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亮博士简介-扬州大学医学院

合集下载

构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

构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

·论著·构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宁晓敏李冬琨钱莉【摘要】目的通过转染及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筛选出稳定表达小鼠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的B16F10细胞株。

方法将携带PDL1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到B16F10细胞株中,经FCM进行多次分选,筛选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将其与抗CD3/抗CD28抗体活化的CD4+T细胞共培养48h后,FCM检测CD4+T细胞表面CD69以及CD25的表达。

结果建立了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该细胞株表面的PDL1可诱导CD4+T细胞高表达CD25。

结论成功地得到了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PDL1;稳定表达;B16F10细胞株[中图分类号]Q2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2-1256.2020.05.005Construction of a B16F10cell line that stably express PDL1NING Xiao-min.Medical college of 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225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d screen a stable B16F10cell line expressing mouse programmedcell death ligand1(PDL1)via transfection and flow cytometry(FCM).Methods The plasmid containing PDL1cDNA was transfected into B16F10cell lines using jetPEI TM DNA transfection reagent.B16F10cell lines thatstable express PDL1were obtained by multiple sorting by FCM.The anti-CD3/anti-CD28activated CD4+T cellswere co-cultured with B16F10cells for48hours and then the CD69and CD25expression on CD4+T cells were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 Stable transfected B16F10cell line expressing PDL1was established and thePDL1on the surface of B16F10cell lines activated CD4+T cells to express high levels of CD25.Conclusions TheB16F10cell line that stable expression of PDL1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and it provided solid experimental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Key words】PDL1;Stable expression;B16F10cell lines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属于B7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在B 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表面[1]。

张恒柱-扬州大学医学院

张恒柱-扬州大学医学院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
张恒柱,男,1972年出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扬州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兼秘书。

《解剖与临床杂志》青年编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

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9年德国汉诺威神经外科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1995年毕业于
哈尔滨医科大学,1999年在现东南大学医学院获得神经外科硕
士学位,2006年获苏州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学位,“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苏州大学朱敬文奖学金特别奖”、“苏州大学周氏奖学金特别奖”、“苏州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获得者。

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Medline收录3篇,中华系列杂志4篇;参编著作2部。

共获得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项,扬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

研究主攻方向:微创锁孔手术的基础与临床,脑膜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擅长神经外科各种手术,尤其是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神经内镜手术、锁孔手术和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手术、微血管减压术、颅底肿瘤手术等。

主持科研课题
发表论文:。

高密度脂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高密度脂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1. School of Medicineꎬ Yangzhou Universityꎬ Yangzhou 225001ꎬ Chinaꎻ 2.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Diseasesꎬ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ꎬ Yangzhou 225001ꎬ Chinaꎻ 3.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ꎬ Jinling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ꎬthe incid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 M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ꎬ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sease affecting human health. MS can accelerate the occur ̄
3.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外科重症监护病房ꎬ南京 210002)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2084(2020)02 ̄0356 ̄06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ꎬ代谢综合征( MS)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ꎬ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
356
医学综述 2020 年 1 月第 26 卷第 2 期 Medical RecapitulateꎬJan 2020ꎬVol 26ꎬNo 2
综合征
高密度脂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韩菲1ꎬ2 ꎬ殷玲1ꎬ2 ꎬ路国涛2ꎬ3 ꎬ童智慧3 ꎬ丁岩冰2
(1. 扬州大学医学院ꎬ江苏 扬州 22500பைடு நூலகம்ꎻ 2.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ꎬ江苏 扬州 225001ꎻ

芪龙胶囊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芪龙胶囊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芪龙胶囊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梁会亮1.李振1.叶素艳1.卞宪明1.张震1.唐文婕1.李小菊1.李磊2(1.济宁华能制药厂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2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试验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摘要】目的:探讨芪龙胶囊对心脏功能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方法:通过观察对麻醉开胸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耗氧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芪龙胶囊对心肌作用的机理。

结果:芪龙胶囊对麻醉犬心率、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内压、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标准Ⅱ导心电图、心肌收缩力、动脉血氧、冠状静脉窦静脉血氧、心肌耗氧指数均未见明显影响(P>0.05)。

