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第六章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语言的变异.

言变化往往能在本社团内很快推开而不能同样
快地扩展到其他社团,从而形成不同社会方言 或地域方言的差异。
方言差异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 这种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语言社团中进展速度快 慢的不同,是在语言演变在语言外进展的不平 衡。 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年 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原居住地 等的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决定的小社团语言差异。 社会方言最常见的显著差异在词汇方面, 有时也有发音色彩(如北京的 " 女国音 " )或音 位分合上的差异。一般来说,社会方言的差别 较小 , 自由 通 话不 成 问题 ( " 黑话 " 除 外)。
语言的性别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社会 语言学家更感兴趣的是其成因。迄今为止, 已提出了种种假说。代表性的有入侵说、禁 忌说、教育逆反说、保守说、社会声望说、 气质说等。
入侵说:是一种古老的说法。据 17 世纪西方文 献记载,当欧洲人来到西印度群岛的小安地列 斯群岛,跟当地的加勒比印第安接触时,发现 男人和女人说不同的语言。男人有他们所独有 的很多说法,女人能听懂但自己永远不说。女 人也有男人永远不用的词和短语,如果男人用 了就要受到嘲笑。这种语言差异据多米尼加土 著的野蛮人说是由于加勒比人占据了阿拉瓦克 人的岛屿后,将男子斩尽杀绝,女子纳为妻室。 这些女子生男育女并以本族语教养后代。孩子 长大后,女孩继续讲母辈的阿拉瓦克语男孩却 操父辈的加勒比语。
(二)地域方言的特点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江浙 话”、“福建话”、“广东话”通常指的 就是吴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汉语不同 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大,但 念出来,相互之间就难以听懂了。如:
语言学概论6文字

(2)汉字具有超方言的功能。 (3)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 (4)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遗产。 3、汉字仍须改进 汉字仍须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 做到“ 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 字有定序” 字有定序”。使汉字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 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体。 汉语书面语可以直接引用古代的说法。还可以推 广到不同的方言地区。 书面语也可以见于口语。 书面语和口语应该两条腿走路,同时并用。
纯表音文字 (1)音节文字(日文字母) (2)音位文字 (1)音节文字 (1)音节文字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あいうえお かきくけこ さしすせそ たちつてと なにぬねの はひふへほ
(2)音素(位)文字 (2)音素(
定义: 以音素( 为书写单位, 定义: 以音素(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 一个音素( ).它又分两个小类: 一个音素(位).它又分两个小类: 1 辅音文字 音素(位)文字只表示辅音,不 音素( 文字只表示辅音,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这种文字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2 元音辅音文字 这种文字的字母有表示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不再靠附加符号表示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现代印欧语系中的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第一二三节

阿拉伯 文字
阿拉伯文 样品
音节文字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 就表示一个音节.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あいうえお かきくけこ さしすせそ たちつてと なにぬねの はひふへほ
音节 文字---日语 中 的 假名
んゎらやまはなたさかぁ ぃりぃみひにちしきぃ ぅるゅむふぬっすくぅ ぇれぇめへねてせけぇ をろょもほのとそこぉ ンワラャマハナタサカゔ ィリィミヒニチシキィ ゥルュムフヌツスクゥ ェレェメヘネテセヶェ ヲロョモホノトソコォ
实物 记事:结绳 和 刻木
傣族 刻木 记事
结绳 记事
贝带 记事
傈僳族 刻木 记事
德昂族 结绳 记事
拉祜族 竹片 记事
第二节 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
二、图画记事:文字产生的前身 1、图画记事表达的信息更加丰富(数量——事件) 2、图画记事用一些约定俗成的图形来表达特定的名 物,也常使用一些与现实实物外形相似的简单图形 来表示事物。 记事图画还不是文字。
东巴 文字 书法
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一、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
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
音义结合体。这是所有语言的共性。
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
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四、汉语和汉字的关系 2、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确定义类。 例如:姐、姑、姨、她 注意:不要因为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字形断 定义类而认为汉字可以独立于汉语而称 为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汉字和其他拼 音文字一样,每个汉字都必须有确定的 读音,并通过读音确定是语言中的哪一 个语素或词,其字义才能确定下来。
《语言学概论》贺阳 第六章 文 字

文字有以下一些主要区别:
首先,“自源〞和“他源〞当然主要是指人 类文字的不同开展过程说的:自源文字都 是自己独立产生和开展起来的文字;他源 文字都是借用其他文字产生和开展起来的 文字。
其次,古老的独立开展起来的自源文字都是 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所以都是 “词语文字〞;而后起的他源文字那么根 本都选择音节或音素〔音位〕作为制定字 符的依据,所以都是“音节文字〞或“音 素〔音位〕文字〞。
“象形〞就是简化了的事物的图形,这肯 定是最早的造出来的汉字符号的形式。
不管象形字怎么简化,必须象事物之形。 但客观事物纷繁复杂,而且具体事物有形 可象,抽象事物却画不出来。于是人们只 能采用另一种造字方法,就是“指事〞。
从单纯象形到利用象形表意,这是汉字开 展的一个重大进步。
如果从假借字和形声字的独特作用看,也 可以说汉字又从“表意〞开展到了一定程 度的“表音〞。
〔二〕象形字符向表意字符的演变
象形符号演变为表意的字符或兼表意和表音 的意音字符,应该是文字演变开展的第一 步。
以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演变为例 子。
〔三〕表意字符向表音字符的演变
以腓尼基文字向字母式的表音文字的转化为 例。
二、文字“从哪里来〞和“往哪里去〞
〔一〕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 “自源〞是说文字是自己土生土长的,“他
〔四〕今后汉字改革的方向
关于统一汉字的读音和采取给汉字标音的辅 助手段,其中一方面就是给汉字“定音〞 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为汉字“拼音〞的 工作。
“意符〞就是表示语言中的意义单位的字符, 例如汉字中的“人〞,最初就是画的一个 人的侧面图形“ 〞,表示汉语中“人〞 的意思。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三.问答题1.简述文字的作用。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文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交际的范围。
(2)文字是人类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
