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考纲要求:民族工业的创建A

重点:近代上海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导入:结合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提问:开埠之前的上海处于怎样的经济地位?

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上海,在开埠之前已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其商贸主要表现在

埠际贸易的发达。但开埠以后的上海,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主流,并推动了民族工业和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上海以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变化,进入了近代大都市的行列。

一.经济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叶的上海经济

(1)近代经济起步A.时间:19世纪50年代后

B.表现

a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b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2)经济主流: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3)民族工业的创建A.原因

a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李鸿章等人在上海举办的民用企业作用巨大;

b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

c洋货行销的刺激下,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

d上海沿海傍江、位居中国东部中间的优越地理位置。

B.时间——19世纪80年代

C.行业——轻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

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城市

(1)城市地位:跻身世界大都市行列;

(2)经济地位: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民族工业繁荣,化工、电气等企业成为龙头企业(3)贫富分化严重:富者掠夺成果,贫者难以温饱

二.城市建设的推进1.城市现代化开始

(1)时间:20世纪初(2)标志: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

2.城市现代化的发展(1)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

(2)城市供水网络初具规模

三.“大上海计划”

1.雏形:孙中山“上海商

港”的设想

2.规划:以港口建设为龙头,建设繁华城市中心区域

3.结局:因外患日重、社会动荡、成本巨大而被迫中断

4.影响: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建设规划

四.练习与思考

1.P87

2.P87

3.P87

参考答案:

1.“心房”与“血管”的比喻突出了上海开埠后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具体讲,开埠后,上海逐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19世纪50年代,上海已取代了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对外贸易也推动了上海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一直到19世纪末,上海的经济主流还是以外贸为主导的

贸易导向性经济,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时,上海转口贸易数量大、地域广,根据统计,1860——1900年,上海进出口总值平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从上海进口的洋货,有70%以上要运到内地其他口岸;而从内地运到上海来的土货,有80%要出口到国外或运到国内其他口岸。

2.随着近代以来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建设也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市民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城市交通建设不断演进:上海的道路经历了从土路、碎石路到柏油路的变迁;交通工具也经历了从轿子到马车、人力车再到电车的变化。二是建立公共照明系统,先后安装了煤气路灯和电灯。三是城市供水网络初具规

模,相继创办了水厂和水电公司。

3.本题是社会考察题,可以根据条件,在课前或课后完成。考察中,在了解“大上海计划”实施情况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历史建筑、旧址等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五.作业

1.练习册第17课

2.预习第五单元第20课

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上海继续保持“总部经济”的增速稳定。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总部经济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7月,又有日立物流(中国)有限公司、铂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福伊特驱动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美太投资(中国)有限公司4家企业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认定;科德宝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升级为亚太区总部。新设新丰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家投资性公司。2015年1-7月,上海市共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8家(其中管理性总部24家),投资性公司8家、研发中心7家。截至2015年7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18家,其中亚太区总部35家;投资性公司305家,研发中心388家。 2015年以来,上海“总部经济”的增长既保持常态,又有新亮点。从投资国别看,以美、欧、日企业为主,欧洲企业总部增速加快。美国企业设立地区总部148家,占28.8%;欧洲企业139家,占27%;日本企业116家,占22.6%。2015年上半年,欧洲企业设立地区总部10家,占41.7%;美国、日本企业各5家,各占20.8%;其他亚洲企业4家,占16.7%;从行业分布看,上海的总部经济仍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制造业企业设立地区总部384家,占74.7%,服务业企业130家,占25.3%。2015年1-6月,制造业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18家,占75%; 服务业企业6家,占25%。同时,数据显示,在沪95%以上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具有两种以上的功能,82%的地区总部具有投资决策功能、61%的地区总部具有资金管理功能、54%的地区总部具有研发功能、35%的地区总部具有采购销售功能。 从落户区域看,浦东特别是自贸试验区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吸引力较大。落户浦东的地区总部231家,占55.7%,其中落户在自贸试验区的地区总部181家,其余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2015年上半年,落户浦东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家,其中6家落户在自贸试验区。 作为上海“总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各级政府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海市的外商投资便利化度向自贸区看齐,2014年6月起,上海在静安、浦东、黄浦、徐汇等区开展了外资审批改革试点,静安区外资企业设立审批时间由原来平均9个工作日缩减至4个工作日,企业变更审批时间缩减至3.5个工作日。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地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的,却是我县目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是符合目前发展需要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城市的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出发,简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规划;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也一定的变化,城市的规划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于市民息息相关,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以城市的发展和认知为灵魂,对一个城市做出合理的规划目标。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更全面,也追求安全、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城市环境的好坏制约着城市活动的发展。目前,人类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物质环境来满足人口增多和不同活动发展 的需求。虽然总体的进步可以,但是却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历史人

