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6.3物质的密度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测(含答案)——6.4密度知识的应用(应用与计算)

6.4密度知识的应用(应用与计算)1.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 29 kg/m3) ( )A.2.5 kg B.25 kgC.250 kg D.2500 kg2.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8 g/cm3、ρ乙=2 g/cm3,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假设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则混合液的密度为( ) A.5 g/cm3 B.3.2 g/cm3C.1.6 g/cm3 D.2.4 g/cm33.学完密度知识后,一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30 dm3 B.60 dm3C.100 dm3 D.120 dm34.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 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 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0.93×103 kg/m3)5.对照下面的固体密度表,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铅、银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若表中物质的体积相同,则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某纪念币的质量为17.8 g,体积为2.0 cm3,则制造该纪念币的纯金属材料可6.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其他两枚是锌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 )A.称得质量最大的是纯金的B.可以观察金属的光泽C.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 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10-3 m3,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用密度这一指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鉴别地沟油.(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 kg/m3~0.93×103 kg/m3)8.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 kg/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g.9.下列有关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的分析正确的是(ρ冰=0.9 g/cm 3)( )A .体积增大了19B .体积增大了110C .体积减小了110D .体积减小了1910.一间普通教室长10 m ,宽6 m ,高3 m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1.29 kg/m 3)( )A .2.3 kgB .23 kgC .230 kgD .2300 kg11.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 mL 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 ,则这种牛奶( )B .掺水含量20%以下C .掺水含量20%~30%D .掺水含量30%以上12.国家标准规定以A0、Al 、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以“克重”来表示纸张每平方米的质量,刘刚家新买回一包打印纸,包上标注着“A4 70 g 500 sheet 210×297 mm ”,意思是该包纸是500张规格为70 g 、210 mm ×297 mm 的A4通用纸.刘刚想知道这种纸的厚度和密度,只需用刻度尺测出这包纸的厚度,如果刘刚测得这包纸的厚度为5 cm ,那么这种纸的厚度是_______mm ,密度是_______kg/m 3.13.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如图 所示)碑身高37.94 m ,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6.3物质的密度提高训练

6.3物质的密度提高训练1.对于同种物质,根据mVρ=可知,物体的()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体积越大,密度越大D.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不变2.小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D.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3.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4.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萘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把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和密度均为零5.一定质量的水,全部结成冰,冰的体积和原来水的体积相比()A.减小110B.减小19C.增大110D.增大196.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m—V 图像。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B.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C.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均和体积成正比D.甲、乙两种物质,密度均和体积成反比7.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温度升高,则质量变大B.根据m=ρV 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体积越大,则质量越大C.根据mVρ=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D.把一个正方体木块锯成体积相同的两个块,每个木块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8.让我们一起观察厨房中的一些物品如下图:色拉油、老抽酱油、黄酒和自来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A.色拉油B.老抽酱油C.料酒D.自来水9.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10.现有量杯、小酒杯(能浮在量杯中的水面上)、水和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通过实验测石块:①体积,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③质量,④在水中受到的压强.能完成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冰的密度是ρ冰=0.9×103 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包含答案)——6.2测量物体的质量提高训练

6.2测量物体的质量提高训练1.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A.刻度尺B.量筒C.天平D.弹簧测力计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
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
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 B.43.2g C.31.8g D.35.8g 3.关于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B.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因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大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C.同一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时,质量变小D.若用一架砝码已严重磨损的天平去测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偏大4.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矿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A.74 g B.70 g C.66 g D.78 g 5.现有许多完全相同的零件,要用天平测出每个零件的质量,但手头只有一个100克砝码。
当左盘放400个零件,右盘放这个砝码,天平不能平衡。
如果再在右盘上放15个零件,天平恰能平衡。
这时可求得每个零件的质量约为( )A.0.28克B.0.26克C.0.24克D.0.25克6.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增加砝码D.在右盘减少砝码7.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B.在使用天平前,先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C.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可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D.砝码要用镊子夹,不能用手拿8.有八个外形、大小和颜色均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其中七个是质量相同的正品,另外一个是次品,其质量比正品小一些。
现给你一台调好的天平,最少测量几次就可以准确无误地将次品分辨出来( )A.一次B.两次C.三次D.七次9.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A.测量前,指针稍偏向分度盘的左边B.测量时,使用已磨损的砝码C.装有物体的盘上粘有一小块泥(调平时就有,未发现)D.测量时,向右调动过平衡螺母10.下列关于托盘天平使用时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归零,则测量值偏大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若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将偏大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必须等指针停在分度盘中线时才能读数11.小红同学要测量一苹果的质量,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则由图中可以看出小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6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