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而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创造性成果可以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变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人类能更好地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丰富的文化艺术。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了历史,文字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
(3)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4)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社会的生活、历史通过文字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同时我们又可以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情况,因为文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古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也必然在文字中有所反映。
2.简述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差异。
1、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音位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英文、俄文就属于这种文字.而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音位,而是词或者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2、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拼音文字为表音文字,它和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字符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意符、音符、记号.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音位符号或音节符号仅仅同语音相联系,做为字符来讲,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的.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是独体的表意字,与语音没有联系.汉字的音符都是“借音符”.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隶变以后,字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变化,致使意符、音符丧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为记号.但这并不妨碍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称为意符单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3、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文字体系中拼音文字属于表音体系,是根据语音构形的文字体系.汉字是表意体系,指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字形与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3.简述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词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词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cfc17851711cc7930b716e3.png)
第六章词义1.词汇与词汇分类词汇又叫语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它既可以指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的全部的词和固定词组,也可以指语言中某类词语的总和,还可以指某个作品中所使用的词的总和.但是它不能指一个个具体的词或固定词组.根据词汇的稳定程度,它可以分为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两种.基本词汇在语言发展中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词汇则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于不断产生、消亡等变化之中.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相对,是词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基本词汇,它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
一般词汇是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
它紧随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稳固性差,构词能力弱,有时候它可以转换为基本词汇。
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另外,从词的用途与特点来看,词汇可以分为通用词汇与专用词汇、常用词汇与罕用词汇.2.词义词义是指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它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与附加色彩。
它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主观性特点。
3.词的理性意义与非理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指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它是词义的基础与核心部分。
根据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情况,词的理性意义可以分为通俗意义与科学意义两种。
词的非理性意义,又叫词的附加色彩,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价值观念、立场态度和语言使用上的主观看法.它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感情色彩,它有褒义、贬义与中性之分;二是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三是形象色彩,是因为描绘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或特征而使词带上了形象性、可感性和比喻性等特点,可以引起人们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4.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派生义本义是指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 自学笔记 第六章 文字

第六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文字2.字符3.意符4.音符5.记号6.自源文字7.他源文字8.单纯字符9.复合字符 10.词语文字 11.语素文字 12.音节文字 13.音位文字 14.表意文字15.表音文字 16.意音文字 17.假借字 18.楔形文字 19.象形字 20.指事字、会意字21.“六书” 22.独体字23.合体字、偏旁、形旁、声旁24.字符的书写规则 25.“文字的创制”26.语言规划二、简答和论述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简述字符的类型。
3.谈谈自源文字是如何表音的?4.举例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5.“自源文字”与“他源文字”的区别。
6.简述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
7.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8.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9.汉字是不是音种语素文字或语素一节文字?请谈谈你的看法。
10.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1.语言对文字的影响.12.文字对语言的影响.13.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14.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15.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16.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17.古埃及文字的情况.18.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最早的辅音文字.19.“辅音文字”的起源。