文资源遭受的损坏。城市环境的情况会严重制约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包含文化、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技术 各个时期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全面的生活帮助。科学技术的运用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的形式 如下; 1、信息化、智能化高新技术会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有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智能化高科技的建筑形式,不但给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也便于合理的运用各种能源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智能化在城市中的大规模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土地应用的模式。 2、高新工程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建造更加高层安全、便捷的楼层,开发更深层次的地下领域。原来人们探讨的海上城市、空中楼阁等不再成为幻想可以成为现实。高新科技的运用也会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的新能源,具有高效率、成本低的新型运输工具等,更加快捷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服务。这种种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空间结构。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原则

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原则 (1)节约资源和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提高产业质量,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考虑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进一步研究加快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措施,形成节地、节水、节能和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 (2)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增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调控职能。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实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产业的合理布局。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培育重点产业,加快形成企业集群,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4)巩固和强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的紧密关系,促进和引导产业整合与集中发展。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划分次区域,实施分区域的城市发展策略,统筹区域及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产业向发展带,尤其是向重点产业新城的转移和集中,引导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5)符合首都经济发展的方向,提升城市核心功能。重视首都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要求、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首都优势,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低消耗、低投入、高产业关联度和高附加值的行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6)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共同发展。采取差异化战略,加强北京在京津冀地区、全国和全球产业链中的合作与分工,尤其要重视在京津城镇发展走廊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

四、主要措施 1、抓扶优扶强,壮大企业规模、要积极培育和扶持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集中、行业领先、效益较好的骨干企业,依托豪翔、联群、大明、奇达利、有志、共荣、佳豪、磊鑫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推动石雕石材产业形成具有明显优势,富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2、抓载体建设,优化产业布局、要全力推动石雕石材业向基地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行条块结合,纵横拓展,规划建设―批规模大、聚集功能强的石雕石材生产基地。块状:建设惠东和崇武山霞为主区域的全国石雕制品加厂中心,力争在“十五”期间成为国际性制造业加工中心。形成集原料经营、石制品加工、产品展示、配套包装物、磨具磨料、石材机械的生产供应为一体的完整的石雕石材工业产业链。条状:以国道324 线及惠黄、惠崇公路沿线石材企业为主线,以中国雕艺城、磊艺、豪翔展示中心和洛阳石雕产品一条街为支点,形成集石雕加工、展示、销售一线串珠的石雕石材产业走廊。 3、抓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后劲、针对目前该行业还普遍存在产品艺术档次不高、技术含量低、大路货产品多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术进步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工程,创办 3-5所工艺美术研究所,支持企业走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引进高新技术装备;开展系列化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和工艺研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和协作。 4、抓市场拓展,扩大发展空间、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日本市场、进军韩国市场、开拓欧美市场”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带来的契机,加大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力度,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石雕石材展示会等经贸活动;鼓励企业到国内外开设办事处和营销机构:定期举办中国(惠安)国际石雕石材展示会和雕刻大赛;加强媒体宣传,提高石雕品牌国际知名度;加快市场载体建设,完善中国雕艺城规划;建立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历史博物馆,作为展示惠安雕艺的平台。 5、抓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素质、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和人才培养,实行人才培训与引进并举。依托惠安五中石雕职业学校、华光摄影学院基地,培养一批能自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企业输送技术骨干;实行企业与美术学院厂校挂钩,培养技术力量,大力引进工艺美术家和专业人才到企业来施展才能;同时要特别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石雕石材业的队伍整体素质。 6、抓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企业、针对石雕石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石粉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要在企业中大力推广采用“SC聚压滤法”技术,使产品加工中携带的石粉泥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分离,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全部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要倡导企业在应用节水、节能、降耗新技术的同时,开拓和引进一些废物再利用的相关企业,如引进利用碎石、石粉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加工企业,以发展资源循环的工业链。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

