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 2-1】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后习题

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 2-1】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后习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品资料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时演练·促提升A组1.若F1,F2是两个定点,且|F1F2|=6,动点M满足|MF1|+|MF2|=8,则点M的轨迹是()A.椭圆B.直线C.圆D.线段解析:由椭圆定义知,点M的轨迹是椭圆.答案:A2.“m>n>0”是“方程mx2+n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方程可化为=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时,应满足>0,即m>n>0.所以是充要条件.答案:C3.设P是椭圆=1上一点,P到两焦点F1,F2的距离之差为2,则△PF1F2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由椭圆定义知|PF1|+|PF2|=2a=8.又|PF1|-|PF2|=2,∴|PF1|=5,|PF2|=3.又|F1F2|=2c=2=4,∴|PF1|2=|PF2|2+|F1F2|2,∴△PF1F2为直角三角形.答案:B4.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0,-1),(0,1),且过点,则椭圆方程为()A.=1B.=1C.+y2=1D.+x2=1解析:由已知椭圆焦点在y轴上,设方程为=1(a>b>0).则2a==4,故a=2.又c=1,则b2=a2-c2=3,故椭圆方程为=1.答案:B5.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1,F2,P是椭圆上的一动点,如果延长F1P到Q,使得|PQ|=|PF2|,那么动点Q的轨迹是()A.圆B.椭圆C.直线D.抛物线解析:由题意,得|PF1|+|PF2|=2a(a>0是常数).∵|PQ|=|PF2|,∴|PF1|+|PQ|=2a,即|QF1|=2a,∴动点Q的轨迹是以F1为圆心,2a为半径的圆,故选A.答案:A6.若方程=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将方程化为=1,依题意,得8>2-m>0,解得-6<m<2.答案:-6<m<27.若椭圆=1的焦距为6,则k的值为.解析:由已知,得2c=6,∴c=3,∴c2=9,∴20-k=9或k-20=9,∴k=11或k=29.答案:11或298.若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其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8,焦距为2,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解析:由已知,得2a=8,2c=2,∴a=4,c=,∴b2=a2-c2=16-15=1,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1.答案:+x2=19.已知椭圆=1(a>b>0)的焦点分别是F1(0,-1),F2(0,1),且3a2=4b2.(1)求椭圆的方程;(2)设点P在这个椭圆上,且|PF1|-|PF2|=1,求∠F1PF2的余弦值.解:(1)依题意知c=1,又c2=a2-b2,且3a2=4b2,所以a2-a2=1,即a2=1.所以a2=4.因此b2=3.从而椭圆方程为=1.(2)因为点P在椭圆上,所以|PF1|+|PF2|=2a=2×2=4.又|PF1|-|PF2|=1,所以|PF1|=,|PF2|=.又|F1F2|=2c=2,所以由余弦定理,得cos ∠F1PF2==.即∠F1PF2的余弦值等于.10.