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上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课件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4.解答题:以下是植物茎中与运输有关的两种输导组织, 箭头表示所运输物质的运送方向。请你在图中方框内填 写恰当的内容。
水分 无机盐 有机物
木质部
导管
筛管
韧皮部
枝芽 将来发育成枝条花的芽 芽的种类 花芽 将来发育成花的芽芽
1.芽有几种类型?枝条花是芽由比哪枝芽种粗而圆
混芽合发芽育而成将 又可来的既发?可育成发育花枝的条芽,。 枝 芽
思考:为什么果农每年都要对果树进行修剪?修剪 后留下的是花芽还是枝芽?
农业生产中,一般尽可能保留花芽,适当 剪除枝芽,以确保多结果实。
苏教
生物
7年级/上
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1.说出枝芽的主要结构包括分生组织、 幼叶、芽轴和芽原基,以及枝芽与茎
的关系; 2.说出茎的基本结构是由树皮、形成 层、木质部和髓四个部分构成,及其
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树是什么树吗?
世界上最高的树是澳洲的杏仁 桉,高可达156m。相当于50层 楼高
这么高大的树以及树下的 小草等植物是通过什么器官把 各种物质从根运到叶或者由叶 送到根的呢?
什么?
导管
3. 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导管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力,里面有起输导作 用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证 明了根吸的__水_分___和无__机__盐___ 是通过茎木质部里的导管 从 下 往__上___运输到植物全 身的。
韧皮部有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髓:能贮藏营养,属于营养组织
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叫什么?有什 么特点?是什么组织?
韧皮部 木质部 木 本 植 物 的 茎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枝芽的主要结构。
教学目标
2、了解枝芽发育与茎的对应关系。
3、认识木本植物植物茎的基本功能及各部分的主
要作用。
4、认识导管的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枝芽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 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茎的输导功能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理 论联系实践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意识。 3、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的观察,近距离的接触也不是很多,缺乏感性认识,因
此,教学的主导思想就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认知的资 教材分析
源、实物标本等让学生认真观察,以获得更多的感性认
识,提高他们的认知兴趣。
பைடு நூலகம்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根、茎、
叶的功能之后,进一步探究茎的结构和输导功能的,茎
的结构是怎样的,以及茎是怎样输导水和无机盐的,是
本节课的内容较直观,学生的感性认识较丰富,只 要教师创设情境,逐步引导,一部一个小台阶,使学生 学生学习能 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一学生刚接触显微镜, 力分析 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有不规范的操作,在教学中 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应及时纠正。
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是枝芽的结构和茎、花的对应 关系。从大多数绿色植物都能开花结果这个学生生活的 教学策略选 经验出发,提出花是如何发育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 择与设计 再提出花的原始状态是什么样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 好奇心理和探究兴趣,结合他们的观察后的认知结果, 教师得出花是由植物的芽发育而成的结论,进而再配合
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者通过了解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培养环保意识,认识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者通过学习植物茎的输导功能,认识到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者在生活中关注植物保护,积极参与绿化行动,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植物茎的基本结构,包括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等,重点讲解导管和筛管的特点、分布及功能。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观察植物茎的实物模型和显微镜下的横切面,认识导管、筛管等输导组织。
3.教师通过实例和图片,阐述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的水分、养分输导过程,加深学生对植物茎输导功能的理解。
-学习者通过讨论、分享,相互学习,提高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学习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注意保持图文并茂,清晰展示观察结果和思考过程。
2.科普短文、资料汇编和倡议书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规范,注重逻辑性和说服力。
3.家长协助的实验作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教师发放植物茎横切面的图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标注图片中的导管、筛管等输导组织。
-描述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的水分、养分输导过程。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韧皮部。
(2)掌握导管和筛管的功能,能解释它们在植物体内的输导作用。
(3)理解植物茎的贮藏作用及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利用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认识,提高学生保护植物、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功能。
(2)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的输导作用。
(3)植物茎的贮藏作用及其在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茎贮藏作用的机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茎的结构模型或实物。
(2)导管和筛管的图像或模型。
(3)实验材料和器材。
2. 学具:(1)笔记本。
(2)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
2. 教学新课:(1)讲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韧皮部。
(2)讲解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和功能,解释它们在植物体内的输导作用。
