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症状的中医保健知识
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培训总结

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培训总结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老年人常见症状诊断方法,二是老年人常用中药知识。
这些都是在平时门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我们专业系统地讲解,使大家明白了什么是中医体质学说,如何看待老年人疾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正确认识老年性健康问题,掌握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等。
并且在会上还举行了热烈讨论,通过互动,每个同志都获得不少收益,思想也有很大提高。
老年人中医药体质辨识首先就是对中国人群分类,包括常见症状、体征和生活方式的调查。
研究发现:由于衰老引起的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呈快速上升趋势。
它所造成的健康负担比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更严重。
面对老年人群新情况,需求我们转变观念,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实践;建立一整套适合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与护理模式。
此次培训将帮助您尽早步入健康行列,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下面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下什么是中医体质学?第一,它把人从外到里划分为五大类型(1)阴虚体质(2)阳虚体质(3)气虚体质(4)血虚体质(5)气郁体质。
第二,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的意义1.有利于人群疾病预防。
2.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3.可作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依据之一。
老年人的主要症状一般分为三类,即消瘦、乏力、便秘。
但老年期肥胖者极少,故有人称为消瘦、疲倦、食欲低下为三主症。
实际上不仅老年人,绝大多数人的衰老阶段是从身体消瘦开始的,其原因是精气不足,抵抗力降低,营养吸收障碍或摄入量远超过机体代谢量所致。
中医认为凡机体消瘦、憔悴、虚弱多属病态。
只要能恢复元气,强壮肌肉筋骨,就能减缓甚至阻止机体形貌消瘦。
再有诸如面色无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易患感冒等。
均属机体正气亏虚的反应。
不难推测,今后人们必然采取措施加强营养,增进机体免疫力,防治衰老病。
综上所述,关注自己身体状况才能做好“四防”工作——饮食防治,运动防治,起居防治,药物防治。
只有掌握了体质情况,才能真正享受健康的生活。
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

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气虚质:症状和体征: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
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1.饮食药物保健:常食用粳米、糯米、马铃薯等健脾益气的食物,或人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等有补气功效的中药。
2. 运动、导引保健: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气虚体质者应根据自己的体能,可选用一些传统的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等,常练以固肾气,壮筋骨;避免过度运动,劳作.3. 起居调摄:?居处要避免虚邪贼风。
通风纳凉时门窗要敞开,避风保暖时就要关闭严密。
坐卧休息要避开门缝、窗缝,从门缝、窗缝吹进来的风在人松懈慵懒的时候最伤人。
休息睡眠时更要避免穿堂风、直吹风,尤其要保护好人体几个重要的“门窗”不受风寒。
4.经络养生: 气虚体质养生所用主要经络和穴位有任脉的中院、神阙、气海,督脉的百会、大椎,足太阳膀眺经的风门、肺俞、隔俞、脾俞以及足阳明胃经的天枢、足三里。
每次选2?一4?个穴位,点按、艾灸、神灯照射均可,最好是灸.或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穴位搭配:经常腹胀、消化不良、便烂--中脱、天枢、足三里。
?经常感冒,打喷嚏、鼻子发痒--风门、肺俞、脾俞、足三里。
经常疲劳倦怠,舌头齿痕明显--神阙、气海、隔俞、脾俞。
阴虚质:症状和体征:临床常表现为形体消瘦、面红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遗精、心烦眠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不耐春夏,多喜冷饮等。
1.饮食药物保健:常选择的食物如糯米、绿豆、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精的功效。
老年人中医保健讲座PPT课件

常见老年疾病的中医保健方法
高血压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 度劳累,饮食清淡,适
量运动。
糖尿病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 ,调节情志,针灸治疗
。
冠心病
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 绪波动,饮食宜清淡易
消化。
骨关节炎
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 累,针灸、推拿等中医
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中医保健技巧
01
02
03
04
饮食调养
合理搭配食物,多食用富含膳 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通过 举办老年人中医保健讲座,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 医的独特魅力。
中医保健的重要性
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中医保健注重整体调节,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志调养等方式,可以帮 助老年人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
经验交流
听众之间进行了经验交流和互动,分享了各自在中医保健方面的心 得体会和实用技巧。
运动。
精神调养
老年人应保持积极向上 的心态,多参与社交活 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同时,可以通过听音 乐、阅读、练习书法等 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
心情愉悦。
药物治疗
在必要的情况下,老年 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中药或西药进行保 健和治疗。但应注意药 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滥用。
04
中医保健实践与应 用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保健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注重心理调养和生活方式的改善。通过中医保 健,老年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享受晚年 生活。