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1.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重B.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C.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2.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比较准确的是()A.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测101粒米的质量通过相减求得B.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D.把100粒米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3.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 冰与 1kg 水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C.为使自行车轻巧且牢固,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是说铁的重力大于棉花的重力4.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水杯里,两杯中的水刚好装满且无水溢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铜>ρ铝)( ) A.放铝块的水杯盛水较多B.放铜块的水杯盛水较多C.两杯水一样多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
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 B.4:3 C.2:1 D.1:2 6.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属性不相符的是()A.热水壶的手柄常用胶木制作,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B.电线的内芯常用铝或铜制作,是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好C.眼镜框常用金属钛制作,是因为钛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好D.机器的底盘常用钢铁制作,是因为钢铁的密度比较大7. 小朗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
对于该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质量B.密度C.体积D.都不变8.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 B.良好的延展性C.较强的抗腐蚀性 D.较小的密度9.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N B.kg C.m D.s10. 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B.纯水C.酒精D.汽油11.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中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稀释浓硫酸C.测液体温度D.称量12.53g固体12.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6.5物质的物理属性提高训练

6.5物质的物理属性提高训练1.某些大功率电子元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膜,把它覆盖在电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这是因为石墨烯()A.磁性强B.易导电C.易导热D.弹性好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
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3.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电阻就变成0,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如果把超导现象应用于实际,则()A.可用超导材料制作电炉丝B.可用超导材料制作输电线C.可用超导材料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D.可用超导材料制作白炽灯泡的灯丝4.如图所示的液态金属,常温下是液体,拥有金属的特点,具有低熔点、熔融后塑形强、高硬度、耐腐蚀、高耐磨等特点,其导热和比热容远远高于水等传统导热剂,下列关于液态金属说法错误的是A.该材料可以制作电子元器件B.利用该金属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的加热装置C.采用这种材料可以制造更加结实耐用的手机外壳D.一定质量该液态金属和水,吸收相等热量,该金属温度变化量较小5.碳化硅主要有四大应用领域,即功能陶瓷、高级耐火材料、磨料及冶金原料。
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哪种物品()A.新型消防服B.折叠课桌C.自拍用的伸缩杆D.帐蓬支架6.常用金属铝作为输电导线,是利用了物质的()A.导电性B.导热性C.超导性D.磁性7.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B.用凸面镜做汽车的后视镜C.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D.用平面镜端正仪表8.铝合金材料的用途广泛,这是因为铝具有什么主要优点()A.硬度高B.弹性好C.熔点低D.密度小9.现代生活照明多采用低碳节能的LED 灯,其核心元件的主要材料是A.导体B.纳米材料C.超导体D.半导体10.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A.呈洁白色B.隔热性好C.导热性好D.密度较小11.自然界中组成物体的物质不同,性质一般也不同。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6.4密度知识的应用(测量)

