH1等。
一些基于这些蛋白的抗体的治疗方法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效果比较明显。
第二种是通过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新药物,如靶向干细胞信号通路、影响干细胞自我更新等方面来杀死干细胞。
例如:Bmi-1基因、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Hedgehog信号通路等。
这些药物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并不明显,很好地实现了肿瘤干细胞的治疗。
第三种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是干细胞移植法,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使用与肿瘤干细胞来源相同的自身造血干细胞进行治疗,经过免疫抑制治疗后,将干细胞更换为新的细胞,以切断肿瘤干细胞的联系。
肿瘤干细胞(CSCs)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医学版" 复 旦学报!
肿瘤干细胞 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 9 : )
燕!丽 综述 审校 ! 乔田奎 ! 范 ! 卫
!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肿瘤科 ! 上海 !! " " " + % "
$ 0 1 1 + 2 0 % # ' % " 5 6 0 1 8 9 $ ' : B ' $ 0 5 S!# * $. 0 9 ! / !7 3 4$
+ , #
部分 / , / 2对 放 疗 存 在 抵 抗 有 关 & 本 文 就 / , / 2产 生放疗抵抗的机制作一综述 & : 9 : )8 I 3 损 伤 修 复 能 力 与 放 疗 抵 抗 !N DF 作为射线对细胞作 用 的 关 键 靶 点 # 其损伤后迅速修
+ , # * 复# 从而通过细胞 凋 亡 产 生 放 疗 耐 受 &/ 6 $ % 4等
也指出敲 除 = * % ! #基因可明显增加胶质瘤干细胞 其原因可能与该基因参加细胞周期 的照射敏感性 # 调控及 N DF 损伤修复相关 & 除了 / # 致瘤性间质干细胞与射线抵抗相关 , / 2
+&, 的基因表达 也 有 报 道 & H 研究产生放 0 1 2 9 $ %等 #
+ , ( + , &
8 I 3 损伤修复基因表达与放疗耐受 !E $ + # S + 曾指出细 胞 损 伤 后 其 死 亡 还 是 存 活 与 相 关 基
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新进展肿瘤细胞生物学是指研究肿瘤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化状态等基础性问题的学科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不断涌现,为治疗癌症开启了新的基础和实践基础。
本文将介绍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肿瘤干细胞研究肿瘤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肿瘤细胞亚群,它们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和耐受力,是肿瘤发生、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
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建立肿瘤干细胞相关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对于指导肿瘤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如流式细胞术、非洲草地鼠实验、靶向蛋白芯片等,这些方法已经成为肿瘤干细胞的判定标准。
二、代谢重编程的研究代谢重编程是指肿瘤细胞在肿瘤环境中的代谢方式改变,使其适应肿瘤生长和生存的一系列代谢过程。
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拥有不同的代谢特点。
对于肿瘤代谢的研究,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治疗癌症新的靶标。
对此,针对肿瘤细胞的代谢特性进行的研究有所发展,比如建立代谢特征分析模型和代谢通路研究模型。
这些模型不仅有助于解释肿瘤干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机制,而且有助于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和优化。
三、细胞周期、分化和凋亡的研究细胞周期是细胞自我复制的周期,细胞周期紊乱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点之一。
在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的控制和调节失去了正常的生物学规律,致使肿瘤细胞不断分裂、增殖。
然而,对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尚不清晰,这是治疗肿瘤的一个瓶颈。
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也是肿瘤生物学研究的焦点。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分异成熟的程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细胞性凋亡。
