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的发展及流派
合集下载
招贴设计发展及风格流派

响。
2020/9/25
埃尔·李西斯基,是最成功地实现构成主义理想的设计师,《红色楔子攻打白色》用纯 抽象的几何图形构成,设计元素具有象征意义,红色三角为布尔什维克,白色图 形为克伦斯基的“白”军,红色锐角侵入白色圆形,碎片四溅,具有很强的力度 感。
这是一幅典型的运用抽象 图形来表达社会政治观点的招 贴,也是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最 为典型的招贴作品之一。
2020/9/25
客船诺曼底号宣传招贴(1935年)
构成主义运动
•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又名结构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掀起了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
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
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
2020/9/25
1897年的商业招贴/阿尔丰斯·穆夏
装饰艺术运动
•
装饰艺术于1925年起源自法国,后流行于世界,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主导
设计风格之一。
•
在工业迅速发展、商品日益繁荣的形式下,仍然留恋手工业生产的新艺
术运动,已不能适应机械化生产的要求。以法国为首的各国的设计师,纷纷
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机械生产,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工业
2020/9/25
《格尔尼卡》/毕加索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受西 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而创作的,这 幅画将画家的表现手法、主题思想和 个人情感完全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 毕加索发展了拼贴画的表现手法。
2020/9/25
《亚威农的姑娘》(1970年)/毕加索
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 体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观看。
《招贴设计》招贴的发展历程

招贴的起源
从大约800年前中国的毕昇发明木版活字印刷,到400多年前德国的古登堡发明 了铅活字印刷,已经把中西传统的告示形式带入印刷媒体传播的时代。
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产生,到数字网络的曾及,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以信息 为主体的招贴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流地位。直到喷绘、激光打印技术的发展,我们 仍可以看到从小城市到中心城市的户外大型招贴。
1866年
现代招贴的产生
朱尔斯·谢雷特
•
• 法国著名画家&设计家
• 制作第一张石版招贴
•
• 多种绘画艺术&壁画结合
• 产生很强的绘画性和装饰性。
创造出了1000多 幅招贴广告其题 材涉及广泛。 尼斯城开办了收 藏其作品的“谢雷 特展览馆”。
现代招贴的产生
谢雷特直接在石版上画的招贴作品,图形
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在木刻板印刷的基础上研制成活的印刷。这种在纸张上使用活版 印刷的技术,使用贴向作为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介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1473年,英国印刷家威廉·凯克斯印刷了一些有关出售祷告书的招贴张贴在教堂和大街上, 这是国外最早用印刷工艺制成的招贴。
从此,采用印刷形式的招贴开始流行。招贴成为向大众传播信息最主 要的媒介之一。
招贴的起源
一、十三世纪的招贴
13世纪,中国的木刻版印刷技术被引入西方,彻底 改变了欧洲在布料上印刷图形的历史,木刻板印刷的图 形和文字在社会各阶层被广泛传播。
我国最早出现的印刷招贴比英国印刷家威廉·凯克斯 印制的要早400年左右,宋朝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 印刷广告物。
招贴的起源
二、十五世纪的招贴
招贴的起源 三、十六世纪的招贴
16世纪开始在 图形 和 字体设计 领域开始运用 数比法则 ,并走上了不 断探索 科学与艺术 相结合的道路。
招贴设计的历史

• 简· 特鲁普(荷兰) 科诺夫 费里西安· 罗普斯
四 表现主义(1905—1922)
• 表现主义是20世纪流行于德国和奥地利等国的艺术流派。 • 其主要特征为:注重表现主观意象和自我感受,采用对比 强烈、厚重粗放的黑白木刻笔触,以及夸张、扭曲、变形 的色彩、姿态抒发内心情感,以增加艺术感染力、营造特 定的情调、节奏和意境。
招贴设计
• 什么是招贴? 招贴又叫海报或宣传画,英文名称为 “poster”,是指放置在户内或者户外,人 流量大,用来传递信息的印刷广告。
招贴概述