已知圆A:x2+(y+6)2=400,圆A内有一定点B(0,6),动圆C过点B且与圆A内切,求动圆圆心C的轨迹方程.解:设动圆C的半径为r,则|CB|=r.因为圆C与圆A内切,所以|CA|=20-r,所以|CA|+|CB|=20>12,所以点C的轨迹是以A,B两点为焦点的椭圆.因为2a=20,2c=|AB|=12,所以a=10,c=6,b2=64.因为点A,B在y轴上,所以点C的轨迹方程为=1.B组1.已知F1,F2是椭圆=1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一点,且|PF1|∶|PF2|=4∶3,则三角形PF1F2的面积等于()A.24B.26C.22D.24解析:因为a2=49,所以|PF1|+|PF2|=2a=14.又|PF1|∶|PF2|=4∶3,所以|PF1|=8,|PF2|=6.又因为|F1F2|=2c=2=10,所以|PF1|2+|PF2|2=|F1F2|2,所以PF1⊥PF2.故△PF1F2的面积S=|PF1|·|PF2|=×8×6=24.答案:A2.设F1,F2是椭圆C:=1的焦点,在曲线C上满足=0的点P的个数为()A.0B.2C.3D.4解析:∵=0,∴PF1⊥PF2.∴点P为以线段F1F2为直径的圆与椭圆的交点,且此圆的半径为c==2.∵b=2,∴点P为该椭圆y轴的两个端点.答案:B3.F1,F2分别为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点P在椭圆上,△POF2是面积为的正三角形,则b2的值是.解析:∵|OF2|=c,∴由已知得,∴c2=4,c=2.设点P的坐标为(x0,y0),由△POF2为正三角形,∴|x0|=1,|y0|=,代入椭圆方程得=1.∵a2=b2+4,∴b2+3(b2+4)=b2(b2+4),即b4=12,∴b2=2.答案:24.已知圆C:(x+1)2+y2=25及点A(1,0),Q为圆上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交CQ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解:如图,M是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的交点,连接MA,则|MQ|=|MA|,∴|MC|+|MA|=|MC|+|MQ|=|CQ|=5,且|AC|=2,∴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且其焦点为C,A.易知2a=5,2c=2,∴a=,c=1,∴b2=a2-c2=-1=,故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1.5.已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且焦距为4,P为椭圆上一点,且|F1F2|是|PF1|和|PF2|的等差中项.(1)求椭圆的方程;(2)若△PF1F2的面积为2,求点P坐标.解:(1)由题意知,2c=4,c=2,|PF1|+|PF2|=2|F1F2|=8,即2a=8,∴a=4.∴b2=a2-c2=16-4=12.∵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椭圆的方程为=1.(2)设点P坐标为(x0,y0),依题意知,|F1F2||y0|=2,∴|y0|=,y0=±.代入椭圆方程=1,得x0=±2,∴点P坐标为(2)或(2,-)或(-2)或(-2,-).6.已知P是椭圆+y2=1上的一点,F1,F2是椭圆上的两个焦点.(1)当∠F1PF2=60°时,求△F1PF2的面积;(2)当∠F1PF2为钝角时,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解:(1)由椭圆的定义,得|PF1|+|PF2|=4且F1(-,0),F2(,0).①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②由①②得|PF1|·|PF2|=.所以|PF1||PF2|·sin ∠F1PF2=.(2)设点P(x,y),由已知∠F1PF2为钝角,得<0,即(x+,y)·(x-,y)<0.又y2=1-,所以x2<2,解得-<x<.所以点P横坐标的范围是。

