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婚俗之八——闹房篇_1
新郎新娘结婚闹洞房

新郎新娘结婚闹洞房
闹洞房又称“吵房”,在迎亲的当天晚上进行。
做法是先由小姑送灯,早早抱学生。
送罢灯,无论长辈、平辈、小辈,聚在新房中,祝贺新人,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
闹洞房是“三天不分大小”,新郎新娘贺喜取乐的一种方式。
通常在婚宴后的晚上进行。
至时,亲友不分辈分长幼,聚于新房中嬉闹。
闹房结束后,还要让新娘擀面条,制作子孙汤,认为可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新娘接着喂牲口,象征接替家务,同心协力,共同致富。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
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
新人入房后,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
诸如在东涨,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
”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
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学者研究说,“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
结婚闹洞房习俗-站房篇

今晚吉祥好天光,新郎新娘心儿慌。
总想早早把床上,四处请人闹新房。
一请娘家送亲客,请进新房看闹热。
二请亲朋与好友,帮忙闹房莫推卸。
三请年轻小伙上,铺床菝毡闹洞房。
四请我来说言子,说得不好请原谅。
二、进洞房1、红烛灯光照花堂,新郎快快背新娘,背进新房等到起,菝好床铺摆战场。
2、手提红灯进洞房,主家请我来菝床。
菝床就菝床,金银满洞房。
3、要菝床,先点烟,大家看到心喜欢。
有了烟,还要茶,润润喉咙好说话。
4、铺床铺床,两头鸳鸯先生儿子,后生姑娘。
5、洞房中央安牙床,新人睡到好舒畅。
6、好新床,是楠木,睡它百年都舒服。
7、一张床儿四各角,两口子睡到好热和。
8、象牙床上搁床垫,两口子看到心喜欢。
9、好床垫,多帊和,睡到上面板不脱。
10、菝好床垫菝棉絮,新人睡到才舒服。
11、好棉絮,嫩又白,睡到上面生娃儿。
12、棉絮上面菝毯子,新人看到笑嘻嘻。
13、崭新毯子花又花,来年生个胖娃娃。
14、新枕头,睡新人,抱到亲嘴到天明。
15、新铺盖,大又长铺盖里面配鸳鸯。
三、坐新床、听四言八句16、新郎公、新姑娘,我们今夜来闹房。
客人多、闹得凶,新郎新娘莫气冲。
点支烟、喝口茶,歇口气又慢慢耍。
耍得新郎新欢喜,耍得新娘脸上飞红霞。
17、菝好新床请新郎,抱起新娘快坐床。
今夜床上唱大戏,夫妻恩爱万年长。
18、花好月圆新婚夜,四言八句贺新郎。
新郎新娘,白头到老,地久天长19、铺床铺床,儿孙满堂。
先生贵子,后生姑娘。
20、一进洞房把门跨,听我说个四言八。
双双亲人同到老,儿孙满堂一大坝。
21、一进洞房莫乱说,新客一对丁丁脚。
樱桃嘴儿瓜子脸,眉毛就象碗豆角。
22、一进洞房莫乱说,新娘三寸尖尖脚。
来年一胎生三子,十七八岁把官作。
23、亲朋好友快些来,看看新娘好人材。
坐起象个龙摆尾,站起好象祝英台。
24、洞房里面样样新,满屋闹房是笑声。
新郎新娘百年好,幸福生活万古春。
25、一进洞房喜洋洋,看见牙床有名堂。
左雕青龙并白虎,右雕朱雀配凤凰。
26、花铺盖,细又软,早生贵子做高官。
中国传统婚俗之闹洞房

中国传统婚俗之闹洞房中国传统婚俗中自古就有闹洞房的风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们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互相不相识,在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肯定会感不自在。
结婚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亲人朋友的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那羞怯的“窗户纸”。
而今天,闹洞房主要是来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
下面就介绍一下闹洞房的一些游戏:游戏之一、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请两人表演亲吻。
游戏之二、吃香蕉用弹性绳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跃起能够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
新郎新娘用嘴剥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
为了不让绳子缩回,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必须咬住香蕉,这就要看两人的配合了。
游戏之三、点火柴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
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
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能获得成功。
游戏之四、夹弹子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
不妨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进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五、对诗比赛若新郎新娘是喜爱文学的,那么请他们来一次对诗擂台赛。
先由新郎吟诗一句,然后新娘接吟,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个字与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六、夫妻识字这个“识字”是让新郎着一个“字”(或一个短语),然后请新郎做各种动作(不准说话,不准用手描笔画)给新娘看,要使新娘能“识”这个字。
选“字”的时候,挑那些与新婚气氛相吻合的内容,例如:“爱”、“恋”、“夫妻”等等。
游戏之七、说昵称新郎新娘分别想十个昵称去称呼对方,什么心肝啊,宝贝啊,狗狗啊,肉肉啊,越肉麻越好。
如果来宾不满意,则可要求再说。
游戏之八、亲亲甜心新郎仰面躺在床上,然后把切得薄薄的香蕉片贴在他的脸上和脖子上,让蒙着眼睛的新娘用嘴去找那些香蕉片。
游戏之九、接吻直接要求新郎新娘接一个长吻,三分钟或是五分钟都可以。
古代新婚时闹洞房的礼仪

