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植物抗逆生理学研究进展

植物抗逆生理学研究进展

植物抗逆生理学研究进展植物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种环境胁迫的影响,如缺水、过度施肥、盐渍化等。

这些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着生长发育退化和死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植物学家们通过研究植物的抗逆生理机制来寻求解决方法。

一、植物的抗逆生理机制植物的抗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遗传机制:在物种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基因对环境适应性的选择是人类难以企及的。

许多植物基因能够调控与环境胁迫有关的生理和代谢途径,从而增强抗逆能力。

2. 生理机制:植物能够通过调整光合作用速率、气孔调控、水分利用效率等途径进一步增强逆境下的生存能力。

3. 生化机制:植物在逆境下会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导致相关代谢物的积累,从而保护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完整性从而发挥抗逆生理作用。

二、植物的逆境处理策略1. 植物的缺水逆境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素,缺水逆境会使植物死亡或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植物应对缺水的策略包括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蒸腾速率、和维持细胞渗透压力平衡等。

有研究发现,拟南芥响应缺水时,可转录因子DREB2A会显著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促进拟南芥的生长与发育。

2. 植物的盐渍化逆境盐渍化逆境是指土壤中钠、钙、镁等离子浓度过大,从而导致土壤中盐分的累增。

这种逆境会形成军团菌与其他植物有竞争关系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

植物应对盐渍化逆境的策略包括增强盐排泄、累积低浓度的有机酸和多酚类化合物等。

3. 植物的寒冷逆境植物在高寒气候中遭遇的寒冷逆境可引发多种冻伤反应,如损害膜的完整性、损伤细胞器官等。

植物应对寒冷逆境的策略包括提高细胞膜脂质含量、改善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增强它们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三、结语总之,逆境处理对于保护植物生长和抵御环境胁迫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抗逆生理机制、逆境处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解决植物逆境问题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

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发现更多植物的抗逆机制,并寻求逆境处理的更多策略,以减轻环境压力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进展

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进展

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进展植物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无论是食物,药品,建材还是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物品,大部分都离不开植物。

但是,由于环境因素的限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逆境。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缺水或盐碱等环境条件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植物的逆境生理学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植物逆境生理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研究成果,并探讨植物逆境生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1.逆境诱导响应在逆境环境下,植物能够通过适应性生理响应机制来应对,并确保生长和生存。

这些响应机制包括改变表观基因组、蛋白质翻译、代谢路线以及信号转导等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机制。

其中,逆境诱导转录因子在适应性逆境生理响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逆境诱导转录因子可以通过与DNA结合,调节特定基因和代谢途径的表达。

例如,拟南芥转录因子DREB2A通过介导ABA信号转导途径,诱导改变植物响应逆境的基因表达模式。

除此以外,类似于DSI类蛋白和SOS1等的特定基因家族,也可以发挥类似的作用。

2.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的分子水平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的进步与现代分子技术密不可分。

例如, 早期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序列克隆、原位杂交等技术上,而现今则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比如,RNA测序、微RNA、代谢组分析、蛋白组分析和次世代测序技术等,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逆境响应机制及逆境信号分子的生物学特性。

3.植物逆境生理学的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的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应该着重发现在植物对不同逆境的适应性过程中与转录因子、miRNA等分子的交互作用和分子调控机理。

此外,新技术的推广应被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利用,在分子和基因水平探讨植物逆境诱导响应过程,不断丰富植物逆境生理学的内涵。

总之,植物逆境生理学作为与人类紧密关联的领域,在维护人类良性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随着生物学领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细胞分子机制,未来植物逆境生理学的相关研究领域一定会有更令人期待的发展。

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植物逆境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在各种逆境环境条件下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的学科。

逆境环境包括高温、低温、干旱、盐碱和重金属胁迫等。

逆境环境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研究植物逆境生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此文将从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来探讨植物逆境生理学的研究。

首先,从现状来看,植物逆境生理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表明,植物在逆境环境下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逆境适应机制主要包括离子调节、膜逆境、非酶抗氧化物质的积累和蛋白质编码和翻译的调节等。