人教新课标版(A)高二选修1-1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同步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A)高二选修1-1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同步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A )高二选修1-1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同步练习题【基础演练】题型一: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 F |21)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请根据以上知识解决以下1~4题。

1. 到两定点1F (-2,0)和2F (2,0)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M 的轨迹是A. 椭圆B. 线段C. 圆D. 以上都不对2. 椭圆125y 9x 22=+的焦点为1F 、2F ,AB 是椭圆过焦点1F 的弦,则△2ABF 的周长是A. 20B. 12C. 10D. 6 3. 椭圆1y 25x 22=+上一点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A. 5B. 6C. 7D. 84. 命题甲:动点P 到两定点A 、B 的距离之和()为常数且a ,0a a 2|PB ||PA |>=+; 命题乙:P 点的轨迹是椭圆,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且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题型二: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1b y a x 2222=+,1bx a y 2222=+中都有:(1)0b a >>;(2)222b a c -=或222c b a +=;(3)焦点坐标(c ±,0)或(0,c ±);(4)2x 与2y 所对应的分母,哪个大,焦点就在哪个轴上,请用以上知识解决以下5~8题。

5. 椭圆116y 32x 22=+的焦距等于A. 312B. 8C. 6D. 46. 若方程1a y ax 2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a <B. 0a 1<<-C. 1a <D. 无法确定7. 椭圆0ab by ax 22=++(0b a <<)的焦点坐标是A. ()0,b a -±B. ()0,a b -±C. ()b a ,0-±D. ()a b ,0-±8. 椭圆112y 13x 22=+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和为A. 26B. 24C.134D. 132题型三: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 紧扣标准方程的两种方式,焦点位置取决于两个分母哪个大,特别注意看似非标准形式的标准形式,如11k y kx 222=--,这说明01k <-,另外注意c 2|PF ||PF |21>+的约束条件,请用以上知识解决以下9~10题。

20212022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作业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系列一.docx

20212022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作业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系列一.docx

2. 2.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基础巩固—、选择题1-椭圆2^ + 3/=12的两焦点之间的距离是( )A.2拆B. y[\0C. «D. 2^2[答案]D[详细分析]椭圆方程2^ + 3/=12可化为:f+ f =1,a2 = 6,胪=4, <? = 6-4 = 2, :.2c = 2\fi.2.(2015-广东文)已知椭圆§ + 4=l(m>0)的左焦点为丹(-4,0),则〃7 =()A. 2B. 3C. 4D. 9[答案】B[详细分析]..•椭圆|| + 5=1(^>0)的左焦点为乩(-4,。

),:.c = 4 = yl25-m2, :.m2 =9,m = 3,选B .3.(2015•海南中学期中考试)已知Fi,形是椭圆+ f =1的两个焦点,过点儿的直线交椭圆于点A, B,若|AB| = 5,则|时i| + |BFi| = ()A. 11B. 10C. 9D. 16[答案〕A[详细分析]由方程知«2=16,...2a = 8,由椭圆定义知,|*肝|奶| = 8, \BF!\ + \BF2\ =8, .\|AFi| + |AF2| + |BFi| + \BF2\ = |AFi| + |BFi| + \AB\ = 16,.•.|AFi| + |BFi|=ll,故选A.4.设定点Fi(0, - 3), F2(0,3),动点F满足条件|职| + |华| =。

+戋?>0),则点F的轨迹是()A.椭圆B.线段C.不存在D.椭圆或线段[答案]D9[详细分析]I« + ->6, AlPFil + \PF2\>6 =|F I F2|,.••选D.5.设P是椭圆法+书=1上一点,P到两焦点F5 的距离之差为2,则△尸皿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B[详细分析]由椭圆定义,知|PF I|+|PF2|=2“=8.又|PF I|-|PF2|=2,...|PF I|=5,\PF2\ = 3.又|HF2| = 2c = 2 寸16 - 12 = 4,△PF1F2为直角三角形.6.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i、F2, P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iP到Q, 使得\PQ\ = \PF2\,那么动点。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二数学小练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高二数学小练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一、选择题1.椭圆192522=+y x 上一点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5,则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5 B.6 C.4 D.102.椭圆11692522=+y x 的焦点坐标是( ) A.(±5,0) B.(0,±5) C.(0,±12) D.(±12,0)3.已知椭圆的方程为18222=+my x ,焦点在x 轴上,则其焦距为( ) A.228m - B.2m -22C.282-mD.222-m4.方程122=+By Ax 表示椭圆,满足的条件是( )A.0,0<>B A B.00<<+AB B A ,C.00><B A , D.00>>B A ,5.已知F 1, F 2是定点,| F 1 F 2|=8, 动点M 满足|M F 1|+|M F 2|=8,则点M 的轨迹是(A )椭圆 (B )直线 (C )圆 (D )线段二、填空题6.1,6==c a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7.椭圆191622=+y x 的焦距是 ,焦点坐标为 ;若CD 为过左焦点1F 的弦,则CD F 2∆的周长为 8.P 点在椭圆452x +202y =1上,F 1,F 2是椭圆的焦点,若PF 1⊥PF 2,则P 点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9.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⑴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 之和等于10;⑵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2)和(0,2)且过(23 ,25)10.已知椭圆x 2+2y 2=a 2(a >0)的左焦点F 1到直线y =x -2的距离为2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选*)已知F 1、F 2是椭圆x 2100+y 264=1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若∠F 1PF 2=π3,求△F 1PF 2的面积。

