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doc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资料

地图的基本特征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图形认知和空间认知)。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国家基本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八种。

地图类型:按尺度划分、按区域范围划分、按地图图形划分、按地图维数划分、虚地图:存在于人脑中或电脑中的地图。

实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

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种,后者包括: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第二章法线是测量地球的基准线。

地理坐标是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在地图学中,认为大地经纬度来定义地理坐标更好、因为大地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是在规整的椭球面上构建的,每条经纬线投影到平面皆呈直线或平滑曲线,便于地图投影的研究与应用。

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成控制网组成.平面控制网一般可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高程控制网:一种称绝对高程,另一种称:相对高程。

投影,数学上的含义是两个面(平面或曲面)上的点与点(或线与线)的对应关系。

地图投影的变形具体变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

2)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等角航线与大圆航线投影选择依据: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方位投影适用于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正方位投影适用于两极地区图,圆锥投影适用于编制出于中纬地区沿线方向东西延伸地域的地图地图比例尺的含义:我们把地图上所表示的空间尺度。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一、单选题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 B )A。

数学要素 B.图形要素C。

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2.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A )A。

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B.变形与方向无关C。

长度无变形 D.纬线无变形3、我国1: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C )P109A.方位投影B。

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

墨卡托投影4、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B )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任意投影D.无法确定5、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C )P78A.等积投影B.等角投影C。

任意投影D。

方位投影6、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A )P98A.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B。

方位投影C。

彭纳投影D。

墨卡托投影7。

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B )A。

便于分割图纸 B.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C。

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8、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C )A.21731公里B。

731公里 C.231公里D。

31公里P1109、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D )A。

a=b B.a〉b C。

a<b D。

a·b=110、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最近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C )A。

直线 B.折线 C.大圆弧线 D.螺旋曲线12、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D )A。

21500公里B。

500公里C。

215公里 D.0公里13、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C )A.赤道B.两极C。

中央经线D。

各纬线14、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整理资料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整理资料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整理资料第一章导论地图的功能1.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2. 地图的传递功能3. 地图的模拟功能4. 地图的认知功能第二章地球体与地球投影地图投影的概念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变形1. 性质地图投影引起变形的具体表现: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面积变形2.变形椭圆:地球上一个无穷小圆——微分圆,在投影后一般会变为一个微分椭圆,利用该椭圆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

这种图解方法称为变形椭圆,也称底索指线。

特别方向: 变形椭圆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及经向和纬向。

3.长度比4.角度变形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 12.比例尺3.地图内容4.出版方式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重点掌握)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可以量取比例尺基本长度单位的1/100。

读数:2.640第三章地图数据源本影:是地物本身未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阴暗部分的影像。

落影:是在地物背光方向上地物投射到地面的阴影在像片上的构像。

地理属性信息可通过量表系统进行描述和区分,它是制图对象分类分级的理论基础。

量表系统是按从定性到定量的四级(或四类)精确度描述和区分制图对象的属性特征,由低到高依次为:1.定名量表2.顺序量表3.间隔量表4.比率量表第四章地图概括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1.选取——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2.简化——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除次要的细部。

3.夸张——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4.符号化——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成各种图形。

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1.图解计算法(苏霍夫)2.开方根规律法(特普费尔)3.等比数列法(鲍罗金)影响(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1.地图的用途与主题2.地图比例尺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4.制图数据质量5.制图图解限制第五章地图符号化地图符号的分类1.几何特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体状符号2.视觉含义分类形象符号抽象符号3.比例分类依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地图注记: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完整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推荐文档

地图学复习练习一:《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复习指导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

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

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22、现代地图的生产,可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23、实测成图可以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两种。

24、野外地形测图是应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直接在现场施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制作。

其步骤是:首先加密控制点,在所有等级的控制点上进行碎步测定,记录它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属性(名称),然后在室内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绘制成图。

25、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

摄影测量首先利用飞机或其他空间平台,用光学仪器或CCD器件对地面实施摄影,同时测定加密控制点,在室内建立地面的虚拟模型进行立体测图,近年来直接进行正射纠正制图。

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复习笔记

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复习笔记

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等)地图概括:地图必须经过科学的概括(地理信息的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符号系统:对地图表现的地里信息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符号系统(铁路、公路、水系等)地理信息载体:地图承载地里信息,表现方式多样(纸质、实体模型、影像、声像等)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一般是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用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构成要素:图形要素:地理信息的符号表达数学要素:地图可比性、可量性的基础地图投影:球面——→平面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迪卡尔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天文点、水准点、导线点、三角点等辅助要素:图名、图例、地图编号、编制和出版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数等补充说明:用图表、照片、文字等形式对主要图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的补充。