研究已经揭示了很多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如所谓的逆境相关基因(stress-related genes)的调控和表达。

与此同时,通过利用遗传工程手段调控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了植物对逆境的抗性,进一步推动了植物逆境生理学的发展。

其次,对于未来的发展,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不断加剧,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逆境胁迫对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不可忽视的,探索植物逆境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其次,随着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植物逆境生理学。

大规模的基因鉴定和转录本组学研究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逆境适应机制。

此外,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我们还可以通过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手段进一步提高植物逆境抗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植物逆境生理学机制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逆境适应的分子和基因调控机制,以及相关的信号途径。

此外,还需要研究逆境适应机制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其他逆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此外,应该加强对逆境适应的遗传多样性和其与适应性进化的关系的研究。

综上所述,植物逆境生理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的研究将通过深入研究逆境适应机制的分子和基因调控、与其他逆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遗传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植物逆境生理学的发展,并有望为解决植物逆境抗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无时无刻不在自身所处同环境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

自然生态系统中与植物相关的因子多种多样,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植物对每自然界中的一个因子都有一定的耐受限度,即阈值。

一旦环境因子的变化超越了这一阈值,就形成了逆境。

因此,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逆境是不可避免的。

植物在长期与自然界相抗争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自我保护机制,从感受环境条件的变化到调整体内新陈代谢,直至发生有遗传性的根本改变,并且将抗性遗传给后代。

研究逆境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以及植物对此的反应,是认识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也为人类控制植物的生长条件提供了可能性。

以下从逆境引起的膜伤害、细胞内生化效应等方面探讨植物抗逆生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

1逆境引起的膜伤害1.1影响膜透性及结构细胞膜作为联系植物细胞与外界的介质,它的组成、性质与细胞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而外界环境对植物的胁迫危害,首先在膜系中有所表现。

干旱、低温、冻害、高盐碱度等几种胁迫,无论是直接危害或是间接危害,都首先引起膜通透性的改变。

至于膜上酶蛋白的变化以及脂类的组成也可随着胁迫的深化而有所改变,目前,这方面研究最深入的是低温引起膜脂相变的假说[1]。

在此之后,大量试验证明,膜脂的组分和结构与抗冷力密切相关。

构成膜脂的多种磷脂中,磷脂酰甘油(PG 起主导作用,膜脂相变温度的差异来自饱和度及相变温度较高的PG,抗冷性强的植物膜脂不饱和度高,相变温度低,其膜脂可在较低温度下保持流动性,维持生理活动功能。

另外,当植物处于高盐的环境时,植物的水通道蛋白将会产生作用。

水通道蛋白是一类特异的、高效转运水及其它小分子底物的整合膜蛋白,在植物中具有丰富的亚型。

水通道蛋白通过转录调控、门控机制、聚合调控、重新定位等多种活性调控方式影响细胞膜系统的通透性,参与调节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运输。

盐害引起渗透胁迫、离子毒害、活性氧胁迫,影响植物生长;水通道蛋白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全程参与植物的盐胁迫应答[2]。

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植物作为一种生物体,在它发育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的逆境因素的影响,如干旱、高盐、低温等。

这些逆境因素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植物的死亡,而适应这些逆境因素的植物则能够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因此,研究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是关系到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等众多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研究内容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主要研究植物受到外界逆境因素的影响时,其生理、生态与分子水平的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策略。

例如,对于干旱逆境,研究植物的减水适应、机制及分子调节因子,发掘新型的抗旱素材等。

对于高盐逆境,研究植物吸收盐分的生理机制,如细胞离子平衡和NaCl转运,以及抗盐素材的发掘。

对于低温逆境,研究植物的冷适应机制及其分子生物学水平的了解等。

二、研究方法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及生理学技术等。

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如PCR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能够发现新型的适应策略和基因调控机制。

生物化学技术,如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等,能够定量研究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