高中数学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试题 新人教A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试题 新人教A版选修21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选择题1.【题文】已知椭圆221102x y m m +=--,焦点在y 轴上,若焦距为4,则m 等于( ) A .4 B .5 C .7 D .82.【题文】已知椭圆221416x y +=上的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5,则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2B .3C .5D .73.【题文】设()14,0F -,()24,0F 为定点,动点M 满足128MF MF +=,则动点M 的轨迹是 ( )A .椭圆B .直线C .圆D .线段4.【题文】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2213x y +=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l 是 ( )A ..6 C ..125.【题文】如果椭圆2218125x y +=上一点M 到此椭圆一个焦点1F 的距离为2,N 是1MF 的中点,O 是坐标原点,则ON 的长为 ( )A .2B .4C .8D .326.【题文】已知椭圆()22:1,2,04x C y A +=,点P 在椭圆C 上,且OP PA ⊥,其中O 为坐标原点,则点P 的坐标为( )A .2,33⎛⎫±⎪ ⎪⎝⎭ B .2,33⎛⎫± ⎪ ⎪⎝⎭C .2,33⎛-± ⎝⎭D .233⎛⎫-± ⎪ ⎪⎝⎭7.【题文】若△ABC 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4,0-,()4,0,AC ,AB 边上的中线长之和为30,则△ABC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为 ( )A.()221010036x y y +=≠ B.()221010084x y y +=≠ C.()221010036x y x +=≠ D.()221010084x y x +=≠8.【题文】已知12,F F 为椭圆22:14x C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123PF PF =,则12cos F PF ∠等于 ( ) A .34 B .13- C .35- D .45二、填空题9.【题文】椭圆221167x y +=上横坐标为2的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10.【题文】已知方程2213+2x y k k+=-表示椭圆,则k 的取值范围为 .11.【题文】椭圆221259x y +=的左焦点为1F ,P 为椭圆上的动点,M 是圆 (221x y +-=上的动点,则1PM PF +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12.【题文】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两焦点1F ,2F 在x 轴上,且过点()4,3A -.若12F A F A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3.【题文】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 轴上,且经过点()2,0和点()0,1;(2)焦点在y 轴上,与y 轴的一个交点为()0,10P -,P 到距它较近的一个焦点的距 离等于2.14.【题文】已知定点1,02A ⎛⎫- ⎪⎝⎭,B 是圆C :22142x y ⎛⎫-+=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M 点,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D【解析】因为焦点在y 轴上,所以2100m m ->->,即610m <<,又 ()()22102m m ---=,所以8m =,故选D.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 【答案】B【解析】设所求距离为d ,由题意得4a =.根据椭圆的定义得25253a d d a =+⇒=-=,故选B .考点:椭圆的定义.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3. 【答案】D【解析】动点M 满足128MF MF +=,128F F =,故动点M 的轨迹是线段12F F .考点:椭圆的定义.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4. 【答案】C【解析】如图,设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为F ,由椭圆的方程知a =ABC 的周长()()4l AB AC BC AB BF AC CF a =++=+++==.考点: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5. 【答案】C【解析】∵椭圆方程为2218125x y +=,∴9a =,根据椭圆的定义得2=18216MF -=, 而ON 是△12MF F 的中位线,∴216822MF ON ===,故选C . 考点:椭圆的定义.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6. 【答案】A【解析】设(),P x y ,由OP PA ⊥,得OP PA ⊥,所以()()()2,2,20OP PA x y x y x x y ⋅=⋅--=--=,与椭圆方程2214x y +=联立,解得23x =(2x =舍去),此时3y =±,即点P 的坐标为2,33⎛± ⎝⎭,故选A.考点:椭圆上点的坐标.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7. 【答案】B【解析】设AC 、AB 边上的中线分别为BD 、CE ,∵23BG BD =,23CG CE =, ∴()22302033BG CG BD CE +=+=⨯=(定值). 因此,重心G 的轨迹为以B 、C 为焦点的椭圆,220a =,4c =,∴10a =,b =,可得椭圆的方程为22110084x y +=.∵当G 点在x 轴上时,A 、B 、C 三点共线,不能构成△ABC ,∴G 的纵坐标不能是0,可得△ABC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为()221010084x y y +=≠,故选B. 考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8.