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索宇宙》教案1-新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11.3《探索宇宙》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11.3《探索宇宙》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11.3《探索宇宙》教案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深理解孩子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探索宇宙》的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对宇宙有更深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卫星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2.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宇宙,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星空图、行星模型、恒星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给孩子们展示一张宇宙星空图,让他们自由发表对宇宙的看法,然后我会分享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卫星等。

2. 探索宇宙:我会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行星和恒星的模型,让他们通过观察模型,了解宇宙的基本构成。

3. 创作自己的宇宙:我会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的宇宙,可以包括行星、恒星、卫星等。

4. 分享和交流:我会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进行交流。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2.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宇宙,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我会反思这节课的组织开展情况,以及孩子们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孩子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星空,了解宇宙,并将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带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对宇宙有更深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分享宇宙基本知识的环节,我使用了行星和恒星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宇宙的基本构成。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教案:11.3 探索宇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的第十一部分“现代物理”,具体是第3节“探索宇宙”。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组成,以及宇宙的广阔无垠。

2. 宇宙的演化:讲解宇宙从大爆炸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以及宇宙的膨胀现象。

3. 恒星和星系:介绍恒星的构成、生命周期,以及星系的分类、结构和演化。

4. 黑洞和暗物质:讲解黑洞的定义、性质和影响,以及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演化,以及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宇宙的膨胀现象,了解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黑洞的定义和性质,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

2. 教学重点:宇宙的组成、演化,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宇宙的组成、演化,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以及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

3. 示例: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宇宙的广阔无垠。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宇宙的组成2. 宇宙的演化3. 恒星和星系4. 黑洞和暗物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宇宙的组成、演化,以及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答案:略2. 题目:请解释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宇宙的更多知识,如宇宙的起源、宇宙大爆炸理论等。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科普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在探索宇宙的教学内容中,黑洞和暗物质是两个非常重要但复杂的概念。

11.3探索宇宙—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11.3探索宇宙—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教案:11.3探索宇宙—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的第11.3节,主要涉及探索宇宙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分布和作用。

2. 星系的结构:介绍星系由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组成,以及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

3. 宇宙的演化:介绍宇宙从大爆炸起源至今的发展过程,包括宇宙膨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的年龄和演化历程。

4.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介绍人类利用航天器、望远镜等工具对宇宙的观测和探索,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和星系的结构,提高学生对宇宙知识的认识。

2. 掌握宇宙的演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理解。

3.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星系的结构、宇宙的演化过程。

难点:宇宙演化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复杂现象和理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宇宙的组成,包括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并通过示例说明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

接着讲解星系的结构,介绍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组成,以及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

讲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包括宇宙膨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的年龄和演化历程。

3. 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星空,了解星系的分布和结构。

4. 例题: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为例,介绍航天器、望远镜等工具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宇宙的组成:物质、能量、暗物质、暗能量2. 星系的结构:恒星、行星、气体、尘埃3. 宇宙的演化:膨胀、微波背景辐射、年龄、演化历程七、作业设计1. 描述宇宙的组成,并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11.3 探索宇宙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探索宇宙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宇宙的奥秘。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特点,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知道恒星和星系的特点。

2. 能够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宇宙的奥秘。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特点。

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分布和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宇宙模型、星空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笔、坐标纸。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星空图,引导学生关注宇宙中的星星。

提问:“你们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星星有怎样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探究恒星的组成和特点:提问:“恒星是由什么组成的?”、“恒星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展示恒星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恒星的结构。

3. 探究星系的组成和特点:提问:“星系是由什么组成的?”、“星系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展示星系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星系的结构。

4.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问:“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宇宙是如何演化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展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发展。

5. 星系的分布和运动:提问:“星系是如何分布的?”、“星系是如何运动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展示星系的分布和运动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星系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特点。

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分布和运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特点。

《探索宇宙》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八年级】

《探索宇宙》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八年级】

《宇宙探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等宇宙理论。

(2)知道太阳系的结构,大体了解宇宙的层次结构。

(3)了解并体会宇宙是动态变化的。

(4)经历了收集人类认识宇宙历程的过程。

(5)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真理是相对人,没有永恒的真理。

(6)大体了解我们及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人类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科技的蓬勃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宇宙的空间结构、宇宙是动态变化的教学难点:宇宙的空间结构、宇宙是动态变化的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银河系、北斗星北极星的相关图片。

教师口述:我们知道在南天星空可以看到银河系。

在北天星空可以看到北极星,并且我们还可以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那么,宇宙有多大,我们在银河系的什么位置?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回答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一、宇宙观的发展教师活动:讲授远古时代人们的宇宙观。

早在远古时代,东、西方的一些思想家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和想象,曾经构建出自己心目中的各种宇宙图景。

古代中国的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古代埃及人认为星星像悬挂的油灯吊在上空。

教师活动:讲述托勒玫的地心说。

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月球、水星、金星、太阳及其他行星都绕着地球旋转;恒星都镶嵌在最外边的天球上。

为了解释某些行星的逆行现象(即在某些时候,从地球上看那些星体的运动轨迹,有时这些星体会往反方向行走),因此他提出了本轮的理论,即这些星体除了绕地轨道外,还会沿着一些小轨道运转。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为了解释某些行星的逆行现象(即在某些时候,从地球上看那些星体的运动轨迹,有时这些星体会往反方向行走),因此他提出了本轮的理论,即这些星体除了绕地轨道(本轮)外,还会沿着一些小轨道(均轮)运转。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3探索宇宙》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3探索宇宙》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3探索宇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第3节《探索宇宙》。

本节主要介绍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具体内容包括:1. 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所有星球、行星、卫星、恒星、星系和所有物质的总和,还包括暗物质和暗能量。