古代新婚时闹洞房的礼仪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古人最看重的人生两大喜事。
古时候男女青年结婚,洞房花烛之夜就会有人闹洞房,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历久不衰的风俗。
每当闹洞房之际,便是新人婚礼高潮之时,一时间,高朋满座,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一、淳朴的风尚洞房的称谓十分古老,据说源于原始社会的洞穴时代。
后又叫帐房,现多称新房,但如今许多乡村仍沿袭洞房之说。
但闹洞房的说法直到先秦时期才出现的。
只不过当时婚礼十分淳朴、肃穆。
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时闹洞房的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这反映了先秦婚礼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有的只是淳朴的风尚,即便是有人闹洞房,恐怕也只能小闹一下。
说起来,闹洞房作为新婚一道重要“程序”,全过程包括“闹房”、“熏房”、“听房”三部曲,而闹房无疑是重头戏。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乡间村里,闹洞房更是司空见惯。
但是,闹洞房都是要新人拜堂之后开始的,新人拜堂时,还是要讲究婚礼仪式的。
二、拜堂和入洞房拜堂也称“拜天地”,又称拜高堂、拜花堂。
古时候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
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
唐朝时,新婚之妇见舅姑,俗名拜堂。
北宋时,新婚日先拜家庙,行合卺礼。
至南宋,新婚夫妇牵巾到中堂先揭新娘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
元明清三朝一般在迎娶进门就要拜堂。
古代新人拜堂时,迎娶的人家要在家堂前置香烛,陈祖先牌位或遗像。
摆上粮斗,内装五谷杂粮、花生、红枣等,上面帖双喜字。
拜堂前,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然后礼生育唱,新郎新娘就位跪拜,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
交拜后这对新人就被送入洞房。
然后,闹洞房就开始了。
三、携手归寝古代婚礼仪式大都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吸引众多前来闹洞房的亲朋好友。
通常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人双双携手归寝为婚礼的最高潮。
四言八句闹洞房

四言八句闹洞房闹洞房,是婚俗中最后一个热闹而有趣的活动,也是新娘过得门来,婚日当晚举行的庆贺新娘、新郎的重要礼仪。
桂北古老的闹洞房活动不是在洞房内,而是在大厅堂里。
民间称为“闹洞房”,又称“闹花堂”、“闹新房”。
入夜,新郎家的勤杂人员就把大厅打扫得干干净净。
中间摆上两张四方八仙桌子,四周放好椅子、板凳,供来“闹洞房”的客人就座。
晚饭后,全村来闹新房的青年男女或老人,或三个一群,四个一伙,凑合着提一罐好酒和几碟礼品,诸如瓜子、花生、糖果、煮熟的猪肝片、猪腊香肠等,兴致勃勃地放着鞭炮走进新郎家里。
接待的人立即接过礼品,忙招待客人在厅堂任意择位入座。
等到村里人和吃贺喜酒的宾客坐满厅堂,闹洞房便开始了。
大家从来闹洞房喝抬茶的人中推选出两个未婚而又有些歌才、颇识礼节的青年把新郎请进厅堂。
这两个请新郎的青年叫陪郎客。
他们二人走到新郎面前深深一鞠躬,便高声吟道:菊花三尺短,树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新郎见陪郎客来相请,立即起来跟着陪郎客款步向厅堂走去。
另一陪郎客在轰鸣的鞭炮声中吟道:一步桃花开,二步李花开;三步莲结子,四步引男来!这时,在厅堂等候吃新郎和新娘糖茶的人见新郎过来,便大声吟唱道:风吹马尾动摇摇,新郎骑马过高桥;三尺绫罗垫马背,四尺绸缎捆郎腰。
歌声一停,全厅堂的人众口应和,欢呼“好的!”紧接着,有人吟唱道:新郎新,件件新;生贵子,中翰林。
当新郎走进厅堂中心,等候新娘出来共同抬茶时,闹洞房的人便把歌词内容一转,众人连续吟唱请新娘出来抬茶,其歌唱道:新娘煨茶你莫忙,扭头斜眼看新郎;望见新郎花样好,明年添个状元郎。
在大家齐声高呼“好的!”,话音还未落时,就有人接上吟道:新娘头戴七彩花,请到厅堂来抬茶;众人吃茶好恭贺,新郎做爹你做妈!新娘一时还未出来,在厅堂等候喝抬茶的人,便来个激将法,唱道:媳妇娘来你莫挨,三请四请你不来;新郎等你脚发胀,跑进火房背你来。
在众人高声吟唱,喜气盈庭的气氛中,两个迎亲的妇女将新娘陪拥出来,从人丛中进入厅堂,把糖茶斟入桌上的杯子里。
结婚闹洞房招数