(3)讲解植物茎的贮藏作用及其在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 课堂互动:(1)提问学生关于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4. 实验与探究:(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和验证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
5. 总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作业布置1. 绘制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功能。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导管的输导作用(片段) 杨志安 盐城市泽夫中学

生物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盐都区泽夫初级中学杨志安【课题】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导管的输导作用(片段)【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说出木本植物茎各部分的功能,难点是区分导管和筛管的各自功能。
【实验活动的设计说明】1、实验设计思路: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在植物茎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导管和筛管,连接着根、叶、花等器官。
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知道,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的导管,还是由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上运输到叶的呢?该内容并非很难,但专业性强,结构微观(如导管),学生对此普遍缺乏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对这些陌生而枯燥的知识产生兴趣,知识的呈现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的设计出发点是:(1)尽量为学生提供认知资源,寻找他们熟悉的实物标本供他们研究观察,以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深刻印象;(2)尽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调动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通过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亲自去感受事物的变化(茎变红),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体验,调动积极性,加深印象,使知识的呈现更加鲜活、自然、生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标关注学生感受和发展的理念。
茎的输导功能的实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9页)是利用红墨水流经过木本植物的茎后,在茎中的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红墨水)的通道中留下红色的痕迹,通过观察红色痕迹的位置,来确定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是筛管还是导管。
在实验中,我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改进,即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的锥形瓶中,同时插入两根木本植物的枝条,其中一根枝条带有几片叶,另一根不带叶,在不影响原来的实验效果的情况下,,使学生在探究导管的输导作用的同时,又能获得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之所以能通过茎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其动力主要是叶片的蒸腾作用,扩大了这一实验装置的作用,使知识得到提升。
2、实验目的:通过操作实验,认识植物茎的输导功能、3、实验步骤:A、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的锥形瓶中,同时插入两根木本植物的枝条(校园有冬季不落叶的法国冬青,可取得较多的带叶的枝条,供学生分组实验之用),其中一根枝条带有几片叶(带8-10片叶),另一根不带叶。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导管是由一串高度特化的细胞组成,细胞壁木质化,具有很高的透水性。
-导管的方向是自下而上,与水分上升的方向一致。
3.筛管的功能与特点
-筛管位于韧皮部,负责有机物的运输。
-筛管是由许多筛管细胞组成的连续管道,细胞间通过筛孔相互连接。
-筛管的运输方向是自上而下,与光合产物的分配方向一致。
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还不错。在知识方面,同学们掌握了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导管和筛管的特点及功能等。在技能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提高了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同学们对生物学科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
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观察报告是否详细记录了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实验报告中是否准确描述了水分运输的过程。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提交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继续保持。
-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将探讨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发现植物是如何通过茎来完成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是植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会先问大家:“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那么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运输到其他部分的吗?”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引导大家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并自然地导入今天的主题。
-访问植物园或请教专业人士,了解更多关于植物茎输导功能的知识。
在拓展过程中,如果同学们遇到疑问或困难,可以随时向我寻求帮助。我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答,助力同学们在课后拓展中收获更多知识。
初中生物:茎的功能与运输

茎的功能与运输茎是植物体中既重要又特殊的部分,它具有支持、输导、制造养料和贮藏等功能。
一、支持功能茎能将叶子、花和果实等其他部分运输到各个方向,使植物体不致倒塌。
有些植物的茎还担负着支持其他植物或动物的作用。
例如,莴苣的茎和叶柄合二为一,茎的上部逐渐变细,中空,就起到了支持作用。
二、输导功能茎的维管束组织不仅具有支持功能,而且还有输导水分和有机营养物质的功能。
在维管束之间还充满薄壁细胞组织和厚角组织等非维管束组织。
这些组织对于水分和有机营养物质的输导也是有益的。
三、制造养料的功能在茎尖(生长点)上有分生组织,能不断进行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这些细胞经过发育成为薄壁组织,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根部吸收的水制造出有机养料。
这些养料除供植物体自身利用外,还通过叶、果实的表面或从根部散发出来,供植物体同化其他物体时再利用。
四、贮藏功能茎的薄壁组织还具有贮藏功能。
例如马铃薯的茎尖、胡萝卜的肉质膨大部位以及甜菜块根都是贮藏器官。