芪龙胶囊可以增加冠脉流量、心输出量、心搏出量、左室作功及心肌氧利用率,降低冠脉阻力、外周阻力、左室内压及等作用(P<0.05)。

结论:芪龙胶囊能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

【关键词】芪龙胶囊;血流动力学;心肌耗氧量【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3-0001-07The effects of qilong capsule on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consumption of myocardium among dogsLiang Hui-liang1,Li Zhen1,Ye Su-yan1,Bian Xian-ming1,Zhang Zhen,Tang Wen-jie1,Li Xiao-ju1,Li Lei21.Jining Huaneng Pharmaceutical Factory,Jining 272000,China;2.Experimental Research Center of Xiyuan Hospital,Chi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91,China【Abstract】Objective:Study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mechanism of Qilong capsule on cardiac func-tion. Methods: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cardiac hemodynamics and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in anes-thetized open chest dogs,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Qilong capsule on myocardium was studied. Results:The effects of Qilong capsule on heart rate,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diastolic pressure,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Maxi-mum rate of rise of L V pressure(dp/dtmax),standard Ⅱ electrocardiogram,myocardial contractility,arterial blood oxygen,coronary venous sinus vein blood oxygen and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index were not obvi-ous(P>0.05). Qi long capsule can increase coronary flow,cardiac output,heart rate,left ventricular work and myo-cardial oxygen utilization,reduce coronary artery resistance,peripheral resistance,left chamber pressure(P<0.05). Conclusion:Qilong capsule can improve the blood supply of myocardium and improve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Key words】Qilong capsule;Hemodynamics;Oxygen consumption of myocardium芪龙胶囊以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为基础,由黄芪、地龙、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药味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溶栓通络之功效。

超声骨刀联合截骨裂钻在面部轮廓截骨整形术中的应用

超声骨刀联合截骨裂钻在面部轮廓截骨整形术中的应用

77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2月第30卷第2期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Feb. 2021.Vol.30.No.2•论 著•超声骨刀联合截骨裂钻在面部轮廓截骨整形术中的应用黄锦华,卞 洁,孟志兵,常财旺,张 强,邵苗苗,郭 军[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江苏 扬州 225001][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截骨裂钻在面部轮廓截骨整形术中的操作方法及应用体会。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5月接受面部轮廓截骨整形术者26例,采用超声骨刀联合截骨裂钻进行截骨操作并定期观察。

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均对手术效果满意,复查颜面部三维CT见截骨处愈合良好。

1例患者术后单侧颏部轻度麻木,给予神经营养对症处理3个月后完全恢复。

结论:面部轮廓整形术中联合应用超声骨刀及截骨裂钻进行截骨,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取得满意手术效果。

[关键词]面部轮廓;截骨整形;超声骨刀;截骨裂钻[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02-0077-03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Osteotome Combined with Osteotomy Drill in FacialContour OsteotomyHUANG Jin-hua,BIAN Jie,MENG Zhi-bing,CHANG Cai-wang,ZHANG Qiang,SHAO Miao-miao,GUO Jun(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Yang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Yangzhou First People'sHospital,Yangzhou 225001,Jiangsu,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osteotome combined with osteotomy drill in facial contour osteotomy. Methods A total of 2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facial contour osteotomy from March 2012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Ultrasonic bone knives combined with osteotomy split drills were used for osteotomy operation and regular observation. Results All 26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o 3 years after operation, and all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 Reexamination of the facial and facial three-dimensional CT showed good healing of the osteotomy. One patient had mild numbness in the unilateral chin after operation and was given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neurotrophic fully recovered after 3 months. Conclusion Facial contour plastic surgery is combined with ultrasonic bone knife and osteotomy split drill for osteotomy, which is easy to operate, safe to use, and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surgical results.Key words: facial contour; osteotomy and plastic surgery; ultrasonic osteotome; osteotomy drill通信作者:郭军,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l:****************第一作者:黄锦华,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颌面部畸形的修复与重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治;E-mail:*************************颧骨颧弓突出,下颌角宽大伴颏部方平致面部轮廓粗犷,女子面型男性化,不符合当前东方人以“鹅蛋脸”、“瓜子脸”为美的审美观点,因而近年来面部轮廓整形术患者日益增多,期望接受面部骨骼框架重建及面部软组织重塑来改变面部比例结构,如下颌骨外板劈除、下颌角及下颌骨下缘切除、颧骨颧弓截骨内推、全面部软组织提升、肉毒毒素咬肌注射、隆颏及隆鼻等多种手术方式[1-5]。