生理学技术如体液采集、测定指标等在逆境研究中也不可缺少。

此外,生态学中的大量样品和对环境的大量观测也是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研究进展1、分子机制近年来,研究人员发掘出大量在逆境条件下表达的调节蛋白,如CBL (calcineurinB-like protein)、MIP/MIPK。

同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如ABRE(ABA响应元件)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很大程度上催化了ABA(abscisic acid, 脱落酸)的研究,并且对未来发掘新的抗旱素材起到了指导意义。

2、植物适应性对策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以及新的实验数据,植物的适应性对策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其中,内源性对策主要体现在植物调节物质的合成,如ABA、木糖醇及多糖等;而外源性对策主要体现在孢粉、蜡质及气孔等结构层面上,如更密集的气孔和更厚密的表皮层等。

逆境条件下植物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逆境条件下植物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逆境条件下植物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任课教师:龙云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班级:2010级5班学号:222010317011128姓名:陈建坤2012年6 月15日逆境条件下植物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摘要:逆境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植物不只是被动的接受干扰与胁迫,在极限生存范围内,植物能够对逆境胁迫产生适应性反应,作出生长发育进程和途径方面的调整。

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对干旱、冷害、冻害、涝害、热害等不良环境因子的抵抗和适应的宏观生理表现以及微观的生理反应机制。

关键词:逆境生理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避逆性耐逆行Under The Stress Condition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Abstract: Stress affects plant growth, but the plant is not just a passive interference and stress, in the ultimate survival range, plants are able to produce adaptive responses to stress, make the growth process and ways to adjust.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elaborated the plants to drought, chilling, freezing, waterlogging, thermal damage and other adver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resistance and adaptation of the macroscopic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microscopic physiological response mechanism.Key words: stress physiology biotic stressabiotic stressstress avoidancestress tolerance植物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同时它也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分。

植物的逆境生理学研究

植物的逆境生理学研究

植物的逆境生理学研究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命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生态学特征,使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然而,像干旱、高盐、低温和高温等逆境情况下,植物需要应对多样化的挑战。

这就需要植物逆境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意义重大。

本文将探讨植物逆境生理学的研究现状、意义及未来方向。

一、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现状1. 干旱胁迫干旱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逆境情况之一。

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干旱情况在一些地方变得日益严峻。

干旱情况下,植物的生存面临着极大挑战。

为了适应干旱胁迫,植物会采取一系列策略,如调节叶片水分、调节根系吸水、积累干物质等。

根据既往研究,植物在干旱情况下可以调节多种信号分子、激素、运输调节等机制,以此控制细胞的生物学调节、水与养分吸收,从而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以应对干旱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

2. 高盐胁迫高盐胁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由于土壤盐碱化等原因,高盐环境成为了植物生长最具挑战性的情况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可以通过调节各种信号与激素组成进行适应性反应,以控制与高盐相关的生化反应、细胞膜通透性与代谢活性等生物学调节,从而促进进一步的生长。

然而,不同的植物会有不同的生态与形态特征,以适应不同的高盐环境,而关于如何适应高盐逆境的生态适应机制则是不清楚的。

3. 高温胁迫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量的高温环境会导致植物的生理与生物学活性的一系列不适,如酶活性、膜系统、光合作用等方面。

所以,植物在适应高温胁迫过程中,也需要调节多种信号、激素和调节作用,以维持与高温逆境相关的生化反应、细胞膜通透性与代谢活性的变化。

二、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的意义1. 揭示植物逆境应对生态机制在异质植物基弒上,逆境生理学研究对于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研究植物在逆境环境下的应对机制,我们可以探索植物适应环境所做的生态适应和形态适应机制,而这些机制也可以对我们解决环境变化和生态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逆境环境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

逆境环境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

逆境环境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受到环境的一系列复杂的影响,其中逆境环境因素如温度、干旱、盐碱和重金属等,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许多不利影响,进而导致植物的凋谢和死亡。

逆境环境不仅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研究逆境环境下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探讨植物进化与适应机制,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逆境环境对植物的影响1. 温度逆境温度逆境涉及高温和低温两种情况。