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三大组成部分现代地图的作用与功能•认识功能: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提供空间分布物体和现象的尺寸、维数、范围等概念,获得物体的定性及定量特征;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我国地图学思想和理论成就制图六体: 道里距离高下相对高程方邪地面坡度起伏迂直高低起伏距离与图上平面距离的换算什么是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静止海平面相重合的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并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也称地球物理表面,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成为大地体)(静止海平面: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压变化并处于流体平衡状态)大地体是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分为几何投影、非几何投影几何投影: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想割,将球体表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所构成的投影。

《地图编制》复习提纲

《地图编制》复习提纲

《地图编制》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一、名词解释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或其他星体)上的空间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递、模拟和认知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二、填空题1、地图构成要素:地理要素、数学基础、整饰要素。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

3、制作地图有两条途径:实测地图,编绘地图。

4、用传统方法编制地图可分为四个阶段: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和地图印刷。

5、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6、地图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编号法、行列式编号法和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等三种。

三、简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可量测性;由使用的地图符号系统表达事物产生的直观性;由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区别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如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土质植被及其它人文标志)的地图;专题地图是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主题要素详细表示,地理基础要素概略表示。

3、简述地图的两种分幅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地图的分幅方式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

矩形分幅的优点有:图廓为直线,便于拼接;分幅线位置的选择有较大自由度,可灵活避开重要地物;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可充分利用纸张。

矩形分幅的缺点有:每幅图的地理位置(图廓坐标)不易确定;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可能较大。

经纬线分幅的优点:每幅图的地理位置(图廓坐标)非常明确;可分开多次投影,保持较小变形。

经纬线分幅的缺点:分幅线位置的选择无法避开重要地物;图廓多为曲线,不便于拼接使用;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易充分利用纸张。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推荐文档

地图学复习练习一:《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复习指导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

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

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22、现代地图的生产,可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23、实测成图可以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两种。

24、野外地形测图是应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直接在现场施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制作。

其步骤是:首先加密控制点,在所有等级的控制点上进行碎步测定,记录它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属性(名称),然后在室内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绘制成图。

25、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

摄影测量首先利用飞机或其他空间平台,用光学仪器或CCD器件对地面实施摄影,同时测定加密控制点,在室内建立地面的虚拟模型进行立体测图,近年来直接进行正射纠正制图。

地图学复习提纲一

地图学复习提纲一

地图学复习提纲一地图学复习提纲一第一章绪论1 地图的基本概念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或其他星体)上的空间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递、模拟和认知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严密的数学法则科学的制图综合完美的符号系统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效果:可量测性、可比性清晰性、一览性直观性、易读性传递性、持久性3地图的优势(相对于航片和卫片)采用简化、抽象等手段、可更清晰的表示地表现象?可根据需要突出表示三角点、水准点和泉水等地表上形体较小但较重要的地物?对不易识别的事物现象可加以注记明确表达?易于表达地表上一些受遮挡的地物。

?可清楚表达行政区划界线、居民地人口数等许4地图构成要素:①地理要素(图形要素)—地图上的主体,用地图符号表示.②数学要素—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③图边要素(辅助要素)—润滑剂5、地图分类(前两种)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①普通地图: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某个要素。

按内容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等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②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素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地图。

按内容可分为自然地理图、人文社会经济图和其他地图(航海图、航空图)。

6、地图的功能:认知,模拟,传递,感受,载负§2地图学的概念及学科体系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科学:理论地图学技术地图学应用地图学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地理信息学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方法来采集、量测、分析、存贮、显示、传播和应用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产业实体,是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学、计算机图形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复习提纲练习一:《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复习指导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

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

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

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

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

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15、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2200年。

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一幅属于驻军图、一幅属于城邑图。

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223——271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

在他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17、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其中“高下、方邪、迂直之校”触及地形图的正射投影问题。

18、裴秀绘制《地形方丈图》,以“一寸为百里”,以“分率”为六体之首,表明在我国“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最晚始于晋朝,开启后代用方格缩放法确保图形准确性的传统。