扬州大学导师名单

扬州大学导师名单

学科专业导师姓名产业经济学杨家栋、蒋乃华、钱忠好、陆满平、袁礼斌、谢科进、封进、吴进红、张亚维劳动经济学胡学勤、秦兴方、蒋建刚、马一民、王晓燕、姜继红中共党史刘诚、周建超、王庆仁、费迅、叶美兰、王太高、熊登榜、张爱武、张清、王毅、孙荣、张友群、曹峻教育学原理陈家麟、陈晓明、杨千朴、吴坚、杨本红、焦文峰、焦富民、吴锋、贺日开、薛晓阳、李庆钧、蔡宝刚、钱玉林、卢彪课程与教学论姚林、季素月、朱家生、徐林祥、梅尚筠、王乃森、顾黄初、吴星、袁诗海、吕琳、张锡娟、张金良、金玉、汤永明、汪霞、邓杰、范文霈、冯锐、聂危谷、杨华、周彩英、朱煜、刁树仁、潘洪建刘永福、周岚、张美林、倪其育体育人文社会学潘绍伟、王林运动人体科学张均、颜军、朱永泽、史明仪、陶纪民、金其贯、路新国、施鸿飞、潘同斌体育教育训练学童昭岗、施永凡、彭杰、田金龙、李仪、仇志刚、王健、邱瑞瑯、徐元玉文艺学姚文放、佴荣本、古风、张宏梁、陈学广、苏保华、赵彦芳汉语言文字学钱宗武、于广元、班吉庆、张亚军、单殿元、蔡英杰、张其昀、谢明中国古代文学董国炎、田汉云、王永平、黄强、顾农、汪俊、许建中、陆永峰、柳宏、明光、刘瑾辉中国现当代文学徐德明、曾华鹏、吴周文、肖淑芬、马宏柏、徐家昌、王澄霞、林道立、刘岸挺、孙德喜、陈军、黄善明英语语言文学方文礼、朱建迅、俞洪亮、孙生茂、周领顺、周维杰、秦旭、于建华、宋学智、许国新、张荣根、丰玉芳、石卫东、陆振慧美术学贺万里、黄耿卓、许晨有、徐邠、刘亚璋、李玫中国近现代史周新国、吴善中、华国梁、罗瑛、许卫平、梁磊基础数学王宏玉、李刚、陈惠香、刘祖汉、庄亚栋、蔡传仁、徐罗山、蒋声、丁德成、林支桂、周正新、曹锡芳、李立斌、宗序平、刘金林、孙建华、刘春平、袁斌贤应用数学张世清、刘玉荣、郑永爱、袁东锦、唐元生理论物理刘拥军、毕桥、封国林、姜玉梅凝聚态物理陈小兵、何大韧、陈贺胜、曾祥华、胡经国、王健、何军辉、韩玖荣分析化学胡效亚、冷宗周、朱霞石、王赪胤、王海燕、杨功俊、瞿其曙有机化学颜朝国、石尧成、刘永红、孙晶、景崤壁、韩莹物理化学郭荣、刘天晴、郭霞、阚锦晴、沈明、薛怀国、张晓红、刘巍、宋根萍、单丹、张远、张恩仁植物学王忠、顾蕴洁、王兆龙、宋平、金银根、余柳青、姚东瑞、马鸿翔、淮虎银动物学李厚达、张雨梅、邢华、薛整风、顾惠心、徐标、高诚、徐向明微生物学高崧、文其乙、徐建生、严华遗传学焦新安、徐明良、魏万红、黄俊星、嵇振岭、姚泉洪、朱远方、刘巧泉、蒋原、张苏华、孟松树、陈旭升* 、潘志明细胞生物学陈建民、孙国荣、韦存虚、王幼平、孙云、许正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梁建生、崔桂友、王杰、袁成林、郭敏亮、杨生妹、周晓霞、季本华、张桁忠、朱素娟生物物理学罗时石、葛才林、邵耀椿、刘新、张凯生态学庄恒扬、沈新平、张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张剑峰、王隆太、陈靖芯、刘剑虹、吉卫喜、吴志学、张瑞宏、赵龙章、曾励、莫岳平、杨海滨、朱永伟、刘满平、宋爱平、马明星、靳惠明、杨树和、宓仲业、王昌龙机械设计及理论周骥平、朱兴龙、管荣根、高建和、陈文家、沈辉、姜楠材料物理与化学张明、李和平、张扣林、朱爱萍、张永才、刘文龙流体机械及工程仇宝云、朱红耕、王业明、吉庆丰、陆林广、严登丰、储训、王林锁、黄海田、刘光远、陈松山、张仁田、信号与信息处理胡学龙、郭振民、唐斌、程少云、叶蕴瑶、颜彪、杜宇人、李宏贵、王斌、李正权、谢勇、张正华、陈万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张天平、唐鸿儒、陈虹、史旺旺、葛强、杨鹏、杨月全计算机应用技术陈崚、殷新春、沈洁、李斌、夏扬、梁优彩、窦振中、包振强、范金、杨云、王正群、王愚、李云、陈才扣、胡孔法、邹盛荣、徐永安结构工程刘平、袁建力、曹大富、钱玉林、肖鹏、李琪、杨鼎宜、洪家宝、刘雁、樊华、王春武、李胜才