6.4密度知识的应用(测量)1.小强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在调节天平时,小强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图下对应序号)._______.(3)由图可知,橡皮泥质量m=_______g,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 =_______kg/m3.2.王瑞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A.3.0×B.1.7×103 kg/m3C.1.4×103 kg/m3D.1.0×103 kg/m3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的实验中:(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g.(3)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4.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A.看上去不多不少B.能淹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后水不会溢出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D.能淹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5.使用量筒或量杯时,应先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一般液体放在量筒或量杯中时,其液面略呈凹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________,并以凹形的________为准.量筒上标注的mL是体积单位,1 mL=________cm3=________m3.6.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将一袋牛奶倒入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20 g,然后将其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量筒示数如图所示.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254 g,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_mL,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g/cm3.7.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的密度,她制订了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测试题(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小明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站在实验桌前俯视读数,读取水的体积为60mL,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为()A. 大于60mLB. 小于60mLC. 等于60mLD. 无法确定2.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5,体积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 9∶10B. 2∶5C. 10∶9D. 5∶23.根据密度公式可知()A.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 不同种物质,质量跟密度成正比D.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4.下列单位中是密度单位的是()A. 毫升B. 千克/立方米C. 米/秒D. 千克5.把一块实心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子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放入盛满水的同样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A. 大于10gB. 等于10gC. 小于10gD. 无法确定6.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为乙的倍,乙的质量为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为乙的体积的()A. 0.4倍B. 0.8倍C. 1.25倍D. 5倍7.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由说明书可知工艺品中铜的质量为89g,已知铜的密度为8.9g/cm3,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141g,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40mL 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则玉石的密度为()A. 2.6×103kg/m3B. 1.7×103kg/m3C. 2.0×103kg/m3D. 3.5×103kg/m39.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小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D.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10.取50g水和40g酒精倒入烧杯充分混合,已知酒精的密度为,则该混合液的密度可能为()A. B. C. D.11.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V0、V1、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B. C. D.12.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描点表示出来,根据图示信息同学们认为:①ρ1>ρ2=ρ3>ρ4;②ρ1<ρ2=ρ3<ρ4;③m1=m2>m3>m4;④V1=V2>V3>V4。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6.2测量物体的质量提高训练