02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人便秘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人便秘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中医在预防和治疗老年人便秘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通过整体调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老年人改善肠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老年人便秘的发生多与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失衡、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肾气逐渐亏虚,脾胃功能减弱,肠道蠕动减慢,津液不足,导致大便干结难解。
此外,老年人活动量减少,情绪容易波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也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在预防老年人便秘方面,中医强调“未病先防”的理念。
首先,饮食调理至关重要。
老年人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生冷之物。
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的运动对于预防便秘也非常有益。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肠道的蠕动能力。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情志调节也是预防便秘的重要环节。
老年人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中医还注重起居有常。
老年人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尝试排便,以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
在治疗老年人便秘方面,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见的证型有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阳虚便秘等。
气虚便秘的老年人,常表现为大便不干,但排便无力,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
治疗以益气润肠为主,常用的方剂有黄芪汤。
血虚便秘者,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
治疗以养血润燥为主,代表方剂为润肠丸。
阴虚便秘的老年人,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干咽燥。
中老年的中医养生保健(PPT38页)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1919:25:5219:25Dec-2019-Dec-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9:25:5219:25:5219:25Saturday, December 19,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920.12.1919:25:5219:25:52December 19, 2020
• “磨刀不费砍柴工”,保证睡眠时间,提 高学习记忆效率更重要。
合理的作息时间
• 合理的作息时间: • 6:00左右起床;午休半小时;
23:00前睡觉。 • 高质量睡眠的标准: • 一、入睡顺利,10~15分钟内入睡; • 二、睡眠过程良好,中途从不觉醒; • 三、觉醒后感觉良好,清新、舒适。
饮食养生方法
精神养生法
• 精神养生法,是指通过调节人的内心 世界,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豁达, 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
• 精神养生法: 包括神志养生和情志养生。
1.少私寡欲
• “少私寡欲”,是指对自己内心的 “贪欲”要进行自我克制并清除。
• 贪欲:过分地追求可欲而不可求的东 西,就是贪欲。贪欲是造成自身痛苦 和罪恶的根源。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 我国死亡率前三位是肿瘤、脑血管疾 病、心血管疾病。
• 中风患者脑梗塞的发病率最高,其次 是脑出血,分别占到70%和30%。
• 脑梗塞患者在第一时间,即6小时内得 到规范治疗的只占1%~2%。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知识非常重要。
心脏疾病的预防知识
• 症状:胸痛、胸闷、心前区发憋或烧灼感, 伴大汗,持续20分钟以上,应高度警惕急 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老年人中医健康讲座内容

保持水分平衡: 每天至少喝8 杯水,以保持 身体水分平衡。
适量饮酒:如 果需要饮酒, 应适量饮用, 避免过量饮酒 对身体健康造 成负面影响。
适当进行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老年人适合的 运动:散步、 太极拳、瑜伽 等低强度运动
运动对老年人 的益处:增强 体质、预防疾 病、延缓衰老
运动注意事项: 适量、适度、 安全,避免剧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骨骼肌肉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 等
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成因
生理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 器官逐渐衰退,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生活方式不良: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 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身体机 能下降
心理压力大: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情绪不稳定也会影 响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的方法与技巧
运动养生:适当运动,增强 体质
饮食养生:合理搭配食物, 保持营养均衡
精神养生:保持心情愉悦, 避免过度劳累
药物养生:根据个人体质, 适当使用中药调理
03
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
老年人常见疾病类型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等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医健康管理理念和技术在老年 人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老年人中医健康服务将更加 个性化、专业化和智能化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跨学科合作:与营养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如何更好地将中医养生应用于老年 人健康管理中。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医养生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其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 应用。
