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的螳螂_读《昆虫记》有感900字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

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中的《螳螂捕食》,我觉得昆虫
的世界可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呀,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
来。
螳螂外表看起来仪表堂堂,小小的嘴巴,三角形的头,
绿绿的前爪,又细又长的后腿,其实这样全身的绿色是为了
伪装在树叶上,一有昆虫经过,便跳出来把猎物吃了。
它吃
猎物时先从颈部开刀,一只前爪将钩获的活食拦腰握住。
与
第1页共4页
此同时,另一只前爪按在头部,致使颈脖背面的结合部分裂
开一条缝。
这螳螂连比自己还大的灰蝗虫,都能轻而易举地把他杀
死,更何况细光蛛,王冠蛛呢。
凶猛的螳螂躲在白面鼕斯下
面,就能轻易干掉它了。
昆虫世界中的螳螂看起来一点也不凶猛,其实是暗藏杀
机,千万不能以外貌来看昆虫哦!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二、
《昆虫记》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个
讨人厌(至少我是那么觉得)的六条腿的小家伙们的故事记
录了下来。
这本书似乎有了魔术师的魔法,把那些书本上枯
燥的昆虫知识变得无比有趣,而法布尔就是那个神奇的魔术
师。
然而在这神奇的魔术背后,《昆虫记》是法布尔一生的
心血,是法布尔花了40多年完成的作品。
昆虫记里充满了
24。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科幻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个虫儿国的世界里,通过一只普通的螳螂的视角,讲述了昆虫的生活以及人性的善恶。
读完《昆虫记》这本书,让我深受震撼。
一开始,我觉得这只螳螂是一个平凡无奇的昆虫,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发现作者通过螳螂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的黑暗和无情。
螳螂从小进修院开始就明白,要生存下去,就得学会攀附权贵,操纵他人,甚至是杀戮同类。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和人与人之间的残酷竞争。
我们常常被告诫要保持纯真和善良,但在这个曾经纯洁的昆虫世界,现实也同样撕毁了人性的美好。
除了对人性的探讨,《昆虫记》还揭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和不可思议之处。
螳螂生活在一个繁忙的社会中,有着类似人类的政权和宗教,也有着相似的思想和文化。
螳螂们以自己为中心,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他们不仅有自己的社交圈,还有自己的规矩和道德准则。
这让我联想到人类社会,我们是否也在一个巨大的昆虫共和国中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更大的社会和人类整体的利益。
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是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昆虫,渺小而可笑?在阅读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作者对于昆虫世界的描写异常详细。
法布尔通过精确的观察和实地考察,将昆虫的行为和习性描绘得如此生动真实。
他用细腻而准确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仿佛真实存在的虫儿国。
这让我不禁想到,与虫儿们一起度过了几天几夜,仿佛我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法布尔的笔触如此独特和精细,让我在文学的世界中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昆虫世界。
综上,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对人性的深思和对昆虫世界的惊叹。
从螳螂的视角出发,法布尔不仅揭示了人的冷酷和黑暗,也展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和神秘。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个不同于人类的世界,也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的行为。
可以说,《昆虫记》是一部反映人性的作品,同时也是人们思考自身和社会的一扇窗口。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感人类的渺小和虫儿们的伟大。
昆虫记中螳螂读后感

昆虫记中螳螂读后感《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描写昆虫生活的科普读物。
其中,螳螂作为其中的一种昆虫,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性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
在读完《昆虫记》中关于螳螂的描写后,我深有感触,对螳螂这种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螳螂是一种具有独特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昆虫。
它们的身体修长,前肢发达,以捕捉猎物和进行防御。
