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卫管卫法)教学提纲
第五章病例对照教案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该研究设计是研究罕见病及慢性病的有效方法,使用和理解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近年来病例对照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病因学研究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
【案例】苯丙醇胺与出血性中风苯丙醇胺(PPA)是一种合成的拟交感神经胺,是食欲抑制药和咳嗽感冒药的一种常见成份。
含PPA制剂己上市多年,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FDA就开始对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含PPA的OTC药物进行有关的安全性及其疗效评价研究。
1976年,PPA作为安全有效的鼻减充血剂获得认可,1982年作为非专利的食欲抑制剂,其安全性和疗效通过了有关方面的验证。
但自1979年以来,发生30余例个案报道,介绍了服用PPA后出现的颅内出血,受累者大部分是青春期女孩或年龄为17~45岁的年轻女性,他们服用含PPA的食欲抑制药,多为首次服用后发生中风。
随着可能与其有关的出血性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加,美国FDA要求有关部门对PPA的出血性危险进行评价。
因此,耶鲁大学就PPA与出血性中风的关系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1994年7月~1999年12月,调查者从美国各个洲的43所医院共收集了702名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出血的病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计算机体层扫描(CT)检查,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证据或腰穿脑脊液变黄。
颅内出血诊断是通过临床症状和CT或磁共振成像显示出血主要在脑实质部位。
病例选入标准为:年龄在18-49岁之间的男女病例,中风后30天内有能力交谈和完成面访,没有脑损伤史,无中风史。
每名研究病例通过随机电话拨号配比两名对照,配比的标准有:电话局,性别,种族(黑人或非黑人),年龄(与研究病例相比,30岁以下相差不超过3岁,30岁及30岁以上相差不超过5岁)。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队列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因果关系清楚 资料可靠 论证强度高 省时省力省钱 适合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单纯病例研究(case only study)
※1994年Piegorseh、Begs等提出 ※仅应用患者的群体来研究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应用前提条件:
& 匹配可保证对照与病例在某些重要方面的可比性。对于小样本研 究以及因为病例的某种构成(例如年龄、性别构成)特殊,随机 抽取的对照组很难与病例组均衡可比,此时个体匹配特别有用。
三、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 对照的选择是整个研究的关键之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 可靠,首先要看对照的选择是否合理。
• 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性 和 可比性
病例
代表性好 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耗费人力物力
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比较合作 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 与对照的可比性好 代表性差
【对照的选择】
原则
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源人群) 不患有所要研究疾病甚至是同一系统疾病 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来源
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 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 非该病病人 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 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 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p OR/(1 OR) RR/(1 RR)
p p (1 p ) p (1 p )
e
0
1
1
0
四、研究因素的选定与测量
根据研究的目的或具体的目标,确定调查变量的数目和每 一个变量的具体项目。
每项变量都要有明确的定义。 研究中应尽可能地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量度。
病例对照研究 预防医学

11
2、病例的类型 (1)新发病例 优点:回忆暴露史比较容易且可靠; 缺点: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以满足研究样本 所需的足够多的病例数,因此,费用也较高。
12
(2)现患病例 指过去发病的存活者。在一个人群中,现患病例 的多少受到影响疾病频率(发病率)的因素和影响 疾病病程长短的因素的影响。
(3)死亡病例 是指研究中收集暴露史之前已死亡的病例。
是否患病
研究开始
时间
病例组
对照组
调查方向 图24-1 病例对照研究基本模式图(Greenberg 2002)
注:阴影区域代表暴露于所研究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
6
二、基本特点
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2、属于回顾性研究 (retrospective study) 3、研究对象分组标准 4、以暴露率为分析指标
• 可比性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主要特征 方面无明显差异
9
(一)病例的选择 指研究时已经患病或出现研究结局的人。 ①诊断标准统一、保证真实可靠 ②被选择的病例必须具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
10
1. 病例来源
社区病例
代表性好 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耗费人力物力
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简便易行,节省经费 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 与对照的可比性好 代表性差,选择偏倚
31
1.分层资料的整理
表 24-5 病例对照研究分层资料整理表(第 i 层)
组别
暴露 非暴露 合计
病例 对照 合计
ai
bi
n1i
ci
di
n0i
m1i
m0i
ti
2.计算各层的OR,分析研究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ORi
ai di bici
《预防医学》病例对照研究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病例对照研究课程教案主讲教师:(2005-2006学年度一学期)教材:人卫出版社第四版《预防医学》(傅华主编)教学内容:第三篇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第十九章病例对照研究授课对象:2003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时间及学时:2005年口月28、29日(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种类和用途、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照的类型和病例的选择,病例对照研究中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熟悉:样本含量估计方法、研究因素的选择和资料收集,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类型;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病例对照研究的模式、研究设计特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及OR值的意义。
