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ppt4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四、唐宋
古文运动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高峰
继承先秦两汉的优秀传统,吸收六朝文学抒情写景 语言修辞的艺术经验融合发展
1.扬六朝余波,讲究辞采的骈文。 2.革六朝旧习,散行流畅的古文。
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 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1.文学因素:魏晉以来骈体文盛 行,其內容空洞,远离实际。
唐宋散文小 结
唐宋的散文是在先秦两汉散文和六朝散文的基础上发展和提 高,各类文章丰富多彩,艺术水平也超越现代。八大家的散文 成为元明清三代学习的楷模。
五、元明清
流派纷呈
本期散文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 的精神。
明代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派,反对复古的 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派以及相近的竟陵派, 出现了归有光等散文大家。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殷商、 巫师)Biblioteka 历史散文(记事) (记叙文)
历史散文
㈠编年体 孔子,鲁史《春秋》
《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春秋三传”释《春秋》。 《左传》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 志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㈡国别体 《国语》、《战国策》等
汉代散文
㈠史传文
①西汉 司马迁《史记》纪 传体通史。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②东汉 班固《汉书》中国 第一部断代史
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提倡实用先秦两汉 散文文体。
宋散文
(晚唐李商隐为代表骈文文风延至宋初。杜牧《阿 房宫赋》无堆砌,算新文赋)
北宋中叶 古文运动 欧阳修(《醉翁亭记》)北宋文坛盟主, 曾巩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苏洵(《六国论》), 苏轼(《赤壁赋》), 苏辙 发扬韩柳古文传统,散文平易自然,实用。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 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 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 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
魏晋南北朝散文
特征: ①题材拓展(山水景物), ②抒情色彩加强(抒情小赋), ③受赋排比对偶修辞影响,发展而成骈文,盛行。
代表作家: 魏 魏晋 东晋 南朝 曹氏父子 阮籍、嵇康 王羲之、陶渊明 鲍照(骈文)庾信(赋)
唐散文
①骈文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长天一色”
形式束缚,不切实用。
②中唐
汉代散文
㈡政论文 西汉 东汉
贾谊《过秦论》等 王充《论衡》
汉代散文 ㈢赋 “汉赋”
①产生:源本《诗经》《楚辞》,战国诸子文体。 (最早写“荀子”)
散文概述

轼
王安石
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後人称王荆公。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 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 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
曾巩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年後,因文才出,备受当 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孟子》
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
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 观点(仁政、王霸之辨、 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 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 经典著作。
其进锐者,其退速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 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 其退速。” 【译文】 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 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对于应该 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 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 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 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 不然…….
汉赋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 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 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 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 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 避患者何不为也?
文风方面
鲁迅评价: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论语》言简意赅 晚《周墨诸子》子讲莫究能逻辑先也。
《孟子》言辞雄辩 《庄子》想象奇特
《荀子》论证缜密 《韩非子》犀利峻峭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班固、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 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魏晋南北朝散文
特征: 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 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 ②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益 多样化。(骈文)
代表作家: 魏 曹氏父子 魏晋 阮籍、嵇康 东晋 王羲之、Fra bibliotek渊明 南朝 鲍照
三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汉赋
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
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 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 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 如《登徒子好色赋》等。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散文主要以齐民要术等科技专著为主,以实用性为重。
这些著作主要关注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治理等实际问题,语言简洁明了,内容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同时,一些名家如孔子、荀子等也在他们的著作中运用了一些散文的写作技巧,令散文不再只是平实的记述,开始体现一些文学性的特点。
汉代,随着国家统一和文化繁荣,中国古代散文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散文的内容开始多元化,形式也更加多样。
著名的《世说新语》就是一本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散文集,它收录了132个短篇散文,以言志德行为核心,以生动活泼的言语风格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这些散文具有思想性、道德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割据的局面,散文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但是,这个时期的散文仍然具有一定特色。
著名的魏晋风骚文化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的,它在短篇散文创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散文以抒情为主题,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另一个巅峰时期。
唐代的散文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琐碎的笔记和志怪小说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体。
这些散文包含了对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有不少描写山水的作品出现。
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刘禹锡等在他们的散文中成为了代表。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散文在发展中逐渐从实用性向文学性转变,从描述实际问题向抒发情感思想转变。
它不仅是人们思索人生、社会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通过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流派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古代散文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1年整理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况

古代散文发展概况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那么,古代散文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呢?首先,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
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
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一)先秦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而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兼散文集。
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
分为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主要是哲学家用以说理,历史散文主要是史学家用以记事。
诸子散文流派众多,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在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比较著名的如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墨家的《墨子》,杂家的《吕氏春秋》等。
诸子散文往往寓理于形,借助形象陈义说理,其中含有叙事成分,还有许多寓言故事和生动的比喻。
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以记言、记事为主。
内容更丰富,形式多样。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一部编年史,是一部大事记,《春秋》记事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一字一句都暗含褒贬之意,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
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春秋》所作,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左传》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是各国史料的汇编,一般认为左丘明所写,文学性不如《左传》,但也有许多精彩的部分。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这个时期,散文的主要形式是令、诏、赐、封、书等官方文书。
这些文书主要用于国家事务和官方通信,内容相对单一且形式规范。
此外,先秦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思想性和文艺性较强的散文作品,如《易传》、《尚书》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形成了后世散文的基础。
随着先秦时期结束,进入到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散文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两汉时期的散文以鲁迅为代表的辞章和典故为基础,融入了文采和修辞的技巧。
这些作品主要写人、事、理,以及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其中,司马迁的《史记》被视为中国历史散文的巅峰之作,通过编年体和历史记录的方式,将中国古代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到来,中国古代散文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个时期的散文更加注重个人感受和情绪的表达,以及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这些作品主题更为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还涉及了文学、艺术、道德、哲学等领域。
代表作包括陆机的《刘备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随着唐代的到来,中国古代散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唐代的散文注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描绘。
此外,唐代的散文还融入了音乐和舞蹈的元素,使作品更加音乐化和舞蹈化。
代表作包括白居易的《东篱乐府》、杜牧的《秋夕》等。
宋代时期,中国古代散文进入一个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官僚文、民间文、情怀文等多种类型。
这些作品的主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节俗等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
代表作包括苏轼的《东坡乐府》、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发展成熟。
这个时期的散文更加关注个体和情感的表达,同时也更加注重艺术性的追求。
明代的散文主要包括了科举作文和文人草台班等文体,清代则出现了小说笔记、游记和随笔等新形式。
这些作品的内容更加广泛,体现了时代变迁和社会风貌。
散文的发展历史简单概括