而在《昆虫记》中,作者对螳螂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让我对这种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螳螂以其独特的捕食方式和独特的求偶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螳螂的捕食方式十分独特,它们会悄悄地潜伏在草丛中,等待猎物靠近,然后迅速伸出前肢,将猎物一把抓住。
这种捕食方式不仅展现了螳螂的狡猾和灵活,也让我对它们的生存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螳螂的求偶方式也十分特别,雄螳螂会用自己的前肢向雌螳螂做出特殊的动作,以吸引雌螳螂的注意。
这种求偶方式虽然有些残酷,但也展现了螳螂的独特之处。
除此之外,在书中还介绍了螳螂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螳螂是一种喜欢独居的昆虫,它们通常选择在树叶或者草丛中潜伏,等待猎物的到来。
而且,螳螂还是一种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昆虫,它们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都让我对螳螂这种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昆虫记》中关于螳螂的描写,我对这种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螳螂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性吸引了我,让我对昆虫这个生物群体有了更深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研究昆虫,让它们在地球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昆虫记中螳螂的读后感精选5篇

昆虫记中螳螂的读后感精选5篇昆虫记中螳螂的读后感(篇1)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具体说了12种不一样昆虫,他们分别是蝗虫、天牛、长腹蜂、圆网蛛、蟋蟀、松毛虫、萤火虫、螳螂、蝉、寄生虫、蝈蝈、肉蓝蝇。
那我们先来说说蝗虫吧,蝗虫的长腿带有锋利的锯齿,它的后腿能够弹跳的很高,它有个坏毛病,专门喜欢偷吃庄稼,一般来说,它们下卵一次性能够在20颗到30颗左右。
之后,讲一讲小天牛吧,天牛小的时候“最可爱”,竟然没有五官,然后它们靠什么进食呢?原先,它们只吃木屑生长,每只天牛能够生出2个天牛幼虫。
再结着呢,我们观察下长腹蜂吧,长腹蜂比较喜欢在暖和的地方悠闲的生存,它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圆网蛛。
最终,简单介绍下圆网蛛,它只要是飞的昆虫都吃,它的家喜欢安在一些雨下不到的地方。
好了,在这我就不把这么多的昆虫一一解说了。
下头。
说说伟大的法布尔吧!法布尔,40多岁才有他梦寐以求的实验室,在近花甲之年的法布尔还很凄凉地说:“虽然愿望实现了,可是实现的也太晚了一些,他和其他的昆虫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别人把昆虫钉在木盒里或泡在烧酒里观察,而他却把它们放在很干的瓶子里养着,其实,法布尔也是一个民主主义者。
法布尔一生犯了3个大笑话,这第一嘛,就是他在地上观看蚂蚁搬走一只死苍蝇,第二件事,一天夜里,他提着灯笼,在田野里看蜈蚣产卵,不知不觉就天已大亮,这第三件事,就是他爬上一颗树观察螳螂的活动,最终竟然被别人误会,把他当做是可恶的小偷了。
读完《昆虫记》以后,让我自我感觉收获颇丰。
因为我对昆虫的了解,已经止步于仅仅对他们的厌恶来的那么肤浅了。
所以,以后,我应当看更多更多这些方面的课外书,来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昆虫记中螳螂的读后感(篇2)这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名叫:《昆虫记》。
它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法布尔是一个十分热爱昆虫的人。
从小她就把口袋塞得满满,塞满很多昆虫。
每次,他把昆虫带回去的时候。
他的父母都会一致反对,老是说:你总弄昆虫,就不怕小手中毒吗?于是,他带昆虫的时候,都会找一个地方把它藏起来,再抽空研究昆虫。
昆虫记中螳螂的读后感

昆虫记中螳螂的读后感今天我读完了法布尔昆虫记《螳螂》,螳螂在人类的眼里还有一个名字叫:“祷告虫”,公螳螂很温顺,很可怜。
因为:公螳螂不像母螳螂一样,他们从不贪吃,而且还不残忍,但他们很可怜,这是因为每当公螳螂和母螳螂交配完毕,母螳螂就吃掉和自己交配的公螳螂,不过这也是必须的,要不然母螳螂就不会生下小螳螂。
而母螳螂在昆虫世界里可是非常可怕的昆虫,这是因为她们的胃口很大,而且也很残忍!她们会吃掉和他战斗的所有昆虫。
在攻击的时候,螳螂会先伸出翅膀来恐吓对手,他的头可以三百六十五度旋转,这样就更能看清战斗的对手在什么方向。
战斗时,人们会用:稳、准、狠来表示螳螂的战斗能力,他站得很稳、看的很准、下手很狠。
就算是比螳螂大好几倍,螳螂也可以战胜。
我很喜欢螳螂,因为螳螂很厉害、很威武。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屡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
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
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
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
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
