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病家庭用药的指导

合集下载

指导老年人用药的操作要点

指导老年人用药的操作要点

指导老年人用药的操作要点以下是指导老年人用药的操作要点:1.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老年人使用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包装上的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副作用等信息。

2. 确定正确剂量:老年人通常需要较低的药物剂量,因此在使用药品之前,要确保药物的剂量适合老年人,以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3. 保证药品质量:老年人使用的药品应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并确保药品未过期。

另外,注意保存药品,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潮湿等情况。

4. 按时按量服药:老年人应按指示按时服药,并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可能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因此应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新药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店药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注意相应的注意事项。

6. 注意药物副作用: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反应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7. 长期用药的调整:老年人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但药物的需求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定期复诊并咨询医生,以确定药物是否需要调整或更换。

8. 注意饮食限制: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并可能与某些食物不兼容。

老年人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条件下服用药物。

9. 定期体检: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定期进行体检,并告诉医生他们使用的所有药物。

这有助于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10.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在使用药物时有任何疑问或困惑,老年人应及时咨询医生、药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以获取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老年高血压的用药指导

老年高血压的用药指导

老年人是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群体之一,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降低等因素,用药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高血压的用药指导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生活方式、伴随疾病、肾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最合适的用药方案。

一般而言,老年高血压患者应以单一药物起始治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同时,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压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而不是追求过度降低血压,避免因过度降压导致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会对老年高血压的用药指导进行简要说明。

一、什么是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持续性高血压病。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如下:(1)高发性: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易并发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易引起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等。

(3)血压变异性高:老年人血压易受到环境、情绪、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血压变异性大,易导致血压不稳定,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4)治疗策略有所不同:老年高血压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同于年轻人的治疗,需要更为谨慎和细致。

(5)降压目标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不同于年轻人,因为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已经老化、变性,不能承受过度的降压治疗,过度降压甚至会导致不良反应,因此,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要相对较高。

(6)影响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因为疾病的影响而出现头晕、头痛、疲劳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7)预防意义重大:老年高血压的预防意义非常重大,应该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和心态等。

(8)个体差异明显: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个体差异明显,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基本原则老年人家庭用药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病情,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用药格外重要。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基本原则为15个字:用药少、剂量小、遵医嘱、防反应、适量补。

(1)用药少:是指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多病,常常多药并用,容易引起不良的药物反应。

因此,要明确病情,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老年人可用可不用的药品,如果能够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活动、理疗等,而使病情得到改善,就不必用药。

根据病情,确需要用药治疗患者,要选择有效、种类少而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一般合用药物不超过3~4种为宜,治疗也以临时或短时为原则,用药千万不可“多多益善”,提倡少用药。

(2)剂量小:由于老年人肝脏代谢能力和肾脏清除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易产生药物积蓄中毒。

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宜小,大约为年轻人的1/2或2/3。

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剂型。

一些老年人吞咽困难,宜选取用冲剂、口服液。

老年人个体差异比较大,用药尽可能个体化,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当的剂量。

患者和家属一定要严格按医生的吩咐用药,做到剂量最小,疗效最大,并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3)遵医嘱:是按医生处方规定给药。

一些老年人记忆力差,视力、听力减退,常听不懂或记不清医生的医嘱,不能按时服药;另一些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不能理解和看不懂药品说明书,不知道怎么服用药物,这些原因直接影响老人服药和药物的疗效。

老年人拿到药后应询问清楚药物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必要时在药品标签处做醒目标记。

服药较多的老年人,最好将每天所服药列出清单,每次服药时自己或家人进行核对,或将每天所服药物按早、中、晚分别装入袋中,按时服药也就不会发生忘服、多服或误服现象。

总之,老年人应按时按量服药。

一般情况下,未得到医生的同意,不宜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的次数和剂量。

(4)防反应:家庭用药要及时注意观察疗效和反应。

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对药物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在用药过程中如发现有新的症状出现,又与自己疾病无关时,就应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

老人居家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老人居家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老年人居家用药安全,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滥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内所有居家老人。

三、管理制度1.用药咨询(1)老年人及其家属在购买药品前,应主动向执业药师咨询,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等信息。

(2)老年人使用非处方药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如对药物成分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2.用药监测(1)老年人应按照医师的处方用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2)老年人用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师。

(3)老年人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医师调整用药方案。

3.药品储存(1)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2)药品应分类存放,如口服药、外用药等,避免混淆。

(3)药品应妥善保管,防止儿童误食。

4.用药教育(1)社区应定期开展用药安全知识讲座,提高老年人用药安全意识。

(2)社区可发放用药安全宣传资料,普及用药知识。

(3)社区可设立用药咨询热线,为老年人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5.用药监督(1)社区应定期对老年人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社区应建立用药档案,记录老年人用药情况,便于跟踪管理。