因此,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分化能力和凋亡机制,发展出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的新药及治疗方案,对于治疗癌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细胞外基质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细胞外基质是指细胞内、外环境交界处的细胞外物质,肿瘤细胞与其相互作用,形成了肿瘤微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stitute of A nim al Sciences , ChineseA cade m 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
Abstrac: t
Cancer /T um or ste m ce ll( CSC /TSC ) hypo thesis suppose that a sm all number of tumo r cells act as stem cells in tumo r
生物技术通报
综述与专论
BIOTECHNOLOG Y BULLET I N
20 11 年第 1 期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侯玲玲
1
刘楠
3
1, 2
王晓宇
1
曹贵方
2
关伟军
3
马月辉
3
( 1 北京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 , 北京 100044; 2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 呼和浩特 0100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北京 100193)
+ +
52
-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1 年第 1 期
CD38 Thy 1 这 类细 胞所 占 比例 很少 , 大 约 仅为 0 2 % , 但把它们移植到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 鼠 ( NOD /SC I D 小鼠 ) 之后却能形成类似于 AM L 的 肿瘤细胞。 AM L 的细胞表型为 CD34 CD38 T hy + 1 , 而正 常 的 造 血 干 细胞 的 细 胞 表 型 为 CD34 CD38 T hy 1 , 二者非常相似, 所以目前认为 , 白血 病干细胞很可能来源于 T hy 1 的祖细胞 , 或者是丢 + [ 19 ] 失 Thy 1 的正常造血干细胞 。 近年来, 通过对 AML 的进一步研究, Guan 等
tissue , wh ich have se lf renew al capac ity and unli m ited pro liferative potentia , l and can a lso dr ive tum or s fo r m ation and grow th. In recent years , many relevant ev idences about the ex istence o f CSC /TSC in leukem ias and so lid m a lignanc ies w ere discovered, and CSC /T SC s b io log ical cha racte ristics w ere g radua lly understood . A t present , there a re some new idea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abou t tumo r recur rence , m e tastasis , drug resistance and o ther character istics . T h is rev ie w summ arized the recent prog ress in th is field .
首次从人类乳腺肿瘤中分离出了 CSC /
T SC, 推动了实体瘤的研究。继乳腺癌 干细胞被分 离、 鉴定之后, 后续研究相继在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 肿瘤、 胰腺癌、 肠道肿瘤、 肝癌、 骨肉瘤、 肺癌等肿瘤 中发现了 CSC /TSC。随着技术的进步 , 现在可以用 有限稀释分离技术、 流式分选、 磁式分选、 细胞芯片 ( ce llu la r m ic roarray) 技术、 激光显微 切割技术 等方 法对 CSC /TSC 进行分离纯化。
[ 1] [ 4]
。导致肿瘤
治疗失 败的 原因很 多, 多药 耐药 ( m uh id rug resist ance , MDR) 是主要原因之一。肿瘤干细胞膜上多数 表达 ABC 转运体家族膜蛋白, 可运输并外排包括代 谢产物、 药物、 毒性物质、 多肽、 核苷酸等物质, 使许 多对肿瘤非干细胞具有抑制或杀伤作用的化疗药物 对肿瘤干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减弱
[ 14, 15]
。
2 C SC /TSC 的生物学性状
2 1 自我更新性 肿瘤的生长增殖 是由 CSC /T SC 引 导的, CSC / TSC 与成体 干细胞 类似 , 也 应 具有 自我 更新 的特 [ 5] 性 , 并通过自我更新维持着肿瘤的持续生长。现 在认为肿瘤不断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干细胞自 我更新调节机制中的某些基因发生紊乱, 使得肿瘤 组织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肿瘤细胞的数量不断增 加 , 肿瘤组织 能够不断增大
[ 5]
, 但直到 1997 年 Bonnet等
[ 18 ]
发
现了人类白血病干细胞, 才算是真正揭开了人类对 CSC /T SC 研究的序幕。他开 创性地发现人 类急性 髓系白血病 ( AM L )中白血病干细胞的存在 , 并通过 对不同表型的白血病细胞进行原代克隆培养, 从而 发现了大部分的白血病细胞不能有效增殖, 仅有少 数有稳定持续的形成肿瘤克隆的能力 , 这些细胞的 表型 分 别 为 CD34 CD38 T hy 1 。 尽 管 CD34
[ 6]
3