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详细,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
现在我全知道了。
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保鲜。
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那么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昆虫记》是一本关于昆虫生活的书籍,其中描述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捕食方式。
其中,螳螂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昆虫,它以其独特的捕食方式而闻名。
在读完关于螳螂捕食的内容后,我深感震撼和惊叹。
螳螂是一种生活在草丛中的昆虫,它们通常隐藏在树叶或花朵中等待猎物的到来。
当猎物靠近时,螳螂会以极快的速度将它们抓住,然后用锋利的前肢将其一口咬住,将其彻底吞食。
这种捕食方式极具攻击性和效率,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在读到螳螂捕食的描述时,我不禁对这种小小昆虫的力量和智慧感到惊叹。
尽管它们体型微小,但在捕食时展现出的速度和力量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螳螂的捕食方式也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残酷和美丽,每一次成功的捕食都是对生存能力的一次考验。
除了捕食方式的独特之外,螳螂在捕食时展现出的专注和冷静也让人印象深刻。
它们通常会悄无声息地等待猎物的到来,然后在最合适的时机出击。
这种冷静和专注的态度,让螳螂成为了自然界中的顶级捕食者之一。
读完关于螳螂捕食的内容,我对这种昆虫的生存能力和捕食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螳螂以其独特的捕食方式和高效率的行动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让人不禁对它们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敬畏之情。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身边的昆虫世界,努力保护和珍惜这些小小生命的存在。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努力。
总的来说,《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让我对螳螂这种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能够更多地关注和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努力。
昆虫记螳螂读书心得

昆虫记螳螂读书心得昆虫记螳螂读书心得篇1自从我读了昆虫记后,就被它深深迷住了。
这本书用了生动的描述,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些昆虫是如何猎食和生活的,下面就听我的讲述吧。
当我读到狼蛛的时候,我才知道狼蛛捕食的时候并不是像别的蜘蛛用网来守株待兔,它是躲在某个洞穴里等猎物经过时它会突然的跳出用毒牙咬晕猎物,那些昆虫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成了它“盘中美食”了。
狼蛛其实也织网,但它的网不是用了捕食猎物的而是作为育儿袋用的,这个网是碗状的虽然不美观但很坚固。
它在这网里产了卵后,再用丝把它们盖好,这样我们从外面看,只看到一个圆球放在一条丝毯上。
完成后它会把育儿袋成天拖在身上,即使遇到危险也不丢弃直到他们孵化成年能自主捕食后才会离开孩子。
读到蜜蜂时我不由的感叹了一声,因为作者把屋檐下的蜂巢里的蜜蜂放入一个透明袋子里,然后又徒步走了两公里的路,为了做这些实验作者竟然不顾被蜜蜂蜇伤的危险,真的很勇敢。
远离蜂巢很远后作者才把蜜蜂放出来,蜜蜂竟然好像知道回家的路似得,直往回飞。
作者提前回到家大约用了30分钟,而他却发现已经有5只蜜蜂回到了蜂巢,不久剩下的蜜蜂也全都回来了有的身上还沾满了花粉。
这个实验证明蜜蜂是有很强的记忆,不管多远都能找到自己的家。
蜜蜂不光记忆好还很聪明,假如遇到有风的情况下,它会贴着地面飞行,因为这样会减少风带给它的'阻力从而飞的更快。
蜘蛛如网,蚂蚁如何搬运食物,蝉如何脱壳……读完昆虫记我不仅仅知道昆虫的秘密更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探险,让我明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的放弃,要有屡败屡战的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一颗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心.昆虫记螳螂读书心得篇2《昆虫记》这本书使我非常着迷。
看了《昆虫记》后,我才知道,原来小小的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
第一次读《昆虫记》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被它就吸引住了。
这是一部描述了昆虫们的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
《昆虫记》是一本很有趣的书,里面也有两个很有趣的`故事:在自然界中,螳螂是一种十分凶的昆虫。
昆虫记中螳螂的读后感

昆虫记中螳螂的读后感《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自然科普文学作品,通过描写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其中,对螳螂的描写尤为生动和深刻,让人不禁对这种小小的昆虫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和敬畏。
