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费用效益分析

YOUR SITE HERE
费用效益分析应用的推广和强化
LOGO
❖ 卡特政府曾经规定所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都必须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 1973年,美国颁布了《水和土地资源规划原则和 标准》的文件,使得费用效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 国民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区域发展和社会福利 等方面。
市场失灵
费用效益分析非 常必要
建设项目产生 的效果不能全 部反映出来
19
YOUR SITE HERE
费用效益分析的项目类型
LOGO
1.基础性项目: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项目
葛 洲 坝
山 电峡 站水
力 发
项目特点:
具有自然垄断性、建设周期 长、投资额大而收益低;项目 投资在加强中央政策性投融资 的同时,加重地方和企业的投 资责任。
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LOGO
❖第一步,确定分析范围,识别主要的环境 影响 ❖ 第二步,分析和确定重要环境影响的物理效果 ❖ 第三步,通过价值评估技术对上述物理效果进行
货币估值
26
YOUR SITE HERE
§1 费用效益分析概述 五、费用效益分析参数
1.社会折现率
LOGO
社会折现率
是用以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参数,代表 社会资金被占用应获得的最低收益率,并用 作不同年份价值换算的折现率。
确定社会社会折现率的方法: (1)基于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的方法; (2)基于社会时间偏好率的方法。
我国现阶段社会折现率取值为8%
27
YOUR SITE HERE
贴现率
LOGO ❖ 贴现的原因是: (1)时间偏好:指的是个人偏向于尽快享用效益而稍后承
担费用,而不是采用相反的方式。一定数额的成本或者效 益出现的时间越晚,它们的主观价值就会越小。 (2)资本的机会成本:是指由于资本可以在生产中增值, 所以当前一定数额的货币比未来同样数额的货币的价值要 大。当各种使用途径具有不同的时间特征时,贴现有助于 在不同的使用途径之间进行资本的合理配置
第八章 费用效益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效益费用分析 (一)概念 效益费用分析是指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对所 投入的资金(费用)与其所产生的效益进行 对比分析的方法。
(二)产生和发展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1844年,法国 工程师迪皮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其中一些 主要思想后来发展成为效益费用分析的基础。 在20世纪中期,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 1950年,在美国联邦河流流域委员会发表的《内河流域 项目经济分析的实用方法》中,第一次把实用项目分析 与福利经济学联系起来,更鲜明地显示了效益费用分析 服务于公共福利评价的特点。
i 1
n
L1: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的价值;
Pi: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
Δ Ri:某种产品因环境质量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产量 适用于:水土流失、耕地破坏、森林生产能力降低、污水灌 溉引起的农田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的经济损失。
实例分析
某地大气环境中SO2浓度超过对农作物影响的阈值 0.06mg/m3,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设某种农作物受污染程 度为中度污染,亩产g为350kg,该中度污染农作物减产
n 1 i 1 i i
L2 S iWi
i 1
n
L2:环境损益机会成本值; Si:i资源的单位机会成本 Wi:因环境质量变化(或用途变化),i资源变化的数量
实例分析
资源R有A,B,C,D四种使用方案,获得的效 益分别为1000,2000,3000和4000元, 如果R按方案D实施,那它的机会成本是多 少?