(3)社区可设立用药监督员,负责监督老年人用药安全。

四、奖励与处罚1.对在用药安全方面表现突出的老年人,社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老年人,社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五、附则1.本制度由社区居委会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指导要点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指导要点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指导要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减退,药物代谢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老年人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老年人合理用药进行指导。

一、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1. 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了解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2. 培养老年人合理用药观念:教育老年人正确对待疾病,遵循医嘱,不滥用药物,避免盲目自购药品。

3. 提高老年人药物安全意识:使老年人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风险,提高药物安全使用的意识。

二、优化老年人用药结构1. 选择适当的药物:根据老年人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选择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药物。

2. 合理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也应在药师或医师建议下使用,避免滥用药物。

3. 注重药物剂型的选择:老年人由于吞咽困难、胃肠功能减弱等原因,应选择易于吸收、便于服用的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等。

三、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1. 个体化用药:根据老年人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2. 严格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提前停药。

3. 注意疗程控制:对于慢性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和治疗效果,合理安排疗程,避免长期用药导致药物依赖或产生耐药性。

四、加强药物监测和评估1. 定期检查:对于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于新使用的药物,应密切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3. 药物相互作用评估:对于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应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加强家庭护理和心理支持1. 家庭护理:家庭成员应关注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协助其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病家庭用药的指导-精品文档

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病家庭用药的指导-精品文档

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病家庭用药的指导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在逐年递增。

目前高血压病的治疗还没有彻底的根治方法,控制血压仍以长期口服药物为主。

我院对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用药的情况,由辖区责任医生进行追踪随访,结果表明,本组老年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8例,男49例;女29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岁,均符合WHO高血压标准。

其中2期高血压病51例,3期高血压病27例,出院后分别在4周、8周由辖区责任医生进行随访,记录用药情况。

2 结果7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监督下均能按医嘱服药,但出院4周后能完全按医嘱用药者71人,占91.03%,未能按医嘱用药者7例,占8.97%,出院8周后能按医嘱用药者53例,占67.95%。

由此可见,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用药的依从性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3 讨论3.1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由于药物不能根治高血压病,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合理服用药物治疗,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层次较低,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血压一降下来就停药,血压升高时再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减轻,就擅自停药,有的还随意改变治疗方案,依照别人的经验不规则的用药,对健康极为不利。

3.2老年患者记忆力、认知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和认知分辨能力也随之减退,再加上老年人绝大部分同时患多种疾病,所用药物品种多,患者对药品的名称、剂量,使用时间和方法记忆不清,有时有的药物因剂型的改变,患者分辨不清,导致误服、漏服或多服的现象较普遍。

3.3医源性因素的影响老年人患病后求医心切,重复就医的机会多,由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参差不齐,对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缺乏细致的询问,对所选用药物(联合用药)缺乏详细的介绍,使患者对治疗后出现的药物副作用产生畏惧感而自行调药或停药。

老年人居家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老年人居家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保障老年人居家用药安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居家老年人及其家属。

三、工作要求1. 药品储存与管理(1)药品应妥善存放,避免潮湿、高温、阳光直射等不利条件。

(2)剧毒、麻醉、精神类药品应专人专柜保管,不得与其他药品混放。

(3)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

2. 用药指导(1)老年人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等信息。

(2)老年人用药期间,家属应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3)老年人用药期间,家属应指导老年人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漏服、误服。

3. 用药监督(1)家属应监督老年人按时用药,避免因遗忘、疏忽等原因导致漏服。

(2)家属应关注老年人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3)家属应了解老年人的病史、用药史,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4. 用药教育(1)定期开展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讲座,提高老年人及家属的用药安全意识。

(2)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引导老年人遵循医嘱,不盲目用药。

(3)普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老年人及家属的应对能力。

四、责任与奖惩1. 家属作为老年人用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老年人用药安全。

2.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在老年人用药安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家属,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老年人用药安全事故的家属,将依法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原则及风险防范对策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原则及风险防范对策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原则及风险防范对策老年群体机体受动脉血管硬化、生理性老化、肝肾脏器功能等下降以及肝血流量逐渐减少等因素影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时间逐渐缩短,清楚速度随之下降。

因此老年群体需使用正确的药物、剂量、方式治疗疾病,将药物对自身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予以减轻。

因此老年群体应根据各种原则进行安全用药?现进行如下一一介绍。

1.老年人安全用药需要遵循各种原则?正确用药,不可随意使用:当病情确诊后,需实施对症治疗,因此合理用药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性问题。