• 19世纪下半叶起,招贴就以独特的魅力在 众多宣传媒体中确立了其设计王座的地位, 许多设计家和艺术家纷纷参与招贴设计, 他们将设计和绘画风格相互融合,多种表 现形式和手段技法相互运用,使招贴设计 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代表人物:
彼得· 贝伦斯 维克多· 舒菲丝基 约瑟夫· 萨特勒 保罗· 肖依尔克 埃德蒙· 埃德尔
• 彼得· 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被 视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他从动植物,花 卉中探索抽象的蔓叶花饰和几何形式,探 索“大工业时代的视觉传达语言”,追求 简朴的功能主义风格,主观的色彩和超时 空的抽象形象已初具现代设计意识。他于 1907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德国通用电器公司 的设计师。设计的AEG标示几经易稿,一 直沿用至今。
• 优秀的招贴作品具有时代性和永久性,使 其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 世界权威机构的创建,国际性招贴展的不 断举行,招贴设计专著,招贴年鉴的出版, 有力的促进了现代招贴朝更高层次的方向 发展。
• • • • • •
波兰华沙国际招贴设计艺术双年展 捷克布尔诺国际图形设计艺术双年展 美国科罗拉多国际广告招贴邀请双年展 墨西哥国际广告设计艺术双年展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广告设计双年展 芬兰拉赫蒂国际广告设计艺术双年展
海报招贴教材

美国由于受传统束缚较少,加之包豪斯部分大师的流入为其招贴发展 注入现代性,幽默性,商业性和实用功能,日本学习德国包豪斯 构成主义与本国传统形式相结合,简洁,现代,理性,法国招贴 风格受维多利亚时期装饰风格影响注重优雅表现等。
2、招贴的发展受艺术流派的影响
(1)艺术运动对招贴的影响
20世纪初出现在艺术领域影响最深的艺术流派是新艺术运动, 受到东方绘画的影响,具有装饰性,在当时表现了新的社会 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精神,德国称为“青年风格”。
这一时期(新艺术运动之前)出现的招贴还没有脱离绘画 的束缚。文字编排、图形的处理及色彩的运用还相当简陋, 大都出于画家、艺术家之手,他们扮演着主要角色,因此, 被称为绘画性招贴(Art Posler)或早期现代招贴(Early Modern Poster).
在一战期间,德国的雷勒布劳与史密特石板印刷公司 提出“海报风格”运动。
现代艺术领域中还出现了野兽派、达达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 波普艺术等大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流派,也推动了招贴设计 的发展。
表现主义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 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 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招贴的功能是服务社会,警示大众,成为当时社会生活,历史的见证。
二、招贴设计分类
1、有商业目的的招贴 有商业目的的招贴即商业招贴,亦称商业广告,在商业社会 中,人们普遍认为商业广告是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载体之一, 即是指营利性的广告。
2、非商业目的的招贴 非商业目的招贴通常指服务于政治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招贴, 包括公益招贴和文化招贴,往往受政治及社会意识形态的驱使 和安排,用于呼吁和警示大众。
招贴历史,起源,流派,功能

招贴的类别
文化招贴
文化招贴包括各类绘画展、设计展、摄影展等。 文化招贴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注重主观意识、个人风格和情感的表达, 注重作品的绘画性和艺术性。
文化招贴
文化招贴的功能
文化招贴的概念表达是运用视觉符号将抽象的文化主题具象化 ,通过寻求恰当有效的表现形式获得目标受众的共鸣,实现传达文 化主题的功能。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① 图形和文字的高度概括、准确、简洁;② 色彩的对比强烈、和谐统一; ③ 画面空间的灵活运用和信息的简化;④ 设计形式多样化。
卓越的创意 创意是指具有创造性的意识、思想、点子,也指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体现在广告设计中 就是广告创意。
招贴的类别
公益招贴 社会公益招贴:包括社会公德、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交通安全、防 火、防盗、禁烟、禁毒、预防疾病、计划生育、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
新艺术运动
经过穆查的加工,所有的女性形 象都显得甜美优雅,身材玲珑曲 致,富有青春的活力,有时还有 一头飘逸柔美的秀发。
新艺术运动
招贴设计的流派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招贴,注入了作者的主观理念和情感,强调形象和色彩的象征性和暗喻性。通 过艺术化的客观对应物来传达某种意念和思想。早期的象征主义浪漫、神秘,受新艺术运动 的线型形态影响。 在法国最具象征主义特征的画家通常被认为是夏凡纳、莫罗和雷东。而高更则被认为 是象征主义的精神领袖。