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考纲要求:民族工业的创建A 重点:近代上海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导入:结合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提问:开埠之前的上海处于怎样的经济地位? 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上海,在开埠之前已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其商贸主要表现在

埠际贸易的发达。但开埠以后的上海,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主流,并推动了民族工业和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上海以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变化,进入了近代大都市的行列。 一.经济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叶的上海经济 (1)近代经济起步A.时间:19世纪50年代后

B.表现 a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b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2)经济主流: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3)民族工业的创建A.原因 a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李鸿章等人在上海举办的民用企业作用巨大;

b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 c洋货行销的刺激下,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 d上海沿海傍江、位居中国东部中间的优越地理位置。 B.时间——19世纪80年代 C.行业——轻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

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城市 (1)城市地位:跻身世界大都市行列; (2)经济地位: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民族工业繁荣,化工、电气等企业成为龙头企业(3)贫富分化严重:富者掠夺成果,贫者难以温饱

二.城市建设的推进1.城市现代化开始 (1)时间:20世纪初(2)标志: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 2.城市现代化的发展(1)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 (2)城市供水网络初具规模 三.“大上海计划” 1.雏形:孙中山“上海商

杭州市空港经济圈发展规划

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空港经济,也称临空经济,指依托机场尤其是枢纽性机场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形态。空港经济圈是指由于空港及航空运输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导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以及人口向机场周围聚集,形成多功能经济区域。 目前,全省及杭州市已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着力培育杭州空港经济圈不仅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是落实我省“两创”总战略和实现杭州市“一城七中心”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大型国际空港高端稀缺资源,合理规划杭州萧山机场及其周边区域,培育空港经济圈,对于发挥杭州都市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强、民营经济活跃、制造业发达、经济腹地广阔等综合优势,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临空产业集群,对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培育高端现代服务业,提升杭州乃至环杭州湾地区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总战略要求,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大江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杭州大江东新城概念规划》、《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决定》等为依据,注重与浙江省、杭州市的土地、建设、交通、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在《杭州培育空港经济圈思路研究》、《杭州空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杭州市萧山空港经济区概念规划》、《杭州空港新城概念规划》、《杭州空港集疏运干线路网规划》等前期研究与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编制。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思路与布局框架,明确临空产业培育方向与布局框架,提出支撑体系与环境建设思路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三个空间层次:核心区,即空港新城,指萧山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地区未来空港经济新的成长空间,主要包括萧山国际机场、紧邻空港和交通走廊沿线的地区以及机场西面的临江地带,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空港服务等核心产业功能,成为带动整个区域临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系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区域。集聚区,指机场半小时交通圈范围内具备空港经济发展条件的区块,重点依托各城市CBD、大型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农业功

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载体,其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和保障,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产生聚集效应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城市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确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基本保证。 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关键,综观各国经济的发展,当代所有发达国家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不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中间阶段,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当社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社会资本有了一定的积累,经济进入为起飞或快速发展做准备的阶段。通过这一时期基础设施的集中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中缺少基础设施的集中发展时期,这种结构的缺陷必然成为今后发展的瓶颈! 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一国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一国经济可能出现起飞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城市经济活动的开展严重依赖于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及固体废弃物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纵观我国现行的基础设施基本状况:铁路建设落后,超负荷运转,铁路运载力不足而导致能源损失;公路规模尚小,高速公路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尚未形成具有大规模效益的高等级公路网;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不稳,多数年份电力的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水利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抗灾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大影响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更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扩张的需要。城市供水的短缺、城市道路及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这些现象不仅从宏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和活动结果,而且影响经济的另一微观主体一家庭。从而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正是基础设施必须也能够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不失时机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深圳是具有改革开放特征并且是几个改革开放城市中建设发展最为成功的城市,其经济发展经验无疑是试验田的宝贵果实。二十几年的发展让深圳极具吸引力,汇集了全国的高端人才,融合了四面八方的文化,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特区城市。正因为如此,深圳的融合文化优势、政策优势,在未来会起到引领国家发展走向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发展历史,深入了解这座特殊的年轻城市如何建设发展,其规划发展在这过程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并给予解答。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深圳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临近珠江入海口,通过口岸可以直达香港。全市面积1991.6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有1035万人,包括流动人口约有13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251万人。全市共有六个行政辖区,由西至东分别是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和龙岗区。另外,还设有龙华、坪山、大鹏以及光明四个功能区。深圳的发展是奇迹式的,从仅有几万人的边陲小镇摇身成为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仅仅只花了20多年的时间。目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必要和重要的过程,怎么样运用好城市规划是现在问题所在。深圳的城市规划作为实验地,它在市场经济的初期首次与市场接触,其不足反映了高速发展的城市设计中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作为中国城市规划的试验田和代表,对其进行规划范式深入研究,其成果能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 1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考虑到深圳的政治、经济以及发历程等情况,在此用时间来划分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9年至1986年,深圳城市建设的基础时期。“文革”的影响使城市规划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所以在后来的城市规划思路方法和内容上实质仍是50年代苏联模式的延续。因此在最初的深圳城市规划中,规划仅是延续了国民经济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计划具体的落实,并没有新的规划信息加入,也没有特定的研究。从城市建设角度来