实例分析
某污染区覆盖人口10000人,环境未污染前,该区域人口 中得某种疾病得比例为10%,环境污染后比例为40%, 若得此病,人均失去劳动时间为100工日,非医务人员护 理折算到病人人均失去劳动时间为80工日,污染区的人 均国民收入为6000元,求第一种经济损失L31。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加强国际合作
04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和技术,推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发展和应用。
THANKS
4. 生命周期成本法
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前后的成本和效益变化 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将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评估项目经济 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
01
1. 净现值(NPV):项目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
03
3. 收益-成本比率(BCR):项目的收益与成本的比 率。
02
2. 内部收益率(IRR):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内部 收益率。
改善等。
02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原理
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1. 确定分析范围和目标
明确分析的对象和目标,确定分析的范围和边界条件。
费用效益分析的方法
1. 会计成本法
2. 收益-成本比率法
通过比较项目的会计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 目的经济可行性。
通过比较项目的收益和成本的比率来评估 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3. 增量成本-效益分析法
风险评估
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财 务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案例二:某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项目背景
某地区计划建设一座桥梁,连接两岸 交通。
社会效益分析
综合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费用效益分析
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收 益,包括车流量增加、周边土地增值 等。
05 结论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意义
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通过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可以评估投 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为投资者提供决 策依据。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分析结果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资源 分配的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 济效益。
《工程经济与管理》章节测试第9——12章参考答案

第9章工程项目费用效益分析1.什么是费用效益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参考答案:费用效益分析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等费用效益分析参数,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正常运作的市场是将稀缺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时间上合理配置的有效机制。
然而,市场的正常运作要求具备若干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市场就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即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财务评价的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全部利弊得失,必须通过费用效益分析对财务评价中失真的结果进行修正。
2.费用效益分析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费用效益分析的研究内容是主要是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编制费用效益分析报表,计算费用效益分析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
费用效益分析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编制费用效益分析报表,计算费用效益分析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
3.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有何异同?参考答案:(1)共同点①评价方法相同,都是经济效果评价;②评价的基础工作相同;③评价的计算期相同。
(2)不同点①两种评价所站的层次不同,财务评价在项目、项目经营者、投资者角度,分析项目在财务上费用和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则是站在国民经济的层次上,从全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费用和效益;②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财务评价只根据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则从全社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效益;③财务评价与费用效益分析所使用价格体系不同,财务评价使用实际的市场预测价格,费用效益分析则使用一套专用的影子价格体系;④两种评价使用的参数不同;⑤评价内容不同,财务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盈利能力分析,二是清偿能力分析。
而费用效益分析则只作盈利能力分析。
4.什么是内部效果?什么是外部效果?参考答案:内部效果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直接经济费用。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分析方法中的“费用-效益”分析“费用- 效益”分析法,是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分析的任务就是对信息系统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
只有搞清楚信息系统的费用和效益,才有可能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因此,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分析非常重要。
一、信息系统费用与效益分析(1 )信息系统“费用- 效益”分析的特点和计量信息系统的“费用- 效益”分析,是分别对信息系统的费用和效益两方面进行计量,然后相互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它有自身的特点。
它不只是分析直接的效益与费用,而是分析包括间接的效益和费用在内的全部的效益和费用;它不是考虑过去实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而是预期决策后与行动方案选择有关的未来的效益与费用;它不限于货币收支的比较,还包括不能用货币反映甚至较难数量化的一些效益和费用的比较。
同时,由于信息系统的建设期和效益回报期均较长,为了使不同时期的费用和效益能在同一基础上比较,在信息系统的费用和效益的计量过程中,应把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进去,即把未来时期的费用和效益换算成现值。
(2 )信息系统的费用及其测定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的开发和研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开发到维护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为避免人财物的浪费,提高系统建设的效率和效益,系统的费用测定非常重要。
信息系统的费用是指该系统在开发、实施运行、维护、管理各个阶段上投入的和消耗的资源。
按其属性,信息系统的费用包括基本费用——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辅助费用——为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益而产生的有关费用和无形费用——信息系统引起的不可见的经济损失,如投资于系统建设的资金的机会成本。
按其组成要素来说,信息系统的费用主要包括购置计算机的硬件费用以及软件费用、通信费用、基建费用、研制费用、培训费用、维护与维修费用、人工费用等。
这里的费用既有一次性投资,又有经常性开支。
由于信息系统的费用是其全部预期费用,通常又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和鉴别,并应把它们包括在内,即:内部的费用和外部的费用;直接的费用和间接的费用;可衡量的费用和无形的费用。
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步骤

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步骤。
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步骤应该与财务分析的步骤相匹配。
在进行融资前分析时,应先估算独立于融资方案的建设投资和营业收入,然后是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
在进行融资后分析时,应先确定初步融资方案,然后估算建设期利息,进而完成固定资产原值的估算,通过还本付息计算求得运营期各年利息,最终完成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①经济总量指标。
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包括增加值、净产值、纯收入、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总量指标可使用当年值、净现值总额和折现年值。
②经济结构指标。