教学方法:PPT课件及板书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概述20分钟一、概念(由模式图说明概念)二、特点三、种类四、用途第二节设计和实施25分钟一、研究对象选择(一)病例选择:1、病例来源;2、病例要求及选择(二)对照选择1、对照来源;2、对照条件;3、对照形式二、样本含量估计(一)决定样本含量的因素(二)计算样本含量的方法1、公式法;2、查表法;3、应用举例三、研究因素选择四、调查表设计第三节资料整理和分析40分钟一、资料整理二、资料分析(一)成组研究资料分析1、资料整理框架;2、统计学假设检验;3、计算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OR值的计算、意义及可信区间估计);4、应用举例。
(二)配比研究资料分析1、资料整理框架;2、统计学假设检验;3、计算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OR值的计算、意义及可信区间估计);4、应用举例第四节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8分钟一、优点二、缺点小结:7分钟•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类型及用途;•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要点,尤其是病例、对照的来源及选择的条件和要求;•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及内容;•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教案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教案一、引言流行病学研究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的科学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教案旨在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数据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技能。
二、目标1.了解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则;3.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分析一个简单的病例对照研究。
三、教学内容1.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特点(20分钟)1.1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概念;1.2 病例对照研究与其他类型研究的对比;1.3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2.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则(40分钟)2.1 研究对象的选择;2.2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选择;2.3 数据的收集方法;2.4 病例对照比的计算。
3.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40分钟) 3.1 单因素分析;3.2 多因素分析;3.3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统计检验方法;3.4 常见的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
4.病例对照研究的实践案例分析(40分钟)4.1 选取一个实际疾病为研究对象;4.2 设计一个简单的病例对照研究;4.3 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4.4 讨论研究结果和结论。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40%)通过PPT和讲解,向学生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数据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30%)选取一个实际疾病作为案例,指导学生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3.小组讨论(20%)将学生分成小组,分析和讨论各自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并讨论研究结果和结论。
4.总结归纳(10%)结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总结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设计原则和数据分析方法。
五、教学评估1.阶段性测验(40%)设计一份与病例对照研究相关的选择题和应用题,测试学生对病例对照研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最新病例对照研究(卫管卫法)

精品资料病例对照研究(卫管卫法)........................................实习病例对照研究【课题一】吸烟和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20世纪二十年代,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报道,肺癌年死亡率逐年升高。
1901年~1920年男性为1.1/10万,女性为0.6/10万,至1936~1939年上升到男性10.6/10万,女性为2.5/10万。
关于肺癌的病因,当时有人提出过吸烟、大气污染等危险因素,但也有人提出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寿命延长、人口老化的结果或/和对肺癌的诊断手段的改进,使肺癌的检出率与死因诊断水平提高等。
问题1 如何提出病因假设?问题2 为验证上述因素和肺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可采用哪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英国学者Doll和Hill于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进行了吸烟和肺癌关系的专题研究。
在四年间,搜集了伦敦及其附近20所医院(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医院)诊断为肺癌的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上述医院在这四年期间凡新收入肺癌、胃癌、肠癌及直肠癌等患者时,即派调查员前往医院调查。
每调查一例肺癌病人,同时配一例同医院同期住院的其他肿瘤病人作为对照。
问题3 此为何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简述该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
问题4 简述该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问题5 简述该种研究中病例和对照的选择原则。
问题6 病例和对照的来源有哪些?问题7 本研究选择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是否有代表性?肺癌病人大都经病理组织学或痰细胞学检查确诊,少部分病人依据肺部X线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事先规定75岁以上的病人不作为调查对象,并去除了误诊为肺癌最后修订诊断的病人80例,因故未能调查的肺癌病人408例(包括调查时出院者189例,病危者116例,死亡者67例,耳聋者24例,不会英语者11例),这样被调查的肺癌病人大约占当时这些医院里肺癌病人总数的85%,计1465例。
问题8 试述严格制定病例、对照诊断和排除标准的重要性。
如何撰写病例对照研究教案?从制定目标到实现效果

如何撰写病例对照研究教案:从制定目标到实现效果病例对照研究是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通常用于评估特定医疗干预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在医学教学中,我们通常会用病例对照研究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疾病,并提高他们的诊断和治疗技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病例对照研究教案,以便于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制定教学目标在撰写病例对照研究教案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例如,我们可能希望学生能够:1. 掌握特定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2. 学习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3. 了解并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目标来制定教案的具体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准备教案材料在准备病例对照研究教案时,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病例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病人的病历、诊断报告、治疗方案和药物清单等。