20.试述“音位”文字的发展过程。
21.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22.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23.汉字字体的演变.24.汉语字符组合规则.25.应该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26.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27.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28.文字改革的类型.29.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30.文字创制的目的。
31.应该如何对待文字改革?32.文字改革与创制文字的异同。
33.在现代汉语中,诸如“日、山、火、象”这样的字很多。
这些字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它们的字形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语言学概论(第四版)PPT第6章 文字

二、完善和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书写符号系统
1. 文字的发明,打破了语言的时空界限性。 2. 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告别了原始的蛮荒时代而进入文明时代。 3. 文字与语言
• 文字和语言不同,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的,是标记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语言对文字有决定性作用。
2. 分类 (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2)音符: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3)字符:
• 分类:字符又可以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两种 •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图形部件都是字符;单独的字符还不等于文字
二、文字的类型
(一)几种不尽相同的分类标准 1. 按照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何种语言单位相联系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
• 文字对语言又有很大影响,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形成书面语使之向横的方向和纵 的方向传播,这也使人们有可能对语言进行加工和锤炼,使之愈来愈丰富,愈来愈 精密细致,进而形成书面语言。此外,语言中有的词语是在文字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一、字符
1. 含义: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 系的符号。
二、文字创制
文字创制是指在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 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 一种现象。
一、女书
• 女书,也称女字,在我国湘南江永县潇水流域 已经流传很久了,是当地妇女专用的文字符号 (她们称汉字为男书),这种文字传女不传男, 男人不学也不用。
2. 内容:字形规范、字表规范、字音规范、标点符号规范、字组合规范和版面组合规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书面语和口语
• 一、定义和特点 • 1.口语: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 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书面语。 •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 1.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书面语是第二 性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规范着口语的发展。 • 2.口语是书面语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口语的变化总要先于书 面语的变化,不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进书面语向前发展。 • 三、书面语的保守性及其改革 • 书面语相对口语而言比较保守,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言文脱节 的局面。 • 如果书面语完全脱离口语,是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的反常现象,于 是改革书面语。
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来源—闪美特人 字公元前1000年左右,闪美特字母出现三个分支: (1)迦南字母 现在已成为无人使用的古文字。 (2)希腊字母 希腊人对闪美特字母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 a 增添了表元音的符号。 b 将原来自右向左的书写顺序改为自左向右。 c 外形改造成简单、明确、匀称的几何形体。
二、文字的发展
• 和原始文字比较,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如下的条 件: • 第一,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语素或词相当。 • 第二,这种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意义不变。 • 第三,这些图形作线性的排列,顺序不同,意思也就 不同。 • 从原始文字进化到文字体系,用借音的办法扩大文字 所能记录的语词的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文字发 展到这种程度,才能完整地、全面地记录一种语言, 使原始的文字发展为独立的文字体系。
二、文字的发展 •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 ,即中国的汉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是 象形文字。后两种文字虽然夭折得很早,却住在西方两大文化中心之 间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闪美特人,在古埃及 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
1849年 这 奥杰 华 为 护渔业权 1849年递 给 国 图腾) 总统 份请 书: 画 个动 ( 个 落 图腾)这 动 都 线 连 ,线 头 , 头连 边 , 达 , 们 条 , 个 近 渔业权。 渔业权。 , 国总统还给它们 苏
7 国 南 区纳 东 经 。 拿蛋, 1 拿蛋,2 开 ,这 ,3 风, 蛋, 4 蛋,5 ,6 蛋 发光,7 。 据 纳 经师 释 ,这 段 : 这蛋 头, 边 风, 边 风,风荡 蛋, , 荡 蛋,蛋撞到 , 个光华 灿烂 东 来。 这
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来源于汉字。
アィウエオカキクケサスセソタチ
(片假名) 片假名)
るれろわゐゑをあきえおちゆやポ
(平假名) 平假名)
(朝鲜谚文举例) 朝鲜谚文举例)
第三节 文字的创制与改革
• 一、文字的创制 • 文字的创制在这里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 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 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 二、文字的改革 • 文字改革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 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不变, 但是字符类型变了;还有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
二、文字的发展