高温时,植物体内的酶蛋白质变性,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呼吸和光合作用的下降,并且影响 DNA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低温时,植物体内的细胞液体和细胞膜的结构出现变化,导致代谢活性下降和生理功能障碍。

温度逆境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且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干旱逆境干旱逆境时,植物在叶片的表面逐渐失去水分,导致叶片萎缩和产量降低。

植物通过调节蒸腾作用和根系的吸收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但当干旱时间过长时,植物的叶片和根系会受到损伤,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盐碱逆境盐碱逆境时,植物体内的各项代谢活动会被严重干扰,导致植物的叶片产生叶缘焦枯、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内部结构有改变、细胞液失衡等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及其产量。

二、植物的应对机制1. 温度逆境下植物的适应机制温度敏感的植物通过调整酶活性和膜糖脂含量,以适应温度逆境。

另外,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也是一种温度逆境适应的机制,它能够调节植物的渗透压,使叶片适应极端温度条件下的冷热变化。

2. 干旱逆境下植物的适应机制植物在干旱状态下会积累相应的物质,如减少水分散失的叶片,加厚细胞壁,增加根系吸收水分的面积等。

同时,还能在遭受干旱逆境时释放蛋白酶和蛋白质,以消耗谷氨酸来适应。

3. 盐碱逆境下植物的适应机制盐碱逆境下,植物通过调节离子吸收与欠水互补作用来缓解渗透压和离子负载的问题。

在吸收到多余钠离子之后,把它们转运到旧叶中以进行排出,同时,植物还会通过膜压力(ionic pressure)将钠离子腾出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植物逆境生理的类型及生理表现
1. 干旱胁迫生理 2. 冷害生理 3. 冻害生理 4. 热害生理 5. 涝害生理 6. 盐胁迫生理 7. CO2胁迫生理
1. 干旱胁迫生理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当植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大于 吸收的水分时,植物体内就会出现水分亏缺,即发 生干旱胁迫(water stress)。在干旱胁迫情况下, 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主要 表现在以下方面:
(6) 糖代谢发生变化
在水分胁迫情况下,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通 常会增加,这是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反应。
如对北美短叶松、黑云杉和克里米亚松的研究表 明,上述树种苗木遭受水分胁迫后,其针叶内的 三糖(如棉子糖) 和双糖(如蔗糖)会分解,而单糖 (如葡萄糖和果糖)会聚积。
2. 冷害生理
冷害chilling injury是指 0℃以上低温对植物所 造成的伤害。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由于长期 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生存,不能忍受 0~ 10℃ 的低温,而常常发生冷害。植物对冷害的生理生 化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二章 植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 二、植物逆境生理的类型及生理表现 三、应用于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几个参数 四、高onmental stress)是对植物生长和生存 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又称胁迫。植物在逆境 下的生理反应称为逆境生理。
水分亏缺对生长的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2 种:
直接影响是缺水时细胞紧涨度降低,使细胞不能增大和正常分裂。 间接影响是通过缺水对光合作用的不利效应而影响生长。
(2) 光合作用减弱
研究发现,随土壤水势的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会显 著下降。
在干旱胁迫下植物光合速率受抑制的原因:
★对CO2 同化的气孔性限制,指水分胁迫使气孔开度 减小,气孔阻力增大,限制了植物对CO2的吸收,致 使光合作用减弱。