我们需要仔细研究这些资料,了解相关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作为教学材料。
我们还需要找到与病例相似但未经过干预的对照组,以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三、策划课堂活动在策划课堂活动时,我们需要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相一致。
我们可以通过讲解、讨论、演示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实施和分析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实施教学活动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我们需要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积极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调查、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使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五、评估学习效果我们需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确定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以便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撰写病例对照研究教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准备教案材料、策划课堂活动、实施教学活动和评估学习效果等因素,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病例对照研究教学大纲及精要和典型试题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教学大纲及精要和典型试题分析病例对照研究一、教学大纲要求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病例和选择对照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匹配与匹配过头的概念。
3.了解: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发生的偏倚有哪些;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优缺点。
二、教学大纲精要(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病例对照研究(cae-controltudy,caereferencetudy)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
3、研究的病例并无必要代表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也不需要有一个某疾病的病人的随机样本。
一个病例除了代表他自己之外,不必代表任何人,关键是如何选择对照。
对照必须代表产生这些病例的人群,即代表那些潜在的病例。
也就是说,如果他患了该病的话,他就有可能被诊断,而且被包括在研究的病例中。
因此,一方面对照不必代表所有未患研究疾病的病人,同样也不必代表所有所谓总体人群;另一方面,病例也不必代表患有该种疾病的全部病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可以限制病人仅为男性或女性,仅为老年或青年,仅为严重病例或轻微病例,仅为某地病例等等。
4、选择病例的另一个原则是,只要该病例符合病例的定义,就应当收入病例组,而不应受其暴露状态的影响,否则将产生选择偏倚。
8、对照所还患疾病不应与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就是说在暴露的各个类别或暴露的各个水平上,对照疾病的发病率都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对照研究(卫管卫
法)
实习病例对照研究
【课题一】吸烟和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20世纪二十年代,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报道,肺癌年死亡率逐年升高。
1901年~1920年男性为1.1/10万,女性为0.6/10万,至1936~1939年上升到男性10.6/10万,女性为2.5/10万。
关于肺癌的病因,当时有人提出过吸烟、大气污染等危险因素,但也有人提出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寿命延长、人口老化的结果或/和对肺癌的诊断手段的改进,使肺癌的检出率与死因诊断水平提高等。
问题1 如何提出病因假设?
问题2 为验证上述因素和肺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可采用哪些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英国学者Doll和Hill于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进行了吸烟和肺癌关系的专题研究。
在四年间,搜集了伦敦及其附近20所医院(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医院)诊断为肺癌的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上述医院在这四年期间凡新收入肺癌、胃癌、肠癌及直肠癌等患者时,即派调查员前往医院调查。
每调查一例肺癌病人,同时配一例同医院同期住院的其他肿瘤病人作为对照。
问题3 此为何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简述该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
问题4 简述该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问题5 简述该种研究中病例和对照的选择原则。
问题6 病例和对照的来源有哪些?
问题7 本研究选择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是否有代表性?
肺癌病人大都经病理组织学或痰细胞学检查确诊,少部分病人依据肺部X线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事先规定75岁以上的病人不作为调查对象,并去除了误诊为肺癌最后修订诊断的病人80例,因故未能调查的肺癌病人408例(包括调查时出院者189例,病危者116例,死亡者67例,耳聋者24例,不会英语者11例),这样被调查的肺癌病人大约占当时这些医院里肺癌病人总数的85%,计1465例。
问题8 试述严格制定病例、对照诊断和排除标准的重要性。
问题9 缺失因故未能调查的病例资料对研究结果有何影响?
对照组和肺癌组的匹配因素是(1)年龄相差少于5岁,性别相同;(2)居住地区相同;(3)家庭经济条件相似;(4)同期入院并住同一医院。
表5-1为肺癌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的均衡性比较。
问题10 病例组和对照组匹配的目的是什么?匹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问题11 调查病例和对照“既往”暴露情况时,对“既往”如何界定?
表1-1 男性肺癌患者与对照的吸烟习惯比较
组别吸烟不吸烟合计
肺癌组1350 7 1357
对照组1296 61 1357
合计2646 68 2714
问题12 根据表1-1,计算下列指标:
肺癌组中吸烟者所占的比例=
对照组中吸烟者所占的比例=
χ2=P
OR=
表1-2 男性肺癌患者与对照的吸烟情况比较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吸烟不吸烟
吸烟1289 61 1350
不吸烟7 0 7
合计1296 61 1357
问题13 根据表2,计算下列指标:
χ2=P
OR=
问题14 表1和表2的设计、数据整理和分析原理有何不同?本研究资料采用哪一种分析方法更合理?为什么?
问题15 从本研究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尚需做何种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