、赵玲、张晖杨鼎久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袁新明、黄才安、郑天柱水工结构工程陈建康、曹邱林、孙林松水利水电工程刘超、汤方平、陆伟刚、方红远、张永春、金兆森、徐俊仁、陈锡林、严文群、张敏莉、贾仁甫、周济人、黄明树、叶健、童利忠、蔡守华工业催化刁国旺、菅盘铭、李增光应用化学许文林、王雅琼、赵红坤、杨继生农业水土工程程吉林、刘臣辉、陈平、周明耀、何成达、朱春龙、梅小文、顾强生、陶长生、孙勤芳食品科学汪志君、钱建亚、顾瑞霞、方维明、张素华、毛羽扬、顾林、黄阿根、金昌海、朱云龙、张凌云、肖丽霞、杨明、周晓燕、蒋云升、于海、胡博然、彭景、鲁茂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张洪程、王余龙、封超年、朱庆森、杨建昌、郭文善、陆卫平、戴其根、何杰升、陆建飞、刘世平、冷锁虎、陈德华、汤锦如、黄建晔、马谈斌、朱德峰、赵广才、章秀福、冯惟珠、凌励、凌启鸿、张祖建、邱建新、郑建初、缪瑞林、尹斌、王德建、严宏生、朱新开、杨连新、郎有忠、薛元龙、曹宏鑫* 董桂春、霍中洋、作物遗传育种程祝宽、顾铭洪、潘学彪、邓德祥、徐辰武、莫惠栋、顾世梁、李欣、汤述翥、梁国华、顾兴友、陆驹飞、贾继增、黄祖六、蒯建敏、庄杰云、胡培松、钱前、邹江石、张洪熙、程顺和、辛志勇、陈孝、于恒秀、姚立生、王才林、倪万潮、蔡士宾、严长杰、许如根、仲维功*果树学陈鹏、韦军、凌裕平、陶俊、许爱华、何小弟、汪琼、俞明亮* 常有宏*蔬菜学曹碚生、陈学好、江解增、薛林宝、朱为民、袁希汉、羊杏平、李良俊、成玉富、缪旻珉植物营养学封克、殷士学、钱晓晴、汤炎、单玉华、张炳宁、胡健、王子波、陈满荣、丛海滨、乔庆云、朴哲、纪荣平、盛海君植物病理学徐敬友、童蕴慧、梁继农、陈厚德、黄奔立、周益军、史建荣* 陈志谊*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吴进才、杜予州、杨益众、陈丽芳、祝树德、徐建祥、柏立新、秦启联、蒋杰贤、周福才、刘芳、黄东林、方继朝* 冯从经农药学刘曙照、袁树忠、王建军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王金玉、常洪、陈国宏、丁家桐、王志跃、李碧春、陈宽维、张学余、储明星、杨章平、王杏龙、龚道清、王克华、吴信生、戴国俊、任守文* 刘桂琼、刘铁铮* 李拥军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赵国琦、经荣斌、张牧、章世元、曹宵、周维仁、刘大林、王加启、孙龙生、高洪文、王洪荣、岑宁、顾洪如*基础兽医学秦爱建、陈义平、万洪全、王志强、张金龙、张汤杰、熊喜龙、石火英预防兽医学刘秀梵、崔治中、孙怀昌、许益民、王宝安、孙镇平、朱国强、吴艳涛、陶建平、段玉友、丁铲、王志亮、邵国青、戴鼎震、王淑军、彭大新、杜元钊、侯继波、金山、章金刚、于康震、金宁一、童志光、刘岳龙、许金俊、成大荣、杨玉莹*临床兽医学刘宗平、王捍东、王宗元、成勇、卜仕金、史德浩、李建基、焦库华、卞建春、许小琴、李金贵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李国利、季明春、李湘鸣、王建军、武辉、方明、吴宝金、李国才、龚卫娟、郑英、高慧、程宏、外科学张培建、陈平、黄金华、孔祥、史宏灿、李英春、王静成、朱亚彬* 武永康中西医结合临床卜平、朱海杭、刘延庆、张育、张洪泉、顾健、徐立春、陈志琳、钱静、张振刚、崔永安、唐培荣、张学亮、何胜虎、沈维干、宋国杰、陈华圣中药学刘墨祥、苏佩清、胡荣、葛晓群、李吉萍企业管理范明、王新驰、陈耀、牛刚、张春华、潘成云、李伯圣、张福康、凌国顺、缪艳娟旅游管理黄叔成、潘宝明、陈肖静、张旗、马健鹰农业经济管理余海鹏、熊德平、成新华、张敬华、孙亚范、徐金海、教育经济与管理方洪锦、葛锁网、严燕、郭桂英、史华楠。