反映项目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影响力系数等指标。
③社会与环境指标。
主要包括就业效果指标、收益分配效果指标、资源合理利用指标和环境影响效果指标等。
为了分析项目对贫困地区经济的贡献,可设置贫困地区收益分配比重指标。
不同类型和不同行业的投资方案投资的内容可能不同,但发生维持运营投资时应估算其投资费用,并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现金流出,参与财务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
同时,也应反映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参与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维持运营投资是否能予以资本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取决于其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
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如果该投资投入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成本实质性降低等,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那么,该维持运营投资应予以资本化,即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并计提折旧。
否则该投资只能费用化,不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原值。
项目投资回收期、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都是根据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的数据,属于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
项目总投资收益率是根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编制的,属于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的静态分析报表。
不利物质条件通常是指承包人在施工现场遇到不可预见的自然物质条件、非自然物质障碍和污染物,包括地下和水文条件,但不包括气候条件。
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
投资费用:当年一资性投资53万元;以后略有追加。 运行费用:每年42.8万元
效益:每年96.0万元
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回收二氧化硫生产亚硫酸铵的年产值: 间接经济效益:节省购进原材料和节省污染治理费用
环境效益: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对农作物和土壤污
染的减轻。
计算评价指标 贴现率 r=15% 经济净现值:
费用效益分析:评价项目对整个社
会福利水平的影响(考虑社会成本 和社会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与企业财务分析的区别
不同之处 企业财务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出发点
价格 成本与效 益的范围 收入支出 项目
厂商利益
预期的实际要发 生的价格 厂商的直接支出 和收入 如,政府的津贴 和税收应予计入
全社会利益
反映整个社会资源供给 与配置的价格 除直接收入支出外,还 考虑间接效益和费用 津贴、税收作为转移支 付,不予计入
总费用 ③
总效 益
净效益 ⑤
净现值 r=15%
⑤/(1+r)i -53 41.65 36.20 32.88 30.42 26.45 23.00 20.00 17.39 15.12 13.15 203.28
①+② 53 48.1 48.1 46 42.8 42.8 42.8 42.8 42.8 42.8 42.8 494.8
n
社会贴现率
、
BTi
CTi
发生在第i年的总效益和总费用
ENPV: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所做净贡献的绝对指标, ENPV大于或等于零的项目认为是可以考虑的项目
评价指标之二: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使得项目计算期内的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 时的贴现率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1. 简介经济费用效益分析(Economic Cost-Benefit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工具,用于评估项目或政策的经济性和效益。
通过将预期的费用与收益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潜在盈亏情况,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2. 基本原理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项目或政策的总成本和总收益来评估其经济性。
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如购买设备和培训成本等。
总收益则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如增加的销售额和减少的环境污染等。
3. 步骤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确定分析对象首先,需要明确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项目或政策。
3.2 收集数据收集与项目或政策相关的数据,包括费用和收益的信息。
3.3 评估费用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评估项目或政策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3.4 评估收益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评估项目或政策的直接和间接收益。
3.5 比较费用和收益将评估的费用和收益进行比较,计算出净现值或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3.6 分析结果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经济性和效益的分析和评估。
4. 优点和局限性4.1 优点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量化和比较项目或政策的经济性和效益;•可以帮助决策者对不同方案进行权衡,选择最优方案;•可以提供决策的依据,减少决策的主观性。
4.2 局限性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也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准确的数据和假设,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难以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和环境影响;•可能存在评价倾向,如过度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期影响。
5. 实例应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以建设一座高速公路为例进行说明:假设某地区拟建设一条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的直接成本包括土地购买费用、道路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等,间接收益包括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等。
通过对这些成本和收益进行评估和比较,可以计算出该高速公路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从而判断该项目的经济性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一种经济学原理,它将项目的费用与收益进行比较,以确定在投资某个项目时是否值得进行。
本文将介绍关于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使读者了解如何实施费用效益分析,并从中获益。
一、了解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
费用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学原理,它将项目的费用与收益进行比较,以确定在投资某个项目时是否值得进行。
这种分析把项目的费用转化为预期收益,并将其与项目的费用进行比较,以便使经济决策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二、制定费用效益分析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制定费用效益分析的目标。
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例如,是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否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是否可以改善质量或者提高利润等等。
三、识别费用效益分析中的参数
第三步是识别费用效益分析中的参数。
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之前,要确定该项目需要考虑哪些参数,例如:项目所需的投入成本、预期收益、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等等。
四、计算费用效益比
第四步是计算费用效益比。
这一步是费用效益分析的核心,将项目的费用与预期收益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有必要投资该项目。
计算费用效益比的公式是:费用效益比=预期收益/项目成本。
五、把握费用效益分析的优势
最后,我们需要把握费用效益分析的优势。
费用效益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掌握市场、技术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从而有效地投资项目,从而节省成本,增加收益。
综上所述,费用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学原理,通过对项目费用与收益的比较,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本文介绍了关于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以期使读者了解如何实施费用效益分析,并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