• 人类早期文字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 第一,它们像记事图画似的,不过是记录语词罢了。 第二,它们不是拼音的,而是同时使用了表形、表意、 表音的造字方法。这两个特点也就是它的缺点。 • 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一是文 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一是造字的方法。 • (一)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 • 每一种独立形成的文字都脱胎于记事图画 。原始文字 的形体没有完全定型 。而且好些语词还没有造出字来 表示。这样的文字工具当然只能粗略地记录语句。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 • 一、文字的性质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 • • •
(二)文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 (三)文字和语言一样,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二、文字的作用 第一, 文字弥补了语言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不足。 第二, 文字的出现,给语言带来新的表达因素,丰富了语言的表 现力。 • 第三 ,文字是学习语言的得力工具,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 第四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 总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 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 • • • • • • • 2.在历史发展上,虽然文字同语言一样,都是作为交际工具为人类社会 服务,都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人们不能创造语言和改革语言,而文 字却是可以创造和改革的,它具有人为的性质。 3.从存在形式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材料,文字是通过形体表达声 音和意义。 4.在交际功能上,文字和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实现交际功能的方式不 同。 四、文字的类型 文字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第一,以文字的形体来源为标准,可以把文字分为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 两大类。 自源文字是指从文字建立开始,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在文字的形状 和体系上是自己独创的,历史都比较长。如:汉字。 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形体或系统而建立的文字。如日文是 借源于汉字。
(希腊字母) 希腊字母) 希腊字母有许多后裔,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希腊字母有许多后裔,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拉丁字母大楷 拉丁字母大楷) 拉丁字母大楷
(斯拉夫字母 斯拉夫字母) 斯拉夫字母
(3)阿拉马字母
(拉丁字母小草 拉丁字母小草) 拉丁字母小草
纳西族东巴图形文字(代表着三句纳西东巴话,翻译成 汉语就是“人类的搬迁是从灵山顶上搬下来的,鸟的飞 是从山凹处飞出来的,
(二)文字起源的时间
• 关于文字,人们公认的看法是大约起源于距今约六千多年前的氏 族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即国家出现的时候产生的。这也得 到了考古学的证实。但是,并非任何一个社会单位到了这个时期 都会产生文字,有些民族就是到了封建社会也还没有文字。 • 汉字的起源问题可以说还是一个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今天能 看到的最可靠的最早的汉字资料是公元前14世纪到前11世纪的商 代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和金文都相当成熟,文字早期的 演变,即从原始文字发展到成熟的文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汉字的起源应该远远早于距今三千四百年左右的商代后期。 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一些契刻符号和很像古汉字的图形引起 了很多认的兴趣,但是,这些图形是不是文字,是不是原始汉字, 学术界还没有一致意见。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 一、文字的起源 • (一)文字起源于图画 • 实物记事的方法有结绳、结珠和刻木等。结绳使用得较普遍。 《易经》“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图画记事比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描绘事物的轮廓特征,组合各 种图画来记事。 • 文字起源于图画,是由一定的图形跟一定的语言单位相结合并且 固定下来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在漫长的历史 发展过程中哪个阶段还只能算是图画,哪个阶段是图画和文字参 半,到哪个阶段才算是文字?文字学界对界乎单纯的图画和文字 之间的一些表示比较复杂的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 画跟文字的关系,主要是这样的图画究竟算不算是早期的文字, 意见分歧很大 。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 三、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 (一)文字依附于语言 • 1.文字是用来代表语言的符号。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语言是文字书写的对象或内容,而文字是书写语言的工具或形式。 • 2.文字与语言的结构特点、基本词汇和发音特点紧密相连并适应 着,语言的结构特点决定着一种语言文字的状况。 • (二)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 • 1.从起源上讲,语言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文字则是在原始 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才开始创立的,文字同语言相比, 语言是根本的,是第一性的;文字是语言派生的,是第二性的。
(二)造字方法的发展
• 1 造字法的发展 • 表形--表意--意音--表音 • 由象形字和会意字构成的表意字虽然可以通过形体知道它所表达 的意义,但这种由形体知义的过程往往不是很准确。 • 表意字必须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对应,有明确的读音,才能真正 代表语言。字形与语词的声音挂钩,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最重要 的一步,因而出现了意音文字。 • 表意的文字或表意兼表音的文字,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如 一个字一个形,字数太多;只表意不表音,看字形无法读出字音 等。 • 比较理想的文字应该是既能准确地标记语言,又能够便于学习和 使用。 •
(阿拉马字母举例) 阿拉马字母举例)
阿拉马字母的后裔很多,现在的分歧也相当大。其 中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字母。还有古印度字母、蒙文 字母等。
(阿拉伯字母 阿拉伯字母) 阿拉伯字母
古印度字母又产生出天城体字母、藏文字母等。
(天城体字母) 天城体字母)
迦南字母 拉丁字母 闪美特字母 希腊字母 斯拉夫字母 阿拉伯字母 阿拉马字母 古印度字母 蒙文字母 天城体字母 藏文字母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 第二,根据文字的字符跟语言中的什么语言单位结合的标准来分 类,只有如下三类: • (1)词语文字 (2)音节文字 • (3)音位文字:是拼音文字的一种,它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位, 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最方便的文字。包括: • a. 辅音音位文字 b 全音位文字(辅音元音音位文字) • 第三,现在比较通行的另一种分类法,是按文字符号的功能把文 字分为表意文字(意音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种类型。 • 表音文字可以分为三种 • (1)音节字母文字,每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以日本的假名为代 表。 • (2)辅音字母文字,只表示辅音,只有少数兼表元音,或者根本 不表示。以古代闪美特人字母和现代阿拉伯文字为代表。 • (3)音位字母文字,它的字母基本上代表音位。以英文和俄文为 代表。
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 而且已经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分化出不同的字体。碑铭 体用语特别庄重场合,僧侣体式僧侣阶层平时实用的, 还有一种是平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