谢谢观看
招贴设计的流派
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 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
新艺术运动
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
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招贴设计的流派
穆查
穆查的作品吸收了日本木刻对外形和轮廓线优雅的刻画,他用感性化的装 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创造了被称为“穆夏风格”的人 物形象。他的画面常常由青春美貌的女性和富有装饰性的曲线流畅的花草组 成。
招贴的起源与发展

二、国外招贴的历史 国外最早的通过印刷手段完成的招贴是在中国的印刷术于中世纪传入欧洲后,
德国的谷登堡又于15世纪中期发明用活字与机器来印制书籍的方法,因此英国第 一个印刷家威廉•凯克斯的印刷广告要比中国晚上400年左右。
有着“现代招贴之父”称号的朱尔斯•谢雷特将从英国学来的色彩石版技术运 用到海报的印刷上,制作出第一张彩色石版招贴,在现代招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标志着现代招贴的诞生
(五)未来主义与招贴设计 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在意大利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同 步发展,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自由文字”风格招贴
《 爱 国 庆 祝 会 》 卡 拉 作
年 纸 板 拼 贴
1914
(六)达达主义与招贴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苏黎士兴起了一场非理性的荒谬、怪诞的艺术运
一、我国招贴的历史
在我国,招贴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就已经存在,据说清朝时期,西 方人以海船装载洋货到我国沿海码头停泊,就将poster张贴在码头沿街醒目的位置 吸引顾客,促销商品,因此沿海民众称这种poster为海报,意思是从海上飘来的画 报,流传至今国人依旧喜欢将招贴称之为海报。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招贴的起源应追 溯到宋朝末年,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宣传兼具包装作用的印刷招贴广 告。
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
上海是我国近代招贴画的发源地和中 心,起初上海洋行印刷一些精美的美女、 骑士、静物及风景画片,由于画片都是一 些陌生的西方历史文化题材,很难在市民 中产生共识,后来洋行入乡随俗改用中国 传统国画和木板年画印制,题材多以中国 传统山水、仕女人物、戏曲故事场面等配 上月份牌或商品广告,随货一同送给顾客 传达商业信息,被赋予了广告宣传的功能。 人们将月份牌挂在家中,既可以装点居室, 又可以作为日历使用,因此在当时广为流 传,深受大众喜爱。1896年,上海鸿福来 票行推出了随票奉送的沪景开彩图,这是 历史上有证可考的最早的月份牌。
招贴的发展及流派

中国
中国的招贴艺术以自己特定的发展道路和风格,赢得了世界 招贴史上的一席地位。与国际间招贴大国相比,中国招贴在融 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失其时代感、创意新颖、图形得体、手 法独特,作品更具儒文化中和的含蓄性。中国的作品具有:(1) 民族的文化物质与设计语言符号,巧用中国传统书法、水墨、 民间象征物等非几何形态,弱化和中和纯几何形态。(2)“天 人合一”的“恋物情节”,巧用墨迹、笔触、具象物等象征语 言。(3)将民族文化和现代构成巧妙结合,设计自由潇洒、不 拘一格,民族风格鲜明。 在谈到中国的招贴设计风格时,我们不能不谈到香港设计师 靳堇强先生,用他的话讲就是:“我的风格,当然不是一开始 就确立起来,而是通过工作逐渐积累而成的。刚开始设计,很 大程度上是受到包豪斯学院概念的影响。香港是以英语文化做 主导,平面设计更是无处抗拒的受到西方思维的影响……正因 为这样,促使我们去反思,认清自己是什么?认清自己的文化, 在自己的文化中探索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儒教,佛教,特 别是禅,影响最深,也就是更强烈的将之表现出来。经过长时 间的摸索,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波兰
波兰招贴是世界第二次大战后崛起的,一个有着国际声望和影响的流派,表现 形式多元化,水准很高。作为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招贴以社会、艺术、 伦理、民族为主导,着重教育,远离商业,注重人情味和文化性。色彩风格纯净响 亮,辉煌灿烂,造型大胆而单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波兰招贴。 波兰招贴的发达主要靠两大因素: 其一,政府特别重视招贴的发展; 其二,群众的普及性高,特别是喜欢观赏招贴。(自1955年起,任教华沙美术学 院的H· 托马斯维奇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波兰学习的年轻人。波兰1964年开 始主办两年一次的“华沙招贴广告双年展”,波兰政府还在华沙附近的维拉诺夫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招贴广告艺术馆。) 波兰招贴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1)全民族意识和良心道德的表现 (2)无意识的自由表现 (3)超现实主义的表现 波兰是是国际上的招贴大国。波兰的电影、文化、公益招贴,在50—60年代对我 国影响巨大。