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12F F ==12222344PF PF PF PF PF +=+==,211,3PF PF ∴==,(22222212121212311cos 22313PF PF F F F PF PF PF +-+-∴∠===-⋅⨯⨯,故选B .考点:椭圆的定义,余弦定理.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9. 【答案】2.5【解析】由椭圆方程可知22216,7,9,3a b c c ==∴=∴=,右焦点为()3,0,将2x =代入椭圆方程得2214y =,所以两点间距离为2.5d ==. 考点:椭圆的定义.【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10. 【答案】132,2k k k ⎧⎫-<<≠-⎨⎬⎩⎭且【解析】由椭圆的定义知30,20,32,k k k k +>⎧⎪->⎨⎪+≠-⎩解得132,2k k k ⎧⎫-<<≠-⎨⎬⎩⎭且. 考点:椭圆的定义.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11. 【答案】17【解析】圆(221x y +-=的圆心为(0,C ,半径为1.由椭圆方程221259x y +=可知2225,9a b ==,所以5a =,左焦点为()14,0F -,右焦点为()24,0F .122221010PC PF PC a PF PC PF CF +=+-=+-≤+=,()()11maxmax 117PM PF PC PF +=++=.考点:椭圆的定义.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12. 【答案】2214015x y += 【解析】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焦点()1,0F c -,()2,0F c .∵12F A F A ⊥,∴120F A F A ⋅=,而()14,3FA c =-+, ()24,3F A c =--, ∴()()24430c c -+--+=,∴225c =,即5c =.∴()15,0F -,()25,0F .∵122a AF AF =+==∴a=,∴(22222515b a c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4015x y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13. 【答案】(1)2214x y +=(2)22110036y x += 【解析】(1)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 ∵椭圆经过点()2,0和()0,1,∴224,1a b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4x y +=. (2)∵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0y x a b a b+=>>,∵()0,10P -在椭圆上,∴10a =.又∵P 到距它较近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2, ∴()102c ---=,故8c =,∴22236b a c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22110036y x +=. 考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14. 【答案】22413y x += 【解析】∵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M 点,∴MB MA =,又∵2MB MC +=, ∴2MA MC AC +=>,点M 的轨迹是以A 、C 为焦点的椭圆, 此时122,2a c ==,∴1,a =234b =, ∴所求的点M 的轨迹方程是22413y x +=. 考点:椭圆的定义及动点的轨迹方程.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3课时同步练习§2.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3课时同步练习§2.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椭圆1121322=+y x 上任一点P 到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和为( ) A 、26 B 、24 C 、2 D 、1322、椭圆2211625x y +=的焦点坐标( ) A 、(4,0)± B 、(0,4)± C 、(3,0)± D 、(0,3)±3、 椭圆2211625x y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F 、2F ,过2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ABC ∆ 的周长为( )A 、10B 、12C 、16D 、204、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0,8()0,8(21F F 和-,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距离之和为20,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 、1122022=+y xB 、13640022=+y xC 、13610022=+y xD 、=+1003622y x 1 5、已知定点1F 、2F ,且12||8FF =,动点P 满足12||||8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圆C 、直线D 、线段6、如果方程22216x y a a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2a <-C 、3a >或2a <-D 、3a >或62a -<<-7、焦点在x 上,10a =,6b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在y 轴上,且6,1a c ==的椭圆标准方程为 ; 焦点在y 轴上,且6,3b c ==的椭圆标准方程为 ;8、椭圆2212516x y +=上一点P 一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9、椭圆2255x ky +=的一个焦点是(0,2),则k = ;10、焦点为12(0,4)(0,4)F F -和,且过点-的椭圆方程为 ; 1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为12(2,0),(2,0)F F -,且12122||||||FF PF PF =+,求椭圆的方程。