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汤 汇 明 , 曼 菲 , 志 浩 , 婷 婷 汪 吴 张
( 庆 市 第 九 人 民 医 院检 验 科 重
4 14 ) 0 1 7
摘 要 : 的 讨 论 血 清胱 抑 素 C( yC)口一 球 蛋 白 (zMG) 超 敏 c 反 应 蛋 白( sC P 和 尿 微 量 清 蛋 白 ( 目 C s 、z微 p— 、 h— R ) mAl) 早 期 b在
sso a inswi al h s f n 5 cs so e lh u jcswee e r l d a d d tce o s B 一 G ,h e fp te t t e ryp aeo h DN a d5 a e fh at ys bet r n ol n ee td frCy C,2M e sCRP a d n

9 06 ・
国际检 验 医学杂志 21 年 4月第 3 卷 第 8 02 3 期
It . dA r 02V 1 3N . n J1 bMe, pi21,o. ,o8 a l 3

临 床检 验研 究论 著 ・
血 清 胱 抑 素 C在 早 期 糖 尿 病 肾病 患 者 诊 断 中 的 应 用
p t n s g o p we e hg e h n t o e i e l y g o p P% 0 0 r P% 0 0 ) Co cu i n Co i e e e t n o s B 一 G , a i t r u r i h rt a h s n h at r u ( e h . 1o . 5 . n l so mb n d d t c i fCy C, 2 M o
糖 尿 病 肾 病 中 的 应 用 价 值 。方 法 采 用免 疫 比 浊 法 检 测 1 O例 早 期 糖 尿 病 肾 病 患 者 和 5 2 5例 健 康 者 C s B — y C、zMG、 s R 和 h P C

一种用于紧急情况下经由近场通信获取病历的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用于紧急情况下经由近场通信获取病历的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紧急情况下经由近场通信获取病历的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杨克西,王炜,颜丙春,蔡中涛,王芬
申请号:CN201520325168.X
申请日:20150520
公开号:CN204856619U
公开日:
201512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紧急情况下经由近场通信获取病历的系统,包括患者标识物(100)、医生工作台(200)、医疗信息服务器(300),医生工作台(200)上设有输入及显示装置(201)、NFC通信装置(202)。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无需与患者进行交流即可快速的获取到患者的医疗信息数据,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诊治。

申请人:杨克西
地址: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1301班
国籍:CN
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利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学亮同志简介
张学亮,男,1957年2月生。

1983年7月第
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1年
在第三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历任第三军医大
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助教、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

1997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

1997年9月至1999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1年1月至2002年8月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2001年12月至2002年8月任第三军医大学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临床医学内科学分委员会委员。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任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月更名为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2003年9月始任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estmead 医院糖尿病和内分泌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

2006年7月始任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科研上主要从事中药防治糖尿病血管
病变的研究。

已发表论文26篇,综述5篇;参编著作2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8.9-1983.7 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学员, 获学士学位
1983.8-1984.12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助教1985.1-1988.7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助教
1988.8-1989.1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科总住院
1989.2-2000.8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讲师
199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在职申请学位)
1994.9-1997.7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科: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病学专业)
博士学位论文:糖尿病早期主动脉组织学、酶、应力等变化及其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1997.9-1999.10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博士后
研究课题:大黄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2000.9-2002.8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1.1-2002.8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2001.12-2002.8 第三军医大学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临床医学内科学分委员会委员
2002.9-2006.7 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月更名为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2003.9- 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5 .9-2005.12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estmead医院糖尿病和内分泌研究中心访问研究人员
2006.7--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获奖情况:
1.何作云教授主持的“心血管疾病血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的基础与临床
应用研究”获1996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8 。

