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5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7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蜻、蜓、蜘、蛛”等12个生字,会写“间、网”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就要到了,小动物们也悄悄地来了,瞧,这是谁?(课件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跟这些动物有关,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动物儿歌》。
二、出示学习目标,师解读。
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
(一)出示学习提示
1.自学:自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语是否读准。
3.共学:(四人小组)
(1)你觉得哪些字难读请提出来,组内解决。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展示汇报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自学、互学、共学都很认真,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比赛,首先挑战第一关,读准字音,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
1.挑战第一关:读准字音
(1)学生展示带拼音读生字词语,注意提示“造、藏”读平舌音。
(2)评价小结展示结果。
(3)去掉拼音,开火车摘苹果。
(4)摘完了苹果我们一起来抢红旗,全班齐读词语。
小朋友们真棒,顺利闯过第一关,恭喜你们!。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9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3个生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师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谜语。
(蜻蜓)
2、师:今天,小蜻蜓还把它的好朋友们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快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动物图片。
3、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认真聆听。
2、出示“自学提示”,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汇报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4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设计理念]《动物儿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
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6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这篇课文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学习目标]1.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池”“欢”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学习难点] 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热爱动物,热爱生活[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用时:2分钟)(一)图片展示今天刘老师想带大家到动物王国去瞧瞧。
(精美图片展示),你们看,多么精彩的动物世界。
其实动物王国里还有一些可爱的小动物。
他们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哦,原来他们都躲到儿歌里面去了。
(二)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设计意图]。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94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6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迷、造、藏、食、粮、网”6个生字。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规范地书写“网、间”两个生字。
3.认真观察图画,正确、流利朗读儿歌,理解句子的意思,发现句子的结构。
【教学重点】
1、认识“蜻、蜓、蚂、蚁、蜘、蛛”这些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迷、造、藏、食、粮、网”6个生字。
2、正确、整齐、规范地书写“网、间”两个字。
【教学难点】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拼字卡片(每组一套)、大苹果树、苹果字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可爱的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
看看都有谁?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儿歌》。
(板书:动物儿歌)
大家打开课本54页,自己去读一读,找一找。
请你找到之后“——”画出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线
(2)好,谁来说说你找到了那些小动物?(请一名学生说,说一个PPT显示一个)
(3)说的真好,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老师真想听听大家读课文了,一起美美的读一读好不好?(全班齐读课文——一二、三四组比赛读)
二、图文结合,学习词语。
1、读词语,读读小动物的名字。
学生读词语。
师:有三只调皮的小动物偷偷的跑了出来。
看看它们的名字,你会读吗?(PPT 去掉图画、拼音,只有词语。
)。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8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学生能认识“蜻、蜓、蚂、蚁、”等12个生字,
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交流,至少说出三种识字方法,并
能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
2、能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间、池”两个字。
3、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习重难点:
认识“蜻”“蜓”等12个生
字。
会写“间、池”2个字。
评价设计:
1、利用生词、生字卡片反复再现生字,学生能在字卡千变万化下读准字音,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所掌握的识字方法。
2、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展示学生在课本上书写的生字、巡视学生听写生字的情况等方式来评价写字目标落实情况。
3、在落实识字目标、自己练习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方法习得:
1、采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引导学生观察练习,知道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规则。
“五趣”课道学习流程问题激趣
(3分钟)夏天就要到了,在美丽的小河边,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快看都有谁?(出示图片)板书课题,指生读课题。
探究生趣(10分钟)
这么多小动物都来干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来了解他们。
(活动一)初读课文。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6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并学会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指导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本课中5个半包围结构的生字,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3.通过图文对照朗读等方法理解儿歌句子的构句方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让学生仿照句式尝试编一编动物儿歌。
4.学习儿歌之后,尝试了解动物习性,初步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2.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尝试编一编儿歌;初步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比赛朗读字词,复习旧知。
夏天到了,动物们都来聚会了,小鱼儿们排着队也来了,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任务,考一考我们还记不记得之前学过的生字。
(出示多媒体课件)瞧,它们来了。
我们分小组比赛读一读。
我们继续接受挑战,有信心吗?(出示多媒体课件:男女生比赛课后的四字词)小结:(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享受)看来上节课的知识同学们掌握的不错,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一、读儿歌,感受节奏韵律
1.我们先来把课文自由地读一读吧。
(1)自由读儿歌。
谁来把儿歌读一读呢?(请生读儿歌。
)。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20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
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
《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
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
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
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此外,儿歌的诗句工整,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学习儿歌语言的同时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落实语音文字运用。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特性,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
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地学习和运用,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归类,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蜻蜓、蚂蚁、蜘蛛等小动物的名称,通过猜字谜认识“造、迷”,通过“网”字的汉字演变,了解汉字文化。
2、通过观察比较正确书写“造、迷、运”三个生字。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和编写儿歌,提升学生朗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6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生字词语,理解形声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季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其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形声字。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孩子们,夏天到了,小动物们悄悄地来了,从夏景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回答蜻蜓……)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呀!孩子们的眼光真好,找得很准确。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动物儿歌。
2.认识生字词
前面我们学了猜字谜,今天我要给孩子们加大难度,我把小动物们藏在了谜语中,看你们还能不能猜出来?(师出示谜语)(生猜谜语,请孩子教读词语)好,现在小动物们都排好队啦,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齐读词语。
恩,孩子们读得非常有劲,那我们再学习一些词语吧。
(孩子教读,再齐读)恩,大家读得真好,但是这些生字宝贝很调皮,它们躲着拼音姐姐偷偷地溜出来了,看,整齐地排着队,我们一起来认认。
(开火车读,齐读)
3.认识象形字
下面我请几个小动物到黑板上,让小朋友来认一认。
(贴图游戏)
孩子们看看,这些小动物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点?(有虫字旁)对,带虫字旁的字一般指昆虫或者小动物。
其实呀,这些字都是形声字,什么是形声字呢?我们一起来看。
形声字有形旁和声旁,形旁指示它的意思,声旁指示它的读音,比如蜻蜓,蜘蛛,蚂蚁,虫是形旁,表示它们都是昆虫,右边的青……都是声旁,表示形声字的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 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 通过朗读,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通过朗读,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在朗读、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生字。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
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