螳螂,一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昆虫,却有着令人惊叹的独特之处。
在《昆虫记》中,作者对螳螂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螳螂的外形如同武士一般,头部扁平,眼睛灼灼有神,前肢如同弯曲的匕首,整个身体散发出一股凶猛的气息。
而在行为上,螳螂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以捕食其他昆虫为生,狩猎时如同武士一般从容不迫,待机而动,一旦发现猎物就会迅速出击,将猎物一举吞噬。
同时,螳螂还有着一种令人震惊的生存技能——性食。
雌性螳螂在交配后会将雄性螳螂吞食,这种行为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残酷和奇妙。
读完《昆虫记》中关于螳螂的描写,我不禁对这种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螳螂的外形和行为都展现了它们与众不同的一面,让我对它们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和敬畏。
在以往的观念中,我对螳螂只是一种普通的昆虫,但通过《昆虫记》的描写,我发现螳螂竟然有着如此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行为习性,让我对它们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对螳螂本身的好奇之外,《昆虫记》中对螳螂的描写也让我对大自然产生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对螳螂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螳螂虽然只是一种微小的昆虫,但它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举止却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
通过对螳螂的描写,我对大自然的伟大和奇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和尊重大自然。
在读完《昆虫记》后,我对螳螂和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螳螂的独特之处和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让我深感震撼和敬畏。
同时,我也更加热爱和尊重大自然,希望能够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每一片绿叶和每一只昆虫,让它们能够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生存。
《昆虫记》让我对螳螂和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忍的螳螂_读《昆虫记》有感900字
如果你没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你就肯定不会知道动物世界里有好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如果读了你不注意观察,也发现不了它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今天,我读了这本书时,使我大开眼界。
一个外表纤弱美丽的小昆虫却做出如此与它性格反差很大的举动,怎能不令人震惊呢。
螳螂是一种柔弱的昆虫,看上去有少女一般的身材优雅美丽,却有残忍的一面。
它有一种最具有杀伤力和攻击性的防御武器--前足,当遇到昆虫时,它就使出它的杀手锏将昆虫残忍的杀死。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不仅吃其他昆虫,还吃同类,吃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吃得心安理得,面不改色,心不跳,十分泰然自若,他那神情像吃其他昆虫一样,若无其事。
它凶狠恶毒,犹如魔鬼一般的动物。
有时甚至还吃自己的老公。
刚刚还和老公恩恩爱爱,进行交配。
一旦交配完毕,它就咬住老公的头颈慢慢地一口一口吃下去,最后只剩下丈夫的薄薄的翅膀,这真让人难以置信。
它就是这么冷酷无情,在他眼里根本就没有亲情和爱情,更谈不上友情了。
我对它这种举动极其厌恶。
在它的词典里没有充满"仁慈"二字,稍不留心就会被同伴吃掉,太可怕了。
它比狼还残忍,狼表面上凶猛,可它还有人情味,从不吃自己的亲人和同类,并且还舍命保护自己的孩子。
常言道"虎毒还不吃子"呢。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猎人把一只母乳期的狼打伤了,眨眼功夫,母郎不见了,他就顺着狼身上滴下的血迹寻找,结果发现狼正躺在窝里喂几个狼崽子,可母狼已经奄奄一息了。
猎人被眼前的这一幕感动了,从此,猎人放下猎枪再也不打猎了。
都说狼心狗肺,可狼不至于像螳螂那么残忍,至少还有母爱,而螳螂就没有。
我觉得螳螂是昆虫界里最恶毒的动物了。
我们人类虽然没有螳螂残忍,但也有类似的情况。
当一个人帮了你时,你不仅不感恩,而且还抱怨。
这叫以德报怨,忘恩负义。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山区男孩成绩非常优秀,由于家里穷,上不起学,后来一个好心人帮助他完成了学业并支持他上了大学。
这个男孩感觉钱来的太容易了,所以就大肆挥霍,后来好心人感觉他这样的人不值得帮,就停止帮助。
这个孩子不仅不感恩,而且还写了长达一千多字的控告信控告这个好心人,帮你你缘分,不帮你是本分。
这让好心人寒心,以后谁还敢帮助别人呢。
我们不要像螳螂一样,忘恩负义,要知恩图报,这样世界才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