高中数学 选修2-1椭圆导学案加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  选修2-1椭圆导学案加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导学案【学习要求】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 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学法指导】1.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经历椭圆方程的化简,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通过讨论椭圆方程推导的等价性,养成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知识要点】1.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ellipse).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 ,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 . 2.探究点一 椭圆的定义问题1 给你两个图钉、一根无弹性的细绳、一张纸板,能画出椭圆吗?问题2 动点P 到两定点A 、B 的距离之和|P A |+|PB |=2a (a >0且a 为常数)的轨迹一定是椭圆吗?探究点二 椭圆的标准方程问题1 观察椭圆的形状,你认为怎样选择坐标系才能使椭圆的方程较简单?并写出求解过程.问题2 建系时如果焦点在y 轴上会得到何种形式的椭圆方程?怎样判定给定的椭圆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问题3 椭圆方程中的a 、b 以及参数c 有什么意义,它们满足什么关系?例1 (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经过点⎝⎛⎭⎫52,-32,求它的标准方程; (2)若椭圆经过两点(2,0)和(0,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跟踪训练1 (1)已知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椭圆过点Q (2,1)且与椭圆x 29+y 24=1有公共的焦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P 1(6,1),P 2(-3,-2)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例2 已知方程x 2k -4-y 2k -10=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跟踪训练2 若方程x 2m -y 2m 2-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B .0<m <1C .-2<m <1D .m >1且m ≠ 2探究点三 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应用例3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3=1,椭圆上有一点P 满足∠PF 1F 2=90°(如图).求△PF 1F 2的面积.跟踪训练3 已知椭圆x 249+y 224=1上一点P 与椭圆两焦点F 1、F 2的连线夹角为直角,则|PF 1|·|PF 2|=________【当堂检测】1.椭圆x 225+y 2=1上一点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5B .6C .7D .82.若方程x 225-m +y 2m +9=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9<m <25B .8<m <25C .16<m <25D .m >83.椭圆x 216+y 232=1的焦距为________.4.已知椭圆经过点(3,0)且与椭圆x 24+y 29=1的焦点相同,则这个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课堂小结】1.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MF 1|+|MF 2|=2a , 当2a >|F 1F 2|时,轨迹是椭圆;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条线段F 1F 2; 当2a <|F 1F 2|时,轨迹不存在.2.对于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也可以通过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 3.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若已知焦点的位置,可直接设出标准方程;若焦点位置不确定,可分两种情况求解;也可设Ax 2+By 2=1(A >0,B >0,A ≠B )求解,避免了分类讨论,达到了简化运算的目的.【拓展提高】1.已知P 是椭圆13422=+y x 上的点,21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21=,则21PF F ∆的面积为( ) A .33B .3C .32D .33 2.已知椭圆的两焦点为P F F ),0,1()0,1(21、-为椭圆上一点,且21212PF PF F F += (1)求此椭圆方程(2)若点P 在第二象限,21012,120F PF PF F ∆=∠求的面积3.如果点),(y x M 在运动过程中总满足关系10)3()3(2222=+++-+y x y x ,点M 的轨迹是 ,它的方程是 4. 椭圆22194x y +=的焦点为F 1、F 2,点P 为其上的动点,当21PF F ∠为钝角时,求P 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020高中数学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含解析)