散文的发展历史简单概括
散文是一种以故事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简要概括为:
1. 古代典籍时期:散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典籍,比如《尚书》、《诗经》等,这些文献中包含了大量以散文形式记载的文字,如官方命令、祭文、编年纪事等。
2.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散文以《庄子》、《老子》、《孟子》等哲学家的著作为代表。
这段时期的散文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思想,追求言之有物、言简意赅的特点。
3. 汉魏六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以《文选》、《齐民要术》等文集为代表,内容涵盖了议论、叙事、文艺批评等多个领域,形式多样化。
4.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的散文达到了高峰,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
他们的作品在表现力和文学价值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了散文的形式和内容。
5. 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以清代的《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为代表,开始出现了更多叙事性和小说化的特点。
在中国文学发展中,散文一直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刻的思想和广泛的内容而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古代到现代,散文都在不断演变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赋
赋的产生 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 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 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 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 华丽的辞藻 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 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 往往把辞赋连称。 往往把辞赋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 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 高唐赋》 神女赋》 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 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 玉曰: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 玉曰 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 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 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 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登徒子则不然……. 登徒子则不然
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 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 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 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 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 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 感真挚。 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 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 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 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 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 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子虚赋
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 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 与影同醉兮,美于江景。 与影同醉兮,美于江景。 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 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 舟旁落月兮,击之不碎。 舟旁落月兮,击之不碎。 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 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 浪欺孤舟兮,仰天长啸; 浪欺孤舟兮,仰天长啸; 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 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 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 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 剑法狂劲兮,招招破风。 剑法狂劲兮,招招破风。 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 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 对酒当歌兮,啸傲江湖。 对酒当歌兮,啸傲江湖。
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我 国古代, 国古代,为区别于 韵文、骈文, 韵文、骈文,凡不 押韵、 押韵、不重排偶的 散体文章,包括经、 散体文章,包括经、 史书在内, 传、史书在内,一 律称之为散文。 律称之为散文。
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叙事散文: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 抒情散文: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3)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写景散文: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4)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 哲理散文: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 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想的火花,理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 骈俪文” 骈偶文” 因其常用四字、 字句,故也称“四六文” 全篇以双句为主, 字句,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 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 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 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 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 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响。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 西瞻博望 繫马于凤皇楼柱;仁寿之镜徒悬,茂陵之书空聚……. 繫马于凤皇楼柱;仁寿之镜徒悬,茂陵之书空聚
散文的鉴赏技法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 都有“ 的安置。 都有“眼”的安置。 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 立意。 立意。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 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 巴金的《 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 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 枝蜜》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 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 》;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 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 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 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汉代散文
贾谊、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司马迁、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扬雄、枚乘、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 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 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 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 公 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至王莽四年(公 断代史 记载了汉高祖元年 公元前 至王莽四年 年的断代历史。 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共 年的断代历史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 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 千里,日踰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 千里,日踰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 何如何! 何如何!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尚书》 历史散文 (记事) 记事) (春秋战国 哲学家、 哲学家、 史学家) 史学家) 诸子散文 (说理) 说理) (殷商、巫师) (商周、史 殷商、巫师) 商周、 官)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把诸子分为儒、 纵横、 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 阴阳、 农、小说十家 代表:儒家有《论语》 孟子》 荀子》 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有《老子》老子 老子2、 庄子》 道家有《老子》老子1 老子 、《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 墨家有《墨子》 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 杂家有《吕氏春秋》 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论语》 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孟子》言辞雄辩 孟子》 《荀子》论证缜密 荀子》 《墨子》讲究逻辑 墨子》 《庄子》想象奇特 庄子》 《韩非子》犀利峻峭 韩非子》
唐宋散文
一方面扬六朝余波, 一方面扬六朝余波,有讲究辞采的骈文
另一方面革六朝旧习,有散行流畅的古文 另一方面革六朝旧习 有散行流畅的古文
代表作家: 代表作家:唐宋八大家 韩愈《师说》 韩愈《师说》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苏轼《石钟山记》 苏轼《石钟山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二)方法与过程: 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热爱。
概
述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 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 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 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 即除诗、 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 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 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 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 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 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 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 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 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 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 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 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 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 范围缩小。 范围缩小。
魏晋南北朝散文
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 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 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 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 发个人感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 。(写山水景物的散文 发个人感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 小赋) 小赋) ②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 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 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 术技巧,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 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 术技巧 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 代表作家: 代表作家: 魏 曹氏父子 阮籍、 魏晋 阮籍、嵇康 王羲之、 东晋 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 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