刻在石碑上的南宋《禹迹图》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计里画方”地图。

19、我国存世最早的木质地图模型是南朝谢庄制作的“木方丈图”;存世最早的石刻地图是北宋末年编成的《九域守令图》;南宋编绘的《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规划图;明初的《郑和航海图》是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唐代贾耽编制的《海内华夷图》是至秦至9世纪的历史地图,图上所绘古郡县施墨、今郡县施朱,开创历史地图编绘法以迄于现代。

20、唐代张遂测量日影长度以计算地球经线的弧长,子午线定向直接影响后世地图的上北下南的取向;元代天文和水利专家郭守敬首次以海平面为基准面,测量黄淮平原高低,确立“海拔”的高程含义,对测绘产生深远影响。

21、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设计的等角圆柱投影对航海最为适用,一直沿用至今;他也是欧洲编制地图集的创始人。

22、现代地图的生产,可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23、实测成图可以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两种。

24、野外地形测图是应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直接在现场施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制作。

其步骤是:首先加密控制点,在所有等级的控制点上进行碎步测定,记录它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属性(名称),然后在室内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绘制成图。

25、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

摄影测量首先利用飞机或其他空间平台,用光学仪器或CCD器件对地面实施摄影,同时测定加密控制点,在室内建立地面的虚拟模型进行立体测图,近年来直接进行正射纠正制图。

26、根据各种制图资料,以室内作业为主制作地图的过程,属于地图编制。

27、编绘成图因编图资料、应用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同,可以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28、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资料及必要的外业调绘,应用传统的制图技术编制地图的方法,属于常规编图。

29、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叫遥感制图。

航空和卫星数据是一种栅格数据,应用时首先要进行图像处理,一部分数据要矢量化,才能用于地形图更新、影像地图制作和编制专题地图。

30、数字制图是应用计算机和图像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在制图软件的支持下,模拟手工作业各阶段进行地图设计和原图编绘的成图方法。

数字制图的方法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作业。

二、判断:1、地图不仅能积累、复制、组合、传递地理信息,还能为用图者根据需要加以理解、提取和应用。

(对)2、地图总是以缩小的图形反映远大于视野的地理信息,它通常需要将地球表面的景象和事物转换为平面状态表示,并要准确的反映它与实体在位置、属性间的关系。

(对)3、地图是其所表示区域全部地理信息的再现。

(错)4、地图是符号的模型,是地理信息的可视化。

(对)5、地图既既是地理事象的物质模型,也是它的概念模型。

在作为物质模型的地图上,它显示各种地理要素的实际状态,所以,可以代替实地的调查与量测做各种模拟分析;6、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和判读,我们能够获得对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特征,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的认识。

所以,地图具有认知功能。

(对)7、比例尺为1:50万的地图属于大比例尺地图。

(错)8、我国古代“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最晚始于宋朝。

(错)9、当卫星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很大(<5m)时,利用卫星图像配合其他数据,可以进行地形测图。

(对)10、我国的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都采用编绘成图。

(对)三、简答:1、地图的基本特征?答:地理信息的载体,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经过科学的概括,运用符号系统。

2、地图的功能?答:载负地理信息;传递地理信息;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3、地图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答:客观事物(地理信息)经过制图者的认识,形成概念,使用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加工成地图,用图者读懂了地图语言,形成了用图者对客观事物(地理信息)的概念。

4、为什么说在现代,地图的功能已经漂移了?答:地图从最初的信息获取功能逐步推移到信息存储的功能,进化到信息检索功能,移向分析、模拟、设计预测的功能。

5、野外地形测图的过程?答:野外地形测图是应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直接在现场施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制作。

其步骤是:首先加密控制点,在所有等级的控制点上进行碎步测定,记录它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属性(名称),然后在室内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绘制成图。

四、名词解释:1、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包括其他星体)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T—O地图:中世纪,欧洲人所认识的世界被绘成一个圆盘,圆盘内分成几块表示各个大陆,在陆块上杂乱无章分布着一些河流和山脉,图廓的上方为东,耶路撒冷居中,地图成为比喻和象征的工具,这种地图被称为T—O地图。

3、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4、地球空间信息学: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方法采集、量测、分析、存储、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产业实体,使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学、计算机图形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与现代通信技术等的有机结合。

五、论述:1、地图学的学科体系。

(答案:参照P28图1-21)练习二: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4. 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5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6.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7.大地经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8.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9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10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11.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12.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13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14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15.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16等高线:高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17分层设色法:它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问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2.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①数字式比例尺②文字式比例尺③图解式比例尺④特殊比例尺4 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伪方位投影:在方位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