北京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北京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认为:“北京经济”比“首都经济”的提法更适合;“京津经济圈”比“首都经济圈”和“北京经济圈”的提法更合理;北京市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一个现代的全球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也应该是“知识型经济中心”。 关键词:北京北京经济京津经济圈知识型经济中心 (一)关于“首都经济”与“北京经济”的问题 近年来,“首都经济”一词,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中,但笔者认为“首都经济”的提法值得商榷。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首都是属于政治范畴。首都是全国的首都,是中央机关所在地,其影响力是全国性的。与之相对应,首都经济也应该是影响全国的。事实上,从经济辐射功能的角度上,在我国首都目前的这种影响很小;二是从国外来看,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出现“首都经济”的提法,倒是有人专门研究过大伦敦地区经济或大巴黎地区经济;三是谁也不能保证一国首都或永恒不变的,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首都并非定位于大城市,有些原来在大城市后迁移到小城市或新区。而北京市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永远不会发生改变,“北京经济”是一个永久性的概念。因此,我们认为,与“首都经济”的提法相比,“北京经济”的提法更适合。 我们知道,城市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综合体,其要素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要素和非基本要素。一切非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部门、国防军事单位等都是城市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的存在和发展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直接的决定作用。而非基本要素的产品或服务则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而非外埠)需要的。据此研究范式,我们也可以把“北京经济”分为“基本经济”与“非基本经济”两类。前者是指为北京以外的地区(即外埠)服务的经济,后者是为本市(即本埠)服务的经济。从“首都经济”与“北京经济”二者的关系来看,后者应包含前者,“首都经济”应是“北京经济”的一部分。其关系如下: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自2003 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物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 第八章特定区域 第九章附则 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计算规则 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

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三)工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市政设施用地; (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五年规划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短期规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既然叫“五年计划”,当然是每五年规划一次。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2006—2010年的“五年规划”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叫“十一五”。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计划,是指从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即“二五”计划,是指从1958—1962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三五”计划(1966—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