国际艺术招贴流派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保持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国际艺术招贴将更加注重与现代审美的结 合,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感的 作品。
不同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
国际艺术招贴将打破传统招贴的界限,与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不同 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体现
营销活动推广
借助招贴宣传各类营销活动,如折扣、促销、新品上市等,提高消 费者参与度。
文化交流
传播文化价值观
通过招贴设计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增进国际间的文 化交流与理解。
推广艺术与设计理念
招贴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形式,能够传递艺术与设计的核心理念, 推动艺术与设计的发展。
促进跨文化合作
在招贴设计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进行跨文化合作。
国际艺术招贴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化交流的增多,国际艺术招贴开始兴起。
20世纪初至中叶
欧洲的招贴设计风格逐渐形成,并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招贴设计。
20世纪中叶至今
国际艺术招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各个国家和地区 的招贴设计风格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流派。
03
国际艺术招贴的特点
视觉冲击力强
01
02
03
色彩鲜明
国际艺术招贴常常使用鲜 艳、对比强烈的色彩,以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图形独特
招贴中的图形和图像常常 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以 视觉冲击力强的方式呈现。
排版大胆
招贴的文字排版也常常采 用大胆、独特的方式,以 增强视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贴的发展
一:20世纪设计教育对招贴的影响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招贴的影响 三:西方绘画艺术对招贴的影响
招贴的流派
世界招贴的发展,为我们揭示了招贴设计的悠久历史和生命 力,其内容和形式无比丰富多彩。加之经济的腾飞,各行各业 竞争的愈演愈烈,对招贴广告要求的有计划和立体化,使招贴 的特征、功能、效果大大的发挥和拓展了。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各国招贴的国际化、大众化的 表现倾向,又越来越被重视和追棒,形成了各国独自的招贴流 派。 国际上招贴有影响的国家和流派: 德国 波兰 瑞士 法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日本
日本的招贴设计继承了民族文化传统,吸收现代艺术精华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日本招贴以引人惊讶著称,是亚洲的 招贴大国。日本招贴在吸取欧美表现形式的同时,始终根植与 本民族传统美术,既现实主义的纪实性描写和形式主义的装饰 风格相结合。近二十年来,日本招贴的表现形式出现了转变: 少文字、少图形,大片空白,难以识别。在单纯强调文字排列, 追求视觉传达的同时,忽视了图像组合在招贴中的主导作用, 在内容和时代性上游离大众之外,成了自我宣泄的工具。曲高 和寡,这是日本第三代、第四代青年设计师们的共同特点,也 是日本以外人士的普遍反映。日本设计界奉行这样一种理论: 既当今世界,一件作品,如果不能引起惊讶,便可断定为平庸 之作。日本设计故意让产品造成不合理的样子,用以引起惊讶。 这种追求新奇的社会心理,要求日本招贴不断地标新立异。日 本招贴,能与电视、激光等广告的竞争中,仍然处于积极的发 展姿态,多彩的表现形式,保持商业宣传之王的地位,难能可 贵。
瑞士
瑞士招贴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水平卓越,是令人瞩目的招贴大国, 有着国际声望和影响的流派。表现形式多为严谨而纯粹的几何形态构成, 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直线、曲线的穿插、重构。其骨格清晰,画面纯 粹的平面化。瑞士招贴的风格突出表现为重视文字设计在招贴中的信息传 达作用,并将字体通过延伸、并列、组合、波动来表现,在线条实用上, 首次提出招贴中“余白”的概念。图形明显地带有后工业社会审美的特征, 以及那种仿佛经过了严密机械加工后的秩序美,曲直明确、棱角分明、画 面有序。对诉求物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并与认知的几何形态巧妙结合, 产生全新的视觉形象。但这种极端,有时不免过于机械冷漠,缺少人情味 了。 苏黎士和巴塞尔是瑞士招贴发展的两个中心。
