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B. 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代的李清照属婉约派,但她也创作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词作。

C. 郑振铎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猫》。

他在文中抓住三只猫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D. 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前者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者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请按要求默写。

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

研读古诗文,我们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赏到别样的美,体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

(1) 山水可造意境。

《诗经》中“蒹葭苍苍,______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

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 ,山岛竦峙”两句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山岛耸立的样子。

此诗苍茫浑然,境界壮阔。

(2) 山水可纵豪情。

杜甫的《望岳》礼赞泰山,诗人以“______ ,______ ”两句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

辛弃疾登上北固楼俯视江水,不禁思接千载,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写下“______ ?______ 。

______ ”的句子。

全词表现了作者沉郁悲怆、雄壮豪迈之情。

(3) 山水可蕴哲理。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 ,______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

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 ,______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4) 山水可显品格。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 ,______ ”两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点明作者意不在酒,在山水,把他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写得含蓄不露。

昆明市中考语文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昆明市中考语文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昆明市中考语文考试卷WORD 版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我喜欢出发,喜欢醉人的景色,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____________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释:①殊:特别。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酣畅。

⑥匕著:调羹和筷子。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同舍生皆__________________绮绣( )(3)父母岁有裘葛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人__________________谓板桥读书善记()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项( )A .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__又请焉/至__________________无可用,放之山下B .__________________中有足乐者/扶苏__________________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 .坐大厦之下__________________诵《诗》《书》/学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则罔D .有司业、博士__________________之师/其印__________________予群从所得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段中划线的句子。

2024年云南语文中考试卷

2024年云南语文中考试卷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B. 莅临(lì)C. 镌刻(juān)D. 恣睢(su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演讲时,慷慨激昂,赢得了阵阵掌声。

B. 这篇报道的内容空穴来风,不值得一读。

C. 他的画作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D. 面对困难,他从不气馁,总是勇往直前。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各级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C. 能否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

D. 他的家乡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美丽小镇。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文章以背影为线索,表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C.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D. 《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一节,主要人物是晁盖和宋江。

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闯入江南。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愁别恨。

D.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B. 《骆驼祥子》以旧北京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C.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流落荒岛,他搭建帐篷、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制器,最终回到了英国。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这一个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尊容。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 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 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

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2023 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6.0 分〕1.请选出以下说法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这种文体的代表作之一。

B.王维,字摩话,宋代诗人。

他的诗作颜色鲜亮,意境恬淡。

苏轼赞扬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莫言,当代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红高粱》《蛙》等作品。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卖白菜》。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宏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2.【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当。

弟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家书》〕注释:①日:一每天地。

②朴陋:粗俗鄙陋。

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任凭支使人的骄傲神气。

请选出以下加下划线词意思、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静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B.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C.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D.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3.形神兼备中国画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进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绚烂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中国画的颜料由自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

昆明市中考试卷真题

昆明市中考试卷真题

昆明市中考试卷真题一、语文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箴言(zhēn)C. 嫉妒(jí)D. 镌刻(juān)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面对困难,我们应该_________,而不是轻易放弃。

A. 坚持不懈B. 半途而废C. 望而却步D. 临阵脱逃(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略)1.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2. 文章中提到的“坚持”一词,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三)作文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的梦想》二、数学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命题?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任何数的平方都大于或等于0C.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D. 以上都是2.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1B. -1C. 0D. 1或-1(二)填空题1. 计算:\( 3x^2 - 5x + 2 = 0 \) 的解是______。

(三)解答题1. 解一元二次方程 \( ax^2 + bx + c = 0 \)(a ≠ 0),并说明其解的个数与判别式的关系。

三、英语部分(一)听力理解(听力材料略)1. 根据所听材料,选择正确的答案。

2. 根据对话内容,回答问题。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略)1.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信息?2.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三)写作根据题目所给的情景,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题目:《我的学校生活》四、科学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科学命题?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 所有物体在真空中都能传播声音C. 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D. 以上都是2.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计算实验结果。

(二)实验题1.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三)解答题1. 解释为什么水在地球上是循环的。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破歌》的最后一句“
”就是九言句。
(5)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又称“长短句”。苏轼在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两句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6)曲是元代出现的新兴诗歌体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