结婚闹洞房招数现代闹洞房招数1、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表演亲吻。
正确方法,当众亲吻总是让人觉得不自在,让女士先取筷子也是理所应当,男同胞假装凑上去,心动嘴不动就可以了。
2、吃苹果用弹性绳将一个苹果捆住,吊于新郎新娘嘴的高度,要求两人合作将苹果吃掉。
如果方法不当,新郎嘴张到了极限,苹果团团转就是咬不下一丁,真是气死人。
正确方法,新娘开始应该尽可能的用牙固定住苹果,等新郎得手苹果变小后,再由新娘开吃。
3、点火柴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
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
正确方法,行动时注意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配合才能获得成功。
4、夹弹子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
不妨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进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
正确方法,两根筷子也能组成了一个平面,像调羹捞汤团一样的对付弹子,自然是百胜不殆。
5、对诗比赛若几对新郎新娘都喜爱文学,那么请他们来一次成语接龙擂台赛。
先由新郎吟成语一句,然后由新娘接吟,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
正确方法,只能平时多读点了。
6、撒喜床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游戏,如今在上海的郊县受欢迎。
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
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一些小调。
闹洞房的众人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正确方法,平时跟嫂嫂套套近乎。
7、吹蜡烛将两支蜡烛点燃置于桌上,新郎新娘双眼用布扎实,相对而立。
开始吹蜡烛?可不是。
迅速将一盆面粉代替蜡烛。
"1、2、3,吹。
"面粉扬起,两人顿成白人,寓意"白头偕老。
"正确方法,大家都给一点面子,知道了秘密也装个傻,吹得轻一点罢。
揭秘古今婚嫁闹洞房风俗

揭秘古今婚嫁闹洞房风俗(澧州民间传奇传说故事选篇)导语: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证明古代时期是不允许“闹洞房”的,因为“婚嫁”讲究文明礼仪。
自汉朝开国以后,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这种虽然淳朴,但却显得古板而沉闷的传统婚礼,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先贤古训,开始大操大办,使婚礼蒙上世俗的喜庆色彩并出现了“闹洞房”习俗。
【洞房的称谓源于原始社会的洞穴时代。
后又叫帐房,现多称新房,但如今许多乡村仍沿袭洞房之说。
但闹洞房的说法直到先秦时期才出现的。
只不过当时婚礼十分淳朴、肃穆。
这反映了先秦婚礼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有的只是淳朴的风尚,即便是有人闹洞房,恐怕也只能小闹一下。
】但到了宋朝时期民间也广泛流行一句俗语:“洞房花烛夜”,“春宵一刻值千金”。
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追究历史,恰恰反映了古代婚嫁时就有遵守不宜“闹洞房”的风俗习惯。
然而到了明清两朝随着时代观念转变,人们觉得“婚嫁”洞房花烛夜时太冷清。
所以“婚嫁”就逐渐的把“闹洞房”的风俗推向了高潮。
不过关于“闹洞房”的来历传说不一。
第一种:源于驱邪避灾之说(因为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
尤其是老人比较迷信,像这样的闹洞房可以驱邪避灾的说法当然有人信以为真了)。
第二种则认为:闹洞房可使得男子十分骠悍和勇健,证明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
当然这些只是传言。
所以,现实生活中每当有新人成亲就形成了闹洞房的习俗了。
第一章、古代婚礼仪式与“闹洞房”的传统风俗;古代的婚庆礼仪图片《传说古老的婚庆礼仪》据史料传说记载:“闹洞房”作为新婚一道重要“程序”,全过程包括“闹房”、“熏房”、“听房”三部曲,而“闹洞房”无疑是重头戏(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乡间村里,“闹洞房”更是司空见惯)。
简谈农村婚闹