贮藏器官含有大量的贮藏物质,如淀粉、糖类、蛋白质等。
在适宜的条件下,贮藏物质可分解或合成,以供应植物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总之,茎是植物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担负着多种功能,是植物体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所在。
了解茎的功能和特点,对于农业生产、园艺栽培、植物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初中生物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有关根茎运输的实验和知识。
例如,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根尖的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了解根尖的生长点和分生组织的作用;通过观察根茎的切片和染色实验,了解根茎中维管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学习有关植物激素和生长素的知识,了解植物激素对根茎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等等。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规律,还可以为农业生产、园艺栽培、植物保护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实践应用。
总之,初中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遗传、进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茎的输导功能实验设计 倪洁 溧阳市第六中学

茎的输导功能实验设计1课题:植物茎的输导功能2实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木本植物茎中导管和筛管的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3实验内容:茎的输导功能器材:红墨水、放大镜、锥形瓶、棉花、香樟树的枝条、培养皿、刀片等。
装置: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插入数根根带有几片叶的香樟树的枝条,放在温暖的阳光下照射约3~4小时,直至叶脉有点发红。
4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重点是认识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作用;难点是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本节的实验教学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导管和筛管位置的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够突破导管和筛管功能这一教学难点。
本探究实验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入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抓住七年级学生探知欲望强,动手积极性高这些特点,我将采用情景创设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
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5实验教学过程:一、实验的导入:近期一波波的冷空气来袭,医院输液的病人多了起来,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占了所有病人的60%以上,那么大家有没有见过树木“打点滴”呢?展示图片:展示图片:移栽不久的树木和人一样有时候也需要输液,给大树“打点滴”有两方面的作用:补充水分,防止大树脱水;补充无机盐促进树木生长,主要目的是提高树的移栽成活率,尽快恢复树势。
那树木怎么“打点滴”呢?大树的“血管”在哪里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导管和筛管均属于输导组织,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哪个管道运输到树体内的,导管和筛管又是如何分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动手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人的输液入手,引入到树木的输液,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走进课堂,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初一生物组洪胜
知识点一枝芽发育成茎
(1)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
(2)芽的种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枝芽发育成茎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混
合芽发育成茎、叶和花。
(3)枝芽由幼叶、芽轴和芽原基等部分构成,其中枝芽中的__________发育成叶、
__________发育成新芽,__________发育成茎。
知识点二茎的基本结构
(1)木本植物茎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四部分构成。
(2)韧皮部是树皮内侧部分,其中有__________ ,木质部是茎中最坚硬的部分,木质部分中有__________ 。
形成层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形成层的细胞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髓位于茎的中央,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3)草本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不能像木本植物的茎一样逐年加粗,如水稻、小麦的茎。
拓展:
(1)木质部存在于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中,主要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并有支持植物体作用的复合组织。
木质部与韧皮部结合在一起,在植物体中构成连续的维管系统。
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细胞所组成。
导管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细胞,其细胞端壁由穿孔相互衔接,其中每一个细胞称为一个导管分子或导管节。
导管分子在发育初期是生活的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解体,细胞死亡。
(2)韧皮部是存在于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体内输导养分,并有支持、贮藏等功能的复合组织。
韧皮部由筛管、筛胞、伴胞、韧皮纤维和薄壁组织细胞等组成。
筛管是由一系列筛管分子顶端相互衔接而成,幼小的筛管分子有细胞质、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成熟后细胞核解体,液泡膜消失,细胞质与细胞液融合。
筛管分子间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做筛孔;具有筛孔的端壁叫做筛板。
筛孔常成群分布形成筛域,相邻的筛管分子通过原生质丝相沟通,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在筛管分子的一侧有一个或几个细胞伴生在一起,叫做伴胞。
伴胞是活细胞。
(3)树的年轮的形成:一个年轮代表树的一个生长周期。
一般来说,春夏天雨量充足,温度适宜,植物细胞生长旺盛,此期形成的细胞体积大,密度小,颜色浅,叫春材。
到了秋天气温越来越低,越来越干旱,植物虽然光合作用旺盛,但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此时形成的细胞体积小,密度大,颜色深(大量有机物贮存在细胞内),叫秋材。
秋材的变化是从春材逐渐过渡的。
在热带,由于季节变化不明显,植物的生长变化也不明显,形成的年轮也就不明显,
甚至没有年轮。