因老年群体自身状态不良,需第一时间到院就诊,如仅根据对医药知识的了解情况,自行用药,存在滥用药物情况,会对病情真相予以隐藏,使治疗时间延长。

如滥用抗生素情况,会使机体中菌群出现失调情况,进而出现双重感染。

保肝药物的乱用,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肝脏负担增加。

动脉硬化血粘度较高的患者,使用人参会引发脑中风、心血管疾病。

常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 药物治疗,对维生素E的吸收具有一定影响,对维生素B12的作用实现抑制效果,引发肾结石疾病。

品种不可过多,会发生副作用:国内每年有将近20万人,因用药不当、用药不慎等致死,老年群体用药相对简单,品种不可过多,剂量不可过量,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第一时间就诊。

少用安眠药、避免使用安眠药:不少老年群体常服用安眠药,有助于睡眠。

长时间使用安眠药会出现依赖性,安眠药对肝脏功能造成损伤,会影响记忆和智力障碍,使动脉硬化速度加快,随之发生痴呆。

重视药物使用作用:老年群体常发生多种疾病,在医院多科室中就诊患者中,使用不同药物治疗时,不同药物之间需间隔时间,服用一些药物后,会增加毒性、降低药效。

如双氢克尿噻、地高辛药物一同使用,会引发低镁、低钾、洋地黄中毒等情况。

心得安与降糖药物一同使用,会对血糖情况予以掩盖。

老年群体在就诊时,需主动向医生表达用药种类,为医生开具药方提供可靠参考。

不可服用肾毒性药物:老年群体极易出现感染情况,抗生素为常用药物,但最好不使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等抗生素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病家庭用药的指导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在逐年递增。

目前高血压病的治疗还没有彻底的根治方法,控制血压仍以长期口服药物为主。

我院对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用药的情况,由辖区责任医生进行追踪随访,结果表明,本组老年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78例,男49例;女29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岁,均符合WHO高血压标准。

其中2期高血压病51例,3期高血压病27例,出院后分别在4周、8周由辖区责任医生进行随访,记录用药情况。

2结果
7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监督下均能按医嘱服药,但出院4周后能完全按医嘱用药者71人,占91.03%,未能按医嘱用药者7例,占8.97%,出院8周后能按医嘱用药者53例,占67.95%。

由此可见,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用药的依从性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3讨论
3.1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由于药物不能根治高血压病,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合理服用药物治疗,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层次较低,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血压一降下来就停药,血压升高时再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减轻,就擅自停药,有的还随意改变治疗方案,依照别人的经验不规则的用药,对健康极为不利。

3.2老年患者记忆力、认知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和认知分辨能力也随之减退,再加上老年人绝大部分同时患多种疾病,所用药物品种多,患者对药品的名称、剂量,使用时间和方法记忆不清,有时有的药物因剂型的改变,患者分辨不清,导致误服、漏服或多服的现象较普遍。

3.3医源性因素的影响老年人患病后求医心切,重复就医的机会多,由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参差不齐,对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缺乏细致的询问,对所选用药物(联合用药)缺乏详细的介绍,使患者对治疗后出现的药物副作用产生畏惧感而自行调药或停药。

3.4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是老年人物质生活的中心,也是精神依托的对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家属对患者关心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和补充药物,也不能及时督促和协助病人在家按时服药。

另一方面,农村患者经济条件还相对较低,同时门诊药费还未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范围,使部分患者难以长期承受药品费用,无法按医嘱坚持服药。

4对策
4.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存性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

降压治疗的益处是通过长期控制血压达到的,所以要教育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降压治疗,在每个病人住院期间确立有效治疗方案并获得血压控制后,出院后仍应继续治疗,不可随意停止治疗或改变治疗方案。

要对高血压病人及其家属充分讲解长期用药、规律用药的重要性,病人的高血压健康知识越多,越易配合治疗用药[2]。

只有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高血压治疗相关知识,对疾病不重视和擅自停药者说明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危害,才能保证主动配合用药,从而形成高血压防治的良性循环。

4.2指导和督促患者按时正确用药指导患者按照医嘱和药物的起效时间、患者动态血压测定的结果正确用药;督促患者及其家属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用法、用药时间及时用药;家庭成员要发扬我国传统美德,关心支持老年患者,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行为方式,较好地配合治疗,杜绝盲目迷信广告、偏方、秘方、洋药、新药等造成的滥用药、重复用药现象。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容易出现漏服药,家人可将每天需用的药物预先分放好,便于老人服用或建立服药卡片,将每天需服用的所有药物立于其上,确保安全用药和治疗效果。

4.3更新服务理念,提高责任医生整体素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日益重视,辖区责任医生应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拓宽知识面,掌握较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各种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相关知识,加强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的学
习,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协同作用,把握宣教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最终达到降低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凤桃,杨丽洁.预防高血压的认识教育[J].家庭护士,2007;5(11):87~88
[2]冯俊娥,陈玉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7;6(11):30~3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