6.2测量物体的质量提高训练1.下列有关测量工具的使用错误的是A.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B.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D.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2.小明在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左方,这时应()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C.把游码向右移D.换用小一些的砝码3.图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金属球的质量为()A.80g B.81.6g C.82g D.78g 4.某同学用天平称得一物体的质量是65 g ,则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组成是( )A.60 g、5 g 砝码各一个B.40 g、20 g、5 g 砝码各一个C.50 g、10 g、5 g砝码各一个D.30 g、20 g、10 g、5 g砝码各一个5.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天平平衡——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测物体质量——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记下物体质量——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6.小云同学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前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右,他应该按以下哪步操作()A.将平衡螺母向右调B.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C.将平衡螺母向左调D.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左移7.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了,用天平称量一张邮票质量的做法可行的是()A.因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所以可以直接称一张邮票的质量B.将一张邮票和一个小铁块一起称,再单独称小铁块的质量,两次相减可得邮票质量C.称出100张邮票的质量,除以邮票的张数,可得一张邮票的质量D.条件不足,无法称量8.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________,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叫__________;另外还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__________合适的测量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物质的密度1.甲物质的密度为2.5 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 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 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 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2. 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接着她应测出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就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B.脚印的面积C.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一钢瓶中充满氧气时氧气的密度为ρ;当用完一半后,钢瓶中的氧气的密度还是ρD.铜的密度8.9×103 kg/m3,表示1 m3的铜的质量为8.9×103 kg5.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读作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冰全部熔化为水时,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 老师上体育课时,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
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在此过程中,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7.小玲在嘉陵江边捡到一块会吸水的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回到家她想测一下石头的密度。
她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是60g,再把它放到一个容积是370mL的容器里,然后缓慢地往容器里加水,直到水面刚好到达瓶口,一共加入了0.34kg的水,最后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将表面的水擦拭干,再测出它此时的质量是70g,则小石块的密度是()A.2.0×103kg/m3B.1.5×103kg/m3C .1.3×103kg/m 3D .4.0×103kg/m 3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小B .橡皮用去一半,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减半,密度不变D .把铁丝烧红,质量不变,密度变小9.对于密度公式ρ=m 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成正比B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 成反比C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都有关D .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m 与物体体积V 的比值10.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由地面送向太空的过程中,它的质量 (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不存在了11.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它们密度是一样大B .c 物质的密度最大C .b 物质的密度最大D .a 物质的密度最大12. 通常说“铁比木头重”,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A .体积相同的铁块与木块,铁块质量大B .铁块质量比木块大C .质量相同的铁块与木块相比,铁块的体积小D .铁的密度比木材密度大13.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封在钢罐中的密度为8kg/m 3的气体被抽出一半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
13.不变;4kg/m 3。
14.如图 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密度ρ甲________(选填“>”“<”或“=”)ρ乙;质量为1.8 kg 的乙315.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只能是(1) B.可以是(2)或(4) C.只能是(3) D.每一步都不能省去1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选填“>”“<”或“=”),甲的密度是g/cm3。
17.如图所示为我国的一元硬币.小陈同学测得10枚硬币的总质量为64 g,总体积为8 cm3,求:(1)一元硬币的密度是多少.(2)若用黄金制作大小相等的硬币,则每枚硬币质量为多少.(ρ黄金=19.3 g/ cm3)18. 用拉丝机将一根很粗的铁棒拉成很长的细铁丝后,其质量,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
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该。
20.小明家的晒场上有一堆小麦,体积为8m3,为了估测这堆小麦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装满小麦,压实后小麦恰好与桶口相平,测得桶中小麦的质量为1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
(ρ水=1.0×103kg/m3)求:(1)桶的容积。
(2)小麦的密度。
(3)这堆小麦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答案1.甲物质的密度为2.5 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 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 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 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D2. 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 A3.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接着她应测出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就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B .脚印的面积C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D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3.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 .一钢瓶中充满氧气时氧气的密度为ρ;当用完一半后,钢瓶中的氧气的密度还是ρD .铜的密度8.9×103 kg/m 3,表示1 m 3的铜的质量为8.9×103 kg4.D5.冰的密度为0.9×103 kg/m 3,读作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冰全部熔化为水时,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0.9×103千克每立方米 体积是1 m 3的冰质量为0.9×103 kg 不变变大6. 老师上体育课时,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
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在此过程中,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 .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B .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C .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D .无法判断6. B7.小玲在嘉陵江边捡到一块会吸水的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回到家她想测一下石头的密度。
她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是60g ,再把它放到一个容积是370mL 的容器里,然后缓慢地往容器里加水,直到水面刚好到达瓶口,一共加入了0.34kg 的水,最后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将表面的水擦拭干,再测出它此时的质量是70g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A .2.0×103kg/m 3B .1.5×103kg/m 3C .1.3×103kg/m 3D .4.0×103kg/m 37.B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小B .橡皮用去一半,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减半,密度不变D .把铁丝烧红,质量不变,密度变小8.D9.对于密度公式ρ=m 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成正比B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 成反比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物体体积V的比值9.D10.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由地面送向太空的过程中,它的质量()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存在了10. C1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它们密度是一样大B.c物质的密度最大C.b物质的密度最大D.a物质的密度最大11.B12. 通常说“铁比木头重”,下面理解错误的是()A.体积相同的铁块与木块,铁块质量大B.铁块质量比木块大C.质量相同的铁块与木块相比,铁块的体积小D.铁的密度比木材密度大12. B13.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封在钢罐中的密度为8kg/m3的气体被抽出一半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为。
13.不变;4kg/m3。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密度ρ甲________(选填“>”“<”或“=”)ρ乙;质量为1.8 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dm3.15.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只能是(1) B.可以是(2)或(4) C.只能是(3) D.每一步都不能省去15. B1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甲 ρ乙(选填“>”“<”或“=”),甲的密度是 g/cm 3。
16.>;1.5。
17.如图 所示为我国的一元硬币.小陈同学测得10枚硬币的总质量为64 g ,总体积为8 cm 3,求:(1)一元硬币的密度是多少.(2)若用黄金制作大小相等的硬币,则每枚硬币质量为多少.(ρ黄金=19.3 g/ cm 3)17.(1)硬币的密度:ρ=m V =64 g 8 cm 3=8 g/cm 3. (2)一枚硬币的体积V ′=110V =110×8 cm 3=0.8 cm 3,用黄金制作大小相等的硬币,ρ黄金=19.3 g/cm 3,由ρ=m V 可得此时每枚硬币的质量:m 1=ρ黄金V ′=19.3 g/cm 3×0.8 cm 3=15.44 g.18. 用拉丝机将一根很粗的铁棒拉成很长的细铁丝后,其质量 ,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