”两句
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之情。
(7)诗歌可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人常借“花”“月”等事物表情达意,也常把“笑”“泪”等字写
2021 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另一个别的角度看,语言也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语言中,我们 可以窥.见他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 ②一个人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就会说出怎样的话。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说出来的话就像凛冽的寒风,让 人听了情绪低落;一个心境旷达的人,_____,_____。这正如荀子所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 言,深于矛戟。” ③言为心声,有不同追求的人,说出的话也不尽相同。周敦颐身处官场时,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的勉词,这是他洁身自爱的追求;刘禹锡屡遭贬谪时,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的宣言,这是他不甘消沉的追求;袁隆平初离校园时,立下“不让老百姓挨饿”的宏愿,这是他 广济苍生的追求。 ④语言既能反映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但能体现他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只有摆脱了思想的贫瘠.、权力的束 缚、金钱的羁绊,他的修养才会慢慢提升,说出的话才会令人舒心。 ⑤一个人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就是心田的繁花。心中繁花盛放,言语芬芳自来。 (1)请用正楷将第③⑤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①窥.见 ②凛.冽 ③贬谪. ④贫瘠. (3)第①④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请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和前一个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2.(2 分)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真挚 誓言 惭愧 与日俱增 浮光略影 (2)枯燥 气慨 祷告 络绎不绝 心有灵犀 (1) 改为 (2) 改为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语文试卷(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5 小题,共8 页。

考试时间l50 分钟,满分12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仔细批准条形码上的准考据号及姓名,在规定的地点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一定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结果由自己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累积与运用( 含 1~ 6 题,共 22 分 )( 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1·“灾害无情人有情”。

请你从下边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用正楷书写在“ 田” 宇格里送....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同胞。

(2 分)(I)真情无疆界,大爱越时空。

(2)我们手牵手,风雨一同走。

2.以下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

(3 分 )(I)舒适难过偃旗息鼓交口称赞(2)相逢烦燥耸人听闻不由自主(3)曲折轻渎融合贯穿穷途末路(1) 改为(2) 改为(3) 改为阅读下边语段,达成3~5 题。

只需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能够成长。

那种成长是自但是冷静的,我们丝毫看不无见它们是如何长大的。

其实,那忽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不说明它们确的确实在成长着。

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平心静气。

夜晚,它们倾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日,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愉悦。

它们在清风中歌唱,在,在,它们快乐地成长着。

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

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屋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屋。

即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能够看作肥料。

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实用的。

关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

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3.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3 分)① 一缕② 嫩叶③ 婆娑...4·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在中考语文的复习中,中考语文试卷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多加练习有利于提高中考语文考试的成绩。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 )(2)蕴含( )(3)心魄( )(4)铿锵( )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2分)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烦躁瑰宝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2)凋零谛听暇想别出心裁物竞天择(1)___改为___ (2)____改为______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

B.、“号”,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如西晋诗人陶渊明,号六一居士。

他的号表现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享受田园生活的志趣。

C、冰心的诗语言清丽,意蕴隽永。

我们学过她的《母亲》《纸船》是以母为主题的抒情短诗,《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D、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

他们两人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7、按要求默写。

(第(7)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1〇分)(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则)(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4)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7)古诗中的描写,有实有虚,精彩纷呈:北朝民歌《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斗的激烈,战争岁月的漫长;陆游在《十—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描写了战马飞奔,弓弦雷鸣的战争场面。

(8)喷薄而出的朝阳,缓缓西沉的落日,总能引发诗人无限感慨。

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日”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含8〜22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诗歌赏析。

(第8题,3分)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

(12分)【甲】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1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2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再者,不敢纵逸。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3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

朕既在九重○4,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5。

【注释】○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2存:抚恤。

○3耽:沉溺。

○4九重:深宫之内。

○5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必先苦其心志( )(2)行弗乱其所为( )犹割股以啖腹( ) (4)若耽嗜滋味(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A、管夷吾举于世/皆以美于徐公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3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2、【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A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B的中心论点。

【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C。

(3分)13、【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

(11分)候鸟的迁徙余夫1) 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

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

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2) 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

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3) 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

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4) 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

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5) 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

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

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

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

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

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

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6) 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的那样有乐趣。

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

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

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7) 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

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

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1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