已发表的论文:
1.张学亮,廖立生,王心明. 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
意义. 中华肾脏病杂志1993;9(6):348-349
2.张学亮,何作云,王心明,等. NIDDM合并高血压的血液流变学
变化及其意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4;4(4):5-7
3.张学亮,张啸峰,何作云,等. NID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红
细胞聚集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7;
7(3):12-14
4.张学亮,何军,舒昌达. 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收缩反应的
变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19(2):105-108
5.张学亮,何军,舒昌达. 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的
变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6;21(校庆特刊):31-35
6.张学亮,舒昌达. Ca2+在高浓度胰岛素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
的作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20(1): 19-20
7.张学亮,舒昌达. 高糖、高胰岛素环境对大鼠主动脉零应力状态
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14(5):468,487
8.张学亮,王心明. -内啡肽、亮啡肽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初探. 全
国临床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南宁: 1991:64
9.张学亮,舒昌达,何军. 高糖加高胰岛素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
殖及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15(3):237-239
10.张学亮,舒昌达. 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零应力状态的变化.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 16(1):83-86
11.张学亮,舒昌达. 4周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及内
皮通透性的变化.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 7(6): 375-377
12.Zhang Xueliang,Guo Xiaohua,Gong Rujun,Liu Zhihong,Zhou
Hong,Zhang Tingting,Li Leishi. Effects of rhein on FN accumulation and TGFβ1 mRNA overexpression in glomerulae of experimental type 2 diabetic rat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cine 2000. April 19-21, 2000 Beijing China. 340
13.Zhang Xueliang, Liu Zhihong, Wang Jianping, Chen Huiping, Li
Leishi. Effects of rhein on uric protein level and renal histomorphylogical changes in experimental type 2 diabetic rat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cine 2000.
April 19-21, 2000 Beijing China. 340
14.张学亮,冯晓丽. 授之鱼又授之于渔.内分泌代谢病学教学的几点
体会. 医学教育研究2001;14(13):12-14
15.张学亮,何军,舒昌达.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零应力状态与几种金
属元素含量的关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1):81-83 16.张学亮,何军,舒昌达.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几种金属元素含量与
收缩反应的相关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18(7):861
17.张学亮,徐梓辉,周世文,等.“参地糖脉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红
细胞聚集性及尿白蛋白量的影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
13(13):253-255
18.张学亮, 舒昌达. 4周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脱氢酶活性变化.
中国临床医学月刊2003;2(30):207-210
19.张学亮,冯晓丽,陈卫,等. 吸烟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变化中国临床医学月刊2003;2(2):793-795
20.张学亮,陈蕾,蒋联,等.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功能减退综合征
伴精神症状一例. 中华医学论坛2003;122
21.张学亮,陈蕾,蒋联. 高血糖昏迷伴低钠血症、高钾血症1例. 中
国临床医学月刊2003;2(8):783-784
22.张学亮. 二甲双胍致低血糖昏迷1例报告. 中国基础与临床医学
杂志2005;4(2):30
23.张学亮蒋联. 糖尿病合并败血症3例报告. 中国基础与临床医
学杂志2005;4(2):32
24.张学亮蒋联. 左氧氟沙星致尿潴留2例报告. 中国基础与临床
医学杂志2005;4(4):
25.张学亮,冯晓丽,郑宏庭,等. 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乳
酸水平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24):2478-2479
26.张学亮* 郭啸华刘志红, 等. 大黄酸对低剂量链脲菌素肥胖糖尿
病大鼠尿蛋白量、肾小球形态学和TGFβ1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 13(6): 563-564
发表综述:
1.张学亮,郑丰. 抗TNF疗法研究进展.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8;7(2):152-156
2.张学亮,郑丰. 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与肾小球疾病. 肾脏病与透
析肾移植杂志1998; 7(3): 258-263
3.张学亮, 沈克勤. 嗜酸细胞增多研究进展.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杂志1999; 8(1): 48-52
4.张学亮. 生物活性多肽与肾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9;
8(5): 461-464
5.陈朝红,张学亮. 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
植杂志1998; 7(2): 157-160
参与著作编写:
1.张学亮,廖立生,王心明.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见:孙秉庸,赵修竹,李楚杰(主编). 病理生理学进展第五分册.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364-373
2.张学亮.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见:钱桂生主编.
临床血气分析.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90-30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