简谈农村婚闹俗话说:结婚三天没大小!“闹洞房”虽然是传统婚俗文化的一部分,但恶俗、低俗与传统婚俗不沾也,也不代表千年婚俗文化。
相信这样的“闹洞房”场景很多人都见闻过,有闹洞房者在新郎裆部放两个鸡蛋,让新娘用嘴从其裤腿拱出。
还有在新郎腰上系一根细细的线,线头再系一颗小糖果,然后新郎站在新娘背后,新娘弯下腰,新郎在背后用手扶住新娘的腰,用自己腰的力量把细线前后荡起来,新娘弯下腰从自己两腿之间用嘴含住糖果。
更有甚者,让新郎新娘隔着拉起的床单幕布,脱光贴身衣物表演“皮影戏”,而闹洞房者在幕布另一侧“监督”,新人不把衣服脱光,“监督者”就用藤条或者皮带抽打新郎,致使新郎遍体淤青,新娘不忍新郎被殴打,只好含泪脱光衣服,供人消遣起哄,“节目”极其庸俗,新人不堪其辱。
近年来一些低俗下流的“闹洞房”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拍摄发布视频的是新人的所谓朋友,而视频中一对新人的隐私则被赤裸裸曝光,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更为奇怪的是,如此恶俗的闹洞房形式,在西北城乡反而成为一些准新郎、新娘婚前的必修课。
元旦准备结婚的小刘说,“为防止结婚时被朋友哥们狠揍,我和女朋友曾看过别人闹洞房的录像,一些节目确实夸张,甚至有人竟然把一对新人衣服扒光,给新郎穿女内衣,给新娘穿男内衣,如果不从,就用树枝狠抽新郎裸背、大腿、屁股,打得新郎在床上直蹦跳,在场的人却疯狂大笑。
看完录像,我和女朋友对此既反感又害怕,不知道那帮哥们结婚那天会想出什么法子整我们?”据从事婚庆摄影工作的小张介绍,他每年都要拍摄200对新人婚礼及闹洞房的录像,在这些录像中,让新人表演低俗节目的占了60%以上。
曾经出现过几起因闹洞房太过火,新郎与闹洞房者发生冲突的事情。
去年冬天,他去某乡镇为一对新人婚礼录像,当晚闹洞房时,几个小伙子对新娘上下其手,浑身乱摸,新郎几次阻止未果,双方由相互指责谩骂,发展到动手打架,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后来,在大家的劝阻下,闹洞房的人才悻悻而去,新郎衣服被撕:烂,气得浑身发抖,坐在院子里一个劲抽烟,新娘则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洞房里哭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婚俗之八——闹房篇
戏闹洞房花烛夜
中国有闹洞房的风俗。
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们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不自在。
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
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
游戏之
一、取筷子
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请两人表演亲吻。
游戏之
二、吃香蕉
用弹性绳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跃起能够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
新郎新娘用嘴剥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
为了不让绳子缩回,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必须咬住香蕉,这就要看两人的配合了。
游戏之
三、点火柴
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
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
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能获得成功。
游戏之
四、夹弹子
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
不妨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进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
五、对诗比赛
若新郎新娘是喜爱文学的,那么请他们来一次对诗擂台赛。
先由新郎吟诗一句,然后新娘接吟,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个字与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复,接不下来
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
六、夫妻识字
这个“识字”是让新郎着一个“字”(或一个短语),然后请新郎做各种动作(不准说话,不准用手描笔划)给新娘看,要使新娘能“识”这个字。
选“字”的时候,挑那些与新婚气氛相吻合的内容,例如:“爱”、“恋”、“夫妻”等等。
游戏之
七、说昵称
新郎新娘分别想十个昵称去称呼对方,什么心肝啊,宝贝啊,狗狗啊,肉肉啊,越肉麻越好。
如果来宾不满意,则可要求再说。
游戏之
八、亲亲甜心
新郎仰面躺在床上,然后把切得薄薄的香蕉片贴在他的脸上和脖子上,让蒙着眼睛的新娘用嘴去找那些香蕉片。
游戏之
九、接吻
直接要求新郎新娘接一个长吻,三分钟或是五分钟都可以。
游戏之
十、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
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
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群体民间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
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气氛的任务,责任重大。
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
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慎重。
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逐个挑选。
有些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选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
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另外,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件的约束,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
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器重,也感到非常自豪。
她们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新郎家调节好洞房的气氛。
【传统婚俗之八——闹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