2020高中数学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含解析)

课时作业10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知识点一椭圆的定义及简单应用1。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B(3,0),点P为一动点,且|PA|+|PB|=2a(a≥0),给出下列说法:①当a=2时,点P的轨迹不存在;②当a=4时,点P的轨迹是椭圆,且焦距为3;③当a=4时,点P的轨迹是椭圆,且焦距为6;④当a=3时,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直径的圆.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当a=2时,2a=4<|AB|,故点P的轨迹不存在,①正确;当a=4时,2a=8>|AB|,故点P的轨迹是椭圆,且焦距为|AB|=6,②错误,③正确;当a=3时,点P的轨迹为线段AB,④错误.2.已知椭圆错误!+错误!=1上一点P到椭圆的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A.2 B.3 C.5 D.7答案D解析由椭圆方程知a=5,根据椭圆定义有|PF1|+|PF2|=2a=10.若|PF1|=3,则|PF2|=7.3.设F1,F2是椭圆错误!+错误!=1的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则△PF1F2的周长为()A.16 B.18 C.20 D.不确定答案B解析∵a=5,b=3,∴c=4又|PF1|+|PF2|=2a=10,|F1F2|=2c=8,∴△PF1F2的周长为|PF1|+|PF2|+|F1F2|=2a+2c=10+8=18,故选B。

知识点二求椭圆的标准方程4.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a=5,c=2;(2)经过P1(错误!,1),P2(-错误!,-错误!)两点;(3)以椭圆9x2+5y2=45的焦点为焦点,且经过点M(2,6).解(1)由b2=a2-c2,得b2=25-4=21.∴椭圆的标准方程为错误!+错误!=1或错误!+错误!=1。

(2)解法一:①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椭圆方程为错误!+错误!=1(a>b〉0).由已知,得错误!⇒错误!即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错误!+错误!=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A 级
一、选择题
1.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 1(-8,0)和F 2(8,0),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是20,则此椭圆方程是( )
A.2
x 3x 2
+100
2
y =1
B.4002x +3362y =1
C.1002x + 36
2y =1
D. 202x +12
2y =1
2.与椭圆92x +42
y =1共焦点,且过点P(3,-2)的椭圆方程是( )
A. 152x +192
y =1
B. 102x +15
2y =1
C.152x + 10
2y =1
D.
10
2x +
15
2y =1
3.椭圆m x 2+4
2
y =1的焦距是2,则m 的值是 ( )
A.5
B.8
C.5或3
D.20
4.过椭圆252x + 9
2
y =1左焦点F 1引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F 2是椭圆的右焦点,则
△ABF 2的周长是( )
A.16
B.18
C.20
D.不能确定
5.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过点P(
53,-4)和Q(-5
4
,3),此椭圆的方程是( ) A. 25
2x +y 2
=1
B.x 2
+25
2
y =1
C.252x +y 2=1或x 2+25
2y =1
D.非A 、B 、C 答案
二、填空题
6.椭圆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顶点是(0,13),另一个顶点是(-10,0),则焦点坐标是 .
7.椭圆以坐标轴为对称轴,长、短半轴之和为10,焦距为45,则椭圆方程
为 .
8.P 点在椭圆452x +20
2
y =1上,F 1,F 2是椭圆的焦点,若PF 1⊥PF 2,则P 点的坐标
是 . 三、解答题
9.椭圆22a x +22
b
y =1(a >b >0)的两个焦点及其与坐标轴的一个交点正好是一个等边三角
形的三个顶点,且椭圆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小值为3,求椭圆的方程.
10.已知椭圆92x +4
2
y =1上的点P 到其右焦点的距离是长轴两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等
差中项,求P 点坐标.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A 级
1.C
2.A
3.C
4.C
5.B
6.(0,-69) (0,69)
7. 362x +162
y =1或362y +162x =1
8.(3,4),(3,-4),(-3,4),(-3,-4) 9. 122x +9
2
y =1 10.(0,2)或(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