研究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植物细胞膜透 性增加,细胞内可溶性物质大量外渗,最 后引发植物代谢失调。
(3)物质代谢失调
植物遭受冷害后,水解酶类活性常常高于合成酶 类活性,酶促反应平衡失调,物质分解加速。表 现为蛋白质含量减少,可溶性氮化合物含量增加, 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活性氧清除 系统活性下降,活性氧积累,引起膜脂过氧化伤 害。如黄瓜、西红柿等喜温植物在 0℃时,过氧 化氢酶活性显著下降,致使过氧化氢积累而使细 胞膜系统受到破坏。
(1)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2)膜系统受损 (3)物质代谢失调 (4)呼吸代谢异常
(1)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低温影响植物根系的生命活动,根生长减 慢,吸收面积减少,细胞原生质黏性增加, 流动性减慢,呼吸作用减弱,供能不足, 结果使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分配受 到限制,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2)膜系统受损
(4)氮代谢异常
在干旱胁迫下,由于核酸酶活性提高,多聚核糖体解 聚及ATP合成减少,使蛋白质合成受阻。干旱胁迫引 起氮代谢失常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游离氨基酸增多, 特别是脯氨酸。
(5)酶系统发生变化
在干旱胁迫情况下,植物细胞内酶系统总的变化趋势是:
合成酶类活性下降,水解酶类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类活性增高。
(1) 生长受到抑制
(4)氮代谢异常
(2) 光合作用减弱 (3)内源激素代谢失调
(5)酶系统发生变化 (6)糖代谢发生变化
(1) 生长受到抑制
植物的生长对水分逆境高度敏感,特别是叶子,轻 度的水分亏缺就足以使叶生长显著减弱。
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玉米株高影响
当叶水势降到-0. 62 Mpa时,株高只有对照的 81%; 当叶水势降到-1. 00 Mpa时,株高只有对照的 59%。
(4)呼吸代谢异常
冷害使植物的呼吸速率大起大落,即先升高后降 低,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与低温下淀粉水解导 致呼吸底物增多有关。但较长时间之后,线粒体 发生膜脂相变,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有氧呼吸受 到抑制。
3. 冻害生理
冻害freezing injury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植物组 织内结冰引起的伤害。植物遭受冻害的程度与植物 种类、器官、生育时期和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不 同植物所能忍受的温度不同。在冬季来临之前,植 物为适应低温而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主要有以下方 面:
★对CO2 同化的非气孔性限制, 是指水分胁迫使叶绿 体的片层结构受损,希尔反应减弱,光系统活力下降, 最终表现为叶绿体的光合活性下降。
(3)内源激素代谢失调
干旱胁迫可改变植物内源激素平衡,总趋势为促进生长 的激素减少,而延缓或抑制生长的激素增多,主要表现 为ABA大量增多,乙烯合成加强,CTK合成受抑制。如 研究发现,小麦萎焉4 h后,其叶片中ABA含量增加了 近10 倍。研究还证实,干旱时ABA 累积是一种主要的 根源信号物质,经木质部蒸腾流到达叶的保卫细胞,抑 制内流K+ 通道和促进苹果酸的渗出,使保卫细胞膨压 下降,引起气孔关闭,蒸腾减少。
(2)保护物质积累
★可溶性糖是植物抵御低温的重要保护性物质, 能降低冰点,提高原生质保护能力,保护蛋白质 胶体不致遇冷变性凝聚。
★脂肪也是保护物质之一,它可以集中在细胞质 表层,使水分不易透过,代谢降低,细胞内不易 结冰,亦能防止细胞过度脱水。
如有研究证实,在水分胁迫下,植物叶绿体中与光合有关的酶类活 性下降,而核酸水解酶活性升高。
在水分胁迫下,植物保护酶体系的主要酶类SOD、CAT、POD活 性表现出上升和下降2 种不同的变化趋势。
★耐旱植物在适度的干旱条件下SOD活性通常增高,清除活性氧的 能力增强。
★干旱敏感型植物受旱时,SOD活性通常降低。 CAT与POD活性 的变化表现出与SOD相同的趋势。
(1)含水量降低
(2)保护物质积累
(3)脱落酸含量增高,促使植物进入休眠
(1)含水量降低
从秋季开始,随着气温和土温的下降,植物根系 的吸水能力减弱,组织的含水量降低,而束缚水 的相对含量增高。由于束缚水不易结冰,也不易 流失,因此减少了细胞结冰的可能性,同时也可 防止细胞间结冰引起的原生质过度脱水。因此, 束缚水/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与植物的抗冻性呈明 显的正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