中国
中国的招贴艺术以自己特定的发展道路和风格,赢得了世界 招贴史上的一席地位。与国际间招贴大国相比,中国招贴在融 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失其时代感、创意新颖、图形得体、手 法独特,作品更具儒文化中和的含蓄性。中国的作品具有:(1) 民族的文化物质与设计语言符号,巧用中国传统书法、水墨、 民间象征物等非几何形态,弱化和中和纯几何形态。(2)“天 人合一”的“恋物情节”,巧用墨迹、笔触、具象物等象征语 言。(3)将民族文化和现代构成巧妙结合,设计自由潇洒、不 拘一格,民族风格鲜明。 在谈到中国的招贴设计风格时,我们不能不谈到香港设计师 靳堇强先生,用他的话讲就是:“我的风格,当然不是一开始 就确立起来,而是通过工作逐渐积累而成的。刚开始设计,很 大程度上是受到包豪斯学院概念的影响。香港是以英语文化做 主导,平面设计更是无处抗拒的受到西方思维的影响……正因 为这样,促使我们去反思,认清自己是什么?认清自己的文化, 在自己的文化中探索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儒教,佛教,特 别是禅,影响最深,也就是更强烈的将之表现出来。经过长时 间的摸索,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波兰
波兰招贴是世界第二次大战后崛起的,一个有着国际声望和影响的流派,表现 形式多元化,水准很高。作为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招贴以社会、艺术、 伦理、民族为主导,着重教育,远离商业,注重人情味和文化性。色彩风格纯净响 亮,辉煌灿烂,造型大胆而单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波兰招贴。 波兰招贴的发达主要靠两大因素: 其一,政府特别重视招贴的发展; 其二,群众的普及性高,特别是喜欢观赏招贴。(自1955年起,任教华沙美术学 院的H· 托马斯维奇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波兰学习的年轻人。波兰1964年开 始主办两年一次的“华沙招贴广告双年展”,波兰政府还在华沙附近的维拉诺夫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招贴广告艺术馆。) 波兰招贴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1)全民族意识和良心道德的表现 (2)无意识的自由表现 (3)超现实主义的表现 波兰是是国际上的招贴大国。波兰的电影、文化、公益招贴,在50—60年代对我 国影响巨大。
法国
法国招贴与其传统美术一脉相承,强调绘画的艺术性、人文主义、古典主 义,在美术范围中探索设计语言,有人称其为“法国式的涂鸦”。法国招 贴优雅而自在的表现,画面花哨,脱离不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矫饰遗风,以 致使招贴缺少视觉上的传达力度。法国在60年代出现了试验性的印刷招 贴,别开生面。
美国
美国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广告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 招贴以纽约为中心,较少传统人束缚,在审美情趣上迎合大 众,致力情报信息容量、传播速度、设计理念、经济效益。 注重商业功利性,讲究实际,追功能第一的原则,并在形式 风格上以利用摄影技术和现代计算技术手段直接表现商品。 它从40年代起有了自己独立的设计观念,在自由吸取欧洲招 贴先进经验的同时,发掘本国的传统。欧洲招贴讲究原理和 严密的构成。美国的招贴则讲究实用主义和自由空间组织, 利用摄影技术和印刷工艺,直接反映产品和服务,风格多样 新颖。
招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史
招贴的起源
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与招贴 二:“新艺术运动”与招贴 新艺术运动的作品在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装饰性。 三:“装饰艺术运动”与招贴 特征:装饰艺术的设计,主要以现实的人物, 风景或动物为题材。其次,装饰艺术倾向于简洁, 轻巧。造型略带变形,基本上是平面化的,细节处 理变化丰富,而不是写实性的表现。
德国
招贴的形式在很大方面受到历史环境、地域差异、经济发展和传统文 化观念的影响。谈到欧洲招贴风格与流派,就会让人联想到波兰招贴的热 情,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理性,瑞典字体设计的独特,德国招贴创意的多样 化。 德国:德国招贴作为国际招贴的主要流派之一,在第二次世界打仗、 前就已经形成了。德国招贴有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在230年前建立 的莱比锡图形艺术与书籍艺术设计学院,最早把版式与图形及字体作为研 究的对象。德国包豪斯时期的招贴已由直线组成的功能性构成主义风格, 应用象征手法,使人产生新的联想。德国在60年代出现了一种摄影照片 拼贴合成的手法,设计富有新意,直至现在。 在50—60年代,其“少就是多”的招贴设计风格,精彩绝伦,对我 国设计界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