上海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主线回顾与思考 ?严杉初 [摘要]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六五”至“十二五”七个五年规划为基础,对上海发展主线提出的背景及实施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总结上海确立发展主线推动发展的历史启 示。 [关键词]上海;发展主线;回顾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K291/297 [文献标识码] 发展主线是为实现预期奋斗目标而确定的必须实践和始终坚持的任务提炼,它的提出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振奋信心,实现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发展主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起着定基调、明方向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围绕着当好中国改革开放的……后卫”和……前锋”,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确立发展主线,大胆探索实践,推动了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能级的不断提升。 —、“六五”(1981—1985)主线: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和恢复调整,上海的发展走上了正轨。但多年积累遗留下来的问题困扰着上海,如要加快消费品生产受到产能的限制,工业管理体制、交通拥挤、“三废”污染、就业困难等都亟待解决。于是,1983年4月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确定的发展主线是: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围绕这一发展主线,“六五”期间,上海把消费品生产放到重要地位,积极发展食品、纺织品和其他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加强机械、电子、冶金、石油化工和建筑材料五大基础工业建设;抓紧能源、交通和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大型电厂、核电站、铁路新客站、邮电大楼、越江隧道等骨干项目的建设;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加强同长A[文章编号]1009-928X(2013)03-0017-04 江三角洲和其他兄弟地区的经济联合;有重点地加 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城乡集体经济, 适当扶植个体经济,办好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发展 和人才培养;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加强城乡建设,逐步调整城市布局;城市经济体 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不同程度地建立了 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郊区农业广泛实行以家庭 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并开始了农副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六五” 期间,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71.24亿元,年均增 长9.1%。全市财政收入共1089.20亿元,年均增长 5.8%。外贸出口共完成180.08亿美元。 二、“七五”(1986—1990)主线:改造振兴“六五”之后,上海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是,改革措施不配套,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跟不上微观搞活的要求,经济体制还未理顺;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工业布局不合理,出口创汇能力不强,地方财力严重不足。因此,1986年4月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确定发展的主线是:改造振兴。 围绕这一发展主线,一系列大型骨干工程建设全面展开,相继建成宝钢一期、金山石化二期、桑塔纳轿车、永新彩色显像管、益昌冷轧薄板等一批骨干工程。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劳动工资等体制改革,在企业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进行了股份制、税利分流和放开经营等 ---------------------------------- 17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年3月号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2006-05-22 11:53:07 总则 1. 规划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对“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下简称“本风貌区” )历史风貌的保护,促进风貌区城市更新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结合本风貌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下简称“本规划” )。 本规划属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为本风貌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以及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并指导下一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方案的编制。 本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 2. 主要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年 (3)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 年 (4)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 年 (5) 、《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2003 年 3. 地位和作用

本规划是指导本风貌区保护与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为风貌保护、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依据。 本规划对本风貌区的土地使用、建筑保护与更新、建筑建造、道路交通、绿化与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性规定,在本风貌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以及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和各项专业规划时应当遵守本规划的要求。 4. 规划范围 本风貌区规划范围根据2003 年批准的《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划示》确定,为黄浦行 政区的人民路—中华路以内区域,总用地面积为199.72 公顷。本规划范围即为本风貌区的范围。 5. 风貌特征 本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留存有上海700 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蕴藏着各个城市发展时期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遗存,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风貌区边界明确、形态独特,区内街道交错密布、巷弄蜿延曲折、街巷景观多变、建筑类型众多,为典型的自然发展形成的城市格局。区内既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宗教建筑、民居和商业街市,也有近代中西合璧风格的各类建筑物。 6. 功能定位 本风貌区确定为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和旅游观光功能为主体、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征的城市复合型历史中心地区。本规划着重于全面提升本风貌区的居住品质,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充实商业和文化娱乐功能。 7. 保护原则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浅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市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它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配置城市资源、调控城市布局的重要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现状,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的概念、阶段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简要分析与描述。 【关键字】城市规划;城市发展;重要性;影响 1978年11月,我国在经济上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而后的三十多年里,我的经济的发展果然不负众望,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在飞速进行中,无论是东部、中部、西部还是沿海内地,城市的面貌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华灯璀璨。在建筑设计者、城市规划设计师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者们的辛苦努力下,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环境与形象变得越来越美好,居住的家园变得越来越温馨。 一、城市规划的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在早期,人们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场所,三五成群,靠捕鱼打猎为生。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开始崛起,人们也开始由此进入到群居的最高级模式,逐渐的走向了成熟与文明的时代。当然,伴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一个新的名词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城市规划。 谈及城市规划,每个民族对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知识的组成。所谓城市规划,顾名思义就是科学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处理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它侧重于研究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根据,在城市管理规划、建设、运行三个阶段中位于最首要的地位,是城市管理的龙头。 (二)城市规划的发展分析 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随着时代与地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也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并且紧跟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研究自古以来就存在了,而因为各个学科的参与,也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例如地理学科、社会学科、历史学科以及考古学科等知识文化对研究城市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2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从2005年中国“十五计划”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众多部门、专家、学者、各界人士都热情参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从此计划变为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并且开始实施。下面我开始着重谈谈自己对十二五规划的一点看法。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 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