知识点三茎的输导功能
(1)木质部中的_____ 由下向上运输由根吸收来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韧皮部
中的__________ 由上向下运输__________ 环剥树皮,在缺口上端会长出节瘤。
(2)有些植物的茎除了具有输导养料、支持的功能外,还具有贮藏和繁殖等功能,如甘
蔗的茎就有贮藏功能。
应用类型之一木本植物的结构
例1图为杨树枝条横切面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图中1是______ ,其内侧部分叫做__________ ,其中有输导有机物的__________
和起支持作用并具有弹性的__________ 纤维。
(2)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作用的结构是[ ] __________。
(3)图中2是第_______年的木质部,该枝条共有_____个年轮,表示生长了______。
例2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中,死亡细胞最多的部位是()
A. 树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类型之二茎的功能
例3在茎的结构中,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管道分别是()
A. 筛管、导管
B.导管、筛管
C.导管、导管
D.筛管、筛管
例4我们吃的甘蔗,汁液多,味甘甜,说明茎不仅有__________作用,而且还有
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课堂小结:
(1)树皮:外侧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内侧为__________。
韧皮部内含__________,筛管
是活细胞,可以由上到下运输__________。
(2)木质部:内含_______,导管是______,可以由下到上运输_______;具有很强的________。
(3)形成层: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______ ,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
韧皮部。
木本植物有______,茎可逐年__________ ;草本植物无形成层,茎__________ 。
(4)髓:位于茎的中央,有__________的作用。
茎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枝芽发育成茎
茎是多数植物地上部分的枝
干,连接着根和叶。
着生叶和芽的
茎通常也称为_______和_______。
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
芽分为、和
混合芽_三种类型。
_______←枝芽
(1)____
(2)__
→
⎧
⎪
→
⎨
⎪
幼叶
芽原基
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1. 使植物的茎不断伸长的是()
A. 幼叶
B. 芽轴
C. 芽原基
D. 子叶
2. 玉米、水稻和小麦的茎不能增粗的原因是茎里没有()
A. 韧皮部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髓
3. 木本植物茎能够长得很粗的原因是茎的结构中有()
A. 形成层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髓
4. 枝芽将来发育成()
A. 叶
B. 花和果实
C. 叶和枝条
D. 花
5. 导管不存在于下列哪项中()
A. 根
B. 茎
C. 叶
D. 树皮
6. 下列四种细胞中为死细胞的是()
A. 导管
B. 叶表皮的细胞
C. 筛管
D. 根毛细胞
7. 下列有关植物茎中导管的位置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韧皮部,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B. 位于木质部,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 位于韧皮部,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D. 位于木质部,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主要用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B. 筛管存在于韧皮部,主要用于运动有机物
C. 木本植物茎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
D.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无机盐通过筛管运输
9. 下列关于导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组成导管的细胞都是死细胞
B. 组成导管的细胞呈管状
C. 组成导管的细胞具有细胞质
D. 组成导管的细胞两端没有横壁
10. 用肉眼观察三年生椴树茎的横切面,从外到内可以看到()
A. 树皮、木质部、髓
B. 树皮、髓、木质部
C. 髓、树皮、木质部
D. 树皮、木质部、韧皮部
11. 把一段带叶的芹菜茎下端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
过一段时间会看到叶脉微红,这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A. 自下而上的
B. 自上而下的
C. 双向运输
D. 不确定
12. 将一段带叶的枝条插入加有红墨水的水中,几小时后将茎横切,观察切口,发现
被染红的是()
A. 保卫细胞
B. 表皮细胞
C. 木质部细胞
D. 韧皮部细胞
13. 根部吸收的水分是沿着下列哪一结构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A. 筛管
B. 韧皮管
C. 导管
D. 根毛
14. 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这些糖是()
A. 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B. 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C. 由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D. 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15. 成熟的甘蔗的茎非常甜而成熟的玉米茎不甜,其主要原因有下列哪一项()
A. 甘蔗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玉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甘蔗的茎中贮藏有大量的甜的有机物,而玉米茎中的有机物很少,不甜
C. 甘蔗茎中含有机物,而玉米茎中没有有机物
D. 以上三项都不对
16.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断面上的汁液来自()
A. 细胞液
B. 导管的运输物
C. 细胞质
D. 筛管的运输物
17. 把生长健壮的树枝,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一段时间以后,伤口上方会
形成瘤状物。
这个现象说明()A. 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 B. 有机物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
C. 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由上向下运输
D. 有机物通过导管由上向下运输
18. 在小树上拴铁丝,日子久了会形成节瘤,甚至导致小树死亡,这是因为破坏了树
干的()
A. 韧皮部
B. 形成层
C. 木质部
D. 髓
19. 茎有多种功能,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支持
B. 贮藏
C. 生殖
D. 保护
20.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
认为不正确的是()A.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 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 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