2.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个炽热的、密度极大的奇点,自那时起,宇宙就在不断地膨胀。

3. 宇宙的结构:宇宙由无数的星系组成,星系之间通过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相互连接。

4.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人类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发射探测器探索行星和太阳系,并通过理论物理的研究揭示宇宙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2. 掌握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难点:大爆炸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结构,通过示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宇宙星空和星系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结构。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2.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3. 宇宙的结构: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宇宙的基本概念。

2. 解释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

3. 描述宇宙的结构。

答案:1. 宇宙是所有星球、行星、卫星、恒星、星系和所有物质的总和,还包括暗物质和暗能量。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探索宇宙》教学案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探索宇宙》教学案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探索宇宙》教学案设计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3.通过展示人类对宇宙探究的历程,培养追求科学、探索宇宙的态度。

重点: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及对宇宙的了解难点:通过展示探索宇宙的历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学习活动: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一、探索的历程:1.展示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2.看课本P201-202,进一步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并回答如下问题:图10-21中国古代的星象图说明了什么?3.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来认识宇宙。

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很有限,并带有很浓的神话色彩。

其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有相关的神话。

请你列举一例。

4.欧洲,在宗教的影响下,建立了“地心说”,请你说出“地心说”的含义是什么?5.世纪末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人类进入了对宇宙进行科学探索的伟大时代。

并提出了“日心说”。

这个学说是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分析提出的。

6.1632年,科学家首先制成了望远镜,把人类的视线引入了更宽广的星空。

7.飞向太空一直是人类不灭的梦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飞船使人类踏上了月球。

我国的首位航天员乘坐中国自己研制的神州5号飞船升空。

巩固与练习:1.1632年,科学家首先制成了望远镜,把人类的视线引入了更宽广的星空。

2.向太空一直是人类不灭的梦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飞船使人类踏上了月球。

我国的首位航天员乘坐中国自己研制的神州5号飞船升空。

3.下列各种粒子尺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B.原子核质子电子中子C.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D.原子核电子质子夸克4.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银河系得中心是宇宙得中心D.宇宙找不到中心二、认识浩瀚的星空广袤而深邃的星空,有着无穷的奥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3探索宇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3探索宇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1.3探索宇宙在设计这节探索宇宙的物理课时,我的意图是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不仅能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而且能激发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

我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恒星、行星、星系等概念,并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宇宙的规模和结构,以及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宇宙观测方法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技术。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宇宙模型、星图、望远镜等,以及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引入活动,让学生们谈谈他们对宇宙的了解和印象。

然后,我会播放一段关于宇宙探索的短片,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宇宙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关于宇宙的问题。

每组会选择一个问题,并设计一个实验或观察活动来探究答案。

在实验或观察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他们还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现状。

在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会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发现。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帮助他们理解宇宙的奥秘,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在课后反思中,我会思考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还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参观天文馆或进行家庭观测活动,以加深他们对宇宙的理解和兴趣。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不仅能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宇宙的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我选择了使用宇宙模型和星图进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宇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

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

①天文望远镜②光学望远镜
③射电望远镜④太空望远镜
(2)讲述:1610年1月10日,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

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

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更远的天体。

(3)介绍现代的望远镜:①天文望远镜。

(多媒体展示天文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

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

②射电望远镜。

(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

③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

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他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

(介绍“光年”的含义:由于使用了望远镜,人们看到了远处的各种星体,发现星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用地球上的长度单位来计算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用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路程作为星体之间的长度单位。

光每秒钟走30万千米,一年走94608亿千米。


3、介绍运载火箭
(1)谈话: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不满足于在地面观测,更想冲出地球,飞向宇宙近距离探个究竟。

一个可喜的消息传来了----人类冲出了地球,这个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

(2)提问:人们凭借什么冲出地球的呢?(运载火箭)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火箭的发展史。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介绍火箭的发展史,重点介绍多级火箭的结构及发射过程,教师进行整理。

4、介绍航天器
(1)讲述: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躺在摇篮里。

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将人们带进了崭新的航天时代,让人们有机会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了解到更多有关宇宙的信息。

刚才我们了解了运载火箭的发展史,那么人类又是用什么来探测宇宙信息的呢?(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整理) 航天器: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卫星、宇宙飞船及各种探测器
(2)教师补充介绍:人造卫星是利用火箭发射、围绕地球转动的飞行器,在人造卫星上安装各种观测仪器,既可以观测地球上的情况,又可以观测宇宙空间的情况。

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发射人造卫星。

我国近些年来,已成功地发射了很多颗卫星,并且能使它们自动返回地球。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都是以火箭作动力的载人宇宙飞行器,人们乘坐它可以飞往更远的宇宙空间去观察,甚至可以登上其他星球。

现在,人们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将来还会登上其他星球。

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人们探索到很多宇宙的秘密。

(3)讨论: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为什么能不断发展?(一是人们前仆后继、一代一代的苦苦探索,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人们的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5、认识探索太空的英雄
(1)讲述:在探索太空的历程中,我们应该铭记这样一些名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踏上太空探险之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太空英雄。

(2)根据学生介绍太空英雄,用多媒体逐次播放:
万户——加加林——阿姆斯特朗——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遇难的
太空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人。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德国、英国等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此事。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3)谈话:看了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你想对这些英雄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知识延伸
1、拓展性讨论:人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这样做是否值得?
2、了解中国航天大事记。

学生自由默读补充资料。

布置作业
1、阅读有关宇宙秘密的书籍,把相关的资料、故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2、收集各种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及文字介绍等资料,办一个小小展览会或办一份手抄报,发布在校园网上,大家一起来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