CSC /TSC 的分离纯化
尽管有很多理论及试验结果支持肿瘤起源于干
细胞的观点, 但是要证明 CSC /TSC 的存在, 还必须 区别 CSC /TSC 和正常干细胞, 将其分离纯化成不同 的亚 细 胞 群 , 进 行 体 内 外 功 能 的 检 测。 2002 年 C larke 等
[ 16]
2011年第 期
侯玲玲等 :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51
[ 12]
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能无限地增殖, 只有小部分 肿瘤细胞具有致瘤源性
[ 3]
未见生长。 S in gh 等
+
报道, 每只小鼠接种 100 个
-
。 20 世 纪 70 年代 , Park
CD133 CSC /T SC, 结果在 接种 后 6 个月 内形成 肿 瘤; 而每只接种 10万个 CD133 非 CSC /T SC 的小鼠 在相 同 时 间内 未 形成 肿 瘤。 以上 试 验 结果 支 持 CSC /T SC 比非 CSC /T SC 具有更高的成瘤潜能。 2 4 耐药性 耐药性是 CSC /TSC 的特性之一
[ 10]
。
4 各种 CSC /TSC 的研究进展
4 1 人类白血病干细胞 早在 20世纪 70 年代 , 科学家们就发现许多白 血病 , 如急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是细胞单克 隆的增殖 , 这些白血病细胞包括多种分别分化到不 同程度的血细胞
[ 17]
CSC /TSC 发源于正常干细胞的成熟受阻 , 它能 够产生不同分化程度的子代癌细胞, 在体内形成新 [ 11] 的肿瘤 。在同一肿瘤组织中, 不同的肿瘤细胞分 化程度也是不同的, 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恶性程度 较低, 而分化差的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 2 3 高致瘤性 大量试验证明, CSC /TSC 比非 CSC /TSC 具有更 高的成瘤潜 能。 Be ier 等 报 道, 在 裸鼠体 内接种 + 22 株恶性胶质瘤细胞, 11 株含 CD133 CSC /T SC 的 细胞群显著生长并成瘤, 4 株含 CD133 的细胞群也 成瘤但生长缓慢 , 而 7 株恶性胶质瘤细胞衍生细胞
。此外 , 调控正常干
细胞自 我更新 的几 个重要 信号通 路, 包括 N otch、 W nt 、 NF kB 和 Shh 等对 CSC /TSC 的自我更新也同 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 7 - 9]
。在体内 , 正常干细胞的增
殖具有自稳性, 即在增殖过程中其数目是保持恒定 的 , 而 CSC /T SC 则不具有这种自稳性 , 且增殖过程 中基因复制的错误无法进行修复 2 2 分化潜能
K ey w ords :
T um or CSC /T SC
B io log ical cha racter istics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 , 虽 然 , 现在对于多数恶性肿瘤可以采用化疗与放射、 生 物免疫治疗等方法能够杀灭大部分肿瘤细胞 , 但却 无法从根本上治愈肿瘤。 CSC /T SC 学说认为 , 肿瘤 的生长是肿瘤组织中极少量的 CSC /T SC 无限增殖 的结果 , 而其周围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却十分有 [ 1] 限 。所以, 如何控制 CSC /TSC 的增殖和生长是当 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 , CSC /TSC 的存在已在白 血病以及部分实体瘤中得到了证实, CSC /T SC 在各 种肿瘤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也被作为研究热点 , 这 些研究结果对肿瘤研究领域和肿瘤的治疗产生深远 的影响。鉴于此, 就 CSC /T SC 的生物学特点、 分离
[ 2]
纯化技术、 目前研究的主要进展及面临的问题作一 综述。
1
CSC /TSC 的提出
早在 19世纪中期, 就有人在显微镜下发现肿瘤
细胞与干细胞十分相似, 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 制, 研究没有进一步地深入。 20 世纪 60 年代, 科学 家在小鼠骨髓瘤的研究中发现, 在体外能够形成克 隆的癌细胞只占 0 1 % - 1 % , 而且与在体内利用脾 脏培养的克隆形成率一致。随后 , 在白血病细胞移 植试验中 , 将白血病 细胞接种 NOD / SC ID 小鼠 , 也 仅有 1 % - 4 % 的细胞能在脾脏内形成克隆 , 表明并
收稿日期 : 2010 09 09 基金项目 :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 2008BAK 41B01 5) , 国 家科技基 础条件平 台建设项 目 ( 2005DKA 21101 ), 转基因生 物新品种 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 2008ZX 0809 003) 作者简介 : 侯玲玲 , 女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干细胞生物学 ; E m ai:l llhou@ b jtu . edu . cn, 刘楠和侯玲玲共同为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 关伟军 , 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E m ai: l guanw eijun_ cn2009 @ yahoo. cn ; 马月辉 , 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E m ai: l m ayuehu i_ cn2009@ yahoo.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