中老年人上火的常见症状及调理养生方法

中老年人上火的常见症状及调理养生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上火。
上火是指体内湿热过盛,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老年人上火的常见症状以及调理养生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持健康。
一、常见症状1. 口腔溃疡:中老年人上火后,口腔黏膜易受损,容易出现口腔溃疡。
溃疡常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2. 烦躁不安:上火会导致人体内湿热不畅,引起情绪波动,使人易怒、烦躁不安。
3. 失眠多梦:上火会影响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使其夜间易醒、多梦,并且难以再次入睡,导致白天精神不振、疲倦乏力。
4. 皮肤问题:上火使得中老年人的体内湿热无法正常排出,容易导致皮肤问题,如痤疮、湿疹、瘙痒等。
5. 消化不良:上火会影响中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出现胃胀、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
二、调理养生方法1. 饮食调理:中老年人上火的首要原因之一就是饮食不当。
他们应避免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除体内湿热。
2. 适度运动:中老年人应适度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有助于湿热排出。
3. 注意休息:中老年人上火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可以尝试冥想、放松音乐等方式,帮助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4. 喝足够的水:中老年人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
水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热,保持身体的湿润。
5. 心理调节:中老年人上火后,情绪容易波动,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可以尝试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如听音乐、看书、和朋友聊天等,缓解压力,舒缓情绪。
6. 中医调理:中老年人可以尝试中医调理方法,如中药调理、针灸、拔罐等,帮助调节体内的湿热。
总之,中老年人上火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调理养生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保持身体的健康。
饮食调理、适度运动、注意休息、喝足够的水、心理调节以及中医调理等方法都是中老年人调理上火的有效途径。
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见肝气郁结的调理方法

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见肝气郁结的调理方法肝气郁结是指肝脏经络气血不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法,帮助老年人解决肝气郁结问题。
一、饮食调理1. 避免暴饮暴食:老年人应避免一次进食过量的饮食习惯,要保持适量的饮食,避免肝气郁结加重。
2. 合理搭配膳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和清热去火的食物。
3. 忌烟酒:老年人需戒烟限酒,避免烟酒对肝脏的刺激,有助于肝气郁结的缓解。
4. 根据体质调理:根据个体体质的不同,可以选择中医调理方法,如疏肝健脾、活血化淤等食疗方案。
二、情绪调理1. 调节心情:老年人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度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累积,有助于缓解肝气郁结。
2.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消除疲劳、舒缓压力,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肝气郁结。
3. 学习放松技巧:老年人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改善肝气郁结。
三、中医疗法1. 中药调理:可选择一些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淤等功效的中药,如柴胡、丹参等,但在使用中药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推拿按摩:可通过推拿按摩的方式,刺激肝脏经络,改善气血循环,有助于缓解肝气郁结。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肝气郁结的症状,但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四、生活习惯调理1.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减少肝气郁结的发生。
2.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老年人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劳累和过度疲劳,有助于调理肝气郁结。
3. 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老年人应适当进行适量的身体运动。
综上所述,肝气郁结是老年人常见的中医保健问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情绪调理、中医疗法和生活习惯调理来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常见症状的中医保健知识
一、腰腿痛
(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腿部疼痛,或以腰酸腿软为特点,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喜揉喜按,体倦乏力。
(二)保健要点
1.体穴疗法:
常用穴位:委中、犊鼻
定位: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犊鼻穴位于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正坐屈膝位,在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取穴。
操作方法:可以用拇指点按双侧委中,点按的力量要适中。
如此反复5~10次。
10天1个疗程。
患者也可自行按压。
2.体育康复法:
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
太极拳、五禽戏均可使腰腿的筋骨得到缓和而充分的活动。
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太极拳,如体力条件较好可练四十八式太极拳、五禽戏。
3.药物外敷法:
可用伸筋草、川断煎汤,取汁用毛巾在腰部湿敷,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如有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劳动后加重者,可用肉桂、生姜炒至热后以绢包裹熨痛处,冷后再炒热敷。
4.饮食疗法:
芝麻核桃粥:核桃仁(碾碎)、芝麻少许、大米100克,将核桃、芝麻、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枸杞羊肾粥:羊肾一个,枸杞子、大米,将羊肾、枸杞子、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以上两粥均具有补肾的作用。
5.足浴疗法:
药物:补骨脂、威灵仙,如有遇寒后腰痛加重,可加肉桂、川椒。
操作方法:将所有药物加水煎取3000ml,取药液置入药桶内,药液平面没膝,水温以40℃为宜,每次30~45分钟,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日1~2次。
疗程:30天为一疗程。
注意: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有出血风险、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
二、失眠
(一)临床表现: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严重者数日彻夜不睡。
(二)保健要点
1.体穴疗法:
常用穴位:内关、神门
定位: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按压神门穴和内关穴,两侧交替进行,每次按压10~15分钟。
10天1疗程。
2.耳穴疗法:
常用穴位:神门、心
定位: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贴于神门及心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3.推拿疗法:
每日晨起或临睡时,两手十指自然分开,屈指成龙爪状,以指代梳,自前额发际梳起,经前额、头顶、脑后,由前往后,再由后往前,循环往复,轻重适当,计数16次为宜;同时,可配以点按太阳、上星、百会、四神聪、耳上、神庭、头维、风府、哑门、风池等穴位。
4.饮食疗法:
酸枣仁粥——酸枣仁,大米,将酸枣仁、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本粥具有安神养心的作用。
百合杏仁粥——百合,杏仁,大米,将百合、杏仁、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5.足浴疗法:
材料:首乌藤、合欢花
操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取药液倒入药桶内,药液平面没膝,水温以40℃为宜,每次30分钟,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日1~2次。
疗程:30天为一疗程。
注意,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有出血风险、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
三、便秘
(一)临床表现:大便干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出不畅。
(二)保健要点
1.体穴疗法:
主穴:天枢、足三里
定位:天枢穴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采用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以上穴位,两侧可同时进行。
疗程: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2.耳穴疗法:
主穴:便秘点
定位:在三角窝下缘,对耳轮下脚中段上缘。
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贴于便秘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贴籽后,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3.饮食疗法:
菠菜饮:以菠菜取自然汁冲饮之,常服可以治疗便秘。
麻苏粥:麻子仁、苏子2味研烂,水滤取汁,与大米一起煮粥。
4.推拿治疗:
摩腹助运,顺时针摩腹,自左上腹-脐-小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顺序;推按降结肠,若在左下腹部摸到粪块,可向下方用力推按,若能听到肠鸣音为最佳;直擦腰骶,在腰骶部做上下的快速擦动以温阳助运,促进粪块排出。
腹宜常摸防百病,顺逆各转三十六(圈),力度适中宜肠胃,早晚坚持便秘除。
四、健忘
(一)临床表现: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耳鸣,腰膝酸软,头重头晕,失眠多梦。
(二)保健要点
1.体穴疗法:
常用穴位:百会、四神聪
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四神聪在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操作:采用用大拇指或中指依次按压以上穴位,两侧可同时进行。
疗程:每次20分钟以上,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
2.推拿疗法: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将两手掌按于两耳,两手置于后枕部。
医生手掌轻轻用力。
按压患者两耳,然后用手指轻弹枕后持续数次,然后两掌放松,每天1次。
做坐式八段锦的“两手抱昆仑,左右敲玉枕”。
3.饮食疗法:
如有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可选用天门冬玄参炖猪肝——天冬,玄参,猪肝,将天冬、玄参、猪肝洗净煮汤。
本汤具有滋肾养阴的作用。
五、耳鸣
(一)临床表现: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闻潮声,或如雷鸣,难以忍受,可伴有听力减退,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手脚怕冷。
(二)穴位疗法
1.体穴疗法:
主穴:听宫、太溪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
太溪位于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采用用大拇指或中指依次按压以上穴位,两侧可同时进行,每次按压30次,每天2次。
疗程: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隙3~5天。
2.耳穴疗法:
选穴:耳
定位:耳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
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3.饮食疗法:
补中益气粥:炙黄芪,炒白术,党参,熟地,大米,将炙黄芪、炒白术、党参、熟地、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本粥具有益气养阴补肾的作用。
4.推拿疗法:
通常以自我推拿为主,可揉按听宫,即两手食指在听宫处揉按,并以中指叠加其上,以感到耳内有隆隆声为宜。
吸气时向后上揉按,呼气时向下揉按,连做8次。
做坐式八段锦的“两手抱昆仑,左右敲玉枕”。
六、尿频
(一)临床表现:夜尿频多,遗尿或小便频数不能自禁,咳嗽或谈笑是出现小便失禁,腰膝酸软。
(二)保健要点
1.体穴疗法:
主穴:中极穴、肾俞
定位: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采用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以上穴位,两侧可同时进行。
疗程: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
2.耳穴疗法:
选穴:肾穴
定位:肾穴位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肾穴上,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贴籽后,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0天为1个疗程。
3.推拿疗法:
摩擦腰肾:以两手平掌的鱼际、掌根,或两手虚拳的拳眼,拳背着力,同时做上下左右摩擦两侧腰骶部。
每次15分钟,每天2次,10天1疗程。
4.饮食疗法:
巴戟鸡肠汤——巴戟天,鸡肠,将鸡肠剪开洗净,加清水适量与巴戟天同煎至一碗,用食盐调味饮汤食鸡肠,每日分2次服用。
5.体育康复法:
主要适用于正虚体弱者,本法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
做坐式八段锦的“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